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顯影盒和電子照相成像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用于電子照相成像裝置如電子照相復印機、電子照相打印機等的顯影盒并涉及一種采用這樣的顯影盒的電子照相成像裝置。
電子照相成像裝置是指一種利用電子照相成像技術在記錄材料上形成圖像的裝置。例如,它包括電子照相復印機、電子照相打印機(LED打印機或激光打印機)、電子照相打印型傳真機和電子照相打印機式文字處理器。
近年采對能產(chǎn)生彩色圖像的彩色電子照相成像裝置的要求越來越高。
另一方面,在可與未來網(wǎng)絡兼容的彩色電子照相成像裝置中,不僅要能進行彩色打印,也要能高速大量地打印單色圖像。
在已知的彩色顯影盒中,四色顯影盒105M、105C、105Y、105K都固定在一個轉臺上(如美國專利US4707108或US5040031)。這樣的結構在彩色電子照相成像中很有效。本發(fā)明旨在對其進一步改進。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顯影盒和一種電子照相成像裝置,能改善相對電子照相成像裝置的主機的定位精度。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顯影盒和一種電子照相成像裝置,其中改善了相對主機的裝卸操作性。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顯影盒和一種電子照相成像裝置,其中,即使電子照相成像裝置的主機或成像盒有加工誤差,也可以準確地將成像盒安裝在顯影位置上。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主題,提供了一種對感光件上形成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盒,相對于電子照相成像裝置的主機,此顯影盒是可拆裝的。顯影盒包括對感光件上形成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件;盛放將由顯影件用來顯影感光件上形成的潛影的色粉的色粉盛放部;用于與設置在主機中的第一定位件配合的第一凹槽,當沿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裝在主機上時,第一凹槽設置在顯影盒的前側端部上;用于與設置在主機中的第二定位件配合的第二凹槽,當沿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裝在主機上時,第二凹槽設置在顯影盒的前側端部上;一個設置在第二凹槽中的且用于從主機中接收驅動力以轉動顯影件的驅動力接收部件;用于與設置在主機中的第三定位件配合的第三凹槽,當沿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安裝在主機上時,第三凹槽開設在顯影盒的后側端部上,其中第三凹槽開設在一個沿與顯影件縱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臂件的自由端部內(nèi)。
在考慮了以下結合附圖地對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描述后,本發(fā)明的上述這些和其它目的、特點和優(yōu)點將變得更清楚。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的彩色激光打印機的整體圖。
圖2表示彩色激光打印機的外觀。
圖3是在將其裝到擺動導向部上之前的黑色顯影盒的立體圖。
圖4是擺動導向部的立體圖。
圖5是黑色顯影盒的色粉盛放部的立體圖。
圖6是黑色顯影盒的外觀立體圖。
圖7是黑色顯影盒后側的側視圖。
圖8是黑色顯影盒前側的立體圖。
圖9是用于黑色顯影盒的驅動力傳動機構的剖視圖。
圖10是表示黑色顯影盒與擺動導向部的連接狀態(tài)示意圖。
圖11是在安裝狀態(tài)中的黑色顯影盒的橫截面圖。
圖12是安裝到擺動導向部上的且接觸感光鼓的黑色顯影盒的立體圖。
圖13是處于安裝狀態(tài)中的黑色顯影盒的前側的側視圖。
圖14是在安裝狀態(tài)中的黑色顯影盒的后側的放大視圖。
圖15是在安裝狀態(tài)中的黑色顯影盒的后側的放大視圖。
圖16是當沿黑色顯影盒安裝到主機上的安裝方向從下游側看過去時的黑色顯影盒的主視圖(黑色顯影盒安裝在主機上)。
圖17是當沿黑色顯影盒安裝到主機上的安裝方向從下游側看過去時的黑色顯影盒的后視圖(黑色顯影盒安裝在主機上)。
圖18是位于該裝置主機的顯影位置上的黑色顯影盒的側視圖。
參見附圖來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首先將描述彩色電子照相成像裝置的結構,接著描述其中所用的黑色顯影盒結構。
彩色電子照相成像裝置的整體布局圖1表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作為彩色電子照相成像裝置的一臺彩色激光打印機的整體結構,圖2表示該裝置的外觀。
此實施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機包括一個以不變速率轉動的鼓形的電子照相感光件(感光鼓)15、一個顯影盒21B(用黑色粉顯影)、可拆卸地安裝到可旋轉的轉臺上的三色顯影盒(用黃色粉顯影的黃色顯影盒20Y;用品紅色粉顯影的品紅色顯影盒20M;用青色粉顯影的顯影盒20C)。
在感光鼓15下方裝有中間轉印件9以便形成疊印的彩色圖像并將圖像轉印到從進紙部送入的記錄材料2上。
其上已帶有彩色轉印圖像的記錄材料2被輸給一個定影部25以便將彩色圖像固化在記錄材料2上,接著用排紙輥34、35、36將記錄材料2輸出到位于裝置頂端的排紙部37。
旋轉式彩色顯影盒和固定的黑色顯影盒彼此獨立地且可拆卸地安裝到裝置主機上。
以下描述成像裝置P的各部件。
感光鼓機構感光鼓機構13成一體地包括感光鼓15和一個用于盛放感光鼓15的清潔機構的容器14。感光鼓機構13可拆卸地安裝到打印機主機上,并可以在感光鼓15的工作壽命結束時簡單地更換感光鼓機構。
此實施例的感光鼓15包括直徑約為62mm的鋁筒和一個涂覆在鋁筒外側上的有機光導層,感光鼓可轉動地支承在一個也用于感光鼓15的外罩的清潔機構的容器14上。
一把刮刀16和一個第一充電機構17與感光鼓15的外周面接觸。感光鼓15接收位于縱向一端的驅動電機(未示出)傳遞過來的驅動力并根據(jù)成像操作逆時針轉動。
充電機構充電機構17是一個接觸充電型充電器。一個導電輥與感光鼓15接觸,通過對導電輥施加電壓而在感光鼓15的表面上均勻充電。
曝光機構感光鼓15的曝光是通過一個掃描儀30實現(xiàn)的。具體地說,將圖像信號輸給激光二極管,激光二極管在與圖像信號相應的時刻將光束射向多棱鏡31上。掃描儀電機驅動多棱鏡31高速轉動;多棱鏡31反射的光束經(jīng)成像透鏡32和反射鏡33有選擇地照射到感光鼓15表面上,從而在感光鼓15上形成了電荷潛影。
顯影盒顯影機構包括三個顯現(xiàn)黃色、品紅色和青色的旋轉式顯影盒20Y、20M、20C和一個顯現(xiàn)黑色的黑色顯影盒21B以便看到靜電潛影。
除相對裝置主機的裝卸之外,黑色顯影盒21B是一個在顯影位置上以實現(xiàn)顯影操作的固定的顯影盒。顯影輥21BS以小間距(約300um)設置在感光鼓15對面。此顯影盒對圖像進行顯影處理以便在感光鼓15上利用黑色粉將黑色圖像可視化。
如圖1所示的黑色顯影盒21B通過輸送機構21BA從色粉儲存容器中將色粉供給顯影輥21BS。壓靠在顯影輥21BS外周上的色粉涂布刀21BB將色粉以薄層方式涂布在順時針轉動的顯影輥21BS的外周上并使色粉充電(摩擦充電)。給顯影輥21BS施加顯影偏電壓,從而根據(jù)感光鼓15上的靜電潛影實現(xiàn)了反轉顯影(躍遷式顯影),結果在感光鼓表面上形成了色粉圖像。
