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型工藝及裝置的制作方法
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形工藝及裝置屬于連桿加工領(lǐng)域,也適用于軸對稱桿類件輥壓塑性精成形加工。
軸對稱桿類件在機械和工具等領(lǐng)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連桿。現(xiàn)有的塑性成形技術(shù)加工此類工件,都存在一些缺點錘上模鍛成形,模具壽命低,沖擊噪聲大,勞動強度高;熱模鍛壓機上成形,設(shè)備投資甚大;契橫軋,震動噪聲小,模具壽命高,但是只能軋制園柱形的階梯類工件;輥鍛成形,具有設(shè)備投資低,模具壽命和能量利用率高,震動噪聲小等優(yōu)點。但是,因輥鍛對工件的縱向變形無模具約束,在輥鍛過程中又必然產(chǎn)生前滑和后移。前滑和后移量又受到加熱溫度、磨擦和坯料進給早晚的嚴重影響。因此,輥鍛只能制坯,不能精成形。上述現(xiàn)有工藝中都存在飛邊大材料利用率低的缺點,輥鍛的飛邊更大。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弊端,保留契橫軋和輥鍛的優(yōu)點,提出把輥鍛、契橫軋和閉式模鍛綜合為一體,并能實現(xiàn)連桿等軸對稱桿類件塑性精成形的工藝、模具和裝置。
連桿是軸對稱桿類件的典型構(gòu)件,其幾何形狀復雜,而且它是把直線運動轉(zhuǎn)變?yōu)閳@運動或把園運動轉(zhuǎn)變的直線運動的關(guān)鍵構(gòu)件。在加工、行走及傳送機械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以連桿為例描述本項發(fā)明技術(shù),并不失問題的普遍性。其工藝流程見
圖1,(1)帶鋸精確下料,(2)中頻感應(yīng)加熱,(3)在板壓滾動塑性精成形機(以下簡稱板壓機,ZL952218291)上初制坯,(4)在輥壓塑性精成形機(以下簡稱輥壓機,ZL952295504)上精制坯,(5)在輥壓機上初成形,(6)在輥壓機上終成形,(7)在壓力機上切邊沖連皮。其中,帶鋸下料,中頻感應(yīng)加熱,壓力機切邊沖連皮,均屬常規(guī)工藝,此不贅述。在板壓機上的初制坯及在輥壓機上的精制坯和精成形,是本發(fā)明的主要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涉及的一種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形工藝,是把連桿所需體積的圓棒料加熱至鍛造溫度,先在板壓機上,滾壓契橫軋成大頭和小頭都為旋轉(zhuǎn)扁多面體的初坯,初坯大頭短軸直徑等于連桿大頭直徑D1,長軸的長度為D2,初坯的小頭短軸長度等于連桿小頭直徑d1,長軸長度為d2,再在輥壓機上輥壓成精坯,精坯小頭為直徑d1的圓柱體,大頭為直徑D1的圓柱體,并壓出連桿大頭的耳部形狀,然后,在輥壓機上進行連桿的第一道精成形和第二道精成形,最后在壓力機上切邊沖連皮。
本發(fā)明所述的技術(shù)方案與現(xiàn)有的輥鍛制坯、熱模鍛壓力機精成形技術(shù)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1.設(shè)備投資低,用現(xiàn)有設(shè)備的1/3-1/4的經(jīng)費便可實現(xiàn)圖1所列全套設(shè)備;2.模具的壽命和能量利用率高;3.材料利用率高,飛邊和連皮甚??;4.成形件的尺寸精度高,機械性能好;5.無沖擊,噪聲小,勞動強度低;6.易實現(xiàn)生產(chǎn)的自動化。
下面結(jié)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和實施例。
