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具有不輻射介質波導的電子部件和使用它的集成電路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820773閱讀:20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具有不輻射介質波導的電子部件和使用它的集成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子部件。本發(fā)明尤其涉及一種具有不輻射介質波導的電子部件和使用這種電子部件的集成電路,它們用于例如微波或毫米波雷達中。
      如圖2中所示,傳統(tǒng)的用于毫米波或微米波的傳輸線具有兩個平行相對的導電板1、2以及設置在導電板之間的介質帶3。正常類型的不輻射介質波導(“正常NRD”)是一種傳輸線。將導電板之間的距離a2調節(jié)得等于或小于電磁波波長的半波長,從而電磁波只在帶狀線3中傳播。
      通過集成每一個部件(諸如振蕩器、混頻器和耦合器)來構成使用NRD波導的毫米波模件,但最初,正常NRD波導被用作每一個部件的NRD波導。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正常NRD波導中,有這樣一個問題,即,由于在彎曲部分中出現(xiàn)LSM01模式和LSE01模式的模式變換引起的傳輸損耗,因此不可能設計一種具有任意的曲率半徑的彎曲,并且,為了防止由于上述模式變換引起的傳輸損耗,不可將彎曲部分中的曲率半徑制得更小,因此不能將整個模件小型化。相應地,如

      圖1中所示,已經開發(fā)了一種NRD波導(下面它被稱為超NRD波導),這種波導做得在導電板1、2的相對的平面中形成各自的凹槽,并在凹槽之間設置介質帶3,由此傳輸單個LSM01模式,這揭示在第9-102706號日本專利申請公開中。
      根據上述超NRD波導,可以設計一種傳輸損耗小,并具有任意曲率半徑的彎曲,由此帶來使整個模件小型化的好處。但是,如果不考慮彎曲部分中的上述模式變換的傳輸損耗,通常在正常NRD波導中傳輸損耗更小。
      另外,當通過組合上述部件構成單個毫米波模件時,根據每個有關部件的尺寸準確度和各個部件的安裝準確度,必然在導電板和介質帶的連接平面處,沿電磁波的傳播方向或垂直于電磁波傳播方向的方向上出現(xiàn)位移,并且還有位移量的改變。在標準的NRD波導中,在連接部分處的反射損耗比超NRD波導的要低。類似地,電磁波的傳輸率在連接部分處較高。
      還有,例如在耦合器中,由于使用正常NRD波導作為兩個以預定間隔放置的NRD波導,電場能量分布擴展得比使用超NRD波導情況的更寬,故不需高的尺寸準確度就可以得到極好的特性。
      另外,通常,當通過將介質諧振器和不輻射介質傳輸線耦合構成振蕩器時,由于正常NRD波導能夠容易地而強烈地耦合介質諧振器和不輻射介質傳輸線,故正常NRD波導更適用。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通過使用正常NRD波導和超NRD波導的各自的特性,提供一種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這種部件整個地被小型化,并具有極好的特性。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可以通過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達到,該部件在兩個大致平行的導電板之間提供介質帶,使用不輻射介質傳輸線,介質帶的一個區(qū)域作為電磁波的傳播區(qū)域,并且介質帶區(qū)域外的另一區(qū)域作為不傳播區(qū)域,包括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其中導電板之間的間隔做作得大致上等于介質帶的高度;以及第二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其中不傳播區(qū)域中的導電板之間的間隔做得比傳播區(qū)域中的導電板的間隔小,其中在傳播區(qū)域中傳播的LSM01模式的截止頻率低于LSE01模式的截止頻率,并且其中只有LSM01模式以使用頻率傳播。
      在耦合到介質諧振器的部分中設置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較好。
      把第二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用于多點環(huán)行器的傳輸線更好。
      另外,通過使所述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更靠近,形成將它們耦合的耦合器較好。
      較好通過以大致為直角的關系放置兩個所述第二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形成混頻器。
      通過改變兩個所述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的相對對準,提供不輻射介質傳輸線變換器來變換線上的電磁波的傳播/不傳播較好。