在此實施例中,在根據(jù)用戶打印的文件或圖像的性質而考慮色粉消耗量時,黑色顯影盒21B的色粉容量足夠打印15000張(A4,5%打印),這是Y、M、C顯影盒的色粉容量的兩倍多。
于是降低了用戶更換黑色顯影盒的頻率。
圖1所示的黑色顯影盒21B位置在感光鼓15接受激光掃描儀所發(fā)光束照射的照射位置和感光鼓15接受Y、M、C顯影盒的顯影操作的顯影位置之間。為此,激光掃描儀設置在顯影盒上方。根據(jù)這樣的位置關系防止了可能會在Y、M、C顯影盒轉動時漏出的色粉散濺到光學元件如激光掃描儀上。因而多棱鏡、透鏡、反射鏡等不受色粉涂布的影響,從而可以產(chǎn)生清晰的輸出圖像。
另一方面,這三個旋轉式顯影盒20Y、20M、20C都存有用于6000張(A4,5%打印)的色粉。這三個旋轉式顯影盒可拆卸地安裝在一個可繞軸22轉動的顯影臺23上。
在成像時,顯影臺23帶著Y、M、C顯影盒繞軸22轉動以使預定的顯影盒面向感光鼓15。顯影盒的顯影輥21YS以小間距(約300um)設置在感光鼓15對面并將感光鼓15上的靜電潛影顯現(xiàn)成一幅可視圖像。
在彩色成像時,顯影臺23根據(jù)中間轉印件9的轉動而轉動,從而以黃色顯影盒20Y、品紅色顯影盒20M、青色顯影盒20C、黑色顯影盒21B的順序進行顯影處理。
例如,當旋轉式黃色顯影盒20Y位于面向感光鼓機構的顯影位置時,旋轉式黃色顯影盒20Y通過輸送機構把色粉從容器中供給色粉涂布輥20YR。在順時針轉動的涂布輥20YR和壓靠在顯影輥20YS外周上的刀20YB的作用下,在順時針轉動的(圖1)顯影輥20YS的外周上涂布了薄薄一層色粉并且對色粉摩擦充電。對顯影輥20YS施加偏電壓,從而顯現(xiàn)出感光鼓上的潛影。以與品紅色顯影盒20M和青色顯影盒20C相同的處理步驟進行顯影。當顯影盒位于顯影位置時,給顯影輥加偏電壓并給顯影輥傳遞驅動力。
中間轉印件中間轉印件9從感光鼓15處重疊地接收四種可視色粉圖像(Y、M、C、B)。它與感光鼓15外周轉速相同地沿圖1所示的順時針方向轉動。
在中間轉印件9上的疊置色粉圖像通過帶電壓的轉印輥10被一起轉印到被輸入且夾在中間轉印件9和轉印輥10中間的記錄材料2上。
此實施例中的中間轉印件9包括另一個直徑為186mm的鋁筒12和一個位于鋁筒12外周上的彈性層11如中間耐色粉海綿層、中間耐色粉橡膠層等。一個與其相連的齒輪(未示出)可轉動地支承并驅動中間轉印件9。
清潔機構清潔機構的作用是在顯影盒在感光鼓15上產(chǎn)生的色粉圖像被轉印到中間轉印件9上后去除感光鼓15上的色粉。隨后,除落的色粉被收集在清理容器內(nèi)14。通常,在感光鼓15工作壽命結束之前被收集到容器14中的清除色粉量不會充滿容器。因而,清理容器14的更換集中在與感光鼓15的壽命結束后的更換同時進行。
送進部進紙部的作用是將記錄材料2送入成像臺中。它包括一個用于盛放許多記錄材料2的盒1、夾紙輥3、進紙輥4、用于防止重疊進紙的延遲輥5、進紙導向機構6和定位輥8、在成像時,根據(jù)成像過程驅動進紙輥3以便將記錄材料2逐張地從盒1中送進。各張被輸出的記錄材料2經(jīng)導向機構6導向而被進紙輥7引向定位輥8。在成像過程中,定位輥8以預定順序轉動-停轉以便與轉印過程同步地輸入記錄材料2。
轉印部
轉印部具有一個擺動轉印輥10。轉印輥10包括一個包有耐色粉的泡沫狀彈性中間件的金屬軸和一根驅動軸,此轉印輥可沿圖1所示的垂直方向移動。
當在中間轉印件9上形成四色色粉圖像時,即當中間轉印件9旋轉多圈時,轉印輥10位于圖1所示的下位置,它不與中間轉印件接觸,從而不影響色粉圖像。
當在中間轉印件9上形成了四色色粉圖像后,在預定時刻用加給中間轉印件9的預定壓力將轉印輥10推向圖1點劃線所示的上位置以將彩色圖像轉印到記錄材料2上。與此同時,給轉印輥10加偏電壓,從而將色粉圖像從中間轉印件9上轉印到記錄材料2上。
被夾在中間轉印件9和轉印輥10之間的記錄材料2在轉印過程中以預定速率向圖1左側前進并被供給定影機構。
定影部定影臺25的作用是固定記錄材料上的色粉圖像。如圖1所示,定影部25包括一個用于加熱記錄材料2的定影輥26、一個用于將記錄材料2壓靠在定影輥26上的壓輥27。這些輥是空心的且其中裝有加熱器28、29。當輥旋轉時,記錄材料2被送進。載有色粉圖像的記錄材料2被定影輥26和壓輥27送進,與此同時,加壓加熱以將色粉圖像固定在記錄材料2上。
黑色顯影盒參見圖3-圖18,以下描述將黑色顯影盒裝到主機上并將其定位的方法,黑色顯影盒可獨立于上述彩色顯影盒相對主機裝/卸。
圖3是在將黑色顯影盒裝到擺動導向部50上之前的黑色顯影盒的立體圖。圖4是擺動導向部的立體圖。圖5是黑色顯影盒21B的色粉盛放部21BK的立體圖。圖6是黑色顯影盒21B的外觀立體圖。圖7是黑色顯影盒21B后側的側視圖。圖8是黑色顯影盒21B前側的立體圖。圖9是用于黑色顯影盒21B的驅動力傳動結構的剖視圖。圖10是表示黑色顯影盒21B與擺動導向部50的連接狀態(tài)示意圖。圖11是安裝狀態(tài)中的黑色顯影盒21B的剖視圖。圖12是被裝到擺動導向部50上的且接觸感光鼓15的黑色顯影盒21B的立體圖。圖13是安裝狀態(tài)中的黑色顯影盒21B前側的側視圖。圖14和15是黑色顯影盒21B被裝到裝置主機上時其后側的放大視圖。圖16是當(相對于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的安裝方向)黑色顯影盒21B被裝到主機上時,黑色顯影盒21B前側的側視圖。圖17是黑色顯影盒末端的側視圖。圖18是當黑色顯影盒21B位于該裝置主機的顯影位置上時顯影盒的側視圖。在以敘述中,位于黑色顯影盒21B插入方向前端的主機側被稱為“后側”,而在插入方向末端的主機另一側被稱為“前側”。
黑色顯影盒21B包括外罩和可轉動安裝在外罩上的顯影輥21BS,所述外罩在其縱向兩側具有包括色粉盛放部在內(nèi)的第一外罩21BE和用作第二外罩的外殼21BF、21BR。外罩上設有保護顯影輥21BS用的開啟式快門21BO,黑色顯影盒21B可拆卸地安裝到裝置主機80的擺動導向部50上。
黑色顯影盒的安裝擺動導向部50具有一個固定在擺動導向架50A后側上的擺動側板50B。擺動導向架50A的前側開有一個擺孔50M,擺動側板50B的后側開有擺孔50N。
主機80的前側板60具有與其固接的第一擺軸54,后側板61具有與其固接的第二擺軸55。第一擺軸54和第二擺軸55分別與擺孔50M、50N配合。
在擺軸54、55與擺孔50M、50N配合的情況下,擺動導向部50可繞擺軸54、55擺動。連接第一擺軸54和第二擺軸55的軸平行于感光鼓15的基線,擺動導向部50可沿垂直于感光鼓15基線的方向擺動。于是,安裝在擺動導向部50上的黑色顯影盒21B的顯影輥21BS與感光鼓15平行。
擺動導向部50被一根擺桿51帶動。擺桿51位于主機80的前側80a(圖2)。凸輪52同心地固定在擺桿51的擺桿軸53上并與擺桿51轉動同步地轉動。當擺桿51轉動時,凸輪52轉動且凸輪52外表面在擺動導向架50A和擺動側板50B上滑行。在滑行過程中,擺動導向部50繞擺軸54、55垂直擺動。
在此實施例中,擺桿51從水平位置經(jīng)過約90度角轉到垂直位置,由此擺動導向部50擺動約10度。
當將黑色顯影盒21B插入主機80時,擺桿51轉動到水平位置。此時如圖3所示,在主機80前側80a中形成的插入口63是完全敞開的。當使用新黑色顯影盒21B時,用戶充分地搖動黑色顯影盒21B,隨后拔出色粉密封件(未示出)并將黑色顯影盒裝入主機80。搖動目的是使色粉盛放部21BK中的色粉疏松或不凝結。
但如果用戶縱向搖動黑色顯影盒21B或者在搖動后垂直放置顯影盒,則大量未凝結色粉可能聚在一側。但在此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在色粉盛放部21BK的開口21BM附近設有許多隔板21BN,由此避免了上述問題。
在黑色顯影盒21B的安裝準備工作結束后,用戶水平放置黑色顯影盒21B并將其插入插入口63中。如圖6所示,外殼21BR在黑色顯影盒21B側開有大致對準擺動導向架50A的入口的導向肋21BC。在導向肋21BC和擺動導向架50A的入口之間存在0.5-2mm的公稱間隙。因而,用戶將黑色顯影盒與擺動導向架50A的入口端粗略對準,隨后將其推向后側,于是順利地完成安裝。
