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建筑模板。
背景技術:
模板是混凝土結構建筑施工中被廣泛使用,且用量很大的施工工具。目前,PC(Precast Concrete,預制混凝土)建筑的現(xiàn)澆節(jié)點的模板以鋼模板和木模板為主。鋼模板雖然強度高、結實耐用、周轉(zhuǎn)次數(shù)多,但價格高、自重大,不方便搬運,必須使用起重設備進行模板的搬運和轉(zhuǎn)移,增加了使用成本;而木模板損耗大、周轉(zhuǎn)次數(shù)少,導致模板的使用壽命較短。此外,由于鋼模板和木模板的表面不平整,且光潔度不夠,導致建筑結構的成形面不平整,從而增加了后續(xù)清理和抹灰找平處理工作,同時還必須借助于脫模劑進行脫模,進一步影響了混凝土的表面質(zhì)量,大大降低了用戶體驗。
因此,如何提出一種重量輕、堅固,且使成形面平整、光潔的建筑模板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重量輕、堅固,且使成形面平整、光潔的建筑模板。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建筑模板,包括:金屬框架及安裝在所述金屬框架上的塑料面板,所述金屬框架包括第一平面框架和與所述第一平面框架連接的第二平面框架,所述第一平面框架與所述第二平面框架整體呈現(xiàn)L型。
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建筑模板,通過采用金屬框架與塑料面板組合形成建筑模板,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中采用全金屬、全塑料或全木材的方案而言,有效保證了建筑模板的強度、周轉(zhuǎn)次數(shù),并降低了建筑模板的整體重量,從而提升了建筑模板的整體性能,并相應降低了建筑模板的使用成本。同時,塑料面板平整光潔,使得混凝土成型質(zhì)量好,且容易脫模,從而有效提高了建筑模板的使用性能,而且塑料面板磨損后可更換回收,使得產(chǎn)品更加節(jié)能環(huán)保,有效提升了用戶體驗。此外,通過設置第一平面框架與第二平面框架連接構成L形的金屬框架,使得建筑模板整體呈L形,從而使得建筑模板能直接加工用于加工建筑結構中的L形節(jié)點,從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多個L形的金屬框架還可組合拼接形成不同形狀的框架結構,比如T形框架,從而拓寬了產(chǎn)品的使用范圍,相應提高了其市場競爭力。
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建筑模板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塑料面板包括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與所述第二平板一體式連接,且所述第一平板與所述第二平板整體呈現(xiàn)L型;其中,所述第二平面框架的截面面積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平面框架的截面面積,且所述第一平板安裝在所述第一平面框架上,并與所述第一平面框架相匹配,所述第二平板安裝在所述第二平面框架上,并與所述第二平面框架相匹配。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一體式連接,一方面使得塑料面板一次操作即可安裝在金屬框架上,從而提高了塑料面板與金屬框架的組裝效率,相應縮短了施工周期,同時避免了第一平板與第二平板之間存在縫隙的情況,從而避免了澆注過程中出現(xiàn)漏漿的問題,避免了工料的浪費,節(jié)約了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第一平板與第二平板的連接強度,從而提高了建筑模板的質(zhì)量,并相應提高了建筑的成型質(zhì)量,提升了用戶體驗。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塑料面板包括塑料平板和塑料角板,所述塑料角板包括大小、形狀相同的第一角板和第二角板,所述第一角板與所述第二角板一體式連接,且所述第一角板與所述第二角板整體呈現(xiàn)L型;其中,所述第二平面框架的截面面積大于所述第一平面框架的截面面積,且所述第一角板安裝在所述第一平面框架上,并與所述第一平面框架相匹配,所述第二角板與所述塑料平板可拆卸連接,且所述第二角板與所述塑料平板共同安裝在所述第二平面框架上,并與所述第二平面框架相匹配。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L形的塑料角板安裝在金屬框架的拐角處,及塑料角板的第一角板和第二角板分別安裝在金屬框架的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上,相較于采用分體式面板的方案而言,避免了在澆注混凝土的過程中,由于混凝土沖擊分體式面板而使塑料面板發(fā)生錯位的情況,從而提高了塑料面板的受沖擊強度,同時該結構還避免了在拐角處存有縫隙而影響建筑成型質(zhì)量的問題,從而提高了產(chǎn)品的使用性能。此外,通過設置塑料面板包括塑料平板和塑料角板,使得塑料面板更加輕小化、標準化,以便于塑料平板和塑料角板的分類歸置和搬運,并降低塑料面板的加工成本,從而提高了塑料面板的轉(zhuǎn)移和安裝的便捷性,同時還保證了施工現(xiàn)場物品放置的統(tǒng)一性,有效提升了工程形象。具體地,通過設置第一角板與第二角板的大小及形狀相同,不僅提高了塑料角板的生產(chǎn)效率,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同時還使得塑料角板不需區(qū)分正反向即可安裝在金屬框架上,從而提高了建筑模板的組裝效率,縮短了施工周期。