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鍵及其鍵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按鍵及其鍵盤,尤指一種在支撐裝置的支撐件上形成有可活動地互相接合的連動部且連動部具有可互相疊合的長短平齒的按鍵及其鍵盤。
【背景技術(shù)】
[0002]就目前個人電腦的使用習慣而言,鍵盤為不可或缺的輸入設備之一,用以輸入文字、符號或數(shù)字。不僅如此,舉凡日常生活所接觸的消費性電子產(chǎn)品或是工業(yè)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設備,皆需設有按鍵結(jié)構(gòu)作為輸入裝置,以操作上述的電子產(chǎn)品與加工設備。
[0003]請參閱圖1,其為先前技術(shù)的按鍵I的剖面示意圖。如圖1所示,按鍵I包含底板10、鍵帽12、電路板14、升降支撐裝置16以及彈性件18。電路板14設置于底板10上。升降支撐裝置16設置于鍵帽12與底板10之間,用以支撐鍵帽12。彈性件18亦設置于鍵帽12與底板10之間,如此一來,在鍵帽12被使用者按壓后,彈性件18的觸發(fā)部19會觸發(fā)電路板14上的開關(guān)15,進而執(zhí)行使用者所欲輸入的功能。
[0004]然而,由于上述采用剪刀腳設計的升降支撐裝置16會導致按鍵I需要較大的高度空間,從而進一步限制按鍵I的高度,因此不利于鍵盤薄型化的應用。目前常見用來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為升降支撐裝置改采用兩個支撐件以V字形接合的方式分別連接于鍵帽與底板的設計來取代剪刀腳設計,此設計通常會在兩個支撐件的端部互相接合處采用齒輪嚙合設計以達到兩個支撐件在鍵帽上下移動時產(chǎn)生連動的目的,但由于齒輪結(jié)構(gòu)設計復雜,因此往往會導致升降支撐裝置在制造上費時費工,從而造成鍵盤的制造成本上升。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支撐裝置的支撐件上形成有可活動地互相接合的連動部且連動部具有可互相疊合的長短平齒的按鍵及其鍵盤,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一種按鍵,包含底板、鍵帽、支撐裝置以及回彈裝置。支撐裝置設置于該底板以及該鍵帽之間且該支撐裝置包含第一支撐件以及第二支撐件,該第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均可活動地連接于該鍵帽以及該底板以使該鍵帽伴隨該第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的樞轉(zhuǎn)于未按壓位置與按壓位置之間移動,該第一支撐件具有第一連動部,該第二支撐件具有第二連動部,該第一連動部具有第一短平齒以及第一長平齒,該第二連動部具有第二短平齒以及第二長平齒,該第一短平齒朝向該第二長平齒延伸形成以疊合于該第二長平齒上且該第二短平齒朝向該第一長平齒延伸形成以疊合于該第一長平齒上,以使該第一連動部與該第二連動部可活動地互相接合而在該鍵帽被外力按壓或該外力被釋放時使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件產(chǎn)生連動,當該鍵帽被該外力按壓至該按壓位置時,該第一短平齒的第一前端面與該第二短平齒的第二前端面切齊且共平面,當該鍵帽從該按壓位置回到該未按壓位置時,該第一短平齒以該第一前端面抵接于該第二長平齒的第一邊線為支點在該第二長平齒上翹起,該第二短平齒以該第二前端面抵接于該第一長平齒的第二邊線為支點在該第一長平齒上翹起,且該第一邊線與該第二邊線共線;回彈裝置設置于該鍵帽與該第一支撐件之間,該回彈裝置用來提供彈力以使該鍵帽由該按壓位置移動回該未按壓位置且使該第一連動部與該第二連動部維持抵接。
[0007]作為可選的技術(shù)方案,該回彈裝置包含止擋件以及彈性件,該止擋件形成于該第一支撐件與該鍵帽的其中之一上,該彈性件形成于該第一支撐件與該鍵帽的其中之另一上以抵接該止擋件;當該鍵帽未被按壓時,該止擋件抵接該彈性件以使該鍵帽維持于該未按壓位置;當該鍵帽被該外力按壓而伴隨該第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的樞轉(zhuǎn)由該未按壓位置移動至該按壓位置時,該鍵帽與該第一支撐件相對滑動以使該止擋件偏壓該彈性件導致該彈性件彈性變形;當該外力釋放時,受到該止擋件偏壓的該彈性件提供該彈力以驅(qū)動該鍵帽與該第一支撐件相對滑動,使得該鍵帽由該按壓位置移動回該未按壓位置。
