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側孔沖模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沖模裝置設計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側孔沖模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靜電除塵器是處理工業(yè)廢氣、凈化環(huán)境粉塵的重要設備,它通過陽極板的陰極線和接地的陽極板之間形成高壓電場,帶負電的氣體離子與粉塵顆粒相碰后,在電場力的作用下一起向陽極運動,塵粒沉積于陽極板上,而得到凈化的氣體排出防塵器外。陽極板作為電除塵器的核心部件,懸掛在吊掛梁上,兩塊極板之間通過側面孔連接,為適應現(xiàn)場組裝調(diào)整要求,側面孔設計為橢圓孔。按照陽極板生產(chǎn)工藝要求,整個斷面形狀在壓型機上完成,錐形懸掛安裝孔及極板吊裝孔,均在極板正垂面,通過壓力機很容易現(xiàn)場沖裁完成;而位于極板側面的橢圓孔,由于加工部位特殊形狀變異,按常規(guī)方法很難在現(xiàn)場加工完成。所以極板設計時,要求銑削加工完成。但銑削加工給極板的搬運、裝夾及生產(chǎn)組織都帶來了很大的難題,加之銑削效率低,周期長,這些都與極板流水線作業(yè)形成了突出矛盾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對下模能夠實現(xiàn)側面沖孔、落料、脫模于一個工作循環(huán)內(nèi)完成的側孔沖模系統(tǒng)。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側孔沖模系統(tǒng),包括:沖孔裝置一、退料裝置一、下模一、傳壓裝置及模座;所述沖孔裝置一分別與所述傳壓裝置、所述退料裝置一活動連接;所述退料裝置一與所述模座固定連接;所述下模一與所述模座活動連接;所述傳壓裝置通過對所述沖孔裝置一施加壓力,進而通過所述沖孔裝置一依次沖撞所述下模一、所述退料裝置一實現(xiàn)側孔沖模。進一步地,所述沖孔裝置一包括:上模機構、滑動機構及定位機構;所述上模機構置于所述滑動機構內(nèi)部,且與所述模座上表面相平行;所述滑動機構與所述模座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機構與所述滑動機構固定連接,用于對所述上模機構與所述滑動機構相對位置進行限定;所述傳壓裝置通過對所述上模機構施加壓力,進而通過所述上模機構依次沖撞所述下模一、所述退料裝置一實現(xiàn)側孔沖模;進一步地,所述上模機構包括:第一柱體、第二柱體及第三柱體;所述第一柱體、所述第二柱體及所述第三柱體端面直徑依次遞增;所述第一柱體、所述第二柱體及所述第三柱體側面高度依次遞增;所述第三柱體側面設置有凹槽,所述定位機構穿過所述滑動機構與所述凹槽相接觸;所述第一柱體一端與所述第二柱體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柱體另一端與所述第三柱體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柱體另一端設置成斜坡結構;所述傳壓裝置與所述斜坡結構相接觸,并通過所述斜坡結構能夠實現(xiàn)對所述第三柱體施加水平方向壓力;所述第一柱體通過依次沖撞所述下模一、所述退料裝置一實現(xiàn)側孔沖模。