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自動開合傘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47122閱讀:21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自動開合傘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傘具,特別涉及一種可以單手自動開合的傘具結構。
      背景技術
      傘具為一種遮陽蔽雨的生活用品,最常見的傘具即雨傘、陽傘、油紙傘、及海灘傘等,結構上大致包含一主桿、傘骨、傘布、以及握把所構成,主桿又可分為單節(jié)或多節(jié)。早期的傘具在使用時,使用者必須一手握住握把,另一手伸入傘骨內將連桿往上推,使傘布隨傘骨張開,收折時則將連桿下拉,由于此類的傘具在開合時必須通過雙手動作,若使用者在一手有拿物品或受傷不方便的情形下,即會產(chǎn)生傘具使用的不便,故有可單手操作即可自動開合傘具的技術出現(xiàn)。雖然現(xiàn)有技術中揭露以單手操作即可自動開合,但結構及操作上本人認為仍有改良的空間。于此,列舉七件已公告的專利前案說明此類可自動開合的傘具有必要加以改進的問題1、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第觀3319號為一種自動開閉式雨傘,雖然此雨傘可以單手操作而自動開合,但此雨傘必須得預先將內管縮入外管中,再通過扣合片的釋放而使內管被收合彈簧彈出雨傘才能再開啟,仍須以雙手先行操作,故于收合時有不便之處。2、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第1317^9號為一種傘具的自動開合構造,雖然此傘具亦可由單手操作而自動開合,此傘具利用兩段式的按壓將其張開及收折,若欲使傘具再次的張開則須將彈簧回復壓縮狀態(tài),故仍必須利用雙手操作此一動作,與前一案相同在收合時有其不便的處。3、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第454462號為一種自動傘裝置(二),雖然此傘具可以單手操作而自動開合,但其開合傘的原理與一般使用傘具的習慣不同,且依其結構而言,在整體重量上相對于一般的傘具重,此傘具于使用上仍有其不便之處。4、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第M305601號為一種雨傘控制裝置改良結構,雖然此雨傘可以單手操作而自動開合,但單純以卷線作為雨傘的收、張的控制,卷線必須要有較長的長度才能控制,且利用卷線拉動較連桿收折為費力,使用上仍具有不便之處。5、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第觀3319號的一種離合聯(lián)結器式自動收放雨傘、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第571657號的一種自動收合傘、以及中國臺灣專利公告號第578471號的一種自動開啟、收折的折合傘,此三種雨傘結構雖可由單手操作而自動開合,但構成此雨傘的構件復雜,除了成本相對于一般雨傘較高的問題外,構件復雜的雨傘于損壞率明顯較高,而且損壞時有不易維修的問題。上述各前案中,可知傘具在結構及操作上具有構件復雜、成本高、及使用上不便等問題,且由各前案中不難發(fā)現(xiàn),各于主桿中套設而與連桿連結的連桿座,其在傘具于在收合時滑動的行程皆超過主桿長度的一半,即此連桿座滑動所須的行程長,相對的會造成傘具開合的動作時間較長,導致單手驅動時有較為費力的現(xiàn)象。因此,如何解決上述現(xiàn)有傘具的問題,即為本發(fā)明的重點所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自動開合傘具,以簡單的構件組合,使成本相對的降低,且傘具的結構設計可使傘具于自動開合更容易被使用者操作而不費力。