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及其吻合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包括固定手柄和活動手柄,活動手柄上部設置有卡接件,活動手柄前側的固定手柄上設置有擊發(fā)鎖緊機構,該擊發(fā)鎖緊機構與卡接件配合,在活動手柄向前轉動至閉合時,擊發(fā)鎖緊機構將卡接件鎖定,固定手柄上還設置有用于使卡接件與擊發(fā)鎖緊機構分離的解鎖機構;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吻合器,包括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本發(fā)明能夠在第一次閉合活動手柄后將其鎖定,不能自動復位,此時因為手柄處于閉合狀態(tài),必須要通過操作解鎖機構解鎖才能進行第二次擊發(fā),避免醫(yī)生誤判斷和誤擊發(fā)造成手術失敗,保證了手術操作順序的正確性;同時通過復位機構,可以使醫(yī)生選擇合適的組織再進行閉合和切割。
【專利說明】 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及其吻合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及其吻合器。
【背景技術】
[0002]在腹腔式和或內窺手術過程中,手術過程通過病人身上的小切口或插入創(chuàng)口的狹窄套管被實施。在傳統(tǒng)或開放式的過程中,醫(yī)生直接的接觸手術部位。由于其減少的患者創(chuàng)傷,縮短患者恢復期和顯著降低總體成本,腹腔式手術臺相對開放手術具有優(yōu)勢。為了配合內窺式和腹腔式的具體需求,內窺式縫合設備已被開發(fā)使醫(yī)生能比較容易地接觸手術部位。典型地,這些縫合器械包括支撐在逼近縫合設備未端的可鉸接的工具部件。該工具部件可被可選擇地操控以使醫(yī)生能在受限的空間內操控手術裝置。這些儀器給內窺手術提供了顯著的醫(yī)療好處。盡管如此,仍希望在成本降低和制造復雜性上有所改進。目前切割吻合器均為開放式切割吻合器器械體積比較大,手術病人切口比較大,對病人恢復不利時間比較長,增加患者痛苦,目前切割吻合器擊發(fā)保險裝置設計不夠理想,使用不夠方便,易產生誤擊發(fā),影響手術成功率,增加患者痛苦。
[0003]現(xiàn)階段腔鏡吻合器在臨床使用過程中,醫(yī)生完全依靠操作手柄,來實現(xiàn)器械閉合和切割的兩個功能,同時兩個過程有著嚴格的時序要求,必須先閉合組織,方可擊發(fā)進行切割;而現(xiàn)有的吻合器,在進行閉合組織后,手柄仍回歸原位,手柄完全可以直接擊發(fā),醫(yī)生無法判斷是否已經完成切割,造成醫(yī)生判斷混亂,可能出現(xiàn)多次閉合和切割的情況,造成手術失?。徊皇煜て餍档尼t(yī)生,閉合組織后不打開保險就強行操作器械,也會造成手術失敗。因此亟需一種能讓醫(yī)生操作方便,并能清楚的判斷是否已經切割的吻合器。
【發(fā)明內容】
[0004]鑒于以上所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及其吻合器,能夠在活動手柄第一次閉合后將其鎖定,便于醫(yī)生清楚的判斷是否已擊發(fā),避免醫(yī)生判斷錯誤和誤操作,造成手術失敗。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包括固定手柄和活動手柄,所述活動手柄上部設置有卡接件,所述活動手柄前側的固定手柄上設置有擊發(fā)鎖緊機構,該擊發(fā)鎖緊機構與所述卡接件配合,在活動手柄向前轉動至閉合時,所述擊發(fā)鎖緊機構將卡接件鎖定,所述固定手柄上還設置有用于使卡接件與擊發(fā)鎖緊機構分離的解鎖機構。
[0006]采用上述結構,在進行組織閉合時,當第一次操作活動手柄閉合后,擊發(fā)鎖緊機構將卡接件卡住,使得活動手柄鎖在閉合狀態(tài),不能自動復位。此時因為手柄處于閉合狀態(tài),醫(yī)生無論從視覺方面還是實際操作方面都能清楚判斷不能進行第二次擊發(fā),必須要通過解鎖機構解鎖才能進行第二次擊發(fā),從而讓醫(yī)生清楚的知道手術操作到哪一步,避免醫(yī)生誤判斷和誤擊發(fā)造成手術失敗。本發(fā)明所述的前后方向,是根據操作吻合器的方式而設定,即吻合器的固定手柄為后部,吻合器的閉合切割部為前部。
