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手持裝置的導音裝置與多聲道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有關于一種手持裝置的聲音輸出裝置,且特別是一種用于手持裝置的導音裝置與多聲道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多數(shù)的手持裝置都具有聲音輸出設定器,且聲音輸出設定器可以用以判斷使用者握持或置放手持裝置的方式。聲音輸出設定器例如可以是重力傳感器,或者是重力傳感器與地磁傳感器的組合等。另外,手持裝置通??梢圆シ乓魳放c影片,因此為了讓使用者有較佳的影音感受,手持裝置通常會具有雙聲道揚聲器(包括左聲道揚聲器與右聲道揚聲器)設置于其中。舉例來說,有些手持裝置可水平或垂直置放于架子上。然而,手持裝置上的雙聲道 揚聲器因手持裝置的置放方式,則會有雙聲道揚聲器置于手持裝置的左右兩側、均置于左側或均置于右側等三種情形。簡單地說,手持裝置的立體音播放會因為手持裝置的置放方式的不同,而有正常、偏左或偏右等三種狀況。請參照圖IA 圖1C,圖IA 圖IC分別是手持裝置對應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的示意圖。手持裝置I具有顯示屏幕11、外殼12與設置于外殼12的功能鍵13。于圖IA中,手持裝置I被垂直握持或置放。于圖IB與圖IC中,手持裝置I被水平握持或置放,其中圖IB與圖IC的手持裝置I的水平握持或置放方式的左右方向剛好顛倒。接著,請參照圖2A 圖2C,圖2A 圖2C是手持裝置的雙聲道揚聲器對應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的立體音播放的狀況的示意圖。于圖2A中,手持裝置I的握持或置放方式如同圖IA所示的垂直握持或置放方式,且手持裝置I的左聲道揚聲器21與右聲道揚聲器22會正常地將左聲道與右聲道的聲音分別往左與往右輸出。換言之,當手持裝置I是被垂直握持或置放時,則立體音播放的情況為正常情況。于圖2B與圖2C中,當手持裝置I的握持或置放方式分別如同圖IB與圖IC的所不的水平握持或置放方式,則手持裝置I的左聲道揚聲器21與右聲道揚聲器22所輸出的左聲道與右聲道的聲音會全部往右輸出或往左輸出。換言之,當手持裝置I是被水平握持或置放時,則立體音播放的情況為聲音偏右或偏左情況。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導音裝置,此導音裝置用以使具有第一與第二揚聲器的手持裝置于水平置放的情況下,依然讓手持裝置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其中于手持裝置于水平置放的情況下,第一與第二揚聲器位于手持裝置的同一側,且分別用以輸出一第一與第二聲道的聲音。該導音裝置包括置放槽、第一入音孔、一第一導音通道與第一出音孔。置放槽用以供手持裝置水平置放于其中。第一入音孔位于置放槽的第一側,對應于水平置放的手持裝置的第一揚聲器,并用以接收第一聲道的聲音。第一導音通道位于導音裝置的內部,聯(lián)通第一入音孔與第一出音孔,并用以引導第一聲道的聲音。第一出音孔位于導音裝置的第一外側,并用以輸出第一聲道的聲音。當手持裝置水平置放于置放槽,透過導音裝置,第一與第二聲道的聲音是往相反方向輸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多聲道裝置。此多聲道裝置用于手持裝置中,用以讓手持裝置于不同的握持或置放方式下,依然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此多聲道裝置包括音效芯片、多個揚聲器、第一入音孔、第一音孔開關、第一出音孔與第一導音通道。音效芯片用以接收指示信號,其中指示信號用以表示手持裝置的握持或置放方式。音效芯片根據(jù)指示信號控制多個揚聲器的其中兩個輸出第一與一第二聲道的聲音,以使第一與第二聲道的聲音往相反的方向輸出。多個揚聲器包括第一與第二揚聲器,第一與第二揚聲器設置于手持裝置的不同側,且以一對角線方式設置于手持裝置。第一入音孔對應設置于第一揚聲器。第一音孔開關根據(jù)手持裝置的握持或置放方式關閉第一入音孔或于手持裝置的第一揚聲器的原出音孔。第一導音通道聯(lián)通第一入音孔與第一出音孔。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多聲道裝置。此多聲道裝置用于手持裝置中,用以讓手持裝置于不同的握持或置放方式下,依然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此多聲道裝置包括音效芯片、多個揚聲器、第一與第二入音孔、第一與第二音孔開關、第一與第二出音孔以及第一與第二導音通道。音效芯片用以接收指示信號,其中指示信號用以表示手持裝置的握持或置放方式。音效芯片根據(jù)指示信號控制多個揚聲器的其中兩個輸出第一與一第二聲道的聲音,以使第一與第二聲道的聲音往相反的方向輸出。