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開合傘具,其特征在于一主桿;數(shù)個傘骨,分別以一端樞設在主桿的頂端,且環(huán)繞于主桿以支撐傘布;數(shù)個主連桿,分別對應各該傘骨而設在主桿頂端之下,且各傘骨與對應的主連桿二者于主桿樞設處間的距離固定,且各主連桿樞擺方向與對應的傘骨相同;數(shù)個副連桿,各副連桿以一端樞設在主連桿的末端,另一端則樞設在傘骨,且各副連桿于主連桿擺動時牽引對應的傘骨連動;一滑動件,可軸向滑動地設于主桿,且與該主桿的頂端間結合一彈性件,可于主桿樞設該數(shù)個主連桿處的上下位置間滑移;一握把,設于該主桿底部,此握把設有一連動機構,此連動機構于主桿中以至少一連動件連結于該滑動件,以帶動該連動件上下滑移;數(shù)個拉伸彈性件,各拉伸彈性件是對應該各該主連桿而以一端結合在該主連桿樞接副連桿的末端處,各拉伸彈性件的另一端則結合在滑動件,且隨滑動件于主桿樞設數(shù)個主連桿處上下位移;借此,滑動件相對主桿上移時,各拉伸彈性件結合在滑動件的一端由主連桿樞接處的下方移動至上方,各主連桿即被拉伸彈性件朝上的分力拉動而揚起,以帶動副連桿牽引傘骨張開;滑動件相對主桿下移時,各拉伸彈性件結合在滑動件的一端由主連桿樞接處的上方移動至下方,各主連桿被拉伸彈性件朝上拉動的分力消失而下擺,以帶動副連桿牽引傘骨收折。所述自動開合傘具,其中,述主桿于滑動件的相對位置設有一徑向貫穿主桿的長形孔,滑動件于底部設有一穿過該長形孔的限位桿,滑動件以此限位桿于該長形孔的兩端間的滑動距離為該滑動件的滑移行程,此滑移行程的長度較滑動件的長度短。所述的自動開合傘具,其中,主桿于頂端設有一底座,數(shù)個導柱以環(huán)狀排列地縱向佇立于該底座上,于該數(shù)個導柱的頂端設一上蓋,該數(shù)個導柱被定位于底座與上蓋之間,于任二導柱之間各具有一縱向的長開口,該滑動件可縱向滑動地設于該數(shù)個導柱內,該彈性件分別結合在于此滑動件與該上蓋之間,且連動件連結于此滑動件,此滑動件于環(huán)側具有數(shù)個內凹的凹槽,各導柱分別位于對應的凹槽內,此滑動件于各該長開口中具有一連結部以樞設各該拉伸彈性件,各導柱于鄰近上蓋處樞設各傘骨,且各導柱于樞設傘骨處的下方樞設各該主連桿。所述自動開合傘具,其中,主桿為單一桿體或為二以上桿體可伸縮地插接組成,且各該傘骨為單一桿體或為二以上的桿體可收折地銜接構成。所述自動開合傘具,其中,主桿為單一桿體,該彈性件為一拉伸彈簧,而該連動機構是握把上設置一按壓開關及一釋放開關,該連動件為一拉繩,二接桿于握把中分別以一
      5端可滑動地接觸于該按壓開關側壁,其一接桿一端朝上樞接在握把上的固定位置,另一接桿一端朝下則可滑動地接觸于握把側壁并與該連動件底端連結;該釋放開關是于握把設在二接桿上方,此釋放開關于握把中受一壓縮彈簧頂推,釋放開關朝底部延伸一夾塊,連動件于夾塊的側邊相對設有一夾座,該連動件由此夾塊與夾座間穿過,此夾座與該夾塊相對的一側分別具有嚙齒以夾住連動件;按壓開關按壓時驅動接桿使連動件下拉,當連動件停止被拉動后以該夾塊及該夾座夾持而定位,此時的按壓開關被二接桿牽動而向內壓住,通過按壓該釋放開關而使夾塊脫離夾座,該滑動件被該彈性件拉回而使連動件隨滑動件而被上拉,此時按壓開關隨二接桿縮回而向外移出。所述自動開合傘具,其中,主桿于頂端具有一傘骨座樞接各傘骨,且主桿設有一連桿座樞設各主連桿,此傘骨座與連桿座于主桿上的距離固定。所述自動開合傘具,其中,主桿為二以上桿體插接組成,該彈性件為拉伸彈簧,各桿體具有不同的桿徑,且各桿體的桿徑于主桿伸長時由下至上漸縮,其中包含一桿徑最小的最上桿體以及一桿徑最大的最下桿體,該數(shù)個傘骨、該連桿座、滑動件分別設在該最上桿體,而最下桿體底部接設于該握把,一壓縮彈性件于主桿中分別以兩端抵頂于該最上桿體底端以及最下桿體底端,該最上桿體鄰近其下一桿體處設有一端面大于該下一桿體的卡榫,主桿于縮短時以此卡榫抵壓該下一桿體的頂端而驅使其內縮至最下桿體中,此時該壓縮彈性件被最上桿體下壓而產(chǎn)生一輔助最上桿體彈出的反作用力。