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家用手動高壓井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新型的家庭平地抽取地下水,并能高壓向外供水的家用手動高壓井頭。
在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家庭平地抽取地下水,并向外高壓供水的裝置有兩種一種是使用葉輪式電動自吸泵抽??;另一種是通過家用手動高壓井頭人工手動抽取。前者在使用過程中,常因使用方法、保養(yǎng)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極易出現(xiàn)泵殼破裂、電機進水等現(xiàn)象,在使用方便的同時也給用戶帶來了修配的麻煩,其使用費也較高,而后者所述的手動高壓井頭,由于其吸水結(jié)構(gòu)密封采用的是普通膠皮密封的方式,致密性很差,往往半年時間膠皮套既被磨損報費,加之這種手動高壓井頭一般為家庭或小工廠作坊式生產(chǎn),市場上沒有能與之通用的配件可供修換,所以損壞后很難修復(fù)。這種“一次性”的井頭常給用戶帶來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致密性強,不易損壞,易于修配,并且價格便宜的新型家用手動高壓井頭。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將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手動高壓井頭的吸盤改為活塞,原吸盤與缸筒間所采用膠皮密封改為活塞環(huán)密封,原進、吸水膠皮閥門改為鋼制閥門。
由于本實用新型是將原手動高壓并頭的主體部件吸盤改由活塞代替,并在其與缸筒之間用活塞環(huán)密封,以及進、吸水閥門的改進,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密封部位的致密性和耐磨性,延長了使用壽命,同時由于家庭抽取地下水以及向外供水所需壓力不太大,而吸取的致密度要求也不需太高,一般動力機修換下的缸筒、活塞、活塞環(huán),均可滿足要求,利于修配和回收再利用,實施非常容易,相應(yīng)的所需費用也較少。
以下結(jié)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家用手動高壓井頭的主視剖視圖。
由圖(1)可知,缸筒(5)放置在井座(1)上。起固定缸筒(5)和井蓋(18)作用的固定立柱(4)均勻的分布在缸筒(5)的周圍,(一般為三根,也可2根或4、5根等若干根,圖中為清晰起見,表述為2根),其下端焊接在井座(1)上,上端從井蓋(18)上相應(yīng)的井蓋固定孔(6)中穿過,頂端由螺母(7)緊固,這樣較原手動高壓井頭所采用的缸筒焊接在井座上易于修換。在缸筒(5)的筒內(nèi)放置有活塞(16),其既可采用與缸筒相配套的原鋁制活塞,也可自制?;钊叨纫话阋滥馨惭b一至三層活塞環(huán)(15)為宜(也可4、5等若干層),在活塞(16)的中部有圓形吸水孔(17)(也可為其它形狀,為了使于拆裝修換,在吸水孔(17)的上方設(shè)一個三角形(其它形狀也可)的連接板(12)。拉動活塞(16)的連桿(8)的下部通過螺絲、螺母的結(jié)構(gòu)固定在連接板(12)的中央,連接板(12)由立柱(13)(一般為3根、也可4、5等若干根),通過螺絲、螺母的結(jié)構(gòu)固定在活塞(16)上吸水孔(17)的周圍。吸水孔(17)上安裝有與之吻合的鋼制吸水閥門(14),為了便于吸水閥門(14)準確回位,在吸水閥門(14)的中心有一孔,以吻合在連桿(8)下端的銷柱上。在井蓋(18)和連桿(8)之間,有一由水封(11),水封壓蓋(9)和水封調(diào)整螺母(10)等組成的致密結(jié)構(gòu)。
本實用新型還有拉動連桿(8)的單拉桿或雙支撐桿以及手柄等輔助部件在此省略說明。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工作的通過單拉桿和雙支撐桿的作用,當向上拉動連桿(8)時,活塞(16)向上運動,吸水閥門(14)關(guān)閉,進水閥門(3)打開,水便沿進水孔(2)進入活塞(16)下部的缸筒(5)內(nèi),當活塞(16)向下運動時,進水閥門(3)關(guān)閉,吸水閥門(14)打開,水便沿吸水孔(17)從立柱(13)間的空隙沿連接板(12)的周圍進入活塞(16)上部的缸筒(5)和井蓋(18)構(gòu)成的室腔內(nèi),由于該腔室下部由活塞環(huán)(15)和吸水閥門(14)密閉,當水位上升到位于井蓋(18)側(cè)壁的出水口(19)時,水即會沿著出水管流水或高壓噴出。
據(jù)測試該新型手動高壓井頭,在成人手動的情況下,可方便地進行30米垂直高度的高壓送水,一般使用5~8年不會出現(xiàn)故障。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新型家用手動高壓井頭,由缸筒和活塞構(gòu)成,其特征在于活塞上安裝有活塞環(huán)。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家庭平地抽取地下水,并能向外高壓供水的手動高壓井頭,且有不易損壞,易于修配,價格便宜等特點。
文檔編號E03B5/00GK2288214SQ9721087
公開日1998年8月19日 申請日期1997年3月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7年3月7日
發(fā)明者廖加合 申請人:廖加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