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切削刀具及其切削鑲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169375閱讀:27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切削刀具及其切削鑲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尤其是用于沿斜坡操作的一種切削刀具及其切削鑲塊。
      背景技術
      用來執(zhí)行沿斜坡操作的切削刀具是眾所周知的。這種切削刀具通常為端面銑刀和平面銑刀。在這些切削刀具中,至少一切削鑲塊被安裝和保持在設置在刀具前部內的鑲塊容納凹座中。在切削操作期間,當側切削刃工作時,作用在該切削鑲塊上的徑向切削力一般沿徑向向內地指向,借此推動該切削鑲塊緊靠徑向鄰接表面。因此,該切削力有助于將切削鑲塊固定在鑲塊容納凹座內部。同樣,當前切削刃工作時,作用在切削鑲塊上的軸向切削力一般沿軸向向后地指向,借此推動該切削鑲塊緊靠軸向鄰接表面。在這種情況下,切削力也有助于將切削鑲塊固定在鑲塊容納凹座內部。
      當執(zhí)行沿斜坡操作時,切削鑲塊利用承受沿軸向向后和沿徑向向外切削力的內切削刃。沿徑向向外指向的切削力傾向于推動切削鑲塊脫離該凹座,因此限制該切削鑲塊的切削走刀量和深度。
      為了提高將切削鑲塊保持在刀具內的能力,已經知道一些具有突出部的切削刀具,這些突出部與切削鑲塊下表面和切削鑲塊容納凹座底表面之間的多個溝槽互連。Mitchell的美國專利No.5,542,795中表示這種切削刀具的實例。
      在′795中披露一種能進行切入、傾斜和平面銑削操作的銑刀。該銑刀具有包括鑲塊座26的刀具主體12。每個鑲塊座26包括底壁18、側肩部30和頂肩部31。每個座26的底壁28包括用來容納互補形狀導軌50的縱向取向的溝槽或凹口32,該導軌50從每個鑲塊36的后表面伸出并且沿著縱向軸線50a取向。該溝槽或凹口構成用來改善切削鑲塊36的橫向和旋轉支承的裝置。當該切削鑲塊用鎖緊螺釘53固定在鑲塊座內時,該鎖緊螺釘向下和向內壓迫切削鑲塊緊靠鑲塊座的底壁28和側壁30并使鑲塊36在座26內適當對準。
      ′795的銑刀具有一些缺點。首先,理解到,為了能使導軌50嵌入溝槽32,該溝槽應比導軌寬度稍寬。第二,為了使鑲塊側壁41a能夠和確保鄰接鑲塊座側壁30,導軌50的側壁應該與溝槽32的側壁隔開。制造任何精密公差的鑲塊和鑲塊座是昂貴和費時的。
      當′795中的切削鑲塊在沿斜坡切削操作期間承受徑向向外指向的切削力時,該導軌和溝槽外廓不能阻止施加在鎖緊螺釘53上的彎矩,這是因為按照沿斜坡方向作用在工作切削刃上的沿徑向向外指向切削力作用線離開抵抗這些力的鄰接表面,也就是說相對遠離鎖緊螺釘53后面的溝槽32后部。因此,雖然導軌50有助于保持切削鑲塊36,它也不能防止切削鑲塊的微小沿徑向向外運動,這是在切削鑲塊承受大的沿徑向向外指向力時鎖緊螺釘少量彎曲的結果。

      發(fā)明內容
      根據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具有旋轉軸線(A)的切削刀具(10),它包括刀具(12)以及至少一切削鑲塊(14),該鑲塊安裝在該刀具前部形成的各自鑲塊容納凹座(16)內部;鑲塊容納凹座(16)包括與切削刀具旋轉軸線(A)基本同向的縱向延伸內壁(20),內壁(20)的至少一部分構成該鑲塊容納凹座的徑向鄰接表面(22)、鄰接內壁(20)并且與其基本垂直的后壁(24)以及鄰接內壁(20)和后壁(24)并且與其基本垂直的下壁(26),下壁(26)的前端部(28)相對于鄰接切削刀具旋轉軸線(A)的刀具(12)中心部分(30)向前伸出,螺紋孔(36)從下壁(26)向下延伸;前突出部(40)從下壁(26)向上抬起并且從刀具(12)的周邊(44)向內向后延伸,前突出部(40)具有與刀具容納槽(16)的下壁(26)垂直的前表面(46)、后表面(48)以及連接在前表面(46)和后表面(48)之間的頂表面(50);至少一切削鑲塊(14)包括頂表面(58)、底表面(60)以及在至少一切削鑲塊的頂和底表面之間延伸的側表面(62),中心通孔(64)具有在該至少一切削鑲塊的頂表面(58)和底表面(60)之間延伸的軸