所述自動開合傘具,其中,連動機構是握把上設置一按壓開關及一釋放開關,該連動件為一卷繩,該連動件在該握把的一端繞設于一集繩輪上,此集繩輪于側邊設有一同軸并單向帶動集繩輪轉動的轉齒;握把內于底部樞設一撥動件,此撥動件于上端具有齒部與該轉齒嚙合,撥動件與握把之間設有一扭力彈簧控制撥動件于撥動后復位,且握把于該撥動件的側邊設該按壓開關以撥動該撥動件擺動,該按壓開關按壓后被該扭力彈簧作動而彈回而可再次按壓;該釋放開關于握把中設在該集繩輪上方,此釋放開關于握把中受一壓縮彈簧頂推,釋放開關朝于末端連接一夾塊,此夾塊是一端樞設于握把中,此夾塊的內側相對設有一夾座,該連動件由此夾塊與夾座間穿過,此夾座與該夾塊相對的一側分別具有嚙齒以夾住連動件;按壓開關按壓時,驅動該撥動件撥動轉齒轉動,而該集繩輪隨該轉齒而轉動,并以該集繩輪的圓周長度收回連動件,當連動件停止被拉動后以該夾塊及該夾座夾持而定位。所述自動開合傘具,其中,主桿于頂端具有一傘骨座樞接各傘骨,且主桿設有一連桿座樞設各主連桿,此傘骨座與連桿座于主桿上的距離固定。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以簡單的構件組合,使成本相對的降低,且傘具的結構設計可使傘具于自動開合更容易被使用者操作而不費力。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傘具的連結構造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傘具于傘骨連結部分的構造示意圖。圖3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傘具的張開時的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傘具于傘骨張開時的連結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傘具于傘骨半收折時的動作示意圖。圖6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傘具于傘骨收折時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7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傘具于傘骨張開時的動作示意圖。圖8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傘具于傘骨張開時的連結示意圖。圖9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傘具的連動件與數(shù)個導柱設置示意圖。圖10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傘具于傘骨半收折時的動作示意圖。圖11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傘具于傘骨收折時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12是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傘具的傘骨張開時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13是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傘具的傘骨收折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閱圖1至圖7,圖中所示為本發(fā)明所選用的實施例結構。