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道路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道路施工用鉆孔機。
背景技術:
道路施工的過程中,常常需要對墻體進行鉆孔,目前墻體鉆孔通常采用的是人工鉆孔的方式,即人手持鉆機對墻體進行鉆孔,鉆孔效率低,鉆孔過程中產生的震動會對工人的手和身體產生損害,并且在鉆孔的過程中還會產生噪音及粉灰污染,另外,自動鉆孔器雖然提高了鉆孔效率,但是造價高,安全性能低,不適于小型單位或者個人使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道路施工用鉆孔機,其能夠解決上述現(xiàn)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的一種道路施工用鉆孔機,包括機座以及設置在所述機座上方的鉆孔機構,所述鉆孔機構右側面內設有空槽,所述空槽內設有左側面與所述空槽左側內壁固定連接的凸桿,所述凸桿左側內部設有左右伸延設置的傳遞腔,所述凸桿右側面內設有開口槽,所述開口槽左端與所述傳遞腔右端之間設有板件,所述鉆孔機構左側內部設有右端與所述凸桿內的所述傳遞腔左端貫通設置的輪腔,所述輪腔內設有轉輪,所述傳遞腔背離所述板件一側的前后內壁相稱設有與所述空槽貫通設置的通孔,所述凸桿外部設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右側內設有滑腔,所述滑腔內設有止滑塊,所述止滑塊右側設有向右側伸延并貫通所述滑腔右側內壁且平滑配合連接的第二滑套,所述傳遞腔內設有第一推滑塊,所述第一推滑塊右側面設有第二推滑塊,所述第二推滑塊貫通所述板件且平滑配合連接,所述第一推滑塊背離所述第二推滑塊一側的前后兩側外壁相稱設有貫通所述通孔且探進所述空槽內的第三推滑塊,所述第一推滑塊左端設有探進所述輪腔內的鉸鏈頭,所述鉸鏈頭與位于所述轉輪中部位置左側的所述轉輪上面之間鉸接配合連接有傳遞桿,所述第二推滑塊右側面內設有鉆孔馬達,所述鉆孔馬達右端配合連接有探進所述開口槽內的鉆孔頭,所述機座中部內設有容腔,所述容腔內部設置有抽屜,所述抽屜與所述容腔壁體平滑配合連接,所述抽屜上設置有拉槽。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鉆孔機構底部固定設有架板,所述機座頂部與所述架板底部之間設有高度調節(jié)裝置,所述高度調節(jié)裝置左右兩側的所述機座頂部與所述鉆孔機構底部之間相稱設有導滑桿,所述機座底部周圍均設有滑輪。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轉輪底部配合連接有第一馬達,所述第一馬達設置于所述輪腔底部內壁內且固定連接。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空槽中間的前后兩側內壁上相稱設有導滑槽,所述導滑槽內設有導滑塊,所述導滑塊右側設有第一簧件,所述導滑塊臨近所述第一滑套一側與所述第一滑套固定連接。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止滑塊左側的所述滑腔內設有第二簧件。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滑套右側伸延段伸延出所述第一滑套的右側面外。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推滑塊上下兩側的所述第一推滑塊右側面相稱設有接電端,所述接電端相對的所述板件左側面內設有出電口。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鉆孔馬達左側的所述第二推滑塊內設有集粉灰腔,所述集粉灰腔前后兩側的所述第二推滑塊內相稱設有吸粉灰裝置,所述吸粉灰裝置左右兩側伸延設有吸粉灰管,前后兩側的所述吸粉灰裝置左側的所述吸粉灰管均與所述集粉灰腔相連接,前后兩側的所述吸粉灰裝置右側的所述吸粉灰管貫通所述第二推滑塊的右側面,所述接電端分別與所述鉆孔馬達以及前后兩側的所述吸粉灰裝置電聯(lián)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空槽內設左側面與空槽左側