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數據傳輸方法、電子設備和服務器集群與流程

      文檔序號:12889954閱讀:240來源:國知局
      數據傳輸方法、電子設備和服務器集群與流程

      本公開涉及一種數據傳輸方法、電子設備和服務器集群。



      背景技術:

      在大規(guī)模云計算系統中,基于vxlan技術進行虛擬機網絡組建較為常見,該技術不僅可以大大提升租戶數量,而且在租戶內部可以跨越任意ip網絡,支持虛擬機的任意遷移,組網方式非常靈活。

      但是,在實現本發(fā)明過程中,發(fā)明人發(fā)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由于vxlan技術針對網絡內報文的處理全部局限在一個隊列中,沒有qos的保障機制,一旦網絡發(fā)生擁塞,所有的數據包都將有可能被丟棄,嚴重影響租戶網絡的正常使用。并且,當租戶提出不同網絡服務質量的需求時,現有的vxlan技術無法滿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公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應用于數據交換設備,所述數據交換設備用于第一計算節(jié)點與第二計算節(jié)點之間的數據交換,所述方法包括,從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接收待傳輸數據,所述待傳輸數據包括至少一個頭文件,從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中獲取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的地址,生成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與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之間的數據傳輸隧道,從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中獲取所述隧道的帶寬預留值,并基于所述帶寬預留值,設置所述隧道的預留帶寬,以及通過所述隧道,將所述待傳輸數據發(fā)送至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所述隧道中不存在數據傳輸的情況下,刪除所述隧道的預留帶寬設置。

      可選地,所述基于所述帶寬預留值,設置所述隧道的預留帶寬包括,獲取所述數據交換設備的可用帶寬,判斷所述可用帶寬是否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以及若所述可用帶寬不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將所述隧道的帶寬預留值作為所述預留帶寬。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若所述可用帶寬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將所述可用帶寬作為所述預留帶寬,以及在檢測到可用帶寬增加時,擴展所述預留帶寬。

      可選地,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包括至少一個物理設備,所述至少一個物理設備上運行有虛擬設備,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所述可用帶寬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的情況下,發(fā)送所述隧道的預留帶寬至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使所述虛擬設備將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的預留帶寬設置為與隧道的預留帶寬相同。

      可選地,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還包括帶寬設置類型字段,用于標識帶寬設置類型,所述方法還包括若所述可用帶寬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則在所述帶寬設置類型字段標識帶寬設置類型是第一帶寬設置類型時,遷移所述第一虛擬設備,以使遷移后的可用帶寬不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

      本公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應用于第二計算節(jié)點,所述方法包括,通過數據交換設備接收來自第一計算節(jié)點的經過至少一個頭文件封裝的待傳輸數據,從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中獲取所述帶寬預留值,以及基于所述帶寬預留值,設置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的預留帶寬。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接收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與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之間的數據傳輸隧道的預留帶寬,以及基于所述預留帶寬,設置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的預留帶寬。

      本公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應用于第二計算節(jié)點,所述方法包括,通過數據交換設備接收來自第一計算節(jié)點的經過至少一個頭文件封裝的待傳輸數據,從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中獲取所述帶寬預留值,以及基于所述帶寬預留值,設置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的預留帶寬。

      本公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處理器以及存儲器。存儲器上存儲有計算機可讀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處理器執(zhí)行時,使所述處理器執(zhí)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服務器集群,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及至少一個存儲器。所述至少一個存儲器上存儲有計算機可讀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執(zhí)行時,使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通過至少一個頭文件對數據進行封裝,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至少包括第二計算節(jié)點地址字段和帶寬預留值字段,以及通過交換設備將封裝后的數據發(fā)送至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

      本公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系統,用于第一計算節(jié)點與第二計算節(jié)點之間的數據交換,所述系統包括第一接收模塊、第一解封模塊、第一設置模塊以及第一發(fā)送模塊。第一接收模塊,用于從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接收待傳輸數據,所述待傳輸數據包括至少一個頭文件。第一解封模塊,用于從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中獲取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的地址,生成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與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之間的數據傳輸隧道。第一設置模塊,用于從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中獲取所述隧道的帶寬預留值,并基于所述帶寬預留值,設置所述隧道的預留帶寬。第一發(fā)送模塊,用于通過所述隧道,將所述待傳輸數據發(fā)送至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