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自動開合傘具,于本實施例即如圖1所示,包括一主桿1、一傘骨座2、數(shù)個傘骨3、一連桿座4、一滑動件5、一握把6、以及數(shù)個拉伸彈性件7,其中如圖1所示,該主桿1于本實施例中為單一桿體,該傘骨座2設于該主桿1的頂端, 該數(shù)個傘骨3于一端樞設在傘骨座2的周側,數(shù)個傘骨3并環(huán)繞該主桿1而垂下以支撐傘布,各傘骨3于本實施例中為單一桿體。如圖1 圖2所示,該連桿座4于主桿1上鄰近于該傘骨座2而位于該傘骨座2 下,此連桿座4與該傘骨座2于主桿1上的距離固定,該連桿座4的環(huán)周于各該傘骨3的相對位置分別樞設一主連桿40,各主連桿40樞擺方向與對應的傘骨3相同,各該傘骨3與相對的主連桿4間分別以一副連桿41連結,其中各副連桿41以一端樞設在主連桿40的末端, 另一端則樞設在傘骨3,且各副連桿41于主連桿40擺動時牽引對應的傘骨3連動,由此可見,對應連結的傘骨3、主連桿40、副連桿41、以及主桿1間以一四邊形架構連結。如圖2所示,該滑動件5亦設于該主桿1上,且位于該連桿座4外,此滑動件5與該主桿1頂端的傘骨座2間結合一彈性件14,此彈性件14于本實施例中為一拉伸彈簧,以此彈性件14提供該滑動件5于常態(tài)下朝傘骨座方向拉動。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主桿1是于滑動件5的相對位置設有一長形孔10,此長形孔10于徑向貫穿主桿1,滑動件5于底部設有一穿過該長形孔10的限位桿50,滑動件5以限位桿50于該長形孔10的兩端間的滑動距離為該滑動件5的滑移行程。又如圖1所示,該握把6設于主桿1的底部,此握把6上于本實施例中設有一連動機構,此連動機構于主桿1中以至少一連動件60連結于該滑動件5,以此連動機構60帶動該連動件5上下滑移。該數(shù)個拉伸彈性件7各別于該滑動件5與各該主連桿40間連結,各拉伸彈性件7 是對應該各主連桿40而以一端結合在該主連桿40樞接副連桿41的末端處,各拉伸彈性件 7的另一端則結合在滑動件5,各拉伸彈性件7結合于滑動件5之處隨滑動件5而上下位移。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連動件60為一拉繩,此連動件60是穿經(jīng)主桿1而結合在該限位桿50,該連動機構握把6上設置一按壓開關61及一釋放開關62,二接桿63、64于握把6中分別以一端可滑動地接觸于該按壓開關61側壁,其一接桿63 —端朝上樞接在握把6 上的固定位置,另一接桿64 —端朝下則可滑動地接觸于握把6側壁并與該連動件60底端連結;該釋放開關62于握把6設在二接桿63、64上方,此釋放開關62于握把6中受一壓縮彈簧620頂推,釋放開關62朝底部延伸一夾塊621,連動件60于夾塊621的側邊相對設有一夾座622,該連動件60由此夾塊621與夾座622間穿過,此夾座622與該夾塊621相對的一側分別具有嚙齒以夾住連動件60 ;按壓開關61按壓時驅動接桿64的末端下移而使連動件60下拉,當連動件60停止被拉動后以該夾塊621及該夾座622夾持而定位,此時的按壓開關61被二接桿63、64牽動而向內壓入,通過按壓該釋放開關62而使夾塊621脫離夾座 622,該滑動件5被該彈性件14拉回而使連動件60隨滑動件5而被上拉,此時按壓開關61 隨該接桿64上移而向外移出。圖3所示,此時傘具于張開狀態(tài),該滑動件5是被該彈性件14朝上拉住,該拉伸彈性件7于滑動件5的樞接點(以下稱樞接點A)此時位于該連桿座4上方。再由圖4可見, 該主連桿40被拉伸彈性件朝上的分力F作用而維持在上擺位置,且圖中可見主連桿40與副連桿41間樞接的角度于上半部是超過180度,故此時可使傘骨3于張開的情況下,非完全由該拉伸彈性件7拉住,而是被主連桿40及副連桿41省力地支撐著,接桿64于此時位于上移位置,而令按壓開關61朝握把6外伸出。欲收折傘骨3時,使用者可將該按壓開關61向握把6內壓入,接桿64此時被按壓開關61驅動而下移,即如圖5所示,該滑動件5由于連動件60被向下拉動而下移,各拉伸彈性件7于該滑動件5的樞接點A開始由連桿座4上方下移,此時各拉伸彈性件7往上的分力漸減而低于主連桿40本身下垂的重力時,各主連桿40即開始向下擺動,連動各副連桿 41牽動傘骨3下折,直至圖6所示的靜止狀態(tài),此時各拉伸彈性件7為完全松弛狀態(tài),各傘骨3此時即為自然下垂而為收折狀態(tài),而連動件60也在下拉狀態(tài)下被夾塊621與夾座622 所夾持。