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城市路面降溫降塵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城市路面降溫降塵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城市路面降溫降塵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道路是城市交通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之一,由于大量的植被被破壞后修建出公路,使得地表暴露在陽光的直射下,使得道路表面的溫度不斷升高,尤其是柏油或水泥路面,夏天午后甚至高達70°C以上。路面吸收溫度后會持續(xù)性的向空氣中輻射擴散,從而使得城市的整個空間溫度持續(xù)飆高,從而導致城市形成熱島效應,另外由于路面干燥,車輛造成粉塵飛舞,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出行和生活環(huán)境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城市路面降溫降塵系統(tǒng),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4]一種城市路面降溫降塵系統(tǒng),包括路面、窨井、窨井蓋、水泵、路牙、濾層、蓄水池、網架、下水道、人行道、噴水總管和噴頭,所述路面的上設置有若干個窨井,窨井靠近人行道的路牙,所述窨井的內壁上開設有密封的設備室,設備室內設置有水泵以及控制設備,所述水泵的輸出端通過管道連接噴水總管,噴水總管上連接有若干個與路面平行的噴頭;所述水泵的輸入端通過加長管道設置在蓄水池內,所述蓄水池設在窨井的正下方,且蓄水池開設在下水道底部,通過下水道中水的流動蓄水,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設有雙層網架,雙層網架之間填充濾層。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噴水總管埋設在人行道或綠化帶的底部,而噴頭設置在路牙上的通孔內。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濾層采用石子、沙子和活性炭自上而下堆疊的層狀結構。
[0007]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上述的城市路面降溫降塵系統(tǒng)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0008]I)在道路下面的下水道底部向下設置蓄水池,在蓄水池的上面設置有雙層網架,雙層網架之間填充濾層,濾層采用石子、沙子和活性炭自上而下堆疊的層狀結構;
[0009]2)在窨井的一側設置密封的設備室,設備室內設置有水泵以及控制設備;
[0010]3)在水泵的下端設置進水管,進水管底部伸入蓄水池底部,水泵上端連接噴水總管,噴水總管上連接有若干個與路面平行的噴頭,噴水總管埋設在人行道或綠化帶的底部,而噴頭設置在路牙上的通孔內;
[0011]4)在路面設置感溫器,當溫度達到設定的溫度時自動打開水泵,對路面進行噴淋降溫。
[0012]實用新型技術優(yōu)點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人行道或綠化帶內鋪設噴水總管,在噴水總管上安裝與路面平行的噴頭,從而利用噴頭噴出冷卻水冷卻路面,控制路面吸熱,從而降低路面對空氣的輻射溫度,進而降低城市溫度,對于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具備重大的意義,同時,噴水還可以減少揚塵,能夠為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提供一個更舒適的環(huán)境。本實用新型采用在下水道內建設蓄水池蓄水,可利用雨水和回收噴出的水進行使用,充分的節(jié)約了水資源,更加環(huán)保和節(jié)能,適合在大中小型城市中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縱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橫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6]其中圖號:1_路面、2_窨井、3_窨井蓋、4_水栗、5_通孔、6_路牙、7_濾層、8_蓄水池、9_網架、10-下水道、11-人彳丁道、12-噴水總管,13-噴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8]實施例1: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城市路面降溫降塵系統(tǒng),包括路面1、害井2、害井蓋3、水栗4、通孔5、路牙6、濾層7、蓄水池8、網架9、下水道10、人行道11、噴水總管12和噴頭13,所述的路面I上設置有若干個窨井2,窨井2靠近人行道11的路牙6,以便于降溫取水,同時減少降溫時的管道鋪設長度,所述窨井2的內壁上開設有密封的設備室,設備室內放置有水泵4以及控制設備,所述水泵4的輸出端通過管道連接噴水總管12,噴水總管12上連接有若干個與路面I平行的噴頭13,通過噴頭13噴出水流或水霧,對地面持續(xù)降溫,其中噴水總管12埋設在人行道11或綠化帶的底部,而噴頭13設置在路牙6上的通孔5內,從而將管道設施隱藏,防止裸露在外面,造成的損壞和丟失;