線(66),溝槽(74)在至少一切削鑲塊的底表面(60)內形成,該溝槽具有遠離通孔軸線(66)并且與至少一鑲塊的底表面(60)垂直的遠側壁(76)、鄰近通孔軸線(66)的近側壁(78)以及連接在遠側壁(76)和近側壁(78)之間的頂表面(80);在各自鑲塊容納凹座(16)內部的至少一切削鑲塊(14)組裝位置中,至少一切削鑲塊(14)由穿過通孔(64)并用螺紋接合螺紋孔(36)的夾緊螺釘(38)保持住,至少一切削鑲塊的底表面鄰接鑲塊容納凹座(16)的下壁(26),在鄰接鑲塊容納凹座(16)內表面(20)的至少一切削鑲塊的側表面(62)內形成的徑向鄰接表面(84)鄰接鑲塊容納凹座徑向鄰接表面(22),前突出部(40)的前表面(46)鄰接溝槽(74)的遠側壁(76),而且至少一切削鑲塊(14)的后部(67)與鑲塊容納凹座(16)的后壁(24)隔開。
      最好是,前突出部(40)與鑲塊容納凹座下壁(26)整體地形成。
      通常,前突出部(40)靠近螺紋孔(36)處終止。
      更通常,下壁(26)的前內端部(32)相對于旋轉軸線(A)以尖銳的第二角(θ)從前端部(28)向內向后朝中心部分(36)延伸,第二角(θ)處于20°至60°范圍。
      根據本發(fā)明特定實施例,第二角(θ)為45°。
      通常,前突出部(40)相對于內壁(26)的前內端部(32)以尖銳的第三角(δ)從刀具(12)的周邊(44)向內和向后延伸,第三角(δ)處于0°至20°范圍。
      根據本發(fā)明特定實施例,第三角(δ)為15°。
      通常,前突出部(40)相對于旋轉軸線(A)以尖銳的組合第四角(λ)從刀具(12)的周邊(44)向內和向后延伸,第四角(λ)處于20°至80°范圍。
      根據本發(fā)明特定實施例,第四角(λ)為60°。
      如果需要,前突出部(40)的后表面(48)與鑲塊容納凹座(16)下壁(26)的鄰接部分形成外部的鈍的第五角(β)。
      最好是,鑲塊容納凹座(16)設置與前突出部(40)平行延伸的后突出部(42)。
      通常,后突出部(42)具有與鑲塊容納凹座(16)的下壁(26)基本垂直的前表面(52)、與鑲塊容納凹座(16)的下壁(26)基本垂直的后表面(54)以及連接在后突出部(42)的前、后表面(52,54)之間并且與鑲塊容納凹座(16)的下表面(26)基本平行的頂表面(56)。
      最好是,前突出部(40)和后突出部(42)從鑲塊容納凹座(16)的下壁(26)一致地向上抬起。
      通常,鑲塊容納凹座(16)內壁(20)的上部是平的并構成徑向鄰接表面(22)。
      一般,至少一切削鑲塊(14)的頂表面(58)和側表面(62)的相交部限定切削刃,每個切削刃連續(xù)地連接到相鄰切削刃。
      有利的是,每個切削刃與前刀面(63)相關聯,前刀面(63)是正的并且全部圍繞著頂表面(38)的周邊連續(xù)延伸。
      通常,通孔(64)與至少一切削鑲塊(14)的頂表面(58)和底表面(60)垂直。
      最好是,至少一切削鑲塊(14)具有圍繞通孔(64)軸線(66)的180°旋轉對稱性。
      通常,在頂視圖中至少一切削鑲塊(14)具有大概平行四邊形的形狀,該平行四邊形的形狀限定一對長切削刃(68)、一對與長切削刃(68)橫向并從其延伸出的短切削刃(70)以及一對圓切削刃(72),每個圓切削刃(72)在長切削刃(68)和短切削刃(70)之間延伸。
      最好是,至少一切削鑲塊(14)的底表面(60)設置兩個相同的平行溝槽(74),它們相對于通孔(64)的軸線(66)對稱布置。
      如果需要,溝槽(74)的近側壁(78)相對于至少一切削鑲塊底表面(60)以內部的鈍的第九角(γ)傾斜。
      進一步根據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切削鑲塊(14),它包括頂表面(58)、底表面(60)以及在頂和底表面之間延伸的側表面(62),中心通孔(64)具有在頂表面(58)和底表面(60)之間延伸的軸線(66),底表面(60)設置兩個安置在通孔(64)相對側面上的相同平行溝槽(74),溝槽(74)相對于切削鑲塊(14)的縱向軸線(B)橫向,這兩個溝槽中的每個溝槽具有遠離通孔軸線(66)并且與至少一鑲塊的底表面(60)垂直的遠側壁(76)、鄰近通孔軸線(66)的近側壁(78)以及連接在遠側壁(76)和近側壁(78)之間的頂表面(80)。