若欲將收折后的傘骨3張開,如圖7所示,按壓握把6上的釋放開關62,此時連動件60脫離夾塊621與夾座622的夾持,借由彈性件14的反作用力而將滑動件5朝上拉回, 當拉伸彈性件7于滑動件5的樞接點A移動至連桿座4上方時,各主連桿40即被拉伸彈性件7朝上的分力拉動而再度揚起,以帶動副連桿41牽引傘骨3張開。由上述的說明不難發(fā)現(xiàn)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通過數(shù)個拉伸彈性件7連結在滑動件 5以及主連桿40之間,并通過按壓開關61的按壓而使傘骨收折,并通過按壓釋放開關62即可將傘骨張開,該按壓開關61及釋放開關62可經(jīng)由使用者以單手連續(xù)操作即可將傘骨連續(xù)地張開及收折,可見本發(fā)明的自動開合傘具具有現(xiàn)有傘具未見的便利性,且構件上較現(xiàn)有的傘具簡化,故能同時兼顧傘具操作的便利性并降低構件的成本。于本實施例中,該彈性件14為拉伸彈簧而對滑動件5產(chǎn)生拉力使其具有復位的反作用力,而本發(fā)明所指的彈性件并不局限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拉伸彈簧,亦可為壓縮彈簧; 若為壓縮彈簧,前述的連動件60則為驅動連桿而可將滑動件5上推開傘,為壓縮彈簧的彈性件則提供滑動件5朝下復位的反作用力,當滑動件5被彈性件往下推回時即收傘。當然,本發(fā)明仍存在許多例子,其間僅細節(jié)上的變化。請參閱圖8,其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其中該主桿1于頂端設有一底座16,數(shù)個導柱17以環(huán)狀排列地縱向佇立于該底座16上,于該數(shù)個導柱17的頂端設一上蓋18,該數(shù)個導柱17被定位于底座16與上蓋18 之間,于任二導柱17之間各具有一縱向的長開口 19。如圖8 圖9所示,一滑動件5A可縱向滑動地設于該數(shù)個導柱17內,為拉伸彈簧的彈性件14分別結合在于此滑動件5A與該上蓋18之間,且連動件60連結于此滑動件5A,此滑動件5A于環(huán)側具有數(shù)個內凹的凹槽51A, 各導柱17分別位于對應的凹槽51A內,此滑動件5A于各該長開口 19中具有一連結部52A 以樞設各該拉伸彈性件7,各導柱17于鄰近上蓋16處樞設各傘骨3,且各導柱17于樞設傘骨3處的下方樞設各該主連桿40。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主要不同在于,第一實施例的滑動件5是設于該主桿1的外側,而可于主桿1外周縱向地滑移,而本實施例的滑動件5A則位于該主桿1的內側(即主桿1頂端所設的底座16、數(shù)個導柱17、以及上蓋18間),如圖10 圖11所示,借由連動件60以及該彈性件14如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的方式帶動,使該滑動件5A可于數(shù)個導柱17 內縱向滑移,而連動數(shù)個拉伸彈性件7在各導柱17樞設主連桿40處的上下位置間位移,而與第一實施例相同達到使傘骨張開及收折的效果,借此說明另一不同于第一實施例的實施態(tài)樣。此外,本案中所指的滑動件設于主桿1內的實施態(tài)樣除本實施例外,亦可直接于該主桿周側開設數(shù)個長形孔(如第一實施例于主桿1上的長形孔10),而將滑動件(如本實施例的滑動件5A)直接置于主桿內,同樣可以露出長形孔的部份(如本實施例的結合部 52A)連結數(shù)個的拉伸彈性件(如第一、二實施例中的拉伸彈性件7),而數(shù)個主連桿(如第一、二實施例中的主連桿40)則樞設在主桿周側的各長形孔間(可于主桿上凸設樞耳以樞接主連桿),故不論如第一實施例的滑動件5設于主桿1外側,或者如第二實施例的滑動件 5A設于主桿1內側,皆為本案所欲涵蓋的范疇。