      可選地,所述系統還包括刪除模塊,用于在所述隧道中不存在數據傳輸的情況下,刪除所述隧道的預留帶寬設置。

      可選地,所述第一設置模塊包括獲取子模塊、判斷子模塊以及第一設置子模塊。獲取子模塊,用于獲取所述數據交換設備的可用帶寬。判斷子模塊,用于判斷所述可用帶寬是否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第一設置子模塊,用于在所述可用帶寬不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的情況下,將所述隧道的帶寬預留值作為所述預留帶寬。

      可選地,所述第一設置模塊還包括第二設置子模塊和擴展子模塊。第二設置子模塊,用于在所述可用帶寬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的情況下,將所述可用帶寬作為所述預留帶寬。擴展子模塊,用于在檢測到可用帶寬增加時,擴展所述預留帶寬。

      可選地,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包括至少一個物理設備,所述至少一個物理設備上運行有虛擬設備,所述系統還包括第二發(fā)送模塊,用于在所述可用帶寬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的情況下,發(fā)送所述隧道的預留帶寬至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使所述虛擬設備將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的預留帶寬設置為與隧道的預留帶寬相同。

      可選地,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還包括帶寬設置類型字段,用于標識帶寬設置類型,所述第一設置模塊還包括遷移子模塊,用于在所述可用帶寬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的情況下,在所述帶寬設置類型字段標識帶寬設置類型是第一帶寬設置類型時,遷移所述第一虛擬設備,以使遷移后的可用帶寬不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

      本公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系統,包括封裝模塊以及第三發(fā)送模塊。封裝模塊,用于通過至少一個頭文件對待傳輸數據進行封裝,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至少包括第二計算節(jié)點的地址字段和帶寬預留值字段。第三發(fā)送模塊,用于通過數據交換設備將封裝后的數據發(fā)送至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

      可選地,所述系統還包括第二接收模塊以及第二設置模塊。第二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與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之間的數據傳輸隧道的預留帶寬。第二設置模塊,用于基于所述預留帶寬,設置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的預留帶寬。

      本公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系統,包括第三接收模塊、第二解封模塊以及第三設置模塊。第三接收模塊,用于通過數據交換設備接收來自第一計算節(jié)點的經過至少一個頭文件封裝的待傳輸數據。第二解封模塊,用于從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中獲取所述帶寬預留值。第三設置模塊,用于基于所述帶寬預留值,設置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的預留帶寬。

      本公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非易失性存儲介質,存儲有計算機可執(zhí)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執(zhí)行時用于實現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包括計算機可執(zhí)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執(zhí)行時用于實現如上所述的方法。

      附圖說明

      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開及其優(yōu)勢,現在將參考結合附圖的以下描述,其中:

      圖1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可以應用數據傳輸方法的示例性系統架構;

      圖2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數據傳輸方法的流程圖;

      圖3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設置隧道預留帶寬的流程圖;

      圖4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的設置隧道預留帶寬的流程圖;

      圖5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的設置隧道預留帶寬的流程圖;

      圖6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數據傳輸方法的時序圖;

      圖7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系統的框圖;

      圖8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設置模塊的框圖;

      圖9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的第一設置模塊的框圖;

      圖10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系統的框圖;

      圖11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系統的框圖;

      圖12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系統的框圖;以及

      圖13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適于實現數據傳輸方法和系統的計算機系統的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附圖來描述本公開的實施例。但是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開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開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術語僅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開。這里使用的詞語“一”、“一個(種)”和“該”等也應包括“多個”、“多種”的意思,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此外,在此使用的術語“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驟、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個或多個其他特征、步驟、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本領域技術人員通常所理解的含義,除非另外定義。應注意,這里使用的術語應解釋為具有與本說明書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義,而不應以理想化或過于刻板的方式來解釋。

      附圖中示出了一些方框圖和/或流程圖。應理解,方框圖和/或流程圖中的一些方框或其組合可以由計算機程序指令來實現。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給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裝置的處理器,從而這些指令在由該處理器執(zhí)行時可以創(chuàng)建用于實現這些方框圖和/或流程圖中所說明的功能/操作的裝置。