進一步地,所述滑動機構包括:第一導套、第二導套及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導套側面與所述模座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導套內(nèi)設置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nèi)徑大于所述第二滑槽內(nèi)徑,且二者呈階梯狀相銜接;所述第二導套外徑與所述第一滑槽內(nèi)徑相適配,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滑槽內(nèi);所述第二柱體外徑與所述第二導套內(nèi)徑相適配,并置于所述第二導套內(nèi);所述第三柱體與所述第二滑槽相適配,并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內(nèi);所述第二導套與所述第二滑槽之間設置有彈簧放置區(qū)一;所述第一彈簧置于所述彈簧放置區(qū)一內(nèi),且一端與所述第二導套相接觸,另一端與所述第三柱體相接觸。進一步地,所述模座上表面一端設置有空心圓柱槽一,所述退料裝置一置于所述空心圓柱槽一內(nèi),并與其固定連接;所述下模一與所述空心圓柱槽一一端端面活動連接,且與所述退料裝置一相接觸。進一步地,所述退料裝置一包括:頂壓機構、第二彈簧、第三導套及定位部件;所述頂壓機構端部與所述第一柱體端部結構相適配,且與所述下模一相接觸,所述頂壓機構外徑與所述第三導套內(nèi)徑相適配;所述第三導套外徑與所述空心圓柱槽一內(nèi)徑相適配,且通過所述定位部件將其側面于所述空心圓柱槽一內(nèi)壁進行定位;所述第三導套與所述頂壓機構端部之間設置有彈簧放置區(qū)二;所述第二彈簧置于所述彈簧放置區(qū)二內(nèi),且一端與所述第三導套相接觸,另一端與所述頂壓機構端部相接觸。進一步地,所述頂壓機構包括:第四柱體、第五柱體及第六柱體;所述第四柱體、所述第六柱體及所述第五柱體端面直徑依次遞增;所述第五柱體、所述第四柱體及所述第六柱體側面高度依次遞增;所述第四柱體與所述第一柱體結構相同;所述第五柱體外徑分別與所述空心圓柱槽一、所述第三導套外徑相適配;所述第六柱體與所述第三導套內(nèi)徑相適配;所述第六柱體置于所述第三導套內(nèi)部,二者活動連接;所述第五柱體置于所述空心圓柱槽一內(nèi)部,二者活動連接;所述第四柱體一端與所述下模一相接觸,另一端與所述第五柱體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柱體另一端與所述第六柱體一端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柱體、所述第四柱體是結構相同的橢圓柱;所述第二柱體、所述第五柱體、所述第 六柱體是圓柱;所述第三柱體是方形柱,且所述第二滑槽是與所述方形柱形狀相適配的方形滑槽;所述第一柱體、所述第二柱體、所述第三柱體、所述第四柱、所述第五柱體及所述第六柱體中心軸線在同一條水平線上,且與所述模座上表面相平行。進一步地,所述傳壓裝置包括:壓力頭;所述壓力頭側壁通過與所述第三柱體斜坡端相接觸;所述定位機構包括:螺栓及所述第一導套在與所述凹槽對應部位處設置有與所述螺栓相適配的螺孔;所述螺栓穿過所述螺孔與所述凹槽相接觸;所述下模一是靜電除塵器陽極板;所述陽極板表面與所述模座上表面相互垂直。進一步地,還包括:沖孔裝置二、退料裝置二、下模二及空心圓柱槽二 ;所述沖孔裝置二設置在所述模座上表面,與所述沖孔裝置一結構相同,且所述沖孔裝置一、所述沖孔裝置二以所述壓力頭為中心軸呈中心對稱結構;所述空心圓柱槽二設置在所述模座上表面邊緣部位處,與所述空心圓柱槽一結構相同,且所述空心圓柱槽一、所述空心圓柱槽二以所述壓力頭為中心軸呈中心對稱結構;所述退料裝置二置于所述空心圓柱槽二內(nèi),并與其固定連接;所述退料裝置二與所述退料裝置一結構相同,且所述退料裝置一、所述退料裝置二以所述壓力頭為中心軸呈中心對稱結構;所述下模二與所述空心圓柱槽二一端端面活動連接,且與所述退料裝置二相接觸;所述下模一、所述下模二以所述壓力頭為中心軸呈中心對稱結構。[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側孔沖模系統(tǒng),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通過壓力頭2作用于沖孔裝置產(chǎn)生水平方向壓力,進而推動沖孔裝置沖撞下模完成沖孔,同時,退料裝置通過內(nèi)部壓縮彈簧,當壓力頭2與沖孔裝置逐漸脫離時,壓縮彈簧在彈性壓力作用下推動退料裝置內(nèi)部柱體將塊狀廢料推出落入落料區(qū),實現(xiàn)對下模側面異型孔位批量加工,適應自動化生產(chǎn)線連續(xù)作業(yè)需求。