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其包括有首尾依次連接且分別以直角彎折的四個L形模塊以及首尾依次連接的多個地溝模塊,至少一個L形模塊靠近其下端的位置開設有管道接口,至少一個L形模塊靠近其上端的位置開設有地溝接口,位于最前的地溝模塊穿過該地溝接口。該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中的組成部件均為模塊化結構,只需按照需求進行拼裝即能完成,從而提高了施工速度,縮短了施工周期,同時避免了因污水滲漏而污染環(huán)境以及避免浪費粘土資源。
【專利說明】一種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排水井轉接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市政基礎建設工程的高速發(fā)展,全國各地的一個個樓盤、居住小區(qū)、景觀園林、市民廣場、街心花園平地而起,得到了空前高速的建設與發(fā)展,而節(jié)能減排、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又是城鎮(zhèn)化建設重中之重的議題,樓盤、小區(qū)、園林、廣場、又離不開雨污排放,在縱橫交錯的排放管道中,排水管、溝及排水口、排水井的各種施工形式應運而生。現(xiàn)有的市政排水系統(tǒng)中,大多是用磚塊砌溝體,再用水泥砂漿進行粉抹面層,往往只粉抹溝內(nèi)表面,這種施工方式速度慢、完工周期長、污水易滲漏且污染環(huán)境、浪費粘土資源,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該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的組成部件均為模塊化結構,只需按施工需求進行拼裝即能完成,從而提高了施工速度,縮短了施工周期,同時避免了因污水滲漏而污染環(huán)境以及避免了浪費粘土資源。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其包括有首尾依次連接且分別以直角彎折的四個L形模塊以及首尾依次連接的多個地溝模塊,至少一個L形模塊靠近其下端的位置開設有管道接口,至少一個L形模塊靠近其上端的位置開設有地溝接口,位于最前的地溝模塊穿過該地溝接口。
[0006]優(yōu)選地,L形模塊的首端形成有V形設置的第一尖端部,該L形模塊的尾端形成有V形設置的第一狹槽,后一 L形模塊的第一尖端部位于前一 L形模塊的第一狹槽之內(nèi)且二者通過結構膠粘合。
[0007]優(yōu)選地,管道接口為錐形接口且其位于L形模塊之外的開口直徑大于位于L形模塊之內(nèi)的開口直徑。
[0008]優(yōu)選地,管道接口位于L形模塊之內(nèi)的開口直徑為300mm。
[0009]優(yōu)選地,地溝模塊呈U形設置且其上蓋合有篦蓋。
[0010]優(yōu)選地,相鄰兩個地溝模塊相互榫接。
[0011]優(yōu)選地,地溝模塊的兩個側板的首端分別形成有方形凸塊,該地溝模塊的兩個側板的尾端分別形成有方形凹口,后一地溝模塊的方形凸塊位于前一地溝模塊的方形凹口之內(nèi)。
[0012]優(yōu)選地,地溝模塊的底板首端形成有V形設置的第二尖端部,該地溝模塊的底板尾端形成有V形設置的第二狹槽,后一地溝模塊的第二尖端部位于前一地溝模塊的第二狹槽之內(nèi)。
[0013]優(yōu)選地,相鄰兩個地溝模塊的連接處通過結構膠粘合。
[0014]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中,四個L形模塊拼接成排水井結構,拼接后的地溝模塊的前端穿過L形模塊并且與排水井相連通。該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的上述組成部件均為模塊化結構,所以,只需按施工需求進行拼裝即能完成,從而提高了施工速度,縮短了施工周期,其相比現(xiàn)有的采用磚塊砌成的地溝以及污水井而言,無需考慮磚塊縫隙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避免了因污水滲漏而污染環(huán)境,同時,還避免了因使用大量磚塊而浪費粘土資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7]圖3為四個L形模塊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0018]圖4為管道接口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地溝模塊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6為相鄰兩個地溝|旲塊的連接關系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更加詳細的描述。
[0022]本實用新型公開了 一種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結合圖1至圖3所示,其包括有首尾依次連接且分別以直角彎折的四個L形模塊I以及首尾依次連接的多個地溝模塊2,至少一個L形模塊I靠近其下端的位置開設有管道接口 13,至少一個L形模塊I靠近其上端的位置開設有地溝接口 12,位于最前的地溝模塊2穿過該地溝接口 12。上述L形模塊I和地溝模塊2均是預制的,在施工時,只需將各模塊拼接即可,由于地溝接口 12位于管道接口 13的上方,所以地溝模塊2所收集的雨水可流入四個L形模塊I組成的排水井之內(nèi),再由連接于管道接口 13的PVC管道3排放至更具規(guī)模的污水收集、處理場所。
[0023]關于L形模塊的具體結構,如圖2所示,L形模塊I的首端形成有V形設置的第一尖端部10,該L形模塊I的尾端形成有V形設置的第一狹槽11,后一 L形模塊I的第一尖端部10位于前一 L形模塊I的第一狹槽11之內(nèi)且二者通過結構膠粘合。上述結構中,四個L形模塊I拼接成方形排水井,其中,V形設置的第一尖端部10和第一狹槽11在水平方向具有卡合作用,再通過結構膠粘合之后,使得排水井的整體結構更具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0024]結合圖1、圖3及圖4所示,為了更加牢固地將PVC管道3連接于管道接口 13,管道接口 13為錐形接口且其位于L形模塊I之外的開口直徑大于位于L形模塊I之內(nèi)的開口直徑。為了配合標準300_的PVC管道3,管道接口 13位于L形模塊I之內(nèi)的開口直徑優(yōu)選為300mm。施工時,將外部PVC管道3的端部插入該管道接口 13,并通過呈錐形的管道接口 13配合該PVC管道3而形成推拔式連接,使得L形模塊I與PVC管道3的連接關系更加緊密。
