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配管的管口自動加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加工機,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于多種不同口徑的配管加工使用,而可提供更為穩(wěn)定、精確地施以管口加工作業(yè)的配管的管口自動加工機。
由于配管的長度有其制造上的規(guī)格,因此當欲進行長距離的配管作業(yè)時,必須借助焊接來銜接配管的長度,而為了達到牢固與確實的焊接,在進行焊接作業(yè)前,又必須先在配管的管口施以一倒角的加工作業(yè)。而較早的該項加工作業(yè)是由人工進行,該以人工進行的加工作業(yè)除了精確度差,以致影響其焊接的牢固性與確實性外,且極為費時、費力,不符合經濟效益原則。隨著工業(yè)科技的進步,一種加工機經產業(yè)者所設計而出。請參閱
圖1、圖2所示,該種加工機主要是由一輸送機構A、夾持機構B與一車頭機構C所組成,其雖然可以達到以機械代替人工的加工作業(yè),而符合經濟效益原則,并適用于不同口徑配管的加工使用;但是,其為了達到不同口徑的配管加工使用,將車頭機構C設計成固定式,而將輸送機構A設計成可調整式,亦即在輸送機構A的前后端各設有一油壓缸A1,借由油壓缸A1可驅動輸送帶A2的上升或下降,以達到隨著不同口徑的配管加工而調整輸送帶A2與夾持機構B、車頭機構C的高低位置關系;因此,其雖然為一可行的方式,但在實際使用中發(fā)現(xiàn),在長距離的輸送機構A的前后端各設以一油壓缸A1來驅動輸送帶A2做上、下位置的調整,很容易因該兩油壓缸A1的行程誤差,而造成輸送帶A2前后傾斜的現(xiàn)象產生,而該前后的傾斜度更因輸送帶A2的距離越長而更為明顯,且此一現(xiàn)象更隨著加工機的使用年限而加劇,該現(xiàn)象的產生將嚴重造成管口倒角加工的誤差,進而影響焊接作業(yè)的牢固性與確實性,甚至因而造成使用上發(fā)生危險性,例如石化工廠的有毒氣體外泄等。
再者,請參閱圖2所示,該種加工機的夾持機構B是采用左、右夾持的方式,其左、右兩夾具B1、B2亦各借由一油壓缸B3、B4來同步驅動,其同樣亦有因該兩油壓缸B3、B4的行程誤差現(xiàn)象,而造成配管D經夾持后反而偏移的缺陷發(fā)生,以致嚴重造成管口倒角加工的誤差,進而影響焊接作業(yè)的牢固性與確實性。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并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而提供一種適用于多種不同口徑配管加工使用,而可更為穩(wěn)定、精確施以管口加工作業(yè)的配管的管口自動加工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配管的管口自動加工機,其主要是由一進退料輸送機構、機臺、夾持機構與一車頭機構所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進退料輸送機構,為一固定型輸送機,組設于機臺的前方,并對應于夾持機構的前方,以提供配管的自動進、退料;機臺,其主要供夾持機構與車頭機構配置承設于其上;夾持機構,由一框架組設于機臺前側,在框架內組設有一上夾具、下夾具及一驅動下夾具上下位移的上、下滑塊,其中該上夾具由一油壓缸驅動而位于框架內上下滑移,配合下夾具進行夾持配管的動作;而該下滑塊亦由一油壓缸驅動而位于框架內左右滑移,進而由上滑塊帶動下夾具位于框體內上下微距位移,以利配管的進退料;又在框架后側方以一支軸設有一擋桿,該擋桿一端由一油壓缸驅動依支軸旋轉,擋桿的另一端對應于下夾具的夾口后方,且在該端的桿身設有一控制套管進料定位的觸動桿與一感知器。
車頭機構,設于夾持機構后方的機臺上,其車頭承置于一U型機座上,并受一油壓缸驅動位于U型機座上前、后滑移,以進行進、退刀動作,該U型機座的一側形成一滑槽,并由一滑軌座架設于機臺上,其另一端形成兩凸耳,并各由一螺柱與二螺帽架設于機臺上,又在U型機座的底面與機臺間設有一個配合不同口徑的配管加工時調整車頭及其刀盤的高度的油壓缸,由該油壓缸驅動令U型機座依位于滑軌座做上、下移位的調整高度。
藉由上述機構的組成,可提供一適用于不同口徑配管的加工使用,且更為穩(wěn)定、精確施以加工作業(yè)的自動加工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由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xiàn)。
前述的配管的管口自動加工機,其中所述夾持機構的下夾具與上滑塊之間設有一可調整下夾具高度,以適用夾持不同口徑配管的調整螺柱、調整螺帽與一定位螺帽。
前述的配管的管口自動加工機,其中所述車頭機構的U型機座與機臺之間設有一定位經調整后車頭高度的螺柱與定位螺帽。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圖1 是習用配管的管口自動加工機側視圖。
