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LED照明模塊,特別是涉及一種非光學軸線對 稱的LED照明模塊。二、背景技術LED光源照明技術,由于節(jié)能的特性,其應用是越來越廣泛。LED光 源發(fā)出的光線,需要用光學器件的折射或反射,才能有效地投射到照明區(qū)域。由于LED光源 是以光學軸線對稱地發(fā)光,這些光學器件通常也以光學軸線對稱的方式來設計,使照明區(qū) 域同樣具有光學軸線對稱的分布。但越來越多LED光源的應用,需要對非光學軸線對稱的空間區(qū)域來照明。為減少 光線在非該區(qū)域的散射,提高該區(qū)域的照度,應以非光學軸線對稱的方式來設計,而這是使 用光學軸線對稱的光學器件所無法達到的。
三、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獨特、能 有效地將LED光源發(fā)出的光線匯集于非光學軸線對稱的空間區(qū)域、減少光線散失且提高照 明度的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含有LED光源和輔助光學系統(tǒng),所述輔助光 學系統(tǒng)包括底面、光學器件和兩個反射平面,其中,所述兩個反射平面垂直于所述底面,并 且,所述兩個反射平面之間具有夾角,其一側邊相交,該交接線為光學軸線,其另一側邊和 頂端均與所述光學器件連接,所述兩個反射平面的下端與底面連接,所述光學器件為透鏡; 所述LED光源設置在所述底面上,所述LED光源發(fā)出的光線直接由光學器件輔助出射,或者 先經過兩個反射平面單次反射或者多次反射后,再經過光學器件輔助出射。所述光學器件為平面結構,或為曲面結構。所述平面結構為單一平面結構,或為多 個平面的連接組合結構;所述曲面結構為單一曲面結構,或為多個曲面的連接組合結構。所述光學器件的頂端與兩個反射平面匯交于所述光學軸線的一點上。所述LED光源為單個LED,或為多個LED的組合。本實用新型采用該技術方案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能有效地將LED光源發(fā)出的光線匯集于非光學軸線對稱的空間區(qū) 域內,減少光線散失,加強重點照明,同時充分利用LED光源的發(fā)光效能,達到節(jié)約能量的 效果。2、本實用新型在非光學軸線對稱的空間區(qū)域內,要達到一定的照明度,相較于一 般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可用較少數量的此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即可 達到照明要求,也就是減少LED光源使用的數量,降低了成本。3、本實用新型將光線匯集在對應的非光學軸線對稱的空間區(qū)域內,減少在非該空 間區(qū)域內的雜散光,也就是提高該空間區(qū)域照射的對比度。4、本實用新型采用一體化的設計,減少燈具組裝工序,利于商品化的應用,其使用 范圍廣,易于推廣,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圖1為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中光線路徑圖之一;圖3為圖1所示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中光線路徑圖之二 ;圖4為圖1所示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中光線路徑圖之三;圖5為圖1所示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中光線路徑圖之四;圖6為圖1所示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的空間區(qū)域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參見圖1 圖6,圖中,10-LED光源,11-底面,12-光學軸線,13-第一 反射平面,14-第二反射平面,15-光學器件,20-夾角,21-光線一,22-光線二,23-光線三, 24-光線四,25-非光學軸向對稱空間區(qū)域。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含有LED光源10和輔助光學系統(tǒng),輔助光學系統(tǒng) 包括底面11、光學器件15和兩個反射平面(第一反射平面13,第二反射平面14),其中,兩 個反射平面13、14垂直于底面11,并且,兩個反射平面13、14之間具有夾角20,其一側邊相 交,該交接線為光學軸線12,其另一側邊和頂端均與光學器件15連接,兩個反射平面13、14 的下端與底面10連接,形成封閉式一體化模塊,光學器件15為透鏡;LED光源10設置在兩 個反射平面13、14和光學器件15內的底面11上。光學器件15為平面結構,或為曲面結構。