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像鏡頭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以低成本提供低F值、能夠良好地校正各像差、并且即使增加構(gòu)成枚數(shù)來實現(xiàn)高性能化也能夠比現(xiàn)有技術(shù)薄型化的攝像鏡頭。從物體側(cè)朝向像面?zhèn)纫来畏謩e不接合地配置如下透鏡而構(gòu)成:第1透鏡,在光軸附近凸面朝向物體側(cè),具有正的光焦度;第2透鏡,在光軸附近凸面朝向物體側(cè)和像面?zhèn)龋哂姓墓饨苟?;?透鏡,在光軸附近凹面朝向像面?zhèn)龋哂胸摰墓饨苟?;?透鏡,至少1面為非球面;彎月形形狀的第5透鏡,在光軸附近凹面朝向物體側(cè);第6透鏡,雙面為非球面;和第7透鏡,在光軸附近凹面朝向像面?zhèn)?,具有負的光焦度,雙面為非球面。
【專利說明】攝像I競頭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小型的攝像裝置中使用的C⑶傳感器或C-MOS傳感器的固體攝像元件上形成被攝體的像的攝像鏡頭,尤其是涉及在高功能化日益發(fā)展的智能手機或便攜電話機及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shù)字助理)等便攜終端設(shè)備等、游戲機或PC等信息終端設(shè)備等所搭載的攝像裝置中內(nèi)置的攝像鏡頭。
【背景技術(shù)】
[0002]近年來,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平板型多功能終端等的市場日益擴大,所搭載的相機普遍為與例如超過8百萬像素的高像素對應(yīng)的高性能、高品質(zhì)的相機。預(yù)測這種高像素化的潮流今后還會加速,攝像裝置中內(nèi)置的攝像鏡頭也是與更高像素化對應(yīng)的高性能,同時還要求為與薄型化的產(chǎn)品設(shè)計對應(yīng)的小型尺寸。進而,伴隨攝像元件的小型化和高像素化,像素尺寸日益變小,因此強烈希望是明亮的鏡頭系統(tǒng)。
[0003]作為這種與高性能化、小型化的潮流對應(yīng)的攝像鏡頭,除了以往提出很多的4枚構(gòu)成之外,還提出了 5枚構(gòu)成、6枚構(gòu)成。
[0004]例如,在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如下的攝像鏡頭:從物體側(cè)依次具備物體側(cè)的面為凸形狀的正的第I透鏡、凹面朝向像面?zhèn)鹊呢摰膹澰滦涡螤畹牡?透鏡、凸面朝向像面?zhèn)鹊恼膹澰滦涡螤畹牡?透鏡、雙面為非球面形狀且在光軸附近像面?zhèn)鹊拿鏋榘夹螤畹呢摰牡?透鏡、以及雙面為非球面形狀的正或負的第5透鏡。
[0005]此外,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如下的攝像鏡頭系統(tǒng),S卩,該攝像鏡頭系統(tǒng)從物體側(cè)起具備:第I透鏡組,包括物體側(cè)為凸?fàn)畹牡贗透鏡;第2透鏡組,包括成像面?zhèn)葹榘紶畹牡?透鏡;第3透鏡組,包括物體側(cè)為凹狀的彎月形形狀的第3透鏡;第4透鏡組,包括物體側(cè)為凹狀的彎月形形狀的第4透鏡;以及第5透鏡組,包括在物體側(cè)配置具有拐點(inflection point)的非球面的彎月形形狀的第5透鏡。并且,該專利文獻2公開了由6枚構(gòu)成的攝像鏡頭,其在上述攝像鏡頭系統(tǒng)的物體側(cè)配置有正光焦度的透鏡,該透鏡在物體側(cè)具有稍呈凸?fàn)畹耐哥R面、在像側(cè)具有稍呈凹狀的透鏡面。
[0006]在先技術(shù)文獻
[0007]專利文獻
[0008]專利文獻I JP特開2007-264180號公報