[0007]作為優(yōu)選:所述擊發(fā)鎖緊機構包括導向件、彈簧和鎖止件,所述導向件沿上下方向傾斜設置在固定手柄上,所述彈簧下端支撐在固定手柄側壁上,彈簧上部與所述鎖止件下部連接,所述鎖止件能在彈簧作用下沿導向件上下運動,所述鎖止件上設置有與卡接件相適應的卡接頭,所述解鎖裝置的撥動桿與鎖止件連接,在解鎖時,撥動桿撥動鎖止件,使卡接頭與卡接件分尚。
[0008]導向件一方面可以支撐鎖止件,另一方面起導向作用,限制鎖止件的運動范圍,通過彈簧支撐,使鎖止件可以上下運動,并自動復位,解鎖裝置的撥動桿也可以通過撥動卡接頭來實現(xiàn)解鎖。
[0009]作為優(yōu)選:所述固定手柄為中空的殼體,所述活動手柄通過銷釘轉動地安裝在固定手柄上,所述導向件為開設在固定手柄內側壁上的導向槽,該導向槽向前傾斜,所述固定手柄的兩內側壁上均設有一個導向槽,所述鎖止件包括橫向設置的支撐件以及向前傾斜設置的擊發(fā)復位桿和第一導向塊,該支撐件與活動手柄的銷釘平行,所述擊發(fā)復位桿上設置有第二導向塊,所述支撐件的兩端部分別與第一導向塊和擊發(fā)復位桿的下部連接,所述第一導向塊和第二導向塊分別伸入兩個所述導向槽內。
[0010]也可以采用鎖止件下部伸入彈簧內的方式進行導向和支撐,導向槽也可以開設在擊發(fā)復位桿上,導向塊設置在活動手柄內壁。
[0011]作為優(yōu)選:所述卡接件位于活動手柄上端前側,該卡接件包括條形的主體,該主體前端部向一側延伸形成凸塊,且該凸塊的前下端面為傾斜面,所述卡接頭連接在所述鎖止件的支撐件后側,該卡接頭為塊狀,該卡接頭前部開設有卡接豁口,卡接頭后端上部為與凸塊前下端面對應的傾斜面,在所述活動手柄向前轉動時,所述凸塊卡入卡接豁口內,將活動手柄鎖定在閉合狀態(tài)。
[0012]主體前端部可向左或向右側延伸形成凸塊,卡接豁口位于卡接頭前部上表面,活動手柄向前轉動時,凸臺前端的傾斜面擠壓卡接頭后端的傾斜面,然后落入卡接豁口內,在彈簧向上的作用力下形成鎖定。該卡接結構配合穩(wěn)定,且結構簡單便于操作。
[0013]作為優(yōu)選:所述解鎖機構設置在擊發(fā)鎖緊機構前方的固定手柄上,該解鎖機構包括限位套筒、柱形的保險按鈕、復位彈簧和撥動桿,所述限位套筒垂直安裝在固定手柄上,并與活動手柄的的銷釘平行,所述保險按鈕和復位彈簧同軸地安裝在限位套筒內,所述撥動桿連接在保險按鈕上,并與保險按鈕垂直;
[0014]所述限位套筒后側壁上沿軸向開有條形限位口,所述撥動桿設置在該限位口內,并能在復位彈簧作用下沿限位口長度方向運動,限位口限制撥動桿在限位套筒周向的運動,所述支撐件上表面開設有卡槽,該卡槽上部的寬度從上至下由寬變窄,該卡槽上部側壁為朝卡槽兩側傾斜的斜面,所述撥動桿一端與保險按鈕連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卡槽內,限制所述鎖止件向上運動,當按壓所述保險按鈕時,所述撥動桿由卡槽上部側壁滑動至鎖止件的擊發(fā)復位桿上表面,所述鎖止件帶動卡接頭向下運動,卡接頭與卡接件分離,所述活動手柄復位。
[0015]撥動桿與保險按鈕中部連接,活動手柄閉合鎖定時,撥動桿位于卡槽內,當需要解鎖時,按壓保險按鈕,保險按鈕帶動撥動桿沿限位口運動,撥動桿通過擠壓卡槽側壁,由卡槽上部側壁滑動至鎖止件的擊發(fā)復位桿上表面,使鎖止件沿彈簧方向向下運動,卡接件的凸臺從卡接頭的卡接豁口中釋放出來,活動手柄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復位至打開狀態(tài),此時可以進行擊發(fā)操作。松開保險按鈕后,撥動桿在復位彈簧作用下移動至卡槽內。
[0016]作為優(yōu)選:所述支撐件為矩形塊狀,所述卡槽為兩個,并排設置在支撐件上;所述彈簧為兩根,分別支撐在支撐件兩端下部,所述卡接頭為兩個,分別連接在支撐件兩端部,所述卡接件為兩個,分別與兩個卡接頭對應。
[0017]作為優(yōu)選:所述限位套筒、導向件與固定手柄一體成型,所述擊發(fā)復位桿和卡接頭與支撐件一體成型,通過一體注塑成型的方式,便于生產,且結構牢固。
[0018]作為優(yōu)選:所述固定手柄上部還設置有復位機構,復位機構包括齒條、復位片、復位鈕,所述齒條上部水平設置有凸條,該凸條上開設有開口朝下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兩側壁為向外傾斜的斜面,所述擊發(fā)復位桿的上端伸入該限位槽內,該擊發(fā)復位桿上端面為與限位槽槽壁對應的曲面,當所述復位鈕拉動齒條向后運動時,所述擊發(fā)復位桿在限位槽槽壁的擠壓作用下向下運動,所述卡接頭與卡接件分離,活動手柄復位。