      如果需要,每個近側壁(78)相對于切削鑲塊底表面(60)以內部的鈍的第九角(γ)傾斜。
      通常,切削鑲塊(14)的頂表面(58)和側表面(62)之間的相交部限定切削刃,每個切削刃連續(xù)地連接到相鄰切削刃。
      有利的是,每個切削刃與前刀面(63)相關聯,前刀面(63)是正的并且全部圍繞著頂表面(38)的周邊連續(xù)延伸。
      通常,通孔(64)與切削鑲塊(14)的頂表面(58)和底表面(60)垂直。
      最好是,切削鑲塊(14)具有圍繞通孔(64)軸線(66)的180°旋轉對稱性。
      通常,在頂視圖中切削鑲塊(14)具有大概平行四邊形的形狀,平行四邊形形狀限定一對長切削刃(68)、一對與長切削刃(68)橫向并從其延伸出的短切削刃(70)以及一對圓切削刃(72),每個圓切削刃(72)在長切削刃(68)和短切削刃(70)之間延伸。
      更通常,短切削刃(70)相對于該切削鑲塊(14)的縱向軸線(B)以尖銳第六角(θ1)傾斜,第六角(θ1)處于20°至60°范圍。
      根據本發(fā)明特定實施例,第六角(θ1)為45°。
      通常,溝槽(74)相對于短切削刃(70)以尖銳第七角(δ1)傾斜,第七角(δ1)處于0°至20°范圍。
      根據本發(fā)明特定實施例,第七角(δ1)為15°。
      通常,溝槽(74)相對于切削鑲塊(14)的縱向軸線(B)以尖銳的組合第八角(λ1)傾斜,第八角(λ1)處于20°至80°范圍。
      根據本發(fā)明特定實施例,第八角(λ1)為60°。


      現在參見附圖,以便更好地了解本發(fā)明并表示在實際中如何實施本發(fā)明,附圖中圖1是本發(fā)明切削刀具的透視圖;圖2是帶有以分解視圖表示的切削鑲塊的圖1切削刀具透視圖;圖3是圖1切削刀具前部的頂視圖;圖4是圖1刀具前部的項視圖;圖5是圖1切削刀具前部的側視圖;圖6是沿著圖3中VI-VI線的剖視圖;圖7是沿著圖4中VII-VII線的剖視圖;圖8是圖1切削鑲塊的底透視圖;圖9是圖8切削鑲塊的頂視圖;圖10是圖8切削鑲塊的側視圖;圖11是圖8切削鑲塊的前視圖;以及圖12是圖8切削鑲塊的底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注意圖1至12。如圖所示,具有旋轉軸線A的切削刀具10包括刀具12以及三個切削鑲塊14,鑲塊安裝在刀具12前部形成的沿周邊均勻分布的鑲塊容納凹座16之中。每個鑲塊容納凹座與切屑槽18和冷卻液通孔19相關聯。在所描述的切削刀具10實施例中使用三個切削鑲塊。然而可以理解,本發(fā)明同樣可應用于使用至少一切削鑲塊的任何切削刀具。所有切削鑲塊14和鑲塊容納凹座16是相同的,因此只描述其中之一。
      每個鑲塊容納凹座16包括與旋轉軸線A基本同向的縱向延伸內壁20。內壁20的上部平坦并且構成徑向鄰接表面22。徑向鄰接表面22不是必須由單獨平坦表面形成。相反,它能用兩個被溝槽隔開的分離表面形成。在這種情況下,這兩個分離表面可以是平坦和共面的,或者它們中的每可以是中凸的。鑲塊容納凹座16的后壁24與內壁20鄰接并且基本上與后者垂直地形成。如同下文將說明的那樣,后壁24不構成鄰接表面。
      鑲塊容納凹座16的下壁26被連接成與內壁20和后壁24基本垂直。下壁26平坦并構成切向鄰接表面。在刀具12的側視圖中,下壁26與旋轉軸線A形成尖銳的第一角α。下壁26的前端部28相對于鄰近旋轉軸線A的中心部分30向前伸出。下壁26的前內端部32相對于旋轉軸線A(在圖4中被表示為相對于與軸線A平行的線)以尖銳第二角θ從前端部28向內向后朝中心部分30延伸。第二角θ處于20°至60°范圍。根據本發(fā)明特定實施例,第二角為45°。前內端部32與沿斜坡方向34大概垂直地延伸,切削刀具10被設計成沿著沿斜坡方向34進行切削。螺紋孔36從下壁26向下延伸并能在其內部容納夾緊螺釘38的螺紋部分。
