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性汽車金屬閃光底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汽車漆,尤其涉及一種汽車底漆。
背景技術:
汽車漆一般由底漆、中涂漆、面漆組成。
目前大部分采用溶劑型金屬閃光底漆,施工時固體份20%左右,有機溶劑含量達80%,VOC含量大大超標。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水性汽車金屬閃光底漆,旨在解決上述的缺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由水性聚氨酯分散體10~20%、水性丙烯酸樹脂20~30%、水性鋁銀漿5~10%、綈合型增稠劑1~5%、共聚物分散劑0.1~1%、消泡劑0.1~1%、潤濕劑0.1~1%、助溶劑2~8%、水30~50%組成;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安全性,環(huán)保性,用水代替有機溶劑,大大改善了汽車涂裝流水線VOC的排放。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1本發(fā)明由水性聚氨酯分散體10%、水性丙烯酸樹脂30%、水性鋁銀漿7%、綈合型增稠劑1%、共聚物分散劑0.1%、消泡劑0.1%、潤濕劑0.1%、助溶劑2%、水49.7%組成。
實施例2
本發(fā)明由水性聚氨酯分散體20%、水性丙烯酸樹脂28%、水性鋁銀漿8%、綈合型增稠劑4%、共聚物分散劑0.8%、消泡劑0.8%、潤濕劑0.7%、助溶劑6%、水31.7%組成。
實施例3本發(fā)明由水性聚氨酯分散體16%、水性丙烯酸樹脂29%、水性鋁銀漿8%、綈合型增稠劑3%、共聚物分散劑0.6%、消泡劑0.7%、潤濕劑0.8%、助溶劑5%、水36.9%組成。
金屬片狀顏料與樹脂的良好混合所用的剪切力過高對產(chǎn)品的光學性能造成負面影響。
高剪切力會從兩方面損壞片狀顏料它會使片狀顆粒產(chǎn)生彎曲,由此降低其亮度;其次它還會將保護層從其表面剝離,從而導致了發(fā)氣的產(chǎn)生。鋁片預分散體系的制備所有的鋁粉漿都需要在一種合適的溶劑中進行預分散以得到顏料漿。顏料漿必須在所有其它需要較高剪切力的組分都加入之后才加入涂料體系中。
潤濕劑許多情況下都宜在金屬片顏料漿中加入潤濕劑以輔助片狀顏料的潤濕。
pH值與中和使用水性樹脂,不宜使用堿性太強的中和劑,例如需避免使用易與鋁發(fā)生反應的氨水;比較適宜的是用諸如DMEA(二甲基乙酰胺)或TEA(三乙醇胺)的胺類對pH值進行中和??傮w而言,pH值不應高于9,理想值介于7-8之間。
金屬片狀顏料的排列定向較差的定向?qū)档屯苛系牧炼纫约半S角異色效果。片狀顏料越能平行于基材排列,則顏料的金屬效果越好。在水性漆中加入綈合型增稠劑以提高其定向性能。
權利要求
1.一種水性汽車金屬閃光底漆,由水性聚氨酯分散體10~20%、水性丙烯酸樹脂20~30%、水性鋁銀漿5~10%、綈合型增稠劑1~5%、共聚物分散劑0.1~1%、消泡劑0.1~1%、潤濕劑0.1~1%、助溶劑2~8%、水30~50%組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汽車金屬閃光底漆,由水性聚氨酯分散體10%、水性丙烯酸樹脂30%、水性鋁銀漿7%、綈合型增稠劑1%、共聚物分散劑0.1%、消泡劑0.1%、潤濕劑0.1%、助溶劑2%、水49.7%組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汽車金屬閃光底漆,由水性聚氨酯分散體20%、水性丙烯酸樹脂28%、水性鋁銀漿8%、綈合型增稠劑4%、共聚物分散劑0.8%、消泡劑0.8%、潤濕劑0.7%、助溶劑6%、水31.7%組成。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汽車金屬閃光底漆,由水性聚氨酯分散體16%、水性丙烯酸樹脂29%、水性鋁銀漿8%、綈合型增稠劑3%、共聚物分散劑0.6%、消泡劑0.7%、潤濕劑0.8%、助溶劑5%、水36.9%組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水性汽車金屬閃光底漆,由水性聚氨酯分散體10~20%、水性丙烯酸樹脂20~30%、水性鋁銀漿5~10%、綈合型增稠劑1~5%、共聚物分散劑0.1~1%、消泡劑0.1~1%、潤濕劑0.1~1%、助溶劑2~8%、水30~50%組成;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安全性,環(huán)保性,用水代替有機溶劑,大大改善了汽車涂裝流水線VOC的排放。
文檔編號B05D7/14GK101029197SQ20061002421
公開日2007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2月28日
發(fā)明者唐家驊, 談國華, 張健頻 申請人:上海捷邦精細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