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濕法冶金領(lǐng)域,涉及一種浸礦混合菌及其用于鈾礦石中鈾的兩段浸出工藝。
背景技術(shù):
利用浸礦微生物(細菌、真菌、古菌)氧化鈾礦圍巖中的硫化礦而產(chǎn)生溶解鈾礦的氧化劑(Fe3+、H+等),或者再生浸出液中的Fe3+,從而達到加速溶解鈾礦石的目的,此技術(shù)可以有效地處理低品位鈾礦石和難處理鈾礦石。對于含硫化礦較低的鈾礦石,需要加入能源物質(zhì)如黃鐵礦或工業(yè)硫酸亞鐵進行細菌培養(yǎng)。
細菌浸出鈾礦的作用機理屬于細菌間接作用的過程,在酸性浸出介質(zhì)中,4價鈾的氧化物是不溶的,鈾的浸出是基于6價鈾的溶解。細菌氧化Fe2+或氧化鈾礦石中伴生的黃鐵礦得到Fe3+,提供硫酸高鐵氧化劑。硫酸高鐵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能將4價鈾氧化成6價鈾,從而使鈾溶解出來,其主要反應(yīng)為:
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 (1-1)
UO2+2Fe3+→UO22++2Fe2+ (1-3)
從以上幾個反應(yīng)式可以看出,針對含有4價鈾和6價鈾的鈾礦石,采用細菌參與的方法,只需要添加少量的能源物質(zhì)——工業(yè)硫酸亞鐵,即能得到較好的浸出效果,能夠縮短鈾礦石浸出周期、提高浸鈾效率。氧化劑使用的是含有細菌和Fe3+的溶液,在Fe3+氧化U4+后還原生成Fe2+(1-3),再次為細菌生長提供能源物質(zhì)。
此外,螢石、氟磷灰石等多與鈾礦石共生,而浸礦過程中的酸性環(huán)境又會使氟化物中的氟離子溶出,抑制細菌活性。因此,普通浸礦細菌無法適應(yīng)含氟環(huán)境的鈾礦石浸出,需要尋找或馴化對氟具有耐受力的浸礦菌。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耐氟浸礦混合菌,該菌可以對氟具有較高的耐受性,可以適用于含氟鈾礦石中鈾的浸出。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鈾礦石中鈾的兩段浸出工藝,通過先浸出易溶的6價鈾,再浸出不易溶解的4價鈾,使得鈾礦石中的鈾得以充分提??;該工藝具有浸出時間短、成本低、流程簡單、易操作和環(huán)境友好的優(yōu)點,極大地 提高了鈾的資源回收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shù)方案: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耐氟浸礦混合菌,該菌為嗜酸氧化亞鐵硫桿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和鉤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組成的混合菌種,命名為Retech KF-Ⅲ,該微生物已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qū)北辰西路1號院3號,中國科學(xué)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4年11月14日,保藏號:CGMCC NO.9998。
本發(fā)明另提供一種鈾礦石中鈾的兩段浸出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破碎、篩分:將鈾礦石破碎至粒度-6mm,備用;
(2)一段浸出:用稀硫酸溶液對破碎后的礦石進行第一段酸浸出,浸出周期5天~10天,當(dāng)浸出液pH值穩(wěn)定低于2.0停止浸出,收集浸出液,剩余浸渣用清水清洗,自然瀝干,備用;
(3)二段浸出:用含有細菌和Fe3+的溶液對步驟(2)得到的浸渣進行第二段生物化學(xué)氧化浸出,反應(yīng)溫度為25℃~35℃,pH為1.5~2.0,體系氧化還原電位控制在400mV~550mV,浸出周期為20天~30天;
(4)產(chǎn)品處理:將步驟(2)和步驟(3)中得到的浸出液通過常規(guī)離子交換-吸附-沉淀后得到鈾產(chǎn)品,提鈾后的尾液備用;
(5)尾液循環(huán):即用于含有細菌和Fe3+的溶液的制備,將步驟(4)得到的尾液加入FeSO4·7H2O 0.0g/L~22.10g/L制成培養(yǎng)基,調(diào)整pH為1.7~2.4,在該培養(yǎng)基中接入細菌進行培養(yǎng),接種量體積為尾液量的10%~30%,培養(yǎng)溫度為25℃~35℃,使用培養(yǎng)槽培養(yǎng)12h~48h,曝氣量為0.5~5.0m3/(m2·h),培養(yǎng)至細菌的濃度達到107個/mL~109個/mL,F(xiàn)e3+濃度為1.0g/L~10.0g/L結(jié)束培養(yǎng),獲得含有細菌和Fe3+的溶液,返回步驟(3);
工藝中所用細菌即為耐氟浸礦混合菌。