圖1是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形的工藝流程圖;圖2(A)和圖2(B)是板壓滾動塑性精成形機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B)是圖2(A)的側(cè)視圖;圖3是連桿的扁橢球形坯料示意圖;圖4是連桿的扁多面體坯料示意圖;圖5是板壓滾動契橫軋初制坯的模板型槽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6(A)是圖5的0-0橫截面視圖;圖6(B)是圖5的G-G縱截面視圖;圖7(A)、圖7(B)、圖7(C)、圖7(D)、圖7(E)、圖7(F)分別為對應(yīng)圖5的A-A、B-B、C-C、D-D、E-E、F-F的橫截面圖;圖8(A)、圖8(B)、圖8(C)、圖8(D)、圖8(E)、圖8(F)分別是對應(yīng)圖7(A)、圖7(B)、圖7(C)、圖7(D)、圖7(E)、圖7(F)的坯料幾何形狀圖;圖9是另一種板壓滾動契橫軌模板型槽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10(A)是輥壓塑性精成形機的局部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10(B)是圖10(A)的側(cè)視圖;圖11是裝在上下壓輥上的三套凸模示意圖;圖12(A)、圖12(B)、圖12(C)分別是對應(yīng)圖11的G-G、E-E、F-F的截面圖;圖13(A)是輥壓機滑板示意圖;圖13(B)、圖13(C)分別是圖13(A)的H-H、L-L的截面圖;圖14(A)是支撐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14(B)是圖14(A)的俯視圖15(A)是頂出初坯的頂料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15(B)是圖15(A)的俯視圖;圖16(B)是固定下凹模模塊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16(A)是圖16(B)的C向視圖;圖17(B)是上活動凹模模塊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17(A)是圖17(B)的D向視圖;圖18(A)是鎖緊塊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18(B)是圖18(A)側(cè)視圖;圖19(A)是連桿精成形件的頂料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19(B)是圖19(A)的俯視圖;圖20(A)是下滑動模塊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0(B)是圖20(A)的俯視21(A)是上活動模塊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1(B)是圖21(A)的俯視圖;圖22是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形的設(shè)備車間布置圖。
本發(fā)明所述的連桿初制坯的滾壓契橫軋工藝是在一臺板壓機上(見圖2(A)和圖2(B))上進行的。上模板(9)是嵌鑲在上滑動壓板(8)上,下模板(10)是嵌鑲在下滑動壓板(11)上,上、下模板型槽的幾何形狀完全相同,并且對稱,即將其中任一塊模板繞垂直板面的軸線旋轉(zhuǎn)180度,再扣在一起,便形成滾壓契橫軋的型腔。當上、下模板相對滑動時,坯料便在其中被滾壓變形。
