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與在抑菌中的應用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牛蒡子提取物,其制備方法為:取牛蒡子,粉碎;按固液比1:6~10的比例加入65~80%乙醇溶液,60℃±5℃水浴中浸提1.5~2.5小時,抽濾,濾渣在同樣條件下再浸提1.5~2.5小時,抽濾;合并兩次的濾液,蒸發(fā)濃縮,加入無水乙醇,密封靜置18~24小時,再次抽濾,冷凍干燥得粉末,即為牛蒡子提取物。實驗證明,本發(fā)明的牛蒡子提取物對大腸桿菌O157:H7、銅綠假單胞菌、單增李斯特菌、耶爾森氏菌屬、腸炎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各種食源性致病菌均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制備抑菌制劑。
【專利說明】
牛蒡子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與在抑菌中的應用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牛蒡子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以及其在抑菌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0002] 牛蒡作為一種在野外自然生長的稀有植物,之前很少有研究者去關注它,因此,幾 乎沒有被人研究其成分,也沒有人知道它的價值,對它的開發(fā)以及利用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但是,隨著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人們對牛蒡的研究也在不斷地深入,它的營養(yǎng)及藥理價值也逐 漸地被人們所了解,牛蒡也漸漸地得到了大面積的種植,在我國,牛蒡的種植面積已經(jīng)高達 2.33多萬公頃。
[0003] 牛蒡子是牛蒡成熟后經(jīng)過干燥的種子,最早在《本草圖經(jīng)》中曾有記錄,它有很多 別稱,如大力子、惡實、蝙蝠刺、夜叉頭等。牛蒡在東北三省的產(chǎn)量非常大,被人們稱為"關力 子",它在全國各地均有銷售,甚至有的出口國外。產(chǎn)者質(zhì)佳的屬浙江桐鄉(xiāng),稱作"杜大力", 主要銷往浙江和江蘇。其它的產(chǎn)地大多是自產(chǎn)自銷。國外主要分布在歐洲、日本、阿富汗、印 度、伊朗等國。
[0004] 牛蒡子中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分,羅永明等對牛蒡子中的揮發(fā)油成分進行了詳細的實 驗研究以及分析,其結果顯示了其中含有66物質(zhì),大約在揮發(fā)油總量的比例中占90.8%,主 要物質(zhì)組成是S-胡薄荷酮和R-胡薄荷酮,S-胡薄荷酮含量為7.59%,R-胡薄荷酮的含 量為17.38%。牛蒡子中含量最多的是木脂素,牛蒡苷、羅漢松酯素、牛蒡苷元以及拉帕酚素 等都屬于木脂素,這些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牛蒡子苷,其分解后的最多的物質(zhì)是牛蒡子苷 元。除了以上成分外,牛蒡子中的營養(yǎng)成分還有蛋白質(zhì)和油脂等成分,蛋白質(zhì)的含量大約有 24.7 %,油脂的含量大約有26.1 %。油脂中的成分也是多樣的,有棕櫚酸、油酸、硬脂酸、亞 麻酸、亞油酸等,這些成分物質(zhì)中,亞油酸的含量最高,其次是油酸和亞麻酸,并且這些油脂 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非常高,就亞油酸而言已經(jīng)占一半以上了。
[0005] 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牛蒡子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簡介如下:
[0006] ( - )抗腫瘤作用
[0007] (1)抗乳腺癌作用
[0008] Hirose等進行哺乳動物的乳腺癌誘發(fā)的實驗研究,其結果顯示,空白組和給使用 牛蒡子實驗組的哺乳動物相比較,在乳腺癌誘發(fā)率上的差異幾乎是有,但是對其有明顯的 降低作用的是在發(fā)病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上。
[0009] (2)抗皮膚癌作用
[0010] Takasaki M等對牛蒡子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對其牛蒡子苷元和牛蒡子苷做了很 好的研究,尤其是對其抗癌效果及作用做了詳細的研究,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牛蒡子苷不具 有生物活性,然而牛蒡子苷元卻具有生物活性。
