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網(wǎng)絡接入負載均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負載均衡方法及負載均衡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隨著各種通信設備在各領域的普遍應用,目前,越來越多的待接入設備(tion)需要快速地連接入網(wǎng),并同時保持高速的上網(wǎng)速度。此時,當多個待接入設備需要接入網(wǎng)絡時,單一的無線接入設備無線接入設備(Access Point無線訪問節(jié)點)的負擔加重,可能導致無線接入設備無法承擔,接入的待接入設備無法獲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現(xiàn)有技術中,尤其是WLAN系統(tǒng)中一般由AC(Access Point Controller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和多臺無線接入設備組成,其中AC負責把來自不同無線接入設備的數(shù)據(jù)進行匯聚并接入網(wǎng),同時完成無線接入設備設備的配置管理、無線用戶的認證、管理及寬帶訪問、安全等控制功能。
在WLAN系統(tǒng)中,待接入設備通常都會連接到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受的信號強度指示)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上,也就是說,當多個設備請求連接的,RSSI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建立起來的無線連接將會比較多,而RSSI相對較弱的無線接入設備建立起來的無線連接會很少,這很大程度上會造成無線接入設備間負載不均衡,不利于WLAN系統(tǒng)內資源的有效利用。
而現(xiàn)有的負載均衡方案需要待接入設備在連接前掃描所有能夠連接的無線接入設備的狀態(tài),獲取無線接入設備的當前接入數(shù)和當前的接入總流量,并從中選當前接入數(shù)較少或是當前接入總流量不大的無線接入設備進行無線連接。但是,此種解決方案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待接入設備接入前需要先掃描能夠接入的所有無線接入設備的狀態(tài),直接導致待接入設備接入時間過長,降低接入速度,導致使用效果不佳;
待接入設備接入前總是需要掃描能夠接入的所有無線接入設備的狀態(tài),容易造成短時間內重復獲取所有無線接入設備的狀態(tài)和負載均衡信息,導致資源浪費,降低使用效率;
待接入設備可以獲取無線接入設備當前的接入數(shù)和當前的接入總流量,即無線接入設備的負載均衡信息需要外協(xié)給待接入設備,為網(wǎng)絡安全埋下隱患。
因此,如何高效并安全地實現(xiàn)WLAN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負載均衡,提高待接入設備連接入網(wǎng)的速度,有效提高WLAN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使用效率,是目前負載均衡方案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負載均衡方案中導致的接入時間過長、網(wǎng)絡資源使用率過低及無線接入設備負載均衡信息外泄危害系統(tǒng)安全等不足,公開了一種負載均衡方法及負載均衡系統(tǒng),即通過設立負載均衡組、建立負載均衡表,減少待接入設備掃面能夠接入的所有無線接入設備狀態(tài)的頻率,能夠提高待接入設備連接入網(wǎng)的速度。同時又能夠避免待接入設備獲取到無線接入設備的負載信息情況,提高WLAN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安全性。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負載均衡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所述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建立負載均衡組,所述負載均衡組至少包括2個無線接入設備,并指定其中一個無線接入設備為主無線接入設備;
步驟2、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向其余無線接入設備發(fā)送查詢負載情況請求,根據(jù)響應生成所述負載均衡組的負載均衡信息表,并向其余無線接入設備廣播;
步驟3、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接收所述負載均衡信息表并存儲;
步驟4、所述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檢測出組內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
步驟5、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通過負載均衡算法決定當前允許接入的所述無線接入設備。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步驟2具體包括:
步驟20:所述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設定主無線接入設備的廣播周期;
步驟21: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按廣播周期定期向其余無線接入設備發(fā)送廣播報文;
步驟22: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在收到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發(fā)出的廣播報文后,將自身的負載情況回復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所述負載情況包括當前接入數(shù)及當前總流量;
步驟23: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接收收到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回復的所述負載情況后,更新自身的負載情況,并生成所述負載均衡組的負載均衡信息表;
步驟24: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將所述負載均衡信息表廣播至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在所述步驟4后還包括:
步驟40:所述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設定所述負載均衡組內任一無線接入設備的負載閾值,所述負載閾值包括接入數(shù)均衡閾值及流量均衡閾值;
步驟41:所述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檢測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是否滿足負載均衡;
包括檢測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的當前接入數(shù)和/或當前流量是否小于負載均衡閾值;
若小于,則允許接入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
否則,轉到步驟5。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步驟5中負載均衡算法為
Q=kr*r+kf*(1-f)+ku*(1-u),其中,Q為服務質量系數(shù),Q值越大,服務質量越高;
kr為接受信號強度的計算系數(shù),kf為總流量計算系數(shù),ku為接入數(shù)計算系數(shù),u為用戶負載因子,f為流量負載因子。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步驟5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50:所述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設定接受信號強度的計算系數(shù)、總流量計算系數(shù)、接入數(shù)計算系數(shù);
步驟51: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查詢保存的所述負載均衡信息表,獲取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接受信號強度,并計算用戶負載因子及流量負載因子;
其中,當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當前接入數(shù)小于接入數(shù)均衡閾值,則所述用戶負載因子為0;否則,所述用戶負載因子為1;
當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當前總流量小于流量均衡閾值,則所述流量負載因子為0;否則,所述流量負載因子為1。
步驟53: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通過負載均衡算法計算得出所有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Q值;
步驟54: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比較得出最大的Q值,并確定對應的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為當前允許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步驟5后還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60: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向待接入設備發(fā)送探測報文,報文中包含所述允許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的信息;
步驟61:所述待接入設備收到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的探測報文后,向所述探測包文中指定的所述允許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發(fā)送關聯(lián)請求。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在步驟1之前還包括:
步驟00:所述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設定最大流量閾值、所述最大接入數(shù)閾值;
步驟01:所有所述無線接入設備實時監(jiān)測自身的當前總流量,若所述當前總流量大于最大流量閾值時,則將對應的所述無線接入設備排除于所述負載均衡組內,不參與負載均衡,且不允許接入新的所述待接入設備;
步驟02:所有所述無線接入設備實時監(jiān)測自身的當前接入數(shù),若所述當前接入數(shù)大于最大接入數(shù)閾值時,則將對應的所述無線接入設備排除于所述負載均衡組內,不參與負載均衡,且不允許接入新的所述待接入設備。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負載均衡系統(tǒng),包括一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和復數(shù)個無線接入設備,其中:
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包括初始化單元、檢測單元;
所述無線接入設備包括廣播單元、生成單元、存儲單元、判定單元;
所述初始化單元,用于建立至少包括2個無線接入設備的負載均衡組,用于指定主無線接入設備,
所述檢測單元,用于檢測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
所述廣播單元,用于廣播查詢負載情況請求并廣播負載均衡信息表;
所述生成單元,根據(jù)響應生成所述負載均衡組的負載均衡信息表;
所述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接收到的所述負載均衡信息表;
所述判定單元,用于通過負載均衡算法決定當前允許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
所述初始化單元,用于設定主無線接入設備的廣播周期;
所述廣播單元,用于按廣播周期定期向其余無線接入設備發(fā)送廣播報文;
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在收到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發(fā)出的廣播報文后,將自身的負載情況回復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所述負載情況包括當前接入數(shù)及當前總流量;
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接收收到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回復的所述負載情況后,更新自身的負載情況;
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的生成單元,生成所述負載均衡組的負載均衡信息表;