多個揚聲器包括第一與第二揚聲器,第一與第二揚聲器設置于手持裝置的不同側,且第一與第二揚聲器設置于手持裝置的同一側的不同邊。第一入音孔對應設置于第一揚聲器。第一音孔開關根據(jù)手持裝置的握持或置放方式關閉第一入音孔或于手持裝置的第一揚聲器的原出音孔。第一導音通道聯(lián)通第一入音孔與第一出音孔。第二入音孔對應設置于第一揚聲器。第二音孔開關根據(jù)手持裝置的握持或置放方式關閉第二入音孔或于手持裝置的第二揚聲器的原出音孔。第二導音通道聯(lián)通第二入音孔與第二出音孔。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多聲道裝置。此多聲道裝置用于手持裝置中,用以讓手持裝置于不同的握持或置放方式下,依然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此多聲道裝置包括音效芯片、第一與第二揚聲器、第一與第二入音孔、第一與第二音孔開關、第一與第二出音孔以及第一與第二導音通道。第一與第二揚聲器設置于手持裝置的不同側,以對角線方式設置于手持裝置,并分別用以輸出一第一與一第二聲道的聲音。第一入音孔對應設置于第一揚聲 器。第一音孔開關根據(jù)指示信號關閉第一入音孔或于手持裝置的第一揚聲器的原出音孔,其中指示信號用以表示手持裝置的握持或置放方式。第一導音通道聯(lián)通第一入音孔與第一出音孔。第二入音孔對應設置于第二揚聲器。第二音孔開關根據(jù)該指示信號關閉第二入音孔或于手持裝置的第二揚聲器的原出音孔。第二導音通道聯(lián)通第二入音孔與第二出音孔。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用于手持裝置的導音裝置與多聲道裝置。導音裝置可以供手持裝置水平置放于其中,并且讓手持裝置依然可以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另夕卜,多聲道裝置可以設置于手持裝置中,此多聲道裝置可以讓手持裝置于不同的握持或置放方式下,仍然可以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
圖IA 圖IC分別是手持裝置對應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的示意圖。
圖2A 圖2C是手持裝置的雙聲道揚聲器對應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的立體音播放的狀況的示意圖。圖3A與圖3B是手持裝置水平地置放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導音裝置的示意圖。圖4A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導音裝置的立體圖。圖4B與圖4C分別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導音裝置的子部件的剖面圖。圖5A 圖5C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多聲道裝置應用于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的手持裝置的示意圖。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多聲道裝置的方塊圖。圖7A 圖7C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多聲道裝置應用于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的手持裝置的示意圖。圖8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多聲道裝置的方塊圖。圖9A 圖9C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多聲道裝置應用于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的手持裝置的示意圖。圖10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多聲道裝置的方塊圖。圖IlA 圖IlC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多聲道裝置應用于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的手持裝置的示意圖。圖12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多聲道裝置的方塊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5、7、9、110 :手持裝置11 :顯示屏幕12 :外殼13 :功能鍵21 :左聲道揚聲器22 :右聲道揚聲器3 :導音裝置31 :左聲道入音孔32 :左聲道導音通道33 :左聲道出音孔34 :右聲道入音孔35 :右聲道導首通道36 :右聲道出音孔37 :置放槽AA’ 剖面線3a、3b:子部件38a、38b :右聲道導音子通道38a 38d:隔音部39A、39C:聯(lián)通孔39a、39b :聯(lián)通處51 53、71、72、91、92、111、112 :揚聲器
