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痹通止痛膏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痹通止痛膏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上對于骨折和骨裂等外傷疾病的治療,一般采用手術治療或正骨手法復位后,用夾板或石膏固定患處治療,再輔以口服藥物。這種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療效差,治愈時間長,一般兩到三個月,且因傷痛處的持久腫痛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當關節(jié)舊傷勞損時,風寒濕邪之氣滯留經(jīng)絡,影響人體氣血運行,久而久之成痰成瘀,造成痛痹,導致肢體關節(jié)疼痛,關節(jié)屈伸不利;骨折后期,肢體局部淤血阻滯經(jīng)絡,出現(xiàn)疼痛癥狀。雖然目前治療骨折的外用藥也很多,但治療效果均不顯著,患者傷處的腫痛不能快速消除,治愈效果也不理想,而且因為外用藥需要長時間外敷于患處,組方治療效果不甚理想,收效甚微,沒有起到藥物快速起效的目的。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是針對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溫經(jīng)通絡、活血止痛的痹通止痛膏及其制備方法。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痹通止痛膏,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組分生川烏、生草烏、制乳香、制沒藥各28-34份,甘松15-18份,紅花16-20份,白芷28-34份,當歸 15-32份,樟腦粉8-20份,血竭40-46份,山奈15-22份,香附8_17份,木香37-42份,肉桂 23-30份,牙皂9-15份,細辛8-15份,荊芥28-34份,獨活17-27份,赤芍10-22份,石菖蒲 12-19份,延胡索30-39份,丁香30-37份,馬錢子20-32份,冰片12-18份,麝香5-8份。中醫(yī)醫(yī)學理論認為氣血淤滯,不通則痛,血不活則骨不能生;骨折后期,經(jīng)血淤積不散,形成局部腫痛。本發(fā)明正是基于上述中醫(yī)理論,采用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huán),加大骨折局部的供血量,促進血腫吸收,使成骨細胞增生,減輕局部創(chuàng)傷性炎癥。本處方中,川烏、草烏、馬錢子、獨活、白芷共為君藥,具有祛風濕、溫通經(jīng)絡、止痹痛的作用;乳香、沒藥、當歸、紅花、血竭、香附、赤芍為臣藥,具有行氣活血、化瘀通絡的作用;甘松、木香、丁香、山奈、樟腦粉、冰片、肉桂為佐藥,其中甘松、木香、丁香、山奈具有理氣止痛的作用,樟腦、冰片具有散腫止痛止癢的作用,肉桂具有溫中補陽的作用;麝香、延胡索、牙皂、細辛、石菖蒲、荊芥為使藥,以其性辛走竄入絡,達到通經(jīng)活絡的作用。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痹通止痛膏的制備方法,首先將上述組分血竭、制乳香、制沒藥、樟腦粉、冰片、麝香分別研磨成細粉末狀備用;然后將上述組分的生川烏、生草烏、甘松、 紅花、白£、當歸、山奈、香附、木香、肉桂、牙阜、細辛、荊芥、獨活、赤茍、石菖蒲、延胡索、丁香、馬錢子在重量配比不低于2400份的麻油內(nèi)浸,加熱熬制一段時間;去除藥渣,加入重量配比為960-1200份的黃丹,加熱熬制一段時間;最后將血竭,制乳香、制沒藥、樟腦粉、冰片、麝香末加入,攪勻后取出并去火毒,加工成貼。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痹通止痛膏及其制備方法適用于舊傷勞損、各種風寒濕痹痛,傷折后期,局部疼痛,本膏藥的特點是使用方便,哪里痛往哪貼,整體與局部相結合靈活運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fā)明的特征、技術手段以及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功能,下面結合附圖
