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障礙通行的立交橋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設計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無障礙通行的立交橋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隨著經(jīng)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私家車輛擁有量已大幅增加,交通擁堵已成為城市中急需解決的突出問題,尤其在城市的交叉路口,行人和車輛的數(shù)量倍增,致使交通混亂、擁堵現(xiàn)象極其嚴重。所以,城市化進程中設計建設了大量的立交橋用于緩解城市交叉路口的交通擁堵問題,但是收效甚微?,F(xiàn)有的立交橋通常是分層、永久式立交橋,占地面積大、成本高,而且需要提前規(guī)劃,如果在現(xiàn)有的交叉路口修建立交橋,需要拆除周邊建筑,是極不經(jīng)濟的;而且對于下凹式的分層立交橋,其排水系統(tǒng)是個較難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在雨季,存在橋內灌水的危險,具有巨大的安全隱患(例如北京下凹式立交橋在下雨時積水傷人的悲劇發(fā)生)。并且,現(xiàn)有立交橋結構通常不考慮行人通行的問題,往往需要交通燈來輔助協(xié)調,使得交通混亂與擁堵的問題依舊。另外,現(xiàn)有的交通道路系統(tǒng)中,司機想左轉彎掉頭進入對車道必須經(jīng)紅綠燈后才可以,或者由交警指揮才能實現(xiàn),總之,現(xiàn)有的交通系統(tǒng)不能夠實現(xiàn)無障礙左轉彎。因此,有必要發(fā)明一種新型的立交橋系統(tǒng)。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xiàn)有的立交橋系統(tǒng)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無障礙通行的立交橋系統(tǒng)。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無障礙通行的立交橋系統(tǒng),包括設于東、西大道和南、北大道的具有四條人行橫道的十字交叉路口處的十字型立交橋或者設于東、西大道和南、北大道的具有三條人行橫道的十字交叉路口處的T型立交橋,設于東、西、南、北大道上的掉頭轉向橋。所述十字型立交橋包括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當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呈十字交叉時,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或者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在交叉處(正好處于路面的十字路口交叉處)形成將另一條雙向主機動車道聯(lián)通的、相對于路面的機動拱橋通道E (供機動車通行),所述另一條雙向主機動車道分別通過坡道F與機動拱橋通道E下方的路面雙向機動車道對應銜接(即置于機動拱橋通道E兩側的另一條雙向主機動車道分別通過坡道F銜接后實現(xiàn)聯(lián)通);還包括四條右轉機動車道,所述四條右轉機動車道分別為南向東右轉機動車道B-D、東向北右轉機動車道C-B、北向西右轉機動車道A-C、西向南右轉機動車道D-A;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四條右轉機動車道均通過坡道F與路面機動車道對應銜接后形成立交橋的四個支部;所述立交橋的四個支部底面分別對應形成覆蓋路面十字交叉口上人行橫道的非機動拱橋通道J (即置于東西向機動車道兩側的南北向機動車道的下面分別形成供行人、非機動車通行的東西向非機動拱橋通道,置于南北向機動車道兩側的東西向機動車道的下面分別形成供行人、非機動車通行的南北向非機動拱橋通道)。所述T型立交橋包括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當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呈縱橫交叉時,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在交叉處(正好處于路面的十字路口交叉處)形成供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與南北向路面機動車道聯(lián)通的、相對于路面的機動拱橋通道E,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通過坡道F與機動拱橋通道E下方的路面雙向機動車道對應銜接;還包括兩條右轉機動車道,所述兩條右轉機動車道分別為南向東右轉機動車道B-D、西向南右轉機動車道D-A ;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兩條右轉機動車道均通過坡道F與路面機動車道對應銜接后形成立交橋的三個支部;所述立交橋的三個支部底面分別對應形成覆蓋路面十字交叉口上人行橫道的非機動拱橋通道J (即置于南北向機動車道兩側的東西向機動車道的下面分別形成供行人、非機動車通行的南北向非機動拱橋通道,南北向機動車道的下面形成供行人、非機動車通行的東西向非機動拱橋通道);或者,當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呈縱橫交叉時,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在交叉處(正好處于路面的十字路口交叉處)形成供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與東西向路面機動車道聯(lián)通的、相對于路面的機動拱橋通道E,所述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通過坡道F與機動拱橋通道E下方的路面雙向機動車道對應銜接;還包括兩條右轉機動車道,所述兩條右轉機動車道分別為北向西右轉機動車道A-C、西向南右轉機動車道D-A ;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兩條右轉機動車道均通過坡道F與路面機動車道對應銜接后形成立交橋的三個支部;所述立交橋的三個支部底面分別對應形成覆蓋路面十字交叉口上人行橫道的非機動拱橋通道J (即置于東西向機動車道兩側的南北向機動車道的下面分別形成供行人、非機動車通行的東西向非機動拱橋通道,東西向機動車道的下面形成供行人、非機動車通行的南北向非機動拱橋通道)。所述掉頭轉向橋包括雙向主機動車道X-Y,所述雙向主機動車道X-Y的兩端通過坡道F與路面機動車道對應銜接,所述雙向主機動車道X-Y的下面形成至少兩個用于車輛左轉彎進入對車道的、相對于路面的左轉彎拱橋通道G。工作時,直接在城市中東、西大道和南、北大道的、具有四條人行橫道的十字交叉路口處,架設上述十字型立交橋,南北向車輛和東西向車輛暢通無阻;行人和非機動車則分別通過各自的非機動拱橋通道J穿行,互不影響,即四個非機動拱橋通道J正好覆蓋了十字交叉路口處的四條人行橫道;四條右轉機動車道滿足了通行要求。實現(xiàn)了行人、非機動車和機動車完全分離,完全取消了紅綠燈設施。之后,根據(jù)具體實際情況,在東、西、南、北大道的任一條或幾條上設置上述掉頭轉向橋,例如,如圖7所示,將掉頭轉向橋100設置在南大道上,在設置時,掉頭轉向橋的兩側各預留出一條機動車道,用于車輛左轉彎穿過左轉彎拱橋通道G后進入對車道。對于左轉彎拱橋通道G的數(shù)量根據(jù)城市道路上車流量大小的實際情況而定,只要數(shù)量大于兩個實現(xiàn)雙向車道的車輛均可實現(xiàn)左轉彎掉頭即可。以由北向南駛的車輛為例,如圖7所示,車輛在經(jīng)過十字型立交橋時,可以選擇直行進入南大道或者經(jīng)北向西右轉車道A-C進入西大道,當車輛想左轉進入東大道時,可以首先直行進入南大道,在經(jīng)過掉頭轉向橋100時,左轉穿過左轉彎拱橋通道G后進入由南向北的車道,然后,再次經(jīng)過十字型立交橋時,經(jīng)過南向東右轉車道B-D進入東大道,實現(xiàn)車輛在十字交叉路口處的左轉彎。上述立交橋系統(tǒng)使得車輛在經(jīng)過十字路口時,不會遇到紅綠燈的阻礙,實現(xiàn)了車輛的無障礙穿行,并且,行人、非機動車和機動車各行其道,互不影響,大大提高了車輛的通行效率,同時避免了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另外,如果在城市中某些東西大道和南北大道的十字交叉路口處,會一側限制行人通行和車輛右轉(即僅有三條人行橫道),則可以在路面上直接選擇架設上述T型立交橋即可,南北向車輛和東西向車輛暢通無阻;行人和非機動車則分別通過非機動拱橋通道各自穿行,互不影響;兩條右轉機動車道滿足了通行要求。實現(xiàn)了行人、非機動車和機動車完全分離,完全取消了紅綠燈設施。之后,根據(jù)具體實際情況,在東、西、南、北大道的任一條或幾條上設置上述掉頭轉向橋。通行原理如上所述。上述立交橋系統(tǒng)尤其適用于城市交通已固化,難以改擴建或影響古建、美觀等而不宜改建的主干道的交叉路口,如北京市長安街、太原市迎澤大街等,可以根據(jù)已固化交叉路口的實際情況,直接在路面上因地制宜地設計施工相應的立交橋。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立交橋節(jié)約了橋梁占地面積,而且在現(xiàn)有的路面上即可建設,利用現(xiàn)有的路面排水系統(tǒng),下雨時不存在積水的問題,實現(xiàn)了行人、非機動車與機動車各行其道無障礙通行、方便、安全,完全取消了紅綠燈設施,降低了車輛因等待交通信號和擁堵而造成的油耗支出,達到了節(jié)能減排的要求,節(jié)約了通行時間、降低了出行成本,在交叉口不需人工指揮與疏導,解決了現(xiàn)有的立交橋采用分層式、占地面積大、不顧及行人通行等一系列問題。