黑色顯影盒21B設有用于保護顯影輥21BS的旋轉式快門21BO。一個快門開啟件21BP被固定到位于黑色顯影盒21B后側的外殼21BR上以便繞21BP1轉動并利用彈簧(未示出)沿某方向推動所述快門開啟件??扉T軸21BQ超出地設置在前側80a的外殼21BF上并被轉動支承在與顯影輥21BS同心的軸21BQ1上。
快門21BO的支承部21B1支承在快門開啟件21BP上,另一個支承部21B2由快門軸21BQ支承。具體地說,快門開啟件21BP和快門軸21BQ在位于一橫截面內(nèi)的兩個位置上支承快門21BO。在這種情況下,當快門開啟件21BP的另一端部21BP1接收垂直于感光鼓15基線方向的轉矩時,快門開啟件21BP繞軸21BP2轉動,從而快門21BO順利地轉動。圖7示出了位于關閉位置上的快門21BO。
在此實施例中,如圖7和11所示,在快門軸21BQ的轉動區(qū)內(nèi)設置了一個凸起形擋塊21BZ,從而快門沿開啟方向的運動因快門軸21BQ抵靠在擋塊21BZ上而受到阻礙。
在此實施例中,將快門21BQ的轉動中心軸21BQ1的端頭插入開設在前側外殼21BF和后側外殼21BR中的孔21BL內(nèi)(只畫出了前側)。如圖6所示,前側外殼21BF上開有切口形孔,快門軸21BQ的一端可徑向壓入所述孔中。利用這種結構可以簡單地通過將快門軸21BQ壓入孔21BL中而實現(xiàn)裝配。
如圖8所示,用快門支座21BT可將快門軸21BQ的端頭安裝到外殼21BF的側表面上。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沿與感光鼓15基線相同的方向進行安裝,由此進一步簡化了安裝。
為了使快門開啟軸21BP轉動,擺動導向部50在此實施例中設有一個如圖3和4所示的導向部件50J。導向部件50J被固定在擺動導向架50A上,此導向部件50J具有非陡斜面形壁面。當用戶將黑色顯影盒21B一定程度地插入擺動導向部50時,快門開啟件21BP的另一端部21BP1抵靠在導向部件50J上。當繼續(xù)插入黑色顯影盒21B時,快門開啟件21BP的另一端部21BP3沿成型于導向部件50J中的斜面移動。當沿橫截面方向觀察快門開啟件21BP的移動時,快門開啟件21BP繞21BP2轉動。在這種結構下,與黑色顯影盒21B的插入操作相關地啟閉快門21BO。
為了使快門開啟件21BP順利轉動,導向部件50J的斜面傾角最好不超過45度,所述傾角在此實施例中約為15度。當縮短黑色顯影盒21B的長度(根據(jù)A4尺寸)時,必須經(jīng)過一個短暫的動程實現(xiàn)啟閉操作,因而導向部件50J的斜面部大于15度而不超過45度。
在黑色顯影盒后側的定位與驅動力傳遞在黑色顯影盒21B后側的外殼21BR側表面上設有一個驅動力輸入結合部21BV和用作定位部的第二定位孔21BD以便相對擺動導向部50固定黑色顯影盒。另一方面,擺動導向部50的擺動側板50B設有驅動力傳遞結合部50L和第二定位軸50K。
如圖9所示,當將黑色顯影盒21B插入擺動導向架50A中時,安裝在擺動導向架50A中的驅動力傳遞部與黑色顯影盒21B的驅動力輸入部相連。
驅動力傳遞部50P包括一根用于將驅動力傳給黑色顯影盒21B的驅動力輸入部50Q的驅動力傳遞軸50E、一個用于將旋轉力傳給驅動力傳遞軸50E的驅動力傳遞齒輪(圖4)、一個與裝在黑色顯影盒21B的驅動力輸入部50Q中的驅動力輸入結合部21BV相連的驅動力傳遞結合部50L。驅動力輸入部50Q具有一個用于將結合部21BV所受驅動力傳給顯影輥21BS的輸入齒輪21BG。
參見圖4和圖9來描述驅動力傳遞部50P和驅動力輸入部50Q的結構。傳遞軸50E的側表面由外殼50C和50D支承。驅動力傳遞軸50E具有與其相連的驅動力傳遞齒輪50F并被驅動力軸圍簧50G沿某個方向推動。驅動力傳遞結合部50L與驅動力傳遞軸50E同軸且成一個整體。因而,驅動力傳遞軸50E可與驅動力傳遞結合部50L同心地轉動。
如圖4所示,結合部50L成環(huán)形。當黑色顯影盒21被裝到裝置主機80上時,結合部50L的環(huán)形部與環(huán)形顯影盒21B的結合部21BV相連。于是相對主機80在后側固定了顯影盒21B。
另一方面,黑色顯影盒21B中的凹形卡口21BG在兩端受到顯影輥驅動支座21BI、21BJ的支承。顯影輥驅動支座21BI由成型于外殼21BR內(nèi)的驅動力輸入結合部21BV支承。凹形卡口21BG的轉動中心與驅動力傳遞結合部50L同心。凹形卡口21BG設置在外殼21BI外表面內(nèi)。這是因為驅動力傳遞結合部50L的環(huán)形部與其相連的緣故。
在這種結構中,當驅動力傳遞結合部50L被插入驅動力輸入結合部21BV中時,驅動力傳遞軸50E與顯影輥驅動齒輪21BG同心地轉動。顯影輥驅動齒輪21BG驅動顯影輥齒輪(圖6)以使顯影輥21BS轉動。在此實施例中,黑色顯影盒21B的驅動力傳遞是以匹配連接方式實現(xiàn)的,從而可以降低顯影輥21BS轉動的非一致性。
在此實施例中,驅動力傳遞軸50E的一端具有一個帶兩個切削面的I形結構50EI(圖4)。另一方面,顯影輥驅動齒輪21BG的一端在對稱位置上具有兩個壁部21BG1(圖7)。當插入黑色顯影盒21B時,I形結構的軸端面被插入到顯影輥驅動齒輪21BG的壁部21BG1之間以傳遞驅動力。
當驅動力傳遞軸50E的軸端面50EL在插入黑色顯影盒21B時未同相地對準顯影輥驅動齒輪21B的壁部21BG1時,驅動力傳遞軸50E的軸端面50EL阻礙了顯影輥驅動齒輪21BG的壁部21BG1,結果未實現(xiàn)驅動力傳遞。但是在此實施例中,驅動力傳遞軸50E沿某方向受到圍簧50G的壓靠,所以當驅動力傳遞軸50E轉動一定程度時,軸端面50EL在驅動齒輪21BG的壁部21BG1之間相連,從而實現(xiàn)了驅動力傳遞。
當用戶將黑色顯影盒21B推入擺動導向部50后側時,驅動力輸入結合部21BV和第二定位孔21BD與驅動力傳遞結合部50L和第二定位軸50K配合。通過這兩個定位部而相對擺動導向部50將黑色顯影盒21B準確地定位,在垂直于感光鼓基線的方向上確定其位置。
在此實施例中,在最終確定定位前,完成快門21BO的開啟操作。
在擺動導向架50A的后側設有一個用于黑色顯影盒的調(diào)節(jié)件50I。此調(diào)節(jié)件50I與成型于黑色顯影盒21B后側上的結合部21BW相連。通過這種連接,黑色顯影盒21B在感光鼓基線的方向上被限制在其位置上。
如圖10所示,當用戶將黑色顯影盒21B向后推時,黑色顯影盒的彈性調(diào)節(jié)件50I進入結合部21BW中,從而用戶感覺到黑色顯影盒21B被置于正常位置上。當擺桿51轉動而使黑色顯影顯影盒21B和擺動導向部50擺動時,調(diào)節(jié)件50I防止黑色顯影盒21B偏向用戶。
在這種情況下,當用戶轉動擺桿51而使擺動導向架50A擺入預定位置時,固定在驅動力傳遞軸50E上的驅動力傳遞齒輪50F與安裝在主機80的傳動機構56中的且與驅動力源(未示出)相連的黑色顯影盒所用驅動齒輪57嚙合。于是,驅動力傳遞齒輪50F與驅動力源相連而使顯影輥21BS轉動。
如圖14和15所示的驅動機構56設有一個與驅動力源(未示出)相連的彩色顯影盒所用驅動齒輪58和一個感光鼓所用齒輪59以便將驅動力傳遞給顯影盒21M、21C、21Y和感光鼓15。
黑色顯影盒在前側的定位如圖7和8所示,用于黑色顯影盒21B的前外殼21BF設有一個用作黑色顯影盒21B的擺動中心的細長孔21BY。當黑色顯影盒21B被插入擺動導向部50中時,細長孔21BY起到了在主機80前側80a與固定在側板60上的擺軸54相連的結合部的作用。
由于主機80和黑色顯影盒的零件精度的原因,不可能完全消除感光鼓基線和樞轉軸線之間的平行誤差。所以在此實施例中,開設細長孔21BY以提供大致與零件誤差匹配的0.5-1.0mm的間隙。
如圖13所示,細長孔21BY的方向基本與一弧形70的切線方向同向,所述弧形的中心在黑色顯影盒(間隙輥21S)和感光鼓15之間的接觸位置上,所述弧形穿過黑色顯影盒21B的擺動中心。
