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具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調整沙發(fā)頭枕角度的頭枕支架。
背景技術:
沙發(fā)在結構上可以分為供人身體坐靠的主體以及供人頭部倚靠的頭枕,舊款式的沙發(fā)中頭枕與主體是固定連接的,坐在沙發(fā)上較長時候后,由于頸部不能改變倚靠角度,會產生不舒適感。為了使消費者能擁有更舒適的感受,新款式的沙發(fā)中頭枕會采用角度可調整的設計,而實現(xiàn)這種設計的技術手段是在沙發(fā)主體內設置一由電機驅動的頭枕支架。頭枕支架的一端固定于頭枕且頭枕支架自身具有活動關節(jié),藉由該活動關節(jié)的活動,頭枕能夠相對沙發(fā)主體轉動從而可以被定位到不同的角度。這種設計令消費者能夠根據(jù)自身需求調節(jié)頭枕的使用檔位,進而取得最佳的舒適效果。
但是,頭枕支架對頭枕的角度定位需要靠電機來實現(xiàn),配套電機的沙發(fā)支架成本較高,而如果頭枕支架中不設置電機,則只能轉動頭枕而無法實現(xiàn)定位。
為降低生產成本,有必要提供一種無需設置電機就能實現(xiàn)頭枕角度定位的頭枕支架。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需設置電機就能實現(xiàn)頭枕角度定位的頭枕支架。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頭枕支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及卡合組件。第一固定件的一端與沙發(fā)主體固定,第二固定件的一端與頭枕固定,第一固定件的另一端與第二固定件的另一端樞接,卡合組件包括鎖定件及彈性件。第二固定件的另一端開設有弧形的定位孔,定位孔的側壁包括一第一齒面以及與第一齒面連接的抵頂面,第一齒面呈繞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的樞轉軸線設置的弧形,第一固定件的另一端開設有容置孔,容置孔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容置區(qū)與第二容置區(qū),第一容置區(qū)的一端具有定位槽。鎖定件包括定位部與鎖定部,定位部活動地插設于定位槽中使鎖定件可在第一容置區(qū)中擺動,鎖定部具有伸入定位孔之內并與第一齒面嚙合的第二齒面,彈性件的一端容置于第二容置區(qū),彈性件的另一端將鎖定部頂向第一齒面。第一容置區(qū)與第二容置區(qū)的連接處的側壁向內凹陷形成一解鎖位,抵頂面推動鎖定部的末端滑入解鎖位以使第一齒面與第二齒面脫離。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由于本實用新型中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樞接,且兩者分別與沙發(fā)主體及頭枕固定,因此將頭枕支架裝入沙發(fā)后頭枕可以相對沙發(fā)主體樞轉擺動。并且,在第二固定件相對第一固定件正向轉動的時候,第二固定件藉由第一齒面與第二齒面的接觸推動鎖定件在第一容置區(qū)中擺動退后,鎖定件退后的瞬間壓縮彈性件并使第二齒面脫離與第一齒面的嚙合,因此第二固定件能夠自由地正向轉動。第二固定件轉動到一定角度后沙發(fā)處于使用狀態(tài),頭枕受力而使第二固定件具有反向轉動的趨勢,此時由于第一齒面與第二齒面嚙合,鎖定件被卡死在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之間,因此阻擋了第二固定件的反向轉動,使頭枕能夠被定位于該角度下。本頭枕支架無需設置電機就能實現(xiàn)頭枕角度的定位。當?shù)诙潭蜣D動到末端位置時抵頂面將鎖定件鎖定部推入到解鎖位中,第一齒面與第二齒面不再嚙合,因此第二固定件就可以自由反轉。
較佳地,抵頂面為凸起的弧形面。
較佳地,鎖定部呈楔形結構,定位部固定于鎖定部的一端。
