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導引板狀物體的導向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在左、右方向上導引一個或者多個板狀物體的導向器。
背景技術:
通過在左、右方向上移動而將窗戶或者家具上的開口打開和關閉的滑動門(板狀物體),通常由一個導向器進行導引。公知的是,導向器通過將滑動門從一個關閉位置(固定位置(set position))導引至一個位于該關閉位置前方或者后方的打開預備位置(預備位置),并且隨后從打開預備位置導引至一個位于該打開預備位置左側或者右側的打開位置(非固定位置(non-set position)),將一個開口打開。
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H7-269217公開了一種用于房屋窗戶的打開和關閉裝置。這種打開和關閉裝置包括兩扇形狀相同的門。一扇門被不可移動地固定在窗戶的右側。另外一扇,作為一扇滑動門,能夠在左、右方向上移動并且打開和關閉一個鄰近固定門的開口。當滑動門處于關閉位置時,其與固定門平齊提供一個良好外觀。為了打開所述開口,滑動門被從關閉位置向前拉動至一個打開預備位置,而后被移動至一個打開位置,在這里其與位于右側的固定門重疊。為了關閉所述開口,以相反順序,滑動門被向左從打開位置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而后被向后推動至關閉位置,在這里其與固定門平齊。用于產生這種滑動門運動的導向器包括設置在窗戶上邊緣和下邊緣上的導軌(rails)、沿著導軌運行的上運行件和下運行件(upperand lower runner)、以及用于將運行件分別連接到滑動門的上邊緣和下邊緣上的支臂機構(pantograph mechanisms)。支臂機構在滑動門處于關閉位置時發(fā)生折疊。當滑動門被向前拉動時,支臂機構伸展開并且滑動門在伸展開的支臂機構的支撐下移動至打開位置。
日本實用新型公告No.S59-26066公開了包括有三個滑動門的家具。左側和右側的滑動門沿著設置于開口上邊緣和下邊緣上的第一軌道(firsttracks)受導引移動,來分別將左側開口部分和右側開口部分打開和關閉。中間的滑動門沿著設置于開口上邊緣和下邊緣上的第二軌道受導引移動,來將中間開口部分打開和關閉。第二軌道平行于第一軌道,并且位于第一軌道的后方。在第二軌道上運行的上運行件和下運行件分別借助于支臂機構在中間位置連接在滑動門的上邊緣和下邊緣上。當中間的滑動門處于與左側和右側的滑動門平齊的關閉位置時,所述支臂機構發(fā)生伸展。當中間的滑動門被向后推動時,所述支臂機構發(fā)生折疊,這樣能夠使得滑動門移動至左側和右側打開位置。
在如前所述于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H7-269217和日本實用新型公告No.S59-26066中公開的裝置內,在滑動門與運行件之間存在著復雜的支臂機構。由于所述支臂機構一直支撐著滑動門的負荷,包括當門移動至打開位置時,所以其易于發(fā)生故障。
發(fā)明內容
鑒于前述問題,本發(fā)明得以完成。按照本發(fā)明,在此提供了一種導向器,用于對板狀物體相對于主體在固定位置與位于該固定位置前方或后方的預備位置之間、以及在所述預備位置與位于該預備位置左側或者右側的非固定位置之間的運動進行導引,這種導向器包括(a)安裝在板狀物體的上邊緣部分和下邊緣部分中至少一個上的運行件;(b)包括有主軌道的主導軌,其中所述主軌道向左和向右延伸,該主導軌以這樣一種方式在非固定位置支撐起板狀物體,即所述運行件騎跨在所述主軌道上;和(c)由所述主體支撐起來的可旋轉構件,從而使得該可旋轉構件可以環(huán)繞一根向左和向右延伸的旋轉軸線在第一旋轉位置與第二旋轉位置之間旋轉,包括支撐表面和輔助軌道,當該可旋轉構件處于所述第一旋轉位置時,以這樣一種方式支撐起在固定位置的所述板狀物體,即所述運行件騎跨在所述支撐表面上,并且當該可旋轉構件處于所述第二旋轉位置時,以這樣一種方式支撐起在預備位置的所述板狀物體,即所述運行件騎跨在變得與所述主軌道連續(xù)的輔助軌道上。
按照如前所述本發(fā)明中的特征,板狀物體在固定位置或者在預備位置借助于設置在主體上的可旋轉構件支撐起來。因此,無需諸如支臂機構這樣的復雜機構,這就意味著裝置不大容易發(fā)生故障。
按照本發(fā)明的導向器可以被用作用于打開和關閉窗戶、家具等等的打開和關閉裝置。所述主體具有形成于其中的開口。該開口由處于固定位置的板狀物體關閉起來,并且當板狀物體處于非固定位置時該開口被打開。
優(yōu)選的是,所述導向器包括用于將所述可旋轉構件保持在第二旋轉位置的保持機構。這個特征容許板狀物體順暢地從非固定位置返回至預備位置。
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可旋轉構件具有形成于其遠邊緣上的導軌部分,該導軌部分具有基本上圓形的橫剖面,并且平行于所述主軌道延伸。當所述可旋轉構件處于第一旋轉位置時,所述支撐表面到達所述導軌部分的圓周表面的頂部。當所述可旋轉構件處于第二旋轉位置時,所述輔助軌道到達所述導軌部分的圓周表面的頂部。所述運行件包括一條裝配槽,所述導軌部分即將裝配于其內。這種方案能夠使得所述可旋轉構件與板狀物體牢固地接合起來,并且當板狀物體在固定位置與預備位置之間移動時隨動于該板狀物體。這種方案進一步簡化了所述導向器的結構。
在前述實施例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導向器還包括偏壓構件,用于將所述可旋轉構件偏壓至第一旋轉位置,并且由此將所述板狀物體偏壓至固定位置。這樣能夠使得所述板狀物體被牢固地保持在固定位置。
在前述實施例中可以設置一個或者多個板狀物體。當設置多個板狀物體時,所有這些板狀物體均在它們全部處于固定位置并且相互并排排列時相互平齊。各個板狀物體均帶有導軌構件,該導軌構件包括與所述可旋轉構件上的輔助軌道長度相同的額外軌道。每個在固定位置的板狀物體上的導軌構件均用作用于其它板狀物體的主導軌的至少一部分。這種方案能夠使得所述板狀物體移動至非固定位置,與處于固定位置的其它板狀物體重疊。
所述主體帶有向左和向右延伸的固定導軌。所述主導軌包括該固定導軌和處于固定位置的板狀物體上的導軌構件。替代性地,所述主導軌僅由處于固定位置的板狀物體上的導軌構件構成,在這種情況下,所述板狀物體上的導軌構件的長度大體等于該板狀物體的寬度。
在本發(fā)明的另外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可旋轉構件包括平行于所述主軌道的接收槽。該接收槽的內表面包括所述支撐表面和輔助軌道。當板狀物體處于固定位置和處于預備位置時,所述運行件被容置在該接收槽中。這種方案能夠使得所述可旋轉構件與板狀物體牢固地接合起來,并且當所述板狀物體在固定位置與預備位置之間移動時隨動于該板狀物體。
在前述實施例中,優(yōu)選的是,運行件支撐托架被以這樣一種方式可旋轉地安裝在板狀物體上,即該運行件支撐托架可以環(huán)繞另外一根向左和向右延伸的旋轉軸線進行旋轉,并且所述運行件被支撐在該運行件支撐托架中。更為優(yōu)選的是,所述運行件呈圓盤狀,并且被可轉動地支撐在所述運行件支撐托架的遠端部中,從而使得當所述可旋轉構件處于第一旋轉位置時,所述運行件平躺,同時其側表面抵靠在所述導引槽的支撐表面上,而當所述可旋轉構件處于第二旋轉位置時,所述運行件直立,同時其圓周表面抵靠在所述輔助軌道上。這種方案能夠使得當板狀物體從預備位置移動至非固定位置時,圓盤狀運行件順暢地從所述輔助軌道轉移至主軌道。
優(yōu)選的是,當所述可旋轉構件處于第一旋轉位置時,所述運行件支撐托架的另外一根旋轉軸線位于該可旋轉構件的旋轉軸線的后方,并且當所述可旋轉構件處于第二旋轉位置時,所述運行件支撐托架的另外一根旋轉軸線位于該可旋轉構件的旋轉軸線前方。這種方案減少了伴隨該板狀物體在固定位置與預備位置之間移動的所述板狀物體豎向位移量。
優(yōu)選的是,所述導向器還包括偏壓構件,該偏壓構件向所述運行件支撐托架施加旋轉扭矩,由此將板狀物體偏壓至固定位置。這種方案能夠使得所述板狀物體被牢固地保持在固定位置。
當設置有多個板狀物體時,所有這些板狀物體在它們全部處于固定位置并且相互并排排列時相互平齊。多個可旋轉構件分別對應于這些板狀物體,各個可旋轉構件均包括與所述輔助軌道長度相同的額外軌道。在該可旋轉構件處于第一旋轉位置時,對應于各個板狀物體的可旋轉構件上的額外軌道用作用于其它板狀物體的主導軌的至少一部分。這種方案能夠使得所述板狀物體移動至非固定位置,與處于固定位置的其它板狀物體重疊。
優(yōu)選的是,所述可旋轉構件大體與板狀物體的長度相同,并且所述主軌道僅由對應于處于固定位置的板狀物體的所述可旋轉構件上的額外軌道構成。這樣簡化了所述導向器的構造。
當設置有多個板狀物體時,所有這些板狀物體在它們全部處于固定位置并且相互并排排列時相互平齊。所述運行件支撐托架被安裝在各個板狀物體上。所述運行件支撐托架包括與所述輔助軌道長度相同的額外軌道。在所述可旋轉構件處于第一旋轉位置時,對應于每個板狀物體的運行件支撐托架上的額外軌道用作用于其它板狀物體的主導軌的至少一部分。這種方案能夠使得所述板狀物體移動至非固定位置,與處于固定位置的其它板狀物體重疊。
