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涂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溶劑型含氟丙烯酸酯散熱防塵涂料、制備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投影機又稱投影儀,是通過數字光處理技術或者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顯示器)液晶成像技術將圖像或視頻投射或反射到屏幕上的設備。投影機廣泛應用在教育、商務、工程、家庭等場所,而且在工礦企業(yè)、軍事、教育等行業(yè)使用的投影機中,由于其要求高亮度、能長時間運行,對散熱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投影機的散熱主要依靠散熱器,通常,投影機中發(fā)熱部件的熱量傳遞到散熱器,經由散熱器將熱量散出,散熱器散熱的主要方式為輻射和對流,這都與散熱器表面的性能有直接的關系。以散熱器為例,設其散熱原理模型參見附圖1,其中,散熱器的厚度為b,散熱器內的溫度t只沿垂直于壁面的x軸方向變化,散熱器表面的溫度為t1和t2,在穩(wěn)定導熱時,導熱速率不隨時間變化,傳熱面積a和導熱系數λ也是常量,其傳熱量為q,其中
當散熱器的表面沉積灰塵等時形成多壁傳熱,其傳熱模型可參見附圖2,設各層壁厚及導熱系數分別為b1、b2、b3及λ1、λ2、λ3,各層的傳熱面積均為a,內表面溫度為t1,外表面溫度為t4,中間兩分界面的溫度分別為t2和t3,對于穩(wěn)定導熱過程,各層的傳熱量q相等,
通常,投影機的散熱器采用銅、鋁或鋁合金制作而成,其表面或者經過處理后的表面在有風吹過的時候有著較大導熱系數,如,銅導熱系數為380w/(mk),鋁導熱系數為180-210w/(mk),鋁合金導熱系數為150-180w/(mk),因此,在無沉積灰塵的散熱器與空氣的換熱效果很好;但當散熱器表面沉積灰塵后,因為灰塵(灰塵導熱系數在1.0w/(mk)以下)的導熱系數遠遠小于銅、鋁或鋁合金材料的導熱系數,散熱過程中阻力增加,在環(huán)境溫度保持相對不變的情況下,散熱量會有所減少。如此,散熱器的散效果將受到很大的影響,不僅會對電器部件散熱造成影響,縮短產品的使用壽命,而且可能產生可靠性或安全問題。甚至,當投影機整機內的結構件附著的灰塵量增加,散熱器表面容易吸潮,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長期的潮濕環(huán)境下,散熱器表面的金屬容易與大氣污染物中的硫化物等發(fā)生化學反應,具有一定腐蝕,從而增加電器失效的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zhí)峁┝艘环N溶劑型含氟丙烯酸酯散熱防塵涂料、制備方法及裝置,提高投影儀中散熱器等部件的防塵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請?zhí)峁┝艘环N溶劑型含氟丙烯酸酯散熱防塵涂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溶劑400-800份、納米四氮化三鈦1-3份、丙烯酸酯單體65-90份和含氟單體10-25份,其中:
所述納米四氮化三鈦平均粒徑是0.05-0.8μm;
所述丙烯酸酯單體包括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重量比為1:4.8-4.3:1;
所述含氟單體包括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的一種或多種。
第二方面,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溶劑型含氟丙烯酸酯散熱防塵涂料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取如上述原料配比的溶劑、納米四氮化三鈦、丙烯酸酯單體和含氟單體;
將所述溶劑、納米四氮化三鈦和丙烯酸酯單體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加熱至75-85℃,加熱過程中持續(xù)攪拌并保溫1-2h;
向所述反應器中加入所述含氟單體,并將溫度升高至90-95℃,持續(xù)攪拌并保溫1-2h;
將所述反應器中溶液冷卻至常溫,得到防塵涂料。
第三方面,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含有散熱防塵涂料涂層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裝置本體和噴涂在所述裝置本體的涂層,所述涂層為上述中涂料形成的涂料薄膜。
本申請?zhí)峁┑募夹g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溶劑型含氟丙烯酸酯散熱防塵涂料中丙烯酸酯單體和含氟單體發(fā)生共聚反應形成共聚物體系,生成的共聚物體系一種以氟化丙烯酸酯為殼、以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為核的氟化丙烯酸酯包覆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核殼結構,同時將納米四氮化三鈦通過原位聚合的方式引入到共聚物體系中,與共聚物的結合效果比常規(guī)的共混方式能夠進一步的增強。