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塑料平板與所述第二角板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條。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密封條,避免了塑料平板與第二角板間由于存在縫隙而造成漏漿的情況,從而有效避免了施工工料的浪費,節(jié)約了施工成本,同時還避免了建筑表面形成線條的情況,從而保證了建筑的成型質(zhì)量。其中,優(yōu)選地,密封條為H型條,當然為實現(xiàn)密封目的,本方案中密封條還可為其他構件,此處就不在具體列舉了,但均應包含在本方案的保護范圍內(nèi)。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平面框架包括第一自由端和第一連接端;所述第二平面框架包括第二自由端和第二連接端;其中,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二連接端連接以使所述第一平面框架與所述第二平面框架連接,所述第一自由端與所述第二自由端之間設置有加強筋。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之間設置加強筋,以利用加強筋對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進行支撐,從而增加了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受沖擊能力,以此避免澆注混凝土時由于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強度較低而被壓彎的情況,從而有效提升了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及建筑的成型質(zhì)量。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平面框架和所述第二平面框架均為由四塊金屬邊框圍成的矩形框架,其中,所述第一平面框架內(nèi)和所述第二平面框架內(nèi)均布置有至少一個加強肋。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內(nèi)設置加強肋,有效提高了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的剛度和強度,從而提升了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同時使得建筑模板適用于更大型的建筑結構施工中,從而拓寬了產(chǎn)品的適用范圍。其中,具體地,可在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內(nèi)均勻的設置有橫向加強肋和縱向加強肋,以提高金屬框架的整體強度。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平面框架與所述第二平面框架可拆卸連接或為一體式連接。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可拆卸的連接,使得建筑模板可適用于加工具有平面節(jié)點的建筑結構,從而拓寬了產(chǎn)品的使用范圍。此外,通過將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設為一體式連接,有效提高了金屬框架的生產(chǎn)效率,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同時提高了金屬框架的整體強度,從而提高了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并相應保證了建筑的成型質(zhì)量。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平面框架為鋼框架或鋁合金框架;且所述第二平面框架為鋼框架或鋁合金框架。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第一平面框架和第二平面框架設為鋼框架或鋁合金框架,確保了建筑模板的剛度和強度,從而提高了建筑模板的周轉(zhuǎn)次數(shù)和使用可靠性。其中,鋁合金框架強度高、質(zhì)量輕,從而在保證建筑模板強度的同時,有效減輕了重量,更加便于安裝和轉(zhuǎn)運。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塑料面板為實心面板;或所述塑料面板為空心面板。
在該技術方案中,空心面板抗彎矩能力強,且重量輕,本方案通過選取塑料面板為空心面板,一方面提高了塑料面板的承重能力,提高了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同時提高了塑料面板的使用跨度范圍,從而使得建筑模板可適用于加工尺寸較大的建筑結構,有效拓寬了產(chǎn)品的適用范圍,另一方面,減輕了建筑模板的整體重量,從而提高了建筑模板的運輸便捷性,提升了用戶體驗。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金屬框架上設置有螺釘孔,所述塑料面板上設置有連接孔,螺釘依次穿過所述連接孔與所述螺釘孔,以使所述塑料面板與所述金屬框架固定連接。