在所述運行件被設置在板狀物體的上邊緣部分中的情況下,當所述板狀物體處于固定位置或者處于預備位置時,該板狀物體由所述可旋轉構件懸吊式支撐起來。在所述板狀物體的下邊緣處,無需約束該板狀物體的前、后運動。
優(yōu)選的是,所述運行件被設置在板狀物體的上邊緣部分和下邊緣部分中的一個中,并且用作主運行件,同時輔助運行件被設置在板狀物體的上邊緣部分和下邊緣部分中的另外一個中。所述導向器還包括導引構件,當板狀物體在固定位置與預備位置之間移動時導引所述輔助運行件,和輔助導軌,當板狀物體在預備位置與非固定位置之間移動時導引所述輔助運行件。這種方案能夠使得所述導向器更為可靠地對板狀物體進行導引。
優(yōu)選的是,所述輔助運行件包括至少向左或者向右突伸的突起,并且所述導引構件包括導引該突起的導引槽。這種方案能夠使得所述導向器在板狀物體于固定位置與預備位置之間移動時借助于所述輔助運行件可靠地對該板狀物體進行導引。
優(yōu)選的是,所述輔助運行件包括運行部分,該運行部分在形成于所述輔助導軌中的溝槽內運行,和運行部分支撐托架,該運行部分支撐托架被安裝在板狀物體上,以支撐起所述運行部分,并且該運行部分支撐托架帶有突起。
在所述板狀物體在固定位置與預備位置之間移動的同時向上或者向下移動的情況下,所述導引構件上的導引槽對應于板狀物體的位移發(fā)生直線傾斜。
優(yōu)選的是,所述導引構件包括與所述導引槽連續(xù)的豎向槽。當板狀物體處于固定位置時,所述輔助運行件上的突起被容置在該豎向槽中。這種方案能夠使得所述板狀物體被牢固地保持在固定位置。
在所述板狀物體從固定位置移動至預備位置的同時處于最高或者最低位置的情況下,所述導引槽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水平部分,和從水平部分的后端向上或者向下延伸的后端部。這種方案能夠使得所述導引構件的高度降低。
在設置有多個板狀物體的情況下,所有這些板狀物體在它們全部處于固定位置并且相互并排排列時相互平齊。所述輔助運行件包括導軌部分,該導軌部分在板狀物體處于固定位置時與所述輔助導軌連續(xù)。這種方案能夠使得所述板狀物體移動至非固定位置,與處于固定位置的其它板狀物體重疊。
圖1是一塊隔板的前視圖,該隔板中結合有一個按照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用于滑動門的導向器。圖1(A)示出了當所有滑動門均被關閉時的隔板。圖1(B)示出了當一扇滑動門被從關閉位置向前拉動至打開預備位置時的隔板。圖1(C)示出了當一扇滑動門正在從打開預備位置移動至打開位置的過程中的隔板;圖2(A)是圖1(A)沿著線IIa-IIa的豎向剖視圖;圖2(B)是圖1(B)沿著線IIb-IIb的豎向剖視圖;圖3(A)是滑動門的后視圖;圖3(B)是滑動門的側視圖;圖4是導向器的上側結構的放大透視圖;圖5是當滑動門處于關閉位置時導向器的上側結構的放大前視圖;圖6是當一扇滑動門處于打開預備位置時導向器的上側結構的放大前視圖;圖7是導向器的上側結構的放大側視圖;圖7(A)示出當滑動門處于關閉位置時的上側結構;圖7(B)示出當滑動門處于打開預備位置時的上側結構;圖8是一個安裝于導向器主體上的支撐托架的放大側視圖;圖9是導向器中的可旋轉連桿的放大豎向剖視圖;圖10是一個安裝于導向器中的滑動門上的支撐托架的放大視圖;圖10(A)是支撐托架的后視圖,而圖10(B)是支撐托架的側視圖;圖11是導向器中可旋轉連桿的保持機構的放大平面視圖;圖11(A)示出了當可旋轉連桿處于第一旋轉位置時的保持機構,此時滑動門處于關閉位置;圖11(B)示出了當可旋轉連桿處于第二旋轉位置時的保持機構,假設此時滑動門處于打開預備位置;圖11(C)示出了當可旋轉連桿被保持在第二旋轉位置時的保持機構,此時滑動門從打開預備位置移動至打開位置;圖12是保持機構的放大分解平面視圖,示出了各個獨立組件;圖13是導向器的下側結構的橫剖視圖;圖13(A)示出了當滑動門處于關閉位置時的下側結構;圖13(B)示出了當滑動門處于打開預備位置時的下側結構;圖14(A)是下側結構中的輔助導軌的放大側視圖;圖14(B)是下側結構中的導引板的放大側視圖;圖14(C)是下側結構中的支撐托架的放大側視圖;圖15是下側結構中的支撐托架的平面視圖;圖16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前視圖;圖17是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前視圖;圖18是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前視圖;圖19是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前視圖;圖20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導向器的豎向剖視圖;圖20(A)示出了當滑動門處于關閉位置時的導向器;圖20(B)示出了當滑動門處于打開預備位置時的導向器;圖21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的導向器的下側結構的豎向剖視圖,此時滑動門處于關閉位置;圖22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的導向器的下側結構的豎向剖視圖,此時滑動門處于打開預備位置;圖23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的導向器的下側結構的豎向剖視圖,此時滑動門處于打開位置,與處于關閉位置的其它滑動門中的一個重疊;圖24是用在第七實施例中的可旋轉導軌的保持機構的水平剖視圖;圖25是用在第七實施例中的定位機構的前視圖;圖26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的導向器的上側結構的豎向剖視圖,此時滑動門處于關閉位置;圖27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的導向器的上側結構的豎向剖視圖,此時滑動門處于打開預備位置;
圖28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的導向器的上側結構的豎向剖視圖,此時滑動門處于打開位置,與處于關閉位置的其它滑動門中的一個重疊;圖29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用于導引滑動門的導向器的上側機構的前視圖,此時滑動門處于關閉位置;圖30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的導向器的上側結構的前視圖,此時滑動門處于打開預備位置;圖31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的導向器的上側結構的豎向剖視圖,此時滑動門處于關閉位置;圖32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的導向器的上側結構的豎向剖視圖,此時滑動門處于打開預備位置;圖33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的導向器的下側結構的豎向剖視圖,此時滑動門處于關閉位置;圖34是按照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的導向器的下側結構的豎向剖視圖,此時滑動門處于打開預備位置;圖35是用在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中的偏壓機構的水平剖視圖;圖36是偏壓機構中兩個凸輪的凸輪表面的展開視圖;圖37是按照第九實施例的導向器的豎向剖視圖,此時滑動門處于關閉位置;圖38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九實施例的導向器的豎向剖視圖,此時滑動門處于打開預備位置;圖39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九實施例的導向器的上側結構的前視圖,此時滑動門處于關閉位置;圖40是按照本發(fā)明第九實施例的導向器的上側結構的前視圖,此時滑動門處于打開預備位置;圖41是一個示意圖,示出了輔助運行件中的滑塊在滑動門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的過程中的軌跡;圖42是一個示意圖,示出了運行件支撐托架的旋轉軸線在滑動門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的過程中的軌跡。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參照圖1至15對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進行描述。圖1中示出的隔板是可活動的,并且用于諸如在房間內分隔空間。該隔板包括一個水平的長方形框架1(主體)??蚣?的左側框架部分1a和右側框架部分1b豎直延伸,用作支撐柱,同時它們的下端固定在置于地板上的底座(未示出)上。
