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智能太陽能燈控制電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效智能太陽能燈控制電路,包括充放電部分、感應部分和控制感應部分。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外部元件少,元件損耗小,充電效率高,實現高效充電;系統(tǒng)元器件少,系統(tǒng)可以直接集成到負載端,減少線纜的損耗,維護成本低;對電池的過充、過放、過流保護,讓電池的壽命達到最佳;實現智能功率調節(jié),當電池容量降低時,系統(tǒng)自動的降低輸出電流,而非傳統(tǒng)的PWM調節(jié),輸出紋波極小,LED燈不頻閃;感應控制使輸出更加合理,當周圍沒有人的時候可以降低輸出電流,有人時可以全功率工作,相同配置下可以使得電池容量做的更小。
【專利說明】一種高效智能太陽能燈控制電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性能的管理裝置,具體是一種高效智能太陽能燈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0002]市面上的太陽能戶外照明,調光單一,以時控調光為主,不能根據周期環(huán)境的亮度、周圍是否有人來實現調光,更加不會根據電池容量而改變功率,對電池容量要求高。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太陽能戶外照明燈內的蓄電池容易出現過充和電流過大的現象,在持續(xù)無陽光的天氣下,太陽能戶外照明燈內的蓄電池又會出現過放的現象,而蓄電池的過充會導致蓄電池的報廢,蓄電池的過放則會導致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急劇降低。因此,對蓄電池的充放電過程進行管理,是延長蓄電池的使用壽命的根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智能太陽能燈控制電路,實現蓄電池的過充、過放、過流保護,同時還實現智能功率調節(jié)。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高效智能太陽能燈控制電路,包括充放電部分、感應部分和控制感應部分,所述充放電部分的電路包括接線板?1、集成電路[3、集成電路[7、穩(wěn)壓二極管、三極管和發(fā)光二極管,所述接線板?1有5個端口,所述接線板?1的2端接地,所述接線板?1的5端通過電阻冊1與集成電路價的4端、集成電路[7的5端連接,所述電阻冊1通過電阻冊0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2端、集成電路的3端、集成電路的6端、集成電路的7端接地,所述集成電路口7的1端、集成電路口7的8端與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連接,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負極接地,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通過穩(wěn)壓二極管09接地,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通過電阻財、電阻冊3與接線板?1的1端連接,所述接線板?1的1端通過穩(wěn)壓二極管201、電阻815接地,所述穩(wěn)壓二極管201、電阻[5并聯,所述接線板?1的1端通過電阻尺12與接線板? 1的3端連接,所述接線板? 1的3端通過電阻[3與三極管02的?端連接,所述接線板?1的3端通過電容04接地,所述三極管02的一 ~端接地,所述三極管02的另一 ^端通過電阻[12與接線板?1的3端連接,所述三極管02的另一 ~端通過電阻四、二極管02與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連接,所述三極管02的另一 ~端通過穩(wěn)壓二極管202、電阻尺14接地,所述穩(wěn)壓二極管202、電阻[4并聯,所述三極管02的另一 ~端與三極管的6端連接,所述三極管的3端接地,所述三極管的0端通過電阻陽、電阻冊、電阻尺7、電阻卩8、發(fā)光二極管03、發(fā)光二極管04、發(fā)光二極管05、發(fā)光二極管06、發(fā)光二極管07、發(fā)光二極管08與二極管02連接,所述電阻陽、電阻冊、電阻87、電阻狀并聯,所述發(fā)光二極管03、發(fā)光二極管04、發(fā)光二極管05、發(fā)光二極管06、發(fā)光二極管07、發(fā)光二極管08并聯;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通過發(fā)光二極管02與接線板?1的4端連接;所述蓄電池的正極與接線板的4端連接,所述蓄電池的正極通過電阻[8與集成電路的5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5端通過電容與集成電路的6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3的6端與蓄電池的負極連接,所述蓄電池的負極與集成電路服的2端、集成電路服的3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1端與集成電路的8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4端與集成電路的1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5端與集成電路的3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5端、集成電路口6的6端均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2端通過電阻819接地,所述感應部分的電路包括800^61:1? 800^61:3和30461:4,所述30(^61:1參考接地,所述30(^61:4通過電容08參考接地,所述30(^44通過電阻陽與三極管的一 ~端連接,所述三極管的一 ~端通過電容⑶參考接地,所述三極管的一 ~端通過電容07參考接地,所述電阻85的另一端通過電阻財參考接地,所述三極管的另一 ~端通過電容02、電容03、電容04、電容⑶參考接地,所述電容02、電容03、電容04、電容⑶并聯,所述三極管的另一 ~端通過電阻83參考接地,所述3046丨3與三極管的另一 ~端連接,訊電源通過電阻[、電阻以與三極管01的?