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鋼柱校正,具體涉及鋼柱校正設備。
背景技術:
1、鋼柱校正是建筑結構施工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它是指在基礎施工完成后,對鋼柱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進行校正,以確保鋼柱安裝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準確度。鋼柱校正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建筑物的結構穩(wěn)定性,進而保證建筑結構的安全、可靠。在建筑施工中,如果鋼柱未經過校正,則會導致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傾斜、變形等風險。
2、鋼柱校正是一個涉及多方面的復雜過程,主要包括先通過儀器檢測對接后的上鋼柱與下鋼柱之間水平連接處否存在錯口、鋼柱是否處于垂直狀態(tài),然后再根據(jù)檢測結果利用校正設備進行精確調整,還包括考慮溫度影響等。然而,由于鋼結構重量大,因此現(xiàn)有鋼柱校正設備的結構大多比較復雜,操作過程也相對繁雜,需要多人合作經復雜的安裝程序將校正設備對準具有一定高度的鋼柱對接位置并進行校正操作,存在影響建筑施工效率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種鋼柱校正設備,以通過簡化校正設備與鋼柱之間的安裝操作,實現(xiàn)提高鋼結構施工效率的目的。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鋼柱校正設備,上鋼柱和下鋼柱均設有支耳;包括支撐板、水平連接于支撐板上的第一推動件和垂直連接于支撐板上的第二推動件;支撐板的下方設有第一鎖緊板,第一鎖緊板與下鋼柱上的支耳連接,第一鎖緊板的內部設有滑槽,滑槽內滑動連接有第二鎖緊板,且第二鎖緊板與第二推動件之間設有鎖止件進行連接,第一鎖緊板位于第一推動件和第一推動件之間。
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為:
4、1.充分利用下鋼柱上自帶的支耳,通過將支撐板下方的第一鎖緊板連接在下鋼柱上的支耳即可實現(xiàn)本校正設備與待校正鋼柱的連接,操作方便、快捷,能實現(xiàn)提高鋼結構施工效率的目的。
5、2.利用第一推動件實現(xiàn)對鋼柱水平位置的校正,將第二鎖緊板與第二推動件連接固定后,利用第二推動件即可實現(xiàn)對鋼柱垂直度和標高的校正,即校正設備安裝后即可完全對鋼柱全部的校正操作,從而能進一步提高校正效率。
6、3.將第一鎖緊板設置在第一推動件和第一推動件之間,由于第一鎖緊板是本校正設備與鋼柱之間最主要的連接點,而位移兩側的第一推動件和第一推動件還能起到配重作用,進而確保設備連接后的穩(wěn)定性。
7、優(yōu)選的,支撐板上設有固定板,第一推動件連接于固定板上,且第一推動件與第二推動均為千斤頂。
8、優(yōu)選的,固定板與支撐板之間等間距設有若干加筋板,且加筋板均為直角三角形。
9、優(yōu)選的,第一鎖緊板上設有若干通孔,第二鎖緊板上設有倒u型通槽,支撐板上設有連接口,連接口與第一鎖緊板內部的滑槽連通;第二鎖緊板滑動于連接口和滑槽內部,且倒u型通槽的兩側對稱設有若干限位凹槽。
10、優(yōu)選的,第二鎖緊板的頂部設有限位塊,且限位塊的寬度大于連接口的寬度,限位塊上設有第一鎖止孔;第二推動件的頂部連接有鎖止塊,且鎖止塊上設有第二鎖止孔,鎖止件設于第一鎖止孔和第二鎖止孔之間。
11、優(yōu)選的,支撐板的底部還設有把手。
12、優(yōu)選的,兩個第一鎖緊板的端面均與支撐板靠近鋼柱的端面齊平。
1.鋼柱校正設備,上鋼柱和下鋼柱均設有支耳,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板、水平連接于支撐板上的第一推動件和垂直連接于支撐板上的第二推動件;支撐板的下方設有第一鎖緊板,第一鎖緊板與下鋼柱上的支耳連接,第一鎖緊板的內部設有滑槽,滑槽內滑動連接有第二鎖緊板,且第二鎖緊板與第二推動件之間設有鎖止件進行連接,第一鎖緊板位于第一推動件和第一推動件之間。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柱校正設備,其特征在于:支撐板上設有固定板,第一推動件連接于固定板上,且第一推動件與第二推動均為千斤頂。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柱校正設備,其特征在于:固定板與支撐板之間等間距設有若干加筋板,且加筋板均為直角三角形。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鋼柱校正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一鎖緊板上設有若干通孔,第二鎖緊板上設有倒u型通槽,支撐板上設有連接口,連接口與第一鎖緊板內部的滑槽連通;第二鎖緊板滑動于連接口和滑槽內部,且倒u型通槽的兩側對稱設有若干限位凹槽。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鋼柱校正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二鎖緊板的頂部設有限位塊,且限位塊的寬度大于連接口的寬度,限位塊上設有第一鎖止孔;第二推動件的頂部連接有鎖止塊,且鎖止塊上設有第二鎖止孔,鎖止件設于第一鎖止孔和第二鎖止孔之間。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柱校正設備,其特征在于:支撐板的底部還設有把手。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柱校正設備,其特征在于:兩個第一鎖緊板的端面均與支撐板靠近鋼柱的端面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