[0009]專利文獻2 JP特開2011-085733號公報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10]上述專利文獻I所述的攝像鏡頭,在5枚構(gòu)成中使透鏡材料及透鏡的面形狀最佳化,從而獲得軸上色像差及倍率色像差的校正效果,實現(xiàn)了與高像素化對應(yīng)的高性能的攝像鏡頭系統(tǒng)。但是,光學(xué)全長為8_左右而較長,對于薄型化日益推進的裝置的適用存在問題。此外,F(xiàn)值為2.8左右,無法與近年來要求的明亮的鏡頭系統(tǒng)充分對應(yīng)。
[0011]此外,在上述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具有高分辨率的5枚及6枚構(gòu)成的攝像鏡頭,光學(xué)全長在5枚構(gòu)成的攝像鏡頭的情況下為6mm左右,在6枚構(gòu)成的攝像鏡頭的情況下為
6.6mm左右,實現(xiàn)了與比較薄型化的對應(yīng)。但是,F(xiàn)值為2.8左右,從而在該文獻中也難以同時滿足近年來要求的高分辨率和明亮的鏡頭系統(tǒng)。
[0012]本實用新型鑒于上述課題而完成,其目的在于以低成本提供一種攝像鏡頭,其F值較低、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而實現(xiàn)了高性能的鏡頭系統(tǒng),并且即使構(gòu)成枚數(shù)增加也能夠比現(xiàn)有技術(shù)薄型化。
[0013]本實用新型的攝像鏡頭是一種使被攝體的像成像于固體攝像元件上的由7枚構(gòu)成的固定焦點的攝像鏡頭,其從物體側(cè)朝向像面?zhèn)纫来畏謩e不接合地配置如下透鏡而構(gòu)成:第I透鏡,在光軸附近凸面朝向物體側(cè),具有正的光焦度;第2透鏡,在光軸附近凸面朝向物體側(cè)和像面?zhèn)?,具有正的光焦度;?透鏡,在光軸附近凹面朝向像面?zhèn)龋哂胸摰墓饨苟?;?透鏡,至少I面為非球面;彎月形形狀的第5透鏡,在光軸附近凹面朝向物體側(cè);第6透鏡,雙面為非球面;和第7透鏡,在光軸附近凹面朝向像面?zhèn)龋哂胸摰墓饨苟?,雙面為非球面。
[0014]上述構(gòu)成的攝像鏡頭相比以往提出較多的攝像鏡頭,構(gòu)成的透鏡的枚數(shù)更多。若增加構(gòu)成枚數(shù),當(dāng)然會有利于高性能化,但從薄型化、低成本化的觀點來說是不利的構(gòu)成。但是,本實用新型正是為了應(yīng)對如下的課題:將能夠充分應(yīng)用于高像素化日益發(fā)展的攝像元件的、低F值并且高性能的攝像鏡頭,作為比現(xiàn)有技術(shù)薄型的攝像鏡頭來實現(xiàn)。
[0015]上述構(gòu)成的攝像鏡頭中,通過相比第I透鏡的正的光焦度而將第2透鏡的正的光焦度設(shè)定得較強,來校正球面像差、像散、軸上色像差,并且,通過尤其是使第2透鏡具有較強的正光焦度,來縮短光學(xué)全長。此外,若在第I透鏡及2透鏡的雙面形成適當(dāng)?shù)姆乔蛎?,則能夠進一步良好地校正各像差。
[0016]第3透鏡通過具有較強的負光焦度,而良好地校正第I透鏡及第2透鏡所殘存的軸上色像差。
[0017]第4透鏡主要起到像差校正功能的作用,通過在至少I面形成的非球面,來校正球面像差、像散及彗差,并且大為有助于像散差的縮小。另外,由于是像差校正用的透鏡,因此優(yōu)選將光焦度設(shè)定得較弱。更具體地說,優(yōu)選相對于整個攝像鏡頭系統(tǒng)的焦距為1.5倍?2倍左右的焦距的范圍。此外,若將雙面形成為非球面,則能夠更加良好地校正像差。
[0018]第5透鏡為具有鏡頭系統(tǒng)中最弱的正或負的光焦度的、凹面朝向物體側(cè)的彎月形形狀的透鏡,用于進一步校正軸上色像差以及良好地校正倍率色像差,并且校正低像高至像高8成附近的像面處的畸變。
[0019]第6透鏡及第7透鏡通過分別在雙面形成適當(dāng)?shù)姆乔蛎嫘螤?,將從?透鏡射出的光線在低像高至最大像高控制成適當(dāng)?shù)慕嵌榷上竦较衩妫瑫r用于透鏡周邊部中的球面像差、像散、像散差、畸變的最終校正。