換句話說,從在黑色顯影盒21B和感光鼓15之間的接觸位置到細長孔21BY任一部分的距離(半徑或臂長)是不變的。根據(jù)細長孔21BY的這一方向,即使擺軸54偏向細長孔一側,也可以減小感光鼓15基線和顯影輥21BS基線之間的平行誤差。
將黑色顯影盒調(diào)到顯影位置上如上所述,當用戶在插入且固定黑色顯影盒的過程中使擺桿51順時針轉動時,黑色顯影盒21B和擺動導向架50A一起向下擺動。此時,安裝在顯影輥21BS兩端的間隙輥21S(圖11)與感光鼓15接觸。
間隙輥15的直徑略大于顯影輥21BS直徑,因而在顯影輥21BS和感光鼓15之間產(chǎn)生了小縫隙。
如圖7所示,黑色顯影盒21B在后側外殼21BR的側表面上暴露地設有觸點21BU1、21BU2以便由主機80施加偏電壓并檢測色粉余量。觸點21BU1是顯影偏電壓觸點。當將黑色顯影盒21B裝到主機80上時,顯影偏電壓觸點21BU1與安裝在主機80中的、以下將描述的主機顯影偏電壓觸點接頭62a(圖14)相連。它從主機80中接收待加給顯影輥21BS的偏電壓。觸點21BU2是余量檢測觸點。當將黑色顯影盒21B裝到主機80上時,經(jīng)顯影偏電壓觸點21BU1給顯影輥21B施加顯影偏電壓,余量檢測觸點21BU2將待傳輸?shù)碾娦盘杺鹘o裝在主機80中的檢測器(未示出)。檢測器(未示出)通過下述的主機色粉余量檢測接頭62b(圖14)求出電信號值,從而主機80可檢測出色粉盛放部21BK中的色粉余量小于預定量。當主機80檢測到色粉盛放部21BK中的色粉余量小于第一預定量時,主機80告知用戶需要更換黑色顯影盒21B(例如,通過閃光)(水平1)。隨后,當主機80檢測到色粉盛放部21BK中的色粉余量小于第二預定量時,裝置的主機80被斷電(水平2)。
電信號是根據(jù)顯影輥21BS和天線(未示出)的靜電量產(chǎn)生的。
另一方面,主機觸點接頭62a、62b設置在主機80后側。黑色顯影盒21B的觸點21BU1、21BU2和主機觸點接頭62a、62b彼此接觸,從而在它們之間建立了電連接。
如圖12和13所示,擺桿51的方向是豎直的并遮蓋住了黑色顯影盒的插入口63的一部分。因此,即使用戶試圖拉出黑色顯影盒21B,黑色顯影盒觸及擺桿51而不會被取出。
于是當用戶將黑色顯影盒21B從主機中抽出時,擺桿51必須轉動到水平位置上。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將黑色顯影盒21B從主機80中拆下來。
黑色顯影盒的拆卸當要把黑色顯影盒21B從裝置主機80中拆下來時,擺桿51轉到水平位置上(圖3)。通過抽拉黑色顯影盒21B而將其移出。在此實施例中,如圖12所示,黑色顯影盒21B的前側外殼21BF帶有一個一體制成的且可用手指握住的把手21BX。因而,用戶可以用此把手21BX順利地將黑色顯影盒21B抽出來。
緊接在將黑色顯影盒21B從主機80中拉出來之前,開設在前側外殼21BF內(nèi)的細長孔21BY與擺軸54配合。即,黑色顯影盒21B在前側受到擺軸54的支承。于是,當細長孔21BY脫離擺軸54時,黑色顯影盒21B因其重力下降,從而黑色顯影盒21B受到擺動導向架50A的支承。
在此實施例中,擺軸54和細長孔21BY之間的配合段足夠長。具體地說,如圖9所示,當安裝黑色顯影盒21B時,且黑色顯影盒在后側超出插入口63的開口端面B時,在擺軸54(主機80的支承部)和細長孔21BY(顯影盒21B的前擺動中心)之間的配合段L的長度大于在顯影盒21B最靠近開口端面B的壁面C和開口端面B之間的距離L1。這樣一來,當細長孔21BY脫離擺軸54時,防止了黑色顯影盒的壁面C觸及構成插入口63開口的部件。
參見圖16、17和18來描述其它實施例。
圖16是沿黑色顯影盒的安裝方向的黑色顯影盒的側視圖(裝入主機中)。圖1是黑色顯影盒末端的側視圖(裝入主機中)。圖18是位于顯影位置上的黑色顯影盒的側視圖。
在此實施例中,細長孔21BY縱向(線L2)相對凹形卡口21BG中心和孔21BD中心之間的連接線L3所成角度約為5度-15度。上述角度最好在5度左右。
根據(jù)此實施例,當黑色顯影盒21B被裝入主機80的顯影位置上時,細長孔21BY的縱向(在圖18由箭頭L2表示)基本與顯影輥21BS被推向感光鼓15外表面的方向同向(在圖18中以箭頭L4表示)(在圖18中,線L2、L4基本平行)。
因此,即使在成像裝置P中存在裝配誤差、零件的誤差、黑色顯影盒21B的裝配誤差或其部件的誤差,仍然在細長孔21BY的范圍內(nèi)準確地將顯影盒21B安裝到顯影位置上,這是因為顯影輥21BS可移向和離開感光鼓15外表面(在圖18中由箭頭Y表示)。
在圖18中,17表示設有用于拔出色粉密封件(未示出)的把手(未示出)的部分。
黑色顯影盒21B在上述實施例中的定位總結如下1.對成型于感光鼓(15)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盒(21B),它可拆卸地安裝在電子照相成像裝置的主機(80)內(nèi),此顯影盒包括一個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件(如21BS);一個盛放待用于通過顯影件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過程中的色粉盛放部(如21BK);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一定位件配合的第一凹槽(如21BD),當沿該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一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前側端部(外殼21BR側);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二定位件配合的第二凹槽(如21BR1),當沿該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二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前側端部(外殼21BR側);一個設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的且從主機中接收驅動力以使顯影件轉動的驅動力接收部件件(21GB);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三定位件配合的第三凹槽(如21BY),當沿該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三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末端部(如外殼21BF側),其中所述第三凹槽設置在一個沿與顯影件縱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臂件(如21BF1)的自由端部中。
2.所述第一凹槽(如21BD)成細長孔形狀。
3.所述第二凹槽(21BR1)成環(huán)形。
4.所述第三凹槽(21BY)成細長孔形狀。
5.第三凹槽(如21BY)的細長孔的縱向與連接第一凹槽(如21BD)中心和第二凹槽(21BR1)中心的連線的夾角約為5.0度-15.0度。
6.顯影盒還包括第一導向部(如21BC1)和第二導向部(如21BC2),所述導向部沿顯影件縱向延伸且用于在沿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安裝到主機上時對顯影盒進行導向。
7.第一凹槽(21BD)的細長孔結構的縱向基本指向第二凹槽(如21BR1)。
8.第二凹槽(如21BR1)的直徑大于沿細長孔結構的縱向測得的第一凹槽(21BD)長度。
9.第一凹槽(21BD)長度不小于約9.0mm,其寬度約為7.0-9.0mm,第二凹槽(如21BR1)直徑約為8.0-10.0mm。