      與下壁26整體地形成的前突出部40和后突出部42從此處一致地向上抬起。突出部40和42基本上相互平行,而且相對于前內端部32以尖銳第三角δ從刀具12的周邊44向內向后延伸并大約靠近螺紋孔36側面處終止。第三角δ的范圍為0°至20°。因此突出部40和42相對于旋轉軸線A以尖銳的組合第四角λ=θ+δ向內向后延伸。此處,組合第四角處于20°至80°范圍。根據本發(fā)明特定實施例,第四角λ為60°。第三角δ的大小取決于兩種對立的約束條件。首先,第三角δ越小,切削鑲塊對抗沿徑向向外指向切削力的沿斜坡方向支承越好。其次,第三角δ越大,切削鑲塊在鑲塊容納凹座內的軸向定位精度越好。應該理解,第三角δ的大小是在這兩種對立的約束條件之間的設計權衡。根據本發(fā)明特定實施例,第三角δ為15°。
      前突出部40具有與下壁26垂直的前表面46、后表面48以及頂表面50,頂表面50連接在前表面46和后表面48之間并且大致平行于下壁26。后表面48與下壁26的鄰接部分一起形成外部的鈍的第五角β。后突出部42具有大致與下壁26垂直的前表面52、大致與下壁26垂直的后表面54以及頂表面56,頂表面56連接在前、后表面52、54之間并且大致平行于下壁26。
      切削鑲塊14包括頂表面58、底表面60以及在頂和底表面之間延伸的側表面62。頂表面58和側表面62之間的相交部形成切削刃。每個切削刃連續(xù)地連接到鄰接切削刃并且與在頂表面58內的前刀面63相關聯。最好是,所有前刀面63是正的并且圍繞頂表面58的周邊連續(xù)延伸。正意味著前刀面從切削刃總體向下朝底表面延伸,如圖6中所見。具有軸線66的中心通孔64在頂表面58和底表面60之間垂直延伸。切削鑲塊14具有圍繞軸線66的180°旋轉對稱性。在頂視圖中,該切削鑲塊具有大概呈平行四邊形的形狀,該平行四邊形形狀限定一對長切削刃68、一對短切削刃70以及一對圓切削刃72,短切削刃70與長切削刃68橫向并且從后者延伸出。每個圓切削刃72在長切削刃68和短切削刃70之間延伸。
      切削鑲塊14的底表面60設置布置在通孔64相對側的兩個相同的平行溝槽74。溝槽74的取向大概按照與短切削刃70相同的方向并且相對于切削鑲塊14的縱向軸線B橫向。如圖12所示,短切削刃70和溝槽74相對于切削鑲塊14縱向軸線B的取向大概相當于下壁26的前內端部32和突出部40、42相對于旋轉軸線A的取向。
      短切削刃70相對于切削鑲塊14的縱向軸線B以尖銳的第六角θ1傾斜。第六角θ1與第二角θ類似并處于20°至60°范圍內。根據本發(fā)明特定實施例,第六角θ1為45°。溝槽74相對于短切削刃70以尖銳的第七角δ1傾斜。第七角δ1與第三角δ類似并處于0°至20°范圍內。根據本發(fā)明特定實施例,第七角δ1為15°。溝槽74相對于縱向軸線B以尖銳的組合第八角λ1傾斜。第八角λ1與組合第四角λ類似并處于20°至80°范圍內。根據本發(fā)明特定實施例,第八角λ1為60°。
      溝槽74在與長切削刃68相關聯的側表面之間延伸。每個溝槽74相對于軸線66具有與底表面60垂直的遠側壁76,以及相對于底表面60以內部鈍第九角γ傾斜的近側壁78?;旧掀叫杏诘妆砻?0的頂表面80連接在遠側壁76和近側壁78之間。鄰接通孔64的溝槽74之間的空間形成切口82。
      在鑲塊容納凹座16內的切削鑲塊14組裝位置中,切削鑲塊14由夾緊螺釘38保持住,螺釘38穿過通孔64并用螺紋接合螺紋孔36。構成切向鄰接表面的切削鑲塊底表面60鄰接鑲塊容納凹座下壁26。構成切削鑲塊徑向鄰接表面的側表面84,它與鄰接鑲塊容納凹座內壁20的長切削刃相關聯,鄰接鑲塊容納凹座徑向鄰接表面22。切削鑲塊14的后部67保持不鄰接狀態(tài)并與鑲塊容納凹座后壁24隔開。
      在圖7中看得最為清楚,鑲塊容納凹座16的突出部40和42接合在切削鑲塊底表面60內的相應溝槽74。然而,只有突出部40和42的一個表面鄰接切削鑲塊14。也就是說,前突出部40的前表面46鄰接前溝槽74的前遠側壁76,即切削鑲塊起初沿著在沿斜坡操作期間施加在其上的切削力方向被支承。突出部的所有其它表面,即頂表面50、后表面48、前表面52、頂表面56和后表面54保持不鄰接狀態(tài)。
      借助于上述結構,即前突出部40的前表面46鄰接切削鑲塊14的前遠側壁76,能保證在沿斜坡操作期間,切削鑲塊14克服沿徑向向外指向的力而被良好地支承,所述力傾向于推動該切削刀具脫離鑲塊容納凹座。此外,由于該切削鑲塊起初已沿著在沿斜坡操作期間施加在其上的切削力方向被支承住,實際上沒有彎矩作用在夾緊螺釘38上并且該切削鑲塊在切削操作期間保持其起初位置,從而呈現零間隙,借此提供良好的可重復性和良好的表面質量。由于前突出部40的前表面46被定位成相對靠近下壁26的前端部28和前內端部32,能保證在沿斜坡操作期間施加在該切削鑲塊上的沿徑向向外指向力矩減至最小程度。