      把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設置在和其他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的連接部分中較好。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使用正常NRD波導和超NRD波導的各自的特性,提供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的集成電路,它具有良好的特性。
      通過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集成電路能夠達到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該集成電路通過組合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而構成。
      圖1是示出一個實施例中的超NRD波導的截面結構的圖。
      圖2是示出相同實施例中的正常NRD波導的截面結構的圖。
      圖3A到3C是示出超NRD波導和正常NRD波導的傳輸線變換部分的結構的圖。
      圖4是示出毫米波雷達模件的結構的示圖。
      圖5是包括振蕩器和隔離器的部件的部件分解透視圖。
      圖6是示出耦合器部分的結構的圖。
      圖7是示出混頻器部分中的超NRD波導的截面結構的圖。
      圖8是示出混頻器部分的結構的平面圖。
      圖9是示出毫米波雷達模件整件結構的截面圖。
      圖10是示出旋轉裝置的結構的透視圖。
      圖11A和11B是示出主輻射器部分的結構的圖。
      圖12是示出在旋轉裝置一側和電路部件一側上各個NRD波導的連接部分的結構的圖。
      圖13是雷達模件中旋轉裝置的等效電路圖。
      圖14是示出部件之間的連接部分的結構的局部透視圖。
      圖15是示出部件之間連接部分的結構的圖。
      圖16A和16B是示出正常NRD波導和超NRD波導中電場的能量分布的例子的示意圖。
      圖17A到17C是示出根據在正常NRD波導和在超NRD波導中的開關操作的特性變化例子的示意圖。
      參照圖1到13,將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毫米雷達模件的結構。
      如上所述,圖1是超NRD波導部分的截面圖,圖2是正常NRD波導部分的截面圖。在任何一種NRD波導中,介質帶3設置在上下兩個導電板1、2之間。在圖2所示的正常NRD波導中,介質帶3的高度尺寸a2等于導電板1、2之間的間隔,但在圖1所示的超NRD波導中,在導電板1、2中分別形成深度為g的凹槽,從而在沒有介質帶3之處的導電板1、2之間的間隔做得比介質帶3的高度尺寸a1短,因此,把有介質帶的區(qū)域設定為傳播LSM01單模的傳播區(qū)域。
      圖3A到3C是示出正常NRD波導和超NRD波導的傳輸線變換部分的結構圖,而圖3A是在去掉上導電板的狀態(tài)下的平面圖,圖3B是圖3A的A-A’部分的截面圖,而圖3C是圖3A的B-B’部分的截面圖。如圖所示,在超NRD波導和正常NRD波導的中間部分,第一變換部分在距離L1內改變超NRD波導部分中的介質帶3的寬度b1高至正常NRD波導中的寬度b2。在將介質帶的寬度改變?yōu)殄F形的同時,設置在上下導電板1、2中的凹槽的寬度也在距離L1內從b1變化到b2。在第二變換部分中,有一個和超NRD波導部分相同深度的凹槽,而該凹槽的寬度側做成在距離d2內從第一變換部分以錐形(或者喇叭形)連續(xù)擴展的形狀,并且可以在第三變換部分中擴展到W。另外,在這個第二變換部分中,介質帶3具有和正常NRD波導部分中的介質帶相同寬度2b。在第三變換部分中,上下導電板1、2內的凹槽的寬度做得沿大致上垂直于電磁波的傳播方向以及導電板1、2方向的平面方向擴展。
      有了上述結構,以使第一變換部分中的反射波和第三變換部分中的反射波反相地合并的方式確定L2的長度,可以得到不同種類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變換部分的結構,這些結構在預定的頻帶中具有低的反射。
      圖4是示出去掉了毫米波雷達模件的上平面(執(zhí)行發(fā)射和接收毫米波的平面)中的介質透鏡部分,并去掉上導電板的狀態(tài)。這個毫米波雷達模件由部件101、102、旋轉裝置103、電機104、容納它們的外殼105,以及圖中未示出的介質透鏡等等構成。在部件101中,設置振蕩器隔離器和終端負載。在部件102中,設置耦合器、環(huán)行器和混頻器。
      圖5是示出上述部件101的結構的部件分解透視圖。圖中,1表示下導電板,雖然圖中省略了上導電板,介質帶31、32、33、46設置在上下導電板中間。38表示介質板,在其表面上有諸如激勵探針之類的各種導電圖案。介質基片38設置得夾在介質帶31和31’之間。另外,37表示介質諧振器,并將它設置在與介質帶31’和31的預定部分耦合的地方。36表示耿氏二極管部件,將耿氏二極管中的一個電極連接到介質基片38上的激勵探針39。35表示鐵氧體諧振器,而環(huán)行器由這個鐵氧體諧振器、三個介質帶和磁鐵(圖中未示出)構成。另外,終端負載34設置在介質帶33的端部,從而做成整個的隔離器。當使用如上所述的介質諧振器做成振蕩器時,通過讓耦合到介質諧振器37的這部分NRD波導為正常NRD波導,能夠使它們的耦合更強。另外,介質帶46是連接到構成部件102的耦合器的介質帶中的一個介質帶,并且終端負載42設置在其端部。
