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魚類家系選育過程中研究補償生長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數(shù)量遺傳學魚類育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魚類家系選育過程中研究補償生長的方法。
背景技術:
補償生長是自然界中存在的ー種生物現(xiàn)象,是生物為適應外界環(huán)境變化而經(jīng)過自然選擇的一種結果,系指動物機體在經(jīng)歷一段時間的限制生長后,為達到生長未受限制的動物的體重所進行的ー個加速生長的生理過程。補償生長通常分為全補償、部分補償、零補償和負補償4種形式。補償生長可通過補償指數(shù)來衡量。補償指數(shù)是指未限飼與限飼動物體重之差減去限飼動物經(jīng)過補償生長后與正常動物體重之差,得到的差值占未限飼與限飼 后動物體重之差的比例。在魚類育種上,了解特定魚群補償生長的模式,可用于具有補償生長特點的魚類選育,這樣可以與市場靈活結合,即可在生產(chǎn)實踐中用于設計飼喂模式,降低成本。在實踐中,限制生長的因素除營養(yǎng)外,補償生長還與溫度,供氧量,鹽度,激素變化,密度的改變等因素密切相關,然而補償生長在不同家系間差別的研究還未見報道。所以,提供ー種研究補償生長在不同家系間差別的方法,即進行補償分析并判別由于補償程度的不同對魚類體重的影響,能夠為魚類的推廣、繼續(xù)選育和養(yǎng)殖模式的推廣和改進提供基礎。
發(fā)明內(nèi)容
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魚類家系選育過程中研究補償生長的方法。技術方案該方法采用補償指數(shù)假設、YN效應假設,補償水平核定3個方面來研究家系選育中補償生長是否存在,補償程度如何,補償生長對體重、增重的影響等。具體處理步驟如下(I)獲得魚類家系選育中不同生長階段的魚的體重數(shù)據(jù)具體操作為先把培育到7 15g的魚逐個進行PIT個體標記,即用注射器將無線射頻標記注入魚腹腔,然后進行人エ喂養(yǎng)到第三年,記錄魚類從PIT標記到收獲時這個時間段內(nèi)不少于2個時間點時的體重,(2)建立用于補償生長分析的3個假設由于補償效應的定義常常與營養(yǎng)限制、環(huán)境限制有關,而在家系選育過程中,為了提高選育的準確度,這些條件盡可能的控制其一致性,因此i第一個假設補償指數(shù)的假設——假設限制條件的失重是在PIT標記是2個比較家系的重量之差,而補償后的失重定義為收獲時這兩家系的對應失重。 第二個假設Yes-No效應(YN效應)的假設——97個家系在進行兩兩比較時,PIT標記時體重達到差異顯著的,而到收獲時兩家系之間體重差異不顯著定義為這兩個家 系具有YN效應。因此,對于每個家系來說,和其它剩余家系進行比較,可能有不只ー個的YN效應。iii第三個假設補償水平核定——不同的補償水平以97個家系為基準,以5%,10%,15%,以此類推計算分類標準,直到計算的分類水平高于97個家系中具有YN效應的最大家系數(shù)量值為止,然后拿分類標準與每個家系的YN效應數(shù)值進行逐級比較,對于特定的分類標準,當YN效應低于分類標準,則記為O,達到或大于這個分類標準,記為I,這樣就把所有家系按照補償水平進行了有和無或是不同補償程度的分類;作為本發(fā)明的進ー步改進步驟(I)中測取2個時間點時魚的體重數(shù)據(jù),分別是PIT標記時和收貨時。作為本發(fā)明的進ー步改進還包括方法驗證步驟(3):即把補償程度不同的家系,用步驟(I)和(2)中方法進行體重以及增重的影響,即研究補償程度不同對魚類增重的影響,來驗證所述補償生長的方法對補償效果的評價。有益效果用該補償生長分析方法,可對每個家系的補償程度進行估計,并對由于補償程度的不同造成體重和增重的變化進行檢測,這樣可以對不同家系體重的補償生長有明確的了解,驗證結果顯示這種分析方法可以找出由于補償生長導致體重、增重顯著提高的家系。此種分析方法應用于魚類可用于具有越冬生長優(yōu)勢的新品種選育,也可用于適合于市場需求的不同生長階段魚類的生產(chǎn)管理。
