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式運行的工具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馬達式運行的工具機(10),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機,具有能轉動地待驅動的工具(1),具有驅動單元(12)和工具更換倉(20),其工具腔(22)分別能夠調整到去往待裝備的工具容納部(15)的轉交位置中,其中,設置工具更換裝置(25),其具有布置成與工具(1)作用連接的、沿著縱向與工具容納部(15)的驅動軸線(13)布置的滑閥元件(26),滑閥元件能夠被操作元件(30)在至少一個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調整,第一位置用于將工具(1)從對應的工具腔(22)中轉接出來或者轉交到對應的工具腔中去,其中,第二位置是工具(1)的運行位態(tài),在該運行位態(tài)中,工具(1)能夠被工具容納部(15)驅動,并且滑閥元件(26)在第二位置中能夠借助于鎖閉元件(46)固定,該鎖閉元件為了從第二位置調整到第一位置中而能夠借助于傳送元件(40)調整成與滑閥元件(26)脫離作用連接。根據(jù)本發(fā)明,滑閥元件(26)為了調整鎖閉元件(46)而借助于傳送元件(40)布置在與鎖閉元件(46)的至少間接的支承接觸中。
【專利說明】馬達式運行的工具機【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馬達式運行的工具機。
【背景技術】
[0002]這種工具機從 申請人:的DE 10 2006 059 688 Al中已知。該已知的工具機具有一帶有工具腔的工具更換倉,所述工具腔分別用于一個工具,所述工具沿著一軸線可轉動地布置在所述工具機的殼體內,其中,所述工具腔分別能夠調整到一去往所述工具機的一待裝備的工具容納部的轉交位置中。工具從一工具腔到所述工具容納部中的轉交或者從所述工具容納部到一工具腔中的返回借助于一滑閥元件進行,該滑閥元件在面向所述工具的一側例如磁性地構造。在此重要的是,所述滑閥元件在所述工具機的運行位態(tài)中能夠將所述工具支撐在所述滑閥元件上,從而所述滑閥元件形成一針對所述工具的對向支承件,其中,在所述運行位態(tài)中,位于所述工具容納部中的工具例如為了擰入一螺釘而被驅動。為此,在現(xiàn)有技術中設置成,所述滑閥元件可借助于一鎖定機構來固定。該鎖定機構的操作借助于一單獨的操作元件來進行,該操作元件與用于操作所述滑閥元件的操作元件是分開的。這樣,為了導入一工具更換,需要操作兩個操作元件,為此操作者必須使用兩只手:借助于其中一只手,經(jīng)其中一個操作元件停下所述滑閥元件的固定機構,而利用另一只手在停用的固定機構的情況下,另一個操作元件操作所述滑閥元件,并且將工具從所述工具容納部轉移到所述工具更換倉的相應的工具腔中。
【發(fā)明內容】
[0003]從所述的現(xiàn)有技術出發(fā),本發(fā)明的任務在于,以如下方式改進一種按照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馬達式運行的工具機,即如下地簡化一工具更換,使得僅需要唯一一個操作元件,用以實施一工具更換。其優(yōu)點在于,操作者為了工具更換僅需要一只手,因此另一只手例如在所述工具更換期間能夠特別好地用于支撐所述工具機。根據(jù)本發(fā)明,該任務通過一具有權利要求1的特征的工具機以如下方式解決,即所述滑閥元件為了調整所述鎖閉元件而借助于傳送元件布置在與所述鎖定元件的至少間接的支承接觸中。尤其是所述傳送元件為了從第二位置調整到第一位置中而與所述操作元件處于作用連接中。
[0004]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解決方案具有如下優(yōu)點:為了工具更換僅需唯一一個可手動操作的操作元件。借助于該一個操作元件可以將所述工具機從運行位態(tài)(第二位置)調整到停機位態(tài)(第一位置)中。在此,所述唯一的操作元件具有一雙重功能:一方面將所述滑閥元件從第二位置調整到第一位置中,另一方面將所述鎖閉元件帶入到與所述滑閥元件的脫離作用連接中(所述鎖閉元件的解鎖)。尤其是不需要用于解鎖所述鎖閉元件的單獨的操作元件。這尤其是實現(xiàn)了用一只手操作所述工具機。