      這里,正常NRD波導和超NRD波導的沿傳輸線截面的橫向從介質帶的中心擴展的電場能量分布示于圖16A和16B。如通過對它們進行比較顯而易見的,當將介質帶放置得隔開相同的距離時,則和超NRD波導相比,在正常NRD波導中可以得到強的耦合,于是距離改變引起的耦合強度的改變較為平滑,因此圖5中所示的介質諧振器37和介質帶31、31’之間相對對準所需的尺寸準確度較低。
      圖5中,為了避免由至LSE01的模式變換引起的問題,并且還由于必需提供彎曲,圓形部分設置其介質傳輸線為超NRD波導。另外,在在和這個部件101相鄰的部分,設置上述部件102,并且在介質帶32面對部件102的介質帶時由它執(zhí)行傳輸線的連接。因此,這一部分將是正常NRD波導的結構。如圖所示,正常NRD波導和超NRD波導的傳輸線變換部分設置在這兩個部分中。
      圖6是示出圖4所示的耦合器部分配置的圖,并且是在去掉上導電板情況下的平面圖。如圖所示,通過在使介質帶40、41之間的間隙g在長度L上以正常NRD波導靠近的部分耦合兩個傳輸線來構造耦合器。在這個耦合器的輸入側或輸出側,分別設置傳輸變轉換部分,從而轉換到超NRD波導。當用60GHz波段設計3dB耦合器時,L=12.8mm,并且g=1.0mm。還有,當讓g=0.5mm時,則L=7.7mm。如圖16A和16B所示,當將介質帶放置得隔開相等的距離時,和超NRD波導相比,在正常NRD波導中可以得到更強的耦合,因此隨距離的變化耦合強度的變化變得平滑,因此對于圖6中所示的介質帶之間的間隙g所需的尺寸準確度較低。
      圖7是示出圖4所示的混頻器部分的結構的截面圖。在圖中,47表示由介質制成的基片,并且放置得用介質帶41a、41b將基片47夾在中間,所述介質帶41a、41b在上導電板1和下導電板2之間被分為上下兩部分。如此確定設置在上下導電板1、2中的凹槽的深度、介質帶41a、41b的高度尺寸、基片47的厚度尺寸,及介質帶41a、41b和基片47的相對介電常數,從而在介質帶41a、41b中和在被它們夾在中間的基片部分中的LSM01的截止頻率低于LSE01模式的截止頻率,因而只有LSM01模式以使用頻率傳播。
      圖8是去掉上述混頻器部分中的上導電板的情況下的平面圖。6a、6b、7a、7b、9a和9b分別表示大致為λ/4的開路短截線,而6a-6b之間的間隔,以及7a-7b之間的間隔和9a-9b之間的間隔分別設定為大致λ/4。相隔開λ/4設置的λ/4開路短截線的部分用作帶且濾波器(BRF),該濾波器阻止波長為λ的頻率信號。另外,通過分別設置從濾波器電路6、7的中心到兩個濾波器電路的間隔L11、L12的電長度為在介質帶41a、41b上傳播的毫米波頻率的大致1/2的波長的整數倍,這一部分(濾波器電路6-7之間的懸置傳輸線)作為諧振電路,其兩端短路。另外,從濾波器電路6、7的中心到開路短截線9a的間隔L2的電長度按在介質帶45a、45b上傳播的毫米波頻率大致1/2波長的整數倍的關系。由于上述L11、L12的電長度大致為1/2波長,故濾波器電路6、7的中心等效地短路。因此,這一部分(濾波器6-7的中心位置和濾波器9的之間懸置傳輸線)也作為諧振電路,其兩端短路。另外,由于對于導體圖案51串聯(lián)地安裝兩個肖特基勢壘二極管81、82,故在由導體圖案51和濾波器電路6、7構成的諧振電路中,具有介質帶41a、41b的NRD波導和二極管81、82匹配,并且在介質帶41a、41b上傳播的Lo信號變換為懸置線模式,并施加給二極管81、82。另一方面,由于由導體圖案52構成的諧振電路是與由介質帶45a、45b和上下導電板構成的NRD波導通過磁場耦合的,當RF信號從這個NRD波導輸入時,該信號被變換為懸置線模式,因此反相地施加到兩個二極管81、82。連接由Lb、Rb和Vb表示的偏置電壓供給電路連接至導電圖案51,并且該導體圖案51的端部用電容器Cg高頻地接地。有了這個結構,RF信號和Lo信號之間差的頻率成分被同相合并,并通過電容器Ci作為IF信號提取出來。另外,由上述介質帶41a、41b構成的NRD波導不傳輸LSE01模式,但傳輸LSM01單個模式,從而由導體圖案52構成的NDR波導和懸置線不以LSE01模式相耦合。
      圖4所示的部件102中圓形部分的結構幾乎和部件101中的隔離器相同,并由與耦合器部分連續(xù)的介質帶40、與混頻器部分連續(xù)的介質帶45、另一個介質帶44、鐵氧體諧振器43和未在圖中示出的磁鐵構成。
      圖9是示出圖4所示的介質透鏡和旋轉裝置的安排的圖,并示出整個毫米雷達模件的垂直截面圖。圖10是示出上述旋轉裝置的結構的透視圖。
      在這個例子中,通過將介質帶放置在正五邊形金屬塊14的各個側平面和與之平行導電板之間而做成正常NRD波導。另外,將介質諧振器設置在金屬塊14的各個側平面和與之平行導電板之間,做成主輻射器。介質諧振器的位置分別設置在沿旋轉裝置的旋轉軸方向的位移位置,當電機旋轉旋轉裝置時,它如此做成,在介質透鏡焦點位置處的從而主輻射器的位置依次沿平行于旋轉軸方向切換。
      圖11A到11B是示出介質傳輸線中的一個以及旋轉裝置的主輻射器的結構的圖,圖11A是俯視圖,圖11B是截面圖。這里,61表示圓柱形HE111模式的介質諧振器,它設置在離開介質帶60的端部一預定距離的位置處。在導電板5的一部分中設置以圓錐形狀開口的窗口單元,從而在介質諧振器61圖中的上部產生電磁波的輻射和入射。在介質諧振器61和導電板5之間提供縫隙板62,輻射圖案由該縫隙板62的縫隙63控制。