      在所描述實施例中,長切削刃構成切削刀具10的側切削刃,短切削刃70構成內切削刃,而圓切削刃72構成前切削刃。當工作切削刃已磨損時,松開夾緊螺釘38,將切削鑲塊14圍繞軸線66轉動180°使得新切削刃進入工作位置。
      如同已經提及的那樣,當切削鑲塊14被保持在鑲塊容納凹座16內時,后突出部42不鄰接后溝槽74內的任何表面。后突出部42的功能是防止產生的切屑進入后溝槽74,因而在該切削鑲塊被換位和轉動因而以前的后溝槽74變成前和工作溝槽時,該溝槽會是沒有切屑和不受損傷的,因而該溝槽的遠側壁76能適當地鄰接前突出部40的前表面46。
      最好是,為了將切削鑲塊14精確和可重復地安置在鑲塊容納凹座16內,磨削徑向鄰接表面84、底表面60和溝槽74。
      盡管在某種特定的程度上說明了本發(fā)明,應該理解,在不超越如同下文定作權利要求的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進行各種各樣的改型和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旋轉軸線(A)的切削刀具(10),它包括刀具(12)以及至少一鑲塊(14),鑲塊安裝在刀具前部形成的各自鑲塊容納凹座(16)內部;鑲塊容納凹座(16)包括與切削刀具旋轉軸線(A)基本同向的縱向延伸內壁(20),內壁(20)的至少一部分構成鑲塊容納凹座的徑向鄰接表面(22)、鄰接內壁(20)并且與其基本垂直的后壁(24)以及鄰接內壁(20)和后壁(24)并且與其基本垂直的下壁(26),下壁(26)的前端部(28)相對于鄰接切削刀具旋轉軸線(A)的刀具(12)中心部分(30)向前伸出,螺紋孔(36)從下壁(26)向下延伸;前突出部(40)從下壁(26)向上抬起并且從刀具(12)的周邊(44)向內向后延伸,前突出部(40)具有與刀具容納槽(16)的下壁(26)垂直的前表面(46)、后表面(48)以及連接在前表面(46)和后表面(48)之間的頂表面(50);至少一切削鑲塊(14)包括頂表面(58)、底表面(60)以及在至少一切削鑲塊的頂和底表面之間延伸的側表面(62),中心通孔(64)具有在至少一切削鑲塊的頂表面(58)和底表面(60)之間延伸的軸線(66),溝槽(74)在至少一切削鑲塊的底表面(60)內形成,溝槽具有遠離通孔軸線(66)并且與至少一鑲塊的底表面(60)垂直的遠側壁(76)、鄰近通孔軸線(66)的近側壁(78)以及連接在遠側壁(76)和近側壁(78)之間的頂表面(80);在各自鑲塊容納凹座(16)內部的至少一切削鑲塊(14)組裝位置中,至少一切削鑲塊(14)由穿過通孔(64)并用螺紋接合螺紋孔(36)的夾緊螺釘(38)保持住,至少一切削鑲塊的底表面鄰接鑲塊容納凹座(16)的下壁(26),在鄰接鑲塊容納凹座(16)內表面(20)的至少一切削鑲塊的側表面(62)內形成的徑向鄰接表面(84)鄰接鑲塊容納凹座徑向鄰接表面(22),前突出部(40)的前表面(46)鄰接溝槽(74)的遠側壁(76),而且至少一切削鑲塊(14)的后部(67)與鑲塊容納凹座(16)的后壁(24)隔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前突出部(40)與鑲塊容納凹座下壁(26)整體地形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前突出部(40)靠近螺紋孔(36)處終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下壁(26)的前內端部(32)相對于旋轉軸線(A)以尖銳的第二角(θ)從前端部(28)向內向后朝中心部分(36)延伸,第二角(θ)處于20°至60°范圍。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第二角(θ)為45°。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前突出部(40)相對于內壁(26)的前內端部(32)以尖銳的第三角(δ)從刀具(12)的周邊(44)向內和向后延伸,第三角(δ)處于0°至20°范圍。