[0020]一般來說,F(xiàn)值越小,入瞳直徑及透鏡的有效直徑越大,射入鏡頭系統(tǒng)的光束直徑越大。這會導(dǎo)致透鏡周邊部所產(chǎn)生的球面像差及軸外光線的各像差的產(chǎn)生量增大。因此,F(xiàn)值越小時,越要增加用于抑制各像差的校正手段。在本實用新型中,對以7枚構(gòu)成的透鏡分別設(shè)定最適當(dāng)?shù)墓饨苟?,且在適當(dāng)?shù)耐哥R面形成適當(dāng)?shù)姆乔蛎鎭硖岣呦癫钚UЧ?,從而實現(xiàn)了在現(xiàn)有技術(shù)的5枚或6枚構(gòu)成中難以實現(xiàn)的、例如與Fl.6左右的小F值對應(yīng)且良好地校正了像差的鏡頭系統(tǒng)。[0021]此外,在本實用新型中,不使用接合透鏡而使所有的透鏡設(shè)有間隔地進行配置,可以增加非球面數(shù),實現(xiàn)高性能化。此外,通過多使用塑料材料,而實現(xiàn)低成本化。
[0022]此外,本實用新型的第I透鏡優(yōu)選,在光軸附近為凸面朝向物體側(cè)的彎月形形狀,在透鏡周邊部形成為雙面均向物體側(cè)彎曲的非球面形狀。通過使位于最靠物體側(cè)的第I透鏡形成為這種非球面形狀,能夠使具有強光焦度的雙凸形狀的第2透鏡所產(chǎn)生的周邊部的球面像差的量通過第I透鏡的非球面形狀而得以緩和,且易于校正中間附近的像高至最大像高的范圍的場曲。
[0023]此外,本實用新型的攝像鏡頭優(yōu)選滿足以下的條件式⑴、(2)、(3)。
[0024](1)50 < vdl < 60
[0025](2) 50 < V d2 < 60
[0026](3) 20 < V d3 < 30
[0027]其中,
[0028]V dl:第I透鏡的對d線的阿貝數(shù)
[0029]V d2:第2透鏡的對d線的阿貝數(shù)
[0030]V d3:第3透鏡的對d線的阿貝數(shù)
[0031]條件式(I)將第I透鏡的阿貝數(shù)的值規(guī)定為適當(dāng)?shù)姆秶瑮l件式⑵將第2透鏡的阿貝數(shù)的值規(guī)定為適當(dāng)?shù)姆秶?,條件式(3)將第3透鏡的阿貝數(shù)的值規(guī)定為適當(dāng)?shù)姆秶Mㄟ^將正的光焦度的第I透鏡及第2透鏡規(guī)定在條件式(I)及條件式(2)的范圍內(nèi)而使其為低色散的材料,能夠抑制色像差的產(chǎn)生,通過將第3透鏡規(guī)定在條件式(3)的范圍內(nèi),不必將第3透鏡的負光焦度加強到必要以上就能夠校正第I透鏡及第2透鏡所殘存的軸上像差。當(dāng)?shù)陀跅l件式(I)、條件式(2)的下限值時,軸上色像差的校正容易變得不充分,當(dāng)超過上限值時難以選擇低成本的材料。此外,當(dāng)?shù)陀跅l件式⑶的下限值時,難以選擇低成本的材料,當(dāng)超過上限值時,軸上色像差的校正變得不充分。
[0032]此外,本實用新型的攝像鏡頭優(yōu)選滿足以下的條件式⑷、(5)。
[0033](4) 50 < V d4 < 60
[0034](5) 20 < V d5 < 30
[0035]其中,
[0036]V d4:第4透鏡的對d線的阿貝數(shù)
[0037]V d5:第5透鏡的對d線的阿貝數(shù)
[0038]條件式(4)將第4透鏡的阿貝數(shù)的值規(guī)定為適當(dāng)?shù)姆秶?,條件式(5)將第5透鏡的阿貝數(shù)的值規(guī)定為適當(dāng)?shù)姆秶Mㄟ^將第4透鏡規(guī)定在條件式(4)的范圍內(nèi)而使其為低色散的材料,能夠抑制倍率色像差的產(chǎn)生,通過將第5透鏡規(guī)定在條件式(5)的范圍內(nèi),能夠有效地校正倍率色像差。當(dāng)?shù)陀跅l件式(4)的下限值時及超過條件式(5)的上限值時,倍率色像差的校正變得不充分,當(dāng)超過條件式(4)的上限值時及低于條件式(5)的下限值時,難以選擇低成本的材料。
