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紫銅管彎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有一定塑性金屬管彎制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紫銅管彎制方法。
背景技術:
上世紀70年代以來,彎曲半徑R≤1.5DW(DW為管外徑)紫銅管路一直采用在管子中填充鵝卵石然后用火焰加熱彎制成形的工藝。紫銅管填充鵝卵石火工彎制工藝的缺點是彎曲后管子內(nèi)壁有較深的壓痕造成管子壁厚不均,也試用過填充鋼丸、河砂彎制紫銅管,但管內(nèi)壁仍有密集淺表的麻坑,達不到用戶的要求。
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選擇一種紫銅管彎曲用填充物,保持管子內(nèi)壁光滑,彎曲線型光順、彎曲角度、圓度合格內(nèi)壁無麻坑的一種紫銅管彎制方法。
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紫銅管彎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選擇干燥鑄造用擦洗砂粒度為40-80目;2、選擇木材車成錐狀木塞;3、將待彎紫銅管下端塞入木塞豎立放置,從紫銅管上口灌入擦洗砂邊灌充邊用木棰均勻敲打管壁使擦洗砂灌實,當擦洗砂與紫銅管口平齊后將木塞從紫銅管上管口打入同時再用木棰均勻敲打管壁使擦洗砂均布填實;4、將灌好擦洗砂的紫銅管平放在設有胎具的平臺上劃好彎曲位置,放好彎曲胎棒并固定在平臺上,用氣體火焰加熱彎曲區(qū)域,用小型絞車牽引紫銅管的管端并有小量過盈;5、用樣桿檢查彎管精度、麻坑深度,校正,交驗。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經(jīng)彎制的管子仍保持內(nèi)壁光滑,彎曲線型光順,彎曲角度、圓度完全符合設計標準,內(nèi)壁無麻坑,適合大小管徑的彎制。
圖1為灌砂示意圖。
(五)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種紫銅管彎制方法1、將粒度為40-80目干燥鑄造用擦洗砂放在敞口鐵箱中。
2、選擇楊樹、果樹木作為木塞材料,車成角度為30°錐狀木塞,木塞長150mm。
3,將直徑為260mm、長度5200mm、壁厚5mm紫銅管3下端塞入木塞1,豎立放置在高6米的多層灌砂臺上,從紫銅管3的管上口灌入擦洗砂2,邊灌充邊用木棰均勻敲打紫銅管壁,使擦洗砂2灌實。當擦洗砂2與紫銅管3管口平齊后將木塞1從上管口打入同時再用木棰均勻敲打紫銅管壁使擦洗砂2均勻填實,木塞1打入深度約為100mm。
4、紫銅管平放在平臺上畫好彎曲位置線,并將直徑為50mm鐵棒作成的彎曲胎棒固定在平臺上,用氣體火焰均勻加熱需彎曲的弧長區(qū)域,加熱溫度為800℃-850℃,用小型絞車牽引管端并有小量過盈。
5、用樣桿檢查彎管角度、圓度及內(nèi)壁麻坑深度,圓度超差需用木棰校正。檢查成品內(nèi)壁麻坑深度,技術指標規(guī)定內(nèi)壁麻坑深度≤1mm,實際測量內(nèi)壁無麻坑。
權利要求
1.一種紫銅管彎制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驟A、選擇干燥鑄造用擦洗砂粒度為40-80目;B、選擇木材車成錐狀木塞;C、將待彎紫銅管(3)下端塞入木塞(1)豎立放置,從紫銅管(3)的上口灌入擦洗砂(2),邊灌充邊用木棰均勻敲打管壁使擦洗砂(2)灌實,當擦洗砂(2)與紫銅管(3)管口平齊后將木塞(1)從紫銅管(3)上管口打入同時再用木棰均勻敲打管壁使擦洗砂(2)均布填實;D、將灌好擦洗砂(2)的紫銅管(3)平放在設有胎具有的平臺上劃好彎曲位置,放好彎曲胎棒并固定在平臺上,用氣體火焰加熱彎曲區(qū)域,用小型絞車牽引紫銅管(3)的管端并有小量過盈;E、用樣桿檢查彎管精度、麻坑深度,校正,交驗。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紫銅管彎制方法,其具體步驟選擇干燥的鑄造用的粒度為40-80目擦洗砂;選擇木材車制成錐狀木塞;將待彎紫銅管下端塞入木塞豎立放置,從紫銅管的上口灌入擦洗砂邊灌充邊用木棰均勻敲打管壁使擦洗砂灌實,當擦洗砂與紫銅管管口平齊后將木塞從紫銅管上口打入同時用木棰均勻敲打紫銅管壁,使擦洗砂均勻填實;將灌好擦洗砂的紫銅管平放在設有胎具的平臺上劃好彎曲位置,放好彎曲胎棒并固定在平臺上,用氣體火焰加熱彎曲區(qū)域,用小型絞車牽引紫銅管的管端并有小量過盈;用樣桿檢查彎管精度及麻坑深度,校正,交檢。本發(fā)明優(yōu)點是經(jīng)彎曲的管子仍保持內(nèi)壁光滑,彎曲線型光順,彎曲角度、圓度完全符合設計標準,適合大小管徑的彎制。
文檔編號B21D9/18GK1850391SQ20061004645
公開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4月29日
發(fā)明者李光民, 孟昭華, 劉春光, 韓英, 何吉, 劉德杰, 林則憲, 馮殿吉 申請人: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