      圖12是分別示出上述旋轉裝置側以及電路部分側的NRD波導連接部分的結構的圖。這樣,旋轉裝置側的NRD波導和選擇連接到這些NRD波導的部分中的NRD波導設置為正常NRD波導,而超NRD波導和正常NRD波導的傳輸線變換部分以及正常NRD波導設置在電路側。
      圖13是上述旋轉裝置部分的等效電路圖。這樣,圖4所示的旋轉裝置103和部件102之間的間隙用作介質傳輸線開關,并且通過在旋轉裝置中設置多個介質傳輸線和一個主輻射器,然后通過旋轉、依次切換主輻射器,以及通過改變介質透鏡的相對位置,依次改變束的方向性。
      這里,圖17A到17C示出根據超NRD波導的介質傳輸線開關和根據正常NRD波導的介質傳輸線開關的例子。圖17A是示出對于根據正常NRD波導的介質傳輸線開關,一個NRD波導和另一個NRD波導旋轉定向的圖。另外,圖17B是示出根據超NRD波導的介質傳輸線開關和根據正常NRD波導介質傳輸線開關的插入損耗特性的圖,而圖17C是示出上述兩個介質傳輸線開關的反射特性的圖。在這個例子中,示出將圖1中的超NRD波導的尺寸設定為a1=2.2mm,b1=1.8mm,g=0.5mm,以及將圖2中的正常NRD波導的尺寸設定為a2=2.2mm,b2=3.0mm,并且旋轉半徑r設定為6.1mm的情況。這樣,在相同的旋轉角下,正常NRD波導的插入損耗比超NRD波導的小,并且正常NRD波導的反射也比超NRD波導的小,因此能夠執(zhí)行切換,并在更寬的旋轉角范圍內保持連接狀態(tài)。
      圖14是示出在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兩個部件中間的NRD波導的連接部分的結構的透視圖。圖15是同一連接部分的平面圖。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是在去掉上導電板的狀態(tài)下示出。在第一實施例中,兩個介質帶在單個連接平面處相對,但如圖14和15中所示,通過將介質帶的連接面設置在兩個地方,并且連接平面的距離設定為所使用的頻率的波導波長的四分之一的奇數倍。有了這個結構,即使在連接平面中由于溫度變換而產生的縫隙,但無論溫度如何變化,在兩個平面處中分別產生的反射波反相組合,因而傳輸特性不會變劣。另外,由于即使介質帶3a、3b沿長度方向的尺寸或多或少變短,傳輸特性也不會變劣,故可以放松介質帶的尺寸容差。因此,由于連接部分是正常NRD波導,即使在上下導電板中或多或少有縫隙,傳輸特性也不會變劣。結果,可以放松對于導電板尺寸容差,因此將降低在部件的裝配中所需的準確度。
      本發(fā)明中,將各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用于適合于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正常NRD波導)和第二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超NRD波導)各自的特性的地方,得到整體小型化,并具有良好特性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
      在本發(fā)明中,介質諧振器可以強耦合到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并且由于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和介質諧振器的位置準確度要求不再如此嚴格,故便于制造。
      在本發(fā)明中,不需在多點環(huán)行器中使用LSE01模式抑制器就可以防止其LSE01模式的傳播,結果能夠導致部件數量減少,因此無因LSM01模式和LSE01模式的模式變換產生的變換損失。
      在本發(fā)明中,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可在短距離內強耦合,因此可以使耦合器小型化。
      本發(fā)明中,由于不需在混頻器中使用LSE01模式抑制器,也能夠防止和其LSE01的耦合,故可以減少部件數量。
      本發(fā)明中,由不輻射介質傳輸線的對準的變化引起的傳輸特性的變劣較小,因此在插入損耗和反射特性方面可以得到良好的特性。
      本發(fā)明中,可以解決由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的連接部分的位置移動引起的特性的劣化和不均勻問題。
      本發(fā)明中,可以得到利用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和第二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各自的特性的集成電路。