內壁固定連接的凸桿,凸桿左側內部設左右伸延設置的傳遞腔,凸桿右側面內設開口槽,開口槽左端與傳遞腔右端之間設板件,鉆孔機構左側內部設右端與凸桿內的傳遞腔左端貫通設置的輪腔,輪腔內設轉輪,傳遞腔背離板件一側的前后內壁相稱設與空槽貫通設置的通孔,凸桿外部設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右側內環(huán)形設滑腔,滑腔內設止滑塊,止滑塊右側設向右側伸延并貫通滑腔右側內壁且平滑配合連接的第二滑套,傳遞腔內設第一推滑塊,第一推滑塊右側面設第二推滑塊,第二推滑塊貫通板件且平滑配合連接,第一推滑塊背離第二推滑塊一側的前后兩側外壁相稱設貫通通孔且探進空槽內的第三推滑塊,第一推滑塊左端設探進輪腔內的鉸鏈頭,鉸鏈頭與位于轉輪中部位置左側的轉輪上面之間鉸接配合連接傳遞桿,第二推滑塊右側面內設鉆孔馬達,鉆孔馬達右端配合連接探進開口槽內的鉆孔頭,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鉆孔頭的伸延出工作,實現(xiàn)自動鉆孔以及吸粉灰作業(yè),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鉆孔效果。
2.通過鉆孔機構底部固定設架板,機座頂部與架板底部之間設高度調節(jié)裝置,高度調節(jié)裝置左右兩側的機座頂部與鉆孔機構底部之間相稱設導滑桿,機座底部周圍均設滑輪,從而實現(xiàn)本裝置方便快速移動和搬運。
3.通過第二推滑塊上下兩側的第一推滑塊右側面相稱設接電端,接電端相對的板件左側面內設出電口,從而實現(xiàn)鉆孔時的自動電聯(lián)接,提高設備安全性
4.通過鉆孔馬達左側的第二推滑塊內設集粉灰腔,集粉灰腔前后兩側的第二推滑塊內相稱設吸粉灰裝置,吸粉灰裝置左右兩側伸延設吸粉灰管,前后兩側的吸粉灰裝置左側的吸粉灰管均與集粉灰腔相連接,前后兩側的吸粉灰裝置右側的吸粉灰管貫通第二推滑塊的右側面,接電端分別與鉆孔馬達以及前后兩側的吸粉灰裝置電聯(lián)接,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鉆孔的同時自動啟動吸粉灰作業(yè),提高工作效率以及防止粉灰污染施工環(huán)境。
5.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方便移動和搬運,能實現(xiàn)鉆孔吸粉灰作業(yè),同時,在未鉆孔時候處于斷電狀態(tài),提高了鉆孔使用的安全性,防粉灰效果以及鉆孔效果好。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fā)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種道路施工用鉆孔機外部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圖1中“a-a”的剖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一種道路施工用鉆孔機伸延出調節(jié)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一種道路施工用鉆孔機鉆孔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第一推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5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道路施工用鉆孔機,包括機座5以及設置在所述機座5上方的鉆孔機構7,所述鉆孔機構7右側面內設有空槽73,所述空槽73內設有左側面與所述空槽73左側內壁固定連接的凸桿77,所述凸桿77左側內部設有左右伸延設置的傳遞腔76,所述凸桿77右側面內設有開口槽75,所述開口槽75左端與所述傳遞腔76右端之間設有板件771,所述鉆孔機構7左側內部設有右端與所述凸桿77內的所述傳遞腔76左端貫通設置的輪腔71,所述輪腔71內設有轉輪711,所述傳遞腔76背離所述板件771一側的前后內壁相稱設有與所述空槽73貫通設置的通孔72,所述凸桿77外部設有第一滑套731,所述第一滑套731右側內設有滑腔732,所