交叉參考相關申請
依據(jù)美國專利法119(a)條(35u.s.c.119(a)),本專利申請要求對2014年11月25日向韓國專利局提交的專利申請第10-2014-0165662號的優(yōu)先權,其所有內容作為參考文獻包含在本專利申請中。同時,根據(jù)上述理由本專利申請同樣可以在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要求優(yōu)先權,因此其所有內容作為參考文獻也包含在本專利申請中。
本發(fā)明涉及基站系統(tǒng)中的天線控制系統(tǒng)及其配置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遵循aisg(antennainterfacestandardsgroup)協(xié)議可遠端控制該天線的操作的天線控制系統(tǒng)的配置方法。
背景技術:
該部分記載的內容僅用于提供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背景信息,而不是用于實施背景技術。
目前廣泛使用的移動通信基站的天線系統(tǒng)具有能夠發(fā)送或者接收垂直的兩個偏振波的放射元件垂直地排列的結構。發(fā)送接收天線為了校準偏振波方向或者為了提高發(fā)送接收性能,有必要調整天線的傾斜(tilt),方位角(azimuth)等。
過去,作為天線的傾斜,方位角等的調節(jié)方法,主要使用技術人員登上發(fā)射塔手動作業(yè)調整所有的天線的機械式的方法。機械式的方法具有不僅危險,而且緊急情況下不能立即做出反應的缺點。
最近,使用通過在天線內部插入移相器(phaseshifter)后,電動調節(jié)天線的傾斜,方位角等的電動方法。電動控制天線的方法在韓國專利公開公報第10-2010-0122092號等中公開。
控制天線的裝置的種類如下。包括控制天線的傾斜的ret(remoteelectricaltiltunit),控制放大器的tma(tower-mountedamplifier),調節(jié)天線的方位角的ras(remoteazimuthsteering),調節(jié)天線的波束寬度的rab(remoteazimuthbeamwidth)等。此外,還包括asd(alignmentsensordevice),acs(antennaclocksource),gls(geographiclocationsensor),cpm(configurablepowermonitor),ats(antennatemperaturesensor),rae(remoteantennaextension)等各種天線控制裝置。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新的天線控制裝置被增加。本說明書中,上述的天線控制裝置被稱之為電調天線設備(antennalinedevice:以下稱之為,'ald')。
目前的移動通信環(huán)境不僅具有2g(generation)3g,4g(longtermevolution),而且準備引進5g的情況下,基于通信系統(tǒng)或者通信服務商及國家,各種移動通信服務頻率頻帶混雜。為了使基站的綜合管理容易,減少基站運營費用,將多個基站整合為一個的實例逐漸增多。
基站系統(tǒng)可由具有不同的通信規(guī)范的多個基站和各基站中使用的帶寬的天線構成?;鞠到y(tǒng)相互間服務覆蓋范圍可重疊,為了最小化服務范圍重疊區(qū)域的信號干涉,有必要調節(jié)天線?;鞠到y(tǒng)中,為了最小化信號干涉,最大化網(wǎng)絡容量,應用天線控制技術的嘗試正在展開。
與基站系統(tǒng)有關的現(xiàn)有技術公開于韓國專利公開公報第10-2013-0070144號,韓國專利公開公報第10-2013-0087362號等中。
圖1是現(xiàn)有基站系統(tǒng)的示例圖。
基站系統(tǒng)由多個基站(basetransceiverstation:bts),各基站中使用的天線構成。各基站111、112、113與各基站中使用的天線141、142、143一對一地進行連接。
各基站111、112、113通過端口121、122、123,與各ald131、132、133連接。各ald131、132、133控制各天線141、142、143。