當然,本發(fā)明仍存在許多例子,其間僅細節(jié)上的變化。請參閱圖12,其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其中所示的主桿1為二以上桿體插接組成,且傘骨3亦為二以上的桿體可收折地銜接構成,該彈性件14亦為拉伸彈簧,各主桿1的桿體具有不同的桿徑,且各主體1的桿體的桿徑于主桿1伸長時由下至上漸縮,于本實施例中主桿1包含一桿徑最小的最上桿體 11、一桿徑最大的最下桿體12、以及一桿徑界于中間的中間桿體13,該傘骨座2、數(shù)個傘骨 3、連桿座4、滑動件5分別設在該最上桿體11,而最下桿體13底部接設于該握把6,一壓縮彈性件8于主桿1中分別以兩端抵頂于該最上桿體11底端以及最下桿體12底端,該最上桿體11鄰近中間桿體13上端處設有一卡榫110,且該中間桿體13鄰近最下桿體12上端處另設有一卡榫111,于該最上桿體11設有一下壓件15,主桿1于縮短時以該下壓件15抵頂該卡榫110及該卡榫111,使卡榫110及該卡榫111脫離,最上桿體11驅使中間桿體13內縮至最下桿體12中。該連動機構是握把6上設置一按壓開關61及一釋放開關62,該連動件60為一卷繩,該連動件60在該握把6的一端繞設于一集繩輪65上,此集繩輪65于側邊設有一同軸并單向帶動該集繩輪65轉動的轉齒650 ;握把6內于底部樞設一撥動件66,此撥動件66于上端具有齒部660與該轉齒650嚙合,撥動件66與握把6之間設有一扭力彈簧661控制撥動件66于撥動后復位,且握把6于該撥動件66的側邊設該按壓開關61以撥動該撥動件66 擺動,該按壓開關61按壓后被該扭力彈簧661作動而彈回而可再次按壓;該釋放開關62于握把6中設在該集繩輪65上方,此釋放開關62于握把6中受一壓縮彈簧620頂推,釋放開關62朝于末端連接一夾塊621,此夾塊621 —端樞設于握把6中,此夾塊621的內側相對設有一夾座622,該連動件60由此夾塊621與夾座622間穿過,此夾座622與該夾塊621相對的一側分別具有嚙齒以夾住連動件60 ;按壓開關61按壓時,驅動該撥動件66撥動轉齒650逆時鐘旋轉,此時集繩輪65與轉齒650同步轉動而收繩,即以集繩輪65的圓周長度收回連動件60,另當撥動件66被該扭力彈簧661回彈復位時,該轉齒650則于集繩輪65上以順時鐘空轉,此時的集繩輪不隨之回轉,依此收繩動作持續(xù)至連動件60停止被拉動,此時以該夾塊621及該夾座622夾持連動件60而定位。于收傘時,經(jīng)由按壓該按壓開關61后將連動件60下拉至底(于本實施例為多次按壓,并可于連動件60單次按壓的行程增加,例如在握把6內加裝齒輪組,亦可通過單次按壓即可收繩),以連桿件60牽動多節(jié)傘骨3收折,并以該下壓件15下移而依序撐開卡榫 110及卡榫111并令主桿1收折,此時該壓縮彈性件8被壓縮到底部,即收折如圖13的態(tài)樣。于開傘時,通過按壓該釋放開關62,以推開夾塊621而脫離夾座622,此時該壓縮彈性件8于主桿1內伸彈出,而此彈出的作用力使該最上桿體11及中間桿體13依序由最下桿體12伸出,最上桿體11與該中間桿13再借由該卡榫110定位,且該中間桿體13與該最下桿體12間則以該放榫111定位,同時該滑動件5被該彈性件14拉回而使連動件60隨滑動件5而被上拉而開傘,即回復至圖12的態(tài)樣。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在結構設計、使用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產(chǎn)業(yè)發(fā)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結構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新構造,具有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實用性,符合有關發(fā)明專利要件的規(guī)定,故依法提起申請。