根據(jù)體積不變定律,欲充滿連桿的大頭和小頭,要求坯料的大頭和小頭的短軸分別等于連桿大頭直徑D1和小頭直徑d1的扁橢球體(見圖3),或坯料大頭和小頭的短軸分別等于連桿大頭(12)直徑D1和小頭(14)直徑d1的旋轉(zhuǎn)扁多面體(見圖4)。由于在板壓機上滾壓契橫軋成圖3的扁橢球體的模板型槽加工復雜,型槽的磨損也較嚴重,所以在一臺板壓機上滾壓契橫軋成圖4的旋轉(zhuǎn)扁多面體,是本發(fā)明初制坯的另一個主要工藝特征。據(jù)此,模板型槽可以設(shè)計成單件的,也可以設(shè)計成雙件的,雙件的穩(wěn)定性好、生產(chǎn)率高。故以雙件滾軋說明模板型槽的結(jié)構(gòu)特征(見圖5),模板的寬為W1、長為W2、厚為W3。在0-0的兩側(cè)完全對稱。圖6(A)和圖6(B)分別為圖5的0-0和G-G的縱截面圖。圖7(A)至圖7(F)分別為圖5的A-A至F-F的橫截面圖。選擇直徑D0(D1<D0=5/6-4/5)D2,D2為旋轉(zhuǎn)扁多面體的長軸)圓棒料的長度2L0=2個連桿的體積+充填余量,其模板型槽結(jié)構(gòu)的特征在于模板的前部為坯料型槽,后部設(shè)有切割刀,中部至少設(shè)有兩段滾壓契橫軋,模板的型槽為前窄后寬,并以其軸線0-0的兩側(cè)完全對稱。
坯料型槽的寬為D0,長為2L0高為D0/2,L0=一個連桿坯料的長度,在棒料入口處設(shè)有凸契(16)、(17)和斜面(15),凸契(17)設(shè)在模板對稱軸線0-0處,凸契(16)分設(shè)在凸契(17)的兩側(cè),斜面(15)設(shè)在模板型槽的兩側(cè),凸契(16)和(17)間的距離等于連桿初坯大頭(12)體積所要求的直徑D0的棒料長度L2,斜面(15)和凸契(16)的距離(L0-L2)等于連桿坯料桿部(13)和小頭(14)的體積所要求的直徑為D0的坯料長度。由于在滾軋過程中棒料的外層和中心的變形是不均勻的,因此會在棒料端部出現(xiàn)喇叭形和內(nèi)部產(chǎn)生拉裂,為防止拉裂和保證坯料小頭的形狀,需設(shè)置斜面(15)。當凸契(17)沿0-0截面(見圖6(A))的面(18)以仰角γ1延伸Δl1時,凸契(16)和斜面(15)也以仰角γ1延伸Δl1。此后凸契(16)和(17)平行地沿平面繼續(xù)延伸l1(l1=πD0/2+余量Δ1)到達B-B截面,斜面(15)以角α1向外擴展延伸至B-B截面。G-G截面(見圖6(B))的平面(18′)則以傾角γ′1延伸至B-B截面,以便有空間容納壓口斜面產(chǎn)生的多余體積。之后沿平面延伸至C-C截面,從B-B截面開始,凸契(17)和(16)的內(nèi)側(cè)面(19)又平行地延伸l2(l2=n1πD0/2+余量Δ2),而凸契(16)的外側(cè)面(20)以角β1向外契橫軋,斜面(21)以角α2向外擴展,并且斜面(15)和凸契(16)和(17)同時到達C-C截面。從C-C截面開始,凸契(16)、(17)又以仰角γ2延伸Δl2后,再平行也沿平面延伸l3,(l3=πD0/2+余量Δ1),到達D-D截面(見圖6(A)),斜面(22)以角α3也向外擴展至D-D截面,G-G截面的面(19′)以傾角γ′2延伸至D-D截面,20′面以傾角γ′3延伸l4,21′面再以傾角γ4′延伸至E-E截面。從D-D截面始,凸(17)繼續(xù)按原方向延伸l4(l4=n2πD0/2+余量Δ3)凸契(16)的外側(cè)面(24)向外以角β2角契橫軋延伸l4,凸契(16)的內(nèi)側(cè)面(25)以β3角向內(nèi)也契橫軋延伸l4。由凸契(17)的外側(cè)面(24)和內(nèi)側(cè)面(25)所夾的平面(26)是一個傾斜面,其由內(nèi)向外的仰角為Ф。
此后,斜面(29)以α5角擴展延伸至E-E截面,凸契(17)又延伸l6,(l6=πD0/2+余量Δ1)與切斷刀(30)相會。l1=l3=l5=l6=l7=πD0/2+Δ1、/2=n1πD0/2+Δ2,/4=n2πD0/2+Δ3,n1和n2為整數(shù),Δ1、Δ2、Δ3為余量根據(jù)上述的模板型槽結(jié)構(gòu)特征,其另一個特征是(見圖5)為了實現(xiàn)滾壓變形,棒料必須在上下模板間連續(xù)滾動為此,從開始直至E-E截面,斜面(15)、凸契(16)的內(nèi)外契軋面和凸契(17)的滾壓面上都設(shè)置磨擦面,磨擦面可以是皺褶式的,也可以斑點式的,從E-E截面以后便為光滑面。