由框架1限定出的一個水平狹長開口2利用多扇(例如4個)相互并排排布的滑動門3(板狀物體)關閉起來?;瑒娱T3由尺寸相同的豎直長方形板組成,同時把手3a固附在這些板的前表面上。抓住把手3a并且將滑動門3從關閉位置(固定位置)向外拉動至一個位于前方的打開預備位置(預備位置),隨后向左或者向右移動,以便將滑動門打開。對應于各扇滑動門3的開口2的面積被稱作開口區(qū)域2x。四個開口區(qū)域2x連續(xù)。在本實施例中,各扇滑動門3均可以從框架1的左端移動至右端。
如圖2和3中所示,在滑動門3的上邊緣部分的左端和右端上,安裝有一個支撐托架10(運行件支撐托架)。在滑動門3的下邊緣部分的中心處,安裝有一個支撐托架20(運行部分支撐托架)。支撐托架10、20將在后面給予詳細描述。
如圖1中所示,在框架1的對應于各個開口區(qū)域2x的上側框架部分1c的上表面上(開口的上邊緣部分),安裝有一對左側和右側支撐托架30。如圖4和5中所示,在關閉狀況下,支撐托架30位于一個從滑動門3的上邊緣部分的左端和右端向內的預定距離處。支撐托架30包括一個沿著上側框架部分1c水平延伸的柱狀部分31。如圖8中所示,柱狀部分31位于上側框架部分1c的上前方。柱狀部分31的中心軸線從上側框架部分1c的上表面的突伸量被標記為P,并且該中心軸線從上側框架部分1c的前表面的突伸量被標記為Q。
如圖1和4中所示,對應于各個開口區(qū)域2x,一根導管35位于各對左側和右側支撐托架30中的柱狀部分31之間。正如在圖11和12中清晰看到的那樣,導管35的外徑與柱狀部分31的外徑相同。導管35在兩端處支撐起來,各端均裝配在一個形成于柱狀部分31的端表面上的突起31a上。成對的右側和左側柱狀部分31以及導管35用作一根對應于各個開口區(qū)域2x固定在框架1上的固定直線導軌39。固定導軌39的上表面用作一條固定軌道39x(附圖標記39x僅在圖4和5中示出)。各條固定導軌39均沿著開口區(qū)域2x的上邊緣部分的整個長度延伸,右端部和左端部除外。四條固定導軌39沿著一條直線排布。
如圖4和12中所示,一根連接軸40位于左側和右側支撐托架30之間,平行于導管35并在導管35后方延伸。更為具體地說,支撐托架30包括一個位于柱狀部分31后方的圓柱狀部分32。圓柱狀部分32的內部空間包括一個軸承孔32a和一個沿著軸向連續(xù)形成的接收孔32b。聯鎖軸40包括一個具有圓形橫剖面的細長基部40a和一個具有非圓形橫剖面的連接部分40b,該連接部分40b從基部40a的相對端部共軸延伸。聯鎖軸40的基部40a的各個相對端部延伸穿過支撐托架30中的軸承孔32a和接收孔32b,并且由軸承孔32a中的軸承可旋轉地支撐起來。
如圖4、11和12中所示,與左側和右側支撐托架30鄰接,設置有一根可旋轉連桿50(可旋轉構件)。左側和右側的可旋轉連桿50被設置在開口區(qū)域2x的上邊緣部分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上。位于聯鎖軸40左側和右側的連接部分40b從左側和右側支撐托架30突起。在連接部分40b上,裝配著一個形成于可旋轉連桿50的基端部上的配合孔50a(參見圖7)。這種方案容許左側和右側可旋轉連桿50經由聯鎖軸40同時正向和向后旋轉??尚D連桿50的旋轉軸線平行于固定導軌39水平地延伸。
如圖4和9中所示,可旋轉連桿50具有一個L狀豎向橫剖面。并且具有一個在其端部一體式形成的圓柱狀導軌部分51。該導軌部分51的外徑與固定導軌39的外徑相同,但是長度比固定導軌39的長度短。導軌部分51和固定導軌39相互平行。導軌部分51的圓周表面包括一條輔助軌道51x和一個支撐表面51y,它們沿著圓周方向相互鄰接(參見圖7)。
在可旋轉連桿50于第一旋轉位置與第二旋轉位置之間旋轉的同時,導軌部分51在位于框架1的上側框架部分1c正上方的第一位置(在圖4和7(A)中示出)與位于第一位置前下方的第二位置(在圖7(B)中示出)之間移動。當導軌部分51處于第一位置時,支撐表面51y處于頂部,而當導軌部分51處于第二位置時,輔助軌道51x處于頂部,并且與固定導軌39中的固定軌道39x直線狀排布。
如圖7中所示,可旋轉連桿50由容置在支撐托架30中的接收孔32b內的扭簧55(偏壓構件)向后偏壓,從而使得可旋轉連桿50被保持在第一旋轉位置。扭簧55的一端被卡絆在一個與支撐托架30上的接收孔32b連續(xù)成形的卡絆槽32c中,而扭簧55的另一端進入一個形成于可旋轉連桿50的側表面上的卡絆槽50c中??ńO槽50c呈圓弧狀。一個調節(jié)螺釘56被螺接入可旋轉連桿50內,并且該調節(jié)螺釘56的尖端抵靠在扭簧55的另一端上,從而使得利用調節(jié)螺釘56的螺旋量來調節(jié)扭簧55的偏壓力。
當可旋轉連桿50處于第二旋轉位置時,利用一個在圖11和12中示出的保持機構60防止其發(fā)生旋轉。該保持機構60對應于各個開口區(qū)域2x被設置在左側的可旋轉連桿50中。更為具體地說,一個卡絆桿61被容置在可旋轉連桿50上的圓柱狀導軌部分51中。可旋轉連桿50具有一個形成于其上表面上的接收凹槽50d。在該接收凹槽50d中,一個板狀滑塊62被以這樣一種方式容置起來,即其可以前、后滑動。一個由壓縮盤簧構成的施壓彈簧63也被容置在接收凹槽50d中,并且向前偏壓滑塊62?;瑝K62穿過一個形成于導軌部分51中的細長孔51a和一個形成于卡絆桿61上的細長孔61a,并且在導軌部分51的前方突伸出來。滑塊62的前邊緣呈圓弧狀,并且如圖11(A)中所示,即將與一個形成于滑動門3上的支撐托架10后表面上的球形接合表面10a接合起來。
卡板桿61和滑塊62借助于一個凸輪機構65相互連接起來。凸輪機構65包括形成在滑塊62內的凸輪孔66,和設置在卡絆桿61上、將與凸輪孔66接合的隨動銷67。該凸輪孔66包括一個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部分66a和一個從第一部分66a的后端向后傾斜延伸的第二部分66b。隨動銷67被插入一個細長孔51b之內,該細長孔51b形成于導軌部分51中、并且沿著導軌部分51的軸向延伸。利用這種方案,在防止卡絆桿61發(fā)生旋轉的同時容許卡絆桿61沿著軸向移動。
伴隨著滑塊62的運動,卡絆桿61沿著導軌部分51的軸向移動,并且與卡絆凹槽31b接合或者脫開,其中卡絆凹槽31b形成于支撐托架30中的柱狀部分31的端表面上。詳細情況將在后面予以描述。
如圖1(C)中所示,在框架1的下側框架部分1d的下表面(開口區(qū)域的下邊緣部分)上,沿著該下側框架部分1d在一條水平直線上安裝有多個輔助導軌70。這些輔助導軌70在各個開口區(qū)域2x的中心處以間隙71分離開。在輔助導軌70的面對著間隙71的各個端表面上,固定有一塊導引板72(導引構件)。如圖14(A)中所示,輔助導軌70包括一個底部敞開的導引槽70a(輔助軌道)。導引槽70a的兩個側表面均豎直設置。如圖13和14(B)中所示,導引板72包括一個形狀與輔助導軌70中的導引槽70a相同的切口72a。切口72a與導引槽70a連續(xù)。
如圖14(B)中所示,導引板72的面對著間隙71的表面用作一個導引表面72x,該導引表面72x豎直設置并且垂直于輔助導軌70。導引表面72x具有一條朝其前方向下傾斜的平直溝槽72b(導引槽)。傾斜溝槽72b的下端與豎直延伸的短切口72c連續(xù)。切口72c朝向導引板72的下邊緣敞開。在本實施例中,傾斜溝槽72b沒有在厚度方向上貫穿導引板72,但是可以貫穿所述導引板72形成狹縫。
下面將參照圖2至7對安裝于滑動門3的上邊緣部分的左側和右側端部上的成對支撐托架10進行描述。支撐托架10的下部被固定在滑動門3的后表面上。支撐托架10具有一個一體式形成于其中部前表面上的導軌構件11。該導軌構件11平行于導軌部分51,并且與導軌部分51具有相同的長度。導軌構件11的上表面用作一條額外軌道11x(參見圖4、5和7)。在支撐托架10上部的后表面上,滾輪(roller)15、16(運行件)被可旋轉地支撐在豎向分離開的位置處。滾輪15的外周包括一具有弓形橫剖面的裝配槽15a,導軌部分51和固定導軌39可以裝配入其內。當從前方觀看時位于左側的支撐托架10具有此前提到的接合表面10a,其形成于位于該支撐托架10的后表面上的滾輪15與16之間。位于右側的支撐托架10不包括接合表面10a。
下面將參照圖13、14(C)和15對安裝于滑動門3的下邊緣部分中心處的支撐托架20進行描述。支撐托架20包括一個豎直的板狀固定部分20a,其固定在滑動門3的后表面上;一個水平部分20b,其在水平方向上從固定部分20a的中心向后延伸;一個升高部分20c,其從水平部分20b的后端開始升高;一對突起20d,它們從升高部分20c的上端向左和向右突伸;以及一個導軌部分20e。導軌部分20e具有一條導引槽20f,該導引槽20f與形成于輔助導軌70中的導引槽70a形狀相同。
在支撐托架20的水平部分20b的上表面上,可旋轉地安裝有一個具有豎直旋轉軸線的滾輪25(運行部分)。支撐托架20和滾輪25構成了一個輔助運行件29。
下面將對如前所述構造而成的打開和關閉裝置的工作過程進行描述。首先,將對處于如圖1(A)中所示所有四個開口區(qū)域2x均由滑動門3關閉起來狀況下的裝置進行描述。滑動門3的上邊緣部分和下邊緣部分分別抵靠在框架1的上側框架部分1c和下側框架部分1d上,或者以微小間隙處于它們的附近。在一個豎直平面上并排排布的所有滑動門3的前表面相互平齊。