本申請?zhí)峁┑耐苛显谑褂玫臅r候,溶劑型含氟丙烯酸酯散熱防塵涂料與鋁及鋁合金、銅及鎂合金等金屬基材材質界面結合能力較好,容易形成共聚物膜層,同時使得聚合物有較好的耐熱效果,特別是散熱器等溫度比較高的部件上,膜層相對于水的接觸角較大,能起到抗污防塵的作用。且在使用的時候能夠在噴涂的基底表面形成凸起的微小的結構單元,在固化的過程中,由于共聚物在成膜過程中的收縮作用,將一部分納米四氮化三鈦微球露出涂料膜層的表面,納米四氮化三鈦材料表面的潤滑性較好,進一步在膜層的表面形成了有疏水作用的微結構,能夠增強共聚物膜層的拒水、防污、防結垢、防落塵的效果。且納米四氮化三鈦還有著較高的熱傳導率和較高的法向發(fā)射率,在低溫下就能起到良好的導熱和散熱的作用,當附著于待散熱的器件時,可以增強其散熱作用。且試驗數據表明,本申請?zhí)峁┑耐苛闲纬傻谋∧づc水的接觸角為95-110°,薄膜的達因值小于34dyn/cm。如此本申請?zhí)峁┑耐苛暇哂辛己玫氖杷Ч?,當噴涂在散熱器等部件上時有利于防塵,減少灰塵的積累,改善因灰塵阻隔導致散熱器等表面熱阻變大、導熱系數降低以及傳熱效率降低的問題。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jié)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發(fā)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散熱器散熱模型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散熱器表面沉積灰塵時的散熱模型圖;
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溶劑型含氟丙烯酸酯散熱防塵涂料制備方法的結構流程圖;
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溶劑型含氟丙烯酸酯散熱防塵涂料制備方法的結構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溶劑型含氟丙烯酸酯散熱防塵涂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溶劑400-800份、納米四氮化三鈦1-3份、丙烯酸酯單體65-90份和含氟單體10-25份。
溶劑為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中的一種或兩種,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可以任意比混合。納米四氮化三鈦選用平均粒徑是0.05-0.8μm的納米四氮化三鈦,0.05-0.8μm的納米四氮化三鈦能夠突出其表面的疏水微結構,能夠在本申請的涂料中發(fā)揮其疏水功能。由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組成丙烯酸酯單體,所述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重量比為1:4.8-4.3:1,如果丙烯酸丁酯比例過高,涂料形成的膜層表面過軟,如果丙烯酸丁酯比例過低,涂料形成的膜層表面發(fā)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重量比為1:4-4:1。由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的一種或多種組成含氟單體,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可以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或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為引入含氟基團,含氟基團可減少表面能。為更好提高本申請中涂料的性能,含氟單體和丙烯酸酯單體的重量比為1:9-1:3。
為提高加快本申請實施例中涂料的制備,提高涂料的防塵性能,本申請實施例中涂料的原料中還包括引發(fā)劑,為方便引發(fā)劑的使用本申請實施例中選用濃度為2.4-3.8%的引發(fā)劑溶液,所述引發(fā)劑溶液中的引發(fā)劑溶質為偶氮二異丁腈和過氧化苯甲酰一種或兩種,引發(fā)劑溶劑選用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中的一種或幾種,可選用上述原料中相同配比的溶劑作為引發(fā)劑溶劑。偶氮二異丁腈是油溶性的偶氮引發(fā)劑,偶氮類引發(fā)劑反應穩(wěn)定,是一級反應,沒有副反應,比較好控制。過氧化苯甲酰是一種良好的聚丙烯酸酯等的單體聚合引發(fā)劑。