端連接,所述三極管的?端通過電阻以、電容參考接地,所述控制感應部分的電路包括集成電路仍、集成電路、集成電路、集成電路[5、撥碼開關[6、接線板? 1和接線板?2,所述接線板?1的2端、接線板?2的3端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2端接地,所述集成電路仍的1端通過二極管01與電源連接,所述電源通過電容02、電阻尺50參考接地,所述二極管01通過電阻81、電阻…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3端通過電阻尺3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4端通過電阻82、電感11與集成電路的1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VI的5端通過電阻82與集成電路VI的4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VI的5端通過電容接地,所述集成電路VI的5端與接線板的4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1端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似的2端與電源乂⑶連接,所述電源似與三極管03的一 ~端連接,所述三極管03的一 ~端通過電容⑶參考接地,所述三極管03的?端通過電容07、穩(wěn)壓二極管21參考接地,所述電容07、穩(wěn)壓二極管21并聯,所述三極管03的?端通過電阻817與三極管03的另一 ~端連接,所述三極管03的另一 ~端通過電阻816與電源連接,所述集成電路口2的3端與電源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3端與3046丨3連接,所述集成電路口2的3端還通過電容⑶與30(^60連接,所述30(^60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4的1端與—5乂電源連接,所述集成電路[4的1端通過電容⑶接地,所述集成電路[4的2端與接線板?1的3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3端與接線板?1的5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4端與接線板?2的1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4端通過電阻821與+57電源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5端與接線板?1的1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5端還通過電容011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6端與接線板?2的5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7端與接線板?2的4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7端通過電阻820與集成電路的2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口4的8端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1端與電源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1端與集成電路的8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3端通過電阻823與集成電路的4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4端通過電容014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5端通過電容017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6端通過電阻828、電容017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7端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9端與30(^612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9端通過電阻尺30與電源連接,所述電源與集成電路邪的11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9端通過電阻832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5的11端通過電容016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口5的12端通過電阻826、電容015與集成電路邪的13端連接,所述電阻826、電容015并聯,所述集成電路的13端通過電阻824、電容012與集成電路的16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口5的16端通過電阻822、電容(:10與集成電路[5的15端連接,所述電阻822、電容010并聯,所述集成電路邪的15端通過電阻831、電容021、電容020參考接地,所述電容021、電容020并聯,所述集成電路邪的14端通過電阻825、電容013參考接地,所述電阻尺25、電容013并聯,所述集成電路的14端與30(^44連接;所述撥碼開關的1端與接線板?2的1端連接,所述撥碼開關的2端與接線板?2的5端連接,所述撥碼開關的2端通過電阻與+57電源連接,所述撥碼開關的3端、撥碼開關的4端接地;電源通過電解電容接地,所述電源通過電阻827與三極管04的一 ~端連接,所述三極管04的一 ~端通過電阻以9與三極管04的?端連接,所述三極管04的?端通過穩(wěn)壓二極管203接地,所述三極管04的?端通過電容019接地,所述三極管04的另一 ~端與+57電源連接,所述三極管04的另一 ~端通過電容018接地。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外部元件少,元件損耗小,充電效率高,實現高效充電;系統(tǒng)元器件少,系統(tǒng)可以直接集成到負載端,減少線纜的損耗,維護成本低;對電池的過充、過放、過流保護,讓電池的壽命達到最佳;實現智能功率調節(jié),當電池容量降低時,系統(tǒng)自動的降低輸出電流,而非傳統(tǒng)的調節(jié),輸出紋波極小,120燈不頻閃;感應控制使輸出更加合理,當周圍沒有人的時候可以降低輸出電流,有人時可以全功率工作,相同配置下可以使得電池容量做的更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充放電部分的電路圖;