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第三角(δ)為15°。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前突出部(40)相對于旋轉軸線(A)以尖銳的組合第四角(λ)從刀具(12)的周邊(44)向內和向后延伸,第四角(λ)處于20°至80°范圍。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第四角(λ)為60°。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前突出部(40)的后表面(48)與鑲塊容納凹座(16)下壁(26)的鄰接部分形成外部的鈍的第五角(β)。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鑲塊容納凹座(16)設置與前突出部(40)平行延伸的后突出部(42)。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后突出部(42)具有與鑲塊容納凹座(16)的下壁(26)基本垂直的前表面(52)、與鑲塊容納凹座(16)的下壁(26)基本垂直的后表面(54)以及連接在后突出部(42)的前和后表面(52,54)之間并且與鑲塊容納凹座(16)的下表面(26)基本平行的頂表面(56)。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前突出部(40)和后突出部(42)從鑲塊容納凹座(16)的下壁(26)一致地向上抬起。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鑲塊容納凹座(16)內壁(20)的上部是平的并構成徑向鄰接表面(22)。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切削鑲塊(14)的頂表面(58)和側表面(62)的相交部限定切削刃,每個切削刃連續(xù)地連接到相鄰切削刃。
      16.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每個切削刃與前刀面(63)相關聯,前刀面(63)是正的并且全部圍繞著頂表面(38)的周邊連續(xù)延伸。
      1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通孔(64)與至少一切削鑲塊(14)的頂表面(58)和底表面(60)垂直。
      1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切削鑲塊(14)具有圍繞通孔(64)軸線(66)的180°旋轉對稱性。
      1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在頂視圖中至少一切削鑲塊(14)具有大概平行四邊形的形狀,平行四邊形形狀限定一對長切削刃(68)、一對與長切削刃(68)橫向并從其延伸出的短切削刃(70)以及一對圓切削刃(72),每個圓切削刃(72)在長切削刃(68)和短切削刃(70)之間延伸。
      2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切削鑲塊(14)的底表面(60)設置兩個相同的平行溝槽(74),它們相對于通孔(64)的軸線(66)對稱布置。
      2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刀具(10),其特征在于,溝槽(74)的近側壁(78)相對于至少一切削鑲塊底表面(60)以內部的鈍的第九角(γ)傾斜。
      22.一種切削鑲塊(14),其包括頂表面(58)、底表面(60)以及在頂和底表面之間延伸的側表面(62),中心通孔(64)具有在頂表面(58)和底表面(60)之間延伸的軸線(66),底表面(60)設置兩個安置在通孔(64)相對側面上的相同平行溝槽(74),溝槽(74)相對于所述切削鑲塊(14)的縱向軸線(B)橫向,
      兩個所述溝槽中的每個溝槽具有遠離通孔軸線(66)并且與至少一鑲塊的底表面(60)垂直的遠側壁(76)、鄰近通孔軸線(66)的近側壁(78)以及連接在遠側壁(76)和近側壁(78)之間的頂表面(80)。
