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建筑物結構構件安裝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建筑師設計理念“人性之于建筑”的提升,建筑物越來越向高層、高檔、多功能方向發(fā)展。進而,在土建上設置底座來連接立柱,通過立柱來安裝固定幕墻等墻體裝飾物在建筑業(yè)界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傳統(tǒng)的立柱與底座的連接方式大都通過采用單ー的連接片01將立柱安裝在底座 上,底座埋在墻體02內;為了立柱位置調整的方便,連接片01與底座和立柱的連接方式為采用螺母03與滑動槽04相結合的可滑動式固定,如圖I所示。ー個問題是,這種可滑動式固定的具體定位位置往往由人手粗略調整來實現(xiàn),定位精準度不夠理想,尤其是在對垂直方向位移定位時,受立柱載重影響,不僅安裝定位很不方便,而且安裝定位后往往需要通過焊接來加固,焊接時増加火災等安全隱患。另外,為了能實現(xiàn)焊接,相連的立柱與連接片其中之ー須為鋼結構,相連的底座與連接片其中之一也須為鋼結構;進而,為了防止鋼結構的電化學腐蝕,立柱與連接片之間還需設置絕緣墊,結構相對復雜。因此,極為有必要開發(fā)ー種結構簡單、無需電焊、垂直方向位移定位準確,安裝固定方便的立柱與底座連接結構。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開發(fā)ー種結構簡單、無需電焊、安裝方便、定位精準度高的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結構。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結構,包括建筑主體,立柱及連接建筑主體與立柱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與建筑主體固定連接的連接件一,以及套接在連接件一上的連接件ニ;所述連接件一上具有垂直的套接柱,所述連接件ニ具有與套接柱相匹配的套接槽;所述套接槽至少部分具有內螺紋,所述內螺紋上連接有限位螺母。前述建筑主體上設有與連接件一固定連接埋件,所述埋件的形狀為具有滑槽的條形埋件或為板狀結構的板型埋件。前述埋件為左右水平走向,埋件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可滑動式固定連接件一,所述第二滑槽內可滑動式設有伸入到建筑主體內的網(wǎng)筋型材。前述連接件ニ上具有水平走向的調整槽,所述調整槽的的走向與埋件的走向垂直,一穿過調整槽的調整螺母固定連接件ニ在立柱上。前述連接件一的形狀為“Z”形臺階狀,連接件一的下臺階面通過鎖緊螺母與埋件固定連接,連接件一的上臺階面前端為圓柱形套接柱;所述連接件ニ上具有中空的圓柱體套接槽,套接槽的內口徑略大于套接柱的外徑。前述網(wǎng)筋型材、埋件、連接件一、連接件ニ、立柱,通體為鋁型材。前述連接件一上具有定位柱,所述連接件ニ上具有與定位柱匹配套接的定位槽。前述定位柱的形狀為“T”形、“L”形或“V”形。前述建筑主體與連接件一之間設有過渡片,過渡片上具有至少ー個螺紋孔;所述連接件一上設有水平走向的調整槽,一調整螺母穿過調整槽將連接件一固定在過渡片上。前述建筑主體為鋼材結構,所述過渡片直接焊接在建筑主體上。跟傳統(tǒng)的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結構相比,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 結構,通過將分別具有套接柱和套接槽的連接件一、連接件ニ進行組合設計,使得在連接立柱和建筑時,只需將連接件ニ套接在連接件ー上即可實現(xiàn),安裝固定方便;并且只需ー個扳手即可實現(xiàn)位置調節(jié),調節(jié)精準度高;同時,網(wǎng)筋型材、埋件、連接件、立柱等通體采用鋁型材,整個幕墻的施工全過程不需要任何電焊操作,抗腐蝕性能強,省略了在連接件ニ與立柱間的絕緣墊,結構簡單。
圖I所示為傳統(tǒng)立柱與建筑主體的連接結構示意 圖2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結構示意 圖3所示為圖I的部件分解示意 圖4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ニ提供的一種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結構俯視 圖5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ニ提供的一種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結構前視 圖6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ニ提供的過渡件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
01、連接片 02、墻體 03、螺母 04、滑動槽
I、建筑主體2、連接件一 3、連接件ニ 4、立柱