圖I 97個家系的補償指數(shù)分布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針對魚類選育過程中家系的特點,為了控制試驗誤差,要求在整個選育過程中,營養(yǎng)等環(huán)境因子盡可能的保持一致。具體操作步驟如下(I)家系選育中某一代鯉魚97個家系為研究對象,每個家系50尾魚,在PIT標記時和收獲時2個時間點測量體重;取同一代的家系數(shù)量為97,測量魚的體重數(shù)據(jù)的時間點為2個時間點即PIT標記時和收獲時,具體操作如下97個選育家系的魚隔離在97個網(wǎng)箱中孵出魚苗,將不同家系的魚苗隔離在不同的網(wǎng)箱中進行早期培育,早期培育的水溫為20°C 28°C,網(wǎng)箱中水位高度為70cm 80cm,每半月加注I次新水;孵出魚苗后的第2 15天潑灑豆?jié){進行喂養(yǎng),毎日潑灑2 3次,之后用顆粒飼料喂養(yǎng),毎日投喂2 3次,投喂量為魚苗體重的5% 6% ;當魚苗長到7 15g時,在每個家系中各選50尾魚苗用注射器將無線射頻標記注入魚 腹腔,進行個體標記,從而識別每尾魚苗,并同時記錄PIT標記時體重;將標記好的魚苗在室內(nèi)水泥池暫養(yǎng),用顆粒飼料喂養(yǎng),毎日投喂2 3次,投喂量為魚苗體重的3% 4% ;喂養(yǎng)5 7天后,將標記后的魚苗轉(zhuǎn)入室外土池中進行常規(guī)養(yǎng)殖;養(yǎng)殖到第三年I 2月份,測量全部有標記的魚的體重,為收獲時體重;(2)根據(jù)補償指數(shù)的假設和計算公式,計算97*96個家系對的補償指數(shù)矩陣,井分析其特點,見圖I ;
結果顯示補償指數(shù)分布在負一到正一區(qū)間中占有優(yōu)勢,其次是小于負一,這說明第2個時間點家系對的增重顯著高于PIT標記時的增重;家系選育過程中存在補償生長,具有補償生長的家系體重和增重總體上均有提高。隨著補償程度的提高,收獲體重和增重效果明顯。(3)根據(jù)YN效應的假設,分析97個家系的補償生長的有無和補償程度的大小,見表I。表I不同分類水平下補償生長對體重和增重的影響
權利要求
1.一種魚類家系選育過程中研究補償生長的方法,具體處理步驟如下 (1)獲得魚類家系選育中不同生長階段的魚的體重數(shù)據(jù)具體操作為先把培育到7 15g的魚逐個進行PIT個體標記,即用注射器將無線射頻標記注入魚腹腔,然后進行人工喂養(yǎng)到第三年,記錄魚類從PIT標記到收獲時這個時間段內(nèi)不少于2個時間點時的體重, (2)建立用于補償生長分析的3個假設第一個假設補償指數(shù)的假設——假設限制條件的失重是在PIT標記是2個比較家系的重量之差,而補償后的失重定義為收獲時這兩家系的對應失重;第二個假設YN效應的假設——97個家系在進行兩兩比較時,PIT標記時體重達到差異顯著的,而到收獲時兩家系之間體重差異不顯著定義為這兩個家系具有YN效應;第三個假設補償水平核定——不同的補償水平,以97個家系為基準,以5%,10%, 15%,以此類推計算分類標準,然后拿分類標準與每個家系的YN效應數(shù)值進行比較,當YN效應低于某一水平時的分類標準,則記為0,達到或大于這個分類標準,記為1,這樣就把所有家系按照補償水平進行了有和無或是不同補償程度的分類。
2.根據(jù)權利要求I中所述研究補償生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測取2個時間點時魚的體重數(shù)據(jù),分別是PIT標記時和收獲時。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魚類家系選育過程中補償生長的研究方法,其特征為還包括方法驗證步驟(3):即把補償程度不同的家系,用權利要求I或2中研究方法進行不同補償程度的魚的體重以及增重的影響,即研究補償程度不同對魚類增重的影響,來驗證所述補償生長的方法對補償效果的評價。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魚類家系選育過程中研究補償生長的方法,該方法采用補償指數(shù)假設、YN效應假設,補償水平核定3個方面來研究家系選育中補償生長是否存在,補償程度如何,補償生長對體重、增重的影響等。結果顯示用此研究補償生長的方法可用在家系選育過程中對補償效果的分析,效果顯著。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657118SQ201210137290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4日
發(fā)明者徐跑, 朱文彬, 蘇勝彥, 董在杰, 袁新華 申請人:中國水產(chǎn)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yè)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