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肺心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治療肺心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最常見者為慢性缺氧血性肺原性心臟病,又稱阻塞性肺氣腫性心臟病, 簡稱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動脈的慢性病變引起的肺循環(huán)阻力增高,致肺動脈高壓和 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類心臟病。肺心病在我國是常見病,多發(fā)病。十年前
據(jù)在全國調(diào)査了二千多萬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為0.4%。 1992年在北京、湖北、遼寧某 些地區(qū)農(nóng)民中普査了十萬余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為0.47%,基本與前相似。居住在高原 (如東北、華北、西北),日照不足又過于潮濕的西南地區(qū)及抽煙的人群患病率為高,并隨年 齡的增長而增高,91.2%以上患者年齡在41歲以上。男女性別無明顯差異。隨職業(yè)的不同患 病率依次為工人、農(nóng)民及一般城市居民?;疾÷首罡呖蛇_15.7% 49.8%。本病占住院心臟 病的構(gòu)成比為46% 38.5%。多數(shù)地區(qū)占第3、 4位,上海醫(yī)科大學中山醫(yī)院1980 1989年 的構(gòu)成比僅2.49%,占第8位,這與冠心病、心肌炎發(fā)病率與收治率例數(shù)增高有關(guān)。在氣候 嚴寒的北方及潮濕的西南地區(qū)則為首位。
本病病程進展緩慢,可分為代償與失代償二個階段,但其界限有時并不清楚。
(一) 功能代償期患者都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史,逐步出現(xiàn)乏力、呼吸困難。體檢 示明顯肺氣腫表現(xiàn),包括桶狀胸、肺部叩診呈過度清音、肝濁音上界下降、心濁音界縮小, 甚至消失。聽診呼吸音低,可有干濕羅音,心音輕,有時只能在劍突下處聽到。肺動脈區(qū)第 二音亢進,上腹部劍突下有明顯心臟搏動,是病變累及心臟的主要表現(xiàn)。頸靜脈可有輕度怒 張,但靜脈壓并不明顯增高。
(二) 功能失代償期肺組織損害嚴重引起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可導致呼吸和(或)心 力衰竭。
1. 呼吸衰竭缺氧早期主要表現(xiàn)為紫紺、心悸和胸悶等,病變進一步發(fā)展時發(fā)生低氧血癥 和高碳酸血癥,可出現(xiàn)各種精神神經(jīng)障礙癥狀,稱為肺性腦病。表現(xiàn)為頭痛、頭脹、煩躁不 安、語言障礙,并有幻覺、精神錯亂、抽搐或震顫等。動脈血氧分壓低于3.3kPa(25mmHg)時, 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超過9.3kPa(70mmHg)時,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更明顯,出現(xiàn)神志淡漠、嗜 睡,進而昏迷以至死亡。
2. 心力衰竭多發(fā)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因此常合并有呼吸衰竭,患者出現(xiàn)氣喘、心悸、少尿、紫紺加重,上腹脹痛、食欲不振、惡心甚至嘔吐等右心衰竭癥狀。體檢示頸靜脈怒張、 心率增快、心前區(qū)可聞奔馬律或有相對性三尖瓣關(guān)閉不全引起的收縮期雜音,雜音可隨病情 好轉(zhuǎn)而消失??沙霈F(xiàn)各種心律失常,特別是房性心律失常,肝腫大伴壓痛,肝頸反液壓征陽 性,水腫和腹水,病情嚴重者可發(fā)生休克。
此外,由于肺心病是以心、肺病變?yōu)榛A(chǔ)的多臟器受損害的疾病,因此在重癥患者中, 可有腎功能不全、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所致面頰色素沉著等表現(xiàn)。 中醫(yī)認為肺心病屬于"肺脹"、"喘咳"、"痰飲"等范疇。早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即有這方 面記載,如《靈樞*脹論》曰"肺脹者,虛滿而喘咳。"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下書 中,還進一步描述了 "目如脫狀"之癥,相當西醫(yī)所稱之"蛙目",并且根據(jù)其癥狀的不同, 分別選方。隋代《諸病源候論 上氣鳴息候》云"肺主于氣,邪乘于肺則肺脹,脹則肺管 不利,不利則氣理,故上氣喘逆,鳴息不通。"明確指出上氣鳴息系"脹則肺管不利"即氣 道阻塞所致,和現(xiàn)代西醫(yī)學所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患頗為一致。后世醫(yī)家對本病的其他癥狀 又有進一步認識。宋代《圣濟總錄》中載"水氣咳逆上氣通身洪腫,短氣脹滿,晝夜不得 臥。"明清醫(yī)籍中,對心力衰竭,肺郁血,肺水腫等類似癥候有不少精辟的論述?!毒霸廊珪?中云"失血之癥,凡見脹滿,咳嗽及左有腔膈間有隱隱脹痛者,此病在肺也。"又如喻昌 的《醫(yī)門法律》對呼吸功能不全,郁血性肝臟腫大、紫紺的發(fā)病機理有所闡述"蓋以支飲 上人,阻其氣則逆于肺間而為喘消,阻其血則雜揉心下而為痞堅,腎氣上應,其色黑,血凝 之色亦黑,故黧黑見于面部。"可見,我國古代中醫(yī)學己積累了相當?shù)慕?jīng)驗。
中醫(yī)將肺心病分為五種類型 (l)肺腎氣虛外感型;(2)心肺腎陽虛水泛型;(3)痰濁蔽窮型;(4)無陽欲絕型(5)熱淤傷絡型
中醫(yī)采用潤肺清肺、溫中化痰、健脾益氣、補益肺腎的方藥治療此病。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肺心病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該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肺心病的中藥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 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制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計制成的
發(fā)明內(nèi)容
川芎10-20份
生姜5-15份
甘草20-30份
人參10-20份
蘇子5-10份
地黃10-15份
犀角20-25份
麥冬15-25份
沙參15-20份
五味子5-15份
白芥子15-20份
懷牛膝20-25份
效成分優(yōu)選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計制成:川芎16份
生姜10份
甘草26份
人參15份
蘇子8份
地黃13份
犀角23份
麥冬21份
沙參18份
五味子ll份
白芥子18份
懷牛膝23份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該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 生姜粉碎成極細粉備用;