[0008]圖2是感應部分的電路圖;
[0009]圖3是控制感應部分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高效智能太陽能燈控制電路,包括充放電部分、感應部分和控制感應部分。
[0012]請參閱圖1,所述充放電部分的電路包括接線板?1、集成電路口 3、集成電路口 7、穩(wěn)壓二極管、三極管和發(fā)光二極管,所述接線板?1有5個端口,所述接線板?1的2端接地,所述接線板?1的5端通過電阻冊1與集成電路的4端、集成電路的5端連接,所述電阻尺61通過電阻冊0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2端、集成電路的3端、集成電路的6端、集成電路[7的7端接地,所述集成電路[7的1端、集成電路[7的8端與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連接,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負極接地,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通過穩(wěn)壓二極管09接地,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通過電阻財、電阻冊3與接線板?1的1端連接,所述接線板?1的1端通過穩(wěn)壓二極管201、電阻[5接地,所述穩(wěn)壓二極管201、電阻815并聯,所述接線板?1的1端通過電阻[2與接線板?1的3端連接,所述接線板?1的3端通過電阻尺13與三極管02的?端連接,所述接線板?1的3端通過電容04接地,所述三極管02的一 ~端接地,所述三極管02的另一 ~端通過電阻[12與接線板?1的3端連接,所述三極管02的另一~端通過電阻四、二極管02與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連接,所述三極管02的另一~端通過穩(wěn)壓二極管202、電阻814接地,所述穩(wěn)壓二極管202、電阻814并聯,所述三極管02的另一 ~端與三極管的6端連接,所述三極管的3端接地,所述三極管的0端通過電阻尺5、電阻冊、電阻87、電阻狀、發(fā)光二極管03、發(fā)光二極管04、發(fā)光二極管05、發(fā)光二極管06、發(fā)光二極管07、發(fā)光二極管08與二極管02連接,所述電阻陽、電阻冊、電阻87、電阻尺8并聯,所述發(fā)光二極管03、發(fā)光二極管04、發(fā)光二極管05、發(fā)光二極管06、發(fā)光二極管07、發(fā)光二極管08并聯;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通過發(fā)光二極管02與接線板?1的4端連接;所述蓄電池的正極與接線板?1的4端連接,所述蓄電池的正極通過電阻[8與集成電路的5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5端通過電容與集成電路的6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3的6端與蓄電池的負極連接,所述蓄電池的負極與集成電路[6的2端、集成電路口6的3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1端與集成電路的8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4端與集成電路的1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5端與集成電路的3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5端、集成電路的6端均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2端通過電阻819接地。
[0013]請參閱圖2,所述感應部分的電路包括30461:1、30461:3和30461:4,所述30461:1參考接地,所述3046丨4通過電容⑶參考接地,所述3046丨4通過電阻85與三極管的一 ^端連接,所述三極管的一 ~端通過電容⑶參考接地,所述三極管的一 ~端通過電容07參考接地,所述電阻陽的另一端通過電阻財參考接地,所述三極管的另一 ~端通過電容02、電容03、電容04、電容⑶參考接地,所述電容02、電容03、電容04、電容⑶并聯,所述三極管的另一 ~端通過電阻…參考接地,所述的3與三極管的另一 ~端連接,〖V電源通過電阻81、電阻以與三極管的?端連接,所述三極管的?端通過電阻82、電容參考接地。
[0014]請參閱圖3,所述控制感應部分的電路包括集成電路11、集成電路似、集成電路口4、集成電路邪、撥碼開關服、接線板? 1和接線板?2,所述接線板? 1的2端、接線板?2的3端接地,所述集成電路仍的2端接地,所述集成電路仍的1端通過二極管01與電源連接,所述電源通過電容02、電阻850參考接地,所述二極管01通過電阻81、電阻尺3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3端通過電阻83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4端通過電阻82、電感11與集成電路的1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VI的5端通過電阻82與集成電路VI的4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VI的5端通過電容接地,所述集成電路VI的5端與接線板的4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似的1端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2的2端與電源似連接,所述電源^與三極管03的一 ~端連接,所述三極管03的一 ~端通過電容⑶參考接地,所述三極管03的?端通過電容07、穩(wěn)壓二極管21參考接地,所述電容07、穩(wěn)壓二極管21并聯,所述三極管03的?