10.第三凹槽(21BY)長度約為8.0-10.0mm,其寬度約為7.0-9.0mm。
11.主機(如80)包括一個用于支承顯影盒(21B)的擺動支承件(50),此擺動支承件可繞軸(54,55)而在將顯影盒置于工作位置的顯影位置和將其撤離工作位置的回縮位置之間擺動,其中第一定位件(50K)和第二定位件(50L)設置在所述擺動支承件的后側上,第三定位件(54)設置在軸的延伸段上。
12.第一凹槽(21BD)沿與顯影件縱向交叉的方向設置在顯影件的一個縱向端頭附近,第二凹槽(如21BR1)設置在色粉盛放部(21BK)的一個縱向端頭上。
13.顯影盒還包括一個外露的顯影偏電壓觸點(21BU1),當將顯影盒裝入主機時,所述顯影偏電壓觸點位于顯影盒的一端且用于從主機中接收待加給顯影件的顯影偏電壓。
14.顯影盒還包括一個外露的色粉余量檢測觸點(21BV2),所述檢測觸點位于顯影盒的一端且用于使主機檢測出在色粉盛放部中的色粉余量,所述色粉余量檢測觸點與顯影偏電壓觸點(21BU1)并列設置。
15.顯影盒還包括一個移動于一用于遮蓋顯影件表面的遮蓋位置和一用于顯露顯影件表面的且從所述遮蓋位置后撤的暴露位置之間的快門(21BO),其中用于支承所述快門一縱向端的第一支承臂(21BP)的第一轉動中心(21BP2)與用于支承該快門另一縱向端的第二支承臂(21BQ)的第二轉動中心(21BQ1)位于顯影盒的一個縱向端上。
黑色顯影盒在實施例中的驅動力傳遞總結如下1.對成型于感光鼓(如15)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盒(21B),它可拆卸地安裝在電子照相成像裝置的主機(80)內(nèi),此顯影盒包括一個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件(如21BS);一個盛放待用于通過顯影件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過程中的色粉盛放部(如21BK);一個用于在將顯影盒裝入主機時從主機中接收驅動力以使顯影件轉動的驅動力接收部件(21GB),當沿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該驅動力接收部件設置在顯影盒的前端(21BR側);一個外露的顯影偏電壓觸點(21B1),當將顯影盒裝入主機時,所述顯影偏電壓觸點位于顯影盒的前端且用于從主機中接收待加給顯影件的顯影偏電壓,其中驅動力接收部件沿顯影件縱向設置在顯影偏電壓觸點內(nèi)。由于驅動力接收部件設置在凹槽內(nèi)而不易受損,所以可以保持轉動精度不變。
2.驅動力接收部件(21BG)設置在一個開設于顯影架內(nèi)的孔(21BR1)內(nèi),當將顯影盒裝入主機時,該孔與設置在主機中的定位件(如50L)配合。
3.驅動力接收部件成環(huán)形件形狀(21BG),環(huán)形件的軸所在位置不同于作為顯影件的顯影輥(21BS)的軸的位置,其中環(huán)形件與在主機中可軸向移動的驅動力傳遞件(如50E)相連,通過驅動力傳遞件的轉動而使環(huán)形件轉動。
4.環(huán)形件(21BG)收到的驅動力經(jīng)與顯影輥同軸安裝的齒輪(50F)而傳遞給顯影輥(21BS)。
5.顯影盒還包括一個外露的色粉余量檢測觸點(21BU2),所述檢測觸點用于使主機檢測出在色粉盛放部中的色粉余量且與顯影偏電壓觸點(21BU1)并列設置。
6.驅動力接收部件(21BG1)的自由端以8.0-18.0mm的間距設置在顯影偏電壓觸點(21BU1)內(nèi)。于是,當通過縱向移動黑色顯影盒將其裝入時,驅動力接收部件21BG和驅動力傳遞件50E可以在定位件50L將顯影盒準確定位后相連。此外,在定位后,電觸點21BU1、21BU2可與主機接頭62a、62b接通。
7.顯影盒還包括一個移動于一用于遮蓋顯影件表面的遮蓋位置和一用于顯露顯影件表面的且從所述遮蓋位置后撤的暴露位置之間的快門(21BO),其中用于支承所述快門一縱向端的第一支承臂(21BP)的第一轉動中心(21BP2)與用于支承該快門另一縱向端的第二支承臂(21BQ)的第二轉動中心(21BQ1)位于顯影盒的一個縱向端上。
8.顯影盒還在顯影盒另一端設有一個把手(21BX),當將顯影盒裝入主機中或從主機中拆下來時,可利用此把手。
9.顯影盒還包括第二把手,它位于顯影盒的另一端且用于拔出色粉密封件以便非密封地封閉色粉盛放部的色粉輸入口(21BK1),其中在開始利用顯影盒前通過用第二把手拔出色粉密封件而打開色粉輸入口,以便將色粉從色粉盛放部中輸送給顯影件。
上述實施例是作為例子用于彩色成像裝置的,但是本發(fā)明可用于單色成像裝置。在上述實施例中是以黑色顯影盒為例的,而本發(fā)明也適用于彩色顯影盒。
在上述實施例中是以打印機為例的,而本發(fā)明適用于復印機、傳真機或其它電子照相記錄系統(tǒng)的成像裝置。
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通過沿彩色成像裝置的擺動導向部插入或抽拉而正確地裝卸顯影盒。因此,在彩色成像裝置中,可以簡單第裝卸盛放大量色粉的黑色顯影盒。
由于擺動導向部的擺軸平行于電子照相用感光鼓的基線,所以簡單地確保了顯影盒的顯影輥和電子照相用感光鼓的平行度,從而可以正確地固定成像裝置的主機和顯影盒,因而可以產(chǎn)生高質量圖像。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改善了相對電子成像裝置主機的顯影盒定位情況。
盡管參考所披露的結構來描述本發(fā)明,但是本發(fā)明不局限于所述細節(jié),本申請意圖覆蓋那些可能落在下述權利要求范圍或下述權利要求的改進方案的目的內(nèi)的改進或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盒,它可拆卸地安裝在電子照相成像裝置的主機內(nèi),此顯影盒包括一個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件;一個盛放待用于通過顯影件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過程中的色粉盛放部;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一定位件配合的第一凹槽,當沿該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一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前側端部上;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二定位件配合的第二凹槽,當沿該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二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前側端部;一個設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的且從主機中接收驅動力以使顯影件轉動的驅動力接收部件;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三定位件配合的第三凹槽,當沿該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三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末端部,其中所述第三凹槽設置在一個沿與顯影件縱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臂件的自由端部內(nè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成細長孔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成環(huán)形結構。