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濕熱蘊結(jié)引起的乙型肝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濕熱蘊結(jié)引起的乙型肝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它主要是由茵陳蒿、土茯苓、虎杖、連翹、藿香、雞內(nèi)金、茜草等藥物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備而成,本發(fā)明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除濕的功能,用于治療濕熱蘊結(jié)引起的乙型肝炎見效快,療效好,治愈率高。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濕熱蘊結(jié)引起的乙型肝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乙型肝炎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lǐng)域。
技術(shù)背景
[0002]乙型肝炎也稱血清型肝炎(Serum Hepatitis),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會引起肝硬化和肝癌。乙肝主要在中國及其他一些亞洲國家中流行,在非洲薩哈拉沙漠南方也非常盛行。乙型肝炎與肺結(jié)核和艾滋病并列世界上最常見的傳染病。全世界約有3.5~4億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人數(shù)高達艾滋病感染者的八倍以上。由于西藥無法有效治療乙型肝炎,因此人們對快速有效治療乙型肝炎的中藥藥物存在極大的需求,至今為止,還沒有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本發(fā)明的有關(guān)報道。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人依據(jù)中醫(yī)理論的研究和臨床試驗的反復(fù)驗證,終于找到了有效治療乙型肝炎的藥物,從而完成了本發(fā)明。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更有效的治療乙型肝炎的中藥組合藥物。
[0005]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了該中藥組合藥物的制備方法。
[0006]本發(fā)明藥物是選擇茵陳蒿、土茯苓、虎杖、連翹、藿香、雞內(nèi)金、茜草、地耳草、赤芍、白術(shù)、半夏、敗醬、香櫞、蒲公英、車前子、佛手柑、金錢草、紫草、赤小豆、七葉一枝花、大腹皮、茅根、山楂、白花蛇舌草、牡丹皮、銀柴胡、龍葵、延胡索、甘草藥物進行組合制備的,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治療乙型肝炎。其中選用茵陳蒿是因為其性味苦辛,涼,入 肝、脾、膀胱經(jīng),有清熱利濕的功能,治濕熱黃疸,小便不利,風(fēng)癢瘡疥。選用土茯苓是因為其性味甘淡,平,入肝、胃經(jīng),有解毒,除濕,利關(guān)節(jié)的功能,治梅毒,淋濁,筋骨攣痛,腳氣,疔瘡,癰腫,瘰疬。選用虎杖是因為其性味苦,平,有祛風(fēng),利濕,破瘀,通經(jīng)的功能,治風(fēng)濕筋骨疼痛,濕熱黃疸,淋濁帶下,婦女經(jīng)閉,產(chǎn)后惡露不下,癥瘕積聚,痔漏下血,跌撲損傷,燙傷,惡瘡癬疾。選用連翹是因為其性味苦,涼,入心、肝、膽經(jīng),有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腫的功能,治溫?zé)?,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疬,小便淋閉。選用藿香是因為其性味辛,微溫,入肺、脾、胃經(jīng),有快氣,和中,辟移,祛濕的功能,治感冒暑濕,寒熱,頭痛,胸脘痞悶,嘔吐泄瀉,瘧疾,痢疾,口臭。選用雞內(nèi)金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脾、胃經(jīng),有治積滯,健脾胃的功能,治食積脹滿,嘔吐反胃,瀉痢,疳積,消渴,遺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瘡。選用茜草是因為其性味苦,寒,有涼血止血,祛瘀通經(jīng)的功能,治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瘀阻經(jīng)閉,關(guān)節(jié)痹痛,跌撲腫痛。選用地耳草是因為其性味苦甘,涼,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的功能,治傳染性肝炎,瀉痢,小兒驚風(fēng),疳積,喉蛾,腸癰,癤腫,蛇咬傷。