[0011] (3)抗肝癌作用
[0012] Kato T等也對牛蒡子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最終研究結果顯示牛蒡子苷對肝 臟的癌變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只不過其作用非常的微弱。然而Moritani S等也對抗肝癌 做過研究,它在實驗中得出對小鼠的肉瘤細胞以及人肝癌細胞,牛蒡子苷元和牛蒡子苷它 們兩個均表現(xiàn)出了很強的毒性,然而對肝腸的細胞而言,幾乎沒有表現(xiàn)出其毒性,通過體內(nèi) 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牛蒡子的浸膏所具有的活性和牛蒡子苷元的所具有的抗肝癌的活性 相互比較而言,他們幾乎是一樣的,對抗肝癌的效果研二,它們所具有的這種活性成分是非 常有用的。
[0013] ⑷抗白血病作用
[0014] 米靖宇等通過使用MTT的研究方法對牛蒡子苷元和牛蒡子苷的抗白血病是否具有 活性進行研究。最終的結論是牛蒡子苷對抗白血病沒有很好效果,然而牛蒡子苷元的實驗 結果與其恰好相反,它對白血病的細胞株的抑制活性非常好,和目前醫(yī)院所對白血病人使 用的一些抗白血病的藥物的藥性相比較,發(fā)現(xiàn)和他們的活性幾乎差不多。而且還做染色排 除的一些試驗研究,最終可發(fā)現(xiàn)牛蒡子苷元對HL-60細胞的生長的抑制,是以無毒的機理來 進行的,可能真正起作用的是它可以使白血病的細胞停止合成DNA和RNA以及相關蛋白質(zhì)。
[0015] (二)抗糖尿病作用
[0016] 賀學林等也對抗糖尿病做了相關的實驗,主要研究的是對患糖尿病大鼠腎臟的早 時期所存在的病變,牛蒡子是否對此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研究最后看出對患糖尿病的大 鼠,牛蒡子可以對其的一些癥狀有非常顯著的緩解,腎重與質(zhì)量之間的比值都有所減少,而 且還減少了尿白蛋白的排出比率,對腎臟的病理性傷害有了很大程度上的降低。所有的實 驗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在某種程度上對糖尿病早時期腎臟的防治有很好的效果。
[0017](三)免疫調(diào)節(jié)及抗炎的作用
[0018] 牛蒡子苷元對腫瘤壞死的因子的產(chǎn)生的研究分析,以及對淋巴的增殖和免疫的調(diào) 節(jié)作用的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牛蒡子苷元能夠?qū)Ω蓴_素-γ的信號所導致的NO釋放起到一定程 度的抑制作用,但是對脂多糖引起的產(chǎn)生的NO有非常的增大。最后的研究結論分析,牛蒡子 苷元對一些活性巨噬細胞以及一些淋巴細胞的增殖,可能是用調(diào)節(jié)其免疫應答來進行起作 用的。
[0019] (四)抗病毒的作用
[0020] (1)抗HIV-I 的作用
[0021]在體內(nèi)試驗時,最后結論顯示了對已經(jīng)感染了HIV-I病毒的人體細胞體系中的病 毒應答,牛蒡子苷元對其是作為一種抑制劑。在別的實驗研究中,在體外的牛蒡子苷元顯示 出一種非常強烈的抑制效果,是在對HIV-I病毒蛋白的表達方面;也對其分子存在的機理做 了詳細的研究,目前人們認為有關活性抑制劑應該是核基質(zhì),認為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的酶 抑制的活性更強。
[0022] (2)抗流感的作用
[0023]高陽等人對ARC-G做了一些實驗,其研究在抗甲I型流感病毒的方面,結果發(fā)現(xiàn)了 ARC-G對離體的胸主動脈、大鼠氣管及豚鼠的氣管有一定的松弛作用,是因為抑制了細胞外 的鈣向內(nèi)流入,細胞內(nèi)的鈣進行釋放而引起的,牛蒡子在體外有很強的抗甲I流感病毒的作 用。
[0024]牛蒡子的臨床應用,簡介如下:
[0025] ( - )風熱感冒
[0026] 牛蒡子與桔梗、金銀花、薄荷、連翹、甘草等可以一同被人們所食用,對疏散身體的 風熱以及宣清肺利咽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常用于對風熱引起的感冒以及咽喉腫痛等癥狀 的治療。
[0027] (二)肺熱喘咳、陰虛火旺
[0028] 牛蒡子與麻黃、杏仁、石膏、黃芩等辛涼清肺藥物一同被食用,能夠很好的宣肺利 膈、祛痰止咳,對肺熱而引起的喘咳癥狀的療效很好。牛蒡子與一些合適的藥物相搭配食 用,對經(jīng)??人圆⑶覛獯粩?、陰虛火旺等這類癥狀具有非常好的療效。
[0029](三)鼻竅不通
[0030] 牛蒡子具有疏散風熱、辛涼解表、解毒利咽、消腫等相關功效,可單一食用或者與 其他藥物搭配,對各種鼻炎以及鼻竇炎都有非常不錯的治療效果。
[0031] (四)痄腮喉痹、癰腫瘡毒