較佳地,第二容置區(qū)呈圓形,彈性件為彈片,彈性件的一端卷曲成圓弧形并容置在第二容置區(qū)內,彈性件的另一端為直線形并伸入第一容置區(qū)內抵頂鎖定件。
具體地,第二固定件的末端具有兩相互間隔的夾持部,第一固定件的末端被夾持在兩夾持部之間。
更具體地,兩夾持部上分別設置有定位孔,鎖定件的厚度大于第一固定件的厚度,鎖定件的兩側分別伸入到兩定位孔內,第二齒面同時與兩第一齒面嚙合。
更具體地,頭枕支架還包括兩外殼,兩外殼分別可拆卸地扣合在兩夾持部的外側并遮擋定位孔。
更具體地,第二固定件包括固定座及兩鉸接片,鉸接片的一端形成夾持部,兩鉸接片的另一端之間連接固定有銷軸,固定座固定于其中一鉸接片的另一端。
進一步地,第一固定件包括L形的固定桿及固定于固定桿的一端并被兩夾持部夾持的樞接件,固定桿位于兩鉸接片之間且固定桿的另一端與沙發(fā)主體固定。
更詳細地,固定桿的一末端設置有螺紋區(qū)。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頭枕支架的立體圖。
圖2是頭枕支架外殼分離后的立體圖。
圖3是頭枕支架的爆炸圖。
圖4是第二固定件上定位孔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第一固定件上容置孔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卡合組件設置于容置孔中的示意圖。
圖7是角度調節(jié)過程示意圖一。
圖8是角度調節(jié)過程示意圖二。
圖9是角度調節(jié)過程示意圖三。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頭枕支架的立體圖。
圖11是第二實施例中頭枕支架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給出的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作出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頭枕支架,包括第一固定件1、第二固定件2及卡合組件。其中第一固定件1的一端與沙發(fā)主體固定,第二固定件2的一端與頭枕固定,第一固定件1的另一端與第二固定件2的另一端樞接,第二固定件2可以相對第一固定件1樞轉擺動,從而使頭枕相對沙發(fā)主體的角度被調節(jié)??ê辖M件設置在第一固定件1與第二固定件2之間并起到將第二固定件2定位的作用。
以下結合圖2至圖7,介紹第一固定件1與第二固定件2的具體結構以及卡合組件在兩者之間的設置方式。
如圖4所示,第二固定件2與第一固定件1樞接的一端開設有弧形的定位孔21,定位孔21靠外側的側壁包括一第一齒面211以及與第一齒面211連接的抵頂面212,第一齒面211呈繞第一固定件1與第二固定件2的樞轉軸線設置的弧形,而抵頂面212為凸起的弧形面。由于定位孔21整體呈弧形,因此定位孔21靠內側的側壁也是弧形面。
參照圖3,第二固定件2包括兩長條片狀的鐵片20,鐵片20的一端彎折并形成圓盤形的夾持部201,夾持部201上開設有上述的定位孔21,兩鐵片20貼合固定到一起后兩夾持部201呈間隔設置從而可以夾持第一固定件1。
如圖5所示,第一固定件1與第二固定件2樞接的一端形成與夾持部201對應的圓盤形并開設有容置孔,容置孔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容置區(qū)11與第二容置區(qū)12,其中第二容置區(qū)12大致為圓形,而第一容置區(qū)11的一端具有定位槽111。第一容置區(qū)11與第二容置區(qū)12的連接處的側壁還向內凹陷形成一解鎖位13,解鎖位13位于容置孔靠外側的側壁上。
結合圖3與圖6,卡合組件包括鎖定件3及彈性件4。其中鎖定件3包括定位部31與鎖定部32,其中鎖定部32呈楔形結構,定位部31固定于鎖定部32的一端,鎖定部32與定位部31是一體成型結構。鎖定部32上形成有第二齒面322。定位部31活動地插設于定位槽111中使鎖定件3可在第一容置區(qū)11中擺動,鎖定部32的上端可以擺動到滑入解鎖位13內。彈性件4具體的是彈片,彈性件4的一端卷曲成圓弧形并容置在第二容置區(qū)12內,彈性件4的另一端為直線形并伸入第一容置區(qū)11內抵頂鎖定件3的鎖定部32。