選用赤芍是因為其性味苦,微寒,歸肝經(jīng),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的功能,治溫毒發(fā)狂,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jīng)閉痛經(jīng),癎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選用白術(shù)是因為其性味苦甘,溫,入脾、胃經(jīng),有補脾,益胃,燥濕,和中的功能,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泄瀉,痰飲,水腫,黃疸,濕痹,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選用半夏是因為其性味辛,溫,有毒,入脾、胃經(jīng),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的功能,治濕痰冷飲,嘔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脹滿,痰厥頭痛,頭暈不眠,外消癰腫。選用敗醬是因為其性味苦,平,入肝、胃、大腸經(jīng),有清熱解毒,排膿破瘀的功能,治腸癰,下痢,赤白帶下,產(chǎn)后瘀滯腹痛,目赤腫痛,癰腫疥癬。選用香櫞是因為其性味辛苦酸,溫,入肝、肺、脾經(jīng),有理氣,舒郁,消痰,利膈的功能,治胃痛脹滿,痰飲咳嗽氣壅,嘔噦少食。選用蒲公英是因為其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經(jīng),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jié)的功能,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瘡腫,急性結(jié)膜炎,感冒發(fā)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選用車前子是因為其性味甘,寒,入腎、膀胱經(jīng),有利水,清熱,明目,祛痰的功能,治小便不通,淋池,帶下,尿血,暑濕瀉痢,咳嗽多痰,濕痹,目赤障翳。選用佛手柑,異名佛手、佛手香櫞,是因為其性味辛苦酸,溫,入肝、胃經(jīng),有理氣,化痰的功能,治胃痛,脅脹,嘔吐,噎膈,痰飲咳喘,并能解酒。選用金錢草是因為其性味苦辛,涼,有清熱,利尿,鎮(zhèn)咳,消腫,解毒的功能,治黃疸,水腫,膀胱結(jié)石,瘧疾,肺癰,咳嗽,吐血,淋濁,帶下,風(fēng)濕痹痛,小兒疳積,驚癎,癰腫,瘡癬,濕疹。選用紫草是因為其性味苦苦,寒,入心包絡(luò)、肝經(jīng),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的功能,治溫?zé)岚哒睿瑵駸狳S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濁,血痢,熱結(jié)便秘,燒傷,濕疹,丹毒,癰瘍。選用赤小豆是因為其性味甘酸,平,入心、小腸經(jīng),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能,治水腫,腳氣,黃疸,瀉痢,便血,癰腫。選用蚤休是因為其性味苦辛,寒,有毒,入心、肝經(jīng),有清熱解毒,平喘止咳,熄風(fēng)定驚的功能,治癰腫,疔瘡,瘰疬,喉痹,慢性氣管炎,小J L驚風(fēng)抽搐,蛇蟲咬傷。選用大腹皮是因為其性味辛,微溫,入脾、胃、大小腸經(jīng),有下氣寬中,行水的功能,治脘腹痞脹,腳氣,水腫。選用白茅根是因為其性味甘、寒,入肺、胃、小腸經(jīng),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的功能,治熱病煩渴,吐血,紐血,肺熱喘急,胃熱卩歲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腫,黃痕。選用山楂是因為其性味酸甘,微溫,入脾、胃、肝經(jīng),有消食積,散瘀血,驅(qū)絳蟲的功能,治肉積,癥瘕,痰飲,痞滿,吞酸,瀉痢,腸風(fēng),腰痛,疝氣,產(chǎn)后兒枕痛,惡露不盡,小兒乳食停滯。選用白花蛇舌草是因為其性味苦甘,寒,入心、肝、脾三經(jīng),有清熱,利濕,解毒的功能,治肺熱喘咳,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痢疾,黃疸,盆腔炎,附件炎,癰腫疔瘡,毒蛇咬傷。選用牡丹皮是因為其性味辛苦,涼,入心、肝、腎經(jīng),有清熱,涼血,和血,消瘀的功能,治熱入血分,發(fā)斑,驚癇,吐、衄、便血,骨蒸勞熱,經(jīng)閉,癥瘕,癰瘍,撲損。選用銀柴胡是因為其性味甘苦,涼,入肝、胃經(jīng),有清熱涼血的功能,治虛勞骨蒸,陰虛久瘧,小兒疳熱羸瘦。選用龍葵是因為其性味苦,寒,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功能,治疔瘡,癰腫,丹毒,跌打扭傷,慢性氣管炎,急性腎炎。選用延胡索是因為其性味辛苦,溫,入肝、胃經(jīng),有活血,散瘀,理氣,止痛的功能,治心腹腰膝諸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癥瘕,崩中,`產(chǎn)后血暈,惡露不盡,跌打損傷。選用甘草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經(jīng),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diào)和諸藥的功能,炙用,治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fā)熱,肺痿咳嗽,心悸,驚癎;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