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的廣播單元將所述負載均衡信息表廣播至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
所述初始化單元,用于設定所述負載均衡組內任一無線接入設備的負載閾值,所述負載閾值包括接入數(shù)均衡閾值及流量均衡閾值;
所述檢測單元,用于檢測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是否滿足負載均衡;
包括檢測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的當前接入數(shù)和/或當前流量是否小于負載均衡閾值,若小于,則允許接入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否則,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通過負載均衡算法決定當前允許接入的所述無線接入設備。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負載均衡算法為
Q=kr*r+kf*(1-f)+ku*(1-u),其中,Q為服務質量系數(shù),Q值越大,服務質量越高;
kr為接受信號強度的計算系數(shù),kf為總流量計算系數(shù),ku為接入數(shù)計算系數(shù),u為用戶負載因子,f為流量負載因子。
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初始化單元,用于設定接受信號強度的計算系數(shù)、總流量計算系數(shù)、接入數(shù)計算系數(shù);
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查詢保存的所述負載均衡信息表,獲取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接受信號強度;
所述判定單元,用于計算用戶負載因子及流量負載因子;
其中,當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當前接入數(shù)小于接入數(shù)均衡閾值,則所述用戶負載因子為0;否則,所述用戶負載因子為1;
當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當前總流量小于流量均衡閾值,則所述流量負載因子為0;否則,所述流量負載因子為1。
所述判定單元,通過負載均衡算法計算得出所有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Q值,最大Q值對應的無線接入設備為當前允許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向待接入設備發(fā)送探測報文,報文中包含所述允許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的信息;
所述待接入設備收到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的探測報文后,向所述探測包文中指定的所述允許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發(fā)送關聯(lián)請求。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初始化單元,用于設定最大流量閾值、最大接入數(shù)閾值;
所有所述無線接入設備實時監(jiān)測自身的當前總流量,若所述當前總流量大于最大流量閾值時,則將對應的所述無線接入設備排除于所述負載均衡組內,不參與負載均衡,且不允許接入新的所述待接入設備;
所有所述無線接入設備實時監(jiān)測自身的當前接入數(shù),若所述當前接入數(shù)大于最大接入數(shù)閾值時,則將對應的所述無線接入設備排除于所述負載均衡組內,不參與負載均衡,且不允許接入新的所述待接入設備。
通過以上解決方案,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負載均衡組中的主無線接入設備周期性地查詢組內其余無線接入設備的負載均衡狀態(tài),并生成組內所有無線接入設備的負載均衡信息表,無需待接入設備獲取所有無線接入設備的負載信息,減少待接入設備功耗;
第二、待接入設備通過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通過負載均衡算法去獲取服務質量最好的無線接入設備,提高待接入設備獲取信息的速度,從而提高連接入網(wǎng)的速度;
第三、服務質量系數(shù)通過無線接入設備來計算,無線接入設備的負載均衡信息不會外泄給待接入設備,增強了WLAN系統(tǒng)的安全性。
第四、服務質量系數(shù)以接受信號強度最強、接入數(shù)、總流量等為參數(shù),完整包含了影響負載均衡的情況,且計算公式簡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種負載均衡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一種負載均衡方法中步驟2的流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一種負載均衡方法中步驟4的流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一種負載均衡方法中步驟5的流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一種負載均衡方法的較優(yōu)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的一種負載均衡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本發(fā)明相關的部分而非全部結構。
本發(fā)明實施例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待接入設備接入網(wǎng)時間過長、WLAN系統(tǒng)利用率不高、無線接入設備設備信息容易外泄給待接入設備,安全度不高等全缺點,公開了一種負載均衡方法及負載均衡系統(tǒng),可以提高待接入設備鏈接入網(wǎng)的速度,通過計算各無線接入設備的服務質量系數(shù),分配服務質量較高的無線接入設備連接待接入設備,最終達到高效、快速的負載均衡效果。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種負載均衡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所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所述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建立負載均衡組,所述負載均衡組至少包括2個無線接入設備,并指定其中一個無線接入設備為主無線接入設備;