該發(fā)明滾壓契橫軋初制坯的具體工藝過程是把帶鋸精確下料,并經(jīng)中頻感應(yīng)加熱至鍛造溫度的棒料(見圖8(A))置于上下模板的入口處,先滾壓,再滾轉(zhuǎn)一周,便在棒料上壓出深度為ΔH1的缺口(15′)、(16′)和(17′)(見圖8(B))。再滾壓契橫軋n1圈,就形成了紡錘形(見圖8(C)),再滾壓一周后,并滾壓契橫軋n2周,便基本成形了坯料形狀(見圖8(E))。最后,經(jīng)一周整形,切斷,就完成了兩個連桿的初制坯(見圖8(F)的工藝。
當棒料直徑D0=D2時,因只需使棒料變細,無須使棒料變粗,而且要盡量減少模板的長度。其模板型槽的結(jié)構(gòu)特征在于(見圖9)凸契(31)與凸契(32)的中心線之間始終是互相平行的,當凸契(31)的外側(cè)面(33)、(34)以角β4和β5向外契橫軋時,凸契(31)也同時以仰角γ3和γ4和隨之壓入。此后,凸契(31)的外側(cè)面(35)按前述D0=(4/5-5/6)D2的方式進行。
輥壓精制坯和輥壓精成形是在輥壓塑性精成形機(以下簡稱輥壓機)上進行的(見圖10,圖10(B)是圖10(A)的A-A剖視圖)上完成,上凸模(37)是裝在上壓輥(40上,下凸模(38)是裝在下壓輥(41)上,上下凸模分別設(shè)有型槽。凹模模塊(43)是裝在滑板(36)上,并與上、下凸模形成局部連續(xù)閉合型腔(39)?;迳系凝X條與壓輥上的齒圈嚙合。坯料是置于型腔(39),并由支承裝置(42)支承。當壓輥按圖10(B)中所示的方向旋轉(zhuǎn)時,滑板亦隨之滑動,坯料便被輥壓成形,成形件由頂料裝置(44)頂出。
根據(jù)以上所述。本發(fā)明的輥壓精制坯、第一道輥壓精成形和第二道輥壓精成形,是在一臺輥壓機上完成的,在上下壓輥上各分別裝有三套凸模(I1、II1、III1)和(I2、II2、III2)(見圖11和圖12,圖12(A)、12(B)和12(C)是圖11對應(yīng)的截面圖)。在滑板上裝有三套凹模塊(I3、II3、III3(見圖13)。
根據(jù)以上所述,連桿輥壓精制坯的特征在于在輥壓機的上壓輥(40)上固定的上凸模I1和在輥壓機的下壓輥(41)上固定的下凸模I2,并在I1和I2上分別設(shè)有型槽,在固定在滑板(36)上的凹模模塊的I3上開有穿透模塊厚度的型腔,當把上、下凸模I2和I2展開到平面上,并把它們分別扣在凹模模塊I3上,便形成一個以凹模模塊I3為腔壁、上凸模I1和下凸模I2分別為上下蓋的閉合型腔,凹模模塊I3的型腔與精坯外緣輪廓完全相同,上、下凸模I1、I2的型槽分別與精坯上、下面的形狀完全相同,在輥壓前,把初坯(圖4)放在凹模模塊I3的型腔(39)內(nèi),下面由支撐裝置(42)支撐,輥壓時,凸模I1、I2便與凹模模塊I3形成局部連續(xù)閉合模腔,輥壓后,由頂料裝置(44)將大頭直徑為D1并帶有耳部的圓柱體,小頭直徑為d1的圓柱體,桿部被略壓扁的連桿精坯頂出。
連桿輥壓第一道塑性精成型關(guān)鍵是既要盡量成形連桿的形狀,又下能在連桿的上下兩面出現(xiàn)任何飛邊。其特征是裝在上、下壓輥上的凸模II1和II2,其上分別設(shè)有型槽,裝在凹模板(43)上的凹模模塊II3,是由固定在滑板(36)上的固定凹模塊(53)和扣在其上的活動模塊(54)組成,當把上、下凸模II1和II2展開到平面上,再把它們分別扣在凹模模塊II3的上面和下面,便形成一個閉合的型腔(57),型腔的內(nèi)壁的形狀與連桿外緣的形狀完全相同,型腔上面的形狀與連桿的俯視形狀相近,型腔下面的形狀與連桿的仰視形狀相近,型腔任一截面的高度都比連桿對應(yīng)部位的厚度大Δh,在輥壓前,把精坯繞連桿軸線旋轉(zhuǎn)90度放入固定模塊(53)的型腔(55)中,下面有支撐裝置支撐,再把活動模塊(54)扣上,彼此借鎖緊裝置鎖緊,輥壓時,上下凸模和凹模形成局部連續(xù)閉合模腔,輥壓后,頂料裝置把外緣與連桿形狀完全相同,上、下面與連桿對應(yīng)部位的形狀相近,任一部位的厚度都比連桿對應(yīng)部位的厚度大Δh的輥壓件頂出。
