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農(nóng)業(y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稻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約1.2米,葉長而扁,圓錐花序由許多小穗組成。所結子實即稻谷,去殼后稱大米或米。水稻可以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
水稻是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稻米營養(yǎng)價值高,適口性好,容易消化,不僅是我國的主要食糧,世界上也約有一半人口以稻米為主食。水稻副產(chǎn)品用途廣泛,其米糠既是家畜的精飼料,也是醫(yī)藥原料,谷殼可作為工業(yè)原料,稻草除可做家畜飼料和食用菌生產(chǎn)原料以及有機肥料外,還是造紙工業(yè)等的原料。因此,發(fā)展水稻生產(chǎn),提高稻谷的產(chǎn)量稻米的品質,對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作為農(nóng)業(yè)大國,水稻的產(chǎn)量和安全直接關系的國民體質的健康安全,但是現(xiàn)有的水稻種植方法產(chǎn)量較低,不能滿足日益發(fā)展的農(nóng)業(yè)的需要,并且現(xiàn)有技術中種植的水稻有的含有農(nóng)藥的殘留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對消費者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稻的種植方法,可以提高水稻的種植產(chǎn)量,農(nóng)藥用量少,綠色、環(huán)保、無污染,無藥物殘留,確保食用者的安全。
實現(xiàn)本發(fā)明目的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水稻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發(fā)芽率96-98%以上的種子,攤曬1-2天,使種子干燥度一致,先用38-42℃的溫水浸種10-12小時,然后用殺菌液浸泡12-14小時后,清水淘洗干凈,再在30-35℃清水中浸泡22-24小時,然后用濕布包好,用稻草保溫,溫度保持在35-45℃,22-24小時即可催出稻芽,稻芽露出后逐步降溫至12-15℃,攤開種子,在自然條件下煉芽1天后即可育苗;
(2)先在稻田中培育秧苗,在撒下稻種后,再在稻田上灑一層稻殼灰,在秧苗長高約8cm時,再進行移植插秧;
(3)將秧苗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秧苗移栽成活后,在每畝稻田內(nèi)施6-8kg尿素促秧苗分蘗,對于缺苗嚴重的地塊,及時移密補稀,使稻株分布均勻,個體生長平衡;
(4)稻田保持3-6cm的深水層,遇低溫,則白天灌淺水,晚上灌深水層;
(5)施肥:包括在土壤里施用的A肥和在水田的水里施用的B肥,且每畝施A肥80-100kg,施B肥120-150kg:
A:土壤里施用的A肥由下述按重量份配比計的原料制成:干雞糞150-180、蚯蚓10-20、過磷酸鈣3-5、硫酸亞鐵1-3、硫酸鋅2-4、硼砂1-3、菜籽油4-6、麥飯石10-12、硫酸錳3-5、甘蔗渣10-15、紅藤 5-7、柳枝4-6、紅薯葉1-3、龍利葉1-3;其制備方法是:將各原料混合后,粉碎成300-400目的混合物;優(yōu)選地,所述土壤里施用的肥料由下述按重量份配比計的原料制成:干雞糞165、蚯蚓15、過磷酸鈣4、硫酸亞鐵2、硫酸鋅3、硼砂2、菜籽油5、麥飯石11、硫酸錳4、甘蔗渣12、紅藤 6、柳枝5、紅薯葉2、龍利葉2;
B:水里施用的B肥由下述按重量份配比計的原料制成:茶籽粕5-15、豆粕 10-20、玉米胚芽粕5-15、麩皮3-7、紅糖6-8、賴氨酸0.1-0.3、大豆卵磷脂0.2-0.4、花生油0.1-0.3、黃芪0.5-0.9、地榆3-7、麥冬1-3、紅薯渣4-6、金銀花4-6、地黃1-3、茯苓5-9、白術1-3、鼠尾草1-3、陳皮4-8、薔薇根粉1-3、螺旋藻粉3-5、骨粉7-9、苜蓿粉2-4、蝦皮粉6-10;其制備方法是:將各原料混合后,粉碎成300-400目的混合物;優(yōu)選地,所述水里施用的肥料由下述按重量份配比計的原料制成:茶籽粕10、豆粕 15、玉米胚芽粕10、麩皮5、紅糖7、賴氨酸0.2、大豆卵磷脂0.3、花生油0.2、黃芪0.7、地榆5、麥冬2、紅薯渣5、金銀花5、地黃2、茯苓7、白術2、鼠尾草2、陳皮6、薔薇根粉2、螺旋藻粉4、骨粉8、苜蓿粉3、蝦皮粉8;
(6)預防病蟲害,在有病蟲害時用草木灰播撒在植株上;
(7)注意除草,近處淺鋤,遠處深鋤,以免傷根;
(8)當?shù)舅氪瓜隆⒔瘘S飽滿時,就可以進行收割。
步驟(1)中所述殺菌液為0.5-1%高錳酸鉀溶液或3-6%雙氧水溶液。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水稻種植方法,利用對種子的有效處理、配合對肥料的選用、病蟲害的防治以及除草方式的合理選擇提高了水稻的種植產(chǎn)量,尤其是肥料的選用,在水田水里和土壤里均有肥料,肥料易吸收,主要利用有機肥料和中草藥保證水稻的營養(yǎng)且能夠防病,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不僅降低成本,提高水稻產(chǎn)量,促進水稻發(fā)育;且其他農(nóng)藥用量少,綠色、環(huán)保、無污染,無藥物殘留,確保食用者的安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技術方案更具體,更易于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為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是多本發(fā)明的限定。