步驟2、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向其余無線接入設備發(fā)送查詢負載情況請求,根據(jù)響應生成所述負載均衡組的負載均衡信息表,并向其余無線接入設備廣播;
步驟3、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接收所述負載均衡信息表并存儲;
步驟4、所述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檢測出組內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
步驟5、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通過負載均衡算法決定當前允許接入的所述無線接入設備。
本發(fā)明中待接入設備無需對每個無線接入設備進行負載狀況查詢,負載均衡組內的所有無線接入設備均存儲有負載均衡信息表,接受信號強度最強(RSSI)最高的無線接入設備可通過查詢自身存儲的負載均衡信息表、通過負載均衡算法計算確定提供接入服務的無線接入設備,并將該無線接入設備的信息傳達至待接入設備,有效提高待接入設備的連接速度并保障WLAN系統(tǒng)的信息安全。
進一步的,圖2是本發(fā)明一種負載均衡方法的步驟2的流程示意圖,具體包括:
步驟20:所述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設定主無線接入設備的廣播周期;
步驟21: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按照所述廣播周期定期向組內所述其余無線接入設備發(fā)送廣播報文(LDB_REQUEST報文),查詢負載均衡組內其他無線接入設備的負載情況;
步驟22: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在收到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發(fā)出的廣播報文LDB_REQUEST后,將自身的負載情況通過UDP單播報文(LDB_RESPONSE報文)回復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所述負載情況包括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當前接入數(shù)ucurr及當前總流量fcurr;
步驟23: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通過LDB_RESPONSE報文收到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回復的所述負載情況后,更新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自身的負載情況,并生成所述負載均衡組的負載均衡信息表;
步驟24: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將所述負載均衡信息表廣播至(L DB_UPDATE報文)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
進一步的,圖3是本發(fā)明一種負載均衡方法的步驟4的流程示意圖,具體包括:
步驟40:所述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設定所述負載均衡組內任一無線接入設備的負載閾值,所述負載閾值包括接入數(shù)均衡閾值及流量均衡閾值;
步驟41:所述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檢測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是否滿足負載均衡;
包括檢測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的當前接入數(shù)和/或當前流量是否小于負載均衡閾值;
若小于,則允許接入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
否則,轉到步驟5。
負載均衡情況一般通過當前的待接入設備接入數(shù)量及當前總流量來衡量,因此,在比較判斷RSSI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是否符合負載均衡條件時,也是通過當前的設備接入數(shù)量及當前總流量來判斷。
如圖3所示,步驟S41中,只有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的當前接入數(shù)ucurr及當前總流量fcurr均小于用戶預先設定的接入數(shù)均衡閾值uldb及流量均衡閾值fldb時,才能判斷為該無線接入設備滿足負載均衡要求,允許待接入設備接入;只要接入數(shù)ucurr及總流量fcurr中有任一不滿足負載均衡閾值,則判定為不符合負載均衡要求,不允許待接入設備接入。
當然,圖3所示的是達到高標準的負載均衡情況下,同時對當前接入數(shù)ucurr及當前總流量fcurr進行閾值限制的方法。當無需達到最高標準的負載均衡,也可只對接入數(shù)ucurr或總流量fcurr中的任一數(shù)值進行閾值判斷。應當理解為是不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仍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進一步的,圖4是本發(fā)明一種負載均衡方法的步驟5的流程示意圖,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50:所述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設定接受信號強度(RSSI)值r的計算系數(shù)kr、總流量計算系數(shù)kf、接入數(shù)計算系數(shù)ku;
步驟51: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查詢保存的所述負載均衡信息表,獲取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接受信號強度r,并計算用戶負載因子u,計算流量負載因子f;
其中,當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接入數(shù)ucurr小于設定的接入數(shù)均衡閾值uldb,則負載因子u為0;若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接入數(shù)ucurr大于等于設定的最大接入數(shù)閾值umax,則負載因子u為1;
當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總流量fcurr小于設定的所述流量均衡閾值fldb,則所述流量負載因子f為0;若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總流量fcurr大于等于設定的所述流量均衡閾值fldb,則所述流量負載因子f為1。