(2) 甘草、地黃、五味子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時,分次濾過,合并濾液,減壓 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15 (6(TC)的清膏;
(3) 川芎、人參、蘇子、犀角、麥冬、沙參、白芥子、懷牛膝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 濾過,合并濾液,靜置48小時,取上清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 (60°C)的 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制成顆粒、 膠囊及片劑。
本發(fā)明的藥物組合物可以與藥學上可接收的載體,例如填充劑如淀粉、微晶纖維素等; 粘合劑如維生素衍生物、淀粉等;通過顆粒劑、膠囊劑、片劑口服給藥的方式使用。
本發(fā)明中藥組合具有潤肺清肺、溫中化痰、健脾益氣、補益肺腎之功效,用于肺心病引 起的咳嗽、氣喘、紫紺、心悸和胸悶等癥。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實施例l: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顆粒劑
(1) 生姜100g粉碎成極細粉備用;
(2) 甘草300 g、地黃130g、五味子11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時,分次濾 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 15 (60°C)的清膏;
(3) 川粵160g、人參150g、蘇子80g、犀角230g、麥冬210g、沙參180g、白芥子180g、 懷牛膝23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靜置48小時,取上 清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 (6(TC)的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及清膏,干燥, 粉碎成細粉,加入糊精600g、乳糖300g,混勻,以75%乙醇濕法制粒即得。
實施例2: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膠囊劑
(1) 生姜100g粉碎成極細粉備用;
(2) 甘草300g、地黃130g、五味子11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時,分次濾 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 15 (60°C)的清膏;
(3) 川粵160g、人參150g、蘇子80g、犀角230g、麥冬210g、沙參180g、白芥子180g、懷牛膝23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靜置48小時,取上 清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 (6(TC)的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及清膏,干燥, 粉碎成細粉,加入淀粉500g,混勻,裝入空膠囊內(nèi)即得。 實施例3: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片劑
(1) 生姜100g粉碎成極細粉備用;
(2) 甘草300g、地黃130g、五味子110g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時,分次濾 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 15 (60°C)的清膏;
(3) 川芎160g、人參150g、蘇子80g、犀角230g、麥冬210g、沙參180g、白芥子180g、 懷牛膝23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靜置48小時,取上 清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 (60°C)的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及清膏,干燥, 粉碎成細粉,加淀粉200g,微晶纖維素200g,以70%乙醇濕法制粒,壓片,包衣 即得。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肺心病的中藥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計制成的川芎10-20份 生姜5-15份 甘草20-30份人參10-20份 蘇子5-10份 地黃10-15份犀角20-25份 麥冬15-25份沙參15-20份五味子5-15份 白芥子15-20份 懷牛膝20-25份
2、 如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計制 成的川芎16份 人參15份 犀角23份 五味子ll份生姜10份 蘇子8份 麥冬21份 白芥子18份甘草26份 地黃13份 沙參18份 懷牛膝23份
3、 如權(quán)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可制成顆粒、膠囊及片 劑。
4、 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 生姜粉碎成極細粉備用;(2) 甘草、地黃、五味子用60%乙醇回流二次,每次一小時,分次濾過,合并濾液,減壓 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15 (60°C)的清膏;(3) 川芎、人參、蘇子、犀角、麥冬、沙參、白芥子、懷牛膝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 濾過,合并濾液,靜置48小時,取上清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 (60°C)的 稠膏,加入上述細粉及清膏,干燥,粉碎成細粉,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制成顆粒、 膠囊及片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肺心病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由川芎、生姜、甘草、人參、蘇子、地黃、犀角、麥冬、沙參、五味子、白芥子、懷牛膝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制成。本發(fā)明還涉及了該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中藥組合具有潤肺清肺、溫中化痰、健脾益氣、補益肺腎之功效,用于肺心病引起的咳嗽、氣喘、紫紺、心悸和胸悶等癥。
文檔編號A61P9/00GK101549142SQ20081010341
公開日2009年10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4月3日
發(fā)明者顏麗君 申請人:北京中科仁和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