6、8、100、120 :多聲道裝置61、81、101、121 :聲音輸出設定器62、82、102、122 :音效芯片73、93、94、113、114 :導音通道73a、93a、94a、113a、114a :入音孔73b,93b,94bU13bU14b :出音孔83、103、104、123、124 :音孔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
為使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fā)明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fā)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所附圖式僅是用來說明本發(fā)明,而非對本發(fā)明的權利范圍作任何的限制。〔導音裝置的實施例〕請參照圖3A與圖3B,圖3A與圖3B是手持裝置水平地置放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導音裝置的示意圖。圖3A與圖3B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導音裝置3,其中此導音裝置3用以供手持裝置I水平置放,且同時能夠讓水平置放的手持裝置I仍然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導音裝置3的內側右邊具有對應于手持裝置I的左聲道揚聲器21的左聲道入音孔31、左聲道導音通道32與左聲道出音孔33,而導音裝置3的內側左邊則具有對應于手持裝置I的右聲道揚聲器22的右聲道入音孔34、左聲道導音通道35與右聲道出音孔36。當手持裝置I如同圖3A的水平置放方式時,手持裝置I的左聲道揚聲器21與右聲道揚聲器22會將左聲道與右聲道的聲音都會往右輸出。然而,因為左聲道入音孔31會將左聲道的聲音導入左聲道導音通道32,并且通過左聲道出音孔33將左聲道的聲音往左輸出,因此,透過導音裝置3,圖3A水平置放的手持裝置I仍然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當手持裝置I如同圖3B的水平置放方式時,手持裝置I的左聲道揚聲器21與右聲道揚聲器22會將左聲道與右聲道的聲音都會往左輸出。然而,因為右聲道入音孔34會將右聲道的聲音導入右聲道導音通道35,并且通過右聲道出音孔36將右聲道的聲音往右輸出,因此,透過導音裝置3,圖3B水平置放的手持裝置I仍然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若手持裝置I的水平置放方式僅有如圖3A或圖3B所示的手持裝置I的水平置放方式的其中一種,則導音裝置3可以僅具有左聲道入音孔31、左聲道導音通道32與左聲道出音孔33,或僅具有右聲道入音孔34、左聲道導音通道35與右聲道出音孔36。請接著參照圖4A 圖4C,圖4A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導音裝置的立體圖,而圖4B與4C分別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導音裝置的子部件的剖面圖。圖4B與圖4C分別是沿著剖面線AA’往兩個不同方向觀測的剖面圖,其中圖4B是沿著剖面AA’剖面后往內側方向觀察的剖面圖,而圖4C是沿著剖面AA’剖面后往外側方向觀察的剖面圖。于圖4A中,導音裝置3會有一個置放槽37,且置放槽37用以讓手持裝置I水平置放于其中。當手持裝置I水平置放于置放槽37時,透過導音裝置3將左聲道或右聲道的聲音往左或往右導出左聲道出音孔33或右聲道出音孔36,手持裝置I仍然可以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