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成細長孔結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第三凹槽的細長孔的縱向與連接第一凹槽中心和第二凹槽中心的連線的夾角約為5.0度-15.0度。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顯影盒還包括第一導向部和第二導向部,所述導向部沿顯影件縱向延伸且用于在沿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安裝到主機上時對顯影盒進行導向。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的細長孔結構的縱向基本指向第二凹槽。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第二凹槽的直徑大于沿細長孔結構的縱向測得的第一凹槽長度。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長度不小于約9.0mm,其寬度約為7.0-9.0mm,第二凹槽直徑約為8.0-10.0mm。
10.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第三凹槽長度約為8.0-10.0mm,其寬度約為7.0-9.0mm。
11.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主機包括一個用于支承顯影盒的擺動支承件,此擺動支承件可繞軸而在將顯影盒置于工作位置的顯影位置和將其撤離工作位置的回縮位置之間擺動,其中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設置在所述擺動支承件的后側上,第三定位件設置在軸的延伸段上。
12.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沿與顯影件縱向交叉的方向設置在顯影件的一個縱向端頭附近,第二凹槽設置在色粉盛放部的一個縱向端上。
13.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顯影盒還包括一個外露的顯影偏電壓觸點,當將顯影盒裝入主機時,所述顯影偏電壓觸點位于顯影盒的一端且用于從主機中接收待加給顯影件的顯影偏電壓。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顯影盒還包括一個外露的色粉余量檢測觸點,所述檢測觸點位于顯影盒的一端且用于使主機檢測出在色粉盛放部中的色粉余量,所述色粉余量檢測觸點與顯影偏電壓觸點并列設置。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顯影盒還包括一個移動于一用于遮蓋顯影件表面的遮蓋位置和一用于顯露顯影件表面的且從所述遮蓋位置后撤的暴露位置之間的快門,其中用于支承所述快門一縱向端的第一支承臂的第一轉動中心與用于支承該快門另一縱向端的第二支承臂的第二轉動中心位于顯影盒的一個縱向端上。
16.一種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盒,它可拆卸地安裝在電子照相成像裝置的主機內(nèi),此顯影盒包括一個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輥;一個盛放待用于通過顯影件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過程中的色粉盛放部;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一定位件配合的細長孔形第一凹槽,當沿該顯影輥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一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前側端部上;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二定位件配合的圓孔形第二凹槽,當沿該顯影輥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二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前側端部上;一個設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的且從主機中接收驅動力以使顯影輥轉動的驅動力接收部件;其中第一凹槽的細長孔結構的縱向基本指向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直徑大于沿細長孔結構的縱向測得的第一凹槽長度,第一凹槽沿與顯影輥縱向交叉的方向設置在顯影輥的一端附近,第二凹槽設置在色粉盛放部的一個縱向端上;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三定位件配合的細長孔形第三凹槽,當沿該顯影輥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三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末端部上,其中所述第三凹槽設置在一個沿與顯影輥縱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臂件的自由端部內(nèi);第一導向部和第二導向部,所述導向部沿顯影輥縱向延伸且用于在沿顯影輥縱向將顯影盒安裝到主機上時對顯影盒進行導向;一個外露的顯影偏電壓觸點,當將顯影盒裝入主機時,所述顯影偏電壓觸點位于顯影盒的一端且用于從主機中接收待加給顯影輥的顯影偏電壓。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第三凹槽的細長孔的縱向與連接第一凹槽中心和第二凹槽中心的連線的夾角約為5.0度-15.0度。
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長度不小于約9.0mm,其寬度約為7.0-9.0mm,第二凹槽直徑約為8.0-10.0mm。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第三凹槽長度約為8.0-10.0mm,其寬度約為7.0-9.0mm。
20.如權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主機包括一個用于支承顯影盒的擺動支承件,此擺動支承件可繞軸而在將顯影盒置于工作位置的顯影位置和將其撤離工作位置的回縮位置之間擺動,其中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設置在所述擺動支承件的后側上,第三定位件設置在軸的延伸段上。
21.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一個外露的顯影偏電壓觸點,當將顯影盒裝入主機時,所述顯影偏電壓觸點位于顯影盒的一端且用于從主機中接收待加給顯影輥的顯影偏電壓。
22.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顯影盒還包括一個移動于一用于遮蓋顯影件表面的遮蓋位置和一用于顯露顯影件表面的且從所述遮蓋位置后撤的暴露位置之間的快門,其中用于支承所述快門一縱向端的第一支承臂的第一轉動中心與用于支承該快門另一縱向端的第二支承臂的第二轉動中心位于顯影盒的一個縱向端上。