為便于本申請實施例提供涂料使用,提高涂料的表面活性,本申請是實施例中涂料的原料還包括1-3份的乳化劑,所述乳化劑選擇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10、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50、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80、十二烷基硫酸鈉(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dbs)或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p-10)等。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涂料的原料還包括偶聯劑,偶聯劑用于處理納米四氮化三鈦,偶聯劑的用量一般選用納米四氮化三鈦重量份的0.5-2%。在制備反應加入納米四氮化三鈦前,取0.5-2%所述納米四氮化三鈦重量份的偶聯劑,將所述偶聯劑與酒精混合,并將所述納米四氮化三鈦加入攪拌均勻,揮發(fā)所述酒精,獲得帶有偶聯劑的納米四氮化三鈦。加入偶聯劑的納米四氮化三鈦與丙烯酸酯類膠粘劑通過氫鍵或者化學鍵的形式連接起來,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所述散熱組分與丙烯酸酯類聚合物界面結合力,同時還能夠提高所述散熱防塵涂料與被貼基體的結合力。
本申請實施例中溶劑型含氟丙烯酸酯散熱防塵涂料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可參考附圖3:
s100:取上述任意原料配比的溶劑、納米四氮化三鈦、丙烯酸酯單體和含氟單體。
具體的,按照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原料配比進行溶劑、納米四氮化三鈦、丙烯酸酯單體和含氟單體重量的選取。
s200:將所述溶劑、納米四氮化三鈦和丙烯酸酯單體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加熱至75-85℃,加熱過程中持續(xù)攪拌并保溫1-2h。
具體的,將溶劑、納米四氮化三鈦和丙烯酸酯單體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并將溫度加熱至75-85℃,持續(xù)攪拌并加熱保溫,使溶劑、納米四氮化三鈦和丙烯酸酯單體混合均勻,提高溶劑、納米四氮化三鈦和丙烯酸酯單體活性,溫度高了副反應將增加,溫度低了反應速度較慢。
在本申請具體實施中,將在進行溶劑、納米四氮化三鈦和丙烯酸酯單體混合的過程中向反應器中加入1-3份的乳化劑,攪拌均勻,使乳化劑與溶劑、納米四氮化三鈦和丙烯酸酯單體充分混合。乳化劑可選上述中任意種類的乳化劑。
s300:向所述反應器中加入所述含氟單體,并將溫度升高至90-95℃,持續(xù)攪拌并保溫1-2h。
具體的,在溶劑、納米四氮化三鈦和丙烯酸酯單體混合均勻并保溫一段時間后,加入含氟單體,并將溫度升高至90-95℃,持續(xù)攪拌并保溫1-2h,讓反應器中的體系充分混合以及反應。
s400:將所述反應器中溶液冷卻至常溫,得到防塵涂料。
具體的,在反應完成后,將反應器中的溶液冷卻至常溫,即完成本申請實施例涂料的制備。
結合上述實施例中溶劑型含氟丙烯酸酯散熱防塵涂料制備方法,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溶劑型含氟丙烯酸酯散熱防塵涂料制備方法,與上述實施例中相同內容不再贅述,本實施例提供的方法具體還包括以下步驟,可參考附圖4:
s101:取0.5-1%所述丙烯酸酯單體和含氟單體總重量份的引發(fā)劑溶質以及20份重量的所述溶劑配成引發(fā)劑溶液。
s201:向所述反應器中加入50-60%所述引發(fā)劑溶液,繼續(xù)攪拌并保溫0.5-1h。
s202:將剩余的所述引發(fā)劑溶液加入到所述反應器中。
具體的,取合適量的引發(fā)劑溶質和溶劑配成引發(fā)劑溶液,將引發(fā)劑溶液分兩次加入到反應器中,通常第一次是在溶劑、納米四氮化三鈦和丙烯酸酯單體混合均勻并保溫結束后,取引發(fā)劑溶液的50-60%加入到反應器中,繼續(xù)攪拌并保溫0.5-1h;剩余的引發(fā)劑溶液在加入含氟單體時、加入含氟單體后或加入含氟單體前加入反應器中或在加入到反應容器中。本申請實施例中分兩次加入,能夠適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反應溫度,可充分利用引發(fā)劑的性能,催化涂料制備反應,降低副反應。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含有散熱防塵涂料涂層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裝置本體和噴涂在所述裝置本體的涂層,所述涂層為上述中涂料形成的涂料薄膜。將涂料噴涂在裝置本體的表面,在120-150℃烘干15-60分鐘,涂料在裝置本體形成涂層。通常,涂料薄膜的厚度為10-30μm。裝置本體包括散熱器、應用驅動板、光源殼體或液冷散熱器水排等。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申請進行進一步說明,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申請,但不用于限制本申請的范圍。