[0005]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工具機的有利的改進方案記載在從屬權利要求中。所有由至少兩個在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和/或附圖中公開的特征構成的組合都落入到本發(fā)明的范圍中。
[0006]在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的設計構造中建議,所述鎖閉元件具有一面向所述滑閥元件的端部區(qū)域,該端部區(qū)域在第二位置中抵靠所述滑閥元件、優(yōu)選抵靠所述滑閥元件的面向所述鎖閉元件的端面。
[0007]此外,為了能夠實現(xiàn)所述滑閥元件的可運動性,以便將工具從所述工具容納部中轉移出去,在最后所述的變型中設置,所述鎖閉元件為了從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調整以及反過來的調整而位置可變地布置,使得在所述第一位置中至少所述鎖閉元件的端部區(qū)域布置在所述滑閥元件下方或上方的平面中。
[0008]特別優(yōu)選的是所述鎖閉元件的一種構造方案,其中,該鎖閉元件具有一銷形的、用于鎖定所述滑閥元件的區(qū)域并且優(yōu)選在與所述端部區(qū)域對置的一側沿著一轉動軸線可擺動地布置。
[0009]當所述鎖閉元件的銷形區(qū)域在所述第一位置中以如下方式平行于所述滑閥元件取向,使得所述滑閥元件布置在所述鎖閉元件的銷形區(qū)域旁時,實現(xiàn)了所述工具機在所述工具更換裝置的區(qū)域中的特別緊湊的構造方式。
[0010]所述鎖閉元件的真正的調整通過如下方式實現(xiàn),即所述操作元件沿著一平行于所述工具容納部的驅動軸線的方向縱向可移動地布置并且具有一傳送元件,該傳送元件與所述鎖閉元件至少間接地配合作用。
[0011]此外,為了引起所述閉鎖元件的擺動,設置成,所述傳送元件的一優(yōu)選背離所述滑閥元件的端部區(qū)域為了調整所述鎖閉元件而與一布置在所述鎖閉元件上的切換元件配合作用,其中,所述端部區(qū)域和/或所述切換元件具有相互面對并且相互配合作用的接觸面,所述接觸面傾斜于所述工具容納部的驅動軸線布置,并且在相互經(jīng)過時產(chǎn)生一作用到所述鎖閉元件上的力,該力引起了所述鎖閉元件從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中的調整。
[0012]此外,為了能夠實現(xiàn)所述滑閥元件運動經(jīng)過所述切換元件,從而能夠實現(xiàn)所述工具更換裝置的盡可能緊湊的構造,建議所述切換元件布置在所述銷形的鎖閉元件的大致中部的區(qū)域中并且具有一凹部,優(yōu)選以一穿通部的形式,所述滑閥元件在其在所述兩個位置之間的運動的情況下可穿過所述凹部。
[0013]此外,為了引起所述鎖閉元件在所述滑閥元件的第二位置中的可靠的且限定的位置,建議,所述鎖閉元件與優(yōu)選構造成壓縮彈簧的復位元件在作用連接中配合作用,使得所述鎖閉元件朝向第一位置的方向被加載力。
[0014]此外,為了將所述操作元件的一方面為調整所述鎖閉元件的運動以及另一方面為調整所述滑閥元件的運動分開,在設計上優(yōu)選的構造中建議,所述操作元件布置在一引導板中,該引導板具有一帶有兩個端部止擋的縱向狹縫,在該縱向狹縫內,所述操作元件為了將所述鎖閉元件調整到第二位置中而能夠以一移動行程進行運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本發(fā)明的其它優(yōu)點、特征和細節(jié)從下面的、優(yōu)選的實施例的描述中以及借助附圖來闡釋。
[0016]其中:
圖1在簡化的縱截面圖示出了在用于驅動一工具容納部中的工具的正常運行期間的一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工具機,
圖2同樣在簡化的縱截面圖中示出了在導入一工具更換時的根據(jù)圖1的工具機,以及 圖3在簡化的縱截面圖中示出了在一個位態(tài)中的根據(jù)圖1和2的工具機,在該位態(tài)中,一工具可從一工具更換倉中被取出或者再次被置入到其中。
[0017]相同的構件或具有相同功能的構件在附圖中設有相同的附圖標記。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在圖1至3中示出了以一蓄電池螺旋擰緊機為形式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工具機10。構造成手持式工具機的工具機10具有一手槍形的基本形狀,在其殼體11中布置一驅動單元