23.一種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盒,它可拆卸地安裝在電子照相成像裝置的主機內(nèi),其中主機包括一個用于支承顯影盒的擺動支承件,此擺動支承件可繞軸而在將顯影盒置于工作位置的顯影位置和將其撤離工作位置的回縮位置之間擺動,其中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擺動支承件的后側上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和設置在軸的延伸段上的第三定位件,該顯影盒包括(a)一個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輥;(b)一個盛放待用于通過顯影件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過程中的色粉盛放部;(c)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一定位件配合的細長孔形第一凹槽,當沿該顯影輥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一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前側端部上;(d)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二定位件配合的圓孔形第二凹槽,當沿該顯影輥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二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前側端部上;一個設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的且從主機中接收驅動力以使顯影輥轉動的驅動力接收部件;其中第一凹槽的細長孔結構的縱向基本指向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直徑大于沿細長孔結構的縱向測得的第一凹槽長度,第一凹槽沿與顯影輥縱向交叉的方向設置在顯影輥的一端附近,第二凹槽設置在色粉盛放部的一個縱向端上;(e)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三定位件配合的細長孔形第三凹槽,當沿該顯影輥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三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末端部上,其中所述第三凹槽設置在一個沿與顯影輥縱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臂件的自由端部內(nèi),第三凹槽的細長孔的縱向與連接第一凹槽中心和第二凹槽中心的連線的夾角約為5.0度-15.0度;(f)第一導向部和第二導向部,所述導向部沿顯影輥縱向延伸且用于在沿顯影輥縱向將顯影盒安裝到主機上時對顯影盒進行導向;(g)一個外露的顯影偏電壓觸點,當將顯影盒裝入主機時,所述顯影偏電壓觸點位于顯影盒的一端且用于從主機中接收待加給顯影輥的顯影偏電壓;(h)一個外露的色粉余量檢測觸點,所述檢測觸點位于顯影盒的一端且用于使主機檢測出在色粉盛放部中的色粉余量,所述色粉余量檢測觸點與顯影偏電壓觸點并列設置;(i)一個移動于一用于遮蓋顯影件表面的遮蓋位置和一用于顯露顯影件表面的且從所述遮蓋位置后撤的暴露位置之間的快門;(j)用于支承所述快門一縱向端的第一支承臂的第一轉動中心與用于支承該快門另一縱向端的第二支承臂的第二轉動中心,它們位于顯影盒的一個縱向端上。
24.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長度不小于約9.0mm,其寬度約為7.0-9.0mm,第二凹槽直徑約為8.0-10.0mm。
25.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顯影盒,其特征在于第三凹槽長度約為8.0-10.0mm,其寬度約為7.0-9.0mm。
26.一種用于在記錄材料上形成圖像的且一個顯影盒可拆卸地安裝在其上的電子照相成像裝置,該裝置包括a.一個用于送進記錄材料的送進部;b.一個用于傳遞驅動力的驅動力傳遞件;c.一個用于安裝顯影盒的安裝件,顯影盒包括一個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件;一個盛放待用于通過顯影件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過程中的色粉盛放部;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一定位件配合的第一凹槽,當沿該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一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前側端部上;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二定位件配合的第二凹槽,當沿該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二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前側端部;一個設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的且從主機中接收驅動力以使顯影件轉動的驅動力接收部件;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三定位件配合的第三凹槽,當沿該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三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末端部,其中所述第三凹槽設置在一個沿與顯影件縱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臂件的自由端部內(nèi)。
27.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此擺動支承件可繞軸而在一將顯影盒置于工作位置的顯影位置和一將其撤離工作位置的回縮位置之間擺動,其中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設置在所述擺動支承件的后側上,第三定位件設置在軸的延伸段上。