      因此,本公開的技術可以硬件和/或軟件(包括固件、微代碼等)的形式來實現。另外,本公開的技術可以采取存儲有指令的計算機可讀介質上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的形式,該計算機程序產品可供指令執(zhí)行系統使用或者結合指令執(zhí)行系統使用。在本公開的上下文中,計算機可讀介質可以是能夠包含、存儲、傳送、傳播或傳輸指令的任意介質。例如,計算機可讀介質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電、磁、光、電磁、紅外或半導體系統、裝置、器件或傳播介質。計算機可讀介質的具體示例包括:磁存儲裝置,如磁帶或硬盤(hdd);光存儲裝置,如光盤(cd-rom);存儲器,如隨機存取存儲器(ram)或閃存;和/或有線/無線通信鏈路。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和系統,可以為不同的傳輸任務的通道設置預留帶寬,以保證重要任務可以享有必要的資源。本公開實施例的數據處理方法在數據封裝時,加入帶寬預留值字段,使得在經過的各個節(jié)點可以根據該帶寬預留值字段,為該任務預留帶寬。

      圖1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可以應用數據傳輸方法的示例性系統架構。

      如圖1所示,根據該實施例的系統架構可以包括數據交換設備100、計算節(jié)點201~206以及將其相連的網絡。網絡用以在計算節(jié)點201~206和數據交換設備100之間提供通信鏈路的介質。網絡可以包括各種連接類型,例如有線、無線通信鏈路或者光纖電纜等等。

      當一個計算節(jié)點(例如計算節(jié)點201,但不限于此)需要發(fā)送一批數據至另外一個計算節(jié)點(例如計算節(jié)點202,但不限于此)時,首先將數據發(fā)送至數據交換設備100,數據交換設備根據數據頭文件中的目標計算節(jié)點(計算節(jié)點202)的地址信息,將數據轉發(fā)至目標計算節(jié)點,生成第一計算節(jié)點201至第二計算節(jié)點202之間的數據傳輸隧道。

      在同一時刻,該系統架構中可能存在多個數據傳輸隧道,共享該系統的計算資源和網絡資源。如果多個數據傳輸隧道所需要的資源不能被滿足,那么部分數據可能會丟失。由于丟失的數據也是不確定的,所以,所有的數據都將面臨丟失的風險。尤其是不同的數據傳輸任務的重要性不同時,應當首先保證重要的任務能夠正確地完成。

      應該理解,圖1中的終端設備、網絡和服務器的數目僅僅是示意性的。根據實現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數目的終端設備、網絡和服務器。

      圖2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數據傳輸方法的流程圖。

      如圖2所示,該方法包括操作s210~s240。

      在操作s210,從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接收待傳輸數據,所述待傳輸數據包括至少一個頭文件。

      在操作s220,從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中獲取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的地址,生成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與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之間的數據傳輸隧道。

      在操作s230,從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中獲取所述隧道的帶寬預留值,并基于所述帶寬預留值,設置所述隧道的預留帶寬。

      在操作s240,通過所述隧道,將所述待傳輸數據發(fā)送至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

      該方法通過在數據封裝時,加入帶寬預留值字段,使得在經過的各個節(jié)點可以根據該帶寬預留值字段,為該任務預留帶寬,以保證重要任務的資源需求得到滿足。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數據傳輸可以通過各種協議完成,例如vxlan協議,其標準的頭文件長度為64位,并且其中定義了24位vni值以及1位flag,剩余39位為功能可擴展的預留位。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可以定義其中一部分為帶寬預留值,例如定義其中16位作為帶寬預留值,該字段表示需要設置的帶寬值。

      在數據傳輸過程中,還需要不同層級的其他協議配合傳輸,在其他協議的頭文件中,記載了目標計算節(jié)點的地址信息。因此,在操作s220,在接收待傳輸的數據后,可以獲取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的地址,生成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與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之間的數據傳輸隧道。并在操作s230,從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中獲取所述隧道的帶寬預留值。獲得帶寬預留值之后,基于所述帶寬預留值,設置所述隧道的預留帶寬。在操作s240,通過所述隧道,將所述待傳輸數據發(fā)送至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所述隧道中不存在數據傳輸的情況下,刪除所述隧道的預留帶寬設置。在同一時刻,系統中可能存在多條隧道,該方法通過監(jiān)視各個設置了預留帶寬的隧道,如果某一個預留帶寬的隧道中沒有數據在傳輸,則刪除該隧道的預留帶寬設置,解放占用的資源。

      圖3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設置隧道預留帶寬的流程圖。

      如圖3所示,該方法包括操作s231~s233。

      在操作s231,獲取所述數據交換設備的可用帶寬。

      在操作s232,判斷所述可用帶寬是否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

      在操作s233,若所述可用帶寬不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將所述隧道的帶寬預留值作為所述預留帶寬。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如圖3所示,該方法還可以包括操作s234和s235。