當滑動門3處于關閉位置時,支撐托架10中的上側滾輪15騎跨在可旋轉連桿50上的導軌部分51的支撐表面51y上,由此滑動門3由成對的可旋轉連桿50懸吊式支撐起來。下側滾輪16抵靠在導軌部分51的下表面上,或者以微小間隙與其相對。
可旋轉連桿50在扭簧55的偏壓力作用下被向后偏壓,由此,如圖2(A)和7(A)中所示,可旋轉連桿50上的導軌部分51被保持在位于框架1的上側框架部分1c上方的第一位置處。利用一個在可旋轉連桿50后方安裝于上側框架部分1c上的擋塊(未示出),防止了可旋轉連桿50的向后旋轉。替代性地,通過將滑動門3抵靠在框架1上,可以防止可旋轉連桿50的向后旋轉。
當所有滑動門3均關閉時,如圖1(A)中所示,支撐托架10上的導軌構件11與固定在框架1上的固定導軌39排布在一條直線上。多個導軌構件11上的額外軌道11x和多個固定導軌39上的固定軌道39x構成了一條平直的連續(xù)軌道M(參見圖5)。
當滑動門3處于關閉位置時,安裝于滑動門3的下邊緣部分中心處的支撐托架20被容置在一對導引板72之間。支撐托架20上的右側和左側突起20d均位于橫跨間隙71相互面對的左側和右側導引板72上的傾斜溝槽72b的上端附近,由此防止了滑動門的下邊緣前、后擺動。支撐托架20上的導軌部分20e中的導引槽20f與導引板72上的切口72a連續(xù),而導引槽20f經由切口72a與輔助導軌70中的導向槽70a連續(xù)。
下面將采用從左數第二個滑動門3作為示例對滑動門3的打開運動進行描述。如圖1(B)、2(B)、6和7(B)中所示,抓住把手3a并且將滑動門3拉動至位于前方的打開預備位置。當滑動門3被拉出時,可旋轉連桿50通過滑動門3上的滾輪15與可旋轉連桿50上的導軌部分51之間的接合抵抗扭簧55的偏壓力正向旋轉。這樣就使得滑動門3上的導軌構件11遠離固定導軌39。相反,可旋轉連桿50上的導軌部分51抵達第二位置,來與固定導軌39形成一條直線。伴隨著可旋轉連桿50從第一旋轉位置旋轉至第二旋轉位置,輔助軌道51x取代支撐表面51y處于導軌部分51的頂部處,并且支撐起滾輪15。
當一扇滑動門3處于打開預備位置時,在一條直線上排布的連續(xù)軌道M,由四條固定導軌39中的固定軌道39x、在打開預備位置支撐起滑動門3的兩個導軌部分51中的輔助軌道51x、以及其余三扇滑動門3上的導軌構件11中的額外軌道11x構成。利用在可旋轉連桿50的前方安裝于上側框架部分1c上的擋塊(未示出),防止了可旋轉連桿50進一步正向旋轉。
當滑動門3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時,由可旋轉連桿50支撐起來,其向下位移。隨著滑動門3進行這種運動,支撐托架20沿著成對的導引板72的導引表面72x受到導引,并且支撐托架20上成對的左側和右側突起20d沿著左側和右側導引板上的傾斜溝槽72b以對角線方式向前移動,直至切口72c。以這種方式,滑動門3可以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同時其下邊緣部分以穩(wěn)定方式移動。當滑動門3抵達打開預備位置并且支撐托架20上的突起20d接合在切口72c中時,支撐托架20上的滾輪25位于一個對應于切口72a的位置,并且支撐托架20上的導軌部分20e遠離輔助導軌70。
從打開預備位置,滑動門3移動至一個處于左側或者右側的打開位置。隨著滑動門3進行這種運動,支撐托架10上的滾輪15遠離可旋轉連桿50上的導軌部分51中的輔助軌道51x。如圖1(C)中所示,當滑動門3向右移動時,右側支撐托架10上的滾輪15轉移至右側相鄰滑動門3上的支撐托架10上的導軌構件11中的額外軌道11x上,隨后轉移至固定導軌39中的固定軌道39x上。左側支撐托架10上的滾輪15從導軌部分51中的輔助軌道51x轉移至右側相鄰固定導軌39中的固定軌道39x上。由此可見,在關閉狀況下,滑動門3上的固定軌道39x和額外軌道11x構成了一條供滑動門3移動至打開位置的主軌道100。在關閉位置,滑動門3上的固定導軌39和導軌構件11構成了一條包括主軌道100在內的主導軌。
在本說明書中滑動門3的打開位置指的是當開口區(qū)域2x被部分打開與當滑動門3完全與處于左端或者右端的其它滑動門重疊時之間的滑動門3的任意位置。
當滑動門3從打開預備位置向左或者向右移動至打開位置時,可旋轉連桿50上的導軌部分51與固定導軌39處于一條直線上。
更為具體地說,當滑動門3處于關閉位置并且左側和右側支撐托架10上的滾輪15與左側和右側可旋轉連桿50上的導軌部分51接合起來時,如圖11(A)中所示,位于左側可旋轉連桿50上的保持機構60中的滑塊62的前邊緣,在壓縮盤簧63的偏壓力作用下抵靠在支撐托架10的接合表面10a上。此時,卡絆桿61上的隨動銷67位于滑塊62上的凸輪孔66的第一部分66a與第二部分66b交叉之處,并且卡絆桿61處于一個向后位置,在這里其端表面大體與導軌部分51的端表面平齊。
即使當滑動門3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時,保持機構60仍舊被保持在前述狀況下。當滑動門3從打開預備位置向左或者向右移動時,如圖11(B)中所示,支撐托架10的接合表面10a的左側或者右側邊緣部分暫時按壓滑塊62,并且隨動銷67暫時抵達滑塊62上的凸輪孔66的第一部分66a的前端。當滑動門3進一步移動時,如圖11(C)中所示,滑塊62脫離支撐托架10的接合表面10a的壓力,并且向前突伸。與此同時,隨動銷67相對于滑塊62沿著第一部分66a和第二部分66b移動至第二部分66b的后端。在此過程中,卡絆桿61從導軌部分51的端表面突伸出來,以便裝配入支撐托架30中的柱狀部分31上的卡絆凹槽31b之內。由此,左側可旋轉連桿50上的導軌部分51保持與固定導軌39共軸。由于右側可旋轉連桿50經由聯鎖軸40與左側可旋轉連桿50連接起來,所以右側可旋轉連桿50上的導軌部分51也保持與固定導軌39共軸。
由此,即使一扇滑動門3移動至打開位置,對應于該滑動門3的可旋轉連桿50上的輔助軌道51x仍舊是連續(xù)軌道M的一部分,并且滑動門3可以自由地從連續(xù)軌道M的一端移動至另一端?;瑒娱T3的負荷由連續(xù)軌道M上騎跨著滾輪15的那部分提供支撐。
當滑動門3從打開預備位置向左或者向右移動至打開位置時,處于滑動門3下部的支撐托架20上的滾輪25經由導引板72上的切口72a進入輔助導軌70中的導引槽70a中,并且沿著導引槽70a運行。當滑動門3處于打開預備位置和處于打開位置時,支撐托架20脫離導引板72的約束。支撐托架20上的滾輪25沿著另一扇滑動門3上的支撐托架20中的導軌部分20e、導引板72上的切口72a以及輔助導軌70自由移動。
處于打開位置的滑動門3可以返回至打開預備位置,并且隨后被回推至關閉位置。由于可旋轉連桿50上的導軌部分51如早先提到的那樣與固定導軌39保持共軸,所以當滑動門3返回至打開預備位置時,滑動門3上的滾輪15可以騎跨在所述軌道部分上。當滑動門3抵達打開預備位置時,保持機構60中的滑塊62的遠邊緣受到支撐托架10的推動,以便裝配入接合表面10a之內,由此對滑動門3進行定位并且將可旋轉連桿50從由保持機構60形成的鎖定狀態(tài)下釋放出來。
在如本實施例中這樣設置超過三扇滑動門3的情況下,當一扇滑動門3處于打開位置時,另外一扇滑動門3可以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隨后以相同方式從打開預備位置移動至打開位置。由此,可以改變滑動門3中兩扇滑動門的位置。
按照本實施例,通過利用所需數目的滑動門3,可以輕易地制得具有各種長度的隔板,其中各扇滑動門3均附帶有各種組件,即一組支撐托架10和20、可旋轉連桿50、支撐托架30、以及導管35。位于隔板左端和右端的短輔助導軌70以及固定在這些短輔助導軌70上的導引板72可以省除。在這種情況下,在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的同時,位于兩端的滑動門3由單塊導引板72進行導引。
下面將對本發(fā)明的其它實施例進行描述。與前一實施例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被用來指代相同或者對應于的元件,并且省去對這些元件的詳細闡述。
在如圖16示出的第二實施例中,固定導軌39并非被安裝在各個開口區(qū)域2x的上邊緣部分的中間處,而是位于兩個相鄰打開區(qū)域2x的上方。各扇滑動門3上的成對支撐托架10并非被安裝在左端部和右端部處,而是安裝在更為接近滑動門3的中心的位置處。與第一實施例中具有類似形狀的左側和右側可旋轉連桿被安裝在對應于支撐托架10的位置處。左側和右側可旋轉連桿上的導軌部分51′(對應于第一實施例中的導軌部分51)以及連接于導軌部分51′之間的導管151構成了一條長的輔助軌道。左側和右側支撐托架10上的導軌構件11′(對應于第一實施例中的導軌構件11)和連接于導軌構件11′之間的導管111構成了一條長的額外軌道。除了前述特征之外,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具有相同構造。在第二實施例中固定導軌39的數目小于在第一實施例中的數目。
