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沙井蓋及其生產(chǎn)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沙井蓋產(chǎn)品以及生產(chǎn)沙井蓋的方法,特別是指一種由添加物料、 合成樹脂、固化劑、石頭粉熱壓而成的沙井蓋及其生產(chǎn)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眾所周知,現(xiàn)在世界各地都在加快城市化進程,在城市化進程中必然需要進行一些道路以及房屋的建設(shè),沙井蓋是一種誠市發(fā)展道路交通、住宅小區(qū)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比如在進行道路以及房屋建設(shè)的過程中都需要鋪設(shè)一些管線或者下水通道,為了日后維護修理方便在這些管線或者下水通道的延伸路徑上都需要設(shè)置一些維修井、工作井或者是下水井,為了增強城市的整體美觀效果同時防止人或者物體跌落到井中,在這類井上都需要蓋設(shè)一些井蓋,在日常實踐中傳統(tǒng)的制造井蓋的材料一般都選用鑄鐵,目前鑄鐵價格比較昂貴,一般60厘米直徑的井蓋其價格在300-350人民幣左右。鑄鐵井蓋除造價高昂以外,其破損被盜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一旦發(fā)生井蓋破損或者被盜的情況那么井體上方就沒有了遮蓋物,這種情況通常會造成車輛出事、行人出事的癮患。給市政工作帶來困阻,也會直接影響道路交通運作。為了解決上述井蓋被盜的情況,人們現(xiàn)在比較多的應(yīng)用水坭混壤土鋼筋制造井蓋,這類井蓋由于其偷盜價值不高可以比較有效的解決井蓋被偷盜的情況,這種井蓋價格比較便宜,大概在150人民幣左右,但是由于材料特性的限制這種井蓋機械強度比較低,在具體使用的時候容易發(fā)生斷裂破損的情況,使用壽命比較短。如上所述兩種材料的井蓋在具體使用的時候都存在著各自的缺點,在具體實施使用的時候給人們帶來極大的不便,而此為傳統(tǒng)技術(shù)的主要缺點。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沙井蓋及其生產(chǎn)方法,利用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生產(chǎn)出的沙井蓋具有重量輕、機械強度高價格便宜的優(yōu)點,可以被人們廣泛應(yīng)用,而此是為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一種沙井蓋其由添加物料、合成樹脂、固化劑、石頭粉熱壓而成,該添加物料、該合成樹脂、該固化劑以及該石頭粉之間的重量百分比為 31% 25% 5% 39%,該添加物料為布碎或者棉沙頭或者布碎與棉沙頭的混合物,該合成樹脂由中密度纖維、活性炭纖維、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樹脂膠混合而成,該中密度纖維、 該活性炭纖維、該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樹脂膠在混合的時候按照重量百分比1 1 1進行混合形成該合成樹脂。當(dāng)該添加物料為布碎與棉沙頭的混合物的時候該布碎與該棉沙頭之間的重量百分比為50% 50%。如上所述的該布碎以及該棉沙頭的空間體積在1立方厘米至5立方厘米之間。該固化劑為熱固化劑,該石頭粉為天然普通石頭粉。
一種沙井蓋的生產(chǎn)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將添加物料投入到切碎設(shè)備中進行切碎,經(jīng)過切碎后的該添加物料的空間體積在1立方厘米至5立方厘米之間,該添加物料為布碎或者棉沙頭或者布碎與棉沙頭的混合物。第二步、將如上所述第一步中經(jīng)過切碎的該添加物料與合成樹脂、固化劑、石頭粉在攪拌機中進行攪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該添加物料、該合成樹脂、該固化劑以及該石頭粉之間的重量百分比為31% 25% 5% 39%,該合成樹脂由中密度纖維、活性炭纖維、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樹脂膠混合而成,該中密度纖維、該活性炭纖維、該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樹脂膠在混合的時候按照重量百分比1 1 1進行混合形成該合成樹脂,該固化劑為熱固化劑,該石頭粉為天然普通石頭粉。第三步、將如上所述第二步中的該混合物料投入預(yù)壓機中,在室溫下進行預(yù)壓得到井蓋餅胚。第四步、將如上所述第三步中的該井蓋餅胚投入熱壓機中進行熱壓成型,在熱壓成型的過程中控制該井蓋餅胚中心的溫度在180°C持續(xù)熱壓5分鐘,后出模得到成品沙井
至
ΓΤΠ ο第五步、對如上所述第四步中的該成品沙井蓋進行修邊以完成整體生產(chǎn)步驟。該沙井蓋的生產(chǎn)方法,當(dāng)該添加物料為布碎與棉沙頭的混合物的時候該布碎與該棉沙頭之間的重量百分比為50% 50%。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的沙井蓋由添加物料、合成樹脂、固化劑、石頭粉熱壓而成,其性能優(yōu)于鑄鐵沙井蓋,機械性能達到鑄鋼強度,在露天無人看管的情況下也無人盜取,具有水坭沙井蓋不可比擬的優(yōu)良性能,本發(fā)明的產(chǎn)品市場廣闊,取材便利,實用價值高,并且其產(chǎn)品重量輕,柔韌性好不破裂,防水性能好,動態(tài)承受力25噸。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沙井蓋及其生產(chǎn)方法,其中,該沙井蓋由添加物料、合成樹脂、固化劑、石頭粉熱壓而成。該添加物料、該合成樹脂、該固化劑以及該石頭粉之間的重量百分比為 31% 25% 5% 39%。該添加物料為布碎或者棉沙頭或者布碎與棉沙頭的混合物。當(dāng)該添加物料為布碎與棉沙頭的混合物的時候該布碎與該棉沙頭之間的重量百分比為50% 50%。如上所述的該布碎以及該棉沙頭的空間體積在1立方厘米至5立方厘米之間。該合成樹脂由中密度纖維(MDF)、活性炭纖維(ACF)、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樹脂膠 (MUF)混合而成。