述滑腔732內設有止滑塊733,所述止滑塊733右側設有向右側伸延并貫通所述滑腔732右側內壁且平滑配合連接的第二滑套734,所述傳遞腔76內設有第一推滑塊761,所述第一推滑塊761右側面設有第二推滑塊78,所述第二推滑塊78貫通所述板件771且平滑配合連接,所述第一推滑塊761背離所述第二推滑塊78一側的前后兩側外壁相稱設有貫通所述通孔72且探進所述空槽73內的第三推滑塊721,所述第一推滑塊761左端設有探進所述輪腔71內的鉸鏈頭712,所述鉸鏈頭712與位于所述轉輪711中部位置左側的所述轉輪711上面之間鉸接配合連接有傳遞桿713,所述第二推滑塊78右側面內設有鉆孔馬達783,所述鉆孔馬達783右端配合連接有探進所述開口槽75內的鉆孔頭751,所述機座5中部內設有容腔54,所述容腔54內部設置有抽屜52,所述抽屜52與所述容腔54壁體平滑配合連接,所述抽屜52上設置有拉槽53。
其中,所述鉆孔機構7底部固定設有架板6,所述機座5頂部與所述架板6底部之間設有高度調節(jié)裝置62,所述高度調節(jié)裝置62左右兩側的所述機座5頂部與所述鉆孔機構7底部之間相稱設有導滑桿61,所述機座5底部周圍均設有滑輪51,從而實現(xiàn)本裝置方便快速移動和搬運。
其中,所述轉輪711底部配合連接有第一馬達,所述第一馬達設置于所述輪腔71底部內壁內且固定連接,從而實現(xiàn)鉆孔頭的自動探進和伸延出控制調節(jié)。
其中,所述空槽73中間的前后兩側內壁上相稱設有導滑槽74,所述導滑槽74內設有導滑塊742,所述導滑塊742右側設有第一簧件741,所述導滑塊742臨近所述第一滑套731一側與所述第一滑套731固定連接,從而實現(xiàn)第一滑套731的自動復位工作。
其中,所述止滑塊733左側的所述滑腔732內設有第二簧件735,從而實現(xiàn)第二滑套734與墻體的抵接,提高鉆孔時的密閉效果。
其中,所述第二滑套734右側伸延段伸延出所述第一滑套731的右側面外。
其中,所述第二推滑塊78上下兩側的所述第一推滑塊761右側面相稱設有接電端7611,所述接電端7611相對的所述板件771左側面內設有出電口762,從而實現(xiàn)鉆孔時的自動電聯(lián)接,提高設備安全性。
其中,所述鉆孔馬達783左側的所述第二推滑塊78內設有集粉灰腔782,所述集粉灰腔782前后兩側的所述第二推滑塊78內相稱設有吸粉灰裝置781,所述吸粉灰裝置781左右兩側伸延設有吸粉灰管7811,前后兩側的所述吸粉灰裝置781左側的所述吸粉灰管7811均與所述集粉灰腔782相連接,前后兩側的所述吸粉灰裝置781右側的所述吸粉灰管7811貫通所述第二推滑塊78的右側面,所述接電端7611分別與所述鉆孔馬達783以及前后兩側的所述吸粉灰裝置781電聯(lián)接,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鉆孔的同時自動啟動吸粉灰作業(yè),提高工作效率以及防止粉灰污染施工環(huán)境。
初始狀態(tài)時,第一推滑塊761位于傳遞腔76內的最左側位置,此時,第一推滑塊761左端的鉸鏈頭712最大程度探進輪腔71,使傳遞桿713左端位于轉輪711中部位置的正左側位置,此時,傳遞桿713處于水平狀態(tài),同時,第一推滑塊761背離第二推滑塊78一側的前后兩側外壁上相稱設置的第三推滑塊721位于通孔72內以及空槽73內的最左側位置,此時,第二推滑塊78左端最大程度探進傳遞腔76,使第二推滑塊78右側的鉆孔頭751完全位于開口槽75內,同時,第一推滑塊761右側面上的接電端7611最大程度出電口762,此時,導滑塊742受到第一簧件741的頂壓力,使導滑塊742位于導滑槽74內的最左側位置,此時,導滑塊742帶動第一滑套731最大程度探進空槽73內且左側位于通孔72右側相對位置,同時,止滑塊733受到第二簧件735頂壓力,使第二滑套734最大程度伸延出第一滑套731右側面外,此時,伸延出第一滑套731右側面外的第二滑套734完全位于空槽73內。