端通過電阻817與三極管03的另一 ~端連接,所述三極管03的另一 ~端通過電阻[6與電源連接,所述集成電路似的3端與電源連接,所述集成電路口2的3端與3046丨3連接,所述集成電路似的3端還通過電容⑶與30(^60連接,所述800^6^1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4的1端與+57電源連接,所述集成電路[4的1端通過電容⑶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2端與接線板?1的3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3端與接線板?1的5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4端與接線板?2的1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口4的4端通過電阻821與+57電源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5端與接線板?1的1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4的5端還通過電容011接地,所述集成電路[4的6端與接線板?2的5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7端與接線板?2的4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7端通過電阻尺20與集成電路的2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8端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1端與電源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1端與集成電路的8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3端通過電阻以3與集成電路的4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4端通過電容014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5端通過電容017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6端通過電阻828、電容〇17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7端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9端與3046丨2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9端通過電阻830與電源連接,所述電源與集成電路口5的11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9端通過電阻832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5的11端通過電容016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5的12端通過電阻826、電容015與集成電路[5的13端連接,所述電阻826、電容015并聯,所述集成電路邪的13端通過電阻824、電容012與集成電路的16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的16端通過電阻822、電容010與集成電路口5的15端連接,所述電阻822、電容010并聯,所述集成電路邪的15端通過電阻831、電容021、電容020參考接地,所述電容021、電容020并聯,所述集成電路邪的14端通過電阻尺25、電容013參考接地,所述電阻825、電容013并聯,所述集成電路的14端與3046七4連接;所述撥碼開關的1端與接線板?2的1端連接,所述撥碼開關的2端與接線板?2的5端連接,所述撥碼開關的2端通過電阻町1與+57電源連接,所述撥碼開關的3端、撥碼開關的4端接地;電源通過電解電容201接地,所述電源通過電阻827與三極管04的一 ~端連接,所述三極管04的一 ~端通過電阻829與三極管04的?端連接,所述三極管04的?端通過穩(wěn)壓二極管203接地,所述三極管04的?端通過電容019接地,所述三極管04的另一 ~端與+57電源連接,所述三極管04的另一 ~端通過電容018接地。
[0015]充電部分: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通過二極管02與蓄電池的正極相連,防止電流倒灌;太陽能電池板的負極通過集成電路服與蓄電池的負極相連;其外圍元件少,減少了充電的損耗,提高了充電效率,實現高效充電;集成電路通過電阻818檢測蓄電池的電壓,當蓄電池充滿時,蓄電池的電壓會升高,當集成電路仍檢測到蓄電池電壓達到保護點電壓時停止充電,防止電池長期過沖而使容量降低;同時,集成電路仍檢測太陽能電池板負極和蓄電池負極間的電壓,從而檢測充電電流的大小,當充電電流過大時,停止給蓄電池充電;太陽能電池板的正負極間并了一個集成電路價,通過集成電路價定時的開通關斷,可以讓集成電路仍更加準確的檢測到蓄電池的電壓,過充保護更加準確。
[0016]放電部分:三極管的0端導通,實現放電;在放電的時候,集成電路[3檢測蓄電池的電壓,防止蓄電池過放;同理,集成電路仍檢測太陽能電池板負極和蓄電池負極間的電壓,從而檢測放電電流的大小,當放電電流過大時,停止蓄電池充電,保護蓄電池的使用壽命;當電池容量降低時,由于發(fā)光二極管03-08在一定穩(wěn)定范圍內是固定的,基于此,當電池容量降低時,流過發(fā)光二極管的電流也會減少,從而實現智能功率調節(jié)。
[0017]感應部分:由⑶、07,財、1?5組成的%震蕩電路。利用板作為天線向外發(fā)射出5.86?。?的高頻信號,利用多普勒效應,通過集成電路口5放大,集成電路口5的2端輸出訊的數字信號到集成電路[4 ;集成電路[4的5端檢測太陽能電池板的電壓,從而控制系統(tǒng)是否放電;當太陽能電池板的電壓低于判斷電壓時,集成電路口4的2端輸出低電平,三極管02截止,三極管導通;通過撥碼開關服的不同狀態(tài),集成電路[4實現時控、光控、感應控制、時控加微波控制;當集成電路14的2端輸出?麗波時,可以實現調光功能,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為了提高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在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與負極直接接入二極管09,保護不被外部靜電損壞。