在該技術方案中,螺釘連接操作簡單、固定可靠,通過將塑料面板螺釘連接到金屬框架上,有效提高了建筑模板的裝配效率,縮短了施工工期,并保證了塑料面板與金屬框架的強度,提高了建筑模板的使用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建筑模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所示A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建筑模板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建筑模板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1至圖4中的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1建筑模板,12金屬框架,122第一平面框架,124第二平面框架,14塑料面板,142塑料平板,144塑料角板,1442第一角板,1444第二角板,16加強筋,18加強肋,2密封條,3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下面參照圖1至圖4描述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所述的建筑模板。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建筑模板1,包括:金屬框架12及安裝在金屬框架12上的塑料面板14,金屬框架12包括第一平面框架122和與第一平面框架122連接的第二平面框架124,第一平面框架122與第二平面框架124整體呈現(xiàn)L型。
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建筑模板1,通過采用金屬框架12與塑料面板14組合形成建筑模板1,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中采用全金屬、全塑料或全木材的方案而言,有效保證了建筑模板1的強度、周轉(zhuǎn)次數(shù),并降低了建筑模板1的整體重量,從而提升了建筑模板1的整體性能,并相應降低了建筑模板1的使用成本。同時,塑料面板14平整光潔,使得混凝土成型質(zhì)量好,且容易脫模,從而有效提高了建筑模板1的使用性能,而且塑料面板14磨損后可更換回收,使得產(chǎn)品更加節(jié)能環(huán)保,有效提升了用戶體驗。此外,通過設置第一平面框架122與第二平面框架124連接構成L形的金屬框架12,使得建筑模板整體呈L形,從而使得建筑模板1能直接用于加工建筑結構中的L形節(jié)點,從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多個L形的金屬框架12還可組合拼接形成不同形狀的框架結構,比如T形框架,從而拓寬了產(chǎn)品的使用范圍,相應提高了其市場競爭力。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塑料面板14包括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第一平板與第二平板一體式連接,且第一平板與第二平板整體呈現(xiàn)L型;其中,第二平面框架124的截面面積大于或等于第一平面框架122的截面面積,且第一平板安裝在第一平面框架122上,并與第一平面框架122相匹配,第二平板安裝在第二平面框架124上,并與第二平面框架124相匹配。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一體式連接,一方面使得塑料面板14一次操作即可安裝在金屬框架12上,從而提高了塑料面板14與金屬框架12的組裝效率,相應縮短了施工周期,同時避免了第一平板與第二平板之間存在縫隙的情況,從而避免了澆注過程中出現(xiàn)漏漿的問題,避免了工料的浪費,節(jié)約了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第一平板與第二平板的連接強度,從而提高了建筑模板1的質(zhì)量,并相應提高了建筑的成型質(zhì)量,提升了用戶體驗。
如圖1至圖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塑料面板14包括塑料平板142和塑料角板144,塑料角板144包括大小、形狀相同的第一角板1442和第二角板1444,第一角板1442與第二角板1444一體式連接,且第一角板1442與第二角板1444整體呈現(xiàn)L型;其中,第二平面框架124的截面面積大于第一平面框架122的截面面積,且第一角板1442安裝在第一平面框架122上,并與第一平面框架122相匹配,第二角板1444與塑料平板142可拆卸連接,且第二角板1444與塑料平板142共同安裝在第二平面框架124上,并與第二平面框架124相匹配。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L形的塑料角板144安裝在金屬框架12的拐角處,及塑料角板144的第一角板1442和第二角板1444分別安裝在金屬框架12的第一平面框架122和第二平面框架124上,相較于采用分體式面板的方案而言,避免了在澆注混凝土的過程中,由于混凝土沖擊分體式面板而使塑料面板14發(fā)生錯位的情況,從而提高了塑料面板14的受沖擊強度,同時該結構還避免了在拐角處存有縫隙而影響建筑成型質(zhì)量的問題,從而提高了產(chǎn)品的使用性能。此外,通過設置塑料面板14包括塑料平板142和塑料角板144,使得塑料面板14更加輕小化、標準化,以便于塑料平板142和塑料角板144的分類歸置和搬運,并降低塑料面板14的加工成本,從而提高了塑料面板14的轉(zhuǎn)移和安裝的便捷性,同時還保證了施工現(xiàn)場物品放置的統(tǒng)一性,有效提升了工程形象。具體地,通過設置第一角板1442與第二角板1444的大小及形狀相同,不僅提高了塑料角板144的生產(chǎn)效率,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同時還使得塑料角板144不需區(qū)分正反向即可安裝在金屬框架12上,從而提高了建筑模板1的組裝效率,縮短了施工周期。