在如圖17所示的第三實施例中,沒有使用用在第一和第二實施例中的固定導軌39。相反,由導軌部分51′、導管151構成的輔助軌道和由導軌部分11′和導管111構成的額外軌道的長度大體等于滑動門3的寬度。在本實施例中,當一扇滑動門移動時,用于該移動滑動門的主軌道僅由處于關閉狀況下的滑動門上的額外軌道構成。
在如圖18所示的第四實施例中,在此提供了一種包括一扇滑動門的打開和關閉裝置,其中所述滑動門能夠應用于房屋的窗戶。其基本機構類似于第一實施例。環(huán)繞在打開區(qū)域2x,即窗戶,周圍的框架1的上側框架部分1c和下側框架部分1d,向打開區(qū)域2x的左側或者右側延伸。如第一實施例中那樣。固定導軌39緊接著設置在限定出開口區(qū)域2x的那部分上側框架部分1上方。一對可旋轉連桿被安裝成鄰近固定導軌39的左端和右端。在從開口區(qū)域2x延伸出的那部分上側框架部分1c的上方,安裝有另外一根固定導軌39。
在下側框架部分1d上,固定有從開口區(qū)域2x的中間延伸至該下側框架部分1d中間的輔助導軌70。在輔助導軌70的兩端上,固定有導引板72。滑動門3和安裝于該滑動門3上的其它元件與第一實施例中相同,只是沒有形成額外軌道。同樣,在本實施例中,滑動門3當其在關閉位置與打開預備位置之間移動時在前、后方向上移動。通過使得框架1與滑動門3緊密接觸,可以提高房屋的氣密性?;瑒娱T可以在打開位置被容置在門框中,并且該滑動門可以在關閉位置與門框平齊。
在如圖19所示的第五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包括一扇滑動門的打開和關閉裝置,其中所述滑動門能夠應用于房屋的窗戶。本實施例的基本結構類似于如圖16中所示的第二實施例。
在所有的前述實施例中,滑動門3的負荷由安裝于上側框架部分1c上的固定導軌39和可旋轉連桿50提供支撐,滑動門3由它們懸吊式支撐起來。因此,滑動門3的下邊緣部分中的元件,比如支撐托架20和輔助導軌70,可以被省除。
在如圖20所示的第六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相比,安裝于滑動門3上的支撐托架10、20以及支撐著滑動門3的元件被上下顛倒排布。在本實施例中,滑動門3的負荷由固定在滑動門3的下邊緣部分上的支撐托架10上的滾輪16提供支撐,所述滾輪16騎跨在可旋轉連桿50上的導軌部分51上或者固定導軌39上。滾輪16在其圓周表明上帶有一條裝配槽,導軌部分51即將裝配在其中?;瑒娱T3當其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時向上移動。除了前述特征之外,第六實施例的構造和工作過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并且因此將省去對該第六實施例的闡述。
在圖16至19所示的第二至第五實施例中,元件可以上下顛倒排布。
下面將參照圖21至30對本發(fā)明的第七實施例進行描述。首先將參照圖21至25對滑動門導向器的下側結構進行描述。如圖21至23中所示,對于各個開口區(qū)域2x來說,在下側框架部分1d的下表面上,固定有一對左側和右側支撐托架80(僅示出了一對),它們差不多以開口區(qū)域2x的整個寬度間隔開。支撐托架80包括一個從下邊緣水平延伸的負荷接受部分80a。相鄰開口區(qū)域2x上的支撐托架80相互背靠背相抵。
在成對的支撐托架80的前方下端部之間,經由向左和向右水平延伸的旋轉軸80b可旋轉地支撐起一個由擠壓材料制成的可旋轉導軌81(可旋轉構件)。可旋轉導軌81是一塊寬大的長條板,并且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平整表面81a、81b??尚D導軌81的長度大體與開口區(qū)域2x的寬度相同,換句話說,與滑動門3的寬度相同。可旋轉導軌81能夠在處于后方的平躺位置(第一旋轉位置)與處于前方的直立位置(第二旋轉位置)之間于90度的角度范圍之內旋轉。可旋轉導軌81通過騎跨在支撐托架80的負荷接受部分80a上而被保持在平躺位置,同時平整表面81a抵靠在負荷接受部分80a的上表面上。
可旋轉導軌81的另一平整表面81b具有一條形成于其寬度方向中心處的接收槽82。當可旋轉導軌81處于平躺位置時,該接收槽82在其上側具有一個開口。在接收槽82的開口邊緣處,形成有一對相互面對的懸垂部82x。接收槽82包括位于底部的寬的第一表面82a、位于底表面82a的相對側的窄的第二表面82b和窄的第三表面82c、以及位于懸垂部82x的內側面上的第四表面82d。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表面82a用作一個支撐表面,而更為接近旋轉中心的第二表面82b用作一個輔助軌道。在可旋轉導軌81的平整表面81b上,靠近旋轉軸80b的表面部分用作一個額外軌道81x。
在旋轉軸80b側的可旋轉導軌81的邊緣部分上,該可旋轉導軌81具有一個從額外軌道81突伸出來的限制壁81y和一個在與額外軌道81x相反的方向上垂直于限制壁81y突伸出來的接合部分81z。如圖22中所示,當可旋轉導軌81處于直立位置時,通過將接合部分81z抵靠在負荷接受部分80a的前邊緣上,防止了該可旋轉導軌81在前方垂落。
當可旋轉導軌81處于直立位置時,利用一個在圖24中示出的保持機構83防止了其在后方垂落。保持機構83在可旋轉導軌81的長度方向上靠近位于一端側的可旋轉導軌81的自由邊緣部分。該保持機構83包括一個裝配入可旋轉導軌81的端部內的殼體83a(a holder case)、一個位于殼體83a的開口端處的球83b、一個容置在殼體83a中并且朝向支撐托架80的側壁推動球83b的盤簧83c、以及一個形成于支撐托架80的側壁上的球形凹槽83d。當可旋轉導軌81處于直立位置時,球83b裝配入凹槽83d之內,由此將可旋轉導軌81保持在直立位置。
可旋轉導軌81還帶有一個在圖21和25中示出的定位機構84。該定位機構84在滑動門3從打開位置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的同時對該滑動門3進行定位。該定位機構84包括一個具有L狀橫剖面的支座84a和一個可移動構件84b。支座84a的第一部分利用一個固定構件84e固定在可旋轉導軌81的自由邊緣部分上。在支座84a的第二部分與可旋轉導軌81的平整表面81b之間,設置著可移動構件84b。在支座84a的第二部分上,固定有一對左側和右側銷84c。
可移動構件84b包括一對位于左側和右側的細長孔84h。各個細長孔84h均呈圓弧形狀,其中所述圓弧是一個以另一細長孔84h的端部(當可旋轉導軌81如圖22中所示處于直立位置時,另一細長孔84h的上端)為圓心的圓的一部分。銷84c被插入細長孔84h中。利用這種方案,容許可移動構件84b發(fā)生擺動和豎直移動??梢苿訕嫾?4b在其面對著支座84a的第一部分的表面上,包括有一個孔。該孔在其中容置一個盤簧84d。盤簧84d朝向一個遠離支座84a的第一部分的方向偏壓可移動構件84b。在與支座84a的第一部分相反方向那一側,可移動構件84b包括一個位于左側和右側的傾斜導引表面84x和一個位于中間的圓弧狀接合表面84y。定位機構84的工作過程將在后面給予描述。
在滑動門3的下邊緣部分的后表面上,安裝有一對左側和右側支撐托架85。在支撐托架85的后端處,可旋轉地支撐著一個輔助滾輪89。在成對的支撐托架85之間,連接有一個具有大體呈Z狀橫剖面的長支撐托架86(運行件支撐托架),該支撐托架86的下端部經由一根旋轉軸86a可旋轉地連接起來。支撐托架85的旋轉軸線平行于可旋轉導軌81的旋轉軸線進行延伸,并且水平地向左和向右延伸。支撐托架86包括一個處于遠端側的第一部分86x、一個處于中間的第二部分86y以及一個處于基端側的第三部分86z,其中第一部分86x與第二部分86y相互垂直,而第三部分86z平行于第一部分86x。支撐托架86由一個扭簧87(偏壓構件)逆時針偏壓。扭簧87卷繞在旋轉軸86a的周圍,同時其一端勾掛在一個固定于支撐托架85上的銷87a上,而另一端勾掛在支撐托架86的第二部分86y上。
在支撐托架86的第一部分86x上,經由一根垂直于第一部分86x的支撐軸88x可旋轉地支撐著一個圓盤狀滾輪88(運行件)。該滾輪88被容置在可旋轉導軌81上的接收槽82中。
下面將參照圖26至30對按照第七實施例的導向器的上側結構進行描述。由于第七實施例中的上側結構類似于第一實施例中的下側結構和第六實施例中的上側結構,所以將省去詳細描述。在滑動門3的上邊緣部分右端的后表面上,固定有一個支撐托架120(運行部分支撐托架)。該支撐托架120包括一個固定在滑動門3的后表面上并且向上突伸的豎直固定部分120a、一個從固定部分120a的上端水平向后突伸的水平部分120b、一個從水平部分120b的后端直立起來的直立部分120c、以及一對從直立部分120c的上端向左和向右突伸的突起120d。在支撐托架120上的固定部分120a的前表面上,固定有一個構成該支撐托架120的一部分的導軌部分120e。導軌部分120e具有一條形成于其中的導引槽120f。該導引槽120f具有一個形成于其上部的狹窄空間120g。
在支撐托架120上的水平部分120b的上表面上,可旋轉地安裝有一個具有豎直旋轉軸線的滾輪125(運行件)。支撐托架120和滾輪125構成一個輔助運行件129。
