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像用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有關于一種攝像用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特別是有關于一種應 用于可攜裝置上的攝像用光學鏡頭以及取像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藉由科技的進步,現(xiàn)在的電子產品發(fā)展的趨勢主要朝向小型化,例如數(shù)位相機 (Digital Still Camera)、網絡相機(Web Camera)、行動電話鏡頭(Mobile Phone Camera) 等,使用者需求較小型且低成本的光學鏡頭組外,同時也希望具有良好的像差修正能力,具 高分辨率、高成像質量的光學鏡頭組。
[0003] 在小型電子產品的攝像用光學鏡頭,已知上有二鏡片式、三鏡片式、四鏡片式及五 鏡片式以上的不同設計,然而以成像質量考慮,四鏡片式及五鏡片式光學鏡頭在像差修正、 光學傳遞函數(shù)MTF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性能上較具優(yōu)勢。
[0004] 其中以五鏡片式攝像用光學鏡頭而言,由于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設計為凸面,提高 了鏡片表面裸露于環(huán)境中造成鏡片損傷的機率,進而導致鏡片損傷所造成成像質量的下 滑;同時第四透鏡設計為正透鏡,而無法有效發(fā)散整體系統(tǒng)的光束以擴大鏡片有效面積范 圍,且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并無雙非球面設計,無法使高階非球面系數(shù)達到最佳效能而有 效修正像散、畸變等外圍像差,特別是無法修正大視角時周邊的像差。
【發(fā)明內容】
[0005]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鏡頭,可減少鏡片表面裸露 于環(huán)境中造成鏡片損傷的機率,進而避免鏡片損傷所導致的成像質量下滑。
[0006]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鏡頭,可借由發(fā)散整體 系統(tǒng)的光束擴大鏡片有效面積范圍,并有效修正像散、畸變等外圍像差,尤其是大視角時周 邊的像差可獲得較良好的修正。
[0007]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攝像用光學鏡頭,由物側至像側依序 包含:一第一透鏡,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具有負屈 折力的第四透鏡,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以及一第五透鏡,其像側表面于近光 軸處為凹面并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鏡 與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距離小于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距離;且攝像用光學鏡 頭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且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0,第四透鏡的焦 距為f4,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為TL,攝像用光學鏡頭的最大像高為 ImgH,并滿足下列條件:-2. 0〈R10/f4〈0 ;以及 TL/ImgH〈2. 5。
[0008]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
[0009] -電子感光元件,設置于攝像用光學鏡頭的一成像面;以及
[0010] -攝像用光學鏡頭,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 為凹面;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具有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 為非球面;以及一第五透鏡,其像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并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物 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距離小于第二透鏡 與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距離;且所述攝像用光學鏡頭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且所 述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0,所述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所述第一透鏡物側表 面至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為TL,所述攝像用光學鏡頭的最大像高為ImgH,并滿足下列條 件:-2. 0〈R10/f4〈0 ;以及 TL/ImgH〈2. 5。 toon] 本發(fā)明又提供一種可攜裝置,包含一取像裝置,其包含:
[0012] -電子感光元件,設置于攝像用光學鏡頭的一成像面;以及
[0013] -攝像用光學鏡頭,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
[0014] -第一透鏡,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
[0015] -第二透鏡;
[0016] 一第三透鏡;
[0017] -具有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以及
[0018] 一第五透鏡,其像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并設置有至少一個反曲點,其物側表 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
[0019] 所述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距離小于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 距離;且所述攝像用光學鏡頭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總數(shù)為五片;且所述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 曲率半徑為R10,所述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所述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在光軸上的 距離為TL,所述攝像用光學鏡頭的最大像高為ImgH,并滿足下列條件:
[0020] -2. 0〈R10/f4〈0 ;以及 TL/ImgH〈2. 5。
[0021] 再一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鏡頭,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具有正屈 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一第二透 鏡,其像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一第三透鏡;一具有負屈折力的第四透鏡,其物側表面 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以及一第五透鏡,其像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并設置有至少一 個反曲點,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所述攝像用光學鏡頭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總 數(shù)為五片;且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0,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第一透鏡物側表 面至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為TL,攝像用光學鏡頭的最大像高為ImgH,第一透鏡的物側表 面曲率半徑為Rl,第一透鏡的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2,并滿足下列條件:
[0022] -2. 0<R10/f4<0 ;
[0023] TL/ImgH〈2. 5 ;以及
[0024] L 00〈(R1+R2) AR1_R2)〈3. 00。
[0025] 當R10/f4滿足上述條件時,可借由發(fā)散整體系統(tǒng)的光束,以擴大鏡片有效面積范 圍,并配合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的雙非球面設計,使高階非球面系數(shù)達到最佳效能,以有效 修正像散、畸變等外圍像差,尤其是大視角時周邊的像差可借此獲得較良好的修正。
[0026] 當TL/ImgH滿足上述條件時,有利于維持攝像用光學鏡頭的小型化。
[0027] 當(R1+R2V(R1_R2)滿足上述條件時,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的曲率較 合適,使整體系統(tǒng)總長度不至于過長。
【附圖說明】
[0028] 圖IA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示意圖;
[0029] 圖I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30] 圖2A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示意圖;
[0031] 圖2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32] 圖3A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示意圖;
[0033] 圖3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34] 圖4A為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示意圖;
[0035] 圖4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36] 圖5A為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示意圖;
[0037] 圖5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38] 圖6A為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示意圖;
[0039] 圖6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40] 圖7A為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示意圖;
[0041] 圖7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42] 圖8A為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示意圖;
[0043] 圖8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0044] 圖9為本發(fā)明依照圖IA的攝像用光學鏡頭中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上,其切線垂直 于光軸的切點,且該切點不位于光軸上,該切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的示意圖;
[0045] 圖10為本發(fā)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可攜裝置的示意圖;
[0046] 圖11為本發(fā)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可攜裝置的示意圖。
[0047]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48] 10、20:可攜裝置 11、21 :取像裝置
[0049]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光圈
[0050]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 :第一透鏡
[0051]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 :物側表面
[0052] 112、212、312、412、512、612、712、812 :像側表面
[0053]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 :第二透鏡
[0054] 121、221、321、421、521、621、721、821 :物側表面
[0055] 122、222、322、422、522、622、722、822 :像側表面
[0056]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 :第三透鏡
[0057] 131、231、331、431、531、631、731、831 :物側表面
[0058] 132、232、332、432、532、632、732、832 :像側表面
[0059]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 :第四透鏡
[0060] 141、241、341、441、541、641、741、841 :物側表面
[0061] 142、242、342、442、542、642、742、842 :像側表面
[0062]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 :第五透鏡
[0063] 151、251、351、451、551、651、751、851 :物側表面
[0064] 152、252、352、452、552、652、752、852 :像側表面
[0065] 160、260、360、460、560、660、760、860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
[0066] 170、270、370、470、570、670、770、870 :成像面
[0067] 180、280、380、480、580、680、780、880 :電子感光元件
[0068] f :攝像用光學鏡頭的焦距
[0069] Fno :攝像用光學鏡頭的光圈值
[0070] HFOV :攝像用光學鏡頭中最大視角的一半
[0071] Π :第一透鏡的焦距
[0072] f3 :第三透鏡的焦距
[0073] f4:第四透鏡的焦距
[0074] Rl :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曲率半徑
[0075] R2 :第一透鏡的像側表面曲率半徑
[0076] RlO :第五透鏡的像側表面曲率半徑
[0077] T12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0078] T23 :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0079] T34 :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0080] T45 :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0081] CTl :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0082] CT2 :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0083] CT3 :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0084] CT4 :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0085] CT5 :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
[0086] V2 :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
[0087] V4:第四透鏡的色散系數(shù)
當前第1頁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