[0032] 牛蒡子能夠?qū)ν鈹U散其熱量、對內(nèi)排除其毒素、清熱身體多余的熱量,對身體的毒 素有解除作用,因此能夠?qū)︼L熱的外部襲擊、毒火在內(nèi)淤結所帶來的癰腫瘡毒的癥狀,它可 以對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牛蒡子和一些適宜的藥物一起被人們食用,對痄腮、喉痹都有一 定的治療效果。
[0033](五)神經(jīng)病變
[0034] 牛蒡子的功效很多,如果頭面部位有了風火,它可以幫助其得以上宣下泄、順暢調(diào) 節(jié)氣血、邪火也有了排除的通道。牛蒡子與其他的一些藥物在一起相互組合食用,對周圍性 的神經(jīng)性麻痹癥狀和三叉神經(jīng)疼痛癥狀都可以起到治療的作用。
[0035] (六)小兒流涎
[0036] 有人曾經(jīng)用牛蒡子與其他療效相近的藥物組合,牛蒡子通過炒至焦,并且和這些 藥物一起熬煎,把其當作茶水給一個大約2歲左右的小孩來飲用,用到兩付此藥,小孩的流 涎之癥狀被治療并且痊愈。
[0037](七)小兒積滯
[0038]曾有人給一個因為厭食而拒絕食用食物的3歲小男孩進行了治療,他只用牛蒡子 一種藥物,將其炒至表皮變的焦黃,然后加水煎熬,小孩將其食用了一天,然后重新去醫(yī)院 復查,發(fā)現(xiàn)腹脹已經(jīng)被消除了。
[0039](八)便秘
[0040]牛蒡子具有降氣下行、潤腸通便等功效,可用于治療習慣性便秘、血虛便秘、氣滯 便秘等癥狀。對于咽喉腫痛、癰腫瘡瘍、風熱癢疹等病癥所引起的大便干結,造成便秘,可以 與連翹、浮萍等藥物一起煎藥食用。
[0041]植物源殺菌劑,是目前的研究熱點之一,開發(fā)一種新型的植物源殺菌劑具有重要 的價值和意義。
【發(fā)明內(nèi)容】
[0042]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制備了牛蒡子提取物,并對牛蒡子提取物的抑菌性能 進行了研究。本發(fā)明為天然性植物抑菌劑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依據(jù),對于新型天然 抑菌先導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jù),研究結果對其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0043]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0044] 牛蒡子提取物,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得到的:取牛蒡子,粉碎;按固液比1:6~10 (單位g:ml)的比例加入65~80 %乙醇溶液(體積百分數(shù)),60 °C ± 5°C水浴中浸提1.5~2.5 小時,抽濾,濾渣在同樣條件下再浸提1.5~2.5小時,抽濾;合并兩次的濾液,40°C以下蒸發(fā) 濃縮,加入無水乙醇,密封靜置18~24小時(沉淀糖),再次抽濾,得牛蒡子提取液,冷凍干燥 得粉末,即為牛蒡子提取物。
[0045] 優(yōu)選的,粉碎至顆粒直徑在0.1_。
[0046] 所述牛蒡子提取物,在抑制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單增李斯特菌、耶爾森氏菌、 腸炎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和副溶血性弧菌中的應用。
[0047] 所述牛蒡子提取物,在制備抑制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單增李斯特菌、耶爾森 氏菌、腸炎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制劑中的應用。
[0048] 本發(fā)明以牛蒡子為原料,采用濾紙片法、96孔板法和菌落總數(shù)法對牛蒡子提取物 抑菌作用進行了初步研究,同時用牛津杯法研究了紫外照射、PH值、熱處理、金屬離子對提 取物抑菌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牛蒡子提取物對大腸桿菌〇157:H7、銅綠假單胞菌、單 增李斯特菌、耶爾森氏菌屬、腸炎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各種食源性 致病菌均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以單增李斯特菌、大腸桿菌0157 :H7、腸炎沙門氏菌和金黃 色葡萄糖菌為受試菌,PH對牛蒡子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沒有顯著的影響,經(jīng)60°C處理30min、 121°C高壓處理15min,提取物仍均有明顯抑菌效果,紫外照射15min,30min,以及加入不同 金屬離子后,提取物仍有較顯著的抑菌效果。結論:牛蒡子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和抑菌穩(wěn)定 性。