再參照圖3與圖7,彈性件4的厚度等于或小于第一固定件1的厚度,因此彈性件4完全容納在容置孔中。而鎖定件3的厚度大于第一固定件1的厚度,鎖定件3的兩端突出于第一固定件1的兩側并分別伸入到兩夾持部201上的定位孔21中。彈性件4的彈力將鎖定部32頂向定位孔21的第一齒面211,使第一齒面211與第二齒面322保持相互嚙合的狀態(tài)。
繼續(xù)參照圖3,頭枕支架還包括一銷釘5及兩外殼6,銷釘5穿過兩夾持部201的中間位置以及第一固定件1上端的中間位置從而將第一固定件1與第二固定件2樞接起來。兩外殼6分別可拆卸地扣合在兩夾持部201的外側并遮擋定位孔21。
以下結合圖7至圖9說明本頭枕支架調節(jié)頭枕角度的原理。
在圖7中所示狀態(tài)下,如需調節(jié)頭枕角度時,用手扳動頭枕,使第二固定件2相對第一固定件1正向轉動(順時針)。在轉動的過程中,第二固定件2利用第一齒面211與第二齒面322的接觸而頂壓鎖定件3,鎖定件3被頂壓時驅使彈性件4變形,從而令鎖定件3可以擺動后退,第二固定件2可以順利地正向轉動而不會被鎖定件3卡死。
當?shù)诙潭?停止轉動時,在彈性件4彈力的作用下鎖定件3的第二齒面322保持與第一齒面211嚙合。此時頭枕處于使用狀態(tài),頭枕受力并使第二固定件2具有反向轉動(逆時針)的趨勢。但是,此時與第一齒面211嚙合的鎖定件3被卡死在第一固定件1與第二固定件2之間,第二固定件2無法實現(xiàn)反向轉動。因此頭枕也就可以被定位在該角度下。
當需要往回調節(jié)頭枕的角度時,將第二固定件2扳動到接近末端位置,如圖8所示,此時抵頂面212與鎖定件3接觸。繼續(xù)扳動第二固定件2,在抵頂面212的抵頂下,鎖定件3將被頂起,直到鎖定件3的末端滑入到解鎖位13中,如圖9所示。當鎖定件3滑入解鎖位13后,第二齒面322不再與第一齒面211嚙合,因此第二固定件2被解鎖而可以自由地反向轉動。當?shù)诙潭?反向轉動到初始位置時,定位孔21的內側壁會將鎖定件3從解鎖位13中推出,使第一齒面211與第二齒面322重新嚙合。因此第二固定件2可以再次正向轉動而調節(jié)頭枕角度。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中的頭枕支架相比,無需設置電機就能夠實現(xiàn)頭枕角度的調節(jié)、定位,在結構上更加簡單,成本更低,且定位可靠、穩(wěn)定。
圖10與圖1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實施例,本實施例中卡合組件的設置方式及工作原理與上一實施例中相同,而本實施例中的第一固定件7與第二固定件8的結構不同。
第二固定件8包括固定座81及兩鉸接片82,鉸接片82的一端形成夾持部821,夾持部821的結構與上一實施例中夾持部201相同。兩鉸接片82的另一端之間連接固定有兩個相互平行的銷軸83,銷軸83的作用是加強橫向載荷能力。固定座81固定于其中一鉸接片82的另一端。第一固定件7包括L形的固定桿71及固定于固定桿71的一端并被兩夾持部821夾持的樞接件72,固定桿71位于兩鉸接片82之間且固定桿71的另一端設置有螺紋區(qū)711,沙發(fā)主體內的木架上對應設置螺孔,使頭枕支架可以便捷地安裝固定到沙發(fā)主體上。
結合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內容及現(xiàn)有技術,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自行得到將頭枕支架安裝到沙發(fā)內的安裝方式,因此本實用新型中對安裝方式省略不講。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并據(jù)以實施,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