[0019]采用上述結構,在向后拉動齒條時,限位槽槽壁擠壓擊發(fā)復位桿上端面,擊發(fā)復位桿上端退出限位槽,抵在凸條下表面,由于擊發(fā)復位桿向下運動帶動卡接頭向下運動,從而使凸臺脫離卡接豁口,實現(xiàn)解鎖,活動手柄在手柄扭簧的作用下復位;該復位機構用于不準備擊發(fā)時使用,即在閉合位置未選對,或想調整閉合位置時,拉動復位按鈕即可,操作十分方便;松開復位按鈕后,齒條復位,擊發(fā)復位桿在彈簧作用力下復位;在此過程中擊發(fā)復位桿只沿導向槽上下運動;齒條下部的棘齒與安裝在活動手柄上端的棘爪配合。
[0020]作為優(yōu)選:所述擊發(fā)復位桿為條狀,該擊發(fā)復位桿上端面為弧形面,該擊發(fā)復位桿上端前側的半徑大于后側的半徑。
[0021]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吻合器,包括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當然還包括常規(guī)吻合器的部件,在這里不作贅述。
[0022]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夠在第一次閉合活動手柄后將其鎖定,不能自動復位。此時因為手柄處于閉合狀態(tài),醫(yī)生無論從視覺方面還是實際操作方面都能清楚判斷不能進行第二次擊發(fā),必須要通過外部操作解鎖機構解鎖才能進行第二次擊發(fā),從而讓醫(yī)生清楚的知道手術操作到哪一步,避免醫(yī)生誤判斷和誤擊發(fā)造成手術失敗,保證了手術操作順序的正確性;同時通過復位機構,可以使醫(yī)生選擇合適的組織再進行閉合和切割,避免多次閉合和切割操作,增加患者痛苦,造成手術失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視圖;
[0025]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的另一側視圖;
[0026]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固定手柄右半側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固定手柄左半側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吻合器初始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吻合器擊發(fā)鎖緊時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8為圖7的局部放大視圖;
[0031]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吻合器擊發(fā)解鎖時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10為圖9的局部放大視圖;
[0033]圖1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吻合器未擊發(fā)復位時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12為圖11的局部放大視圖。
[0035]零件標號說明
[0036]I固定手柄
[0037]2活動手柄
[0038]21卡接件
[0039]23 銷釘
[0040]3擊發(fā)鎖緊機構
[0041]31支撐件
[0042]32擊發(fā)復位桿
[0043]33卡接頭
[0044]34卡接豁口
[0045]35導向槽
[0046]36 彈簧
[0047]37 卡槽
[0048]38第一導向件
[0049]39加強筋
[0050]4解鎖機構
[0051]41限位套筒
[0052]42保險按鈕
[0053]43復位彈簧
[0054]44 限位口
[0055]45撥動桿
[0056]5復位機構
[0057]51 齒條
[0058]52復位片
[0059]53復位鈕
[0060]54復位銷
[0061]55 凸條