[0039]此外,本實用新型的第4透鏡優(yōu)選,在光軸附近為雙凸形狀,像面?zhèn)鹊拿鏋樵谥苓叢孔兓砂济娴姆乔蛎嫘螤睢_@種非球面形狀能夠使第4透鏡的周邊部的正光焦度適度地減弱,能夠適當(dāng)?shù)乜刂茝妮S外射入的光線的角度。此外,這種非球面形狀能夠有效地校正各像差,并且能夠有效地防止像面的中心部與周邊部的明亮度的比、即周邊光量比的下降。[0040]此外,本實用新型的第6透鏡優(yōu)選為在光軸附近凸面朝向物體側(cè)的彎月形形狀,在物體側(cè)及像面?zhèn)鹊姆乔蛎嫔?、在光軸上以外的位置具有反曲線點。在光軸上以外的位置、即透鏡的周邊部具有反曲線點,意味著周邊部的透鏡形狀為雙面均向物體側(cè)彎曲的形狀。通過形成為這種非球面形狀,從透鏡中心部至周邊部使光焦度連續(xù)地變化,而獲得了尤其是透鏡周邊部的球面像差的校正效果以及場曲的校正效果。
[0041]此外,本實用新型的第7透鏡的像面?zhèn)鹊姆乔蛎鎯?yōu)選在光軸上以外的位置具有反曲線點。通過設(shè)置反曲線點,像面?zhèn)鹊闹苓叢康男螤畛蔀橥姑?,因此能夠使?透鏡的負的光焦度在周邊變?nèi)?、或使負的光焦度在周邊變化為正的光焦度。通過形成這種非球面,易于控制各像高處的向攝像元件射入的主光線的入射角度。另外,第7透鏡的物體側(cè)的面也為在周邊部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非球面形狀時,能夠獲得同樣的效果。
[0042]另外,本實用新型的反曲線點是指切平面與光軸垂直相交的非球面上的點。
[0043]此外,本實用新型的攝像鏡頭優(yōu)選滿足以下的條件式(6)、(7)。
[0044](6) 0.55 < fl2/f < 0.88
[0045](7)-1.2 < f3/f < -0.7
[0046]其中,
[0047]f:整個攝像鏡頭系統(tǒng)的焦距
[0048]fl2:第I透鏡和第2透鏡的合成焦距
[0049]f3:第3透鏡的焦距
[0050]條件式(6)將第I透鏡和第2透鏡的合成焦距相對于整個攝像鏡頭系統(tǒng)的焦距的比例規(guī)定為適當(dāng)?shù)姆秶?。?dāng)?shù)陀跅l件式(6)的下限值時,第I透鏡和第2透鏡的正的合成光焦度變得過強,難以校正球面像差、彗差、像散,當(dāng)超過上限值時,第I透鏡和第2透鏡的正的合成光焦度變得過弱,難以縮短光學(xué)全長。
[0051]條件式(7)將第3透鏡的焦距相對于整個攝像鏡頭系統(tǒng)的焦距的比例規(guī)定為適當(dāng)?shù)姆秶.?dāng)?shù)陀跅l件式(7)的下限值時,第3透鏡的負的光焦度變得過弱,難以校正軸上色像差,當(dāng)超過上限值時,第3透鏡的負的光焦度變得過強,難以縮短光學(xué)全長。
[0052]關(guān)于條件式(6),以下所示的條件式(6a)為更優(yōu)選的范圍。
[0053](6a) 0.60 < fl2/f < 0.80
[0054]關(guān)于條件式(J),以下所示的條件式(7a)為更優(yōu)選的范圍。
[0055](7a)-1.05 < f3/f < -0.70
[005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能夠獲得在與小F值對應(yīng)的同時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的、小型的攝像鏡頭。此外,通過使透鏡的材料多使用塑料材料,能夠獲得可大量生產(chǎn)且低成本化的攝像鏡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57]圖1是表示實施例1的攝像鏡頭的概略構(gòu)成的圖。
[0058]圖2是表示實施例1的攝像鏡頭的球面像差的圖。
[0059]圖3是表示實施例1的攝像鏡頭的像散的圖。
[0060]圖4是表示實施例1的攝像鏡頭的畸變的圖。
[0061]圖5是表示實施例2的攝像鏡頭的概略構(gòu)成的圖。[0062]圖6是表示實施例2的攝像鏡頭的球面像差的圖。
[0063]圖7是表示實施例2的攝像鏡頭的像散的圖。
[0064]圖8是表不實施例2的攝像鏡頭的崎變的圖。
[0065]圖9是表示實施例3的攝像鏡頭的概略構(gòu)成的圖。
[0066]圖10是表示實施例3的攝像鏡頭的球面像差的圖。
[0067]圖11是表示實施例3的攝像鏡頭的像散的圖。
[0068]圖12是表示實施例3的攝像鏡頭的畸變的圖。