      在操作s234,若所述可用帶寬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將所述可用帶寬作為所述預留帶寬。

      在操作s235,在檢測到可用帶寬增加時,擴展所述預留帶寬。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在可用帶寬小于帶寬預設值時,將剩余的所有可用帶寬作為預留帶寬,最大限度地為該任務提供網絡資源。同時,如果監(jiān)測到可用帶寬增加,例如其他設置了預留帶寬的隧道中因無數據傳輸而被解除占用,則擴展本隧道的預留帶寬,直至達到帶寬預設值。

      圖4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的設置隧道預留帶寬的流程圖。

      如圖4所示,該方法包括操作s231、s232以及s236,其中s231和s232參考圖3所描述的操作,此處不再贅述。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第一計算節(jié)點201包括至少一個物理設備,所述至少一個物理設備上運行有虛擬設備。

      在操作s236,在所述可用帶寬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的情況下,發(fā)送所述隧道的預留帶寬至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使所述虛擬設備將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的預留帶寬設置為與隧道的預留帶寬相同。根據本公開實施例,在執(zhí)行操作s232之后,若所述可用帶寬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則可以在執(zhí)行參考圖3所描述的操作s234之外,獨立地執(zhí)行s236。

      圖5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的設置隧道預留帶寬的流程圖。

      如圖5所示,該方法包括操作s231、s232以及s237,其中s231和s232參考圖3所描述的操作,此處不再贅述。

      在操作s237,在所述帶寬設置類型字段標識帶寬設置類型是第一帶寬設置類型時,遷移所述第一虛擬設備,以使遷移后的可用帶寬不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根據本公開實施例,在執(zhí)行操作s232之后,首先判斷是否滿足執(zhí)行操作s237的條件,若滿足,則執(zhí)行s237,否則執(zhí)行操作s234,或者執(zhí)行s234和s236。

      在一些特殊任務中,例如集群心跳網絡報文等,當網絡資源不足以滿足這些任務的需求時,將可用帶寬全部預留給該任務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那么,為這類數據設置一個帶寬設置類型字段,當該字段標識為第一帶寬設置類型狀態(tài)時,表示該帶寬預留值為強制的。例如,在頭文件中的一個未定義的位作為表示帶寬設置類型字段的位,“1”為強制預留,“0”為盡可能預留。

      由于現有的資源不能滿足強制的帶寬預留值,根據本公開實施例,將第一計算節(jié)點的虛擬設備遷移到其他物理設備上,使遷移后的可用帶寬不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

      圖6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數據傳輸方法的時序圖。

      如圖6所示,該方法包括s610~s650。

      在操作s610,第一計算節(jié)點201通過至少一個頭文件對待傳輸數據進行封裝,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至少包括第二計算節(jié)點的地址字段和帶寬預留值字段。

      在操作s620,第一計算節(jié)點201將封裝后的數據發(fā)送至數據交換設備100。

      在操作s630,數據交換設備100解封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獲取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的地址以及帶寬預留值。

      在操作s640,生成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與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之間的數據傳輸隧道,并基于所述帶寬預留值,設置所述隧道的預留帶寬。

      在操作s650,通過所述隧道,將所述待傳輸數據發(fā)送至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202。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該方法還包括s660~s690。

      在操作s660,數據交換設備100將設置的預留帶寬發(fā)送至第一計算節(jié)點201。

      在操作s670,第一計算節(jié)點201基于在操作s660接收到的預留帶寬,設置第一計算節(jié)點201的預留帶寬。

      在操作s680,第二計算節(jié)點202在接收到數據后,解封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獲取帶寬預留值。

      在操作s690,第二計算節(jié)點202基于帶寬預留值,設置第二計算節(jié)點202的預留帶寬。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在隧道的預留帶寬小于帶寬預留值時,數據交換設備100還可以將實際預留帶寬發(fā)送給第二計算節(jié)點202,使之設置第二計算節(jié)點202的預留帶寬。在隧道的預留帶寬擴展時,也可以將擴展信息或擴展后的預留帶寬發(fā)送給第二計算節(jié)點202,使之調整第二計算節(jié)點202的預留帶寬。

      圖7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系統700的框圖。

      如圖7所示,數據傳輸系統700包括第一接收模塊710、第一解封模塊720、第一設置模塊730以及第一發(fā)送模塊740。

      第一接收模塊710,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2描述的操作s210,用于從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接收待傳輸數據,所述待傳輸數據包括至少一個頭文件。