連桿第二道終成形并允許在分模面上產(chǎn)生小的飛邊。其特征是凹模模塊III3的(72)是一個與連桿形狀完全相同的閉合型腔。該型腔沿分模面分成下滑動模塊(73)和上活動模塊(74),在分模面上留有厚度為Δh的飛邊槽。在下滑動模塊(73)和上活動模塊(74)上分別裝有精成形大頭內(nèi)孔的滑動凸模塊(75)和精成形小頭內(nèi)孔的滑動凸模塊(76),并由檔板(77)、(78)把滑動凸模塊(75)和(76),檔在下滑動模塊(73)的滑道中,檔板(77)和(78)與下滑動模塊(73)用螺釘固緊,下滑動模塊(73)是裝在滑板上臺階形的模塊槽中,而且只能向上滑動。在輥壓前,把第一道輥壓精成形的連桿放入下滑動模塊(73)的型槽中,然后,把上活動模塊(74)扣上。再把活動凸模(79)和(80)裝入(74)上的對應(yīng)部位,在輥壓時,上、下凸模III1、III2先沿(73)和(74)的斜面ab、a′b′逐漸壓下,當它們之間達到相距Δh時,借助鎖緊裝置二者便彼此鎖住,III1和III2繼續(xù)沿(76)和(80)的斜面逐漸壓下,最后沿(79)和(75)的斜面逐漸壓下,連桿便被終成形,并由頂料裝置頂出。
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型工藝所用的支撐裝置(42)(圖14,14(B)為14(A)的俯視圖)其結(jié)構(gòu)是該支撐裝置是由滾動支撐輥(46)和支撐架(45)組成的,支撐架是固定在輥壓機的基礎(chǔ)上。
連桿輥壓塑性成型所用的鎖緊裝置(見圖18,18(B)為18(A)的側(cè)視圖),其特征是鎖緊塊(58)是裝在下固定模塊(53)的(59)中,并用螺釘把檔板(61)壓緊,在孔(62)和(63)中裝有柱形彈簧,當上活動模塊(54)壓在鎖緊塊(58)的鎖銷(65)的斜面(66)時,鎖銷便被壓回,當上活動模塊(54)被壓下到所要求的位置時,其上的鎖孔與鎖銷對準,鎖銷便在彈簧推動下進入鎖孔,把上活動模塊(54)與固定模塊(53)鎖住。
連桿輥壓塑性精制坯工藝所需的頂料裝置(見圖15,15(B)為15(A)的俯視圖),其結(jié)構(gòu)是它由液壓缸(47)、柱塞(48)導柱(49)、導套(50)、聯(lián)接板(51)和頂料塊(52)組成,聯(lián)接板(51)由液壓缸(47)通過柱塞(48)控制其上下移動,并由導柱(49)和導套(50)導向,與精坯外形相同的頂料塊(52)裝在聯(lián)接板(51)上。
輥壓第二道塑性精成型工藝所需的頂料裝置(見圖19,19(B)為19(A)的俯視圖),其結(jié)構(gòu)是聯(lián)接板(51)上可以加裝解鎖桿(68)和頂模桿(69),頂料塊的外形輪與連桿的外形輪廓基本相同,在頂料時,柱塞(48)將聯(lián)接板(51)抬起,解鎖桿(68)先作用在鎖緊塊(58)的斜面(71)上,使鎖銷(65)從鎖孔(67)中移出,隨后頂模桿(69)把上凹模(54)頂起,最后頂料塊(70)使把輥壓件從下固定凹模(53)中頂出。
連桿輥壓第二道(終成形)的頂料裝置與前述的頂料裝置不同之處在頂料時,頂料塊凸起是頂在滑動凸模塊(75)和(76)的下面,把輥壓件頂出。
為了減小滑板的重量和慣性,其結(jié)構(gòu)如圖(13)(圖13(B)和13(C)分別為13(A)為H-H和L-L截面圖)。橫梁(82)和(93)與縱梁(87)和(100)彼此咬接,并用螺釘(84)(85)(90)(91)(96)(97)(102)和(103)固緊?;顒訖M梁(92)和(101)一側(cè)的矩形軌是卡在縱梁(87)的矩形軌道中,(92)和(101)另一側(cè)的燕尾是卡在縱梁(100)的燕尾槽中,凹模模塊I3一側(cè)的燕尾是卡在縱梁(100)的燕尾槽中,另一側(cè)的燕尾槽卡在凹模模塊III3的燕尾中。其兩端的燕尾是分別卡在活動橫梁(92)和(101)的燕尾槽中。I3和II3的一端的燕尾直接卡在活動橫梁(101)的燕尾槽中另一端則是借助補償塊(95)卡在活動橫梁(92)的燕尾槽中。凹模模塊III3的一側(cè)為燕尾卡在II2的燕尾槽中III3另一側(cè)的矩形軌是卡在縱梁(87)的矩形軌道中。凹模模塊I3、II3和III3由螺釘(89)壓緊,活動橫梁(92)和(101)由螺釘(83)和(93)壓緊。在縱梁(87)和(100)上設(shè)有梯形道軌(86)和(98),(86)和(98)分別與床身上的梯形道軌槽滑動配合。在(87)和(100)上還設(shè)有齒條(88)和(99),(88)和(99)與壓輥上的齡圈嚙合。