于制造導音裝置3時,可以先制造成出一個長方體部件,其中此長方體部件的材質具有良好的聲音反射效率。接著,在于長方體部件挖洞,以形成置放槽37。接著,沿著剖面線AA’對長方體部件進行切割,以形成兩個子部件。然后,對兩個子部件挖洞,以形成圖4B與圖4C所示的子部件3a與3b。接著,將兩個子部件3a與3b于剖面線AA’處貼合或黏合,將可形成導音裝置3,其中剖面線AA’并非水平對稱于導音裝置3。于圖4B中,透過挖洞的方式,右聲道入音孔31與左聲道入音孔34會分別形成于子部件3a的內側的左邊與右邊(置放槽37的左側與右側),而右聲道出音孔33與左聲道出音孔35會分別形成于子部件3a的外側的右邊與左邊。左聲道入音孔34透過左聲道導音通道35聯(lián)通左聲道出音孔36。右聲道導音通道32則分成三個右聲道導音子通道32a 32c,其中右聲道導音子通道32a與32b形成于子部件3a,且右聲道導音子通道32c則形成于圖4C的子部件3b。左聲道導音通道35與右聲道導音子通道32a、32b之間有隔音部38a與38b,以隔離左聲道導音通道35與右聲道導音子通道32a、32b。于圖4C中,透過挖洞的方式,右聲道導音子通道32c會形成于子部件3b之中,且 右聲道導音子通道32c有兩個聯(lián)通孔39A與39C。聯(lián)通孔39A與39B的周圍則有隔音部38c與38d,以隔離左聲道導音通道35與右聲道導音子通道32c。聯(lián)通孔39A對應于右聲道導音子通道32a與右聲道導音子通道32c的聯(lián)通處39a(繪于圖4B),而聯(lián)通孔39B對應于右聲道導音子通道32b與右聲道導音子通道32c的聯(lián)通處39b (繪于圖4B)。透過將聯(lián)通孔39A與39B分別連接至聯(lián)通處39a與39b,右聲道導音子通道32a 32c將彼此聯(lián)通,而形成右聲道導音通道32。如此,右聲道入音孔31將可透過右聲道導音通道32聯(lián)通右聲道出首孔33。另外,要說明的是,圖4A 圖4C的實施例僅是實現(xiàn)圖3A與圖3B所示的導音裝置3的一種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此?!捕嗦暤姥b置的實施例〕請參照圖5A 圖5C,圖5A 圖5C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多聲道裝置應用于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的手持裝置的示意圖。多聲道裝置可以使手持裝置5于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下,仍然可以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手持裝置5的多聲道裝置具有三個揚聲器51 53,其中揚聲器51與52設置于手持裝置5的一側,且揚聲器53設置于手持裝置5的另一側。揚聲器51與52所設置的一側對應于揚聲器53所設置的一側,且揚聲器52與53實質上是于手持裝置5中以對角線的方式設置。于圖5A中,手持裝置5是被垂直握持或置放。此時,揚聲器51會將左聲道的聲音往左輸出,揚聲器52會將右聲道的聲音往右輸出,而揚聲器53則輸出重低音的聲音或不輸出任何聲音。另外,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亦可以讓揚聲器53會將左聲道的聲音往左輸出,52會將右聲道的聲音往右輸出,而揚聲器51則輸出重低音的聲音或不輸出任何聲音。于圖5B中,手持裝置5是被水平握持或置放。此時,揚聲器53會將左聲道的聲音往左輸出,揚聲器51會將右聲道的聲音往右輸出,而揚聲器52則輸出重低音的聲音或不輸出任何聲音。另外,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亦可以讓揚聲器53會將左聲道的聲音往左輸出,揚聲器52會將右聲道的聲音往右輸出,而揚聲器51則輸出重低音的聲音或不輸出任何聲
曰
于圖5C中,手持裝置5是被水平握持或置放,但與圖5B所示的手持裝置5的握持或置放方式剛好左右顛倒。此時,揚聲器51會將左聲道的聲音往左輸出,揚聲器53會將右聲道的聲音往右輸出,而揚聲器52則輸出重低音的聲音或不輸出任何聲音。另外,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亦可以讓揚聲器52會將左聲道的聲音往左輸出,53會將右聲道的聲音往右輸出,而揚聲器51則輸出重低音的聲音或不輸出任何聲音。另外,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亦可以將揚聲器51移除。此時,于圖5A與5B中,揚聲器53會將左聲道往左輸出,而揚聲器52會將左聲道的聲音往左輸出。于圖5C中,揚聲器53會將右聲道往右輸出,而揚聲器52會將右聲道的聲音往右輸出。請接著參照圖6,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多聲道裝置的方塊圖。多聲道裝置6是應用于手持裝置5中,且可以讓手持裝置5于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下,仍然可以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多聲道裝置6包括聲音輸出設定器61、音效芯片62與揚聲器51 53。聲音輸出設定器61用以偵測手持裝置5目前的握持或置放方式,并據(jù)此產(chǎn)生指示信號給音效芯片62,聲音輸出設定器例如為方向傳感器。音效芯片62根據(jù)指示信號得知手 持裝置5目前的握持或置放方式,并根據(jù)指示信號選擇控制揚聲器51 53的其中兩個來輸出左聲道與右聲道的聲音,甚至選擇控制揚聲器51 53的其中之一來輸出重低音的聲
