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密封圈及使用此密封圈的回接插頭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密封圈,密封圈截面為多邊形,包括不相交的內(nèi)側邊與外側邊,外側邊與內(nèi)側邊間夾角為5?12度,外側邊兩端連接相互平行的上側邊A、B,上側邊A與外側邊的夾角為銳角;內(nèi)側邊的兩端連接相互平行的下側邊A、B,且下側邊A與內(nèi)側邊的夾角為銳角,上側邊A、上側邊B、下側邊A與下側邊B均設于內(nèi)側邊與外側邊之間,上側邊A、下側邊A所成夾角的角平分線與上側邊B、下側邊B所成夾角的角平分線共線,上側邊A與下側邊A通過一豁口相連,上側邊B與下側邊B直接相連,或至少通過一連接邊相連。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外側邊向內(nèi)傾斜5?12°與矩形豁口一起避免了外側邊的翻邊,而且矩形豁口既方便回接插頭的插入,又能漲開密封。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密封圈及使用此密封圈的回接插頭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密封圈及使用此密封圈的回接插頭。
【背景技術】
[0002]使用尾管懸掛器固完井后,很多情況下要采取回接施工作業(yè),需要將回接插頭插入到尾管懸掛器的回接筒內(nèi)?,F(xiàn)有回接插頭上的密封圈采用的是“O”型密封圈,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要求回接插頭的外表面與回接筒的內(nèi)表面之間間隙很小,且回接筒的內(nèi)表面光潔度必須高,不然就會失去密封效果。
[0003]而實際使用中的懸掛器回接筒和回接插頭之間的間隙不能按照“O”型密封圈要求的間隙設計,必須增大二者之間的間隙,不然間隙小了回接插頭根本插不進回接筒內(nèi),導致回接失敗。另外,懸掛器固完井后要下鉆具鉆除水泥塞、鉆除固井附件、測井、通井等作業(yè),這些作業(yè)反復磕碰回接筒,導致懸掛器回接筒在未回接前大多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微小的變形,且回接筒內(nèi)表面的光潔度也無法得到保障。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新型密封圈及使用此密封圈的回接插頭,以增大懸掛器回接筒與回接插頭之間的間隙,在方便回接插頭順利插入到回接筒內(nèi)的前提下,又能保證回接筒與回接插頭之間的密封,完成回接施工作業(yè)。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0006]—種新型密封圈,用于懸掛器的回接插頭,所述密封圈截面為多邊形,包括不相交的內(nèi)側邊與外側邊,所述內(nèi)側邊與所述回接插頭貼緊,所述外側邊與內(nèi)側邊間夾角為5-12度,所述外側邊靠近內(nèi)側邊的一端連接上側邊A,另一端連接上側邊B,所述上側邊A與上側邊B相互平行,且所述上側邊A與外側邊的夾角為銳角;所述內(nèi)側邊靠近外側邊的一端連接下側邊A,另一端連接下側邊B,所述下側邊A與下側邊B相互平行,且所述下側邊A與內(nèi)側邊的夾角為銳角,所述上側邊A、上側邊B、下側邊A與下側邊B均設于內(nèi)側邊與外側邊之間,所述上側邊A、下側邊A所成夾角的角平分線與上側邊B、下側邊B所成夾角的角平分線共線,并平行于內(nèi)側邊,所述上側邊A與下側邊A通過一豁口相連,所述上側邊B與下側邊B直接相連,或至少通過一連接邊相連。
[0007]其中,所述豁口為矩形豁口。
[0008]進一步,所述上側邊A與下側邊A所成夾角的角平分線為外側邊、上側邊B的相交點與內(nèi)側邊、下側邊B的相交點的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0009]進一步,所述上側邊B與下側邊B直接相交。
[0010]進一步,所述上側邊A與下側邊A間的最小距離大于等于上側邊B與下側邊B的最小距離。
[0011 ] 進一步,所述上側邊A與下側邊A分別通過一垂直于內(nèi)側邊的連接邊連接外側邊與內(nèi)側邊。
[0012]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密封圈具有以下優(yōu)勢:
[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外側邊向內(nèi)傾斜5-12°,外側邊與內(nèi)側邊之間的實體連接處增加一矩形豁口,這樣回接插頭插入回接筒時,外側邊不會翻邊,中間的矩形豁口既方便回接插頭的插入,又能漲開密封。
[0014]—種使用新型密封圈的回接插頭,包括:
[0015]回接插頭本體,所述回接插頭本體至少設有一個密封凹槽;
[0016]密封組件,所述密封組件設于密封凹槽內(nèi),并包括設于密封凹槽兩邊緣內(nèi)側的擋圈與設于兩擋圈中間的隔環(huán),所述隔環(huán)與兩所述擋圈之間均設有若干密封圈;
[0017]所述擋圈截面包括一矩形,所述矩形一側邊設有一等腰三角形豁口,兩擋圈的三角形豁口相對設置;
[0018]所述隔環(huán)截面為六邊形,至少關于兩組對邊的垂直平分線對稱,兩垂直平分線互相垂直,且一組對邊的垂直平分線為擋圈截面三角形豁口的角平分線;
[0019]所述密封圈的內(nèi)側邊與密封凹槽底部貼緊,所述密封圈豁口均朝向隔環(huán),所述密封圈豁口的中心線、擋圈截面中三角形豁口的角平分線與隔環(huán)一組對邊的垂直平分線共線。
[0020]進一步,所述擋圈截面豁口的最大長度等于擋圈的高度。
[0021]其中,所述密封圈個數(shù)為3-5個。