對于尺寸大或形狀復雜的連桿,為了保證成形件的精度,而且不增加輥壓機的噸位,在輥鍛機上設(shè)置兩通精成形工藝,把終成形工藝移至螺旋壓力機上,按常規(guī)的模鍛進行。
考慮到生產(chǎn)節(jié)柏的合理性,本發(fā)明設(shè)備東間布置如圖22所示,中頻電源(或采用備用中頻電源)-感應(yīng)加熱圈-板壓滾動成形和機-兩臺輥壓精形機-沖床(或經(jīng)兩臺螺旋壓力機后-沖床)。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形工藝,其特征是把連桿所需體積的圓棒料加熱至鍛造溫度,先在板壓機上,滾壓契橫軋成大頭和小頭都為旋轉(zhuǎn)扁多面體的初坯,初坯大頭短軸直徑等于連桿大頭直徑D1,長軸的長度為D2,初坯的小頭短軸長度等于連桿小頭直徑d1,長軸長度為d2,再在輥壓機上輥壓成精坯,精坯小頭為直徑d1的圓柱體,大頭為直徑D1的圓柱體,并壓出連桿大頭的耳部形狀,然后,在輥壓機上進行連桿的第一道精成形和第二道精成形,最后在壓力機上切邊沖連皮。
2.按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形工藝,其特征是所說的初坯滾壓契橫軋工藝是;采用型槽完全相同的上下兩塊模板,它們分別對裝在板壓機的上、下滑動壓板上,上、下模板隨板壓機的上、下滑動壓板相對滑動,模板的前部為坯料型槽,后部設(shè)有切斷刀,中部至少設(shè)有兩段滾壓契橫軋,模板的型槽為前窄后寬,并對稱于軸線0-0。
3.按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形工藝,其特征是坯料型槽的寬為D0,長為2L0,高為D0/2,D0=(4/5-5/6)D2>D1,L0為一個連桿坯料的長度,在模板的坯料入口處,設(shè)有斜面(15)和凸契(16)、(17),斜面(15)設(shè)在模板型槽的兩側(cè),凸契(17)設(shè)在模板軸線0-0處,凸契(16)分設(shè)在凸契(17)的兩側(cè),斜面(15)與凸契(16)的距離等于由初坯小頭和桿部體積之和所要求的直徑為D0的坯料長度(L0-L2),凸契(16)與(17)的距離等于由初坯大頭體積所要求的直徑為D0的坯料長度L2,模板型槽兩側(cè)的斜面(15)先以仰角γ1,延伸Δl1后,再以角α1角向外擴展延伸l1至B-B截面,然后,以α2角向外擴展延伸l2至C-C截面,再以仰角γ2延伸Δl2,同時以角α3角向外擴展延伸(Δl2+l3)至D-D截面,再以α4角向外擴展延伸l4后,再以角α5角向外擴展延伸l5,最后,以平行模板移動方向延伸(l6+l7),凸契(16)也先以仰角γ1延伸Δl1,再平行于模板移動方向延伸l1至B-B截面,此后,凸契(16)的內(nèi)側(cè)面仍按原方向延伸l2,凸契(16)的外側(cè)面則以角β1的角向外擴展延伸l2至C-C截面,此后,凸契(16)以仰角γ2延伸Δl2,再以平行于模板移動方向延伸l3至D-D截面,此后,凸契的外側(cè)面以β2角向外擴展延伸l4,其內(nèi)側(cè)面以角β3向內(nèi)擴展也延伸l4,最后,內(nèi)外側(cè)面彼此平行地延伸(l5+l6+l7),凸契(17)也以仰角γ1延伸Δl1,再以平行于模板移動方向延伸至C-C截面,然后,以仰角γ2延伸Δl2,便以平行于模板的移動方向延伸至E-E截面,再延伸l6即與切斷刀(30)相會,在模板的G-G截面,面(18′)先以傾角γ′1延伸至B-B截面,再以水平面延伸至C-C截面,然后,(19′)面以傾角γ′2延伸至D-D截面,面(20′)再以傾角γ′3延伸l4,(21′)面再以傾角γ′4延伸至E-E截面,由凸契(17)的外側(cè)面(24)和內(nèi)側(cè)面(25)所夾的平面(26),是一個仰角面,其由內(nèi)向外的仰角為Ф,l1=l3=l5=l6=l7=πD0/2+Δ1,l2=n1πD0/2+Δ2,l4=D2πD0/2+Δ3,n1和n21為整數(shù),Δ1、Δ2、Δ3、為余量。