同時,實現(xiàn)了陽極板側面沖孔、落料、脫模于一個工作循環(huán)內(nèi)完成,如此循環(huán)往復,且具有結構簡單、易操作的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側孔沖模系統(tǒng)的原理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側孔沖模系統(tǒng)中陽極板斷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側孔沖模系統(tǒng)中通過第一柱體端面沖撞下模所生成的中心孔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模座,2-壓力頭,3-凹槽,4-螺栓,5-陽極板,6-卡勾,7-落料區(qū),8-定位部件,101-第一柱體,102-第二柱體,103-第三柱體,104-第四柱體,105-第五柱體,106-第六柱體,201-第一導套,202-第二導套,203-第三導套,301-第一彈簧,302-第二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圖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側孔沖模系統(tǒng),包括:沖孔裝置、退料裝置、下模、傳壓裝置及模座I。其中,沖孔裝置分別與傳壓裝置、退料裝置活動連接;退料裝置與模座I上表面固定連接;下模與模座I上表面端部活動連接。工作過程中,傳壓裝置通過對沖孔裝置施加壓力·,進而通過沖孔裝置依次沖撞下模、退料裝置實現(xiàn)側孔沖模。本實施例中,沖孔裝置包括:用于沖撞下模的上模機構、用于與上模機構相對滑動的滑動機構及用于對上模機構、滑動機構之間相對滑動進行限位的定位機構。其中,上模機構置于滑動機構內(nèi)部,且與模座I上表面相平行?;瑒訖C構與模座I上表面固定連接;定位機構與滑動機構固定連接。工作過程中,傳壓裝置通過對上模機構施加壓力,進而通過上模機構依次沖撞下模、退料裝置實現(xiàn)側孔沖模。本實施例中,上模機構包括:第一柱體101、第二柱體102及第三柱體103。其中,第一柱體101、第二柱體102及第三柱體103端面直徑依次遞增。同時,第一柱體101、第二柱體102及第三柱體103側面高度也依次遞增。第三柱體103側面設置有方形凹槽3,定位機構通過穿過滑動機構與凹槽3相接觸,并通過凹槽3側壁實現(xiàn)上模機構(柱體101-103)與滑動機構二者相對位置限定。其中,第一柱體101 —端與第二柱體102 —端固定連接;第二柱體102另一端與第三柱體103 —端固定連接;且第三柱體103另一端設置成斜坡結構。工作過程中,傳壓裝置與第三柱體103斜坡結構相接觸,并通過斜坡結構能夠實現(xiàn)對第三柱體103施加水平方向壓力,進而通過水平方向壓力依次作用于第二柱體102、第一柱體101,并最終通過第一柱體101沖撞下模及退料裝置實現(xiàn)側孔沖模。本實施例中,滑動機構包括:第一導套201、第二導套202及第一彈簧301。其中,第一導套201側面與模座I上表面固定連接(焊接),且第一導套201內(nèi)設置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內(nèi)徑大于第二滑槽內(nèi)徑,且二者呈階梯狀相銜接(二者中心軸線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第二導套202外徑與第一滑槽內(nèi)徑相適配(第二導套202高度小于第一滑槽高度),且第二導套202外壁與第一滑槽內(nèi)壁固定連接。第二柱體102外徑與第二導套202內(nèi)徑相適配,并置于第二導套202內(nèi),且二者能夠實現(xiàn)相對滑動。