步驟52: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通過負載均衡算法計算得出所有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Q值,Q=kr*r+kf*(1-f)+ku*(1-u);
步驟53: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比較得出最大的Q值,并確定對應的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為當前允許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當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無法滿足負載均衡閾值時,所述無線接入設備查詢自身存儲的負載均衡信息表,通過公式Q=kr*r+kf*(1-f)+ku*(1-u)計算出最高的服務質量系數(shù),并匹配出對應的無線接入設備。該無線接入設備即是允許待接入設備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負載均衡方法中,服務質量系數(shù)的計算以RSSI、無線接入設備的流量負荷、無線接入設備已關聯(lián)的網(wǎng)絡設備個數(shù)等為參數(shù),兼顧了RSSI、總流量、用戶個數(shù),防止網(wǎng)絡設備關聯(lián)到很遠的無線接入設備上,即達到了使網(wǎng)絡設備關聯(lián)就近關聯(lián)到負載較輕的無線接入設備上的目的。
進一步的,確定所述可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60: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向待接入設備發(fā)送探測報文,報文中包含所述允許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的信息;
步驟61:所述待接入設備收到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的探測報文后,向所述探測包文中指定的所述允許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發(fā)送關聯(lián)請求。
本實施例中,所述待接入設備總是通過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獲取到服務質量系數(shù)最優(yōu)的無線接入設備的信息,而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是RSSI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即所述待接入設備總是與RSSI信號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進行通信,提高了信息交換的速度,有利于快速連接入網(wǎng)。
進一步的,在進行步驟1即開啟負載均衡之前,可以進行如下步驟:
步驟00:所述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設定最大流量閾值、所述最大接入數(shù)閾值;
步驟01:所有所述無線接入設備實時監(jiān)測自身的當前總流量,若所述當前總流量大于最大流量閾值時,則將對應的所述無線接入設備排除于所述負載均衡組內,不參與負載均衡,且不允許接入新的所述待接入設備;
步驟02:所有所述無線接入設備實時監(jiān)測自身的當前接入數(shù),若所述當前接入數(shù)大于最大接入數(shù)閾值時,則將對應的所述無線接入設備排除于所述負載均衡組內,不參與負載均衡,且不允許接入新的所述待接入設備。
進一步的,本發(fā)明提供一個負載均衡方法的較優(yōu)實施例。如圖5所示,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開啟負載均衡功能,建立負載均衡組,所述負載均衡組至少包括2個無線接入設備,并指定一主無線接入設備;
設定相關閾值、主無線接入設備的廣播周期,相關閾值為所述負載均衡組內任一無線接入設備的接入數(shù)均衡閾值uldb及流量均衡閾值fldb;
所有所述無線接入設備實時監(jiān)測自身的總流量fcurr,若所述總流量fcurr大于最大流量閾值fmax時,則將對應的所述無線接入設備排除于所述負載均衡組內,不參與負載均衡,且不允許接入新的所述設備;
所有所述無線接入設備實時監(jiān)測自身的接入數(shù)ucurr,若所述接入數(shù)ucurr大于最大接入數(shù)閾值uldb時,則將對應的所述無線接入設備排除于所述負載均衡組內,不參與負載均衡,且不允許接入新的所述設備;
更新負載均衡組及主無線接入設備;
生成所述負載均衡組的負載均衡信息表并存儲至所有無線接入設備;
判斷出RSSI值r最高的無線接入設備,并檢測該無線接入設備是否滿足負載均衡閾值;
若滿足,則所述待接入設備連接至該無線接入設備;
反之,不滿足負載均衡閾值的,則所述RSSI值r最高的無線接入設備通過所述負載均衡信息表測算負載均衡組所有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服務質量系數(shù)Q確定允許設備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其中服務質量系數(shù)Q通過公式Q=kr*r+kf*(1-f)+ku*(1-u)計算;
所述RSSI值r最高的無線接入設備向所述待接入設備發(fā)送探測報文,報文中包含所述服務質量系數(shù)Q最高的無線接入設備的信息;
所述待接入設備收到所述RSSI值r最高的無線接入設備的探測報文后,向所述探測包文中指定的所述服務質量系數(shù)Q最高的無線接入設備發(fā)送關聯(lián)請求。
同時,如圖6所示,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負載均衡系統(tǒng),主要包括一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00和復數(shù)個無線接入設備10;
所述無線接入控制服務器00包括初始化單元01、檢測單元02;
所述無線接入設備10包括廣播單元11、生成單元12、存儲單元13、判定單元14;
所述初始化單元01,用于建立至少包括2個無線接入設備10的負載均衡組,用于指定主無線接入設備100,
所述檢測單元02,用于檢測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101;
所述廣播單元11,用于廣播查詢負載情況請求并廣播負載均衡信息表;
所述生成單元12,根據(jù)響應生成所述負載均衡組的負載均衡信息表;
所述存儲單元13,用于存儲接收到的所述負載均衡信息表;