圖2 是習用配管的管口自動加工機的夾持機構正視圖。
圖3 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4 是本實用新型的夾持機構正視圖。
圖5 是圖4中D-D剖面的剖視圖。
圖6 是圖4中夾持機構的后視圖。
圖7 是圖4中夾持機構的上夾具動作示意圖。
圖8 是本實用新型的車頭機構沿圖3中E-E剖面的剖視圖。
圖9 是圖8中沿F-F剖面的剖視圖。
圖10 是圖8中沿G-G剖面的剖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配管的管口自動加工機其采用的技術手段、構造、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請參閱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是由一進退料輸送機構1、機臺2、夾持機構3與車頭機構4所組成。其中進退料輸送機構1,如圖3所示,其為一固定型滾軸式輸送機,組設于機臺2的前方,并對應設于夾持機構3的前方,可提供將欲加工的配管5進行進料與將加工完成的配管5自動進行退料。該進退料輸送機構1由于其構造與一般的滾輪式輸送機大同小異,因此在此不再對其詳細贅述。
機臺2,請參閱圖3所示,其主要用以提供夾持機構3與車頭機構4的配置承設。
夾持機構3,請同時參閱圖4、圖5、圖6所示,其借由一框架30而組設于機臺2的前側,該框架30的左、右與底內側各形成一滑軌301、302、303,而在框架30內組設有一上夾具31、下夾具32及一組用以驅動下夾具32上下位移的上、下滑塊33A、33B(如圖4、圖5所示);該上、下夾具31、32可依滑軌301、302在框架30內上、下滑移,而下滑塊33B可依滑軌303在框架30的底面左、右滑移;又在框架30的頂端設有一油壓缸304,用以驅動上夾具31的上、下位移動作,而油壓缸304驅動上夾具31的位移上限與下限分別由微動開關311、312予以控制;再在對應下滑塊33B的框架30側面上設有一油壓缸305,用以驅動下滑塊33B的左、右位移動作,而油壓缸305驅動下滑塊33B的位移左限與右限分別由微動開關331、332予以控制;再在框架30的后側方以一支軸306而設有一擋桿34(如圖5、圖6所示),該擋桿34的一端聯(lián)結一油壓缸341,借由該油壓缸341可驅動擋桿34繞支軸306旋動,而擋桿34另一端則對應于下夾具32的夾口后方,且在該端的桿身設有一觸動桿342與一感知器343;又油壓缸341驅動擋桿34旋動的上限與下限分別由微動開關344、345予以控制。另在下夾具32與上滑塊33A之間設有一調整螺柱321、定位螺帽322與調整螺帽323,借以可調整下夾具32的高度,以適用夾持不同口徑的配管5(結合參閱圖7所示);再者,為配合夾持不同口徑的配管5,該上、下夾具31、32的夾口可墊設另外備存的小規(guī)格塊31A、31B、32A、32B,用以改變夾口的尺度。
車頭機構4,請同時參閱圖3、圖8、圖9及
圖10所示,其設于夾持機構3后方的機臺2上,其車頭41上配置有一馬達411與可做十段變速的傳動裝置相配合進行傳動動力,由于該傳動裝置為一般現(xiàn)有技術的傳動與變速機構的構造,因此恕在此不再贅述。經由馬達411的驅動可令位于車頭41前方的刀盤412旋轉;而該車頭41則承置于U型機座42上(如圖8、圖9所示),并可受一油壓缸421的驅動而位于U型機座42上前、后滑移,以進行進刀與退刀的動作(如圖9所示),而其進刀與退刀的限位則由微動開關424、425予以控制(如圖3所示);該U型機座42的一側形成一滑槽422(如
圖10所示),并借由一滑軌座43架設于機臺2上;再者,其另一側形成兩凸耳423,并各借由一螺柱44與二螺帽45A、45B而架設于機臺2上(如圖3、圖8所示);又,U型機座42的底面與機臺2間設有一油壓缸46、螺柱47與一定位螺帽48,當松釋螺柱44的上下螺帽45A、45B后,借由油壓缸46的驅動可令U型機座42承載車頭41依位于滑軌座43上、下平穩(wěn)的位移調整高度,以配合不同口徑的配管5加工時調整車頭41及其刀盤412的高度,而調整后可借由定位螺帽48配合螺柱47而加以鎖定。
因此,借由上述機構的組成,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可視欲加工的該批配管5的口徑而先行調整夾持機構3的螺柱321,以調整下夾具32的高度,同時控制車頭機構4的油壓缸46,以調整車頭41及其刀盤412的高度,當下夾具32與車頭41及其刀盤412的高度調整定位后,即可啟動電源,此時,為避免配管5的管口因裁斷時所產生的毛邊妨礙進料動作,夾持機構3的油壓缸305將先行驅動下滑塊33B向前移位,則上滑塊33A即可因其與下滑塊33B的斜面結構作用關系而下降,同時帶動下夾具32做微距的下移,以利于配管5進入下夾具32的夾口;而當下夾具32微距下移定位后,輸送機構1即可啟動進行進料動作至配管5的管口觸碰擋桿34的觸動桿342,由感知器343可發(fā