韓國專利公開公報第10-2013-0070144號、韓國專利公開公報第10-2013-0087362號等中公開的現(xiàn)有天線控制方法是各基站直接一對一地控制各基站連接的天線的方式。但是,隨著通信系統(tǒng)日漸復雜,有必要對各基站將要控制的天線進行流動地設定。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施例的目的在于,一種基于通信環(huán)境的變化可最優(yōu)化天線控制系統(tǒng)的配置的系統(tǒng)及其方法,通過在基站系統(tǒng)中自由地設置多個端口和多個ald之間的連接關系或者多個ald和各ald將要控制的天線之間的連接關系,改善控制遵循aisg(antennainterfacestandardsgroup)標準的天線的靈活性。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一側面,提供一種天線控制方法,該方法在多個ald(antennalinedevice)及與多個基站連接且包括多個端口的多重ald系統(tǒng)中用于控制多個天線,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所述多個ald中任意一個ald從所述多個基站中任意一個基站接收配置命令(configurationcommand)的步驟;接收所述配置命令的ald分別向其他ald傳遞所述配置命令的步驟;以及所述多個ald分別基于所述配置命令設定將要控制的天線或者將要連接的端口的步驟。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另一側面,通過一種多重ald(antennalinedevice)系統(tǒng),用于控制多個天線,其特征在于,包括:與多個基站分別連接的多個端口;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多個天線的多個ald,所述多個ald的每一個為了可互相通信而連接,基于從多個基站中任意一個基站接收的配置命令,設定將要控制的天線或者將要連接的端口。
根據(jù)本實施例,基站系統(tǒng)中可自由地設定'多個端口'和'多個ald'之間的連接關系,或者'多個ald'和'各ald將要控制的天線'之間的連接關系,從而能夠改善控制天線的靈活性,可最優(yōu)化天線控制系統(tǒng)。
附圖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基站系統(tǒng)的示例圖。
圖2是本實施例涉及的多重ald系統(tǒng)的概念圖。
圖3是本實施例涉及的多重ald系統(tǒng)的第一實施例。第一實施例在與各ald連接的端口處于預先設定的狀態(tài)下,基于配置命令各ald流動地設定欲控制的天線。
圖4是第一實施例中使用的配置命令的示意圖。
圖5是基于圖4的配置命令連接關系被重新配置的多重ald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6是本實施例涉及的多重ald系統(tǒng)的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在各ald欲控制的天線處于預先設定的狀態(tài)下,基于配置命令流動地設定與各ald連接的端口。
圖7是第二實施例中使用的配置命令的示意圖。
圖8是基于圖7的配置命令連接關系被重新配置的多重ald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9是以主用ald的觀點圖示本實施例涉及的天線控制系統(tǒng)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圖。
圖10是以基站,端口,主用ald及從用ald的觀點圖示本實施例涉及的天線控制系統(tǒng)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如下。標注附圖標記時,即使相同技術特征在不同的附圖中出現(xiàn),也盡可能使用了相同的附圖標記。而且,還要注意,在通篇說明書中,如果認為對相關已知的技術特征和功能的具體說明可能會導致本發(fā)明主題不清楚,則省略其詳細說明。
此外,說明本發(fā)明時,可以使用第一、第二、i)、ii)、a)、b)等用語。這些用語僅僅是為了區(qū)分相應技術特征與其他技術特征,并非限定其本質、次序或順序等。貫穿說明書全文,如果一技術特征“包括”、“具備”另一技術特征,如果沒有特殊地相反的記載,可理解為一技術特征還包括另一技術特征,而不應理解為一技術特征排斥另一技術特征。而且,說明書中記載的“…部”,“模塊”等用語是指至少能夠執(zhí)行一個功能或者動作的單元,其可通過硬件或/和軟件及硬件來實現(xiàn)。