第三柱體103結構與第二滑槽相適配(第三柱體103高度大于第二滑槽高度),并置于第二滑槽內(nèi),且二者也能夠實現(xiàn)相對滑動。同時第二導套202與所述第二滑槽之間設置有彈簧放置區(qū)一,即第二導套202與第三柱體103之間空隙部分。第一彈簧301置于彈簧放置區(qū)一內(nèi),一端與第二導套相接觸,另一端與所述第三柱體相接觸。本實施例中,模座I上表面一端設置有空心圓柱槽。其中,退料裝置置于空心圓柱槽內(nèi),并與其固定連接。同時,為便于實際作業(yè)過程中本實施例對下模側面異性孔位批量加工,下模與空心圓柱槽一端端面部位處活動連接(便于拆卸,即脫模),且與退料裝置相接觸。本實施例中,退料裝置包括:用于將側孔沖模后廢料頂出的頂壓機構、第二彈簧302、第三導套203及定位部件8。其中,頂壓機構端部與第一柱體101端部結構相適配,且與下模相接觸。同時,頂壓機構外徑與第三導套203內(nèi)徑相適配;第三導套203外徑與空心圓柱槽內(nèi)徑相適配,且通過定位部件8將其側面于空心圓柱槽內(nèi)壁進行定位。第三導套203與頂壓機構端部之間設置有彈簧放置區(qū)二;第二彈簧置于彈簧放置區(qū)二內(nèi),且一端與第三導套相接觸,另一端與頂壓機構端部相接觸。實際作業(yè)過程中,當?shù)谝恢w101沖撞下模后,于下模中心部位處會生成與第一柱體101形狀相適配的中心孔(一般為橢圓孔),同時,撞出的塊狀廢料推動頂壓機構,進而壓縮第二彈簧。本實施例中,頂壓機構包括:第四柱體104、第五柱體105及第六柱體106。其中,第四柱體104、第六柱體106及第五柱體105端面直徑依次遞增。第五柱體105、第四柱體104及第六柱體106側面高度依次遞增。同時,為便于第一柱體101沖撞下模生成的塊狀廢料能夠準確被第四柱體104推出,第四柱體104與第一柱體104結構完全相同。第五柱體105外徑分別與空心圓 柱槽一、第三導套203外徑相適配。第六柱體106與第三導套203內(nèi)徑相適配。且第六柱體106置于第三導套203內(nèi)部,二者活動連接(實現(xiàn)相對滑動)。第五柱體105置于空心圓柱槽內(nèi)部,二者活動連接(實現(xiàn)相對滑動)。本實施例中,第四柱體104—端與下模相接觸(便于推出塊狀廢料),另一端與第五柱體105 —端固定連接。第五柱體105另一端與第六柱體106 —端固定連接。本實施例中,柱體101-106中心軸線在同一條水平線上,且與模座I上表面相平行。優(yōu)選地,第一柱體101、第四柱體104是結構相同的橢圓柱,便于工業(yè)應用中沖撞橢圓孔。第二柱體102、第五柱體105、第六柱體106是圓柱,便于在滑槽及空心圓柱槽內(nèi)相對滑動。第三柱體103是方形柱,便于在其側面開設方形凹槽3。同時,第二滑槽是與第三柱體103形狀相適配的方形滑槽,便于第三柱體103與其相對滑動。優(yōu)選地,傳壓裝置包括:壓力頭2。其中,壓力頭2與外界壓力機連接,且壓力頭2側壁通過與第三柱體103斜坡端斜面相接觸。優(yōu)選地,定位機構包括:螺栓4及第一導套201在與凹槽3對應部位處設置有與螺栓4相適配的螺孔。其中,螺栓4穿過螺孔與凹槽3相接觸。[0033]優(yōu)選地,定位部件包括:螺釘及L型壓板。其中,L型壓板一側將第三導套203定位于空心圓柱槽內(nèi),另一端通過螺釘與模座I側面螺釘連接,便于拆卸第三導套203進而對其進行修復或更換。優(yōu)選地,下模與空心圓柱槽一端端面部位處的活動連接是螺釘連接或螺栓連接,便于拆卸批量加工。優(yōu)選地,下模是靜電除塵器陽極板5,且陽極板5側面與模座I上表面相互垂直。本實施例中,為便于第四柱體104推出塊狀廢料后對塊狀廢料后期的清理工作,在模座I上表面靠近空心圓柱槽部位處,設置有落料區(qū)7 (下模正下方)。實際作業(yè)過程中,第四柱體104在第二彈簧302彈性壓力作用下將塊狀廢料推出落入落料區(qū)7內(nèi),最終由作業(yè)人員對其進行清理。