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力系統(tǒng)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
背景技術:
在我國電網(wǎng)氣象災害中,架空導線覆冰舞動是發(fā)生頻率高、影響范圍廣、造成損失大的一種自然災害形式。隨著我國電網(wǎng)規(guī)模的快速發(fā)展和惡劣氣象的頻繁出現(xiàn),進入新世紀以來,電網(wǎng)發(fā)生舞動事故的頻率明顯增加,危害程度明顯增大,幾乎每年都發(fā)生大范圍的舞動事故,造成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目前,我國輸電線路中主要采用間隔棒支撐各子導線,使用時,將間隔棒安裝在各輸電線子導線之間,通過間隔棒的作用防止子導線之間發(fā)生碰撞。一般而言,普通間隔棒包括框體和與框體相連接的線夾,線夾還用于與輸電線路相連接。線夾與輸電線之間通常采用直接夾持等方式,可以看出,該種連接方式中,線夾直接夾持在輸電線路上,對輸電線路絕緣層的磨損較大,在受到向下的拉力時,易導致局部應力集中,而輸電線路傳輸?shù)碾妷憾急容^高,若輸電線受到較大局部應力,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此外,由于間隔棒仍懸于空中,經(jīng)過實踐證明,該種防舞動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此,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旨在解決現(xiàn)有間隔棒防舞動效果不夠理想的問題。
一個方面,本發(fā)明提出了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該裝置包括:間隔棒和接地裝置;其中,所述間隔棒用于與輸電線路相連接;所述接地裝置的第一端與所述間隔棒相連接,所述接地裝置的第二端用于與大地相連接。
進一步地,上述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中,所述間隔棒包括:框體、至少兩個第一連接板和線夾;其中,所述線夾與所述第一連接板一一對應設置;每個所述線夾均包括緩沖機構和夾持機構,其中,所述緩沖機構套設于所述輸電線的外部,所述夾持機構套設于所述緩沖機構的外部,并且,所述夾持機構還通過所述第一連接板與所述框體相連接。
進一步地,上述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中,所述緩沖機構為繞設于所述輸電線外部的預絞絲、護線條或鋁包帶,并且,所述預絞絲、護線條或鋁包帶沿所述輸電線的軸向具有預設長度。
進一步地,上述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中,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套殼和抱箍;其中,所述套殼套設于所述緩沖機構的外部,所述抱箍套設于所述套殼的外部,并且,所述抱箍通過所述第一連接板與所述框體相連接。
進一步地,上述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中,所述套殼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其中,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扣合于所述緩沖機構的外部;所述抱箍套設于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以使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夾緊所述緩沖機構;所述抱箍包括:螺栓和U型板;其中,所述U型板的開口端相對的兩個側面對應開設有螺紋孔;所述U型板的封閉端套設于所述套殼的外部,開口端兩個側面上的螺紋孔通過所述螺栓相連接;所述U型板還通過所述連接板與所述框體相連接。
進一步地,上述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中,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均為半圓環(huán)體,并且,所述半圓環(huán)體的內(nèi)徑由中間向兩端逐漸增大。
進一步地,上述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中,所述緩沖機構與所述輸電線之間且對應于所述套殼的位置還夾設有彈性墊片;和/或者,所述框體的內(nèi)壁還設置有加強筋。
進一步地,上述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中,所述接地裝置包括:第一連接組件、絕緣子和第二連接組件;其中,所述絕緣子的第一端通過第一連接體與所述間隔棒相連接,所述絕緣子的第二端通過第二連接體與大地相連接。
進一步地,上述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中,所述絕緣子為盤形絕緣子;所述第一連接組件包括:連桿、球頭掛環(huán)和第二連接板;其中,所述連桿的第一端與所述框體相連接,所述球頭掛環(huán)的第一端與所述盤形絕緣子的第一端相連接,所述連桿的第二端通過第二連接板與所述球頭掛環(huán)的第二端相連接。