      本發(fā)明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在兩個大致平行的導電板之間提供介質帶,(其中將一個介質帶區(qū)域用作電磁波的傳播區(qū)域,并將該介質帶區(qū)域外的另一區(qū)域用作不輻射區(qū)域)包括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其中,導電板中間的間隔大致上等于介質帶的高度)和第二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其中,所述不傳播區(qū)域中的導電板中間的間隔做得比傳播區(qū)域中的導電板的間隔更小),其中,在傳播區(qū)域中傳播的LSM01模式的截止頻率比LSE01模式的截止頻率更低,并且在其中只有LSM01模式以使用頻率傳播。
      采用這結構,通過將各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用于適合于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正常NRD波導)和第二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超NRD波導)的各自的特性的地方,得到整個被小型化,并具有良好特性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
      在本發(fā)明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中,把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設置在耦合到介質諧振器的部分。結果,介質諧振器可以強聯(lián)合到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并且由于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和介質諧振器的位置準確度要求不是如此嚴格,故便于制造。
      在本發(fā)明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中,把第二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用于多點環(huán)行器的傳輸線。當構造多點環(huán)行器時,介質傳輸線的端部設置得從不同方向(通常是從相互隔開120度的三個方向)面對鐵氧體諧振器部件,因此當從一個端口輸出至另一個端口時,即使要使用的傳播模式是LSM01模式,當介質帶方向變化時,有變換為LSE01模式的趨向,但是通過使用第二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作為介質傳輸線,不需使用LSE01模式抑制器就可防止其LSE01模式的傳播。
      另外,當將其中平行地放置了幾個介質傳輸線的介質傳輸線連接到多點環(huán)行器時,在作為環(huán)行器各個端口的輸入/輸出的介質傳輸線部件中必然產生彎曲部分,通過將這個部分設定為從循環(huán)器延續(xù)的第二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就沒有因彎曲部分中LSM01模式和LSE01模式的模式變換而產生的變換損耗。
      在本發(fā)明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中,通過使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靠近,形成使它們相互耦合的耦合器。結果,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可以在短距離內強耦合,因此可使耦合器小型化。
      本發(fā)明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通過將兩個第二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大致成直角地放置而形成了混頻器。對兩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放置得大致上成直角的混頻器的情況,沿另一個介質帶長度方向設置耦合到一個介質帶的導電圖案,從而趨向于和該部分中的LSE01模式耦合,但是由于使用第二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作為其不輻射介質傳輸線,沒有LSE01模式傳播,因此不必提供帶有LSE01模式的模式抑制器的介質帶。
      本發(fā)明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提供了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開關,該開關通過改變所述兩個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的對準,切換在傳輸線上的電磁波的傳播/不傳播。通過這樣改變不輻射介質傳輸線的對準,可以切換介質傳輸線上的電磁波的傳播/不傳播,但由于在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中,沿電磁波的傳播方向在導體表面上沒有電流流過,從而由不輻射介質傳輸線的對準變化引起的傳輸特性的劣化較小,因此能夠在插入損耗和反射特性方向得到良好的特性。