)出一信號控制輸送機構1停止進料動作,同時可控制油壓缸305驅動下夾具32上升定位頂靠于配管5的底面,且同時控制油壓缸341驅動擋桿34旋動下降,而當下夾具32上升定位與擋桿34下降定位后,接著夾持機構3的油壓缸304即驅動上夾具31下降夾持于套管5的頂面(請同時參閱圖7所示),當上夾具31夾持套管5定位后,車頭機構4的馬達411即可經控制啟動,而驅動車頭41前方的刀盤412做高速旋轉,同時油壓缸421可經控制而驅動車頭41前進,而由刀盤412上的刀具施以進刀進行管口的倒角加工作業(yè);再當車頭41前進至定位,由刀盤412上的刀具完成加工作業(yè)后,由油壓缸421立即反向驅動車頭后退,以進行退刀的動作,同時油壓缸304將可驅動上夾具31上移,而油壓缸305將可驅動下夾具32微距下移,輸送機構1即可被啟動而反向帶動套管5退出夾口,以進行退料的動作,進而完成整個自動加工作業(yè)的動作程序。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及所述的實施例可知,本實用新型為了達到適于不同口徑的套管加工,其主要是將車頭機構4經過設計成一可調整式的構造來達到,且其構造確可提供車頭41施以穩(wěn)定的調整定位及進、退刀動作,又其夾持機構3經設計成主要由上夾具31做單邊的行徑動作,而在夾持機構3與車頭機構4的相互配合下,確實可達到更精確的進行配管的管口自動加工作業(yè),而具有顯著提高物品加工數量及質量的實用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配管的管口自動加工機,其是由一進退料輸送機構、機臺、夾持機構與一車頭機構所組成,借由夾持機構與車頭機構設計成可隨著欲加工配管口的不同口徑而予以調整其高度的結構,及將夾持機構設計為由上夾具為主要夾持動作行徑的結構,而提供了一種更為穩(wěn)定、精確施以管口加工作業(yè),且適用于不同口徑配管加工使用的自動加工機。又本實用新型為同類產品未曾出現(xiàn)過而確屬首創(chuàng),實為一具有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及實用性的新設計。
權利要求1.一種配管的管口自動加工機,其主要是由一進退料輸送機構、機臺、夾持機構與一車頭機構所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進退料輸送機構,為一固定型輸送機,組設于機臺的前方,并對應于夾持機構的前方,以提供配管的自動進、退料;機臺,其主要供夾持機構與車頭機構配置承設于其上;夾持機構,由一框架組設于機臺前側,在框架內組設有一上夾具、下夾具及一驅動下夾具上下位移的上、下滑塊,其中該上夾具由一油壓缸驅動而位于框架內上下滑移,配合下夾具進行夾持配管的動作;而該下滑塊亦由一油壓缸驅動而位于框架內左右滑移,進而由上滑塊帶動下夾具位于框體內上下微距位移,以利配管的進退料;又在框架后側方以一支軸設有一擋桿,該擋桿一端由一油壓缸驅動依支軸旋轉,擋桿的另一端對應于下夾具的夾口后方,且在該端的桿身設有一控制套管進料定位的觸動桿與一感知器。車頭機構,設于夾持機構后方的機臺上,其車頭承置于一U型機座上,并受一油壓缸驅動位于U型機座上前、后滑移,以進行進、退刀動作,該U型機座的一側形成一滑槽,并由一滑軌座架設于機臺上,其另一端形成兩凸耳,并各由一螺柱與二螺帽架設于機臺上,又在U型機座的底面與機臺間設有一個配合不同口徑的配管加工時調整車頭及其刀盤的高度的油壓缸,由該油壓缸驅動令U型機座依位于滑軌座做上、下移位的調整高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的管口自動加工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夾持機構的下夾具與上滑塊之間設有一可調整下夾具高度,以適用夾持不同口徑配管的調整螺柱、調整螺帽與一定位螺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管的管口自動加工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車頭機構的U型機座與機臺之間設有一定位經調整后車頭高度的螺柱與定位螺帽。
專利摘要一種配管的管口自動加工機,其是由一進退料輸送機構、機臺、夾持機構與一車頭機構所組成,借由夾持機構與車頭機構設計成可隨著欲加工配管口的不同口徑而予以調整其高度的結構,及將夾持機構設計為由上夾具為主要夾持動作行徑的結構,而提供了一種更為穩(wěn)定、精確施以管口加工作業(yè),且適用于不同口徑配管加工使用的自動加工機。
文檔編號B23B13/00GK2207896SQ94247349
公開日1995年9月20日 申請日期1994年12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1994年12月14日
發(fā)明者李得勝 申請人:李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