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SIP墻板冷壓設備。
背景技術:
原SIP墻板在老式冷壓機是采用雙液壓缸驅動,只能上下往復運動,在冷壓工作時,上料卸料時需要叉車人工移動SIP墻板進出冷壓機內,并為了保證產品厚度尺寸需要特制墊塊墊在各層墻板之間,并手動測量尺寸,確定SIP墻板上下板和中間EPS聚苯板(或同類產品)的位置尺寸,需要調整多個擋塊的位置,不能同步調整,工作繁瑣,手動工作量大,定位尺寸不精確;冷壓上平臺傾斜時不能自動調整尺寸,容易造成液壓管路瞬時高壓而產生漏油故障,設備故障率較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新穎、機械化上料、自動化程度高的SIP墻板冷壓設備。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SIP墻板冷壓設備,包括冷壓機,所述冷壓機具有上壓板和下壓板,所述冷壓機的上壓板與下壓板之間安裝有油缸,所述油缸一端固定于上壓板下端,一端固定于下壓板上端,所述下壓板的一側安裝有頂升機構,所述頂升機構上部貼靠上壓板和下壓板之間的SIP墻板的下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油缸的上部設置有吊耳,油缸的上端通過吊耳與上壓板的下表面固定,所述油缸的下部設置有底座,所述油缸的下端固定于底座上。
進一步的,所述油缸的上下兩端分別與吊耳和底座鉸接。
進一步的,所述頂升機構為頂升油缸,所述頂升機構的下端與冷壓機固定,其上端為頂升輸出端,所述頂升機構的上端與SIP墻板的下表面貼靠,并帶動所述SIP墻板上移或下移。
進一步的,所述頂升機構的上部設置有輸送輥,所述頂升機構帶動SIP墻板上移時,所述輸送輥的上表面貼靠SIP墻板的下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油缸的數(shù)量為4-8臺。
進一步的,所述油缸的數(shù)量為6臺,并等間距固定于上壓板和下壓板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SIP墻板冷壓設備的有益效果:
SIP墻板在冷壓機進行冷壓復合時,SIP墻板置于上壓板和下壓板之間,為了保證冷壓作業(yè)時壓板不會傾斜,滿足復合作業(yè)的平整度要求,在上壓板和下壓板之間固定了6臺油缸,本實用新型的油缸為吊耳式油缸,自由度可以隨意調節(jié),當壓板傾斜時,可以自動調節(jié)壓板的平整度,保證冷壓復合作業(yè)的正常運行;同時,在下壓板處安裝了頂升機構和輸送輥,在冷壓作業(yè)完成后,頂升機構可以將SIP墻板上移,并通過輸送輥將SIP墻板輸送處冷壓機,減少了人工搬運作業(yè),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明顯提高。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SIP墻板冷壓設備的主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的一種SIP墻板冷壓設備的側視圖。
1、冷壓機;2、上壓板;3、下壓板;4、油缸;5、SIP墻板;6、頂升機構;7、輸送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參見圖1、圖2,一種SIP墻板冷壓設備,包括冷壓機1,冷壓機1具有上壓板2和下壓板3,冷壓機1的上壓板2與下壓板3之間安裝有油缸4,油缸4一端固定于上壓板2下端,一端固定于下壓板3上端,下壓板3的一側安裝有頂升機構6,頂升機構6上部貼靠上壓板2和下壓板3之間的SIP墻板5的下表面。
油缸4的上部設置有吊耳,油缸4的上端通過吊耳與上壓板2的下表面固定,油缸4的下部設置有底座,油缸4的下端固定于底座上。油缸4的上下兩端分別與吊耳和底座鉸接。
頂升機構6為頂升油缸,頂升機構6的下端與冷壓機1固定,其上端為頂升輸出端,頂升機構6的上端與SIP墻板5的下表面貼靠,并帶動SIP墻板5上移或下移。頂升機構6的上部設置有輸送輥7,頂升機構6帶動SIP墻板5上移時,輸送輥7的上表面貼靠SIP墻板5的下表面。
為了滿足自動調節(jié)壓板平整度的需要,上壓板2和下壓板3之間的油缸4的數(shù)量為4-8臺。其中本實用新型最優(yōu)選的油缸4的數(shù)量為6臺,并等間距固定于上壓板2和下壓板3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SIP墻板冷壓設備的有益效果:
SIP墻板5在冷壓機1進行冷壓復合時,SIP墻板5置于上壓板2和下壓板3之間,為了保證冷壓作業(yè)時壓板不會傾斜,滿足復合作業(yè)的平整度要求,在上壓板2和下壓板3之間固定了6臺油缸4,本實用新型的油缸4為吊耳式油缸,自由度可以隨意調節(jié),當壓板傾斜時,可以自動調節(jié)壓板的平整度,保證冷壓復合作業(yè)的正常運行;同時,在下壓板3處安裝了頂升機構6和輸送輥7,在冷壓作業(yè)完成后,頂升機構6可以將SIP墻板5上移,并通過輸送輥7將SIP墻板5輸送處冷壓機1,減少了人工搬運作業(yè),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明顯提高。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