一對支撐托架171被固定在框架1的上側框架部分1c的上表面上,并且位于各個開口區(qū)域2x的右端處。一塊導引板172(導引構件)被固定在相互對置的支撐托架171的各個對置表面上。正如在圖27中清晰看到的那樣,導引板172具有一條形成于其對置表面(導引表面)上的直傾斜溝槽172b(導引槽),該傾斜溝槽172b朝前向下傾斜。傾斜溝槽172b的上端與一個向上延伸的短豎直溝槽172a連續(xù),并且傾斜溝槽172a的下端與一個豎直延伸的短切口172c連續(xù)。切口172c朝向導引板172的下邊緣敞開。
對于各個開口區(qū)域2x來說,均設置有一條輔助導軌170。這些輔助導軌170,共計四條,均在一條直線上延伸。這些輔助導軌170的長度等于滑動門3的寬度減去成對的支撐托架171之間的間隙。輔助導軌170被固定在支撐托架171之間。如圖28中所示,輔助導軌170包括一條底部敞開的導引槽170a(輔助軌道)。導引槽170a的兩側表面均豎直設置。導引槽170a具有一個形成于其上部的狹窄空間170b。導引槽170a和空間170b分別與滑動門3上的支撐托架120上的導引槽120f和空間120g相同。
下面將對按照第七實施例的導向器的工作過程進行描述。當所有的(例如四個)開口2x均由相應的滑動門3關閉起來時,滑動門3的前表面如同第一實施例中那樣相互平齊。
當滑動門3處于關閉位置時,如圖21中所示,可旋轉導軌81處于平躺位置,并且滾輪88被向下容置在可旋轉導軌81上的接收槽82中。滾輪88騎跨在第一表面82a(支撐表面)上,同時其側表面抵靠在第一表面82a上,由此支撐起滑動門3的重量。支撐托架86受到由扭簧87的彈力產生的旋轉扭矩。該旋轉扭矩朝向關閉位置對滑動門進行偏壓,右側將滑動門3保持在關閉位置。
當滑動門3處于關閉位置時,可旋轉導軌81中的額外軌道81x和限制壁81y以及支撐托架86的第二部分86y和第三部分86z共同限定出一個空間180,供其它扇滑動門3上的滾輪88在其中運行。
當所有的滑動門3均處于關閉位置時,所有可旋轉導軌81中的額外軌道81x均排布在一條直線上,構成一條連續(xù)軌道。
另一方面,如圖26和29中所示,當滑動門3處于關閉位置時,安裝于滑動門3的上邊緣部分上的支撐托架120被容置在一對導引板172之間。支撐托架120上的左側和右側突起120d位于成對的導引板172上的豎直溝槽172a中,并且防止其在前、后方向上移動。支撐托架120上的導引槽120f經由微小間隙與輔助導軌170中的導引槽170a連續(xù)。
下面將對特定滑動門3的打開運動進行描述。抓住把手并且將滑動門3向外拉動至位于前方的打開預備位置。當滑動門3被拉出時,該滑動門3上的滾輪88與可旋轉導軌81中的接收槽82接合,并且由此使得可旋轉導軌81正向旋轉,處于豎向直立狀態(tài)。此時,支撐托架86抵抗扭簧87的作用旋轉過90度,容許滾輪88直立起來。伴隨著可旋轉導軌81的旋轉,該可旋轉導軌81中的額外軌道81x遠離所述連續(xù)軌道,并且取而代之,該可旋轉導軌81中的輔助軌道82b成為所述連續(xù)軌道的一部分。滾輪88騎跨在可旋轉導軌81中的輔助軌道82b上,同時其圓周表面抵靠在輔助軌道82b上。
在滑動門3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時的一個特定點處,由于滑動門3的重量產生的扭矩會超過由扭簧87產生的扭矩,容許滑動門3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如圖22中所示,可旋轉導軌81上的接合部分81z抵靠在支撐托架80上的負荷接受部分80a上,由此使得滑動門3停止在打開預備位置。
當滑動門3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時,在可旋轉導軌81的支撐作用下,向下移動。隨著滑動門3進行這種運動,在所述導向器的上側結構中,支撐托架120上的突起120d沿著導引板172上的傾斜溝槽172b以對角線方式向前移動,直到切口172c。以這種方式,在滑動門3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的同時,滑動門3的上邊緣部分穩(wěn)定地移動。當滑動門3抵達打開預備位置并且支撐托架120上的突起120d與切口172c接合起來時,支撐托架120上的滾輪125位于一個對應于輔助導軌170中的導引槽170a的位置。
當滑動門3從打開預備位置移動至位于左側或者右側的打開位置時,支撐托架85上的滾輪88遠離可旋轉導軌81中的輔助軌道51x,并且如圖23中所示,轉移到對應于相鄰滑動門3的相鄰可旋轉導軌81中的額外軌道81x上。由此可以看出,處于關閉位置的滑動門3上的額外軌道81x構成了一條供滑動門3移動至打開位置的主軌道,并且對應于處于關閉位置的滑動門3的可旋轉導軌81單獨構成所述主導軌。如圖23中所示,移動至打開位置的滑動門3上的滾輪88在空間180中運行,其中空間180由處于關閉位置的滑動門3上的支撐托架86和可旋轉導軌81限定而成。輔助滾輪89由限制壁81y和接合部分81z進行導引。
當滑動門3移動至打開位置時,如圖28中所示,該滑動門3上的滾輪125在輔助導軌170中的導引槽170a和處于關閉位置的滑動門3上的支撐托架120上的導引槽120f中運行。移動至打開位置的滑動門3上的支撐托架120上的直立部分120c在導引板172上的切口172c、輔助導軌170上的空間170b、以及處于關閉位置的滑動門3上的支撐托架120上的空間120g中移動。
如圖23和28中所示,處于打開位置的滑動門與一扇處于關閉位置的其它滑動門3重疊。
由已經移動至打開位置的滑動門3遺留下來的可旋轉導軌81,如早先所描述的那樣利用保持機構83保持在直立狀況。
當滑動門3從打開位置向后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時,利用定位機構84進行定位。更為具體地說,當滑動門3例如從右側移動回打開預備位置時,滾輪88的支撐軸88x抵靠在位于定位機構84上的可移動構件84b右側的傾斜導引表面84x上,由此使得可移動構件84b右側向上傾斜。當滑動門3進一步移動時,滾輪88與接合表面84y發(fā)生接合,將滑動門3定位在打開預備位置、當滑動門3被向后推動時,支撐托架86和可旋轉導軌81分別旋轉過90度,返回至在圖21中示出的狀態(tài)。為了返回到關閉位置,滑動門3首先需要利用一個力提升起來,該力等于滑動門3的重量減去扭簧87的偏壓力。但是,從一個特定點開始,其在扭簧87的力作用下自動抵達關閉位置。
其它工作方式類似于前述其它實施例。
下面將參照圖31至36對本發(fā)明的第八實施例進行描述。在本實施例中,上側結構和下側結構均類似于第七實施例,但是上下顛倒排布?;瑒娱T3在其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時向上移動。為了確保這種運動,如圖33和34中所示,導引板172上的傾斜溝槽172b向前向上傾斜。第八實施例與第七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如圖31中所示,當滑動門3處于關閉位置時,處于平躺位置的滾輪88的側表面抵靠在接收凹槽82的第四表面82d上。也就是說,該第四表面82d用作一個用于支撐滾輪88的支撐表面。如圖32中所示,當滑動門3處于打開預備位置時,在可旋轉導軌81中的接收槽82內,處于直立位置的滾輪88騎跨在遠離旋轉中心的第三表面82c上。換句話說,第三表面82c用作一條輔助軌道。
在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中,處于關閉位置的滑動門3上的支撐托架86的第三部分86z用作一條供其它滑動門3移動至打開位置的額外軌道。
在第八實施例中,取代第七實施例中的扭簧87,使用了一個如圖35中所示的偏壓機構200來將滑動門3保持在關閉位置。該偏壓機構200包括一對圓柱形狀的凸輪201、202,一個壓縮盤簧203,一根軸204以及一對托架205、206。在滑動門3的后表面上固定有一個托架205。在托架205上固定有一個凸輪201。另一托架206被固定在支撐托架86的第三部分86z上。軸204的右側部分被插入托架205和凸輪201之內,以便由此被可旋轉地支撐起來。軸204具有一個在軸向上延伸的鍵204a,該鍵204a被設置在軸204的左側部分的圓周表面上。鍵204a被插入托架206和凸輪202之內,以便由此被不可旋轉地支撐起來。軸204與支撐托架86的旋轉軸86a排布在一條直線上。
設置于凸輪202與托架206之間的盤簧203朝向凸輪201對凸緣202進行偏壓。相互對置的凸輪201和202的端表面均為如圖36中所示的凸輪表面201a和202a,它們在盤簧203的作用下相互抵靠。凸輪201的凸輪表面201a包括兩個隆起部分201x,而凸輪202的凸輪表面202a也包括兩個隆起部分202x。
當滑動門3處于關閉位置時,如圖36(A)中所示,凸輪202上的隆起部分202x抵靠在凸輪201上的隆起部分201x的一個傾斜平面上,由此將盤簧203的力轉換成一個方向上的旋轉扭矩Fa。該旋轉扭矩Fa向后偏壓滑動門3,由此將該滑動門3牢固地保持在關閉位置。