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開合傘具,其特征在于一主桿;數(shù)個傘骨,分別以一端樞設在主桿的頂端,且環(huán)繞于主桿以支撐傘布;數(shù)個主連桿,分別對應各該傘骨而設在主桿頂端之下,且各傘骨與對應的主連桿二者于主桿樞設處間的距離固定,且各主連桿樞擺方向與對應的傘骨相同;數(shù)個副連桿,各副連桿以一端樞設在主連桿的末端,另一端則樞設在傘骨,且各副連桿于主連桿擺動時牽引對應的傘骨連動;一滑動件,可軸向滑動地設于主桿,且與該主桿的頂端間結合一彈性件,可于主桿樞設該數(shù)個主連桿處的上下位置間滑移;一握把,設于該主桿底部,此握把設有一連動機構,此連動機構于主桿中以至少一連動件連結于該滑動件,以帶動該連動件上下滑移;數(shù)個拉伸彈性件,各拉伸彈性件對應該各主連桿而以一端結合在該主連桿樞接副連桿的末端處,各拉伸彈性件的另一端則結合在滑動件,且隨滑動件于主桿樞設數(shù)個主連桿處上下位移;借此,滑動件相對主桿上移時,各拉伸彈性件結合在滑動件的一端由主連桿樞接處的下方移動至上方,各主連桿即被拉伸彈性件朝上的分力拉動而揚起,以帶動副連桿牽引傘骨張開;滑動件相對主桿下移時,各拉伸彈性件結合在滑動件的一端由主連桿樞接處的上方移動至下方,各主連桿被拉伸彈性件朝上拉動的分力消失而下擺,以帶動副連桿牽引傘骨收折。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開合傘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桿于滑動件的相對位置設有一徑向貫穿主桿的長形孔,滑動件于底部設有一穿過該長形孔的限位桿,滑動件以此限位桿于該長形孔的兩端間的滑動距離為該滑動件的滑移行程,此滑移行程的長度較滑動件的長度短。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開合傘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桿于頂端設有一底座,數(shù)個導柱以環(huán)狀排列地縱向佇立于該底座上,于該數(shù)個導柱的頂端設一上蓋,該數(shù)個導柱被定位于底座與上蓋之間,于任二導柱之間各具有一縱向的長開口,該滑動件可縱向滑動地設于該數(shù)個導柱內,該彈性件分別結合在于此滑動件與該上蓋之間,且連動件連結于此滑動件,此滑動件于環(huán)側具有數(shù)個內凹的凹槽,各導柱分別位于對應的凹槽內,此滑動件于各該長開口中具有一連結部以樞設各該拉伸彈性件,各導柱于鄰近上蓋處樞設各傘骨,且各導柱于樞設傘骨處的下方樞設各該主連桿。
      4.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動開合傘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桿為單一桿體或為二個以上桿體可伸縮地插接組成,且各傘骨為單一桿體或為二以上的桿體可收折地銜接構成。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開合傘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桿為單一桿體,該彈性件為一拉伸彈簧,而該連動機構是握把上設置一按壓開關及一釋放開關,該連動件為一拉繩, 二接桿于握把中分別以一端可滑動地接觸于該按壓開關側壁,其一接桿一端朝上樞接在握把上的固定位置,另一接桿一端朝下則可滑動地接觸于握把側壁并與該連動件底端連結; 該釋放開關是于握把設在二接桿上方,此釋放開關于握把中受一壓縮彈簧頂推,釋放開關朝底部延伸一夾塊,連動件于夾塊的側邊相對設有一夾座,該連動件由此夾塊與夾座間穿過,此夾座與該夾塊相對的一側分別具有嚙齒以夾住連動件;按壓開關按壓時驅動接桿使連動件下拉,當連動件停止被拉動后以該夾塊及該夾座夾持而定位,此時的按壓開關被二接桿牽動而向內壓住,通過按壓該釋放開關而使夾塊脫離夾座,該滑動件被該彈性件拉回而使連動件隨滑動件而被上拉,此時按壓開關隨二接桿縮回而向外移出。