12,用于驅動或轉動在一具有一縱軸線13的工具容納部15中的工具I。為此,所述驅動單元12包括一構造成電動馬達的驅動馬達16,其優(yōu)選借助于未示出的蓄電池來運行。所述驅動馬達16在面向所述工具容納部15的一側與一傳動器17聯(lián)接,該傳動器的輸出軸18驅動一中間傳動器19,該中間傳動器又與所述工具容納部15聯(lián)接。
[0019]在所述輸出軸18的區(qū)域中布置一滾筒形的、從所述殼體11的底面部分地伸出的工具更換倉20,在其周邊上,優(yōu)選以相同大小的角度間隔布置工具腔22,在所述工具腔中分別容納一個工具I。所述工具腔22在其相互對置的端面上是敞開地構造的,并且所述工具更換倉20圍繞所述輸出軸18的轉動軸線23可轉動地布置。為了到所述工具容納部15中或從其中出來的工具更換,所述工具更換倉20的工具腔22可擺動到一轉動位置中,在該轉動位置中,相關的工具腔22與所述工具容納部15的縱軸線13對齊。
[0020]到此為止所描述的工具機從 申請人:的DE 10 2006 059 688 Al中已知,因此關于該結構的其它細節(jié)參見該申請,其就此而言應該是本申請的組成部分。
[0021]一工具I從一工具腔22到所述工具容納部15中的轉移以及一工具I從所述工具容納部15到所述工具腔22中的返回借助于一工具更換裝置25進行。該工具更換裝置25包括一銷形的滑閥元件26,其面向所述根據(jù)I的端部區(qū)域27尤其是可磁性地構造,其中,所述滑閥元件26在圖1中所示的運行位態(tài)中形成一用于所述工具I的對向支承件,用以例如支撐軸向的擰緊力或將其導入到所述殼體11中。所述滑閥元件26可與所述縱軸線13齊平地沿著雙箭頭28的方向運動。為此,所述滑閥元件26與一布置在所述殼體頂面上的并且可由操作者從外部抓握的操作元件30聯(lián)接,其中,構造成操作按鈕的操作元件30同樣可沿著雙箭頭28的方向運動。
[0022]所述操作元件30朝著所述殼體11的內腔的方向具有一銷形的伸出部31,其貫穿一引導板33中的縱向狹縫32。該縱向狹縫32在與所述縱軸線13平行的取向中具有一前端部止擋35和一后端部止擋36,如結合圖1和3可見。該伸出部31在所述引導板33的與所述操作元件30對置的一側具有一示例性的銷形的、用作調整原件的傳送元件40連接,該傳送元件又與所述滑閥元件26尤其是通過一形狀配合幾何形狀進行聯(lián)接,其中,在所述傳送元件40和所述滑閥元件26之間沿著雙箭頭28的方向構造一運動間隙。
[0023]所述引導板33在所述殼體11的未詳細示出的引導裝置41中同樣沿著雙箭頭28的方向可移動地布置。直接布置在所述引導板33下方的傳送元件40在與所述工具容納部15對置的一側具有一端部區(qū)域42,該端部區(qū)域具有一傾斜布置的、形成一第一接觸面的邊棱43。所述端部區(qū)域42與一銷形的切換元件45配合作用。該切換元件45布置在一銷形的鎖閉元件46的大致中部的分段中并且與其連接。所述切換元件45在面向所述端部區(qū)域42的一側具有一圓狀地構造的、形成一第二接觸面的穹頂47。[0024]所述鎖閉元件46在其背離所述工具容納部15的端部區(qū)域中沿著一轉動軸線48可擺動地支承在所述殼體11中,其中,所述轉動軸線48示例性地軸向地布置在所述驅動馬達16的后面并且剛好布置在其上方。在圖1中所示的所述工具機10的運行位態(tài)中,與所述轉動軸線48對置的端部區(qū)域49以其面向所述滑閥元件26的端面50形成一用于所述滑閥元件26的支座或止擋面。此外,所述切換元件45具有一以一穿通部51為形式的凹部,其橫截面或其形狀與所述滑閥元件26的橫截面或形狀匹配,其方式為,所述滑閥元件26可穿過所述傳送元件45的穿通部51引導。
[0025]優(yōu)選地,在所述鎖閉元件46的與所述切換元件45對置的一側,布置一以壓縮彈簧52為形式的復位元件,其將所述鎖閉元件46以力加載到一位置中,在該位置中,所述鎖閉元件46的端面50與所述滑閥元件26的面向所述鎖閉元件46的端面53配合作用。
[0026]在圖1中示出了一個位置,該位置示出了所述工具機10的運行位態(tài),其中,一工具I例如一比特螺旋套件可經(jīng)由所述驅動馬達16或所述工具容納部15轉動。在所述滑閥元件26的該位置中,其端面50貼靠在所述滑閥元件26的端面53上,從而一沿著雙箭頭28的方向朝朝向所述殼體11作用到所述工具I上,從該工具I作用到所述滑閥元件26上,并且從該滑閥元件再次經(jīng)由所述鎖閉元件46作用到所述鎖閉元件46的支承裝置上的壓緊力,可在所述轉動軸線48的區(qū)域中被導入到所述工具機10的殼體11中。