實施例一
取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1:1混合的700g溶劑,2g平均粒徑為0.3μm的納米四氮化三鈦,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4:1混合的75g丙烯酸酯單體以及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2:1:2混合的25g含氟單體。將700g溶劑、2g納米四氮化三鈦和75g丙烯酸酯單體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升溫至85℃,持續(xù)攪拌并保溫2h,保溫2h后,將25g含氟單體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并將溫度升高至95℃,攪拌并保溫2h,完成保溫后,冷卻至常溫,獲得防塵涂料。
將所述涂料用1mm噴嘴噴涂在散熱器fin片表面,在130℃烘干固化后在表面形成約15μm的涂層,對噴涂后的散熱器fin片表面進行防塵以及散熱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測試噴涂后的散熱器fin片表面達因值為32dyn/cm,接觸角為102°,相同的熱源條件下溫度較沒噴涂本申請涂料的散熱器表面溫度降低1.8℃。一般當水與基材的接觸角大于90°,可以認為基材具有一定的疏水效果,即基材的表面能較低,不一附著灰塵,如此,本實施例提供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散熱防塵性能。
實施例二
取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1:1混合的700g溶劑,2g平均粒徑為0.3μm的納米四氮化三鈦、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4:1混合的75g丙烯酸酯單體,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2:1:2混合的25g含氟單體以及1g偶氮二異丁腈。取20g上述配比的溶劑,將1g偶氮二異丁腈混入所述溶劑中,配成引發(fā)劑溶液。將700g溶劑、2g納米四氮化三鈦和75g丙烯酸酯單體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升溫至80℃,持續(xù)攪拌并保溫1h,保溫1h后加入11g引發(fā)劑溶液,再繼續(xù)保溫1h,將25g含氟單體和剩余引發(fā)劑溶液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并將溫度升高至90℃,攪拌并保溫1.5h完成保溫后,冷卻至常溫,獲得防塵涂料。
將所述涂料用1mm噴嘴噴涂在散熱器fin片表面,在130℃烘干固化后在表面形成約15μm的涂層,對噴涂后的散熱器fin片表面進行防塵以及散熱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測試噴涂后的散熱器fin片表面達因值為31dyn/cm,接觸角為105°,相同的熱源條件下溫度較沒噴涂本申請涂料的散熱器表面溫度降低2.3℃。如此,本實施例提供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散熱防塵性能。
實施例三
分別取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1:1混合的700g溶劑,2g平均粒徑為0.3μm的納米四氮化三鈦,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4:1混合的75g丙烯酸酯單體,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2:1:2混合的25g含氟單體,1g偶氮二異丁腈以及2g十二烷基硫酸鈉(sds)。取20g溶劑,將1g偶氮二異丁腈混入所述溶劑中,配成引發(fā)劑溶液。將700g溶劑、2g納米四氮化三鈦、75g丙烯酸酯單體和2g十二烷基硫酸鈉(sds)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升溫至80℃,持續(xù)攪拌并保溫1.5h,保溫1.5h后加入11g引發(fā)劑溶液,再繼續(xù)保溫1h,將25g含氟單體和剩余引發(fā)劑溶液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并將溫度升高至90℃,攪拌并保溫1.5h完成保溫后,冷卻至常溫,獲得防塵涂料。
將所述涂料用1mm噴嘴噴涂在散熱器fin片表面,在135℃烘干固化后在表面形成約18μm的涂層,對噴涂后的散熱器fin片表面進行防塵以及散熱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測試噴涂后的散熱器fin片表面達因值為31dyn/cm,接觸角為105°,相同的熱源條件下溫度較沒噴涂本申請涂料的散熱器表面溫度降低2.1℃。如此,本實施例提供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散熱防塵性能。