圖1是十字型立交橋的俯視圖。圖2是圖1中十字型立交橋的另一俯視圖。圖3是一種T型立交橋的俯視圖。圖4是另一種T型立交橋的俯視圖。圖5是一種掉頭轉向橋的俯視圖。圖6是另一種掉頭轉向橋的俯視圖。圖7是掉頭轉向橋的實際應用示意圖。圖中,A-B: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C-D: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B-D:南向東右轉機動車道,C-B:東向北右轉機動車道,A-C:北向西右轉機動車道,D-A:西向南右轉機動車道,J:非機動拱橋通道,X-Y:雙向主機動車道,F(xiàn):坡道,E:機動拱橋通道,G:左轉彎拱橋通道,100:掉頭轉向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一種無障礙通行的立交橋系統(tǒng),包括設于東、西大道和南、北大道的具有四條人行橫道的十字交叉路口處的十字型立交橋,設于東、西、南、北大道上的掉頭轉向橋100。如圖1、2所示,所述十字型立交橋包括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當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呈十字交叉時,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或者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在交叉處形成將另一條雙向主機動車道聯(lián)通的、相對于路面的機動拱橋通道E,所述另一條雙向主機動車道分別通過坡道F與機動拱橋通道E下方的路面雙向機動車道對應銜接;還包括四條右轉機動車道,所述四條右轉機動車道分別為南向東右轉機動車道B-D、東向北右轉機動車道C-B、北向西右轉機動車道A-C、西向南右轉機動車道D-A ;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四條右轉機動車道均通過坡道F與路面機動車道對應銜接后形成立交橋的四個支部;所述立交橋的四個支部底面分別對應形成覆蓋路面十字交叉口上人行橫道的非機動拱橋通道J (即置于東西向機動車道兩側的南北向機動車道的下面分別形成供行人、非機動車通行的東西向非機動拱橋通道,置于南北向機動車道兩側的東西向機動車道的下面分別形成供行人、非機動車通行的南北向非機動拱橋通道)。如圖5所示,所述掉頭轉向橋包括雙向主機動車道X-Y,所述雙向主機動車道X-Y的兩端通過坡道F與路面機動車道對應銜接,所述雙向主機動車道X-Y的下面形成至少兩個用于車輛左轉彎進入對車道的、相對于路面的左轉彎拱橋通道G。另外,如圖6所示,雙向主機動車道X-Y的下面還形成有非機動拱橋通道J,所述左轉彎拱橋通道G置于所述非機動拱橋通道J的兩側。實施時,掉頭轉向橋的非機動拱橋通道J正好覆蓋設于東、西、南、北大道上的人行橫道。在實際工作中,為了方便行人的通行,如果道路很長,需要設置人行橫道時,則可以設置如圖6所示的掉頭轉向橋,滿足實際需求。具體實施時,十字型立交橋、掉頭轉向橋的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或者由輕鋼結構拼裝而成。根據(jù)實際情況在東、西、南、北大道的任一條或幾條上設置上述掉頭轉向橋。十字型立交橋的大小可以按照交叉路口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優(yōu)選地采用輕鋼結構直接在交叉路口拼裝組成,無需進行開挖打樁等施工工程,節(jié)約了因施工而產(chǎn)生的諸如水、電、氣、暖、光纜等帶來的經(jīng)濟損失,大大提高了交通的通行效率。機動拱橋通道E的高度通常設計在4m左右,非機動拱橋通道J的高度通常設計在2.5m左右。那么,對于立交橋的機動車道的設計只需滿足機動拱橋通道E及非機動拱橋通道J的正常通行即可,可以設計成平面機動車道,也可以設計成平緩的斜面機動車道,則平緩的斜面機動車道和坡道F可以融為一體構成。實施例2一種無障礙通行的立交橋系統(tǒng),包括設于東、西大道和南、北大道的具有三條人行橫道的十字交叉路口處的T型立交橋,設于南大道上的掉頭轉向橋100。如圖3所示,所述T型立交橋包括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當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呈縱橫交叉時,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在交叉處形成供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與南北向路面機動車道聯(lián)通的、相對于路面的機動拱橋通道E,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通過坡道F與機動拱橋通道E下方的路面雙向機動車道對應銜接;還包括兩條右轉機動車道,所述兩條右轉機動車道分別為南向東右轉機動車道B-D、西向南右轉機動車道D-A ;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兩條右轉機動車道均通過坡道F與路面機動車道對應銜接后形成立交橋的三個支部;所述立交橋的三個支部底面分別對應形成覆蓋路面十字交叉口上人行橫道的非機動拱橋通道J (即置于南北向機動車道兩側的東西向機動車道的下面分別形成供行人、非機動車通行的南北向非機動拱橋通道,南北向機動車道的下面形成供行人、非機動車通行的東西向非機動拱橋通道)。