并且,平面結構為單一平面結構,或為多 個平面的連接組合結構;曲面結構為單一曲面結構,或為多個曲面的連接組合結構,根據需 要選取。根據需要,光學器件15的頂端與兩個反射平面13、14匯交于光學軸線12的一點 上。LED光源10為單個LED。LED光源10是以軸向對稱的發(fā)出光線,這些光線可直接由光學器件15輔助出射, 或者先經過兩個反射平面13、14單次反射或多次反射后,再經過光學器件15輔助出射。圖2表示由LED光源10發(fā)出的光線一 21,可直接經過光學器件15反射或折射后 出射。圖3表示由LED光源10發(fā)出的光線二 22,先經過第一反射平面13反射,再經由光學 器件15反射或折射后出射。圖4表示由LED光源10發(fā)出的光線三23,先經過第二反射平 面14反射,再經由光學器件15反射或折射后出射。圖5表示由LED光源10發(fā)出的光線四 24,經過第一反射面13及第二反射面間14多次反射,再經由光學器件15反射或折射后出 射。圖6表示由LED光源10以軸向對稱發(fā)出的光線,經由輔助光學系統(tǒng)反射或折射, 都可匯集到由此兩反射平面13、14的延伸,夾角20范圍內的非光學軸向對稱空間區(qū)域25。 如此可提高該非光學軸向對稱空間區(qū)域25的照明度。兩個反射平面13、14間的夾角20,可為任意角度,比如為5°、10°、15°、20°、 25°、30°、35°、40°、50°、60°、70°、90°、180° 或 270° 等等。只要此夾角 20 的角度, 能使LED光源10置放于兩個反射平面間13、14的光學器件15的內部,成為一體化封裝的 非軸對稱LED--10照明模塊。如此都可將LED光源10發(fā)出的光線,匯集在該夾角空間區(qū)域25的范圍內照明。光學器件15可為任意結構的透鏡。該透鏡表面可以是平面、曲面、fresnel面、平 面或曲面拼接等各種形狀。透鏡表面性質可為折射面或者反射面。無論該光學器件15為 何種結構的透鏡,由LED光源10發(fā)出的光線,都可以經兩個反射平面13、14及此光學器件 15反射或折射,匯集在兩個反射平面13、14的延伸,夾角20范圍內的非光學軸向對稱空間 區(qū)域25照明。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處不重述,不同之處在于LED 光源為多個LED的組合。改變光學器件的具體結構形式、改變兩個反射平面之間的夾角、以及改變LED光 源的設置位置和結構形式能夠組成多個實施例,均為本實用新型的常見變化,在此不一一 詳述。
權利要求一種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含有LED光源和輔助光學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輔助光學系統(tǒng)包括底面、光學器件和兩個反射平面,其中,所述兩個反射平面垂直于所述底面,并且,所述兩個反射平面之間具有夾角,其一側邊相交,該交接線為光學軸線,其另一側邊和頂端均與所述光學器件連接,所述兩個反射平面的下端與底面連接,所述光學器件為透鏡;所述LED光源設置在所述底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其特征是所述光學器件 為平面結構,或為曲面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其特征是所述平面結構 為單一平面結構,或為多個平面的連接組合結構;所述曲面結構為單一曲面結構,或為多個 曲面的連接組合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其特征是所述光學器件 的頂端與兩個反射平面匯交于所述光學軸線的一點上。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其特征是所述LED 光源為單個LED,或為多個LED的組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非光學軸線對稱的LED照明模塊,它含有LED光源和輔助光學系統(tǒng),所述輔助光學系統(tǒng)包括底面、光學器件和兩個反射平面,其中,所述兩個反射平面垂直于所述底面,并且,所述兩個反射平面之間具有夾角,其一側邊相交,該交接線為光學軸線,其另一側邊和頂端均與所述光學器件連接,所述兩個反射平面的下端與底面連接,所述光學器件為透鏡;所述LED光源設置在所述底面上,所述LED光源發(fā)出的光線直接由光學器件輔助出射,或者先經過兩個反射平面單次反射或者多次反射后,再經過光學器件輔助出射。本實用新型設計獨特、能有效地將LED光源發(fā)出的光線匯集于非光學軸線對稱的空間區(qū)域、減少光線散失且提高照明度,經濟效益良好。
文檔編號F21Y101/02GK201636568SQ20092025823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1月19日
發(fā)明者董春節(jié) 申請人:董春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