【附圖說明】
[0049] 圖I :pH對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響。
[0050] 圖2:熱處理對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響。
[0051 ]圖3:紫外照射對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響。
[0052]圖4:金屬離子對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響。
【具體實施方式】
[0053]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54]下述實施例中所涉及的儀器、試劑、材料等,若無特別說明,均為現(xiàn)有技術中已有 的常規(guī)儀器、試劑、材料等,可通過正規(guī)商業(yè)途徑獲得。下述實施例中所涉及的實驗方法,檢 測方法等,若無特別說明,均為現(xiàn)有技術中已有的常規(guī)實驗方法,檢測方法等。
[0055]實施例1牛蒡子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0056] 1 · 1實驗材料
[0057] 1 · 1 · 1實驗原料
[0058] 柳川理想牛蒡子,購買于江蘇省徐州市豐縣。
[0059] 1.1.2供試菌種:如表1所示。
[0060] 表1供試菌種
[0066] 1.1.4實驗儀器:如表3所示。
[0067]表3實驗儀器
[0070] 1.2實驗方法
[0071] 1.2.1牛蒡子提取液的制備
[0072] 取足夠量的干燥柳川理想牛蒡子,用粉碎機粉碎至粉末狀(用粉碎機粉碎到顆粒 直徑在0.1mm;顆粒太大,提取率不高,也不利于有效成分溶出;顆粒太小,各種雜質(zhì)的溶出 度也會增高,而且不利于過濾、濃縮和分離);稱取30克粉末狀的牛蒡子,用量筒準確量取 240mL70 %乙醇,加入500mL燒杯中,配成料液比為1:8的混合液,于60°C水浴中浸提2h(在浸 提時注意密封防止乙醇揮發(fā))后抽濾,濾渣在同樣條件下再浸提2h,合并兩次濾液,40°C以 下于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中蒸發(fā)濃縮(真空度為O.IMPa,溫度為35°C),至50mL后加入無水乙醇 400mL,密封靜置18~24h沉淀糖,再次抽濾,所得液體即為牛蒡子提取液,先放在冰箱冷凍 至固體,再放于冷凍干燥機里冷凍干燥24h至干燥粉末,保持干燥,保存?zhèn)溆谩?br>[0073] 1.2.2菌懸液的制備
[0074]所有供試菌種在含有20 %甘油的TSB甘油管中,放于-20 °C冰箱中冷凍保存。實驗 時,取出TSB甘油管放于在無菌操作臺中,用無菌移液槍從其中取其原菌液,將其接種于已 制備好的無菌TSB的試管中,對于每種受試菌分別接于兩支試管,將其置于37°C的生化恒溫 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8~24h。然后挑選取出菌液生長較好的試管,使用劃線方式接種于TSA中, 置于37°C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8~24h,然后挑取其中生長較好的單菌落,將其接種于裝有TSB的 試管中培養(yǎng)18~24h,然后保存在4°C冰箱中。每次實驗時取0.5mL菌懸液于裝有4.5mL無菌 生理鹽水的試管中,稀釋10倍,使其菌液濃度約保持在IO 8CFUAiL~109CFU/mL。
[0075] 1.2.3最大抑菌圈直徑
[0076] 該實驗采用濾紙片法測定最大抑菌圈直徑。首先,菌懸液的涂布,將TSB培養(yǎng)基倒 于培養(yǎng)皿中,待其完全冷卻凝固后,將培養(yǎng)好的新鮮菌液,稀釋三個梯度,用移液槍分別移 取IOOyL菌懸液,用涂布器將其在平皿培養(yǎng)基上均勻涂布。其次,濾紙片的貼放,將無菌并在 lOmg/mL牛蒡子提取液中浸泡6h后的濾紙樣片用無菌鑷子貼放于培養(yǎng)基表面,每個平板均 勻的貼放5片濾紙片,然后用無菌鑷子輕輕傾乳樣片,使其緊貼于平皿培養(yǎng)基表面。每個樣 品做三個平行,實驗重復三次,蓋好平皿,放于37°C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8~24小時觀察結果。最 后,最大抑菌圈直徑的測量,采用十字交叉法,測量抑菌圈的直徑,使用直尺(包括貼片直徑 6mm),并記錄實驗數(shù)值,取平均值。
[0077] 1.2.4最低抑菌濃度
