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無縫貼袋結構,屬于服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服裝縫制時,為了外觀好看,會在衣服上設計一些裝飾性的裝飾性貼袋,但是傳統(tǒng)的口袋縫制工藝非常麻煩,要在大身布料上切一個口袋開口,然后將事先縫制好的袋蓋從口袋開口處插入然后再反面進行縫制,做成后的口袋袋蓋連接處有多層面料重疊的縫制止口,止口處特別硬,貼身穿著時摩擦皮膚使人很不舒服,而且傳統(tǒng)的口袋縫制工藝難度大,必須由技術高超的工人才能完成,因此有必要改進口袋結構來解決這個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種加工簡單,且背面光滑的無縫貼袋結構。
本發(fā)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無縫貼袋結構,包括大身布料和貼在大身布料上的裝飾性貼袋;所述裝飾性貼袋包括袋布和袋底;所述裝飾性貼袋上端還設有袋蓋;所述袋蓋與大身布料為一個整體;所述袋布四周除袋蓋位置貼有裝飾膠覆蓋袋布邊;所述袋蓋的上端兩側對稱設有兩個切口,所述切口長度等于裝飾膠寬度的一半;所述裝飾膠穿過切口壓住袋蓋的上端兩側。
優(yōu)選的,所述裝飾膠的寬度為0.8-2cm。
優(yōu)選的,所述袋底的形狀與袋布相同,尺寸比袋布大5-10%。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無縫貼袋結構,其結構簡單,外形美觀獨特,且內(nèi)外反面光滑平整,不會摩擦皮膚,穿著舒適度高,本發(fā)明主要采用激光鐳射切割技術和冷熱壓無縫雙面粘合工藝,操作簡單,加工效率高,且成品率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1是本發(fā)明的大身面料上的袋蓋向上翻折180°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fā)明的袋布貼合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發(fā)明的袋底貼合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本發(fā)明的裝飾膠貼合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5是本發(fā)明的附圖4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中:1、大身布料;2、袋布;3、袋底;4、袋蓋;5、裝飾膠;6、切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來說明本發(fā)明。
本發(fā)明的一種無縫貼袋結構,如附圖1-5所示,包括大身布料1和貼在大身布料上的裝飾性貼袋;所述裝飾性貼袋包括袋布2和袋底3;所述裝飾性貼袋上端還設有袋蓋4;所述袋蓋4與大身布料1為一個整體;所述袋布2四周除袋蓋4位置貼有裝飾膠5;所述袋蓋4的上端兩側對稱設有兩個切口6,所述切口6長度等于裝飾膠4寬度的一半;所述裝飾膠5穿過切口6壓住袋蓋4的上端兩側。
進一步的說明,所述裝飾膠5的寬度為0.8-2cm,主要用于蓋住袋布2的貼合縫隙及增加美觀作用。
進一步的說明,所述袋底3的形狀與袋布2相同,尺寸比袋布2大5-10%。
本發(fā)明的無縫貼袋結構用以下縫制方法加工:
1)、采用激光鐳射切割技術將大身布料1、袋布2、袋底3和裝飾膠5裁切成形,其中大身布料1上,將袋蓋4裁切成形,袋蓋4的左右兩側開有對稱的切口6,如附圖1-4所示;
2)、將大身面料1上正面朝上,袋蓋4向上180°翻折,袋布2通過雙面粘合工藝貼合在大身面料1上,然后將袋蓋4向下180°向下翻折熨平,如附圖5-6所示;
3)、將大身面料1的反面朝上,袋底3通過雙面粘合工藝貼合在大身面料1的反面上,且位置與袋布2重合,如附圖7所示;
4)、將大身面料1的正面朝上,將裝飾膠5通過雙面粘合工藝貼合在袋布2的面料周邊,且裝飾膠5穿過切口6壓住袋蓋4的上端兩側,如附圖8-9所示。
進一步的說明,所述雙面粘合工藝是采用冷熱壓機進行的無縫縫合技術,此工藝操作簡單,加工效率高。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發(fā)明精神實質(zhì)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