      第一解封模塊720,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2描述的操作s220,用于從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中獲取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的地址,生成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與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之間的數據傳輸隧道。

      第一設置模塊730,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2描述的操作s230,用于從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中獲取所述隧道的帶寬預留值,并基于所述帶寬預留值,設置所述隧道的預留帶寬。

      第一發(fā)送模塊740,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2描述的操作s240,用于通過所述隧道,將所述待傳輸數據發(fā)送至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

      該數據傳輸系統700例如可以實現上文參考圖1描述的數據交換設備100。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數據傳輸系統還可以包括刪除模塊,用于在所述隧道中不存在數據傳輸的情況下,刪除所述隧道的預留帶寬設置。

      圖8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設置模塊730的框圖。

      如圖8所示,第一設置模塊730包括獲取子模塊731、判斷子模塊732以及第一設置子模塊733。

      獲取子模塊731,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3描述的操作s231,用于獲取所述數據交換設備的可用帶寬。

      判斷子模塊732,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3描述的操作s232,用于判斷所述可用帶寬是否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

      第一設置子模塊733,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3描述的操作s233,用于在所述可用帶寬不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的情況下,將所述隧道的帶寬預留值作為所述預留帶寬。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第一設置模塊730還可以包括第二設置子模塊734,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3描述的操作s234,用于在所述可用帶寬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的情況下,將所述可用帶寬作為所述預留帶寬。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第一設置模塊730還可以包括擴展子模塊735,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3描述的操作s235,用于在檢測到可用帶寬增加時,擴展所述預留帶寬。

      圖9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的第一設置模塊730的框圖。

      如圖9所示,第一設置模塊730還包括第二發(fā)送模塊736,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4描述的操作s236,用于在所述可用帶寬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的情況下,發(fā)送所述隧道的預留帶寬至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使所述虛擬設備將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的預留帶寬設置為與隧道的預留帶寬相同。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第一設置模塊730還包括遷移子模塊737,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5描述的操作s237,用于在所述可用帶寬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的情況下,在所述帶寬設置類型字段標識帶寬設置類型是第一帶寬設置類型時,遷移所述第一虛擬設備,以使遷移后的可用帶寬不小于所述帶寬預留值。

      圖10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系統1000的框圖。

      如圖10所示,數據傳輸系統1000包括封裝模塊1010以及第三發(fā)送模塊1020。

      封裝模塊1010,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6描述的操作s610,用于通過至少一個頭文件對待傳輸數據進行封裝,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至少包括第二計算節(jié)點的地址字段和帶寬預留值字段。

      第三發(fā)送模塊1020,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6描述的操作s620,用于通過數據交換設備將封裝后的數據發(fā)送至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

      該數據傳輸系統1000例如可以實現上文參考圖1描述的一個計算節(jié)點(例如計算節(jié)點201),用于向另一個計算節(jié)點(例如計算節(jié)點202)傳輸數據。

      圖11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系統1100的框圖。

      如圖11所示,數據傳輸系統1100包括封裝模塊1010、第三發(fā)送模塊1020、第二接收模塊1030以及第二設置模塊1040。

      第二接收模塊1030,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6描述的操作s66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與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之間的數據傳輸隧道的預留帶寬;以及

      第二設置模塊1040,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6描述的操作s670,用于基于所述預留帶寬,設置所述第一計算節(jié)點的預留帶寬。

      該數據傳輸系統1100例如可以實現上文參考圖1描述的一個計算節(jié)點(例如計算節(jié)點201),用于向另一個計算節(jié)點(例如計算節(jié)點202)傳輸數據。

      圖12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的數據傳輸系統1200的框圖。

      如圖12所示,數據傳輸系統1200包括第三接收模塊1210、第二解封模塊1220以及第三設置模塊1230。

      第三接收模塊1210,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6描述的操作s650,用于通過數據交換設備接收來自第一計算節(jié)點的經過至少一個頭文件封裝的待傳輸數據;

      第二解封模塊1220,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6描述的操作s680,用于從所述至少一個頭文件中獲取所述帶寬預留值;以及

      第三設置模塊1230,例如執(zhí)行上文參考圖6描述的操作s690,用于基于所述帶寬預留值,設置所述第二計算節(jié)點的預留帶寬。

      該數據傳輸系統1200例如可以實現上文參考圖1描述的一個計算節(jié)點(例如計算節(jié)點202),用于接收另一個計算節(jié)點(例如計算節(jié)點201)發(fā)出的數據。