II、埋件12、第一滑槽 13、第二滑槽 14、網(wǎng)筋型材 15、過渡片
21、套接柱 22、鎖緊螺母 23、定位柱 24、下臺階面 25、上臺階面 26、中間
面
31、套接槽 32、限位螺母 33、定位槽 34、調整槽 35、調整螺母。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更好地闡述本發(fā)明的實質,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一
如圖2、圖3所示,一種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結構,包括建筑主體I,立柱4及連接建筑主體與立柱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與建筑主體I固定連接的連接件一 2,以及套接在連接件一上的連接件ニ 3。其中,所述建筑主體I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所述建筑主體I上設有與連接件一 2固定連接埋件11,優(yōu)選地,埋件11的形狀為具有滑槽的條形埋件,埋件11為左右水平走向,埋件11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滑槽12和第二滑槽13 ;第ー滑槽12內可滑動式固定連接件一 2,第二滑槽13內可滑動式設有伸入到建筑主體內的網(wǎng)筋型材14。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埋件的形狀為板狀結構的板型埋件;對于鋼材或木材的建筑主體而言,所述埋件省略,不限于本實施例。所述連接件一 2通過鎖緊螺母22與建筑主體I固定連接,連接件一 2上具有垂直的套接柱21,所述連接件ニ 3上具有與套接柱21相匹配的套接槽31,所述套接槽31的上端為封閉面或半封閉面。優(yōu)選地,套接槽31的上端為封閉面,套接槽31至少部分具有內螺紋,所述封閉面由螺紋連接在套接槽內的限位螺母32構成。進ー步地,所述連接件一2上具有定位柱23,所述連接件ニ 3上具有與定位柱23匹配套接的定位槽33。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一 2的形狀為“Z”形臺階狀,連接件一 2的下臺階面24通過鎖緊螺母22與埋件11固定連接,連接件一 2的上臺階面25前端為圓柱形套接柱21 ;所述定位柱23設置在與上、下臺階面垂直的中間面26上,定位柱23的形狀為長條狀,定位柱23的橫斷面為“T”形;所 述套接槽31為中空的圓柱體,中空圓柱體的內口徑略大于套接柱21的外徑。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件一的形狀為“U”形或“L”形,所述定位柱的形狀為“L”形或“V”形,不限于本實施例。所述連接件ニ 3上具有水平走向的調整槽34,所述調整槽34的的走向與埋件的走向垂直,ー穿過調整槽33的調整螺母35固定連接件ニ 3在立柱4上。在實際安裝時,首先,在建筑主體內預埋好埋件,并通過埋件的第一滑槽和鎖緊螺母將連接件一固定在埋件上;然后,通過調整槽和調整螺母將連接件ニ固定在立柱上 ’最后,將分別固定在埋件和立柱上的連接件一與連接件ニ套接在一起實現(xiàn)立柱與建筑主體的連接。當需要調整立柱的左右水平位置時,用扳手擰開鎖緊螺母左右滑動連接件ー即可;同理,當需調整立柱的前后水平位置時,用扳手擰開調整螺母前后滑動立柱即可;當需調整立柱的高度吋,只需用扳手旋轉限位螺母即可實現(xiàn)。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立柱與建筑連接結構,首先,通過將分別具有套接柱和套接槽的連接件一、連接件ニ進行組合設計,使得在連接立柱和建筑時,只需將連接件ニ套接在連接件ー上即可實現(xiàn),安裝固定方便;其次,連接件一、連接件二分別通過鎖緊螺母、調整螺母與埋件和立柱連接,套接槽內進行螺紋設計,套接槽上端螺紋連接限位螺母,使得在調整立柱位置吋,只需ー個扳手即可實現(xiàn),位置調節(jié)方便,且精準度高;再次,網(wǎng)筋型材、埋件、連接件、立柱等通體采用鋁型材,整個幕墻的施工全過程不需要任何電焊操作,不僅安全性能好,而且抗腐蝕性能強,省略了在連接件ニ與立柱間的絕緣墊,結構簡單。實施例ニ
如圖4、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結構,包括建筑主體I,埋在建筑主體I內的埋件11,連接在埋件11上的過渡片15,與過渡片15可滑動式固定連接的連接件一 2,套接在連接件一上的連接件ニ 3,以及與連接件3可滑動式連接的立柱4。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結構與實施例一基本一致,區(qū)別在于。一、所述埋件為板型埋件,板型埋件上焊接有左右水平走向的過渡件15。所述過渡件上具有至少ー個螺紋孔151。優(yōu)選地,螺紋孔151為兩個,呈左右水平排布,如圖6所示。ニ、所述連接件一 2上設有左右水平走向的滑槽,連接件一通過滑槽與螺母固定在過渡片上,方便左右調整連接件一的左右位置。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過渡件直接與建筑主體相連,不限于本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結構,通過設置過渡片,在過渡片上設置螺紋孔,避免了預埋含螺紋孔的埋件吋,螺紋孔容易被混凝土掩蓋的缺陷;尤其對于鋼材建筑主體而言,只要直接在建筑主體上焊接過渡片即可,操作十分方便。另外,通過在連接件一上設置左右水平走向的滑槽,當需要調整立柱左右位置時,只需擰開螺帽,滑動連接件ー即可,操作方便。