4.按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形工藝,其特征是斜面(15)、凸契(16)、(17)的內(nèi)外側(cè)面為摩擦面,摩擦面可以可設(shè)計成皺褶式,也可以設(shè)計成斑痕式。
5.按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形工藝,其特征是當坯料型槽的寬度為D′0(D0′=D2′)時,它與權(quán)利要求4不同之處,在于凸契(31)和(32)的中心線始終是彼此平行的,而且當(31)的外側(cè)面(33)以β4角向外擴展延伸的同時,凸契(31)以仰角γ4延伸Δl′2,當凸契(31)的外側(cè)面(34)向外以角β5擴展延伸的同時,凸契(31)又以仰角γ5延伸Δl′3此后,斜面(35)向外的延伸情況與權(quán)利要求4完全相同。
6.按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形工藝,其特征是所說的在輥壓機上輥壓成精坯的工藝是在輥壓機的上壓輥(40)上固定的上凸模(37)和在輥壓機的下壓輥(41)上固定的下凸模(38),并在(37)和(38)上分別設(shè)有型槽,固定在滑板(36)上的凹模模塊(43)(I3、II3、III3)的I3上,開有穿透模塊厚度的型腔,當把上、下凸模展開到平面上,并把上凸模(37)和下凸模(38)分別扣在凹模模塊I3上,便形成一個以凹模模塊I3為腔壁、上凸模(37)和下凸模(38)分別為上下蓋的閉合型腔,凹模模塊I3的型腔與精坯外緣輪廊完全相同,上、下凸模(37)、(38)上的凸模I1、I2的型槽分別與精坯上、下面的形狀完全相同,在輥壓前,把初坯放在凹模模塊I3的型腔(39)內(nèi),下面由支撐裝置(42)支撐,輥壓時,凸模I1、I2便與凹模模塊I3形成局部連續(xù)閉合腰腔,輥壓后,由頂料裝置將大頭直徑為D1并帶有耳部的圓柱體,小頭直徑為d1的圓柱體,桿部被略壓扁的連桿精坯頂出。
7.按權(quán)利要求1或6所述的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型工藝,其特征是精成形工藝是裝在上、下壓輥上的凸模(37)、(38)中的凸模塊模II1和II2,其上分別設(shè)有型槽,裝在凹模(43)上的凹模模塊II3,是由固定在滑板(36)上的固定模塊(53)和扣在其上的活動模塊(54)組成,當把上、下凸模II1和II2展開到平面上,再把它們分別扣在凹模模塊II3的上面和下面,便形成一個閉合的型腔,型腔(55)的內(nèi)壁的形狀與連桿外緣的形狀完全相同,型腔上面的形狀與連桿的俯視形狀相近,型腔下面的形狀與連桿的仰視形狀相近,型腔任一截面的高度,都比連桿對應(yīng)部位的厚度大Δh,在輥壓前,把精坯繞連桿軸線旋轉(zhuǎn)90度放入固定模塊(53)型腔中,下面有支撐裝置支撐,再把活動模塊(54)扣上,彼此借鎖緊裝置鎖緊,輥壓時,上下凸模和凹模形成局部連續(xù)閉合模腔,輥壓后,頂料裝置把外緣與連桿形狀完全相同,上、下面與連桿對應(yīng)部位的形狀相近,任一部位的厚度都比連桿對應(yīng)部位的厚度大Δh的輥壓件頂出。