當滑動門3被從關閉位置向前拉動至打開預備位置時,支撐托架86發(fā)生旋轉,并且由此使得凸輪202相對于凸輪201發(fā)生旋轉。當凸輪202旋轉超過預定角度時,比如20度時,隆起部分202x騎跨在隆起部分201的頂部上,以便抵靠在隆起部分201x的另一傾斜平面上。由此,如圖36(B)中所示,當滑動門3處于關閉位置時,產生出一個相反方向的旋轉扭矩Fb。旋轉扭矩Fb被施加在滑動門3上,來抵抗其重量向上偏壓滑動門3(朝向打開預備位置),由此將該滑動門3牢固地保持在打開預備位置。
下面將參照圖37至42對第九實施例進行描述。本實施例具有與在圖21至30中所示第七實施例相似的構造。該第九實施例中的下側結構與第七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如圖37中所示,當滑動門3處于關閉位置并且可旋轉導軌81處于第一旋轉位置時,支撐托架86的旋轉軸86a相對于可旋轉導軌81的旋轉軸80b位于后方。另一方面,當滑動門3處于打開預備位置并且可旋轉導軌81處于第二旋轉位置時,如圖38中所示,支撐托架86的旋轉軸86a相對于可旋轉導軌81的旋轉軸80b位于前方。因此,如圖42中所示,在滑動門3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時,旋轉軸86a沿著一條圓環(huán)狀軌跡移動,并且當旋轉軸86a處于旋轉軸80b的上方時,達到最高點。這就意味著旋轉軸86a的豎向位移量ΔH′(也就是說該旋轉軸86a在處于最高點時與處于第一旋轉位置時的高度差)小于在可旋轉導軌81從第一旋轉位置移動至第二旋轉位置的過程中該旋轉軸86a產生的水平位移量ΔL。旋轉軸86a在處于第一旋轉位置時與處于第二旋轉位置時之間的高度差ΔH小于ΔH′?;瑒娱T3的下邊緣部分沿著與旋轉軸86a相同的軌跡移動。
第九實施例與第七實施例在下側結構上的其它不同之處在于在支座84a上形成有一個擋塊84z。該擋塊84z抵靠在支撐托架80上的一個下垂部分80c上,由此將可旋轉導軌81保持在直立位置。兩個盤簧301、302均卷繞在旋轉軸86a的周圍,它們在軸向上相互間隔開。在圖37中示出的扭簧301順時針偏壓支撐托架86,而在圖38中示出的扭簧302逆時針偏壓支撐托架86。因此,在將滑動門3安裝到主體1上之前,滾輪88被保持在一個中立位置,在這里滾輪88相對于滑動門3發(fā)生傾斜,使得安裝工作易于進行。
下面將對按照本發(fā)明第九實施例的導向器的上側結構進行描述。如圖39和40中所示,一條輔助導軌400的兩端部用作導引構件401,并且該輔助導軌400經由支座410被固定在主體1的上邊緣部分中。在主體1的上邊緣部分的兩端處,利用支座410固定有小的導引構件402。導引構件402和導引構件401相互之間在左、右方向上分離開,并且輔助導軌400和導引構件402均由具有相同橫剖面形狀的擠壓材料制成。
如圖37和38中所示,在相互對置的導引構件401、402的對置表面上,切除了一個隔壁部分403,來形成一條導引槽405。該導引槽405包括一個水平部分405a和一個豎直部分405b,該豎直部分405b(后端部分)從水平部分405a的后端連續(xù)。水平部分405a的前端略微向下彎曲,并且連續(xù)至一個開口區(qū)域405c。在水平部分405a的較為接近其后端的上表面上,形成有一個圓弧狀凹槽405d。
在滑動門3的上邊緣部分上,固定有一個支撐托架420。該支撐托架420包括一個水平部分421和一個直立部分422。在直立部分422的上端上,固定有一個柱狀滑塊425(運行部分)。滑塊425的兩端部均作為向左和向右突伸的突起。當滑動門3位于關閉位置與打開預備位置之間時,水平部分421位于導向構件401與402之間,并且滑塊425位于導引槽405中。支撐托架420和滑塊425構成了一個輔助運行件429。
下面對按照第九實施例的導向器的工作過程進行描述。如圖37中所示,當滑動門3處于關閉位置時,可旋轉導軌81處于平躺位置,并且滑塊425位于導引槽405的豎直部分405b的下端處。當滑動門3被向前拉動至打開預備位置時,可旋轉導軌81旋轉至直立狀態(tài),由此直立起滾輪88。在此過程中,支撐托架86的旋轉軸86a沿著如前所述最高點位于中間的圓弧狀軌跡移動。在此過程中,滑塊425沿著導引槽405的豎直部分405b向上移動,隨后沿著水平部分405a向前移動,接著略微向下移動,抵達開口區(qū)域405c。如圖41中所示,滑塊425的水平位移量等于下側結構中的支撐托架86的旋轉軸86a的水平位移量ΔL,而滑塊425的豎向位移量等于旋轉軸86a在處于第一旋轉位置時與處于第二旋轉位置時之間的高度差ΔH。由于滑塊425的豎向位移量ΔH由此減小,所以導引構件401和402的高度可以降低,因此有助于減小所述導向器的總體尺寸。
正如從前面給出的描述中看到的那樣,支撐托架86的旋轉軸86a的軌跡,也就是說滑動門3的下邊緣部分的軌跡,不同于滑塊425的軌跡,也就是說不同于滑動門3的上邊緣部分的軌跡。這種軌跡上的不同利用滑動門3的輕微傾斜加以補償。當旋轉軸86a接近其圓弧狀軌跡的最高點時,滑動門3的傾斜度由于滑塊425進入導引槽405中的凹槽405d之內而減少。
如同第七實施例那樣,當從打開預備位置移動至打開位置時,滑動門3騎跨在處于關閉位置的其它滑動門上的可旋轉導軌81中的額外軌道81x上。由此,滑塊425在輔助導軌400的開口區(qū)域405c中運行,也就是說在輔助軌道上運行。開口區(qū)域405c位于主體1的上方,并且與處于關閉位置的滑動門3上的支撐托架420相比,更為遠離主體1。因此,移動至打開位置的滑動門3上的支撐托架420與處于關閉位置的滑動門3上的支撐托架不會相互干擾。
如前所述按照第七至第九實施例的導向器的結構,可以用于打開和關閉單扇滑動門3。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具有固定軌道的導軌構件將被用作主軌道。
所有前面提及的實施例也可以應用于一種用于打開和關閉其它結構,比如房屋、壁櫥、家具以及大型冰箱,上的開口區(qū)域的裝置。對應于多扇滑動門的開口區(qū)域可以相互分隔開。
滑動門的打開預備位置可以處于關閉位置的后方。在這種情況下,滑動門被向后推動,以便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
所述連續(xù)軌道可以呈一個具有較大曲率半徑的圓弧形狀。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選的是滑動門的橫剖面呈一個與導軌形狀匹配的圓弧形狀。
取代所述滾輪,可以在滑動門上安裝滑塊作為主運行件。
當將本發(fā)明應用于一種用于導引單扇滑動門以便打開和關閉窗戶的裝置時,所述滑動門可以在關閉位置與門框平齊,并且在打開位置被容置在門框中。
本發(fā)明不僅可以應用于一扇用于打開和關閉開口區(qū)域的滑動門,而且可以應用于支撐在壁面上的面板(板狀物體),以便導引其運動。
如前所述的實施方式中的可以適當地進行結合。
工業(yè)實用性如前所述,按照本發(fā)明,以一種相對不易于發(fā)生故障的簡單結構,板狀物體可以在固定位置與預備位置之間以及在預備位置與非固定位置之間受到導引。
權利要求
1.一種導向器,用于對板狀物體(3)相對于主體(1)在固定位置與位于該固定位置前方的預備位置之間、以及在所述預備位置與位于該預備位置左側或者右側的非固定位置之間的運動進行導引,這種導向器包括(a)安裝在所述板狀物體的上邊緣部分和下邊緣部分中至少一個上的運行件(15;88);(b)包括有主軌道(100)的主導軌,其中所述主軌道(100)向左和向右延伸,該主導軌以這樣一種方式在所述非固定位置支撐起板狀物體,即所述運行件騎跨在所述主軌道上;和(c)由所述主體支撐起來的可旋轉構件(50;81),從而使得該可旋轉構件可以環(huán)繞一根向左和向右延伸的旋轉軸線在第一旋轉位置與第二旋轉位置之間旋轉,包括支撐表面(51y;82a)和輔助軌道(51x;82b),當該可旋轉構件處于所述第一旋轉位置時,以這樣一種方式支撐起在所述固定位置的板狀物體,即所述運行件騎跨在所述支撐表面上,并且當該可旋轉構件處于所述第二旋轉位置時,以這樣一種方式支撐起在所述預備位置的板狀物體,即所述運行件騎跨在變得與所述主軌道連續(xù)的所述輔助軌道上。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具有形成于其中的開口(2x),該開口(2x)由處于所述固定位置的板狀物體(3)關閉起來,并且當所述板狀物體處于非固定位置時該開口(2x)被打開。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向器,還包括保持機構(60;83),用于將所述可旋轉構件保持在所述第二旋轉位置。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轉構件(50)具有形成于其遠邊緣上的導軌部分(51),該導軌部分(51)具有基本上呈圓形的橫剖面,并且平行于所述主軌道延伸;當所述可旋轉構件處于第一旋轉位置時,所述支撐表面(51y)到達所述導軌部分的圓周表面的頂部;當所述可旋轉構件處于第二旋轉位置時,所述輔助軌道(51x)到達所述導軌部分的圓周表面的頂部;并且所述運行件(15)包括一條裝配槽(15a),所述導軌部分將裝配于其內。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導向器,還包括偏壓構件(55),用于將所述可旋轉構件(50)偏壓至第一旋轉位置,并且由此將所述板狀物體偏壓至所述固定位置。