[0062]56限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63]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fā)明的其他優(yōu)點及功效。
[0064]如圖1至圖12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包括固定手柄I和活動手柄2,固定手柄I為中空的殼體,活動手柄2通過銷釘23和扭簧轉動地安裝在固定手柄I內,活動手柄2上部設置有卡接件21,活動手柄2前側的固定手柄I上設置有擊發(fā)鎖緊機構3,該擊發(fā)鎖緊機構3與卡接件21配合,在活動手柄2向前轉動至閉合時,擊發(fā)鎖緊機構3將卡接件21鎖定,固定手柄I上還設置有用于使卡接件21與擊發(fā)鎖緊機構3分離的解鎖機構4,該解鎖機構4位于擊發(fā)鎖緊機構3前方,用于確定組織位置后,需要擊發(fā)時解鎖,固定手柄I的上部還設置有復位機構5,用于閉合組織位置不理想,不想擊發(fā)時解鎖,方便醫(yī)生重新調整閉合位置。
[0065]進一步如圖2至圖5所示,其中卡接件21位于活動手柄2上端前側,該卡接件21包括條形的主體,該主體前端部向一側延伸形成凸塊,且該凸塊的前下端面為傾斜面,擊發(fā)鎖緊機構3包括導向件、彈簧36和鎖止件,導向件為開設在固定手柄I內側壁上的導向槽35,該導向槽35向前傾斜,固定手柄I的兩內側壁上均設有一個導向槽35,本例中為增強其強度,導向槽35由在固定手柄I內壁上的回形加強筋39圍成,鎖止件包括橫向設置的支撐件31以及向前傾斜設置的擊發(fā)復位桿32和第一導向塊38,該支撐件31與活動手柄2的銷釘23平行,擊發(fā)復位桿32上設置有第二導向塊(圖中未標出),該第二導向塊由擊發(fā)復位桿32側面延伸形成,支撐件31的兩端部分別與第一導向塊38和擊發(fā)復位桿32的下部連接,第一導向塊38和第二導向塊分別伸入兩個所述導向槽35內;彈簧36下端支撐在固定手柄I內壁上,彈簧36上部與支撐件31下部抵接,鎖止件能在彈簧36作用下沿導向槽35上下運動,支撐件31的兩端部上設置有與卡接件21相適應的卡接頭33,卡接頭33位于支撐件31后側,朝向所述的卡接件21,該卡接頭33為塊狀,該卡接頭33前上部開設有卡接豁口 34,卡接頭33后端上部為與凸塊前下端面對應的傾斜面,在活動手柄2向前轉動時,凸塊卡入卡接豁口 34內,將活動手柄2鎖定在閉合狀態(tài)。
[0066]解鎖機構4設置在擊發(fā)鎖緊機構3前方的固定手柄I內壁上,該解鎖機構4包括限位套筒41、柱形的保險按鈕42、復位彈簧43和撥動桿45,限位套筒41垂直安裝在固定手柄I內壁上,并與活動手柄2的的銷釘23平行,保險按鈕42和復位彈簧43同軸地安裝在限位套筒41內,該復位彈簧43套在保險按鈕42上,撥動桿45連接在保險按鈕42上,并與保險按鈕42垂直;限位套筒41后側壁上橫向開有條形限位口 44,撥動桿45設置在該限位口 44內,并能在復位彈簧43作用下沿限位口 44長度方向運動,即橫向運動,支撐件31上表面開設有兩個卡槽37,兩個卡槽37分別靠近兩個擊發(fā)復位桿32,該卡槽37上部側壁為朝卡槽37兩側傾斜的斜面,即成倒角狀,撥動桿45 —端與保險按鈕42連接,另一端伸入卡槽37內,限制鎖止件向上運動,當按壓保險按鈕42時,撥動桿45使支撐件31帶動卡接頭33向下運動,卡接頭33與卡接件21分尚,活動手柄2復位。
[0067]其中支撐件31為矩形塊狀,彈簧36為兩根,分別支撐在支撐件31兩端下部,卡接頭33為兩個,分別連接在支撐件31兩端部,卡接件21為兩個,分別與兩個卡接頭33對應,擊發(fā)復位桿32和卡接頭33與支撐件31 —體成型。
[0068]復位機構5包括齒條51、復位片52、復位鈕53、拉簧、復位銷54等,齒條51上部左右兩側水平設置有凸條55,該凸條55上開設有開口朝下的限位槽56,限位槽56兩側壁為向外傾斜的斜面,擊發(fā)復位桿32為條狀,該擊發(fā)復位桿32上端面為弧形面,該擊發(fā)復位桿32上端前側的半徑大于后側的半徑,擊發(fā)復位桿32的上端伸入該限位槽56內,該擊發(fā)復位桿32上端面與限位槽56槽壁對應,當復位鈕53拉動齒條51向后運動時,擊發(fā)復位桿32在限位槽56槽壁的擠壓作用下向下運動,卡接頭33與卡接件21分離,活動手柄2復位。