隨著天線的控制方法的逐漸復雜化,需要增加各種功能。例如,現(xiàn)有的各基站控制的ald或者頻帶(band)為固定,但是,最近,產生了對各基站控制的ald或者頻帶進行變更的需求。
如上,在基站系統(tǒng)中,對于流動地變化且控制各基站將要控制的ald或者將要控制的天線的控制系統(tǒng),本說明書中稱之為'多重ald系統(tǒng)(multialdsystem)'。
圖1圖示的現(xiàn)有基站系統(tǒng)中,基站和天線一對一的對應,各基站只控制自己頻帶的天線。與此相比,本實施例涉及的多重ald系統(tǒng)中各基站可控制其他頻帶的天線。
圖2是本實施例涉及的多重ald系統(tǒng)的概念圖。
基站系統(tǒng)由具有不同的通信規(guī)范的多個基站211、212、213和各基站中使用的帶寬的多個天線241、242、243、244構成。
本實施例的多重ald系統(tǒng)200包括多個基站211、212、213,多個端口221、222、223,多個天線241、242、243、244及用于控制多個天線241、242、243、244的多個ald231、232、233、234、235。
多重ald系統(tǒng)200中端口可以是插座,插頭等的形式。端口通過供電電纜,aisg(antennainterfacestandardsgroup)電纜等與基站連接,并由基站接收發(fā)送數(shù)據(jù)。多個ald231、232、233、234、235由直連或者網(wǎng)狀形態(tài)的通信總線連接,并進行相互通信。
對于圖1所示的現(xiàn)有基站系統(tǒng),端口的個數(shù),ald的個數(shù)及天線的個數(shù)相同。但是圖2圖示的本實施例涉及的多重ald系統(tǒng)200中,一個ald可控制多個天線,因此端口的個數(shù),ald的個數(shù),天線的個數(shù)不存在特殊的限定。只是基站的個數(shù)和端口的個數(shù)應該相同。
本實施例涉及的多重ald系統(tǒng)200中,一個ald可控制多個天線。基站通過端口向ald天線發(fā)送控制命令,天線控制命令優(yōu)選使用遵循aisg標準的rs-485信號。
多重ald系統(tǒng)200中,各基站可通過端口向ald發(fā)送天線控制命令。而且多重ald系統(tǒng)200中,各基站也可以發(fā)送用于改變多個端口和多個ald之間的連接關系,或者多個ald和各ald將要控制的天線之間的連接關系的命令(以下稱之為'配置命令(configurationcommand)')。
本實施例中配置命令(configurationcommand)是指,指示各端口和各ald之間的連接關系,或者各ald和各ald將要控制的天線的連接關系的設定信息。
多重ald系統(tǒng)200中,可通過配置命令而改變端口、ald及天線之間的關系。圖2中用云圖樣來表示這種流動的連接關系。
多重ald系統(tǒng)200中,如果一次執(zhí)行多個配置命令則配置會出現(xiàn)問題,因此,當執(zhí)行一個配置命令時不能執(zhí)行其他配置命令。為了共享從基站接收的配置命令,且確保執(zhí)行一個配置命令時不執(zhí)行其他配置命令,多個ald通過直連或者網(wǎng)狀的通信總線進行連接并進行相互通信。
多個ald中實現(xiàn)的通信及控制步驟如下。
i)如果基站向特定的ald發(fā)送配置命令,則接收配置命令的ald(以下稱之為'主用ald')通過通信總線通知其他ald(以下稱之為'從用ald')配置命令已收到。
ii)如果從用ald從主用ald收到配置命令已收到的通知,則向主用ald發(fā)送確認信息,并忽視從其他基站接收的配置命令。
iii)主用ald向發(fā)送確認信號的從用ald發(fā)送配置命令。
iv)主用ald和各從用ald基于配置命令重新配置端口和ald的連接關系,或者ald和ald將要控制的天線的連接關系。
v)當各從用ald結束設定基于配置命令的連接關系時,通知主用ald基于配置命令的配置作業(yè)已完成。
vi)當主用ald結束基于配置命令的配置作業(yè),而且從所有從用ald收到配置作業(yè)已完成的通知時,主用ald向發(fā)送配置命令的基站及所有從用ald發(fā)送配置結束的信號。
vii)主用ald從發(fā)送配置結束信號的時間點開始,允許執(zhí)行從各基站中任意一個基站收到的配置命令。從用ald從接收配置結束信號的時間點開始,允許執(zhí)行從各基站中任意一個基站收到的配置命令。
在構建多重ald系統(tǒng)的過程中,可自由地設定各ald將要連接的端口和各ald將要控制的天線。預先不指定各ald將要連接的端口和各ald將要控制的天線,而是基于配置命令可自由地設定連接關系的天線控制系統(tǒng)稱之為全多重ald系統(tǒng)(fullmulti-aldsystem)。