[0069]圖13是表示實施例4的攝像鏡頭的概略構(gòu)成的圖。
[0070]圖14是表示實施例4的攝像鏡頭的球面像差的圖。
[0071]圖15是表示實施例4的攝像鏡頭的像散的圖。
[0072]圖16是表示實施例4的攝像鏡頭的畸變的圖。
[0073]圖17是表示實施例5的攝像鏡頭的概略構(gòu)成的圖。
[0074]圖18是表示實施例5的攝像鏡頭的球面像差的圖。
[0075]圖19是表示實施例5的攝像鏡頭的像散的圖。
[0076]圖20是表示實施例5的攝像鏡頭的畸變的圖。
[0077]符號說明
[0078]ST孔徑光闌
[0079]LI第I透鏡
[0080]L2第2透鏡
[0081]L3第3透鏡
[0082]L4第4透鏡
[0083]L5第5透鏡
[0084]L6第6透鏡
[0085]L7第7透鏡
[0086]IR濾光片
[0087]IM 像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88]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圖1、圖5、圖9、圖13、圖17分別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實施例1?5的攝像鏡頭的概略構(gòu)成圖。所有的實施例的概略構(gòu)成相同,因此參照實施例1的概略構(gòu)成圖對本實施方式的攝像鏡頭進行詳細說明。
[0089]如圖1所示,實施例1的攝像鏡頭從物體側(cè)朝向像面?zhèn)纫来斡梢韵虏糠謽?gòu)成:在光軸X的附近凸面朝向物體側(cè)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I透鏡L1、在光軸X的附近凸面朝向物體側(cè)和像面?zhèn)惹揖哂姓墓饨苟鹊牡?透鏡L2、在光軸X的附近凹面朝向像面?zhèn)惹揖哂胸摰墓饨苟鹊牡?透鏡L3、至少I面為非球面的第4透鏡L4、在光軸X的附近凹面朝向物體側(cè)的彎月形形狀的第5透鏡L5、雙面為非球面的第6透鏡L6、在光軸X的附近凹面朝向像面?zhèn)惹揖哂胸摴饨苟鹊碾p面為非球面的第7透鏡L7??讖焦怅@ST配置在第2透鏡L2的物體側(cè)的面頂位置至該面的周緣部之間。此外,在第7透鏡L7和像面IM之間配置有紅外線截止濾光片等濾光片IR。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所有的透鏡由塑料材料構(gòu)成,第I透鏡L1、第2透鏡L2、第4透鏡L4、第6透鏡L6、第7透鏡L7分別采用環(huán)烯烴類的低色散的材料,第3透鏡L3及第5透鏡L5采用聚碳酸酯類的高色散的材料。
[0090]上述構(gòu)成的攝像鏡頭中,通過相對于第I透鏡LI的正的光焦度將第2透鏡L2的正的光焦度設(shè)定得較強,而校正球面像差、像散、軸上色像差,并且,通過使第2透鏡L2具有攝像鏡頭中最強的正光焦度,而縮短光學(xué)全長。在第I透鏡LI及第2透鏡L2的雙面形成有用于良好地校正各像差的非球面。此外,第I透鏡LI為在光軸X的附近凸面朝向物體側(cè)的彎月形形狀,透鏡周邊部為雙面均向物體側(cè)彎曲的非球面形狀。具有強光焦度的雙凸形狀的第2透鏡L2所產(chǎn)生的周邊部的球面像差的量通過第I透鏡LI的非球面形狀而得到緩和。此外,獲得了中間附近的像高至最大像高的范圍中的場曲的校正效果。
[0091]第3透鏡L3良好地校正第I透鏡LI及第2透鏡L2所殘存的軸上色像差。此外,第3透鏡L3為凹面朝向像面?zhèn)鹊膹澰滦涡螤?,在雙面形成非球面。在此,物體側(cè)的面的非球面形狀形成為在透鏡周邊部變化成凹面,抑制了到達像面頂?shù)闹苓叢康墓饬康南陆怠?br>
[0092]第4透鏡L4通過在至少I面形成的非球面,校正球面像差、像散及彗差,并且為縮小像散差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良好地校正各像差,在雙面形成非球面。此外,第4透鏡L4在光軸X的附近為雙凸形狀,像面?zhèn)鹊拿娉蔀樵谥苓叢孔兓砂济娴姆乔蛎嫘螤睢<?,通過像面?zhèn)鹊姆乔蛎嫘螤钫{(diào)整成使周邊部的正光焦度變?nèi)酰瑥亩m當(dāng)?shù)乜刂茝妮S外射入的光線的角度。此外,這種非球面形狀在校正各像差的同時,防止了像面頂?shù)闹行牟亢椭苓叢康拿髁炼鹊谋?、即周邊光量比的下降?br>