[0069]本發(fā)明同時還提供了一種吻合器,包括上述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當然還包括常規(guī)吻合器的部件,在這里不作贅述。
[0070]下面結合附圖具體介紹一下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
[0071]如圖6所示,初始狀態(tài)時,醫(yī)生進行組織位置的選擇,此時活動手柄2處于打開狀態(tài),擊發(fā)復位桿32上端抵在齒條51凸條55的下表面,卡接頭33和卡接件21處于分離狀態(tài);
[0072]如圖7和圖8所示,當醫(yī)生選擇好組織需要定位時,扳動活動手柄2,活動手柄2以銷釘23為中心向前轉動,推進器同時推進齒條51,活動手柄2前方的卡接件21運動至卡接頭33斜上方,凸塊沿卡接頭33后部斜面卡入卡接豁口 34內,同時由于齒條51前移,凸條55的限位槽56移動至擊發(fā)復位桿32上方,擊發(fā)復位桿32不再被凸條55壓住,在彈簧36作用力下,整個鎖止件都沿導向槽35方向向上移動,卡接頭33將卡接件21卡住,擊發(fā)復位桿32上端伸入限位槽56內,活動手柄2下部向固定手柄I靠攏、閉合,此時醫(yī)生就能清楚判斷是不能進行切割操作的,必須要進行解鎖才能操作,從而使醫(yī)生清楚的知道手術進行到了哪一步,避免誤操作。
[0073]如圖9和圖10所示,當醫(yī)生認為組織位置確認了,可以擊發(fā)時,按下保險按鈕42,撥動桿45沿限位口 44長度方向運動,撥動桿45通過擠壓卡槽37側壁,由卡槽37上部側壁滑動至鎖止件的擊發(fā)復位桿32上表面,使鎖止件沿彈簧36方向向下運動,卡接件21的凸臺從卡接頭33的卡接豁口 34中釋放出來,活動手柄2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復位至打開狀態(tài),此時可以進行擊發(fā)操作。松開保險按鈕42后,撥動桿45在復位彈簧43作用下移動至卡槽37內;
[0074]如圖11和圖12所示,當醫(yī)生認為需要重新選擇位置,不準備擊發(fā)時,向后拉動復位按鈕,齒條51向后移動,限位槽56槽壁擠壓擊發(fā)復位桿32上端面,擊發(fā)復位桿32上端退出限位槽56,抵在凸條55下表面,由于擊發(fā)復位桿32向下運動帶動卡接頭33向下運動,從而使凸臺脫離卡接豁口 34,實現(xiàn)解鎖,活動手柄2在手柄扭簧的作用下復位;松開復位按鈕后,齒條51在拉簧作用下復位,擊發(fā)復位桿32在彈簧36作用力下復位。
[0075]因此本發(fā)明能夠在第一次閉合活動手柄2后將其鎖定,不能自動復位。此時因為手柄處于閉合狀態(tài),醫(yī)生無論從視覺方面還是實際操作方面都能清楚判斷不能進行第二次擊發(fā),必須要通過外部操作解鎖機構4解鎖才能進行第二次擊發(fā),從而讓醫(yī)生清楚的知道手術操作到哪一步,避免醫(yī)生誤判斷和誤擊發(fā)造成手術失敗,保證了手術操作順序的正確性;同時通過復位機構5,可以使醫(yī)生選擇合適的組織再進行閉合和切割,避免多次閉合和切割操作,增加患者痛苦,造成手術失敗。
[0076]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發(fā)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發(fā)明,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發(fā)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發(fā)明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權利要求】