[0027]根據(jù)圖2,為了啟動一工具更換,所述操作元件30首先以一與兩個端部止擋35、36之間的間距相應的移動行程A沿著箭頭54的方向運動,這導致了,所述傳送元件40同樣沿著箭頭54的方向運動,而所述滑閥元件26首先仍保留在其最初的位置中。通過所述傳送元件40的運動,將所述鎖閉元件46的切換元件45從所述傳送元件40的邊棱43克服所述壓縮彈簧52的彈簧力沿著箭頭55的方向向下擠壓,其方式為,使得所述鎖閉元件46的端面50與所述滑閥元件26的端面53脫離接觸。在所述滑閥元件26占據(jù)其另一(端部)位置的這種端部狀態(tài)下,所述鎖閉元件46布置在所述滑閥元件26下方的平面中。在該狀態(tài)下,可以將所述滑閥元件26與相應的工具I 一起從所述工具容納部15中拔出并且置入到所述工具腔22中。這通過如下方式進行,即所述操作元件30根據(jù)圖3沿著箭頭56的方向運動,由此不僅所述傳送元件40而且所述滑閥元件46都從所述工具容納部15中運動出去。在此重要的是,在所述滑閥元件26的運動中,其可通過所述傳送元件45的穿通孔51引導。
[0028]在圖3中所示的所述滑閥元件26的位置中,所述工具I布置在其工具腔22內。在該位置中,所述工具更換倉20可以通過圍繞所述轉動軸線23轉動來通過操縱者進行轉動,用以將另一個工具I與所述滑閥元件26對準。一旦進行了上述運動,則可以通過所述操作元件30反向于箭頭56的方向的運動將所述工具I轉移到所述工具容納部15中。在此,借助于所述壓縮彈簧52將所述鎖定元件46再次帶入其鎖定所述滑閥元件26的位態(tài)中,一旦與圖1相應地所述傳送元件40的端部區(qū)域42經(jīng)過了所述切換元件45。
[0029]到此為止所描述的工具機10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構思的前提下以多種多樣的方式和方法進行變型或者修改。尤其是所述工具機10的使用不限于一蓄電池螺旋擰緊機,并且所述操作元件30、所述鎖定元件46和所述傳送元件40的構造以及它們經(jīng)由所述操作元件30的操作可以在設計上與所示的實施方式不同地構造。
【權利要求】
1.馬達式運行的工具機(10),尤其是手持式工具機,具有能轉動地待驅動的工具(I),具有一驅動單元(12)和一工具更換倉(20),所述工具更換倉的工具腔(22)分別能夠調整到一去往待裝備的工具容納部(15)的轉交位置中,其中,設置一工具更換裝置(25),其具有一布置成與一工具(I)作用連接的、沿著縱向與所述工具容納部(15)的驅動軸線(13)布置的滑閥元件(26),所述滑閥元件能夠被一操作元件(30)在至少一個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調整,所述第一位置用于將一工具(I)從對應的工具腔(22)中轉接出來或者轉交到對應的工具腔中去,其中,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工具(I)的運行位態(tài),在所述運行位態(tài)中,所述工具(I)能夠被所述工具容納部(15)驅動,并且所述滑閥元件(26 )在所述第二位置中能夠借助于一鎖閉元件(46)固定,所述鎖閉元件為了從所述第二位置調整到所述第一位置中而能夠借助于一傳送元件(40)調整成與所述滑閥元件(26)脫離作用連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閥元件(26 )為了調整所述鎖閉元件(46 )而借助于所述傳送元件(40 )布置在與所述鎖閉元件(46)的至少間接的支承接觸中。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傳送元件(40)為了從所述第二位置調整到所述第一位置中而與所述操作元件(30)處于作用連接中。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中任一項所述的工具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鎖閉元件(4 6)具有一面向所述滑閥元件(26)的端部區(qū)域(49),所述端部區(qū)域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抵靠所述滑閥元件(26),優(yōu)選抵靠所述滑閥元件(26)的面向所述鎖閉元件(46)的端面(53)。