進一步地,在步驟(2)中所述的第一段酸浸出的方法為,采用5.0g/L~50.0g/L稀硫酸溶液作為噴淋液進行噴淋,噴淋強度為10.0L/(m2·h)~160.0L/(m2·h),噴淋制度為每日噴淋12小時,停歇12小時。
進一步地,步驟(3)中所述的第二段浸出的方法為,以含有細菌和Fe3+的溶液作為噴淋液,噴淋強度為10.0L/(m2·h)~160.0L/(m2·h),噴淋制度為每日噴淋12小時,停歇12小時。
進一步地,所述鈾礦中氟含量為0.0wt%~5.0wt%,總鈾含量為 0.05wt%~0.25wt%,其中4價鈾占總鈾含量的40%~90%。
本發(fā)明所用嗜酸氧化亞鐵硫桿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和鉤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組成的Retech KF-Ⅲ混合菌富集于廣東省某含氟鈾礦山的礦坑水中。
本發(fā)明的工藝特點在于:
1.本發(fā)明所用Retech KF-Ⅲ混合菌是在一般浸礦菌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實驗室長期耐氟馴化獲得,比一般細菌更能適應(yīng)含氟和氯濃度較高的溶液環(huán)境生長,特別是耐受總氟濃度能達到3.0g/L,并且對亞鐵有較強的氧化能力,能適應(yīng)含氟鈾礦浸出的環(huán)境。
2.本發(fā)明使用酸浸出與生物浸出相結(jié)合的工藝,在酸浸出階段浸出易溶的6價鈾,再用生物堆浸工藝將不溶的4價鈾氧化成6價鈾從而溶出。
3.本發(fā)明在兩段浸出中均采用較大的噴淋量,一方面可以加速礦石中的鈾溶出速率,另一方面也可降低溶出液中氟含量,尤其是在生物浸出階段降低氟濃度可減少氟對浸礦混合菌的毒害。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耐氟浸礦混合菌及其用于鈾礦石中鈾的兩段浸出工藝,先用酸浸工藝浸出易溶的6價鈾,再用生物堆浸工藝將不溶的4價鈾氧化成6價鈾溶出,鈾的浸出率從現(xiàn)有的78%提高到89%,并且浸出速率明顯加快,浸出時間從傳統(tǒng)的兩到三個月以上縮短到一個月。其中提鈾尾液還可作為生物化學(xué)浸出中細菌的培養(yǎng)液,使酸性尾液可以循環(huán)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從而取得了更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環(huán)保效益。該工藝具有成本低、流程簡單、易操作和環(huán)境友好,極大地提高了鈾的資源回收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鈾礦石中鈾的兩段浸出工藝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所用的細菌名稱為嗜酸氧化亞鐵硫桿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和鉤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的混合菌種,命名為Retech KF-Ⅲ,該微生物已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簡稱CGMCC),保藏日期為2014年11月14日,保藏號為CGMCC NO.9998。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鈾礦石中鈾的兩段浸出工藝,是將采集的鈾礦石破碎后用于兩段浸出,利用稀硫酸進行第一段浸出易溶解的6價鈾,再利用Retech KF-Ⅲ混合菌的高鐵溶液進行第二段生物化學(xué)氧化浸出不易溶解的4價鈾。
具體過程如圖1所示:
1.將鈾礦石破碎、篩分至粒度-6mm(Φ6mm),備用。
此步驟中當(dāng)破碎粒度大于6mm時,繼續(xù)破碎,直至100%均可過Φ6mm篩。
2.一段浸出:用5.0g/L~50.0g/L稀硫酸溶液對破碎后的礦石進行第一段酸浸出,浸出周期5天~10天,當(dāng)浸出液pH值穩(wěn)定低于2.0,表示酸耗完成,停止浸出,收集浸出液,對浸渣清洗,自然瀝干,備用。
此步驟通過稀硫酸溶液浸出易溶解的6價鈾,使6價鈾溶解到浸出液中,難溶的4價鈾保留于鈾礦石浸渣中,同時酸浸出階段也將部分氟溶出,具有耐氟能力的Retech KF-Ⅲ混合菌能適宜這種含氟溶液生長。
3.二段浸出:用含有Retech KF-Ⅲ混合菌和Fe3+的溶液對步驟2得到的浸渣進行第二段生物化學(xué)氧化浸出,反應(yīng)溫度為25℃~35℃,pH為1.5~2.0,體系氧化還原電位控制在400mV~550mV,浸出周期為20天~30天。
此步驟通過Retech KF-Ⅲ混合菌氧化Fe2+為Fe3+,F(xiàn)e3+將不易溶解的4價鈾氧化為易溶解的6價鈾,進入到浸出液中,F(xiàn)e3+還原成Fe2+,F(xiàn)e2+再由細菌氧化成Fe3+。Retech KF-Ⅲ混合菌的作用是使Fe3+得到重生并循環(huán)。