當需要在墻體上鉆孔時,首先通過機座5底部的滑輪51將鉆孔機構7移動到鉆孔處,方便移動和搬運,然后通過高度調節(jié)裝置62控制調節(jié)鉆孔機構7的升降移動,從而實現(xiàn)不到高度的調節(jié)鉆孔,提高工作效率,然后通過第一馬達帶動轉輪711順時針移動,此時,由轉輪711帶動傳遞桿713左端逐漸沿轉輪711左側后方移動,同時,由傳遞桿71右端逐漸推鉸鏈頭712以及鉸鏈頭712右側的第一推滑塊761逐漸沿傳遞腔76內的右側方向移動,此時,由第一推滑塊761帶動前后兩側的第三推滑塊721逐漸沿通孔72以及空槽73內的右側方向移動,同時,第一推滑塊761帶動右端的第二推滑塊78逐漸朝右側移動,使第二推滑塊78右端逐漸探進開口槽75內,同時,由第二推滑塊78帶動鉆孔頭751逐漸伸延出鉆孔機構7的右側面外如圖3所示,繼續(xù)控制第一馬達帶動轉輪711順時針移動,直至如圖4所示傳遞桿71左端位于轉輪711中部位置的正右側方位置時,使傳遞桿71處于水平狀態(tài),此時,控制第一馬達停止轉動,同時,由傳遞桿71將第一推滑塊761第三推到傳遞腔76內的最右側位置,此時,第一推滑塊761左側前后外壁上的第三推滑塊721位于通孔72內的最右側位置,同時,由第三推滑塊721帶動第一滑套731克服第二簧件735的頂壓力,使第一滑套731移動到空槽73內的最右側位置,此時,第一滑套731右側面與與鉆孔機構7右側面為同一豎直面,同時,第一滑套731內的第二滑套734右側伸延出鉆孔機構7右側面且與墻體彈性頂壓配合連接,此時,第一推滑塊761右側面與板件771左側面相抵接,使接電端7611完全插入出電口762內,完成自配合連接,同時,第二推滑塊78帶動鉆孔頭751最大程度伸延出鉆孔機構7右側面外且與墻體相抵接,此時,由于接電端7611分別與鉆孔馬達783以及前后兩側的吸粉灰裝置781電聯(lián)接,從而實現(xiàn)自動鉆孔以及吸粉灰作。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空槽內設左側面與空槽左側內壁固定連接的凸桿,凸桿左側內部設左右伸延設置的傳遞腔,凸桿右側面內設開口槽,開口槽左端與傳遞腔右端之間設板件,鉆孔機構左側內部設右端與凸桿內的傳遞腔左端貫通設置的輪腔,輪腔內設轉輪,傳遞腔背離板件一側的前后內壁相稱設與空槽貫通設置的通孔,凸桿外部設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右側內環(huán)形設滑腔,滑腔內設止滑塊,止滑塊右側設向右側伸延并貫通滑腔右側內壁且平滑配合連接的第二滑套,傳遞腔內設第一推滑塊,第一推滑塊右側面設第二推滑塊,第二推滑塊貫通板件且平滑配合連接,第一推滑塊背離第二推滑塊一側的前后兩側外壁相稱設貫通通孔且探進空槽內的第三推滑塊,第一推滑塊左端設探進輪腔內的鉸鏈頭,鉸鏈頭與位于轉輪中部位置左側的轉輪上面之間鉸接配合連接傳遞桿,第二推滑塊右側面內設鉆孔馬達,鉆孔馬達右端配合連接探進開口槽內的鉆孔頭,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鉆孔頭的伸延出工作,實現(xiàn)自動鉆孔以及吸粉灰作業(yè),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鉆孔效果。
2.通過鉆孔機構底部固定設架板,機座頂部與架板底部之間設高度調節(jié)裝置,高度調節(jié)裝置左右兩側的機座頂部與鉆孔機構底部之間相稱設導滑桿,機座底部周圍均設滑輪,從而實現(xiàn)本裝置方便快速移動和搬運。
3.通過第二推滑塊上下兩側的第一推滑塊右側面相稱設接電端,接電端相對的板件左側面內設出電口,從而實現(xiàn)鉆孔時的自動電聯(lián)接,提高設備安全性
4.通過鉆孔馬達左側的第二推滑塊內設集粉灰腔,集粉灰腔前后兩側的第二推滑塊內相稱設吸粉灰裝置,吸粉灰裝置左右兩側伸延設吸粉灰管,前后兩側的吸粉灰裝置左側的吸粉灰管均與集粉灰腔相連接,前后兩側的吸粉灰裝置右側的吸粉灰管貫通第二推滑塊的右側面,接電端分別與鉆孔馬達以及前后兩側的吸粉灰裝置電聯(lián)接,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鉆孔的同時自動啟動吸粉灰作業(yè),提高工作效率以及防止粉灰污染施工環(huán)境。
5.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方便移動和搬運,能實現(xiàn)鉆孔吸粉灰作業(yè),同時,在未鉆孔時候處于斷電狀態(tài),提高了鉆孔使用的安全性,防粉灰效果以及鉆孔效果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