[0078]用二甲基亞諷配制成 10mg/mL、5mg/mL、2 · 5mg/mL、1 · 25mg/mL、0 · 625mg/mL、 0 · 3125mg/mL、0 · 15625mg/mL、0 · 07815mg/mL的牛蒡子提取液。用TSB將新鮮培養(yǎng)的大腸桿菌 0157:H7、腸炎沙門氏菌、單增李斯特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濃度分別稀釋至61og CFU/mL。于 96孔板各孔中分別加入受試TSB菌液20uL,20uL牛蒡子二甲基亞砜提取液和120mLTSB,每個 濃度做三個平行實驗,96孔板置于37 °C培養(yǎng)24h后,在每個孔中加入4(^濃度為0.4mg/mL碘 硝基四唑紫(INT),之后于37°C培養(yǎng)40min后記錄各提取物最低抑菌濃度(如樣液顯示紅色 則表示其無抑菌作用)。
[0079] 1.2.5菌落總數(shù)的測定
[0080]以新鮮培養(yǎng)的大腸桿菌0157: H7、腸炎沙門氏菌、單增李斯特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為受試菌,分別接種各病原菌〇.5mL(5-61og CFU/mL)于生理鹽水中,使抑菌體系中微生物 初始濃度約為4_51og CFU/mL。加入50mg提取物粉末,使提取物濃度為5mg/mL,同時做一組 空白實驗。各培養(yǎng)液分別于0、1、3、5、7、12和24h測定菌落總數(shù)。在每個測定時間點,各取 0.5mL培養(yǎng)液采用生理鹽水行系列梯度稀釋,然后取IOOyL各適宜濃度稀釋液涂布于與其相 應培養(yǎng)基平板,置于37°C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2~24h,菌落總數(shù)計數(shù)法測定各培養(yǎng)液中的微生物 濃度。每個提取液實驗濃度做3個平行,每個實驗重復3次。
[00811 1.2.6 pH值對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響
[0082] 分別用檸檬酸和氫氧化鈉配制pH = 3 · 5、4 · 8、8 · 3、9 · 9的二甲基亞砜溶液和5mg/mL 二甲基亞砜提取液。用TSB將新鮮培養(yǎng)大腸桿菌0157: H7、腸炎沙門氏菌、單增李斯特菌、金 黃色葡萄球菌濃度分別稀釋至61og CFU/mL。在無菌操作環(huán)境下,將TSA固體培養(yǎng)基倒入培 養(yǎng)皿,用移液槍分別移取各菌懸液100μΙ,涂布器涂布均勻。采用牛津杯法,將牛津杯消毒殺 菌后每個培養(yǎng)皿加4個牛津杯,將上述溶液用移液器移入IOOuL于牛津杯中,蓋好培養(yǎng)皿,每 個平板做三個平行實驗,放入37°C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8~24小時觀察結果。
[0083] 1.2.7熱處理對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響
[0084] 將5mg/mL牛蒡子二甲基亞砜提取液分別在60 °C下熱處理30min和121°C高壓熱處 理15min,用TSB將新鮮培養(yǎng)大腸桿菌0157: H7、腸炎沙門氏菌、單增李斯特菌、金黃色葡萄球 菌濃度分別稀釋至61og CFU/mL。在無菌操作環(huán)境下,將TSA固體培養(yǎng)基倒入培養(yǎng)皿,用移液 槍分別移取各菌懸液100μΙ,涂布器涂布均勻。采用牛津杯法,將牛津杯消毒殺菌后每個培 養(yǎng)皿加4個牛津杯(注意做一個二甲基亞砜的和沒有處理過的牛蒡子提取液的對照實驗), 將上述溶液用移液器移入IOOuL于牛津杯中,蓋好培養(yǎng)皿,每個平板做三個平行實驗,放入 37 °C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8~24小時觀察結果。
[0085] 1.2.8紫外照射對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響
[0086]在無菌操作環(huán)境下,將5mg/mL牛蒡子二甲基亞砜提取液在紫外燈下分別照射 15min,30min,用TSB將新鮮培養(yǎng)的大腸桿菌0157: H7、腸炎沙門氏菌、單增李斯特菌、金黃色 葡萄球菌濃度分別稀釋至61og CFU/mL。在無菌操作環(huán)境下,將TSA固體培養(yǎng)基倒入培養(yǎng)皿, 用移液槍分別移取各菌懸液1〇〇μ1,涂布器涂布均勻。采用牛津杯法,將牛津杯消毒殺菌后 每個培養(yǎng)皿加3個牛津杯,將上述溶液用移液器移入IOOuL于牛津杯中,蓋好培養(yǎng)皿,每個平 板做三個平行實驗,放入37 °C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8~24小時觀察結果。
[0087] 1.2.9金屬離子對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響