[0019]所述水泵4的輸入端通過加長進水管設置在蓄水池8內,所述蓄水池8設在窨井2的正下方,且蓄水池8開設在下水道10底部,通過下水道10中水的流動蓄水,所述蓄水池8的上部設有雙層網架9,雙層網架9之間填充濾層7,從而將下水道中的水進行過濾,防止垃圾、淤泥等被噴到路面上,所述濾層7可采用石子、沙子、活性炭這種自上而下的堆疊層狀結構,從而充分的過濾下水通道10內的水,也能除去異味。
[0020]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上述的城市路面降溫降塵系統(tǒng)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0021]I)在道路下面的下水道10底部向下設置蓄水池8,在蓄水池8的上面設置有雙層網架9,雙層網架9之間填充濾層7,濾層采用石子、沙子和活性炭自上
[0022]而下堆疊的層狀結構;
[0023]2)在窨井2的一側設置密封的設備室,設備室內設置有水泵4以及控制設備;
[0024]3)在水泵4的下端設置進水管,進水管底部伸入蓄水池8底部,水泵4上端連接噴水總管12,噴水總管12上連接有若干個與路面平行的噴頭13,噴水總管12埋設在人行道11或綠化帶的底部,而噴頭13設置在路牙6上的通孔內;
[0025]4)在路面I設置感溫器,當溫度達到設定的溫度時自動打開水泵4,對路面進行噴淋降溫。
[0026]通過在人行道11或綠化帶內鋪設噴水總管12,在噴水總管12上安裝與路面I平行的噴頭13,從而利用噴頭13噴出冷卻水冷卻路面,控制路面吸熱,從而降低路面對空氣的輻射溫度,進而降低城市溫度,對于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具備重大的意義,能夠為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提供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本實用新型采用在下水道10內建設蓄水池8蓄水,可利用雨水和回收噴出的水進行使用,充分的節(jié)約了水資源,更加環(huán)保和節(jié)能,適合在大中小型城市中推廣使用。
[0027]本實用新型可采用自動控制和人工控制,自動控制是通過在路面上安裝傳感器實施檢測路面溫度,當溫度達到臨界值時,體統(tǒng)控制水泵4的運行,使得噴頭13向路面噴射冷卻水,加快路面冷卻;而人工控制,則需要在每個路段設置控制室,當路面溫度達到臨界值時,根據實際情況開啟水泵4,進行路面冷卻,上述噴水量可調,通過噴水,還可以減少揚塵,
凈化空氣。
[0028]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0029]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主權項】
1.一種城市路面降溫降塵系統(tǒng),包括路面、窨井、窨井蓋、水泵、路牙、濾層、蓄水池、網架、下水通道、人行道、噴水總管和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上設置有若干個窨井,窨井靠近人行道的路牙,所述窨井的內壁上開設有密封的設備室,設備室內放置有水泵以及控制設備,所述水泵的輸出端通過管道連接噴水總管,噴水總管上連接有若干個與路面平行的噴頭;所述水泵的輸入端通過加長管道設置在蓄水池內,所述蓄水池設在窨井的正下方,且蓄水池開設在下水通道底部,通過下水通道中水的流動蓄水,所述蓄水池的上部設有雙層網架,雙層網架之間填充濾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路面降溫降塵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水總管埋設在人行道或綠化帶的底部,而噴頭設置在路牙上的通孔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路面降溫降塵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濾層采用石子、沙子和活性炭自上而下堆疊的層狀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城市路面降溫降塵系統(tǒng),其包括路面,所述路面的上設置有若干個窨井,窨井靠近人行道的路牙,所述窨井的內壁上開設有密封的設備室,設備室內放置有水泵以及控制設備,所述水泵的輸出端通過管道連接噴水總管,噴水總管上連接有若干個與路面平行的噴頭。通過在人行道內鋪設噴水總管,在噴水總管上安裝與路面平行的噴頭,從而利用噴頭噴出冷卻水冷卻路面,控制路面吸熱,從而降低路面對空氣的輻射溫度,進而降低城市溫度,對于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具備重大的意義,能夠為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提供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
【IPC分類】E01H3-04
【公開號】CN204311396
【申請?zhí)枴緾N201420749664
【發(fā)明人】余航
【申請人】成都市蜀都保潔服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5月6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