實施例1
一種水稻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發(fā)芽率96%以上的種子,攤曬1天,使種子干燥度一致,先用38℃的溫水浸種10小時,然后用殺菌液浸泡12小時后,清水淘洗干凈,再在30℃清水中浸泡22小時,然后用濕布包好,用稻草保溫,溫度保持在35℃,22小時即可催出稻芽,稻芽露出后逐步降溫至12℃,攤開種子,在自然條件下煉芽1天后即可育苗;
(2)先在稻田中培育秧苗,在撒下稻種后,再在稻田上灑一層稻殼灰,在秧苗長高約8cm時,再進行移植插秧;
(3)將秧苗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秧苗移栽成活后,在每畝稻田內(nèi)施6kg尿素促秧苗分蘗,對于缺苗嚴重的地塊,及時移密補稀,使稻株分布均勻,個體生長平衡;
(4)稻田保持4cm的深水層,遇低溫,則白天灌淺水,晚上灌深水層;
(5)施肥:包括在土壤里施用的A肥和在水田的水里施用的B肥,且每畝施A肥80kg,施B肥120kg:
A:土壤里施用的A肥由下述按重量份配比計的原料制成:干雞糞150kg、蚯蚓10kg、過磷酸鈣3kg、硫酸亞鐵1kg、硫酸鋅2kg、硼砂1kg、菜籽油4kg、麥飯石10kg、硫酸錳3kg、甘蔗渣10kg、紅藤 5kg、柳枝4kg、紅薯葉1kg、龍利葉1kg;其制備方法是:將各原料混合后,粉碎成300目的混合物;
B:水里施用的B肥由下述按重量份配比計的原料制成:茶籽粕5kg、豆粕 10kg、玉米胚芽粕5kg、麩皮3kg、紅糖6kg、賴氨酸0.1kg、大豆卵磷脂0.2kg、花生油0.1kg、黃芪0.5kg、地榆3kg、麥冬1kg、紅薯渣4kg、金銀花4kg、地黃1kg、茯苓5kg、白術1kg、鼠尾草1kg、陳皮4kg、薔薇根粉1kg、螺旋藻粉3kg、骨粉7kg、苜蓿粉2kg、蝦皮粉6kg;其制備方法是:將各原料混合后,粉碎成300目的混合物;
(6)預防病蟲害,在有病蟲害時用草木灰播撒在植株上;
(7)注意除草,近處淺鋤,遠處深鋤,以免傷根;
(8)當?shù)舅氪瓜?、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進行收割。
步驟(1)中所述殺菌液為0.5%高錳酸鉀溶液。
實施例2
一種水稻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發(fā)芽率98%以上的種子,攤曬2天,使種子干燥度一致,先用42℃的溫水浸種12小時,然后用殺菌液浸泡14小時后,清水淘洗干凈,再在35℃清水中浸泡24小時,然后用濕布包好,用稻草保溫,溫度保持在45℃, 24小時即可催出稻芽,稻芽露出后逐步降溫至15℃,攤開種子,在自然條件下煉芽1天后即可育苗;
(2)先在稻田中培育秧苗,在撒下稻種后,再在稻田上灑一層稻殼灰,在秧苗長高約8cm時,再進行移植插秧;
(3)將秧苗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秧苗移栽成活后,在每畝稻田內(nèi)施8kg尿素促秧苗分蘗,對于缺苗嚴重的地塊,及時移密補稀,使稻株分布均勻,個體生長平衡;
(4)稻田保持6cm的深水層,遇低溫,則白天灌淺水,晚上灌深水層;
(5)施肥:包括在土壤里施用的A肥和在水田的水里施用的B肥,且每畝施A肥100kg,施B肥150kg:
A:土壤里施用的A肥由下述按重量份配比計的原料制成:干雞糞165kg、蚯蚓15kg、過磷酸鈣4kg、硫酸亞鐵2kg、硫酸鋅3kg、硼砂2kg、菜籽油5kg、麥飯石11kg、硫酸錳4kg、甘蔗渣12kg、紅藤 6kg、柳枝5kg、紅薯葉2kg、龍利葉2kg;其制備方法是:將各原料混合后,粉碎成400目的混合物;
B:水里施用的B肥由下述按重量份配比計的原料制成:茶籽粕10kg、豆粕 15kg、玉米胚芽粕10kg、麩皮5kg、紅糖7kg、賴氨酸0.2kg、大豆卵磷脂0.3kg、花生油0.2kg、黃芪0.7kg、地榆5kg、麥冬2kg、紅薯渣5kg、金銀花5kg、地黃2kg、茯苓7kg、白術2kg、鼠尾草2kg、陳皮6kg、薔薇根粉2kg、螺旋藻粉4kg、骨粉8kg、苜蓿粉3kg、蝦皮粉8kg;其制備方法是:將各原料混合后,粉碎成400目的混合物;
(6)預防病蟲害,在有病蟲害時用草木灰播撒在植株上;
(7)注意除草,近處淺鋤,遠處深鋤,以免傷根;
(8)當?shù)舅氪瓜?、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進行收割。
步驟(1)中所述殺菌液為3%雙氧水溶液。
實驗例:
選3畝田地種植水稻,分為三組,每組一畝,分為實驗1組、實驗2組和對照組,實驗1組應用實施例1所述的種植方法種植,實驗2組應用實施例2所述的種植方法種植,對照組應用傳統(tǒng)種植方法種植,收割水稻后,對水稻的生長狀況情況記錄如下表:
從表中三組結果對照,可以看出,本發(fā)明提供的種植方法與傳統(tǒng)種植方法相比,病蟲害比率低,畝產(chǎn)量顯著提高。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fā)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