本實施例中,為便于陽極板5 (現(xiàn)有技術邊緣部位帶卡勾結構)與空心圓柱槽一端端面活動連接時二者表面結構相適配,于空心圓柱槽一端下部還設置有卡槽6(與陽極板邊緣部位卡勾相適配),安裝過程中陽極板5 —端側面與空心圓柱槽一端端面活動連接,陽極板5邊緣卡勾與空心圓柱槽一端下部卡槽6相卡接,同時,陽極板5另一端通過外界輥道將其定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側孔沖模系統(tǒng),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可分為以下3個工藝步驟:1、沖孔;壓力頭2與外界壓力機連接,并通過壓力機作用產(chǎn)生垂直向下的沖力,壓力頭2垂直向下運動,且側壁與第三柱體103斜坡端斜面相接觸并產(chǎn)生相對于第三柱體103水平方向上的沖力,進而推動第二柱體102、第一柱體101沖撞陽極板5,此時第一彈簧301壓縮,陽極板5上生成與第一柱體101端部結構相適配的中心孔(橢圓孔);同時,第四柱體104在塊狀廢料推動下于空心圓柱槽內(nèi)遠離陽極板5運動,并壓縮第二彈簧302;此過程中,為保持上模機構(柱 體101-103初始位置不變,螺栓穿過第一導套201與方形凹槽3相接觸對柱體101-103與第一導套201相對位置進行限定)。2、落料;中心孔(橢圓孔)于陽極板5側面生成后,壓力頭2通過外界壓力機作用垂直向上運動,其側壁與第三柱體103斜坡端斜面相接觸產(chǎn)生的相對于第三柱體103水平方向上的沖力逐漸減小,且側壁與第三柱體103斜坡端斜面逐漸脫離,此時第一彈簧301在其自身彈性壓力作用下開始伸張并推動第三柱體103 (依次帶動柱體101-102)遠離陽極板5運動;同時,第四柱體104在第二彈簧302彈性壓力作用下于空心圓柱槽內(nèi)靠近陽極板5運動,進而推動塊狀廢料至落入落料區(qū)7。3、脫模;生產(chǎn)作業(yè)過程中往往需要對陽極板5側面異型孔位批量加工,由于陽極板5與空心圓柱槽一端端面采用可拆卸式活動連接(螺釘連接或螺栓連接),即拆下螺釘或螺栓,取出陽極板5,即可對下一工件進行沖模操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側孔沖模系統(tǒng),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為了防止壓力頭5與第三柱體103斜坡端斜坡碰觸時產(chǎn)生水平偏力,本系統(tǒng)還可設計成中心對稱結構,參見圖1,即包括:沖孔裝置一、沖孔裝置二、退料裝置一、退料裝置二、下模一、下模二、空心圓柱槽一、空心圓柱槽二、傳壓裝置及模座I。沖孔裝置一、退料裝置一、下模一、空心圓柱槽一及傳壓裝置(壓力頭2)按上述沖孔裝置、退料裝置、下模、空心圓柱槽及壓力頭2分別安裝在模座I上表面。另,沖孔裝置二設置在模座I上表面,與沖孔裝置一結構完全相同,且沖孔裝置一、沖孔裝置二以壓力頭2為中心軸呈中心對稱結構??招膱A柱槽二設置在模座I上表面邊緣部位處,與空心圓柱槽一結構相同,且空心圓柱槽一、空心圓柱槽二以壓力頭2為中心軸呈中心對稱結構。退料裝置二置于空心圓柱槽二內(nèi),并與其固定連接;退料裝置二與退料裝置一結構相同,且退料裝置一、退料裝置二以壓力頭2為中心軸呈中心對稱結構。下模二與空心圓柱槽二一端端面活動連接,且與退料裝置二相接觸;下模一、下模二以壓力頭2為中心軸呈中心對稱結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側孔沖模系統(tǒng)按上述對稱結構設計后,在實際工作過程中:S1:沖孔;壓力頭2與外界壓力機連接,并通過壓力機作用產(chǎn)生垂直向下的沖力,壓力頭2垂直向下運動,且側壁分別與沖孔裝置一、沖孔裝置二斜坡端斜面相接觸并產(chǎn)生相對于沖孔裝置一、沖孔裝置二水平方向上的沖力,進而沖撞下模一、下模二,此時沖孔裝置一、沖孔裝置二內(nèi)部彈簧對應壓縮,下模一、下模二上分別生成與沖孔裝置一、沖孔裝置二中柱體端部結構相適配的中心孔(橢圓孔);同時,退料裝置一內(nèi)部柱體在塊狀廢料推動下于空心圓柱槽一內(nèi)遠離下模一運動,退料裝置二內(nèi)部柱體在塊狀廢料推動下于空心圓柱槽二內(nèi)遠離下模二運動,并分別對應壓縮退料裝置內(nèi)部彈簧;此過程中,為保持沖孔裝置(一、二)中上模機構(柱體初始位置不變,螺栓穿過導套與方形凹槽相接觸對柱體與導套相對位置進行限定)。