只是,預先指定部分連接關系,有利于減少制造成本、簡化設計及防止系統(tǒng)錯誤等。預先指定各ald將要連接的端口和各ald將要控制的天線的一部分,剩余部分可通過配置命令自由設定連接關系的天線控制系統(tǒng)稱之為半多重ald系統(tǒng)(halfmulti-aldsystem)。
以下,以半多重ald系統(tǒng)(halfmulti-aldsystem)為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說明。
圖3是本實施例涉及的多重ald系統(tǒng)的第一實施例。第一實施例在與各ald連接的端口處于預先設定的狀態(tài)下,基于配置命令各ald流動地設定將要控制的天線。
第一實施例的多重ald系統(tǒng)300包括與多個基站分別連接的多個端口221、222、223,用于控制多個天線的多個ald231、232、233。第一實施例的多重ald系統(tǒng)300中各ald將要連接的端口已確定,且利用配置命令可配置ald和天線之間的連接關系。
圖4是第一實施例中使用的配置命令的示意圖。
使用者可利用鍵盤、鼠標、觸屏等輸入配置命令。對于第一實施例的多重ald系統(tǒng),如果使用者輸入的配置命令為一個天線連接多個ald的形態(tài)時,會發(fā)生問題。
當處于一個天線連接多個ald的形態(tài)時,控制天線時會出現(xiàn)沖突。例如第一天線連接第一ald和第二ald時,第一天線可從第一ald和第二ald接收天線控制命令。如果第一ald命令第一天線使其傾斜15度,而第二ald命令第一天線使其傾斜30度,則天線的傾斜將發(fā)生錯誤操作。因此配置命令不能為一個天線連接多個ald的配置。
使用者輸入的配置命令為一個天線連接多個ald的形態(tài)時,多重ald系統(tǒng)300輸出錯誤消息并禁止執(zhí)行該配置命令。
圖4的配置命令為第一ald連接第一天線和第二天線,第二ald連接第三天線,第三ald連接第四天線的配置命令。該配置命令不是一個天線連接多個ald的配置,因此被允許。
圖5是基于圖4的配置命令連接關系被重新配置的多重ald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參照圖5,基于圖4的配置命令,第一ald上可連接第一天線各第二天線,第二ald上可連接第三天線,第三ald上可連接第四天線。
圖6是本實施例涉及的多重ald系統(tǒng)的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在各ald將要控制的天線處于預先設定的狀態(tài)下,基于配置命令流動地設定與各ald連接的端口。
第二實施例的多重ald系統(tǒng)600包括與多個基站分別連接的多個端口621、622、623,用于控制多個天線的多個ald631、632、633、634。第二實施例的多重ald系統(tǒng)600中,預先確定各ald將要控制的天線,且利用配置命令可重新配置ald和端口之間的連接關系。
圖7是第二實施例的多重ald系統(tǒng)中使用的配置命令的示意圖。
使用者可利用鍵盤、鼠標、觸屏等輸入配置命令。對于第二實施例的多重ald系統(tǒng),如果使用者輸入的配置命令為一個ald連接多個端口的形態(tài)時,會發(fā)生問題。
當一個ald上連接多個端口的形態(tài)時,控制天線時會發(fā)生沖突。例如,當?shù)谝籥ld上可連接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時,第一ald可從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收到天線控制命令。如果第一基站命令第一ald將特定天線傾斜15度,而第二基站命令第一ald將特定天線傾斜30度時,傾斜天線會出現(xiàn)錯誤操作。因此配置命令不能是一個ald上連接多個端口的配置。
作為例外,配置命令中如果考慮r/w和r/o,則可設定一個ald上可連接多個端口的配置。配置命令的r/w和r/o的定義如下。
1.第二實施例中r/w的含義
ald控制的天線控制裝置利用如ret(remoteelectricaltiltunit),ras(remoteazimuthsteering)等的天線上結合的電磁石、步進馬達、驅動器、液壓系統(tǒng)等改變天線狀態(tài)的裝置時,端口和ald的連接狀態(tài)可表示為r/w(read/write)。其理由如下。