[0007]【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組分的藥物用量也是發(fā)明人經(jīng)過大量摸索總結(jié)得出的,各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圍內(nèi)都具有較好的療效。
[0008]茵陳蒿25_35g 土茯苓 10_20g 虎杖 10_20g
連翹 26-36g藿香 12-25g 雞內(nèi)金 10_18g
茜草 12-20g地耳草 10-20g 赤芍15-25g白術(shù) 8-16g 半夏 12-22g 敗醬 10-20g 香櫞 10-18g蒲公英 15-25g 車前子 12-22g 佛手柑 4-12g 金錢草 10-20g 紫草 12-22g 赤小豆 25-35g七葉一枝花12-20g 大腹皮 16_25g 茅根 22-32g山楂 12-20g 白花蛇舌草25_35g 牡丹皮 10_20g銀柴胡 10-18g 龍葵 5-15g 延胡索 12-20g甘草 5-12g。
優(yōu)選為
茵陳蒿 30g 土獲茶 15g 虎杖 12g 連翹 30g 藿香 15g 雞內(nèi)金 13g 茜草 15g 地耳草 15g 赤芍 20g 白術(shù) IOg 半夏 15g 敗醬 13g 香櫞 15g 蒲公英 20g 車前子 15g 佛手柑 5g 金錢草 15g 紫草 15g 赤小豆 30g 七葉一枝花 15g 大腹皮 18g 茅根 30g 山楂 15g 白花蛇舌草30g 牡丹皮 15g 銀柴胡 15g 龍葵 IOg 延胡索 15g 甘草 8g。
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如下 一、備料
1、茵陳蒿:過篩,揀去雜 質(zhì),除去殘根,碾碎,再過篩去凈泥屑;
2、土茯苓:用水浸漂,夏季每日換水I次,春、秋每2日換水I次,冬季可3日換水I次,防止發(fā)臭,以泡透為止,撈出切片,及時干燥;
3、虎杖:采得后,細銼,曬干;
4、連翹:揀凈雜質(zhì),搓開,除去枝梗;
5、藿香:揀去雜質(zhì),除去殘根及老莖,先將葉摘下另放,莖用水潤透,切段,曬干,然后與葉和勻;
6、雞內(nèi)金:揀去雜質(zhì),漂凈曬干;
7、茜草: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厚片或段,干燥,篩去碎屑;
8、地耳草:夏、秋采,洗凈,曬干;
9、赤芍: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大小分檔,洗凈,潤透,切薄片,干燥,篩去碎屑;
10、白術(shù):揀凈雜質(zhì),用水浸泡,泡后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11、半夏:揀去雜質(zhì),篩去灰屑;
12、敗醬: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用水噴淋,稍晾,切段,干燥;
13、香櫞: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搶水洗凈,稍潤,切絲,低溫干燥,篩去碎屑;
14、蒲公英:揀去雜質(zhì),洗凈泥土,切段,曬干;
15、車前子:揀去雜質(zhì),篩去泥屑,空粒;
16、佛手柑:揀去雜質(zhì),用水噴潤后,切碎,曬干;
17、金錢草:揀凈雜質(zhì),篩去灰屑,曬干;18、紫草:洗凈,潤透,切片,曬干;
19、赤小豆: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用時搗碎;
20、蚤休:秋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干燥;
21、大腹皮:揀凈雜質(zhì),碾軋使軟,敲打,篩去泥屑;
22、白茅根:揀凈雜質(zhì),洗凈,微潤,切段,曬干,簸凈碎屑;
23、山楂:揀凈雜質(zhì),篩去核;
24、白花蛇舌草: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搶水洗凈,稍晾,切段,干燥,篩去灰屑;
25、牡丹皮:揀去雜質(zhì),除去木心,洗凈,潤透,切片,晾干;
26、銀柴胡:揀去雜質(zhì),去蘆,用水洗凈,稍浸泡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27、龍葵:取原藥材,除去老梗、雜質(zhì),洗凈,稍潤,切段,干燥;
28、延胡索:揀去雜質(zhì),用水浸泡,洗凈,曬晾,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片或打碎;
29、甘草:揀去雜質(zhì),洗凈,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時,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0009]二、制備
