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中藥組合物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shù)】
[0002]白帶病為中醫(yī)病名,亦稱為帶下,是婦女常見病、多發(fā)病。白帶病是指帶下量明顯增多,色、質(zhì)、氣味異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癥狀。造成白帶病的原因很多,如滴蟲性陰道炎、霉菌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子宮頸糜爛、子宮頸息肉、子宮內(nèi)膜炎、宮頸癌等。臨床表現(xiàn)常見白帶增多、綿綿不斷、腰痛、神疲等,或見赤白相兼,或五色雜下,或膿濁樣,有臭氣。若腐臭難聞,當(dāng)警惕是否有癌變。
[0003]本病發(fā)生的病因病機(jī)主要是臟腑功能失常,濕從內(nèi)生;或下陰直接感染濕毒蟲邪,致使?jié)裥皳p傷任帶,使任脈不固,帶脈失約,帶濁下注胞中,流溢于陰竅,發(fā)為帶下病。帶下色白或淡黃、質(zhì)粘稠、無臭氣、綿綿不斷,面色蒼白、四肢不溫、精神疲倦、納少便溏,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緩。帶下病的辨證有虛實之分。臨床以實證較多,尤其合并陰癢者更為多見。一般帶下量多、色白,質(zhì)清無臭者,屬虛;帶下量多,色、質(zhì)異常有臭者,屬實。本病的治療以祛濕為主。腎虛者,健脾益氣,升陽除濕;腎虛者,補(bǔ)腎固澀,佐以健脾除濕;腎虛者,清熱利濕;濕毒者,清熱解毒利濕;感蟲陰癢蝕爛者,必須配合陰道沖洗和納藥等外治法。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白帶病為婦科常見病,不注意治療有癌變的可能,本發(fā)明是提供一種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根據(jù)白帶病的病因及特點(diǎn),從中醫(yī)的角度出發(fā)對治愈白帶病,減輕女性病患痛苦有良效,在保證治愈率的同時,根據(jù)中醫(yī)藥理降低藥材中的有害成分,減少藥材毒性對身體的損害。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
[0006]一種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8 - 16份鹿茸,8 - 16份菟絲子,8 - 16份肉蓯蓉,8 - 16份紫菀,8 - 16份白蒺藜,18 - 26份黃芪,10 - 20份桑螵蛸,4 - 8份制附子,10 - 18份杜仲,20 - 40份雞冠花,20 - 40份海螵蛸,4 - 8份甘草,3 - 7份肉桂。
[0007]所述的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10 -14份鹿鸞,10 -14份菟絲子,10 -14份肉蓯蓉,10 -14份紫斃,10 -14份白蒺藜,20 - 24份黃芪,13 - 17份桑螵蛸,5 - 7份制附子,12 - 16份杜仲,25 - 35份雞冠花,25 - 35份海螵蟲肖,5 - 7份甘草,4 - 6份肉桂。
[0008]所述的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12份鹿茸,12份菟絲子,12份肉蓯蓉,12份紫菀,12份白蒺藜,22份黃芪,15份桑螵蛸,6份制附子,14份杜仲,30份雞冠花,30份海螵蛸,6份甘草,5份肉桂。
[0009]本發(fā)明的功效為通過宜溫腎培元、固濕止帶,主治白帶清冷、良多、質(zhì)稀、終日淋漓不斷,腰酸如折,小腹冷痛,苔薄白,脈沉遲。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對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進(jìn)行詳細(xì)闡述,以使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diǎn)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fā)明的保護(hù)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1]實施例1
[0012]一種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12份鹿茸,12份菟絲子,12份肉蓯蓉,12份紫斃,12份白蒺藜,22份黃苗,15份桑螵蛸,6份制附子,14份杜仲,30份雞冠花,30份海螵蛸,6份甘草,5份肉桂。
[0013]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按照配比準(zhǔn)備藥材原料,先將肉桂研磨成末,分為兩份,再將其余藥材放入容器內(nèi),添加300份的水,進(jìn)行第一次煎煮至100份湯藥,到處湯藥,再添加350份的水,進(jìn)行第二次煎煮至100份的藥湯,去渣留湯,兩份藥湯分兩次各沖服一份肉桂,每日兩次,每日一劑。
[0014]實施例2
[0015]一種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16份鹿茸,16份菟絲子,8份肉蓯蓉,8份紫菀,16份白蒺藜,18份黃芪,20份桑螵蛸,4份制附子,10份杜仲,40份雞冠花,40份海螵蛸,8份甘草,7份肉桂。