[0088] 實驗前配制二甲基亞砜、5mg/mL的二甲基亞砜提取液、提取液Na'提取液Ca2+提取 液Fe3+、提取液Zn2+等六份溶液,在無菌操作環(huán)境下,將TSA固體培養(yǎng)基倒入培養(yǎng)皿,用移液 槍分別移取各菌懸液100μΙ,涂布器涂布均勻。采用牛津杯法,將牛津杯消毒殺菌后每個培 養(yǎng)皿加6個牛津杯,將上述六份溶液用移液器移入IOOuL于牛津杯中,蓋好培養(yǎng)皿,每個平板 做三個平行實驗,放入37°C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8~24小時觀察結果。
[0089] 2結果與分析
[0090] 2.1牛蒡子提取物對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0091 ] 2.1.1牛蒡子提取物對食源性致病菌的最大抑菌圈直徑:如表4所示。
[0092]表4牛蒡子提取物對食源性致病菌最大抑菌圈直徑
[0095]從表4中可以看出,不同濃度牛蒡子提取液對各種食源性致病菌的生長均表現(xiàn)出 良好抑制作用,也可以看出對不同菌有著不同的抑制效果。抑制效果最好的是G+單增李斯 特菌的最大抑菌圈直徑為22.3mm,其次G-大腸桿菌0157:H7的最大抑菌圈直徑為22.9mm,對 G-惡臭假單胞菌、G-銅綠假單胞菌、G-耶爾森氏菌屬抑菌效果很微弱,然而對G+的食源性致 病菌在一定程度上均有較好的抑制效果,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看出G+和G-的各種食源性致病菌的 抑菌效果參差不齊。整體來說牛蒡子提取液對G+菌屬的抑制效果優(yōu)于對G-。
[0096] 2.1.2牛蒡子提取物對食源性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濃度
[0097]選擇食品中最常見的大腸桿菌0157 : H7、腸炎沙門氏菌、單增李斯特菌、金黃色葡 萄球菌4種菌為受試菌,進行MIC實驗:結果如表5所示。
[0098]表5牛蒡子提取物對食源性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濃度
[0100]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牛蒡子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好,MIC為 0.3125mg/mL。其次為單增李斯特菌,MIC為2.5mg/mL。大腸桿菌0157 :H7和腸炎沙門氏菌抑 制效果最差,MIC為5mg/mL。
[0101] 2.1.3菌落總數(shù)法測定其抑菌效果
[0102] 選擇食品中最常見的大腸桿菌0157 :H7、腸炎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3種菌為 受試菌,進行實驗:結果如表6所示。
[0103] 表6菌落總數(shù)的測定
[0105] 從上表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在空白實驗的對照下,除去菌的自然死亡,牛蒡子提取 物對大腸桿菌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得出牛蒡子提取液內(nèi)含有抑菌活 性物質(zhì)。
[0106] 2.2牛蒡子提取物的抑菌穩(wěn)定性
[0107] 2.2.1 pH對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響
[0108] 選取大腸桿菌0157 :H7、腸炎沙門氏菌、單增李斯特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這四種菌 為受試菌,將相同PH值下二甲基亞砜溶液與牛蒡子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做比較,結果如圖1所 示。通過空白對照實驗,pH=3.5對于四種提取液抑菌有一定的促進作用,pH=4.8對大腸桿 菌0157 :H7和腸炎沙門氏菌抑制效果不明顯,pH=8.3對抑菌略微有促進作用,pH=9.9對抑 菌效果略微有抑制作用。通過最大抑菌圈直徑法,從數(shù)據(jù)中可以得到牛蒡子提取物對各致 病菌的抑制作用并不僅僅是PH值的影響,原因是提取液中的活性物質(zhì)發(fā)揮了抑菌作用。
[0109] 2.2.2熱處理對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響
[0110] 結果如圖2所示。牛蒡子提取物經(jīng)60°C下熱處理30min與空白實驗做對照后看出其 仍具有較好的抑菌活性,且與未經(jīng)處理的提取物抑菌效果相當,與對照組相比較,其可以明 顯抑制大腸桿菌0157 :H7、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單增李斯特菌的生長。牛蒡葉提取 物經(jīng)121°C高壓熱處理15min后,與對照組相比較,其抑菌活性略有下降,但仍能明顯的抑制 大腸桿菌〇157:H7、腸炎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單增李斯特菌的生長。以上實驗結果 表明牛蒡葉提取物具有較好的熱穩(wěn)定性。