實施例四
取乙酸乙酯800g為溶劑,1g平均粒徑為0.05μm的納米四氮化三鈦,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2混合的75g丙烯酸酯單體,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1:1混合的25g含氟單體,0.4g偶氮二異丁腈和0.2g過氧化苯甲酰,以及1g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10。取20g溶劑,將0.4g偶氮二異丁腈和0.2g過氧化苯甲酰混入所述溶劑中,配成引發(fā)劑溶液。將800g溶劑、2g納米四氮化三鈦、75g丙烯酸酯單體和1g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10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升溫至75℃,持續(xù)攪拌并保溫1.5h,保溫1.5h后加入10.5g引發(fā)劑溶液,再繼續(xù)保溫1.5h,將25g含氟單體和剩余引發(fā)劑溶液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并將溫度升高至91℃,攪拌并保溫1.5h完成保溫后,冷卻至常溫,獲得防塵涂料。
將所述涂料用1mm噴嘴噴涂在應用驅動板散熱器表面,在125℃烘干固化后在表面形成約10μm的涂層,對噴涂后的應用驅動板散熱器表面進行防塵以及散熱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測試噴涂后的應用驅動板散熱器表面達因值為32dyn/cm,接觸角為103°,相同的熱源條件下溫度較沒噴涂本申請涂料的應用驅動板散熱器表面溫度降低3℃。如此,本實施例提供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散熱防塵性能。
實施例五
取乙酸丁酯550g為溶劑,3g平均粒徑為0.8μm的納米四氮化三鈦,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4混合的90g丙烯酸酯單體,10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0.5g偶氮二異丁腈,以及3g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10。取20g溶劑,將0.5g偶氮二異丁腈混入所述溶劑中,配成引發(fā)劑溶液。將550g溶劑、3g納米四氮化三鈦、90g丙烯酸酯單體和3g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10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升溫至85℃,持續(xù)攪拌并保溫1.5h,保溫1.5h后加入10.5g引發(fā)劑溶液,再繼續(xù)保溫1h,將10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剩余引發(fā)劑溶液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并將溫度升高至92℃,攪拌并保溫2h完成保溫后,冷卻至常溫,獲得防塵涂料。
將所述涂料用1mm噴嘴噴涂在激光器散熱器表面,在135℃烘干固化后在表面形成約20μm的涂層,對噴涂后的激光器散熱器表面進行防塵以及散熱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測試噴涂后的激光器散熱器表面達因值為33dyn/cm,接觸角為99°,相同的熱源條件下溫度較沒噴涂本申請涂料的激光器散熱器表面溫度降低2℃。如此,本實施例提供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散熱防塵性能。
實施例六
取乙酸乙酯650g為溶劑,1.5g平均粒徑為0.1μm的納米四氮化三鈦,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1.17混合的65g丙烯酸酯單體,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2:1:2混合的25g含氟單體,1g過氧化苯甲酰,以及1.5g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50。取20g溶劑,將1g過氧化苯甲?;烊胨鋈軇┲校涑梢l(fā)劑溶液。將650g溶劑、1.5g納米四氮化三鈦、65g丙烯酸酯單體和1.5g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50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升溫至85℃,持續(xù)攪拌并保溫1.5h,保溫1.5h后加入10.5g引發(fā)劑溶液,再繼續(xù)保溫0.5h,將25g含氟單體和剩余引發(fā)劑溶液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并將溫度升高至93℃,攪拌并保溫1h完成保溫后,冷卻至常溫,獲得防塵涂料。