[0018]控制感應部分:通過集成電路仍,將電池電壓升到127,再通過集成電路似穩(wěn)壓,給系統(tǒng)供電,提供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0019]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外部元件少,元件損耗小,充電效率高,實現高效充電;系統(tǒng)元器件少,系統(tǒng)可以直接集成到負載端,減少線纜的損耗,維護成本低;對電池的過充、過放、過流保護,讓電池的壽命達到最佳;實現智能功率調節(jié),當電池容量降低時,系統(tǒng)自動的降低輸出電流,而非傳統(tǒng)的調節(jié),輸出紋波極小,[£0燈不頻閃;感應控制使輸出更加合理,當周圍沒有人的時候可以降低輸出電流,有人時可以全功率工作,相同配置下可以使得電池容量做的更小。
[0020]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
[0021]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效智能太陽能燈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放電部分、感應部分和控制感應部分,所述充放電部分的電路包括接線板P1、集成電路U3、集成電路U7、穩(wěn)壓二極管、三極管和發(fā)光二極管,所述接線板Pl有5個端口,所述接線板Pl的2端接地,所述接線板Pl的5端通過電阻R61與集成電路U7的4端、集成電路U7的5端連接,所述電阻R61通過電阻R60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7的2端、集成電路U7的3端、集成電路U7的6端、集成電路U7的7端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7的I端、集成電路U7的8端與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連接,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負極接地,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通過穩(wěn)壓二極管D9接地,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通過電阻R4、電阻R63與接線板Pl的I端連接,所述接線板Pl的I端通過穩(wěn)壓二極管ZDl、電阻R15接地,所述穩(wěn)壓二極管ZD1、電阻R15并聯,所述接線板Pl的I端通過電阻R12與接線板Pl的3端連接,所述接線板Pl的3端通過電阻R13與三極管Q2的P端連接,所述接線板Pl的3端通過電容C4接地,所述三極管Q2的一 N端接地,所述三極管Q2的另一 N端通過電阻R112與接線板Pl的3端連接,所述三極管Q2的另一 N端通過電阻R9、二極管D2與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連接,所述三極管Q2的另一 N端通過穩(wěn)壓二極管ZD2、電阻R14接地,所述穩(wěn)壓二極管ZD2、電阻R14并聯,所述三極管Q2的另一 N端與三極管Ql的G端連接,所述三極管Ql的S端接地,所述三極管Ql的D端通過電阻R5、電阻R6、電阻R7、電阻R8、發(fā)光二極管D3、發(fā)光二極管D4、發(fā)光二極管D5、發(fā)光二極管D6、發(fā)光二極管D7、發(fā)光二極管D8與二極管D2連接,所述電阻R5、電阻R6、電阻R7、電阻R8并聯,所述發(fā)光二極管D3、發(fā)光二極管D4、發(fā)光二極管D5、發(fā)光二極管D6、發(fā)光二極管D7、發(fā)光二極管D8并聯;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通過發(fā)光二極管D2與接線板Pl的4端連接;所述蓄電池的正極與接線板Pl的4端連接,所述蓄電池的正極通過電阻R18與集成電路U3的5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3的5端通過電容與集成電路U3的6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3的6端與蓄電池的負極連接,所述蓄電池的負極與集成電路U6的2端、集成電路U6的3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6的I端與集成電路U6的8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6的4端與集成電路U3的I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6的5端與集成電路U3的3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6的5端、集成電路U6的6端均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3的2端通過電阻R19接地,所述感應部分的電路包括Socketl、Socket3和Socket4,所述Socketl參考接地,所述Socket4通過電容C8參考接地,所述Socket4通過電阻R5與三極管Ql的一 N端連接,所述三極管Ql的一N端通過電容C6參考接地,所述三極管Ql的一 N端通過電容C7參考接地,所述電阻R5的另一端通過電阻R4參考接地,所述三極管Ql的另一 N端通過電容C2、電容C3、電容C4、電容C5參考接地,所述電容C2、電容C3、電容C4、電容C5并聯,所述三極管Ql的另一 N端通過電阻R3參考接地,所述Socket3與三極管Ql的另一 