[0008]作為可選的技術(shù)方案,該止擋件為形成于鍵帽上的卡槽,該彈性件為形成于該第一支撐件上的樞軸,該樞軸可樞轉(zhuǎn)地設置于該卡槽內(nèi),當該鍵帽被該外力按壓而伴隨該第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的樞轉(zhuǎn)由該未按壓位置移動至該按壓位置時,該第一支撐件相對于該鍵帽滑動以使該卡槽偏壓該樞軸撓曲變形,當該外力釋放時,受到該卡槽偏壓的該樞軸提供該彈力以驅(qū)動該第一支撐件相對于該鍵帽滑動,使得該鍵帽由該按壓位置移動回該未按壓位置。
[0009]作為可選的技術(shù)方案,該第一支撐件還具有第一連接部以及第二連接部,該第二支撐件還具有第三連接部以及第四連接部,該第一連接部可滑動地連接于該鍵帽,該第二連接部可滑動地連接于該底板,該第三連接部可樞轉(zhuǎn)地連接于該鍵帽,該第四連接部可樞轉(zhuǎn)地連接于該底板,當該鍵帽被該外力按壓時,該第二支撐件以該第四連接部為支點相對該鍵帽以及該底板樞轉(zhuǎn),且該第一支撐件相對該鍵帽以及該底板滑動。
[0010]作為可選的技術(shù)方案,該第一支撐件還具有第一連接部以及第二連接部,該第二支撐件還具有第三連接部以及第四連接部,該第一連接部可滑動地連接于該鍵帽,該第二連接部可滑動地連接于該底板,該第三連接部可滑動地連接于該鍵帽,該第四連接部可樞轉(zhuǎn)地連接于該底板,當該鍵帽被該外力按壓時,該第一支撐件相對該鍵帽以及該底板滑動,該第二支撐件相對該鍵帽滑動。
[0011]作為可選的技術(shù)方案,該底板具有連接座,該連接座對應該第二連接部的位置上形成有槽孔,該連接座對應該第四連接部的位置上形成有軸孔,該第二連接部可滑動地設置于該槽孔內(nèi),該第四連接部可樞轉(zhuǎn)地設置于該軸孔內(nèi)。
[0012]作為可選的技術(shù)方案,該第一支撐件具有第一連接部以及第二連接部,該第二支撐件具有第三連接部以及第四連接部,該第一連接部可滑動地連接于該鍵帽,該第二連接部可滑動地連接于該底板,該第三連接部可滑動地連接于該鍵帽,該第四連接部可滑動地連接于該底板,當該鍵帽被該外力按壓時,該第一支撐件以及該第二支撐件均相對該鍵帽以及該底板滑動。
[0013]作為可選的技術(shù)方案,該止擋件為形成于該鍵帽上的凸塊,該彈性件為形成于該第一支撐件對應該止擋件的位置上的彈性塊,該彈性塊與該凸塊干涉抵接。
[0014]此外,本發(fā)明還提出一種鍵盤,包含復數(shù)個按鍵,該復數(shù)個按鍵的至少其中之一為上述按鍵。
[0015]作為可選的技術(shù)方案,該鍵盤還包含電路板,該支撐裝置上設置有觸發(fā)點,該電路板上具有與該觸發(fā)點對應的開關(guān),當該鍵帽被按壓至該按壓位置時,該觸發(fā)點觸發(fā)該開關(guān)。
[0016]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按鍵及鍵盤采用第一連動部透過回彈裝置所提供的彈力與第二連動部維持抵接、第一連動部的第一短平齒的第一前端面在鍵帽被外力按壓至按壓位置時與第二連動部的第二短平齒的第二前端面共平面,以及第一短平齒與第二短平齒在外力釋放時以第一邊線與第二邊線共線的方式分別在第二長平齒與第一長平齒上翹起的設計,以取代先前技術(shù)所采用的齒輪嚙合連動設計,從而達到使支撐裝置的第一支撐件與第二支撐件在鍵帽被外力按壓或外力被釋放時產(chǎn)生連動的目的。如此一來,透過上述簡單連動結(jié)構(gòu)疊合設計,本發(fā)明即可解決先前技術(shù)所提到的因齒輪結(jié)構(gòu)設計復雜造成升降支撐裝置在制造上費時費工的問題,從而有效地降低鍵盤的制造成本。
[0017]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定。
【附圖說明】
[0018]圖I為先前技術(shù)的按鍵的剖面示意圖;
[0019]圖2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所提出的鍵盤的立體示意圖;
[0020]圖3為圖2的按鍵省略鍵帽后的立體示意圖;
[0021]圖4為圖3的底板與鍵帽以及支撐裝置的組裝示意圖;
[0022]圖5為圖2的支撐裝置的第一支撐件以及第二支撐件的爆炸示意圖;
[0023]圖6為圖2的鍵盤的按鍵沿剖面線X-X的剖面示意圖;
[0024]圖7為圖6的鍵帽被按壓至按壓位置時的剖面示意圖;
[0025]圖8為圖4的底板與鍵帽以及支撐裝置于另一視角的組裝示意圖;
[0026]圖9為圖6的鍵帽在被按壓至按壓位置時與底板以及支撐裝置的仰視圖;
[0027]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