進一步地,上述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中,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包括:碗頭掛板、連接件和預絞式耐張線夾;其中,所述碗頭掛板的第一端與所述盤形絕緣子的第二端相連接,所述碗頭掛板的第二端通過連接件與預絞式耐張線夾的第一端相連接,所述預絞式耐張線夾的第二端用于與大地相連接本發(fā)明的效果。
與現(xiàn)有技術中間隔棒懸設在空中的方式相比,本發(fā)明通過接地裝置將間隔棒與大地相連接,進而對間隔棒施加向下的拉力,以增加間隔棒的穩(wěn)定性,進而增強了輸電線路的防舞動效果,提高了輸電線路的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下文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yōu)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中,間隔棒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中,間隔棒的安裝狀態(tài)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中,抱箍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中,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中,連接板的又一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中,框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的又一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xiàn)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參見圖1,圖中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輸電線路用防舞動裝置的優(yōu)選結構。如圖所示,該裝置包括:間隔棒A和接地裝置B。其中,間隔棒A用于與輸電線路相連接;接地裝置B的第一端與間隔棒相連接,接地裝置B的第二端用于與大地相連接。
具體實施時,間隔棒A可以采用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相間間隔棒等。接地裝置B的作用是將間隔棒A與大地相連接,以對間隔棒A施加拉力,增加間隔棒A的穩(wěn)定性,具體實施時,接地裝置B的結構形式多樣,本實施例對其不做任何限定。
可以看出,與現(xiàn)有技術中間隔棒懸設在空中的方式相比,本實施例通過接地裝置B將間隔棒A與大地相連接,進而對間隔棒A施加向下的拉力,以增加間隔棒的穩(wěn)定性,進而增強了輸電線路的防舞動效果,提高了輸電線路的穩(wěn)定性。
參見圖2和圖3,圖中示出了間隔棒A的優(yōu)選結構。如圖所示,該裝置包括:框體1、至少兩個第一連接板2和線夾3。
其中,線夾3和第一連接板2的數(shù)量相同,并一一對應設置。每個線夾3均包括緩沖機構32和夾持機構。其中,緩沖機構32套設于輸電線5的外部,夾持機構套設于緩沖機構32的外部,并且,夾持機構還通過第一連接板2與框體1相連接。緩沖機構32的作用是包設在輸電線5的外部,具有吸能作用,具體實施時,緩沖機構32可以為繞設于輸電線5外部的預絞絲、護線條、鋁包帶等。
夾持機構的一端包設在緩沖機構32的外部,用于夾緊緩沖機構32,夾持機構的另一端通過連接板與框體1相連接。具體實施時,框體1可以為環(huán)形框體。
需要說明的是,具體實施時,線夾3和第一連接板2的數(shù)量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確定,本實施例對其不做任何限定。
本發(fā)明實施例在夾持機構和輸電線5之間設置了緩沖機構32,由于緩沖機構32具有吸能作用,所以大大地減小了夾持機構對輸電線5的磨損;當輸電線5受到向下的拉力時,緩沖機構32還可以減小輸電線5的局部應力,提高輸電線路的安全性能。此外,當緩沖機構32為繞設在輸電線5外部的預絞絲時,預絞絲對輸電線5還具有一定的握持力,增加了連接的可靠性。
繼續(xù)參見圖2至圖4,夾持機構還可以包括:套殼34和抱箍31。其中,套殼34套設于緩沖機構32的外部,抱箍31套設于套殼34的外部,并且,抱箍31通過第一連接板2與框體1相連接。下面以緩沖機構32為繞設在輸電線5外部的預絞絲為例,對本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具體地,套殼34可以包括:第一殼體341和第二殼體342。其中,第一殼體341和第二殼體342扣合在預絞絲的外部,用于包裹預絞絲。抱箍31套設于第一殼體341和第二殼體342的外部,以對第一殼體341和第二殼體342施加作用力,以使第一殼體341和第二殼體342夾緊預絞絲。抱箍31可以包括:第一螺栓312和U型板311;其中,U型板的開口端相對的兩個側面對應開設有螺紋孔;U型板的封閉端套設于套殼34的外部,開口端相對兩側面上的螺紋孔通過第一螺栓312相連接,通過旋擰第一螺栓312可以調(diào)節(jié)U型板的封閉端對套殼34施加的作用力。此外,U型板還通過連接板與框體1相連接??梢钥闯?,本實施例中的夾持機構結構較為簡單,易于安裝和拆卸。