1.一種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包括固定手柄和活動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手柄上部設置有卡接件,所述活動手柄前側的固定手柄上設置有擊發(fā)鎖緊機構,該擊發(fā)鎖緊機構與所述卡接件配合,在活動手柄向前轉動至閉合時,所述擊發(fā)鎖緊機構將卡接件鎖定,所述固定手柄上還設置有用于使卡接件與擊發(fā)鎖緊機構分離的解鎖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擊發(fā)鎖緊機構包括導向件、彈簧和鎖止件,所述導向件沿上下方向傾斜設置在固定手柄上,所述彈簧下端支撐在固定手柄側壁上,彈簧上部與所述鎖止件下部連接,所述鎖止件能在彈簧作用下沿導向件上下運動,所述鎖止件上設置有與卡接件相適應的卡接頭,所述解鎖裝置的撥動桿與鎖止件連接,在解鎖時,撥動桿撥動鎖止件,使卡接頭與卡接件分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手柄為中空的殼體,所述活動手柄通過銷釘轉動地安裝在固定手柄上,所述導向件為開設在固定手柄內側壁上的導向槽,該導向槽向前傾斜,所述固定手柄的兩內側壁上均設有一個導向槽; 所述鎖止件包括橫向設置的支撐件以及向前傾斜設置的擊發(fā)復位桿和第一導向塊,該支撐件與活動手柄的銷釘平行,所述擊發(fā)復位桿上設置有第二導向塊,所述支撐件的兩端部分別與第一導向塊和擊發(fā)復位桿的下部連接,所述第一導向塊和第二導向塊分別伸入兩個所述導向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位于活動手柄上端前側,該卡接件包括條形的主體,該主體前端部向一側延伸形成凸塊,且該凸塊的前下端面為傾斜面,所述卡接頭連接在所述鎖止件的支撐件后側,該卡接頭為塊狀,該卡接頭前部開設有卡接豁口,卡接頭后端上部為與凸塊前下端面對應的傾斜面,在所述活動手柄向前轉動時,所述凸塊卡入卡接豁口內,將活動手柄鎖定在閉合狀態(tài)。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鎖機構設置在擊發(fā)鎖緊機構前方的固定手柄上,該解鎖機構包括限位套筒、柱形的保險按鈕、復位彈簧和撥動桿,所述限位套筒垂直安裝在固定手柄上,并與活動手柄的的銷釘平行,所述保險按鈕和復位彈簧同軸地安裝在限位套筒內,所述撥動桿連接在保險按鈕上,并與保險按鈕垂直; 所述限位套筒后側壁上沿軸向開有條形限位口,所述撥動桿設置在該限位口內,并能在復位彈簧作用下沿限位口長度方向運動,所述支撐件上表面開設有卡槽,該卡槽上部側壁為朝卡槽兩側傾斜的斜面,所述撥動桿一端與保險按鈕連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卡槽內,限制所述鎖止件向上運動,當按壓所述保險按鈕時,所述撥動桿使鎖止件帶動卡接頭向下運動,卡接頭與卡接件分尚,所述活動手柄復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為矩形塊狀,所述卡槽為兩個,并排設置在支撐件上;所述彈簧為兩根,分別支撐在支撐件兩端下部,所述卡接頭為兩個,分別連接在支撐件兩端部,所述卡接件為兩個,分別與兩個卡接頭對應。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筒、導向件與固定手柄一體成型,所述擊發(fā)復位桿和卡接頭與支撐件一體成型。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手柄上部還設置有復位機構,復位機構包括齒條、復位片、復位鈕,所述齒條上部水平設置有凸條,該凸條上開設有開口朝下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兩側壁為向外傾斜的斜面,所述擊發(fā)復位桿的上端伸入該限位槽內,該擊發(fā)復位桿上端面為與限位槽槽壁對應的曲面,當所述復位鈕拉動齒條向后運動時,所述擊發(fā)復位桿在限位槽槽壁的擠壓作用下向下運動,所述卡接頭與卡接件分尚,活動手柄復位。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擊發(fā)復位桿為條狀,該擊發(fā)復位桿上端面為弧形面,該擊發(fā)復位桿上端前側的半徑大于后側的半徑。
10.一種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9任意一項所述的吻合器的防誤擊發(fā)保險機構。
【文檔編號】A61B17/072GK104224260SQ201410481825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19日
【發(fā)明者】蘭祥濤, 張磊, 羅湖斌, 張英杰 申請人:重慶康美唯外科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