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樓梯立柱的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樓梯,尤其是涉及一種樓梯立柱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樓梯結構包括樓梯板和設置在兩側的扶手,每側扶手靠多根立柱支撐,多根立柱之 間平行設置有鋼絲,立柱包括兩立板和將兩立板固定的連接件組成,連接件的中間設置 有穿鋼絲的通孔,該結構的樓梯結構牢固,實用性較強。但其也有缺點,穿鋼絲的通孔 比鋼絲的直徑要大,樓梯兩側的鋼絲比較松動,使用時間長了后,鋼絲容易變形。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組裝方便的用于樓梯立柱的 連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樓梯立柱的連接結構,包 括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它還包括有連接柱,所述的第一立板和所述的第二立板分別設 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連接柱兩端分別伸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內,所述的 連接柱中間設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的連接柱外套設有中間管,所述的中間管處于所述的 第一立板和所述的第二立板之間,所述的中間管上設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的第三通孔與 所述的第四通孔相互對應,所述的第一立板和所述的第二立板的外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壓 塊和第二壓塊,第一螺釘分別通過第一壓塊和第一立板與連接柱的一端螺接,第二螺釘 分別通過第二壓塊和第二立板與連接柱的另一端螺接。
所述的第一螺釘和所述的第二螺釘都為內六角螺釘。
所述的連接柱、第一壓塊、第二壓塊和中間管都為不銹鋼。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鋼絲穿過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由于中 間管固定在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之間,由于連接柱可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間可以移 動,通過調整第一螺釘和第二螺釘與連接柱的連接位置,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產生錯位 對鋼絲產生擠壓力,以此來固定鋼絲。
第一螺釘和所述的第二螺釘都為內六角螺釘。內六角螺釘為標準件,采購容易,降低了生產成本。
連接柱、第一壓塊、第二壓塊和隔離管都為不銹鋼,使連接件不會生繡,常年保持 光亮,增加樓梯的整體美觀。
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2為本實用新型連接柱、中間管和鋼絲配合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一種樓梯立柱的連接結構,包括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2,它還包括有連接柱3,第 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2分別設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連接柱3兩端分別伸入第一通孔 和第二通孔內,連接柱3中間設置有第三通孔4,連接柱3外套設有中間管5,中間管5處 于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2之間,中間管5上設置有第四通孔6,第三通孔4與第四通孔6相 互對應,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2的外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壓塊7和第二壓塊8,第一螺釘9 分別通過第一壓塊7和第一立板1與連接柱3的一端螺接,第二螺釘10分別通過第二壓塊8 和第二立板2與連接柱3的另一端螺接。調整第一螺釘9和第二螺釘10與連接柱3的連接位 置,第三通孔4和第四通孔6產生錯位對鋼絲11產生擠壓力,以此來固定鋼絲。第一螺釘 9和第二螺釘10都為內六角螺釘。連接柱3、第一壓塊7、第二壓塊8和中間管5都為不銹 鋼。
權利要求1. 一種樓梯立柱的連接結構,包括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有連接柱,所述的第一立板和所述的第二立板分別設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連接柱兩端分別伸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內,所述的連接柱中間設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的連接柱外套設有中間管,所述的中間管處于所述的第一立板和所述的第二立板之間,所述的中間管上設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的第三通孔與所述的第四通孔相互對應,所述的第一立板和所述的第二立板的外側分別設置有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第一螺釘分別通過第一壓塊和第一立板與連接柱的一端螺接,第二螺釘分別通過第二壓塊和第二立板與連接柱的另一端螺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樓梯扶手柱子的連接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 一螺釘和所述的第二螺釘都為內六角螺釘。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樓梯立柱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柱、 第一壓塊、第二壓塊和中間管都為不銹鋼。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樓梯立柱的連接結構,包括有連接柱,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分別設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連接柱兩端分別伸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內,連接柱中間設置有第三通孔,中間管處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間,中間管上設置有第四通孔,第三通孔與第四通孔相互對應,第一螺釘分別通過第一壓塊和第一立板與連接柱的一端螺接,第二螺釘分別通過第二壓塊和第二立板與連接柱的另一端螺接,其優(yōu)點在于鋼絲穿過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由于中間管固定在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之間,由于連接柱可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間可以移動,通過調整第一螺釘和第二螺釘與連接柱的連接位置,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產生錯位對鋼絲產生擠壓力,以此來固定鋼絲。
文檔編號E04F11/18GK201254797SQ20082016385
公開日2009年6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9月2日
發(fā)明者陳兆紅 申請人:陳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