1、將所述重量的茵陳蒿、土茯苓、虎杖、連翹、藿香、雞內(nèi)金、茜草、地耳草、赤芍、白術(shù)、半夏、敗醬、香櫞、蒲公英、`車前子、佛手柑、金錢草、紫草、赤小豆、七葉一枝花、大腹皮、茅根、山楂、白花蛇舌草、牡丹皮、銀柴胡、龍葵、延胡索、甘草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6倍量,武火煎煮沸騰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25分鐘,過濾得第一次煎煮液。
[0010]2、將第一次過濾后的藥渣加水4倍量,武火煎煮沸騰,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過濾得第二次煎煮液。
[0011]3、合并兩次煎煮液,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鐘即得,將藥液分為4劑服用。
[0012]本發(fā)明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除濕的功能,用于治療乙型肝炎見效快、療效好。以下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藥物的有益效果,這些試驗包括本發(fā)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和臨床療效觀察試驗。
[0013][試驗例I]本發(fā)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
取西德兔30只,雌雄兼用,體重2.0-2.5kg,分兩組,每組15只,其中一組為超劑量試驗組,另一組為正常量試驗組。超劑量試驗組為25ml/kg,正常量為10ml/kg,給藥方式為灌胃法給藥,每天二次,連服7天,每天觀察給藥反應(yīng),結(jié)果表明二組家兔活動、飲食正常,藥物無不良毒副作用。
[試驗例2]本發(fā)明藥物的臨床療效觀察
1、一般資料
收治門診患者共100例。
[0014]2、診斷標(biāo)準(zhǔn)
(I)全身癥狀
肝臟會影響人體全身,因肝功能受損,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體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腫,容易疲勞,打不起精神,失眠、多夢等乙肝癥狀。少數(shù)人還會有類似感冒的乙肝癥狀。
[0015](2)消化道癥狀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患者因膽汁分泌減少,常出現(xiàn)食欲不振、惡心、厭油、上腹部不適、腹脹等明顯的乙肝癥狀。
[0016](3)黃疸肝臟是膽紅素代謝的中樞,乙肝患者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會出現(xiàn)黃疸,皮膚、小便發(fā)黃,小便呈濃茶色等乙肝癥狀。
[0017](4)肝區(qū)疼痛
肝臟一般不會感覺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覺神經(jīng)分布,當(dāng)乙肝惡化時,乙肝患者出現(xiàn)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適、隱痛等乙肝癥狀。
[0018](5)肝脾腫大
乙肝患者由于炎癥、充血、水腫、膽汁淤積,常有肝臟腫大等乙肝癥狀。
[0019](6)手掌表現(xiàn)
不少乙肝患者會出現(xiàn)肝掌等乙肝癥狀。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會充血性發(fā)紅,兩手無名指第二指關(guān)節(jié)掌面有明顯的壓痛感等乙肝癥狀。
[0020](7)皮膚表現(xiàn)
不少慢性肝炎患者特別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稱肝病面容,這可能是由于內(nèi)分泌失調(diào)形成的乙肝癥狀。同時,乙肝患者皮膚上還會出現(xiàn)蜘蛛痣等。
[0021]3、治療方法
選用上述藥劑,給患者服用,每日2次,每次I劑,30天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服用三個療程。
[0022]4、療效評定標(biāo)準(zhǔn) 顯效:乙型肝炎病情得到控制,恢復(fù)正常;
好轉(zhuǎn):乙型肝炎病變癥狀減輕,患者體征得到改善,病情逐步好轉(zhuǎn);
無效:達不到好轉(zhuǎn)標(biāo)準(zhǔn)者。
[0023]5、治療結(jié)果(見下表):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濕熱蘊結(jié)引起的乙型肝炎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圍內(nèi)的原料藥制成: 茵陳蒿25-35g 土茯苓10-20g虎杖10-20g 連翹26-36g藿香12-25g雞內(nèi)金10_18g 茜草12-20g地耳草10-20g赤芍15-25g 白術(shù)8-16g半夏12-22g敗醬10-20g 香櫞10-18g蒲公英15-25g車前子12-22g 佛手柑4-12g金錢草10-20g紫草12-22g 赤小豆25-35g七葉一枝花12-20g大腹皮16_25g 茅根22-32g山楂12-20g白花蛇舌草25_35g 牡丹皮10_20g銀柴胡10-18g龍葵5-15g 延胡索12-20g甘草5-12g。