      本發(fā)明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在和其他相鄰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連接的連接部分提供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結果,在不輻射介質傳輸線的連接部分中,類似于上述介質傳輸線開關的情況,可以解決由位置的移動引起的特性劣化和不均勻的問題。
      組合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構成本發(fā)明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集成電路。采用這種結構,得到利用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和第二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的集成電路的各自的特性的集成電路。
      權利要求
      1.在一種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中,在兩個大致上平行的導電板之間提供介質帶,使用所述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將所述介質帶區(qū)域用作電磁波的傳播區(qū)域,并將所述介質帶的所述區(qū)域之外的另一區(qū)域用作不傳播區(qū)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包括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其中所述導電板之間的間隔做得大致上等于所述介質帶的高度;及第二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其中所述不傳播區(qū)域中的所述導電板之間的間隔小于所述傳播區(qū)域中所述導電板的空間,其中沿傳播區(qū)域傳播的LSM01,模式的截止頻率低于LSE01模式的截止頻率,并且其中只有LSM01模式以使用頻率傳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設置在耦合到介質諧振器的部分。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第二類型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用于多點環(huán)行器的傳輸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其特征在于通過使所述第一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靠近,形成使它們相互耦合的耦合器。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其特征在于通過將兩個所述第二類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設置得大致成直角,形成混頻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其特征在于提供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開關,所述開關通過改變兩個所述不輻射介質傳輸線的對準,切換在傳輸線上的電磁波的傳播/不傳播。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其特征在于把所述第一類型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設置在和相鄰的另一個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連接的連接部分。
      8.一種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集成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電路通過組合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輻射介質傳輸線部件而構成。
      全文摘要
      在和介質諧振器耦合的部分形成正常NRD波導,在多點環(huán)行器部件中形成只傳輸LSM01模式的超NRD波導,在耦合器部分中形成正常NRD波導,在混頻器部分中形成超NRD波導,并且在介質傳輸線開關部分和部件之間的連接部分形成正常NRD波導。
      文檔編號H01P3/00GK1221230SQ9812622
      公開日1999年6月30日 申請日期1998年12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12月25日
      發(fā)明者齊藤篤, 谷崎透, 西田浩, 高桑郁夫, 田口義規(guī) 申請人: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