N端連接,5V電源通過電阻R1、電阻R2與三極管Ql的P端連接,所述三極管Ql的P端通過電阻R2、電容Cl參考接地,所述控制感應部分的電路包括集成電路Ul、集成電路U2、集成電路U4、集成電路U5、撥碼開關U6、接線板Pl和接線板P2,所述接線板Pl的2端、接線板P2的3端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l的2端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l的I端通過二極管Dl與電源VCC12V連接,所述電源VCC12V通過電容C2、電阻R50參考接地,所述二極管Dl通過電阻R1、電阻R3接地,所述集成電路的3端通過電阻R3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l的4端通過電阻R2、電感LI與集成電路的I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l的5端通過電阻R2與集成電路Ul的4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l的5端通過電容Cl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l的5端與接線板的4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2的I端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2的2端與電源VCC連接,所述電源VCC與三極管Q3的一 N端連接,所述三極管Q3的一 N端通過電容C6參考接地,所述三極管Q3的P端通過電容C7、穩(wěn)壓二極管Zl參考接地,所述電容C7、穩(wěn)壓二極管Zl并聯,所述三極管Q3的P端通過電阻R17與三極管Q3的另一 N端連接,所述三極管Q3的另一 N端通過電阻R16與電源VCC12V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2的3端與電源VCC-5V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2的3端與Socket3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2的3端還通過電容C5與Socketl連接,所述Socketl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4的I端與+5V電源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4的I端通過電容C8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4的2端與接線板Pl的3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4的3端與接線板Pl的5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4的4端與接線板P2的I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4的4端通過電阻R21與+5V電源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4的5端與接線板Pl的I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4的5端還通過電容Cll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4的6端與接線板P2的5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4的7端與接線板P2的4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4的7端通過電阻R20與集成電路U5的2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4的8端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5的I端與電源VCC-5V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5的I端與集成電路U5的8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5的3端通過電阻R23與集成電路U5的4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5的4端通過電容C14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5的5端通過電容C17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5的6端通過電阻R28、電容C17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5的7端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5的9端與Socket2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5的9端通過電阻R30與電源VCC-5V連接,所述電源VCC-5V與集成電路U5的11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5的9端通過電阻R32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5的11端通過電容C16參考接地,所述集成電路U5的12端通過電阻R26、電容C15與集成電路U5的13端連接,所述電阻R26、電容C15并聯,所述集成電路U5的13端通過電阻R24、電容C12與集成電路U5的16端連接,所述集成電路U5的16端通過電阻R22、電容ClO與集成電路U5的15端連接,所述電阻R22、電容ClO并聯,所述集成電路U5的15端通過電阻R31、電容C21、電容C20參考接地,所述電容C21、電容C20并聯,所述集成電路U5的14端通過電阻R25、電容C13參考接地,所述電阻R25、電容C13并聯,所述集成電路U5的14端與Socket4連接;所述撥碼開關U6的I端與接線板P2的I端連接,所述撥碼開關U6的2端與接線板P2的5端連接,所述撥碼開關U6的2端通過電阻Rll與+5V電源連接,所述撥碼開關U6的3端、撥碼開關U6的4端接地;電源VCC12V通過電解電容ECl接地,所述電源VCC12V通過電阻R27與三極管Q4的一 N端連接,所述三極管Q4的一 N端通過電阻R29與三極管Q4的P端連接,所述三極管Q4的P端通過穩(wěn)壓二極管ZD3接地,所述三極管Q4的P端通過電容C19接地,所述三極管Q4的另一 N端與+5V電源連接,所述三極管Q4的另一 N端通過電容C18接地。
【文檔編號】H05B37/02GK204145827SQ201420536166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18日
【發(fā)明者】王興慶 申請人:深圳源創(chuàng)智能照明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