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其中各原料藥的用量為: 茵陳蒿30g 土獲茶15g虎杖12g 連翹30g藿香15g雞內(nèi)金13g 茜草15g地耳草15g赤芍20g 白術(shù)IOg半夏15g敗醬13g 香櫞15g蒲公英20g車前子15g 佛手柑5g金錢草15g紫草15g 赤小豆30g七葉一枝花15g大腹皮18g 茅根30g山楂15g白花蛇舌草30g 牡丹皮15g銀柴胡15g龍葵IOg 延胡索15g甘草8g。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藥物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 (一)備料 (1)茵陳蒿:過篩,揀去雜質(zhì),除去殘根,碾碎,再過蘿去凈泥屑; (2)土茯苓:用水浸漂,夏季每日換水I次,春、秋每2日換水I次,冬季可3日換水I次,防止發(fā)臭,以泡透為止,撈出切片,及時干燥; (3)虎杖:采得后,細銼,曬干; (4)連翹:揀凈雜質(zhì),搓開,除去枝梗; (5)藿香:揀去雜質(zhì),除去殘根及老莖,先將葉摘下另放,莖用水潤透,切段,曬干,然后與葉和勻; (6)雞內(nèi)金:揀去雜質(zhì),漂凈曬干; (7)茜草: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厚片或段,干燥,篩去碎屑; (8)地耳草:夏、秋采,洗凈,曬干; (9)赤芍: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大小分檔,洗凈,潤透,切薄片,干燥,篩去碎屑; (10)白術(shù):揀凈雜質(zhì),用水浸泡,泡后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11)半夏:揀去雜質(zhì),篩去灰屑; (12)敗醬: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用水噴淋,稍晾,切段,干燥;(13)香櫞: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搶水洗凈,稍潤,切絲,低溫干燥,篩去碎屑; (14)蒲公英:揀去雜質(zhì),洗凈泥土,切段,曬干; (15)車前子:揀去雜質(zhì),篩去泥屑,空粒; (16)佛手柑:揀去雜質(zhì),用水噴潤后,切碎,曬干; (17)金錢草:揀凈雜質(zhì),篩去灰屑,曬干; (18)紫草:洗凈,潤透,切片,曬干; (19)赤小豆: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用時搗碎; (20)蚤休:秋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干燥; (21)大腹皮:揀凈雜質(zhì),碾軋使軟,敲打,篩去泥屑; (22)白茅根:揀凈雜質(zhì),洗凈,微潤,切段,曬干,簸凈碎屑; (23)山楂:揀凈雜質(zhì),篩去核; (24)白花蛇舌草: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搶水洗凈,稍晾,切段,干燥,篩去灰屑; (25)牡丹皮:揀去雜 質(zhì),除去木心,洗凈,潤透,切片,晾干; (26)銀柴胡:揀去雜質(zhì),去蘆,用水洗凈,稍浸泡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27)龍葵:取原藥材,除去老梗、雜質(zhì),洗凈,稍潤,切段,干燥; (28)延胡索:揀去雜質(zhì),用水浸泡,洗凈,曬晾,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片或打碎; (29)甘草:揀去雜質(zhì),洗凈,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時,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二)制備 (1)將所述重量的茵陳蒿、土茯苓、虎杖、連翹、藿香、雞內(nèi)金、茜草、地耳草、赤芍、白術(shù)、半夏、敗醬、香櫞、蒲公英、車前子、佛手柑、金錢草、紫草、赤小豆、七葉一枝花、大腹皮、茅根、山楂、白花蛇舌草、牡丹皮、銀柴胡、龍葵、延胡索、甘草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6倍量,武火煎煮沸騰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25分鐘,過濾得第一次煎煮液; (2)將第一次過濾后的藥渣加水4倍量,武火煎煮沸騰,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過濾得第二次煎煮液; (3)合并兩次煎煮液,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鐘即得,將藥液分為4劑服用。
【文檔編號】A61P31/20GK103751658SQ201410062667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2月22日
【發(fā)明者】儲可英 申請人:儲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