曰 舉例來說,若手持裝置5的握持或置放方式如同圖5B所示,則音效芯片62會接收到聲音輸出設定器61傳送的指示信號,并得知手持裝置5的握持或置放方式如同圖5B所示。接著,音效芯片62會依據(jù)指示信號控制揚聲器53與52分別輸出左聲道與右聲道的聲音,并控制揚聲器51輸出重低音的聲音?!捕嗦暤姥b置的另一實施例〕請參照圖7A 圖7C,圖7A 圖7C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多聲道裝置應用于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的手持裝置的示意圖。多聲道裝置可以使手持裝置7于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下,仍然可以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手持裝置7的多聲道裝置具有兩個揚聲器71、72、導音通道73、入音孔73a、出音孔73b與音孔開關(音孔開關未繪示于圖7A 圖7C中)。揚聲器71設置于手持裝置7的一偵牝且揚聲器72設置于手持裝置7的另一側。揚聲器71所設置的一側對應于揚聲器72所設置的一側,且揚聲器71與72實質上是于手持裝置7中以對角線的方式設置。于圖7A中,手持裝置7是被垂直握持或置放。此時,手持裝置7的揚聲器71會將右聲道的聲音直接往右輸出。音孔開關會擋住揚聲器72原來的出音孔,并由此將揚聲器72輸出的左聲道的聲音引導至入音孔73a。如此,左聲道的聲音會透過導音通道73與出音孔73b而往左輸出。于圖7B中,手持裝置7是被水平握持或置放。此時,揚聲器71會將左聲道的聲音直接往左輸出。另外,音孔開關會擋住入音孔73a,故揚聲器72會將右聲道的聲音透過其原來的出音孔直接往右輸出。于圖7C中,手持裝置7是被水平握持或置放,但與圖7B所示的手持裝置7的握持或置放方式剛好左右顛倒。此時,揚聲器71會將右聲道的聲音直接往右輸出。另外,音孔開關會擋住入音孔73a,故揚聲器72會將左聲道的聲音透過其原來的出音孔直接往左輸出。另外,音孔開關可以是重力式開關,直接依據(jù)重力來決定檔住入音孔73a或揚聲器72原來的出音孔。音孔開關亦可以是壓電兀件開關或電磁性開關,聲音輸出設定器會偵測手持裝置7的握持或置放方式,并據(jù)此控制音孔開關。請接著參照圖8,圖8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多聲道裝置的方塊圖。多聲道裝置8是應用于手持裝置7中,且可以讓手持裝置7于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下,仍然可以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多聲道裝置8包括聲音輸出設定器81、音效芯片82、揚聲器71、72、音孔開關83與導音通道73。聲音輸出設定器81用以偵測手持裝置5目前的握持或置放方式,并據(jù)此產(chǎn)生指示信號給音效芯片62。此指示信號亦有可能被傳送至音孔開關83。指示信號用以表是手持裝置I目前的握持或置放方式,音效芯片82可根據(jù)指示信號選擇控制揚聲器71與72來輸出左聲道與右聲道的聲音。音孔開關83依據(jù)手持裝置7目前的握持或置放方式?jīng)Q定要讓揚聲器72輸出的聲音直接輸出(亦即透過揚聲器72原來的出音孔輸出),或者決定要讓揚聲器72輸出的聲音經(jīng)過導音通道73后再輸出(亦即由導音通道73對應的出音孔輸出)。音孔開關83若是重力式開關,則可以不需要接收指示信號,便能夠自行地操作。音孔開關83若是壓電元件開關或電磁開關,則音孔開關83須接收指示信號,并依據(jù)指示信號而操作。請參照圖7A與圖8,若手持裝置7是被垂直握持或置放,則音效開關82會控制揚聲器71與72分別輸出右聲道與左聲道的聲音。同時,音孔開關83會擋住揚聲器72原來的出音孔。如此,揚聲器72輸出的左聲道的聲音會被入音孔73a引導至導音通道73,并通過出音孔73b而往左輸出。請參照圖7B、圖7C與圖8,若手持裝置7是被水平握持或置放,則音孔開關83會擋住入音孔73a。另外,根據(jù)不同手持裝置7的水平握持或置放方式,音效開關82會決定讓揚聲器71與72分別輸出左聲道與右聲道的聲音,或是讓揚聲器71與72分別輸出右聲道