[0111] 2.2.3紫外照射對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響
[0112] 如圖3所示。結合圖形,可以看出牛蒡子提取物在紫外燈下分別照射15min,30min 之后其抑菌效果還是很好,尤其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單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幾乎是沒 有任何影響的,與未經(jīng)處理的提取物抑菌效果差不多一致。整體來說,牛蒡子提取物在紫外 照射后,仍可明顯的抑制大腸桿菌0157 :H7、腸炎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單增李斯特 菌。以上結果表明,紫外照射對提取物抑菌效果沒有顯著性影響。
[0113] 2.2.4金屬離子對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響
[0114]在牛蒡子提取物中分別加入金屬離子Na+、Ca2+、Fe3+、Zn2+,實驗發(fā)現(xiàn)其抑菌活性在 不同程度上都有所變化(如圖4所示),與對照組相比較,可以非常明顯表現(xiàn)出對大腸桿菌 0157:H7、腸炎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單增李斯特菌的影響,雖然影響程度大小不一。 Na+對四種菌的抑菌效果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Ca2+對四種菌有略微的限制;Fe3+和Zn 2+對大 腸桿菌0157 :H7和腸炎沙門氏菌也有所促進效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單增李斯特菌有所 抑制但不是很明顯,抑菌效果還是不錯的。
[0115] 結論:確定牛蒡子提取液對大腸桿菌0157: H7、銅綠假單胞菌、單增李斯特菌、耶爾 森氏菌屬、腸炎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各種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 用。
[0116] 以單增李斯特菌、大腸桿菌0157 :H7、腸炎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糖菌為受試菌, pH對牛蒡子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沒有顯著的影響,經(jīng)60°C處理30min、121°C高壓處理15min, 提取物仍均有明顯抑菌效果,紫外照射15min,30min,以及加入不同金屬離子后,提取物仍 有較顯著的抑菌效果。牛蒡子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和抑菌穩(wěn)定性。
【主權項】
1. 一種牛蒡子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牛蒡子,粉碎;按固液比1:6~10的比 例加入65~80%乙醇溶液,60°C ±5°C水浴中浸提1.5~2.5小時,抽濾,濾渣在同樣條件下 再浸提1.5~2.5小時,抽濾;合并兩次的濾液,蒸發(fā)濃縮,加入無水乙醇,密封靜置18~24小 時,再次抽濾,得牛蒡子提取液,冷凍干燥得粉末,即為牛蒡子提取物。2. -種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牛蒡子提取物。3. 權利要求2所述的牛蒡子提取物在抑制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單增李斯特菌、耶 爾森氏菌、腸炎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和副溶血性弧菌中的應用。4. 權利要求2所述的牛蒡子提取物在制備抑制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單增李斯特 菌、耶爾森氏菌、腸炎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制劑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K36/28GK105963334SQ201610422933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5日
【發(fā)明人】賀菊萍, 張晨, 鄭欣宇
【申請人】徐州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