4.產(chǎn)品處理:將步驟2和步驟3中得到的浸出液通過常規(guī)的離子交換-吸附-沉淀后得到鈾產(chǎn)品,提鈾后的尾液備用。
5.尾液循環(huán):即用于含有Retech KF-Ⅲ混合菌和Fe3+的溶液的制備,將步驟4得到的尾液加入FeSO4·7H2O 0.0g/L~22.10g/L制成培養(yǎng)基,調(diào)整pH為1.7~2.4,在該培養(yǎng)基中接入細菌進行培養(yǎng),接種量體積為尾液量的10%~30%,培養(yǎng)溫度為25℃~35℃,使用培養(yǎng)槽培養(yǎng)12h~48h,曝氣量為0.5~5.0m3/(m2·h),培養(yǎng)至細菌的濃度達到107個/mL~109個/mL,F(xiàn)e3+濃度為1.0g/L~10.0g/L結(jié)束培養(yǎng),獲得含有細菌和Fe3+的溶液,返回步驟(3)。
該步驟通過添加FeSO4·7H2O為Retech KF-Ⅲ混合菌提供能源物質(zhì),實現(xiàn)尾液的循環(huán)利用,如果尾液中含有的Fe2+的量足夠,則可以不用補充。
初始含有Retech KF-Ⅲ混合菌的制備方法是將混合菌Retech KF-Ⅲ的菌種接種到提鈾尾液中,加入FeSO4·7H2O 0.0g/L~22.10g/L,培養(yǎng)溫度為25℃~35℃,曝氣量為0.5~5.0m3/(m2·h),培養(yǎng)至細菌的濃度達到107個/mL~109個/mL,獲得成品菌液,保留10-30%的菌液用于下次尾液循環(huán)過程中對混合菌進行補充接種,其余菌液用于生物浸出。每次培養(yǎng)均保留相應(yīng)菌液用于下次尾液循環(huán)的接種。
下面通過具體實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這些實施例并非 對本發(fā)明的限制,任何等同替換或公知改變均屬于本發(fā)明保護范圍。
實施例1
本發(fā)明應(yīng)用于某鈾礦,主要含鈾礦物為瀝青鈾礦、鈾石、鈦鈾礦、鈾釷石等,鈾主要以還原態(tài)形式存在,伴生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鐵礦、赤鐵礦、方鉛礦等,占總量小于5.0%;非金屬礦物占總量90.0%以上,主要為石英、螢石,其次為方解石、白云石、鉀(鈉)長石、磷灰石等。礦石中氟含量為0.91%,含鈾0.18%,其中U4+含量占總U的82.22%。
對上述礦石的兩段浸出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礦石的破碎、裝柱
將礦石破碎至100%通過Ф6mm篩子,取65Kg礦石裝入PVC材質(zhì)的柱中,柱高70cm,直徑35cm。
(2)礦石第一段酸浸處理
用30.0g/L硫酸溶液進行噴淋,噴淋強度100.0L/(m2·h),噴淋制度為每日12小時工作12小時停歇,浸出時間為7d,收集浸出液,剩余浸渣用清水清洗,自然瀝干,備用。
使用較大的噴淋量可以降低浸出時間,同時降低反應(yīng)中溶解的氟的濃度,減少對生物浸出過程中氟對微生物的毒害。
(3)礦石第二段生物化學(xué)氧化
以含有Retech KF-Ⅲ菌(細菌濃度為108個/mL以上)和Fe3+濃度為5.0g/L的溶液為噴淋液,體系控制pH為1.7,體系氧化還原電位控制在480mV(vs,SHE)左右,體系溫度為30℃,噴淋強度為100.0L/(m2·h),噴淋制度為每日12小時工作12小時停歇,浸出時間為23d。
使用較大的噴淋量可以降低浸出時間,同時降低反應(yīng)中溶解的氟的濃度,減少浸出過程中氟對微生物的毒害。
(4)產(chǎn)品處理
使用常規(guī)離子交換-吸附-沉淀后得到鈾產(chǎn)品,提鈾后的尾液備用。
(5)Retech KF-Ⅲ混合菌的培養(yǎng)和高鐵溶液的制備
提鈾尾液用于Retech KF-Ⅲ混合菌的培養(yǎng):調(diào)節(jié)培養(yǎng)體系pH為2.0,接入尾液體積20%的Retech KF-Ⅲ混合菌,根據(jù)溶液中已有Fe2+濃度,添加FeSO4·7H2O 10.0g/L,培養(yǎng)溫度為33℃,使用1.2m3培養(yǎng)槽培養(yǎng)24h,曝氣量為2.0m3/(m2·h),當(dāng)Fe3+濃度達到5.0g/L,細菌濃度108個/mL以上時即可作為噴淋液使用,返回生物浸出步驟(3)。
(6)計算鈾浸出率
通過清洗浸渣,送樣檢測分析浸出渣中U的含量,浸出30天,利用本發(fā)明提供的酸浸-生物浸出工藝處理鈾礦石,鈾的浸出率能達到89%。
本發(fā)明使用具有一定抗氟能力的Retech KF-Ⅲ混合菌,針對鈾礦石采用酸浸出與細菌浸出相結(jié)合的分段工藝,并且浸出過程中采用較大噴淋量,使得鈾的浸出率從常規(guī)酸浸出的浸出率78%提升至89%,并能有效縮短浸出周期,只需要一個月左右就能完成浸出周期,浸出液可培養(yǎng)浸礦菌進行循環(huán),無需直接排放,對環(huán)境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