與左聲道的聲音。〔多聲道裝置的另一實施例〕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在圖7A 圖7C與圖8的實施例中,僅有設置對應于揚聲器72的導音通道73、音孔開關83、入音孔73a與出音孔73b,但本本發(fā)明卻不限定于此。舉例來說,更可以增設對應于揚聲器71的導音通道、音孔開關、入音孔與出音孔于多聲道裝置8中。 請參照圖9A 圖9C,圖9A 圖9C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多聲道裝置應用于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的手持裝置的示意圖。多聲道裝置可以使手持裝置9于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下,仍然可以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手持裝置9的多聲道裝置具有兩個揚聲器91、92、導音通道93、94、入音孔93a、94a、出音孔93b、94b與多個音孔開關(未繪不于圖9A 圖9C中)。揚聲器91設置于手持裝置9的一側,且揚聲器92設置于手持裝置9的另一側。揚聲器91所設置的一側對應于揚聲器92所設置的一側,且揚聲器91與92實質上是于手持裝置9中以對角線的方式設置。于圖9A 圖9C中,揚聲器91皆輸出左聲道的聲音,而揚聲器92皆輸出右聲道的聲音。于此實施例中,音孔開關例如是壓電元件開關或電磁性開關。于圖9A中,手持裝置9是被垂直握持或置放。此時,多個音孔開關的其中一個會擋住入音孔94a,故手持裝置9的揚聲器92會將右聲道的聲音直接往右輸出。多個音孔開關的另一個會擋住揚聲器91原來的出音孔,并由此將揚聲器92輸出的左聲道的聲音引導至入音孔93a。如此,左聲道的聲音會透過導音通道93與出音孔93b而往左輸出。于圖9B中,手持裝置9是被水平握持或置放。此時,多個音孔開關會分別擋住揚聲器91與92原來的出音孔。如此,左聲道的聲音會透過導音通道93與出音孔93b而往左輸出,而右聲道的聲音會透過導音通道94與出音孔94b而往右輸出。于圖9C中,手持裝置9是被水平握持或置放,但與圖9B所示的手持裝置9的握持或置放方式剛好左右顛倒。此時,多個音孔開關分別擋住入音孔93a與93B。因此,手持裝置9的揚聲器91會將左聲道的聲音直接往左輸出,而手持裝置9的揚聲器92會將右聲道的聲音直接往右輸出。請參照圖10,圖10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多聲道裝置的方塊圖。多聲道裝置100是應用于手持裝置9中,且可以讓手持裝置9于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下,仍然可以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多聲道裝置100包括聲音輸出設定器101、音效芯片102、揚聲器91、92、音·孔開關103、104與導音通道93、94。多聲道裝置100的音效芯片101不需要接收指示信號,且揚聲器91與92會分別固定地輸出左聲道與右聲道的聲音。另外,聲音輸出設定器102的功能則如先前所述,故不再介紹。音孔開關103依據(jù)指不信號決定要讓揚聲器91輸出的左聲道的聲音直接輸出(亦即透過揚聲器91原來的出音孔輸出),或者決定要讓揚聲器91輸出的左聲道的聲音經(jīng)過導音通道93后再輸出(亦即由導音通道93對應的出音孔輸出)。另外,音孔開關104依據(jù)指不信號決定要讓揚聲器92輸出的右聲道的聲音直接輸出(亦即透過揚聲器92原來的出音孔輸出),或者決定要讓揚聲器92輸出的左聲道的聲音經(jīng)過導音通道94后再輸出(亦即由導音通道94對應的出音孔輸出)?!捕嗦暤姥b置的另一實施例〕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在圖7A 圖7C的實施例中,揚聲器71與72實質上是于手持裝置7中以對角線的方式設置,但本發(fā)明卻不限定于此。舉例來說,揚聲器71與72亦可以設置同一側,且可以增設對應于揚聲器71的導音通道、音孔開關、入音孔與出音孔于多聲道裝置8中。請參照圖IlA 圖11C,圖IlA 圖IlC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多聲道裝置應用于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的手持裝置的示意圖。多聲道裝置可以使手持裝置110于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下,仍然可以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手持裝置110的多聲道裝置具有兩個揚聲器111、112、導音通道113、114、入音孔113a、114a、出音孔113b、114b與多個音孔開關(未繪不于圖IlA 圖IlC中)。揚聲器111與112設置于手持裝置9同一側的左邊與右邊。于此實施例中,音孔開關可以是重力式開關,多個音孔開關的其中之一可以直接依據(jù)重力來決定檔住入音孔113a或揚聲器111,多個音孔開關的其中另一個可以直接依據(jù)重力來決定檔住入音孔114a或揚聲器112原來的出音孔。另外,音孔開關亦可以是壓電元件開關或電磁性開關,聲音輸出設定器會偵測手持裝置110的握持或置放方式,并據(jù)此控制音孔開關。于圖IlA中,手持裝置110是被垂直握持或置放。此時,多個音孔開關會分別擋住入音孔113a與114a,故手持裝置110的揚聲器111與112會分別將左聲道與右聲道的聲音