4.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工具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鎖閉元件(46)為了從所述第二位置到所述第一位置的調整以及反過來的調整而位置能變地布置,方式為,在所述第一位置中至少所述鎖閉元件(46)的端部區(qū)域(49)布置在所述滑閥元件(26)下方或上方的平面中。
5.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工具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鎖閉元件(46)具有一銷形的、用于鎖定所述滑閥元件(26)的區(qū)域,并且優(yōu)選在與所述端部區(qū)域(49)對置的一側能擺動地布置在一轉動軸線(48)中。
6.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工具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鎖閉元件(46)的銷形的區(qū)域在所述第一位置中平行于所述滑閥元件(26)取向,方式為,所述滑閥元件(26)布置在所述鎖閉元件(46)的銷形的區(qū)域旁。
7.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工具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元件(30)沿著一平行于所述工具容納部(15)的驅動軸線(13)的方向能縱向移動地布置并且具有一傳送元件(40),所述傳送元件與所述鎖閉元件(46)至少間接地配合作用。
8.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工具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傳送元件(40)的一優(yōu)選背離所述滑閥元件(26)的端部區(qū)域(42)為了調整所述鎖閉元件(46)而與一布置在所述鎖閉元件(46)上的切換元件(45)配合作用,其中,所述端部區(qū)域(42)和/或所述切換元件(45)具有相互面對的并且相互配合作用的接觸面(43、47),所述接觸面傾斜于所述工具容納部(15)的驅動軸線(13)布置并且在相互經(jīng)過時產(chǎn)生一作用到所述鎖閉元件(46)上的力,所述力引起所述鎖閉元件(46)從所述第二位置到所述第一位置中的調整。
9.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工具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換元件(45)布置在所述銷形的鎖閉元件(46)的大致中部的區(qū)域中并且具有一凹部、優(yōu)選以一穿通孔(51)為形式,所述滑閥元件(26)在其在所述兩個位置之間運動時能夠穿過所述凹部引導。
10.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工具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鎖閉元件(46)與一優(yōu)選構造成壓縮彈簧(52)的復位元件在作用連接中配合作用,所述復位彈簧將所述鎖閉元件(46)朝向所述第一位置進行力加載。
11.按照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工具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元件(30)布置在一引導板(33)中,所述引導板具有一帶有兩個端部止擋(35,36)的縱向狹縫(32),在所述縱向狹縫內,所述操作元件(30)為了將所述鎖閉元件(46)調整到所述第二位置中而能夠以一移動行程(A)進行運動。
【文檔編號】B25F5/02GK103796804SQ201280045099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15日
【發(fā)明者】A.納吉 申請人: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