[0016]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按照配比準(zhǔn)備藥材原料,先將肉桂研磨成末,分為兩份,再將其余藥材放入容器內(nèi),添加300份的水,進(jìn)行第一次煎煮至100份湯藥,到處湯藥,再添加350份的水,進(jìn)行第二次煎煮至100份的藥湯,去渣留湯,兩份藥湯分兩次各沖服一份肉桂,每日兩次,每日一劑。
[0017]實施例3
[0018]一種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8份鹿茸,8份菟絲子,16份肉蓯蓉,16份紫菀,8份白蒺藜,26份黃芪,10份桑螵蛸,8份制附子,18份杜仲,20份雞冠花,20份海螵蛸,4份甘草,3份肉桂。
[0019]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按照配比準(zhǔn)備藥材原料,先將肉桂研磨成末,分為兩份,再將其余藥材放入容器內(nèi),添加300份的水,進(jìn)行第一次煎煮至100份湯藥,到處湯藥,再添加350份的水,進(jìn)行第二次煎煮至100份的藥湯,去渣留湯,兩份藥湯分兩次各沖服一份肉桂,每日兩次,每日一劑。
[0020]實施例4
[0021]一種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14份鹿茸,10份菟絲子,10份肉蓯蓉,14份紫斃,14份白蒺藜,20份黃苗,17份桑螵蛸,5份制附子,16份杜仲,35份雞冠花,25份海螵蛸,5份甘草,6份肉桂。
[0022]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按照配比準(zhǔn)備藥材原料,先將肉桂研磨成末,分為兩份,再將其余藥材放入容器內(nèi),添加300份的水,進(jìn)行第一次煎煮至100份湯藥,到處湯藥,再添加350份的水,進(jìn)行第二次煎煮至100份的藥湯,去渣留湯,兩份藥湯分兩次各沖服一份肉桂,每日兩次,每日一劑。
[0023]實施例5
[0024]一種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10份鹿茸,14份菟絲子,14份肉蓯蓉,10份紫斃,10份白蒺藜,24份黃苗,13份桑螵蛸,7份制附子,12份杜仲,25份雞冠花,35份海螵蛸,7份甘草,4份肉桂。
[0025]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按照配比準(zhǔn)備藥材原料,先將肉桂研磨成末,分為兩份,再將其余藥材放入容器內(nèi),添加300份的水,進(jìn)行第一次煎煮至100份湯藥,到處湯藥,再添加350份的水,進(jìn)行第二次煎煮至100份的藥湯,去渣留湯,兩份藥湯分兩次各沖服一份肉桂,每日兩次,每日一劑兩份藥湯分兩次服用,每日一劑。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jié)構(gòu)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yùn)用在其他相關(guān)的技術(shù)領(lǐng)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hù)范圍內(nèi)。
【主權(quán)項】
1.一種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8 -16份鹿茸,8 - 16份菟絲子,8 - 16份肉蓯蓉,8 - 16份紫菀,8 - 16份白蒺藜,18 - 26份黃芪,10 - 20份桑螵蛸,4 - 8份制附子,10 - 18份杜仲,20 - 40份雞冠花,20 - 40份海螵蛸,4 - 8份甘草,3 - 7份肉桂。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10-14份鹿鸞,10 - 14份菟絲子,10 - 14份肉蓯蓉,10 - 14份紫斃,10 - 14份白蒺藜,20 - 24份黃芪,13 - 17份桑螵蛸,5 - 7份制附子,12 - 16份杜仲,25 - 35份雞冠花,25 - 35份海螵蛸,5 - 7份甘草,4 - 6份肉桂。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12份鹿茸,12份菟絲子,12份肉蓯蓉,12份紫菀,12份白蒺藜,22份黃芪,15份桑螵蛸,6份制附子,14份杜仲,30份雞冠花,30份海螵蛸,6份甘草,5份肉桂。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一種治療腎陽虛型白帶病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8‐16份鹿茸,8‐16份菟絲子,8‐16份肉蓯蓉,8‐16份紫菀,8‐16份白蒺藜,18‐26份黃芪,10‐20份桑螵蛸,4‐8份制附子,10‐18份杜仲,20‐40份雞冠花,20‐40份海螵蛸,4‐8份甘草,3‐7份肉桂。本發(fā)明的功效為通過溫腎培元、固濕止帶,主治白帶清冷、良多、質(zhì)稀、終日淋漓不斷,腰酸如折,小腹冷痛,苔薄白,脈沉遲。
【IPC分類】A61P15-00, A61K35-64, A61K35-618, A61K36-714, A61K35-32
【公開號】CN104840539
【申請?zhí)枴緾N201510185515
【發(fā)明人】劉瑞華
【申請人】劉瑞華
【公開日】2015年8月19日
【申請日】2015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