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制劑,由龍眼核、大蒜、酢漿草、白芨、延胡索、香附子、蒲公英、甘草按一定重量比合成,具有活血行氣、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的功效,原料藥均為純中草藥,對于治療胃痛具有療效好、見效快、愈后不復發(fā)的優(yōu)點。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制劑
【技術(shù)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中藥制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shù)】
[0002]胃痛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疾病,由于脾胃受損,氣血不調(diào)所引起胃脘部疼痛的病證,又稱胃脘痛,導致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食飽后馬上運動、食無定時、工作高度緊張、飲酒過度、辛辣飲食過量等,其癥狀表現(xiàn)為脹痛、隱痛、刺痛、灼痛、悶痛、絞痛等,其中尤以脹痛、隱痛、刺痛常見。目前治療胃痛的中成藥有很多種,如氣滯胃痛顆粒、虛寒胃痛顆粒、潰瘍顆粒、腸胃康顆粒、溫胃舒、胃丸等,這些藥物對于胃痛都有一定的療效作用,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療效不確切、不能標本兼治等缺陷。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療效好、見效快、愈后不復發(fā)的治療胃痛的中藥制劑。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shù)方案予以實現(xiàn)。
[0005]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龍眼核、大蒜各20份,酢漿草、白芨、延胡索各15份,香附子、蒲公英各10份,甘草5份。
[0006]本發(fā)明可以制成中藥學上可接受的各種制劑,優(yōu)選丸劑。制備方法為: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上述原料,去雜、洗凈、晾干;共軋為細粉,和勻,過80—100目細羅;用冷開水將藥粉泛為小丸;曬干或低溫干燥,裝袋,每袋10克,入盒密封。
[0007]本發(fā)明的各原料藥藥用性能如下:
龍眼核:性味歸經(jīng):苦、潘、平,歸膀胱經(jīng);功效:行氣散結(jié),止血,燥濕;
大蒜:性味歸經(jīng) :溫、辛、甘,歸脾、胃、肺經(jīng);功效:溫脾暖胃,消食理氣,去寒濕,消癰腫,化癥積肉食;
酢漿草:性味歸經(jīng):酸、寒,歸大腸、小腸經(jīng);功效:鎮(zhèn)靜,安眠,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白芨:性味歸經(jīng):苦、甘、澀、微寒,歸肺、肝、胃經(jīng);功效:收斂止血,消腫生?。?br>
延胡索:性味歸經(jīng):辛、苦、溫,歸肝、脾經(jīng);功效:活血,利氣,止痛;
香附子:性味歸經(jīng):辛、微苦、微甘、平,歸肝、脾、三焦經(jīng);功效:行氣解郁,調(diào)經(jīng)止痛; 蒲公英:性味歸經(jīng):苦、甘、寒,歸肝、胃經(jīng);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尿通淋;
甘草:性味歸經(jīng):甘、平,歸心、肺、脾、胃經(jīng);功效:補脾益氣、祛痰止咳、解毒、調(diào)和諸藥。
[0008]本發(fā)明用上述諸藥相合具有活血行氣、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治療胃痛具有療效好、見效快、愈后不復發(fā)的作用。
[0009]服用方法:口服,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7天為一個療程。
[0010]臨床療效標準: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制劑治療胃痛之療效判斷主要依據(jù)于胃痛癥狀是否消失。具體療效分以下三級:治愈一癥狀全部消失;好轉(zhuǎn)一癥狀明顯改善;無效一癥狀跟治療前一樣,未有任何改善。
[0011]臨床治療效果:用本發(fā)明藥物治療胃痛患者54例,其中男41例,女13例,年齡最大66歲,最小17歲;治療一個療程,其中治愈14例,好轉(zhuǎn)40例,治療兩個療程,其中治愈38例,好轉(zhuǎn)16例,總有效率為100%。
[0012]典型病例1:韋某,男,63歲,退休干部,患胃痛有12年,癥狀表現(xiàn)為胃刺痛、絞痛、畏寒等;服用過多種藥物未治愈,經(jīng)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制劑一個療程后開始好轉(zhuǎn),兩個療程后治愈,隨訪I年未復發(fā)。
[0013]典型病例2:黃某,男,19歲,學生,來診時自述,胃部疼痛,時輕時重,并伴有惡心、嘔吐、乏力等,病發(fā)已有14天,經(jīng)醫(yī)院檢查確診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服用醫(yī)院開的處方藥阿托品、嗎叮林、蓋胃平等時,病痛有所緩解,但服藥兩天后胃部又開始隱痛。經(jīng)服用了本發(fā)明的中藥制劑,3天后開始好轉(zhuǎn),7天后治愈,隨訪I年未復發(fā)。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丸劑,按重量份數(shù)稱取原料:龍眼核、大蒜各20克,酢漿草、白芨、延胡索各15克,香附子、蒲公英各10克,甘草5克。制備方法:將上述,去雜、洗凈、晾干;共軋為細粉,和勻,過80 —100目細羅;用冷開水將藥粉泛為小丸;曬干或低溫干燥,裝袋,每袋10克,入盒密封。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龍眼核、大蒜各20份,酢漿草、白芨、延胡索各15份,香附子、蒲公英各10份,甘草5份。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胃痛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為丸劑。
【文檔編號】A61P1/00GK103948805SQ201410210551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5月19日
【發(fā)明者】韋江南 申請人: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