8.按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形工藝,其特征是連桿第二道終成形工藝是凹模模塊III3(72)是一個與連桿形狀完全相同的閉合的型腔。該型腔沿分模面分成下滑動模塊(73)和上活動模塊(74),在分別面上留有厚度為Δh的飛邊槽。在下滑動模塊(73)和上活動模塊(74)上分別裝有精成形大頭內(nèi)孔的滑動凸模塊(75)和精成形小頭內(nèi)孔的滑動凸模塊(76),并由檔板(77)、(78)把滑動凸模塊(75)和(76)檔在下滑動模塊(73)的滑道中,檔板(77)和(78)與下滑動模塊(73)用螺釘固緊,下滑動模塊(73)是裝在滑板上臺階形的模塊槽中,而且只能向上滑動,并由螺釘把檔板(77)和(78)固定在下滑動模塊(73)上,在輥壓前,把第一道輥壓精成形的連桿放入下滑動模塊(73)的型槽中,然后,把上活動模塊(74)扣上。再把活動凸模(79)和(80)裝入(74)上的對應(yīng)部位,在輥壓時,上、下凸模III1、III2先沿(73)和(74)的斜面ah、a′h′逐漸壓下,當它們之間達到相距Δh時,借助鎖緊裝置二者便彼此鎖住,III1和III2繼續(xù)沿(76)和(80)的斜面逐漸壓下,最后沿(79)和(75)的斜面逐漸壓下,連桿便被終成形,并由頂料裝置頂出。
9.按權(quán)利要求6、7所述的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型工藝所用的支撐裝置(42),其特征是該支撐裝置是由滾動支撐輥(46)和支撐架(45)組成的,支撐架是固定在輥壓機的基礎(chǔ)上。
10.按權(quán)利要求7、8所述的連桿輥壓塑性成型所用的鎖緊裝置,其特征是鎖緊塊(58)是裝在下固定模塊(53)的(59)中,并用螺釘(60)把檔板(61)壓緊,在孔(62)和(63)中裝有柱形彈簧,當上活動模塊(54)壓在鎖緊塊(58)的鎖銷(65)的斜面(66)時,鎖銷便被壓回,當上活動模塊(54)被壓下到所要求的位置時,其上的鎖孔與鎖銷對準,鎖銷便在彈簧推動下進入鎖孔,把上活動模塊(54)與固定模塊(53)鎖住。
11.按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一種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形工藝所需的頂料裝置,其特征是它由液壓缸(47)、柱塞(48)導柱(49)、導套(50)、聯(lián)接板(51)和頂料塊(52)組成,聯(lián)接板(51)由液壓缸(47)通過柱塞(48)控制其上下移動,并由導柱(49)和導套(50)導向,與精坯外形相同的頂料塊(52)裝在聯(lián)接板(51)上。
12.按權(quán)利要求7、11所述的一種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型工藝所需的頂料裝置,其特征是聯(lián)接板(51)上可以加裝解鎖桿(68)和頂模桿(69),頂料塊的外形輪廓可以與連桿的外形輪廊基本相同,在頂料時,柱塞(48)將聯(lián)接板(51)抬起,解鎖桿(68)先作用在鎖緊塊(58)的斜面(71)上,使鎖銷(65)從鎖孔(67)中移出,隨后頂模桿(69)把上凹模(54)頂起,最后頂料塊(70)使把輥壓件從下固定凹模(53)中頂出。
13.按權(quán)利8要求的頂料裝置,它與權(quán)利要求11的不同處在于在頂料時,頂料塊是凸起頂在滑動凸模塊(75)和(76)的下面,把輥壓件頂出。
全文摘要
連桿輥壓塑性精成型工藝及裝置屬于連桿加工領(lǐng)域,也適用于軸對稱桿類件輥壓塑性精成型加工。其特點是將連桿所需體積的圓棒料加熱至鍛造溫度后,先在板壓機上滾壓契橫軋成大頭和小頭都為旋轉(zhuǎn)扁多面體的初坯,再在輥壓機上輥壓精成型,最后在壓力機上切邊沖連皮。用于該工藝的部分裝置;支撐裝置、頂料裝置、饋緊裝置。該工藝及涉及的有關(guān)裝置可以實現(xiàn)連桿局連續(xù)塑性精成型,而且適用于軸對稱桿類件的精成型。
文檔編號B21J5/00GK1165718SQ9710092
公開日1997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1997年1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7年1月25日
發(fā)明者宋玉泉 申請人:宋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