[0093]第5透鏡L5為具有攝像鏡頭中最弱的正或負的光焦度的、凹面朝向物體側(cè)的彎月形形狀的透鏡,用于進一步校正軸上色像差以及良好地校正倍率色像差,并且校正了低像高至像高8成附近的像面頂中的畸變。
[0094]第6透鏡L6在雙面形成有非球面,主要用于校正透鏡周邊部的球面像差、以及校正像散中尤其是弧矢像面的彎曲。此外,將從第5透鏡L5射出的光線在低像高至最大像高控制成適當(dāng)?shù)慕嵌?。此外,?透鏡L6為在光軸X的附近凸面朝向物體側(cè)的彎月形形狀,在物體側(cè)及像面?zhèn)鹊姆乔蛎嬷?,分別在光軸上以外的位置具有一個反曲線點。即,周邊部的透鏡形狀為雙面均向物體側(cè)彎曲的形狀。因此,通過從透鏡中心部至周邊部使光焦度連續(xù)變化,能夠進行尤其是透鏡周邊部的球面像差的校正以及場曲的校正。
[0095]第7透鏡L7為在光軸X的附近凹面朝向像面?zhèn)鹊?、雙面為非球面的負光焦度的透鏡,易于確保后焦距、進行像散的校正以及控制向攝像元件的主光線入射角度。第7透鏡L7在光軸X的附近為雙凹形狀,在像面?zhèn)鹊拿娴姆乔蛎?、在光軸上以外的位置具有一個反曲線點。即,第7透鏡L7的像面?zhèn)鹊拿嫘纬蔀樵诠廨SX的附近為凹面、隨著朝向周邊而向凸面變化的非球面。因此,第7透鏡L7的光焦度越朝向周邊,其負的光焦度越弱,或在周邊部向正的光焦度變化。通過形成這種非球面,來控制各像高處的向攝像元件的主光線入射角度。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第7透鏡L7的物體側(cè)的面的非球面也形成在周邊部向正的光焦度變化的非球面。即,在第7透鏡L7的周邊部將所需的正光焦度分配到雙面,從而防止成為伴有急劇的形狀變化的非球面形狀。在成為伴有急劇的形狀變化的非球面形狀時,難以以均勻的厚度涂敷防反射膜。尤其是在使配置于最接近像面頂?shù)奈恢玫牡?透鏡L7的像面?zhèn)鹊拿娴闹苓叢繛榧眲∠蛭矬w側(cè)彎曲的形狀時,該彎曲部處的防反射膜的厚度變薄,容易產(chǎn)生在彎曲部的內(nèi)面反射的不需要的光線。該不需要的光線在第7透鏡L7的物體側(cè)的內(nèi)面再度反射后,會進入像面頂,而成為產(chǎn)生重影現(xiàn)象的要因。
[0096]本實用新型的攝像鏡頭滿足以下的條件式(I)~(7)。
[0097](1)50 < vdl < 60
[0098](2) 50 < V d2 < 60
[0099](3) 20 < V d3 < 30
[0100](4)50 < V d4 < 60
[0101](5)20 < V d5 < 30
[0102](6) 0.55 < fl2/f < 0.88
[0103](7)-1.2 < f3/f < -0.7
[0104]其中,
[0105]vdl:第I透鏡LI的對d線的阿貝數(shù)
[0106]vd2:第2透鏡L2的對d線的阿貝數(shù)
[0107]vd3:第3透鏡L3的對d線的阿貝數(shù)
[0108]vd4:第4透鏡L4的對d線的阿貝數(shù)
[0109]vd5:第5透鏡L5的對d線的阿貝數(shù)
[0110]f:整個攝像鏡頭系統(tǒng)的焦距
[0111]fl2:第I透鏡LI和第2透鏡L2的合成焦距
[0112]f3:第3透鏡L3的焦距
[0113]條件式(1)~(5)分別將第I透鏡LI~第5透鏡L5的阿貝數(shù)規(guī)定在適當(dāng)?shù)姆秶鷥?nèi),從而能夠良好地校正軸上色像差及倍率色像差。此外,通過規(guī)定在條件式的范圍內(nèi),能夠選擇容易入手的塑料材料,實現(xiàn)了低成本化。
[0114]此外,通過將第I透鏡LI和第2透鏡L2的合成焦距、以及第3透鏡L3的焦距占整個攝像鏡頭系統(tǒng)的焦距的比例規(guī)定為條件式(6)及(7)的范圍,能夠在縮短光學(xué)全長的同時實現(xiàn)各像差的校正。