S2:落料;中心孔(橢圓孔)于下模一、下模二側面生成后,壓力頭2通過外界壓力機作用垂直向上運動,其側壁與沖孔裝置一、沖孔裝置二斜坡端斜面相接觸產(chǎn)生的相對于沖孔裝置一、沖孔裝置二水平方向上的沖力逐漸減小,且側壁與沖孔裝置一、沖孔裝置二斜坡端斜面逐漸脫離,此時沖孔裝置內(nèi)部彈簧在其自身彈性壓力作用下開始伸張并推動沖孔裝置(一、二)遠離下模(一、二)運動;同時,退料裝置(一、二)在內(nèi)部彈簧彈性壓力作用下于空心圓柱槽(一、二)內(nèi)靠近下模(一、二)運動,進而推動塊狀廢料至落入落料區(qū)。S3:脫模;生產(chǎn)作業(yè)過程中往往需要對下模一、下模二側面異型孔位批量加工,由于下模(一、二)與空心圓柱槽(一、二)一端端面采用可拆卸式活動連接(螺釘連接或螺栓連接),即拆下螺釘或螺栓,取出下模(一、二),即可對下一工件進行沖模操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側孔沖`模系統(tǒng),通過壓力頭2作用于沖孔裝置產(chǎn)生水平方向壓力,進而推動沖孔裝置沖撞下模完成沖孔,同時,退料裝置通過內(nèi)部壓縮彈簧,當壓力頭2與沖孔裝置逐漸脫離時,壓縮彈簧在彈性壓力作用下推動退料裝置內(nèi)部柱體將塊狀廢料推出落入落料區(qū),實現(xiàn)對下模側面異型孔位批量加工,解決了傳統(tǒng)機械加工周期長、效率低、輔助工序復雜的問題,使生產(chǎn)組織變得井然有序,加工成本也大大降低。同時,實現(xiàn)了陽極板側面沖孔、落料、脫模于一個工作循環(huán)內(nèi)完成,如此循環(huán)往復,且還具有結構簡單、易操作的特點。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側孔沖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 沖孔裝置一、退料裝置一、下模一、傳壓裝置及模座(I); 所述沖孔裝置一分別與所述傳壓裝置、所述退料裝置一活動連接; 所述退料裝置一與所述模座(I)固定連接; 所述下模一與所述模座(I)活動連接; 所述傳壓裝置通過對所述沖孔裝置一施加壓力,進而通過所述沖孔裝置一依次沖撞所述下模一、所述退料裝置一實現(xiàn)側孔沖模。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側孔沖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沖孔裝置一包括: 上模機構、滑動機構及定位機構; 所述上模機構置于所述滑動機構內(nèi)部,且與所述模座(I)上表面相平行; 所述滑動機構與所述模座(I)上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定位機構與所述滑動機構固定連接,用于對所述上模機構與所述滑動機構相對位置進行限定; 所述傳壓裝置通過對所述上模機構施加壓力,進而通過所述上模機構依次沖撞所述下模一、所述退料裝置一實現(xiàn)側孔沖模。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側孔沖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機構包括: 第一柱體(101)、第二柱體(102)及第三柱體(103); 所述第一柱體(101)、所述第二柱體(102)及所述第三柱體(103)端面直徑依次遞增;所述第一柱體(101)、所述第二柱體(102)及所述第三柱體(103)側面高度依次遞增;所述第三柱體(103)側面設置有凹槽(3),所述定位機構穿過所述滑動機構與所述凹槽(3)相接觸; 所述第一柱體(101)—端與所述第二柱體(102)—端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柱體(102 )另一端與所述第三柱體(103 ) —端固定連接; 所述第三柱體(103)另一端設置成斜坡結構; 所述傳壓裝置與所述斜坡結構相接觸,并通過所述斜坡結構能夠實現(xiàn)對所述第三柱體(103)施加水平方向壓力; 所述第一柱體(101)通過依次沖撞所述下模一、所述退料裝置一實現(xiàn)側孔沖模。