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開合傘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桿于頂端具有一傘骨座樞接各傘骨,且主桿設有一連桿座樞設各主連桿,此傘骨座與連桿座于主桿上的距離固定。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開合傘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桿為二以上桿體插接組成,該彈性件為拉伸彈簧,各桿體具有不同的桿徑,且各桿體的桿徑于主桿伸長時由下至上漸縮,其中包含一桿徑最小的最上桿體以及一桿徑最大的最下桿體,該數(shù)個傘骨、該連桿座、滑動件分別設在該最上桿體,而最下桿體底部接設于該握把,一壓縮彈性件于主桿中分別以兩端抵頂于該最上桿體底端以及最下桿體底端,該最上桿體鄰近其下一桿體處設有一端面大于該下一桿體的卡榫,主桿于縮短時以此卡榫抵壓該下一桿體的頂端而驅使其內縮至最下桿體中,此時該壓縮彈性件被最上桿體下壓而產(chǎn)生一輔助最上桿體彈出的反作用力。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動開合傘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機構是握把上設置一按壓開關及一釋放開關,該連動件為一卷繩,該連動件在該握把的一端繞設于一集繩輪上, 此集繩輪于側邊設有一同軸并單向帶動集繩輪轉動的轉齒;握把內于底部樞設一撥動件, 此撥動件于上端具有齒部與該轉齒嚙合,撥動件與握把之間設有一扭力彈簧控制撥動件于撥動后復位,且握把于該撥動件的側邊設該按壓開關以撥動該撥動件擺動,該按壓開關按壓后被該扭力彈簧作動而彈回而可再次按壓;該釋放開關于握把中設在該集繩輪上方,此釋放開關于握把中受一壓縮彈簧頂推,釋放開關朝于末端連接一夾塊,此夾塊一端樞設于握把中,此夾塊的內側相對設有一夾座,該連動件由此夾塊與夾座間穿過,此夾座與該夾塊相對的一側分別具有嚙齒以夾住連動件;按壓開關按壓時,驅動該撥動件撥動轉齒轉動,而該集繩輪隨該轉齒而轉動,并以該集繩輪的圓周長度收回連動件,當連動件停止被拉動后以該夾塊及該夾座夾持而定位。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自動開合傘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桿于頂端具有一傘骨座樞接各傘骨,且主桿設有一連桿座樞設各主連桿,此傘骨座與連桿座于主桿上的距離固定。
      全文摘要
      一種自動開合傘具,包含一主桿、數(shù)個傘骨以支撐傘布、一滑動件及一握把,數(shù)個傘骨樞設在主桿頂端,主桿于頂端下樞設數(shù)個主連桿,各傘骨與主連桿間分別以一副連桿樞接,滑動件設于主桿上,且主桿底端設有握把,握把中設有連動機構,主桿中設有連動件與連動機構及滑動件連結,以數(shù)個拉伸彈性件滑動件與主連桿間連結,以連動機構經(jīng)連動件牽動滑動件滑移,數(shù)個拉伸彈性件被拉動而牽動各主連桿擺動,以連動傘骨張開及收折。本發(fā)明以簡單的構件組合,使成本相對的降低,且傘具的結構設計可使傘具于自動開合更容易被使用者操作而不費力。
      文檔編號A45B25/00GK102485090SQ201110027270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2日
      發(fā)明者郭志如 申請人:郭志如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