[0115]在本實施方式中,所有的透鏡面由非球面形成。這些透鏡面所采用的非球面形狀,在設(shè)光軸方向的軸為Z、與光軸正交的方向的高度為H、圓錐系數(shù)為k、非球面系數(shù)為A4、A6、A8、A10、A12、A14、A16時,通過下式來表示。
[0116][數(shù)學(xué)式1]
[011 7]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使被攝體的像成像于固體攝像元件上的由7枚構(gòu)成的固定焦點的攝像鏡頭,其特征在于, 從物體側(cè)朝向像面?zhèn)纫来畏謩e不接合地配置如下透鏡而構(gòu)成:第I透鏡,在光軸附近凸面朝向物體側(cè),具有正的光焦度;第2透鏡,在光軸附近凸面朝向物體側(cè)和像面?zhèn)龋哂姓墓饨苟?;?透鏡,在光軸附近凹面朝向像面?zhèn)?,具有負的光焦度;?透鏡,至少I面為非球面;彎月形形狀的第5透鏡,在光軸附近凹面朝向物體側(cè);第6透鏡,雙面為非球面;和第7透鏡,在光軸附近凹面朝向像面?zhèn)?,具有負的光焦度,雙面為非球面。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攝像鏡頭,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透鏡在光軸附近為彎月形形狀,在透鏡周邊部形成雙面均向物體側(cè)彎曲的非球面形狀。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攝像鏡頭,其特征在于, 滿足以下的條件式:
50 < V dl < 60
50 < V d2 < 60
20 < V d3 < 30
其中, Vdl:第I透鏡的對d線的阿貝數(shù) vd2:第2透鏡的對d線的阿貝數(shù) Vd3:第3透鏡的對d線的阿貝數(shù)。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攝像鏡頭,其特征在于, 滿足以下的條件式:
50 < V d4 < 60
20 < V d5 < 30
其中, Vd4:第4透鏡的對d線的阿貝數(shù) Vd5:第5透鏡的對d線的阿貝數(shù)。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攝像鏡頭,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4透鏡在光軸附近為雙凸形狀,像面?zhèn)鹊拿鏋樵谥苓叢孔兓砂济娴姆乔蛎嫘螤睢?br>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攝像鏡頭,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6透鏡為在光軸附近凸面朝向物體側(cè)的彎月形形狀,物體側(cè)的面及像面?zhèn)鹊姆乔蛎婢哂蟹辞€點。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攝像鏡頭,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7透鏡的像面?zhèn)鹊拿鏋榫哂蟹辞€點的非球面形狀。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攝像鏡頭,其特征在于, 滿足以下的條件式: . 0.55 < fl2/f < 0.88
-1.2 < f3/f < -0.7
其中,f:整個攝像鏡頭系統(tǒng)的焦距Π2 --第I透鏡和第2透鏡的合成焦距f3:第3透鏡的焦距。`
【文檔編號】G02B13/18GK203673137SQ201320877024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1月30日
【發(fā)明者】石坂亮 申請人:康達智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