[0022]進一步,所述擋圈、隔環(huán)與密封圈同高度。
[0023]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使用新型密封圈的回接插頭具有以下優(yōu)勢:
[002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密封圈用在回接插頭上后,可適當增大懸掛器回接筒與回接插頭之間的間隙,方便回接插頭的插入,保證了兩者之間的密封,使用效果可靠,充分保證了回接施工作業(yè)的順利進行?!靖綀D說明】[〇〇25]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密封圈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密封圈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密封圈的第三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密封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使用新型密封圈的回接插頭的結構示意圖。
[0031]附圖標記說明:
[0032]1-密封圈;111-外側邊;112-內(nèi)側邊;121-上側邊A; 122-上側邊B; 131-下側邊A; 132-下側邊B; 14-豁口; 2-擋圈;3-隔環(huán);4-回接插頭本體;5-導向頭;6-回接筒;7-標準管扣?!揪唧w實施方式】
[0033]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〇〇34]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 “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35]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 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36]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37]如圖1所示,密封圈1截面為多邊形,包括不相交的內(nèi)側邊12與外側邊111,內(nèi)側邊 12與回接插頭5本體貼緊,外側邊111與內(nèi)側邊12間夾角為5-12度,外側邊111靠近內(nèi)側邊12 的一端連接上側邊A 121,另一端連接上側邊B 122,上側邊A 121與上側邊B 122相互平行, 且上側邊A 121與外側邊111的夾角為銳角;內(nèi)側邊12靠近外側邊111的一端連接下側邊A 131,另一端連接下側邊B 132,下側邊A 131與下側邊B 132相互平行,且下側邊A 131與內(nèi)側邊12的夾角為銳角,上側邊A 121、上側邊B 122、下側邊A 131與下側邊B 132均設于內(nèi)側邊12與外側邊111之間,上側邊A 121、下側邊A 131所成夾角的角平分線與上側邊B 122、下側邊B 132所成夾角的角平分線共線,并平行于內(nèi)側邊12,上側邊A 121與下側邊A 131通過一矩形豁口 14相連,上側邊B 122與下側邊B 132通過一連接邊相連,且上側邊A 121與下側邊A 131間的最小距離大于上側邊B 122與下側邊B 132的最小距離。[〇〇38] 如圖2所示,上側邊B 122與下側邊B 132直接相連,上側邊A 121與下側邊A 131所成夾角的角平分線為外側邊111、上側邊B 122的相交點與內(nèi)側邊12、下側邊B 132的相交點的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上側邊A 121與下側邊A 131分別通過一垂直于內(nèi)側邊12的連接邊連接外側邊111與內(nèi)側邊12。[〇〇39] 如圖3所示,上側邊A 121與下側邊A 131分別通過一垂直于內(nèi)側邊12的連接邊連接外側邊111與內(nèi)側邊12,上側邊B 122與下側邊B 132通過一連接邊相連。
[0040]如圖4所示,回接插頭本體4設有兩個密封凹槽51,每個密封凹槽51內(nèi)設有一密封組件,回轉接頭本體4一端連接標準管扣7,另一端連接導向頭5。[0041 ] 如圖5所示,擋圈2設于密封凹槽51兩邊緣內(nèi)側,兩擋圈2中間放置有隔環(huán)3,隔環(huán)3 與兩擋圈2之間均設有若干密封圈1;擋圈2截面包括一矩形,矩形一側邊設有一等腰三角形豁口 14,兩擋圈2的豁口 14相對設置;
[0042]隔環(huán)3截面為六邊形,并關于左側邊與右側邊的垂直平分線對稱,同時關于上側邊與下側邊的垂直平分線對稱,左、右側邊的垂直平分線為擋圈2截面豁口 14的角平分線;
[0043]密封圈I的內(nèi)側邊12與密封凹槽51底部貼緊,密封圈I的外側邊111通過一平行于內(nèi)側邊12的連接邊連接上側邊B 122,隔環(huán)3兩側密封圈I的豁口 14均朝向隔環(huán)3,密封圈I豁口 14的中心線、擋圈2截面中三角形豁口 14的角平分線與隔環(huán)3截面的對角線共線,靠近擋圈2的密封圈I的上側邊B 122與下側邊B 132均位于擋圈2三角形豁口 14內(nèi),相鄰兩密封圈I中,內(nèi)側密封圈I的部分上側邊B 122與部分下側邊B 132伸入外側密封圈I的矩形豁口 14內(nèi),隔環(huán)3兩側均設置有4個密封圈I,且隔環(huán)3左右兩側邊的與密封圈I的矩形豁口 14等高、等長。