端口向ald發(fā)送改變天線狀態(tài)的命令,其通過在ald寫(write)天線控制命令的方式實現(xiàn),因此表示為w(write)。
當天線狀態(tài)變更結束,ald從天線接收天線變更后的傾斜角(tiltangle),方位角(azimuth)等狀態(tài)信息,其通過ald讀取天線狀態(tài)信息的方式實現(xiàn),因此表示為r(read)。
2.第二實施例中r/o的含義
ald控制的天線控制裝置為如ats(antennatemperaturesensor),gls(geographiclocationsensor)等的感應天線狀態(tài)的裝置時,端口和ald的連接狀態(tài)表示為r/o(readonly)。端口無需向ald方向發(fā)送改變天線狀態(tài)的命令,只需簡單地從ald讀取天線狀態(tài)信息,因此表示為r/o(readonly)。
ald控制的天線控制裝置即使是改變ret,ras等天線狀態(tài)的裝置,也可以不改變天線狀態(tài),而只接收天線的傾斜角(tiltangle),方位角(azimuth)等狀態(tài)信息,這種情況下表示為r/o(readonly)。
3.第二實施例中配置命令的設定方法
一個ald上連接多個端口時,如果兩個以上的端口以r/w方式連接,則改變天線狀態(tài)的兩個以上的控制命令可能發(fā)生沖突。因此不允許此類配置。
一個ald上連接多個端口時,如果只有一個端口以r/w發(fā)送連接,剩余端口以r/o方式連接,則改變天線狀態(tài)的控制命令只有一個,而剩余的控制命令只是用于簡單地請求天線狀態(tài)信息,從而不要發(fā)生沖突。因此,允許此類配置。
一個ald上連接多個端口時,如果所有端口以r/o方式連接的配置,則不會發(fā)生沖突。因此允許此類配置。
使用者輸入的配置命令為一個ald上連接多個端口的形態(tài)時,如果一個ald上以r/w方式連接兩個以上的端口,則多重ald系統(tǒng)600輸出錯誤消息,并禁止執(zhí)行該配置命令。但是,允許一個ald上以r/o方式連接兩個以上的端口的配置。
圖7的配置命令是第一ald上以r/w方式連接第一端口,第二ald上以r/w方式連接第二端口而以r/o方式連接第三端口,第三ald上以r/o方式連接第一端口而以r/w方式連接第二端口,第四ald上以r/w方式連接第三端口的命令。圖7的配置命令不包括一個ald上以r/w方式連接兩個以上的端口的配置,因此允許圖7的配置命令。
圖8是基于圖7的配置命令連接關系被重新配置的多重ald系統(tǒng)的示意圖。
表示ald和端口的連接關系時,r/w連接用雙箭頭表示,r/o連接用單箭頭表示。對于r/w,從端口向ald方向傳送天線控制命令,基于該控制命令,ald控制天線之后,接收天線狀態(tài)信息,并重新向端口傳遞,因此,進行雙向通信。相反,對于r/o,ald接收天線形態(tài)信息,并向端口傳遞,就此結束通信,因此,進行單方向通信。
參照圖8,基于圖7的配置命令,第一ald上以r/w方式連接第一端口,第二ald上以r/w方式連接第二端口而以r/o方式連接第三端口,第三ald上以r/o連接第一端口而以r/w方式連接第二端口,第四ald上以r/w方式連接第三端口。
圖9是以主用ald的觀點圖示本實施例涉及的天線控制系統(tǒng)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圖。
利用從主用ald的觀點舉例的多重ald系統(tǒng)的天線控制系統(tǒng)的配置方法包括接收配置命令的步驟s910,判斷執(zhí)行與否的步驟s920,通知步驟s930,接收確認信號的步驟s940,發(fā)送配置命令的步驟s950,執(zhí)行配置作業(yè)的步驟s960,接收作業(yè)結束信號的步驟s970及發(fā)送配置結束信號的步驟s980。
接收配置命令的步驟s910是,ald通過端口從任意一個基站接收配置命令的步驟。從端口接收配置命令的ald成為主用ald,監(jiān)視配置命令的執(zhí)行。
判斷執(zhí)行與否的步驟s920是,主用ald判斷是否正在進行基于其他配置命令的配置作業(yè)之后,如果基于其他配置命令正在進行配置作業(yè),則忽視由端口發(fā)送的配置命令(s920的'是'),如果不處于基于其他配置命令的配置作業(yè),則通知從用ald接收配置命令的事實的步驟s930(s920的'否',)。
接收確認信號的步驟s940是,當主用ald從從用ald收到針對配置命令接收事實通知的確認信號時,向該從用ald發(fā)送配置命令的步驟s950(s940的'是')。
進行配置作業(yè)的步驟s960是,主用ald基于配置命令進行配置作業(yè)的步驟。