28.一種用于在記錄材料上形成圖像的且一個顯影盒可拆卸地安裝在其上的電子照相成像裝置,該裝置包括a.一個用于送進記錄材料的送進部;b.一個用于傳遞驅動力的驅動力傳遞件;c.一個用于安裝顯影盒的安裝件,顯影盒包括一個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輥;一個盛放待用于通過顯影輥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過程中的色粉盛放部;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一定位件配合的細長孔形第一凹槽,當沿該顯影輥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一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前側端部上;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二定位件配合的圓孔形第二凹槽,當沿該顯影輥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二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前側端部;一個設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的且從主機中接收驅動力以使顯影輥轉動的驅動力接收部件;其中第一凹槽的細長孔結構的縱向基本指向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直徑大于沿細長孔結構的縱向測得的第一凹槽長度,第一凹槽沿與顯影輥縱向交叉的方向設置在顯影輥的一端附近,第二凹槽設置在色粉盛放部的一個縱向端上;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三定位件配合的細長孔形第三凹槽,當沿該顯影輥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三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末端部,其中所述第三凹槽設置在一個沿與顯影輥縱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臂件的自由端部內(nèi);第一導向部和第二導向部,所述導向部沿顯影輥縱向延伸且用于在沿顯影輥縱向將顯影盒安裝到主機上時對顯影盒進行導向;一個外露的顯影偏電壓觸點,當將顯影盒裝入主機時,所述顯影偏電壓觸點位于顯影盒的一端且用于從主機中接收待加給顯影輥的顯影偏電壓。
29.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此擺動支承件可繞軸而在一將顯影盒置于工作位置的顯影位置和一將其撤離工作位置的回縮位置之間擺動,其中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設置在所述擺動支承件的后側上,第三定位件設置在軸的延伸段上。
30.一種用于在記錄材料上形成圖像的且一個顯影盒可拆卸地安裝在其上的電子照相成像裝置,該裝置包括a.一個用于送進記錄材料的送進部;b.一個用于傳遞驅動力的驅動力傳遞件;c.此擺動支承件可繞軸而在一將顯影盒置于工作位置的顯影位置和一將其撤離工作位置的回縮位置之間擺動;d.一個設置在擺動支承件后側上的第一定位件;e.一個設置在擺動支承件后側上的第二定位件;f.一個設置在軸延長段上的第三定位件;g.一個用于安裝顯影盒的安裝件,該顯影盒包括一個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輥;一個盛放待用于通過顯影輥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過程中的色粉盛放部;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一定位件配合的細長孔形第一凹槽,當沿該顯影輥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一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前側端部上;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二定位件配合的圓孔形第二凹槽,當沿該顯影輥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二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前側端部;一個設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的且從主機中接收驅動力以使顯影輥轉動的驅動力接收部件;其中第一凹槽的細長孔結構的縱向基本指向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直徑大于沿細長孔結構的縱向測得的第一凹槽長度,第一凹槽沿與顯影輥縱向交叉的方向設置在顯影輥的一端附近,第二凹槽設置在色粉盛放部的一個縱向端上;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三定位件配合的細長孔形第三凹槽,當沿該顯影輥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三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末端部,其中所述第三凹槽設置在一個沿與顯影輥縱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臂件的自由端部內(nèi),第三凹槽的細長孔的縱向與連接第一凹槽中心和第二凹槽中心的連線的夾角約為5.0度-15.0度;第一導向部和第二導向部,所述導向部沿顯影輥縱向延伸且用于在沿顯影輥縱向將顯影盒安裝到主機上時對顯影盒進行導向;一個外露的顯影偏電壓觸點,當將顯影盒裝入主機時,所述顯影偏電壓觸點位于顯影盒的一端且用于從主機中接收待加給顯影輥的顯影偏電壓;一個外露的色粉余量檢測觸點,所述檢測觸點位于顯影盒的一端且用于使主機檢測出在色粉盛放部中的色粉余量,所述色粉余量檢測觸點與顯影偏電壓觸點并列設置;一個移動于一用于遮蓋顯影件表面的遮蓋位置和一用于顯露顯影件表面的且從所述遮蓋位置后撤的暴露位置之間的快門;用于支承所述快門一縱向端的第一支承臂的第一轉動中心與用于支承該快門另一縱向端的第二支承臂的第二轉動中心,它們設置在顯影盒的一個縱向端上。
全文摘要
一種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盒,它可拆卸地安裝在電子照相成像裝置的主機內(nèi),此顯影盒包括:一個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的顯影件;一個盛放待用于通過顯影件對成型于感光鼓上的潛影進行顯影處理過程中的色粉盛放部;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一定位件配合的第一凹槽,當沿該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一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前側端部上;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二定位件配合的第二凹槽,當沿該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二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前側端部;一個設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的且從主機中接收驅動力以使顯影件轉動的驅動力接收部件;一個用于與設置在主機內(nèi)的第三定位件配合的第三凹槽,當沿該顯影件縱向將顯影盒裝到主機上時,所述第三凹槽設置在該顯影盒的末端部,其中所述第三凹槽設置在一個沿與顯影件縱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臂件的自由端部內(nèi)。
文檔編號G03G21/16GK1182895SQ97122798
公開日1998年5月27日 申請日期1997年9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1996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磯部裕順, 星信晴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