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痹通止痛膏,其中各重量配比的組分優(yōu)選生川烏、生草烏、制乳香、制沒藥各28份,甘松15份,紅花16份,白芷28份,當歸15份,樟腦粉8份,血竭40份,山奈15份, 香附8份,木香37份,肉桂23份,牙皂9份,細辛8份,荊皮28份,獨活17份,赤芍10份, 石菖蒲12份,延胡索30份,丁香30份,馬錢子20份,冰片12份,麝香3份。首先將血竭、制乳香、制沒藥、樟腦粉、冰片、麝香分別研磨成細粉末狀備用;然后將生川烏、生草烏、甘松、紅花、白£、當歸、山奈、香附、木香、肉桂、牙阜、細辛、荊芥、獨活、 赤芍、石菖蒲、延胡索、丁香、馬錢子在重量配比為2400份的麻油內(nèi)浸3日,加熱熬制一段時間,以熬制成黑色物狀為準;去除藥渣,加入重量配比為1200份的黃丹,加熱熬制一段時間,以熬制成滴水成珠為準;最后將血竭,制乳香、制沒藥、樟腦粉、冰片、麝香末加入,攪勻后取出并去火毒,加工成貼。這種痹通止痛膏與其他藥物組方相比有以下優(yōu)點
一、加工中采用冷卻法取出火毒,膏貼無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二、這種痹通止痛膏滲透吸收強,直達病灶,起到與內(nèi)服的同樣效果。加熱過程中可以將組分按其性質、分期分批進行熬制,以使藥物的有效成分泄出。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痹通止痛膏及其制備方法適用于舊傷勞損、各種風寒濕痹痛,傷折后期,局部疼痛,本膏藥的特點是使用方便,哪里痛往哪貼,整體與局部相結合靈活運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痹通止痛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組分生川烏、生草烏、制乳香、 制沒藥各28-34份,甘松15-18份,紅花16-20份,白芷28-34份,當歸15-32份,樟腦粉8_20 份,血竭40-46份,山奈15-22份,香附8-17份,木香37-42份,肉桂23-30份,牙皂9-15份, 細辛8-15份,荊芥28-34份,獨活17-27份,赤芍10-22份,石菖蒲12-19份,延胡索30-39 份,丁香30-37份,馬錢子20-32份,冰片12-18份,麝香5_8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痹通止痛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組分生川烏、生草烏、制乳香、制沒藥各28份,甘松15份,紅花16份,白芷28份,當歸15份,樟腦粉 8份,血竭40份,山奈15份,香附8份,木香37份,肉桂23份,牙皂9份,細辛8份,荊皮28 份,獨活17份,赤芍10份,石菖蒲12份,延胡索30份,丁香30份,馬錢子20份,冰片12份, 麝香3份。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痹通止痛膏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將上述組分血竭、制乳香、制沒藥、樟腦粉、冰片、麝香分別研磨成細粉末狀備用;然后將上述組分的生川烏、生草烏、甘松、紅花、白£、當歸、山奈、香附、木香、肉桂、牙阜、細辛、荊芥、獨活、赤茍、 石菖蒲、延胡索、丁香、馬錢子在重量配比不低于2400份的麻油內(nèi)浸,加熱熬制一段時間; 去除藥渣,加入重量配比為960-1200份的黃丹,加熱熬制一段時間;最后將血竭,制乳香、 制沒藥、樟腦粉、冰片、麝香末加入,攪勻后取出并去火毒,加工成貼。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痹通止痛膏及其制備方法,以川烏、草烏、馬錢子、獨活、白芷共為君藥,具有祛風濕、溫通經(jīng)絡、止痹痛的作用;以乳香、沒藥、當歸、紅花、血竭、香附、赤芍為臣藥,具有行氣活血、化瘀通絡的作用;以甘松、木香、丁香、山奈、樟腦粉、冰片、肉桂為佐藥,其中甘松、木香、丁香、山奈具有理氣止痛的作用,樟腦、冰片具有散腫止痛止癢的作用,肉桂具有溫中補陽的作用;以麝香、延胡索、牙皂、細辛、石菖蒲、荊芥為使藥,以其性辛走竄入絡,達到通經(jīng)活絡的作用。本發(fā)明痹通止痛膏及其制備方法適用于舊傷勞損、各種風寒濕痹痛,傷折后期,局部疼痛,本膏藥的特點是使用方便,哪里痛往哪貼,整體與局部相結合靈活運用。
文檔編號A61K9/70GK102579929SQ20121005227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3月2日
發(fā)明者姚少文 申請人:姚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