參見圖5和圖6,上述實施例中,第一連接板2可以為直角掛板。具體地,連接板的一端(圖5、圖6所示的下端)夾設于U型板開口端的兩個側面之間,并且,第一連接板2也開設有螺栓孔,第一螺栓312還穿設于第一連接板2上的螺栓孔,以將第一連接板2與U型板311相連接。第一連接板2的另一端(圖5、圖6所示的上端)開設有卡槽21,框體1卡接在卡槽21內(nèi),并且,第一連接板2和框體1與卡槽21相對應的部分均開設有螺栓孔,框體1和第一連接板2通過穿過該連接孔的第二螺栓314相連接。該種連接結構比較簡單,易于實現(xiàn)。具體實施時,為了對第一螺栓312和第二螺栓314進行鎖緊,還可以在第一螺栓312和第二螺栓314上設置鎖緊銷313。
參見圖3和圖8,上述各實施例中,繞設的預絞絲、護線條或鋁包帶沿輸電線5的軸向具有預設長度,由于預絞絲32、護線條或鋁包帶具有預設長度,這便增加了預絞絲32、護線條或鋁包帶與輸電線5的接觸面積,進而減小了抱箍31施加于輸電線5上的壓力,降低了抱箍31對輸電線5產(chǎn)生的磨損和局部應力。需要說明的是,預絞絲32的預設長度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確定,本實施例在此不做任何限定。
進一步地,預絞絲32、護線條或鋁包帶與輸電線5之間在對應于套殼34的位置還夾設有彈性墊片33。具體地,彈性墊片33可以為膠瓦。本實施例中,預絞絲32、護線條或鋁包帶和抱箍31之間增設彈性墊片33,可以進一步起到緩沖抱箍31對輸電線5的壓力,進而進一步減小對輸電線5的磨損和降低局部應力。
更進一步地,套殼34由第一殼體341和第二殼體342扣合而成。由于在輸電線5的外部設置有彈性墊片33后,繞設在彈性墊片33外部的預絞絲32會呈中間細兩邊粗的擴散狀,為了使套殼34與該形狀相適配,所以本實施例中,套殼34的第一殼體341和第二殼體342均可以為半圓環(huán)體,并且,半圓環(huán)體的內(nèi)徑由中間向兩端逐漸變大。
參見圖7,為了加強框體1的強度,上述各實施例中,還可以包括:加強筋11。其中,加強筋11連接于框體1的內(nèi)部,具體實施時,加強筋11可以為一根,也可以為多根,每根加強筋11的兩端均與框體1的內(nèi)壁相連接。
參見圖1,圖中還示出了接地裝置B的一種結構。如圖所示,接地裝置B包括:第一連接組件、絕緣子41和第二連接組件。其中,絕緣子41的第一端通過第一連接體與間隔棒A相連接,絕緣子41的第二端通過第二連接體與大地相連接。
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在接地裝置B中設置了絕緣子41,第一連接組件將絕緣子41與間隔棒A相連接,第二連接組件將絕緣子41與大地相連接。絕緣子41的設置,將間隔棒A與大地相隔離,防止被擊穿而與大地形成回路,提高了該防舞動裝置的安全性。
進一步地,絕緣子41可以為盤形絕緣子,第一連接組件可以包括:連桿42、球頭掛環(huán)43和第二連接板44。其中,連桿42的第一端(圖1所示的上端)與框體1相連接,球頭掛環(huán)43的第一端(圖1所示的下端,即球頭端)與盤形絕緣子的第一端(圖1所示的上端)相連接,連桿42的第二端(圖1所示的下端)通過第二連接板44與球頭掛環(huán)43的第二端(圖1所示的上端)相連接。
具體實施時,連桿41的第一端還可以通過U型環(huán)46與框體1相連接。U型環(huán)46的封閉端與框體1螺栓連接,連桿42的第一端插接在U型環(huán)46的開口端,并通過螺栓將U型環(huán)的開口端與連桿42相連接。
具體實施時,連桿42的第二端可以與第二連接板44的第一端(圖1所示的上端)螺栓連接,第二連接板44的第二端開設有插槽,球頭掛環(huán)43的第二端插接在該插槽內(nèi)并通過螺栓與第二連接板44的第二端相連接。
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組件有多個連接件螺栓連接而成,該種連接方式比較易于安裝,便于拆卸。
再繼續(xù)參見圖1,第二連接組件可以包括:碗頭掛板45、連接件和預絞式耐張線夾47。其中,碗頭掛板45的第一端與盤形絕緣子41的第二端(圖1所示的下端)相連接,碗頭掛板45的第二端通過連接件與預絞式耐張線夾47的第一端(圖1所示的上端)相連接,預絞式耐張線夾47的第二端(圖1所示的下端)用于與大地相連接。
具體實施時,連接件可以包括U型掛環(huán)48和PD掛板49,其中,U型掛環(huán)48的開口端通過螺栓與碗頭掛板45的第二端(圖1所示的下端)相連接,U型掛環(huán)48的封閉端通過PD掛板49與預絞式耐張線夾47相連接。
綜上,本實施例通過接地裝置將間隔棒與大地相連接,進而對間隔棒施加向下的拉力,以增加間隔棒的穩(wěn)定性,進而增強了輸電線路的防舞動效果,提高了輸電線路的穩(wěn)定性。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fā)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nèi),則本發(fā)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