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塑料平板142與第二角板1444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條2。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密封條2,避免了塑料平板142與第二角板1444間由于存在縫隙而造成漏漿的情況,從而有效避免了施工工料的浪費,節(jié)約了施工成本,同時還避免了建筑表面形成線條的情況,從而保證了建筑的成型質(zhì)量。其中,優(yōu)選地,密封條2為H型條,當然為實現(xiàn)密封目的,本方案中密封條2還可為其他構件,此處就不在具體列舉了,但均應包含在本方案的保護范圍內(nèi)。
如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平面框架122包括第一自由端和第一連接端;第二平面框架124包括第二自由端和第二連接端;其中,第一連接端與第二連接端連接以使第一平面框架122與第二平面框架124連接,第一自由端與第二自由端之間設置有加強筋16。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之間設置加強筋16,以利用加強筋16對第一平面框架122和第二平面框架124進行支撐,從而增加了第一平面框架122和第二平面框架124受沖擊能力,以此避免澆注混凝土時由于第一平面框架122和第二平面框架124強度較低而被壓彎的情況,從而有效提升了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及建筑的成型質(zhì)量。
如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平面框架122和第二平面框架124均為由四塊金屬邊框圍成的矩形框架,其中,第一平面框架122內(nèi)和第二平面框架124內(nèi)均布置有至少一個加強肋18。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第一平面框架122和第二平面框架124內(nèi)設置加強肋18,有效提高了第一平面框架122和第二平面框架124的剛度和強度,從而提升了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同時使得建筑模板1適用于更大型的建筑結構施工中,從而拓寬了產(chǎn)品的適用范圍。其中,具體地,可在第一平面框架122和第二平面框架124內(nèi)均勻的設置有橫向加強肋18和縱向加強肋18,以提高金屬框架12的整體強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第一平面框架122與第二平面框架124可拆卸連接或為一體式連接。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第一平面框架122和第二平面框架124可拆卸的連接,使得建筑模板1可適用于加工具有平面節(jié)點的建筑結構,從而拓寬了產(chǎn)品的使用范圍。此外,通過將第一平面框架122和第二平面框架124設為一體式連接,有效提高了金屬框架12的生產(chǎn)效率,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同時提高了金屬框架12的整體強度,從而提高了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并相應保證了建筑的成型質(zhì)量。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第一平面框架122為鋼框架或鋁合金框架;且第二平面框架124為鋼框架或鋁合金框架。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第一平面框架122和第二平面框架124設為鋼框架或鋁合金框架,確保了建筑模板1的剛度和強度,從而提高了建筑模板1的周轉(zhuǎn)次數(shù)和使用可靠性。其中,鋁合金框架強度高、質(zhì)量輕,從而在保證建筑模板1強度的同時,有效減輕了重量,更加便于安裝和轉(zhuǎn)運。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塑料面板14為實心面板;或塑料面板14為空心面板。
在該技術方案中,空心面板抗彎矩能力強,且重量輕,本方案通過選取塑料面板14為空心面板,一方面提高了塑料面板14的承重能力,提高了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同時提高了塑料面板14的使用跨度范圍,從而使得建筑模板1可適用于加工尺寸較大的建筑結構,有效拓寬了產(chǎn)品的適用范圍,另一方面,減輕了建筑模板1的整體重量,從而提高了建筑模板1的運輸便捷性,提升了用戶體驗。
如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金屬框架12上設置有螺釘孔,塑料面板14上設置有連接孔,螺釘3依次穿過連接孔與螺釘孔,以使塑料面板14與金屬框架12固定連接。
在該技術方案中,螺釘連接方式操作簡單、固定可靠,通過將塑料面板14螺釘3連接到金屬框架12上,有效提高了建筑模板1的裝配效率,縮短了施工工期,并保證了塑料面板14與金屬框架12的強度,提高了建筑模板1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實用新型中,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相連”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qū)嵗?。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