如圖6所示,所述掉頭轉向橋包括雙向主機動車道X-Y,所述雙向主機動車道X-Y的兩端通過坡道F與路面機動車道對應銜接,所述雙向主機動車道X-Y的下面形成至少兩個用于車輛左轉彎進入對車道的、相對于路面的左轉彎拱橋通道G。雙向主機動車道X-Y的下面還形成有非機動拱橋通道J,所述左轉彎拱橋通道G置于所述非機動拱橋通道J的兩側。實施時,T型立交橋、掉頭轉向橋的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或者由輕鋼結構拼裝而成。具體實施時,根據(jù)實際情況在東或西大道上設置上述掉頭轉向橋。T型立交橋的大小可以按照交叉路口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優(yōu)選地采用輕鋼結構直接在交叉路口拼裝組成,無需進行開挖打樁等施工工程,節(jié)約了因施工而產(chǎn)生的諸如水、電、氣、暖、光纜等帶來的經(jīng)濟損失,大大提高了交通的通行效率。機動拱橋通道E的高度通常設計在4m左右,非機動拱橋通道J的高度通常設計在2.5m左右。那么,對于立交橋的機動車道的設計只需滿足機動拱橋通道E及非機動拱橋通道J的正常通行即可,可以設計成平面機動車道,也可以設計成平緩的斜面機動車道,則平緩的斜面機動車道和坡道F可以融為一體構成。實施例3一種無障礙通行的立交橋系統(tǒng),包括設于東、西大道和南、北大道的具有三條人行橫道的十字交叉路口處的T型立交橋,設于西大道上的掉頭轉向橋100。如圖4所示,所述T型立交橋包括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當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呈縱橫交叉時,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在交叉處形成供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與東西向路面機動車道聯(lián)通的、相對于路面的機動拱橋通道E,所述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通過坡道F與機動拱橋通道E下方的路面雙向機動車道對應銜接;還包括兩條右轉機動車道,所述兩條右轉機動車道分別為北向西右轉機動車道A-C、西向南右轉機動車道D-A;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兩條右轉機動車道均通過坡道F與路面機動車道對應銜接后形成立交橋的三個支部;所述立交橋的三個支部底面分別對應形成覆蓋路面十字交叉口上人行橫道的非機動拱橋通道J (即置于東西向機動車道兩側的南北向機動車道的下面分別形成供行人、非機動車通行的東西向非機動拱橋通道,東西向機動車道的下面形成供行人、非機動車通行的南北向非機動拱橋通道)。如圖5所示,所述掉頭轉向橋包括雙向主機動車道X-Y,所述雙向主機動車道X-Y的兩端通過坡道F與路面的雙向機動車道對應銜接,所述雙向主機動車道X-Y的下面形成至少兩個用于車輛左轉彎進入對車道的、相對于路面的左轉彎拱橋通道G。實施時,T型立交橋、掉頭轉向橋的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或者由輕鋼結構拼裝而成。具體實施時,根據(jù)實際情況也可在南或北大道的上設置上述掉頭轉向橋。T型立交橋的大小可以按照交叉路口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優(yōu)選地采用輕鋼結構直接在交叉路口拼裝組成,無需進行開挖打樁等施工工程,節(jié)約了因施工而產(chǎn)生的諸如水、電、氣、暖、光纜等帶來的經(jīng)濟損失,大大提高了交通的通行效率。機動拱橋通道E的高度通常設計在4m左右,非機動拱橋通道J的高度通常設計在2.5m左右。那么,對于立交橋的機動車道的設計只需滿足機動拱橋通道E及非機動拱橋通道J的正常通行即可,可以設計成平面機動車道,也可以設計成平緩的斜面機動車道,則平緩的斜面機動車道和坡道F可以融為一體構成。
權利要求1.一種無障礙通行的立交橋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設于東、西大道和南、北大道的具有四條人行橫道的十字交叉路口處的十字型立交橋或者設于東、西大道和南、北大道的具有三條人行橫道的十字交叉路口處的T型立交橋,設于東、西、南、北大道上的掉頭轉向橋(100); 所述十字型立交橋包括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當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呈十字交叉時,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或者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在交叉處形成將另一條雙向主機動車道聯(lián)通的、相對于路面的機動拱橋通道(E),所述另一條雙向主機動車道分別通過坡道(F)與機動拱橋通道(E)下方的路面雙向機動車道對應銜接;還包括四條右轉機動車道,所述四條右轉機動車道分別為南向東右轉機動車道(B-D)、東向北右轉機動車道(C-B)、北向西右轉機動車道(A-C)、西向南右轉機動車道(D-A);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 )、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四條右轉機動車道均通過坡道(F)與路面機動車道對應銜接后形成立交橋的四個支部;所述立交橋的四個支部底面分別對應形成覆蓋路面十字交叉口上人行橫道的非機動拱橋通道(J); 所述T型立交橋包括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當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呈縱橫交叉時,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在交叉處形成供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與南北向路面機動車道聯(lián)通的、相對于路面的機動拱橋通道(E),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通過坡道(F)與機動拱橋通道(E)下方的路面雙向機動車道對應銜接;還包括兩條右轉機動車道,所述兩條右轉機動車道分別為南向東右轉機動車道(B-D )、西向南右轉機動車道(D-A);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兩條右轉機動車道均通過坡道(F)與路面機動車道對應銜接后形成立交橋的三個支部;所述立交橋的三個支部底面分別對應形成覆蓋路面十字交叉口上人行橫道的非機動拱橋通道(J);或者,當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呈縱橫交叉時,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在交叉處形成供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 )與東西向路面機動車道聯(lián)通的、相對于路面的機動拱橋通道(E ),所述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通過坡道(F)與機動拱橋通道(E)下方的路面雙向機動車道對應銜接;還包括兩條右轉機動車道,所述兩條右轉機動車道分別為北向西右轉機動車道(A-C)、西向南右轉機動車道(D-A);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兩條右轉機動車道均通過坡道(F)與路面機動車道對應銜接后形成立交橋的三個支部;所述立交橋的三個支部底面分別對應形成覆蓋路面十字交叉口上人行橫道的非機動拱橋通道(J); 所述掉頭轉向橋包括雙向主機動車道(X-Y),所述雙向主機動車道(X-Y)的兩端通過坡道(F)與路面機動車道對應銜接,所述雙向主機動車道(X-Y)的下面形成至少兩個用于車輛左轉彎進入對車道的、相對于路面的左轉彎拱橋通道(G )。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障礙通行的立交橋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掉頭轉向橋的雙向主機動車道(X-Y)的下面還形成有非機動拱橋通道(J),所述左轉彎拱橋通道(G)置于所述非機動拱橋通道(J)的兩側。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無障礙通行的立交橋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十字型立交橋、T型立交橋或者掉頭轉向橋的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或者由輕鋼結構拼裝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設計領域,具體為一種無障礙通行的立交橋系統(tǒng),解決了現(xiàn)有的立交橋采用分層式、占地面積大、不顧及行人通行等問題。一種無障礙通行的立交橋系統(tǒng),包括設于東、西大道和南、北大道的具有四條人行橫道的十字交叉路口處的十字型立交橋或者設于東、西大道和南、北大道的具有三條人行橫道的T型立交橋,設于東、西、南、北大道上的掉頭轉向橋(100);所述十字型立交橋包括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當所述南北雙向主機動車道(A-B)和東西雙向主機動車道(C-D)呈十字交叉時。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節(jié)約了橋梁占地面積,實現(xiàn)了行人、非機動車與機動車各行其道無障礙通行。
文檔編號E01C1/04GK202925410SQ20122067069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8日
發(fā)明者田亦軍 申請人:田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