接收作業(yè)結束信號的步驟s970是,如果主用ald本身結束基于配置命令的配置作業(yè),而且從所有的從用ald接收作業(yè)結束信號,則主用ald通過端口向基站發(fā)送配置結束信號,向所有從用ald發(fā)送配置結束信號的步驟s980(s970的'是')。
圖9中,圖示了依次執(zhí)行s910至s980,但是這只是用于舉例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對于本發(fā)明所屬的技術領域的具有通常知識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超出本發(fā)明本質特性的范圍內,圖9中圖示的順序可進行修改并執(zhí)行,或者s910至s980中將一個以上的步驟并列執(zhí)行等對圖9圖示的方法進行各種修改及變形。
另外,圖9圖示的步驟可以通過在電腦可讀取的記錄媒體上以電腦可讀取的代碼的形式實現(xiàn)。電腦可讀取的記錄媒體包括保存有電腦系統(tǒng)可讀數(shù)據(jù)的所有類型的記錄裝置。例如電腦可讀的記錄媒體可包括磁性儲存媒體(例如,只讀媒體,軟盤,硬盤等),光讀寫媒體(例如,cdrom,dvd等)和載波(例如,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的傳送)等儲存媒體。此外,電腦可讀的記錄媒體可記錄分散在網(wǎng)絡連接的電腦系統(tǒng)中,且電腦以分散的方式讀取的代碼并且能夠執(zhí)行。
圖10是以基站、端口、主用ald及從用ald的觀點舉例的利用本實施例涉及的多重ald系統(tǒng)的天線控制系統(tǒng)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圖。
如果基站收到使用者輸入的配置命令(s1002的'是'),則判斷配置命令的錯誤與否(s1004)。如果配置命令由一個天線上連接多個ald的配置組成,或者一個ald上以r/w方式連接兩個以上的端口配置組成時,則基站判斷配置命令存在錯誤。
如果基站判斷配置命令中不存在錯誤,則通過端口向ald發(fā)送配置命令s1006(s1004的'否'),如果配置命令中存在錯誤,則重新從使用者接收輸入的配置命令(s1004的'是')。
主用ald判斷是否基于其他配置命令正在進行配置作業(yè)之后,如果基于其他配置命令正在進行配置作業(yè),則忽視由端口發(fā)送的配置命令(s1008的'是'),如果不正在進行基本其他配置命令的配置作業(yè),則通知從用ald配置命令已接收事實s1010(s1008的'否')。
如果從用ald從主用ald收到配置命令已收到的通知,則向主用ald發(fā)送確認信號s1012。從用ald從主用ald收到配置命令已接收事實的通知的時間點開始,即使通過端口收到新的配置命令,也忽視新的配置命令。
主用ald從從用ald接收確認信號,則向發(fā)送確認信號的從用ald發(fā)送配置命令s1014。
主用ald和從用ald分別執(zhí)行基于配置命令的配置作業(yè)s1016、s1018。
當從用ald結束基于配置命令的配置作業(yè),則向主用ald發(fā)送作業(yè)結束信號s1020。
主用ald自身結束基于配置命令的配置作業(yè),且當從所有的從用ald接收作業(yè)結束信號時,向基站及所有的從用ald發(fā)送配置結束信號s1024、s1026(s1022的'是')。此時,主用ald可先向基站發(fā)送配置結束信號,也可以先向從用ald發(fā)送配置結束信號。即,s1024和s1026的順序顛倒也無妨。
基站通過端口接收配置結束信號s1024時,配置作業(yè)將結束。
本實施例僅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只要是本實施例所屬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超過本實施例的本質特征的范圍內,可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形。
本實施例不是為了限定本實施例的技術思想,而是為了對其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技術思想的范圍不限于上述實施例。本實施例的保護范圍解釋要依據(jù)權利要求書,與其等同范圍內的所有技術思想均被認為屬于本實施例的權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