      可以理解的是,上文所述各個模塊如第一接收模塊710、第一解封模塊720、第一設置模塊730以及第一發(fā)送模塊740等可以合并在一個模塊中實現,或者其中的任意一個模塊可以被拆分成多個模塊?;蛘?,這些模塊中的一個或多個模塊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與其他模塊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結合,并在一個模塊中實現。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上文所述各個模塊中的至少一個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實現為硬件電路,例如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可編程邏輯陣列(pla)、片上系統、基板上的系統、封裝上的系統、專用集成電路(asic),或可以以對電路進行集成或封裝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來實現,或以軟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種實現方式的適當組合來實現?;蛘撸衔乃龈鱾€模塊中的至少一個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實現為計算機程序模塊,當該程序被計算機運行時,可以執(zhí)行相應模塊的功能。

      圖13示意性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適于實現數據傳輸方法和系統的計算機系統1300的框圖。

      如圖13所示,計算機系統1300包括處理器1310和存儲器1320。該計算機系統1300例如可以實現上文參考圖1描述的計算節(jié)點(例如上文參考圖1描述的計算節(jié)點201、202……)或者數據交換設備(例如上文參考圖1描述的數據交換設備100)。該計算機系統1300可以執(zhí)行上面參考圖2~圖6描述的方法,以實現多個計算節(jié)點之間的數據傳輸。

      具體地,處理器1310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處理器、指令集處理器和/或相關芯片組和/或專用微處理器(例如,專用集成電路(asic)),等等。處理器1310還可以包括用于緩存用途的板載存儲器。處理器1310可以是用于執(zhí)行參考圖2~圖6描述的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動作的單一處理單元或者是多個處理單元。

      存儲器1320,例如可以是能夠包含、存儲、傳送、傳播或傳輸指令的任意可讀存儲介質。例如,可讀存儲介質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電、磁、光、電磁、紅外或半導體系統、裝置、器件或傳播介質??勺x存儲介質的具體示例包括:磁存儲裝置,如磁帶或硬盤(hdd);光存儲裝置,如光盤(cd-rom);半導體存儲器,如隨機存取存儲器(ram)或閃存;和/或有線/無線通信鏈路。

      存儲器1320可以包括計算機程序1321,該計算機程序1321可以包括代碼/計算機可執(zhí)行指令,其在由處理器1310執(zhí)行時使得處理器1310執(zhí)行例如上面結合圖2~圖6所描述的方法流程及其任何變形。

      計算機程序1321可被配置為具有例如包括計算機程序模塊的計算機程序代碼。例如,在示例實施例中,計算機程序1321中的代碼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程序模塊,例如包括1321a、模塊1321b、……。應當注意,模塊的劃分方式和個數并不是固定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使用合適的程序模塊或程序模塊組合,當這些程序模塊組合被處理器1310執(zhí)行時,使得處理器1310可以執(zhí)行例如上面結合圖2~圖6所描述的方法流程及其任何變形。

      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上文所述各個模塊中的至少一個可以實現為參考圖13描述的計算機程序模塊,其在被處理器1310執(zhí)行時,可以實現上面描述的相應操作。

      本公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服務器集群,包括至少一個計算節(jié)點(例如上文參考圖1描述的計算節(jié)點201、202……)和至少一個數據交換設備(例如上文參考圖1描述的數據交換設備100)。根據本公開實施例,計算節(jié)點或數據交換設備可以實現為如上所述的計算機系統1300,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1310,以及至少一個存儲器1320。服務器集群可以執(zhí)行上面參考圖2~圖6描述的方法,以實現多個計算節(jié)點之間的數據傳輸。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本公開的各個實施例和/或權利要求中記載的特征可以進行多種組合或/或結合,即使這樣的組合或結合沒有明確記載于本公開中。特別地,在不脫離本公開精神和教導的情況下,本公開的各個實施例和/或權利要求中記載的特征可以進行多種組合和/或結合。所有這些組合和/或結合均落入本公開的范圍。

      盡管已經參照本公開的特定示例性實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開,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在不背離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對本公開進行形式和細節(jié)上的多種改變。因此,本公開的范圍不應該限于上述實施例,而是應該不僅由所附權利要求來進行確定,還由所附權利要求的等同物來進行限定。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