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側孔沖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機構包括: 第一導套(201)、第二導套(202)及第一彈簧(301); 所述第一導套(201)側面與所述模座(I)上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導套(201)內(nèi)設置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 所述第一滑槽內(nèi)徑大于所述第二滑槽內(nèi)徑,且二者呈階梯狀相銜接; 所述第二導套(202)外徑與所述第一滑槽內(nèi)徑相適配,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滑槽內(nèi);所述第二柱體(102)外徑與所述第二導套(202)內(nèi)徑相適配,并置于所述第二導套(202)內(nèi); 所述第三柱體(103)與所述第二滑槽相適配,并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內(nèi); 所述第二導套(202)與所述第二滑槽之間設置有彈簧放置區(qū)一; 所述第一彈簧(301)置于所述彈簧放置區(qū)一內(nèi),且一端與所述第二導套(202 )相接觸,另一端與所述第三柱體(103 )相接觸。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側孔沖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座(I)上表面一端設置有空心圓柱槽一,所述退料裝置一置于所述空心圓柱槽一內(nèi),并與其固定連接; 所述下模一與所述空心圓柱槽一一端端面活動連接,且與所述退料裝置一相接觸。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側孔沖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退料裝置一包括: 頂壓機構、第二彈簧(302 )、第三導套(203 )及定位部件(8 ); 所述頂壓機構端部與所述第一柱體(101)端部結構相適配,且與所述下模一相接觸, 所述頂壓機構外徑與所述第三導套(203)內(nèi)徑相適配; 所述第三導套(203)外徑與所述空心圓柱槽一內(nèi)徑相適配,且通過所述定位部件(8)將其側面于所述空心圓柱槽一內(nèi)壁進行定位; 所述第三導套(203)與所述頂壓機構端部之間設置有彈簧放置區(qū)二 ; 所述第二彈簧(302 )置于所述彈簧放置區(qū)二內(nèi),且一端與所述第三導套(203 )相接觸,另一端與所述頂壓機構端部相接觸。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側孔沖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壓機構包括: 第四柱體(104)、第五柱體(105)及第六柱體(106); 所述第四柱體(104)、所述第六柱體(106)及所述第五柱體(105)端面直徑依次遞增; 所述第五柱體(105)、所述第四柱體(104)及所述第六柱體(106)側面高度依次遞增; 所述第四柱體(104 )與所述第一柱體(101)結構相同; 所述第五柱體(105)外徑分別與所述空心圓柱槽一、所述第三導套(203)外徑相適配; 所述第六柱體(106)與所述第三導套(203)內(nèi)徑相適配; 