6.按照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多個板狀物體;當所有這些板狀物體全部處于所述固定位置并且相互并排排列時,它們相互平齊;各個板狀物體均帶有導軌構件(11),該導軌構件(11)包括與所述可旋轉構件(50)上的輔助軌道(51x)長度相同的額外軌道(11x);并且每個在所述固定位置的板狀物體上的導軌構件用作用于其它板狀物體的所述主導軌的至少一部分。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帶有向左和向右延伸的固定導軌(39);并且所述主導軌包括該固定導軌和處于所述固定位置的板狀物體上的導軌構件(11)。
8.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狀物體上的導軌構件的長度大體等于該板狀物體的寬度;并且所述主導軌僅由處于所述固定位置的板狀物體上的導軌構件構成。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轉構件(81)包括平行于所述主軌道的接收槽(82);所述接收槽的內表面包括所述支撐表面(82a;82d)和所述輔助軌道(82b;82c);并且當所述板狀物體處于固定位置和處于預備位置時,所述運行件(88)被容置在所述接收槽中。
10.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運行件支撐托架(86)被以這樣一種方式可旋轉地安裝在所述板狀物體上,即該運行件支撐托架可以環(huán)繞另外一根向左和向右延伸的旋轉軸線進行旋轉;并且所述運行件(88)被支撐在所述運行件支撐托架中。
11.按照權利要求10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行件(88)呈圓盤狀,并且被可轉動地支撐在所述運行件支撐托架(86)的遠端部中,從而使得當所述可旋轉構件(81)處于第一旋轉位置時,所述運行件平躺,同時其側表面抵靠在所述導引槽的支撐表面(82a;82d)上,而當所述可旋轉構件處于第二旋轉位置時,所述運行件直立,同時其圓周表面抵靠在所述輔助軌道(82b;82c)上。
12.按照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可旋轉構件處于第一旋轉位置時,所述運行件支撐托架(86)的另外一根旋轉軸線位于該可旋轉構件(81)的旋轉軸線的后方;并且當所述可旋轉構件處于第二旋轉位置時,所述運行件支撐托架的另外一根旋轉軸線位于該可旋轉構件的旋轉軸線的前方。
13.按照權利要求11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偏壓構件(87),所述偏壓構件(87)向所述運行件支撐托架(86)施加旋轉扭矩,由此將所述板狀物體偏壓至所述固定位置。
14.按照權利要求1或9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多個板狀物體;當所有這些板狀物體全部處于所述固定位置并且相互并排排列時,它們相互平齊;多個可旋轉構件(81)分別對應于所述板狀物體,各個所述可旋轉構件均包括與所述輔助軌道(82b)長度相同的額外軌道(81x);并且對應于各個板狀物體的所述可旋轉構件上的所述額外軌道在所述可旋轉構件處于第一旋轉位置時,均用作用于其它板狀物體的所述主導軌的至少一部分。
15.按照權利要求14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轉構件(81)大體與所述板狀物體的長度相同;并且所述主軌道僅由對應于處于所述固定位置的板狀物體的所述可旋轉構件上的額外軌道(81x)構成。
16.按照權利要求1或9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多個板狀物體;當所有這些板狀物體全部處于所述固定位置并且相互并排排列時,它們相互平齊;所述運行件支撐托架(86)被安裝在各個板狀物體上;所述運行件支撐托架包括與所述輔助軌道(82c)長度相同的額外軌道(86z);并且對應于每個板狀物體的所述運行件支撐托架上的額外軌道在所述可旋轉構件處于所述第一旋轉位置時,用作用于其它板狀物體的所述主導軌的至少一部分。
1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行件(15)被設置在所述板狀物體的上邊緣部分中;并且當所述板狀物體處于固定位置或者處于預備位置時,該板狀物體由所述可旋轉構件(50)懸吊式支撐起來。
1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行件(15;88)被設置在所述板狀物體的上邊緣部分和下邊緣部分中的一個上內,并且用作主運行件;輔助運行件(29;129;429)被設置在所述板狀物體的上邊緣部分和下邊緣部分中的另外一個內;并且還包括導引構件(72;172;401;402),當所述板狀物體在所述固定位置與所述預備位置之間移動時導引所述輔助運行件,和輔助導軌(70;170;400),當所述板狀物體在預備位置與非固定位置之間移動時導引所述輔助運行件。
19.按照權利要求18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運行件(29;129;429)包括至少向左或者向右突伸的突起(20d;120d;425);并且所述導引構件(72;172;401;402)包括導引所述突起的導引槽(72b;172b;405)。
20.按照權利要求19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運行件(29;129)包括運行部分(25;125),所述運行部分(25;125)在形成于所述輔助導軌(70;170)中的溝槽(70a;170a)內運行,和運行部分支撐托架(20;120),所述運行部分支撐托架(20;120)被安裝在所述板狀物體上,用以支撐起所述運行部分;并且所述運行部分支撐托架帶有所述突起(20d;120d)。
21.按照權利要求19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狀物體在所述固定位置與所述預備位置之間移動的同時,向上或者向下移動;并且所述導引構件(72;172)上的導引槽(72b;172b)對應于所述板狀物體的位移發(fā)生直線傾斜。
22.按照權利要求21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引構件(172)包括與所述導引槽(172b)連續(xù)的豎向槽(172a);并且當所述板狀物體處于所述固定位置時,所述輔助運行件(120)上的突起(120d)被容置在所述豎向槽中。
23.按照權利要求19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狀物體在從所述固定位置移動至所述預備位置的同時,處于最高或者最低位置;并且所述導引槽(405)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水平部分(405a),和從水平部分(405)的后端向上或者向下延伸的后端部(405b)。
24.按照權利要求18所述的導向器,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多個板狀物體;當所有這些板狀物體全部處于所述固定位置并且相互并排排列時,它們相互平齊;并且所述輔助運行件(20;120)包括導軌部分(20f;120f),該導軌部分(20f;120f)在所述板狀物體處于所述固定位置時與所述輔助導軌(70;170)連續(xù)。
全文摘要
利用在左、右方向上排布的滑動門(3)將框架(1)上的開口關閉,并且使得這些滑動門平齊。在開口部分(2x)的上邊緣部分處設置有擺動連桿(50),并且在擺動連桿(50)的頭部處形成有一個短的導軌部分(51)。在滑動門(3)的上邊緣部分處,設置有滾輪(15),這些滾輪(15)被置于導軌部分(51)上。當滑動門(3)從其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預備位置時,擺動連桿(50)從第一擺動位置移動至第二擺動位置,其中所述打開預備位置相對于關閉位置位于一個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處。這樣就使得導軌部分(51)與固定導軌(39)共軸設置?;瑒娱T(3)具有導軌構件(11)。當滑動門(3)處于關閉位置時,其上的導軌構件(11)與固定導軌(39)共軸。在打開操作中滑動門(3)上的滾輪(15)在處于關閉位置的滑動門(3)上的導軌構件(11)和固定導軌(39)上運行。
文檔編號E05D15/10GK1816676SQ20048001884
公開日2006年8月9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5月7日
發(fā)明者大嶋一吉, 增田裕行 申請人:思嘎茨訥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