該中密度纖維(MDF)、該活性炭纖維(ACF)、該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樹脂膠(MUF)在混合的時候按照重量百分比1 1 1進行混合形成該合成樹脂。該固化劑為熱固化劑。該石頭粉為天然普通石頭粉。一種沙井蓋的生產(chǎn)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將添加物料投入到切碎設(shè)備中進行切碎,經(jīng)過切碎后的該添加物料的空間體積在1立方厘米至5立方厘米之間。該添加物料為布碎或者棉沙頭或者布碎與棉沙頭的混合物。當(dāng)該添加物料為布碎與棉沙頭的混合物的時候該布碎與該棉沙頭之間的重量百分比為50% 50%。第二步、將如上所述第一步中經(jīng)過切碎的該添加物料與合成樹脂、固化劑、石頭粉在攪拌機中進行攪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該添加物料、該合成樹脂、該固化劑以及該石頭粉之間的重量百分比為 31% 25% 5% 39%。該合成樹脂由中密度纖維(MDF)、活性炭纖維(ACF)、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樹脂膠 (MUF)混合而成。該中密度纖維(MDF)、該活性炭纖維(ACF)、該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樹脂膠(MUF)在混合的時候按照重量百分比1 1 1進行混合形成該合成樹脂。該固化劑為熱固化劑,該石頭粉為天然普通石頭粉。第三步、將如上所述第二步中的該混合物料投入預(yù)壓機中,在室溫下進行預(yù)壓得到井蓋餅胚。第四步、將如上所述第三步中的該井蓋餅胚投入熱壓機中進行熱壓成型,在熱壓成型的過程中控制該井蓋餅胚中心的溫度在180°C持續(xù)熱壓5分鐘,后出模得到成品沙井蓋。第五步、對如上所述第四步中的該成品沙井蓋進行修邊以完成整體生產(chǎn)步驟。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沙井蓋其特征在于其由添加物料、合成樹脂、固化劑、石頭粉熱壓而成,該添加物料、該合成樹脂、該固化劑以及該石頭粉之間的重量百分比為 31% 25% 5% 39%,該添加物料為布碎或者棉沙頭或者布碎與棉沙頭的混合物,該合成樹脂由中密度纖維、活性炭纖維、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樹脂膠混合而成,該中密度纖維、 該活性炭纖維、該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樹脂膠在混合的時候按照重量百分比1 1 1進行混合形成該合成樹脂。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沙井蓋,其特征在于當(dāng)該添加物料為布碎與棉沙頭的混合物的時候該布碎與該棉沙頭之間的重量百分比為50% 50%。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沙井蓋,其特征在于如上所述的該布碎以及該棉沙頭的空間體積在1立方厘米至5立方厘米之間。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沙井蓋,其特征在于該固化劑為熱固化劑,該石頭粉為天然普通石頭粉。
5.一種沙井蓋的生產(chǎn)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第一步、將添加物料投入到切碎設(shè)備中進行切碎,經(jīng)過切碎后的該添加物料的空間體積在1立方厘米至5立方厘米之間,該添加物料為布碎或者棉沙頭或者布碎與棉沙頭的混合物,第二步、將如上所述第一步中經(jīng)過切碎的該添加物料與合成樹脂、固化劑、石頭粉在攪拌機中進行攪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該添加物料、該合成樹脂、該固化劑以及該石頭粉之間的重量百分比為31% 25% 5% 39%,該合成樹脂由中密度纖維、活性炭纖維、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樹脂膠混合而成,該中密度纖維、該活性炭纖維、該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樹脂膠在混合的時候按照重量百分比1 1 1進行混合形成該合成樹脂,該固化劑為熱固化劑,該石頭粉為天然普通石頭粉,第三步、將如上所述第二步中的該混合物料投入預(yù)壓機中,在室溫下進行預(yù)壓得到井蓋餅胚,第四步、將如上所述第三步中的該井蓋餅胚投入熱壓機中進行熱壓成型,在熱壓成型的過程中控制該井蓋餅胚中心的溫度在180°C持續(xù)熱壓5分鐘,后出模得到成品沙井蓋,第五步、對如上所述第四步中的該成品沙井蓋進行修邊以完成整體生產(chǎn)步驟。
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沙井蓋的生產(chǎn)方法,其特征在于當(dāng)該添加物料為布碎與棉沙頭的混合物的時候該布碎與該棉沙頭之間的重量百分比為50% 50%。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沙井蓋及其生產(chǎn)方法,其中該沙井蓋由添加物料、合成樹脂、固化劑、石頭粉熱壓而成,該添加物料、該合成樹脂、該固化劑以及該石頭粉之間的重量百分比為31%∶25%∶5%∶39%,該添加物料為布碎或者棉沙頭或者布碎與棉沙頭的混合物,該合成樹脂由中密度纖維、活性炭纖維、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樹脂膠混合而成,該中密度纖維、該活性炭纖維、該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樹脂膠在混合的時候按照重量百分比1∶1∶1進行混合形成該合成樹脂。
文檔編號C04B26/10GK102173653SQ20111005186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3月4日
發(fā)明者梁紹勇 申請人:梁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