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建筑施工,具體的說是一種輕質隔墻板與預植鋼筋連接裝置及連接方法。
背景技術:
1、在建筑工程中,輕質隔墻板是裝配式建筑推廣使用的一種隔墻材料。其材料構成主要有水泥、砂、石英砂、石灰、鋁粉等,材料加水攪拌成型后,通過添加鋁粉發(fā)泡,經高溫、高壓蒸汽養(yǎng)護后,形成的輕型墻體砌筑材料。
2、在施工時,由于輕質隔墻板一般高度較高、質量較大,為保證輕質隔墻板與墻、柱結構的連接節(jié)點處連接穩(wěn)定,深化設計時,一般需要在輕質隔墻板與墻、柱結構的連接節(jié)點處設計連接錨筋,這就需要在施工墻、柱結構時預埋預植鋼筋,然后在輕質隔墻板與墻、柱結構連接一側開孔,安裝時,需要人工使用撬棍進行對孔安裝,將墻、柱結構開孔一側精準對接、插入預植鋼筋,后續(xù)再進行填縫、加固施工,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有:目前,這種方法不僅依賴于工人的經驗,精準對孔的難度極大,導致施工進度緩慢,人工成本上升,對接不準時還會造成輕質隔墻板表面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精準對接,節(jié)約人工,能夠有效降低施工難度的輕質隔墻板與預植鋼筋連接裝置及連接方法。
2、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輕質隔墻板與預植鋼筋連接裝置,包括底座,頂推機構,設置在底座前部;夾持機構,用于夾持輕質隔墻板,連接在頂推機構的頂頭前端;牽引驅動機構,與夾持機構傳動連接,用于驅動夾持機構實現夾緊或松開;儲油箱,設置在底座后部左側;擴容泄壓箱,設置在底座后部右側;輸油管路,連通儲油箱、頂推機構與擴容泄壓箱;泵送機構,設置在輸油管路上,用于將儲油箱中的油泵送至頂推機構中。
4、作為優(yōu)選,本發(fā)明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
5、優(yōu)選的,輸油管路包括吸油管、送油管、出油管和回流管;吸油管輸入端連接儲油箱,輸出端連接泵送機構;送油管輸入端連接泵送機構,輸出端連接頂推機構;出油管輸入端連接頂推機構,輸出端連接擴容泄壓箱;回流管輸入端連接擴容泄壓箱,輸出端連接儲油箱;出油管上設有控制閥。
6、優(yōu)選的,泵送機構包括驅動電機、連桿機構、往復桿、容積式液壓泵、進口單向閥、出口單向閥;驅動電機輸出端與連桿機構連接,往復桿連接在連桿機構上,往復桿下端連接容積式液壓泵的活塞,往復桿豎直設置,連桿機構帶動往復桿上下動作,進而帶動活塞在缸體中往復運動;容積式液壓泵的進油口與吸油管輸出端連接,吸油管中設有進口單向閥;容積式液壓泵的出油口與出油管輸入端連接,出油管中設有出口單向閥。
7、優(yōu)選的,連桿機構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第三連桿;容積式液壓泵上設置有豎向撐桿,第一連桿一端與驅動電機輸出端鉸接,另一端與第二連桿鉸接;第三連桿一端與第二連桿鉸接,另一端鉸接在豎向撐桿上;往復桿上端與第三連桿鉸接,下端與容積式液壓泵的活塞固接。
8、優(yōu)選的,頂推機構包括殼體和頂頭,頂頭通過墊片滑動密封連接在殼體中,頂頭后端和殼體之間構成油腔,輸油管路與殼體內腔連通。
9、優(yōu)選的,頂推機構的頂頭前端設置有緩沖板,緩沖板上設有支撐體,夾持機構設置在支撐體前側,牽引驅動機構設置在緩沖板后側且位于夾持機構下側。
10、優(yōu)選的,夾持機構包括兩個夾板,每個夾板上均設置有滑塊,支撐體前側壁上開設有限位槽,限位槽水平設置,夾板通過滑塊滑動連接在限位槽中,兩滑塊之間設置有第一限位彈簧;牽引驅動機構包括繞線軸,繞線軸轉動連接在緩沖板上,繞線軸后端設置有手搖柄,繞線軸上設置有單向限位棘輪盤,緩沖板后側壁上在單向限位棘輪盤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上通過第二限位彈簧連接有棘爪;還包括牽引件、第一鋼絲繩和第二鋼絲繩,兩夾板關于牽引件對稱設置,第一鋼絲繩上端連接牽引件,下端纏繞于繞線軸上;第二鋼絲繩設置有兩個,分別對應兩個滑塊,兩端分別連接滑塊和牽引件。
11、優(yōu)選的,底座上設置有用于安裝頂推機構的安裝臺,安裝臺后側與底座之間設置有傳力鍵。
12、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一種輕質隔墻板與預植鋼筋連接方法,應用輕質隔墻板與預植鋼筋連接裝置進行連接,具體步驟如下:
13、s1:將輕質隔墻板待與預植鋼筋連接一側向外,夾持固定在夾持機構中;
14、s2:通過控制泵送機構,儲油箱中的液壓油通過輸油管路泵送至頂推機構中,頂推機構帶動夾持機構向前,使輕質隔墻板插入預植鋼筋;
15、s3:夾持機構松開輕質隔墻板;
16、s4:頂推機構中的液壓油通過輸油管路回流至擴容泄壓箱中,在擴容泄壓箱冷卻后,通過輸油管路回流至儲油箱中。
1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突出的特點是:
18、使用本裝置代替人工,避免了使用撬棍操作,減少了施工過程中的人工投入,同時,提高了一次性精準對孔成功率,提升了整體施工效率,避免了輕質隔墻板表面的損壞,顯著提升了成品的外觀質量。
1.一種輕質隔墻板與預植鋼筋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隔墻板與預植鋼筋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輸油管路包括吸油管、送油管、出油管和回流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輕質隔墻板與預植鋼筋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泵送機構包括驅動電機、連桿機構、往復桿、容積式液壓泵、進口單向閥、出口單向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輕質隔墻板與預植鋼筋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桿機構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第三連桿;容積式液壓泵上設置有豎向撐桿,第一連桿一端與驅動電機輸出端鉸接,另一端與第二連桿鉸接;第三連桿一端與第二連桿鉸接,另一端鉸接在豎向撐桿上;往復桿上端與第三連桿鉸接,下端與容積式液壓泵的活塞固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隔墻板與預植鋼筋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頂推機構包括殼體和頂頭,頂頭通過墊片滑動密封連接在殼體中,頂頭后端和殼體之間構成油腔,輸油管路與殼體內腔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隔墻板與預植鋼筋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頂推機構的頂頭前端設置有緩沖板,緩沖板上設有支撐體,夾持機構設置在支撐體前側,牽引驅動機構設置在緩沖板后側且位于夾持機構下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輕質隔墻板與預植鋼筋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夾持機構包括兩個夾板,每個夾板上均設置有滑塊,支撐體前側壁上開設有限位槽,限位槽水平設置,夾板通過滑塊滑動連接在限位槽中,兩滑塊之間設置有第一限位彈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質隔墻板與預植鋼筋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設置有用于安裝頂推機構的安裝臺,安裝臺后側與底座之間設置有傳力鍵。
9.一種輕質隔墻板與預植鋼筋連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權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進行,具體步驟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