以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的詳細闡述,僅用于幫助技術人員理解本發(fā)明的實質,而不能以此來對本發(fā)明進行限定。顯而易見地,在本發(fā)明實質啟示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仍可對以上具體實施方式
做出許多改進和修飾;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改進和修飾都落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結構,包括建筑主體,立柱及連接建筑主體與立柱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與建筑主體固定連接的連接件一,以及套接在連接件一上的連接件ニ;所述連接件一上具有垂直的套接柱,所述連接件ニ具有與套接柱相匹配的套接槽;所述套接槽至少部分具有內螺紋,所述內螺紋上連接有限位螺母。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體上設有與連接件一固定連接埋件,所述埋件的形狀為具有滑槽的條形埋件或為板狀結構的板型埋件。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埋件為左右水平走向,埋件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可滑動式固定連接件一,所述第二滑槽內可滑動式設有伸入到建筑主體內的網(wǎng)筋型材。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ニ上具有水平走向的調整槽,所述調整槽的的走向與埋件的走向垂直,一穿過調整槽的調整螺母固定連接件ニ在立柱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一的形狀為“Z”形臺階狀,連接件一的下臺階面通過鎖緊螺母與埋件固定連接,連接件一的上臺階面前端為圓柱形套接柱;所述連接件ニ上具有中空的圓柱體套接槽,套接槽的內口徑略大于套接柱的外徑。
6.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網(wǎng)筋型材、埋件、連接件一、連接件ニ、立柱,通體為鋁型材。
7.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一上具有定位柱,所述連接件ニ上具有與定位柱匹配套接的定位槽。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形狀為“T”形、“L”形或“V”形。
9.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體與連接件一之間設有過渡片,過渡片上具有至少ー個螺紋孔;所述連接件一上設有水平走向的調整槽,一調整螺母穿過調整槽將連接件一固定在過渡片上。
10.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9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體為鋼材結構,所述過渡片直接焊接在建筑主體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結構,包括建筑主體,立柱及連接建筑主體與立柱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與建筑主體固定連接的連接件一,以及套接在連接件一上的連接件二。與傳統(tǒng)的連接結構相比,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立柱與建筑主體連接結構,通過將分別具有套接柱和套接槽的連接件一、連接件二進行組合設計,使得在連接立柱和建筑時,只需將連接件二套接在連接件一上即可實現(xiàn),安裝固定方便;并且只需一個扳手即可實現(xiàn)位置調節(jié),調節(jié)精準度高;同時,網(wǎng)筋型材、埋件、連接件、立柱等通體采用鋁型材,整個幕墻的施工全過程不需要任何電焊操作,抗腐蝕性能強,省略了在連接件二與立柱間的絕緣墊,結構簡單。
文檔編號E04B1/58GK102644328SQ20121015572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19日
發(fā)明者廖紹景, 杜軍樺, 杜金澤 申請人:杜軍樺, 杜金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