所述第六柱體(106)置于所述第三導套(203)內(nèi)部,二者活動連接; 所述第五柱體(105)置于所述空心圓柱槽一內(nèi)部,二者活動連接; 所述第四柱體(104)—端與所述下模一相接觸,另一端與所述第五柱體(105)—端固定連接; 所述第五柱體(105 )另一端與所述第六柱體(106 ) —端固定連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側孔沖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柱體 (101)、所述第四柱體(104)是結構相同的橢圓柱; 所述第二柱體(102)、所述第五柱體(105)、所述第六柱體(106)是圓柱; 所述第三柱體(103)是方形柱,且所述第二滑槽是與所述方形柱形狀相適配的方形滑槽; 所述第一柱體(101)、第二柱體(102)、第三柱體(103)、第四柱體(104)、第五柱體(105)及第六柱體(106)中心軸線在同一條水平線上,且與所述模座(I)上表面相平行。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側孔沖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 所述傳壓裝置包括:壓力頭(2);所述壓力頭(2)側壁通過與所述第三柱體(103)斜坡端相接觸; 所述定位機構包括:螺栓(4)及所述第一導套(201)在與所述凹槽(3)對應部位處設置有與所述螺栓相適配的螺孔; 所述螺栓(4)穿過所述螺孔與所述凹槽(3)相接觸; 所述下模一是靜電除塵器陽極板(5);所述陽極板(5)表面與所述模座上表面相互垂直。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側孔沖模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沖孔裝置二、退料裝置二、下模二及空心圓柱槽二; 所述沖孔裝置二設置在所述模座(I)上表面,與所述沖孔裝置一結構相同,且所述沖孔裝置一、所述沖孔裝置二以所述壓力頭(2)為中心軸呈中心對稱結構; 所述空心圓柱槽二設置在所述模座(I)上表面邊緣部位處,與所述空心圓柱槽一結構相同,且所述空心圓柱槽一、所述空心圓柱槽二以所述壓力頭(2)為中心軸呈中心對稱結構; 所述退料裝置二置于所述空心圓柱槽二內(nèi),并與其固定連接;所述退料裝置二與所述退料裝置一結構相同,且所述退料裝置一、所述退料裝置二以所述壓力頭(2)為中心軸呈中心對稱結構; 所述下模二與所述空心圓柱槽二一端端面活動連接,且與所述退料裝置二相接觸; 所述下模一、所述下模二以 所述壓力頭為中心軸呈中心對稱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側孔沖模系統(tǒng),包括沖孔裝置、退料裝置、下模、傳壓裝置及模座。其中,沖孔裝置分別與傳壓裝置、退料裝置活動連接;退料裝置與模座上表面固定連接;下模與模座上表面端部活動連接。工作過程中,通過壓力頭作用于沖孔裝置產(chǎn)生水平方向壓力,進而推動沖孔裝置沖撞下模完成沖孔,同時,退料裝置通過內(nèi)部壓縮彈簧,當壓力頭與沖孔裝置逐漸脫離時,壓縮彈簧在彈性壓力作用下推動退料裝置內(nèi)部柱體將塊狀廢料推出落入落料區(qū),實現(xiàn)對下模側面異型孔位批量加工,適應自動化生產(chǎn)線連續(xù)作業(yè)需求。同時,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了陽極板側面沖孔、落料、脫模于一個工作循環(huán)內(nèi)完成,且具有結構簡單、易操作的特點。
文檔編號B21D28/24GK203124531SQ201320119670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15日
發(fā)明者蘇碧輝, 盧獻忠, 李良洪 申請人:武漢鋼鐵(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