      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切削鑲塊,其特征在于,每個近側壁(78)相對于切削鑲塊底表面(60)以內部的鈍的第九角(γ)傾斜。
      24.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切削鑲塊,其特征在于,切削鑲塊(14)的頂表面(58)和側表面(62)之間的相交部限定切削刃,每個切削刃連續(xù)地連接到相鄰切削刃。
      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切削鑲塊,其特征在于,每個切削刃與前刀面(63)相關聯,前刀面(63)是正的并且全部圍繞著頂表面(38)的周邊連續(xù)延伸。
      26.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切削鑲塊,其特征在于,通孔(64)與切削鑲塊(14)的頂表面(58)和底表面(60)垂直。
      27.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切削鑲塊,其特征在于,切削鑲塊(14)具有圍繞通孔(64)軸線(66)的180°旋轉對稱性。
      28.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切削鑲塊,其特征在于,在頂視圖中切削鑲塊(14)具有大概平行四邊形的形狀,平行四邊形形狀限定一對長切削刃(68)、一對與長切削刃(68)橫向并從其延伸出的短切削刃(70)以及一對圓切削刃(72),每個圓切削刃(72)在長切削刃(68)和短切削刃(70)之間延伸。
      29.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切削鑲塊,其特征在于,短切削刃(70)相對于切削鑲塊(14)的縱向軸線(B)以尖銳第六角(θ1)傾斜,第六角(θ1)處于20°至60°范圍。
      30.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切削鑲塊,其特征在于,第六角(θ1)為45°。
      31.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切削鑲塊,其特征在于,溝槽(74)相對于短切削刃(70)以尖銳第七角(δ1)傾斜,第七角(δ1)處于0°至20°范圍。
      32.如權利要求31所述的切削鑲塊,其特征在于,第七角(δ1)為15°。
      33.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切削鑲塊,其特征在于,溝槽(74)相對于切削鑲塊(14)的縱向軸線(B)以尖銳的組合第八角(λ1)傾斜,第八角(λ1)處于20°至80°范圍。
      34.如權利要求33所述的切削鑲塊,其特征在于,第八角(λ1)為60°。
      全文摘要
      一種切削刀具(10),它包括刀具(12)以及至少一鑲塊(14),鑲塊安裝在刀具前部形成的各自鑲塊容納凹座(16)內部。鑲塊容納凹座(16)包括縱向延伸內壁(20)、鄰接內壁(20)的后壁(24)以及鄰接內壁(20)和后壁(24)的下壁(26)。下壁(26)的前端部(28)相對于刀具(12)的中心部分(30)向前伸出。前突出部(40)從下壁(26)向上抬起并且從刀具(12)的周邊(44)向內向后延伸。前突出部(40)具有與下壁(26)垂直的前表面(46)。在至少一切削鑲塊的底表面(60)內形成的溝槽(74)具有與至少一切削鑲塊的底表面(60)垂直的遠側壁(76)。
      文檔編號B23C5/22GK1522183SQ02813454
      公開日2004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02年6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7月5日
      發(fā)明者R·莫古利斯, A·巴布斯金, R 莫古利斯, 妓菇 申請人:伊斯卡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