[0025]結合圖1、圖5及圖6所示,關于地溝模塊2的具體結構,地溝模塊2呈U形設置且其上蓋合有篦蓋,相鄰兩個地溝模塊2相互榫接,且相鄰兩個地溝模塊2的連接處通過結構膠粘合。其中,采用榫接的優(yōu)點在于,施工過程中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拼接多個地溝模塊2。
[0026]相鄰兩個地溝模塊2的榫接結構中,地溝模塊2的兩個側板的首端分別形成有方形凸塊21,該地溝模塊2的兩個側板的尾端分別形成有方形凹口 20,后一地溝模塊2的方形凸塊21位于前一地溝模塊2的方形凹口 20之內(nèi),地溝模塊2的底板首端形成有V形設置的第二尖端部22,該地溝模塊2的底板尾端形成有V形設置的第二狹槽23,后一地溝模塊2的第二尖端部22位于前一地溝模塊2的第二狹槽23之內(nèi)。
[0027]應當說明的是,上述相鄰兩個地溝模塊2的連接關系采用榫接方式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相鄰兩個地溝模塊2還可以采用其他類型的連接方式而實現(xiàn)依次連接,兩個地溝模塊2的連接處也可以選用密封膠等材料而實現(xiàn)密封,從而避免污水滲漏而對環(huán)境造成不良影響。
[0028]上述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的施工流程為:首先按照設計圖紙要求準備預制的L形模塊I和地溝模塊2,在施工現(xiàn)場把安裝地溝、排水井的位置、標高、進行定位、放線,然后進行地面開挖,開挖的深度、坡度、平行度要符合規(guī)范標準要求,在開挖好的溝底對素土層進行有序逐一夯實,然后采用C20混凝土在溝的底部鋪墊一層50mm厚的基層,這樣才能有效的防止因溝體受外界的重力碾壓而下沉滲漏產(chǎn)生對周圍環(huán)境的污染,混凝土基層的鋪墊坡度、平整度要符合設計要求,經(jīng)過24h的凝固時間后,便可按照放樣的位置將多個地溝模塊2依次鋪裝,由于相鄰兩個地溝模塊相互榫接,所以鋪裝時只需在兩個地溝模塊2的連接處涂抹結構膠使二者能牢固的粘接在一起,當?shù)販箱佋O到排水井位置時,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開挖且要達到一定的深度,同時也要把井底部的素土夯實,再澆一層80mm厚的c20混凝土墊層,接著就可以將四個L形模塊I拼接成的排水井安放在混凝土墊層上,此時應當注意排水井底層PVC管道3的管口方向和上層地溝模塊2的開口位置,地溝模塊2與L形模塊I的接口要吻合的粘接在一起,二者的高低落差可以用增減墊層厚度來調整,而排水井每層的L形模塊I的左右契口對接縫只要經(jīng)結構膠粘接后就能夠牢固連接成一體。
[0029]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中,四個L形模塊I拼接成排水井結構,拼接后的地溝模塊2的端部穿過L形模塊I并且與排水井相連通。該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的上述組成部件均為模塊化結構,所以,只需按施工需求進行拼裝即能完成,從而提高了施工速度,縮短了施工周期,其相比現(xiàn)有的采用磚塊砌成的地溝以及污水井而言,無需考慮磚塊縫隙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避免了因污水滲漏而污染環(huán)境,同時,還避免了因使用大量磚塊而浪費粘土資源。
[0030]以上只是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內(nèi)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換或者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首尾依次連接且分別以直角彎折的四個L形模塊以及首尾依次連接的多個地溝模塊,至少一個L形模塊靠近其下端的位置開設有管道接口,至少一個L形模塊靠近其上端的位置開設有地溝接口,位于最前的地溝模塊穿過該地溝接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模塊的首端形成有V形設置的第一尖端部,該L形模塊的尾端形成有V形設置的第一狹槽,后一 L形模塊的第一尖端部位于前一 L形模塊的第一狹槽之內(nèi)且二者通過結構膠粘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接口為錐形接口且其位于L形模塊之外的開口直徑大于位于L形模塊之內(nèi)的開口直徑。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接口位于L形模塊之內(nèi)的開口直徑為300mm。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溝模塊呈U形設置且其上蓋合有篤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地溝模塊相互榫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溝模塊的兩個側板的首端分別形成有方形凸塊,該地溝模塊的兩個側板的尾端分別形成有方形凹口,后一地溝模塊的方形凸塊位于前一地溝模塊的方形凹口之內(nèi)。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溝模塊的底板首端形成有V形設置的第二尖端部,該地溝模塊的底板尾端形成有V形設置的第二狹槽,后一地溝模塊的第二尖端部位于前一地溝模塊的第二狹槽之內(nèi)。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市政排水井轉接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地溝模塊的連接處通過結構膠粘合。
【文檔編號】E03F5/04GK203487623SQ201320493530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8月13日
【發(fā)明者】謝浩森, 劉坤 申請人:深圳市致道景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