所述判定單元14,用于通過負載均衡算法決定當前允許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102。
進一步的,所述初始化單元01,用于設定主無線接入設備100的廣播周期;
所述廣播單元11,用于按廣播周期定期向其余無線接入設備10發(fā)送廣播報文;
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10在收到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100發(fā)出的廣播報文后,將自身的負載情況回復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100,所述負載情況包括當前接入數(shù)及當前總流量;
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100接收收到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10回復的所述負載情況后,更新自身的負載情況;
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100的生成單元12,生成所述負載均衡組的負載均衡信息表;
所述主無線接入設備100的廣播單元11將所述負載均衡信息表廣播至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
進一步的,所述初始化單元01,用于設定所述負載均衡組內任一無線接入設備10的負載閾值,所述負載閾值包括接入數(shù)均衡閾值及流量均衡閾值;
所述檢測單元02,用于檢測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101是否滿足負載均衡;
包括檢測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101的當前接入數(shù)和/或當前流量是否小于負載均衡閾值,若小于,則允許接入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101;否則,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101通過負載均衡算法決定當前允許接入的所述無線接入設備102。
所述負載均衡算法為Q=kr*r+kf*(1-f)+ku*(1-u),其中,Q為服務質量系數(shù),Q值越大,服務質量越高;
kr為接受信號強度的計算系數(shù),kf為總流量計算系數(shù),ku為接入數(shù)計算系數(shù),u為用戶負載因子,f為流量負載因子。
進一步的,所述初始化單元01,用于設定接受信號強度的計算系數(shù)、總流量計算系數(shù)、接入數(shù)計算系數(shù);
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101查詢保存的所述負載均衡信息表,獲取其余所述無線接入設備的接受信號強度;
所述判定單元14,用于計算用戶負載因子及流量負載因子;
其中,當所述無線接入設備10的當前接入數(shù)小于接入數(shù)均衡閾值,則所述用戶負載因子為0;否則,所述用戶負載因子為1;
當所述無線接入設備10的當前總流量小于流量均衡閾值,則所述流量負載因子為0;否則,所述流量負載因子為1。
所述判定單元14,通過負載均衡算法計算得出所有所述無線接入設備10的Q值,最大Q值對應的無線接入設備10為當前允許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102。
進一步的,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101向待接入設備發(fā)送探測報文,報文中包含所述允許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102的信息;
所述待接入設備收到所述接受信號強度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101的探測報文后,向所述探測包文中指定的所述允許接入的無線接入設備102發(fā)送關聯(lián)請求。
進一步的,所述初始化單元01,用于設定最大流量閾值、最大接入數(shù)閾值;
所有所述無線接入設備10實時監(jiān)測自身的當前總流量,若所述當前總流量大于最大流量閾值時,則將對應的所述無線接入設備10排除于所述負載均衡組內,不參與負載均衡,且不允許接入新的所述待接入設備;
所有所述無線接入設備10實時監(jiān)測自身的當前接入數(shù),若所述當前接入數(shù)大于最大接入數(shù)閾值時,則將對應的所述無線接入設備10排除于所述負載均衡組內,不參與負載均衡,且不允許接入新的所述待接入設備。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負載均衡方法及負載均衡系統(tǒng),有益效果:
第一、負載均衡組中的主無線接入設備周期性地查詢組內其余無線接入設備的負載均衡狀態(tài),并生成組內所有無線接入設備的負載均衡信息表,無需待接入設備獲取所有無線接入設備的負載信息,減少待接入設備功耗;
第二、待接入設備通過RSSI最強的無線接入設備通過負載均衡算法去獲取服務質量最好的無線接入設備,提高待接入設備獲取信息的速度,從而提高連接入網(wǎng)的速度;
第三、服務質量系數(shù)通過無線接入設備來計算,無線接入設備的負載均衡信息不會外泄給待接入設備,增強了WLAN系統(tǒng)的安全性。
第四、服務質量系數(shù)以RSSI、接入數(shù)、總流量等為參數(shù),完整包含了影響負載均衡的情況,且計算公式簡單。
這里所要注意的是,雖然以上描述了本發(fā)明的示例實施方式,但是這些描述并不應當以限制的含義進行理解。相反,可以進行若干種變化和修改而并不背離如所附權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發(fā)明的范圍。
注意,上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及所運用技術原理。本領域技術人員會理解,本發(fā)明不限于這里上述的特定實施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能夠進行各種明顯的變化、重新調整和替代而不會脫離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雖然通過以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但是本發(fā)明不僅僅限于以上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情況下,還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實施例,而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范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