[0044]裝到回接插頭5本體的密封圈I插入懸掛器回接筒6時,外側邊111不會發(fā)生翻邊現(xiàn)象,便于導向頭5進入懸掛器回接筒6;矩形豁口 14一是便于密封圈I插入懸掛器回接筒6時外徑收縮,二是當矩形豁口 14端面一側受到液體壓力時,外側邊111便于漲開,緊密貼合在懸掛器回接筒6的內(nèi)表面上,承受較高的單向壓力,標準套管扣4直接和回接套管連接,導向頭5便于回接插頭5本體插入回接筒6內(nèi)。
[004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新型密封圈,用于懸掛器的回接插頭(5),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I)截面為多邊形,包括不相交的內(nèi)側邊(112)與外側邊(111),所述內(nèi)側邊(112)與所述回接插頭(5)貝占緊,所述外側邊(111)與內(nèi)側邊(112)間夾角為5-12度,所述外側邊(111)靠近內(nèi)側邊(112)的一端連接上側邊A(121),另一端連接上側邊B(122),所述上側邊A(121)與上側邊B(122)相互平行,且所述上側邊A(121)與外側邊(111)的夾角為銳角;所述內(nèi)側邊(112)靠近外側邊(111)的一端連接下側邊A(131),另一端連接下側邊B(132),所述下側邊A(131)與下側邊B(132)相互平行,且所述下側邊A(131)與內(nèi)側邊(112)的夾角為銳角,所述上側邊A(121)、上側邊B(122)、下側邊A(131)與下側邊B(132)均設于內(nèi)側邊(112)與外側邊(111)之間,所述上側邊A(121)、下側邊A(131)所成夾角的角平分線與上側邊B(122)、下側邊B(132)所成夾角的角平分線共線,并平行于內(nèi)側邊(112),所述上側邊A(121)與下側邊A(131)通過一豁口(14)相連,所述上側邊B(122)與下側邊B(132)直接相連,或至少通過一連接邊相連。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豁口(14)為矩形豁口(14)。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側邊A(121)與下側邊A(131)所成夾角的角平分線為外側邊(111)、上側邊B(122)的相交點與內(nèi)側邊(112)、下側邊B (132)的相交點的連線的垂直平分線。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側邊(111)遠離內(nèi)側邊(112)的一端通過一平行于內(nèi)側邊(112)的連接邊連接上側邊A(121)—端。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種新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側邊A(121)與下側邊A(131)間的最小距離大于等于上側邊B(122)與下側邊B(132)的最小距離。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新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側邊A(121)與下側邊A(131)分別通過一垂直于內(nèi)側邊(112)的連接邊連接外側邊(111)與內(nèi)側邊(112)。7.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密封圈的回接插頭,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接插頭(4)本體,所述回接插頭(4)本體至少設有一個密封凹槽(51); 密封組件,所述密封組件設于密封凹槽(51)內(nèi),并包括設于密封凹槽(51)兩邊緣內(nèi)側的擋圈(2)與設于兩擋圈(2)中間的隔環(huán)(3),所述隔環(huán)(3)與兩所述擋圈(2)之間均設有若干密封圈(I); 所述擋圈(2)截面包括一矩形,所述矩形一側邊設有一等腰三角形豁口,兩擋圈(2)的三角形豁口相對設置; 所述隔環(huán)(3)截面為六邊形,至少關于兩組對邊的垂直平分線對稱,兩所述垂直平分線互相垂直,且其中一組對邊的垂直平分線為擋圈(2)截面三角形豁口的角平分線; 所述密封圈(I)的內(nèi)側邊(112)與密封凹槽(51)底部貼緊,所述密封圈豁口(14)均朝向隔環(huán)(3),所述密封圈豁口(14)的中心線、擋圈(2)截面中三角形豁口的角平分線與隔環(huán)(3)一組對邊的垂直平分線共線。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使用新型密封圈的回接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圈(2)截面的三角形豁口的最大長度等于擋圈(2)的高度。9.根據(jù)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種使用新型密封圈的回接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I)個數(shù)為3-5個。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使用新型密封圈的回接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圈(2)、隔環(huán)(3)與密封圈(1)同高度。
【文檔編號】H01R13/52GK205583252SQ201620358775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5日
【發(fā)明人】吳玉勝, 張京華, 馬淼, 蔣立坤, 韓振強, 王志剛, 劉新哲, 古青, 宋劍鳴, 張睿
【申請人】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