直接往左與往右輸出。于圖IlB中,手持裝置110是被水平握持或置放。此時,多個音孔開關的其中一個會擋住入音孔114a,故揚聲器111會直接將右聲道的聲音往右輸出。另外,多個音孔開關的另一個會擋住揚聲器112原來的出音孔。如此,左聲道的聲音會透過導音通道113與出音孔113b而往左輸出。于圖IlC中,手持裝置110是被水平握持或置放,但與圖IlB所示的手持裝置110的握持或置放方式剛好左右顛倒。此時,多個音孔開關的其中一個會擋住入音孔113a,故揚聲器112會直接將左聲道的聲音往左輸出。另外,多個音孔開關的另一個會擋住揚聲器111原來的出音孔。如此,右聲道的聲音會透過導音通道114與出音孔114b而往右輸出。請參照圖12,圖12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多聲道裝置的方塊圖。多聲道裝置120是應用于手持裝置110中,且可以讓手持裝置110于不同握持或置放方式下,仍然可以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多聲道裝置120包括聲音輸出設定器121、音效芯片122、揚聲器111、112、音孔開關123、124與導音通道113、114。聲音輸出設定器102與音效芯片122的功能則如先前所述,故不再介紹。音孔開關123依據(jù)手持裝置110目前的握持或置放方式?jīng)Q定要讓揚聲器111輸出的聲音直接輸出(亦即透過揚聲器111原來的出音孔輸出),或者決定要讓揚聲器111輸出的聲音經(jīng)過導音通道114后再輸出(亦即由導音通道114對應的出音孔輸出)。音孔開關123若是重力式開關,則可以不需要接收指示信號,便能夠自行地操作。音孔開關123若是壓電元件開關或電磁開關,則音孔開關123須接收指示信號,并依據(jù)指示信號而操作。音孔開關124依據(jù)手持裝置110目前的握持或置放方式?jīng)Q定要讓揚聲器112輸出的聲音直接輸出(亦即透過揚聲器112原來的出音孔輸出),或者決定要讓揚聲器112輸出的聲音經(jīng)過導音通道113后再輸出(亦即由導音通道113對應的出音孔輸出)。音孔開關124若是重力式開關,則可以不需要接收指示信號,便能夠自行地操作。音孔開關124若是壓電元件開關或電磁開關,則音孔開關124須接收指示信號,并依據(jù)指示信號而操作?!矊嵤├目赡芄πА尘C上所述,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用于手持裝置的導音裝置與多聲道裝置。導音裝置可以供手持裝置水平置放于其中,并且讓手持裝置依然可以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另夕卜,多聲道裝置可以設置于手持裝置中,此多聲道裝置可以讓手持裝置于不同的握持或置放方式下,仍然可以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導音裝置,用以使具有第一與第二揚聲器的手持裝置于水平置放的情況下,依然讓該手持裝置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其中于該手持裝置于水平置放的情況下,該第一與第二揚聲器位于該手持裝置的同一側,且分別用以輸出第一與第二聲道的聲音,其特征在于,該導音裝置包括 置放槽,用以供該手持裝置水平置放于其中; 第一入音孔,位于該置放槽的第一側,對應于水平置放的該手持裝置的該第一揚聲器,并用以接收該第一聲道的聲音; 第一導音通道,位于該導音裝置的內部,聯(lián)通該第一入音孔與第一出音孔,用以引導該第一聲道的聲音;以及 該第一出音孔,位于該導音裝置的第一外側,用以輸出該第一聲道的聲音; 其中當該手持裝置水平置放于該置放槽,透過該導音裝置,該第一與第二聲道的聲音是往相反方向輸出。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導音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導音裝置還包括 第二入音孔,位于該置放槽的第二側,對應于水平置放的該手持裝置的該第二揚聲器,并用以接收該第二聲道的聲音; 第二導音通道,位于該導音裝置的內部,聯(lián)通該第二入音孔與第二出音孔,用以引導該第二聲道的聲音;以及 該第二出音孔,位于該導音裝置的第二外側,用以輸出該第二聲道的聲音; 其中該第二側相反于該第一側,且該第二外側相反于該第一外側。
3.—種多聲道裝置,用于手持裝置中,用以讓該手持裝置于不同的握持或置放方式下,依然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其特征在于,該多聲道裝置包括 音效芯片,用以接收指示信號,其中該指示信號用以表示該手持裝置的握持或置放方式; 多個揚聲器,該音效芯片根據(jù)該指示信號控制該多個揚聲器的其中兩個輸出第一與第二聲道的聲音,以使該第一與第二聲道的聲音往相反的方向輸出,其中該多個揚聲器包括第一與第二揚聲器,該第一與第二揚聲器設置于該手持裝置的不同側,且以對角線方式設置于該手持裝置; 第一入音孔,對應設置于該第一揚聲器; 第一音孔開關,根據(jù)該手持裝置的握持或置放方式關閉該第一入音孔或于該手持裝置的該第一揚聲器的原出音孔; 第一出音孔;以及 第一導音通道,聯(lián)通該第一入音孔與該第一出音孔。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聲道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多聲道裝置還包括 聲音設定輸出器,用以偵測該手持裝置的握持或置放方式,以產(chǎn)生該指示信號。
5.一種多聲道裝置,用于手持裝置中,用以讓該手持裝置于不同的握持或置放方式下,依然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其特征在于,該多聲道裝置包括 音效芯片,用以接收指示信號,其中該指示信號用以表示該手持裝置的握持或置放方式; 多個揚聲器,該音效芯片根據(jù)該指示信號控制該多個揚聲器的其中兩個輸出第一與第二聲道的聲音,以使該第一與第二聲道的聲音往相反的方向輸出,其中該多個揚聲器包括第一與第二揚聲器,且該第一與第二揚聲器設置于該手持裝置的同一側的不同邊; 第一入音孔,對應設置于該第一揚聲器; 第一音孔開關,根據(jù)該手持裝置的握持或置放方式關閉該第一入音孔或于該手持裝置的該第一揚聲器的原出音孔; 第一出音孔; 第一導音通道,聯(lián)通該第一入音孔與該第一出音孔; 第二入音孔,對應設置于該第二揚聲器; 第二音孔開關,根據(jù)該手持裝置的握持或置放方式關閉該第二入音孔或于該手持裝置 的該第二揚聲器的原出音孔; 第二出音孔; 第二導音通道,聯(lián)通該第二入音孔與該第二出音孔。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聲道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多聲道裝置還包括 聲音設定輸出器,用以偵測該手持裝置的握持或置放方式,以產(chǎn)生該指示信號。
7.—種多聲道裝置,用于手持裝置中,用以讓該手持裝置于不同的握持或置放方式下,依然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其特征在于,該多聲道裝置包括 第一與第二揚聲器,設置于該手持裝置的不同側,且以對角線方式設置于該手持裝置,分別用以輸出輸出第一與一第二聲道的聲音; 第一入音孔,對應設置于該第一揚聲器; 第一音孔開關,根據(jù)指示信號關閉該第一入音孔或于該手持裝置的該第一揚聲器的原出音孔,其中該指示信號用以表示該手持裝置的握持或置放方式; 第一出音孔; 第一導音通道,聯(lián)通該第一入音孔與該第一出音孔; 第二入音孔,對應設置于該第二揚聲器; 第二音孔開關根據(jù)該指示信號的握持或置放方式關閉該第二入音孔或于該手持裝置的該第二揚聲器的原出音孔; 第二出音孔; 第二導音通道,聯(lián)通該第二入音孔與該第二出音孔。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聲道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多聲道裝置還包括 聲音設定輸出器,用以偵測該手持裝置的握持或置放方式,以產(chǎn)生該指示信號。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用于手持裝置的導音裝置與多聲道裝置,一種導音裝置,其具有置放槽、入音孔、導音通道與出音孔。入音孔位于置放槽的一側,而出音孔位于導音裝置的一外側。導音通道位于導音裝置的內部,并聯(lián)通入音孔與出音孔。當手持裝置于水平置放的情況下,手持裝置的第一與第二揚聲器位于手持裝置的同一側,而無法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然而,若將手持裝置水平置放于導音裝置的置放槽,則第一揚聲器輸出第一聲道的聲音可以通過出音孔輸出,以使第一與第二揚聲器所分別輸出的第一與第二聲道的聲音往相反方向輸出,并使水平置放的手持裝置依然具有正常的立體音播放。
文檔編號H04R5/02GK102957989SQ201110239149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19日
發(fā)明者孫君意 申請人:金寶電子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