將所述涂料用1mm噴嘴噴涂在光源殼體表面,在120℃烘干固化后在表面形成約20μm的涂層,對噴涂后的光源殼體表面進行防塵以及散熱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測試噴涂后的光源殼體表面達因值為32dyn/cm,接觸角為102°,相同的熱源條件下溫度較沒噴涂本申請涂料的光源殼體表面溫度降低2℃。如此,本實施例提供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散熱防塵性能。
實施例七
取乙酸丁酯700g為溶劑,2g平均粒徑為0.3μm的納米四氮化三鈦,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4.3混合的80g丙烯酸酯單體,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3:1混合的25g含氟單體,0.8g偶氮二異丁腈,以及2g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80。取20g溶劑,將0.8g偶氮二異丁腈混入所述溶劑中,配成引發(fā)劑溶液。將700g溶劑、2g納米四氮化三鈦、80g丙烯酸酯單體和2g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80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升溫至80℃,持續(xù)攪拌并保溫1.5h,保溫1.5h后加入11g引發(fā)劑溶液,再繼續(xù)保溫0.5h,將25g含氟單體和剩余引發(fā)劑溶液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并將溫度升高至94℃,攪拌并保溫2h完成保溫后,冷卻至常溫,獲得防塵涂料。
將所述涂料用1mm噴嘴噴涂在液冷散熱器表面,在150℃烘干固化后在表面形成約15μm的涂層,對噴涂后的液冷散熱器表面進行防塵以及散熱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測試噴涂后的在激光器散熱器表面達因值為32dyn/cm,接觸角為103°,相同的熱源條件下溫度較沒噴涂本申請涂料的激光器散熱器表面溫度降低2℃。如此,本實施例提供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散熱防塵性能。
實施例八
取乙酸乙酯600g為溶劑,2g平均粒徑為0.2μm的納米四氮化三鈦,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2:1混合的75g丙烯酸酯單體,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1.5:1混合的25g含氟單體,0.5g過氧化苯甲酰,以及2g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dbs)。取20g溶劑,將0.5g過氧化苯甲?;烊胨鋈軇┲?,配成引發(fā)劑溶液。將600g溶劑、2g納米四氮化三鈦、75g丙烯酸酯單體和2g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dbs)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升溫至85℃,持續(xù)攪拌并保溫1.8h,保溫1.8h后加入12g引發(fā)劑溶液,再繼續(xù)保溫0.75h,將25g含氟單體和剩余引發(fā)劑溶液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并將溫度升高至95℃,攪拌并保溫1h完成保溫后,冷卻至常溫,獲得防塵涂料。
將所述涂料用1mm噴嘴噴涂在風口鋁防塵網罩表面,在120℃烘干固化后在表面形成約20μm的涂層,對噴涂后的風口鋁防塵網罩表面進行防塵以及散熱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測試噴涂后的風口鋁防塵網罩表面達因值為31dyn/cm,接觸角為105°,相同的熱源條件下溫度較沒噴涂本申請涂料的風口鋁防塵網罩表面溫度降低4℃。如此,本實施例提供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散熱防塵性能。
實施例九
取乙酸丁酯550g為溶劑,2.5g平均粒徑為0.5μm的納米四氮化三鈦,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4.8:1混合的87g丙烯酸酯單體,13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組成的含氟單體,0.5g偶氮二異丁腈和0.2g過氧化苯甲酰,以及1g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80。取20g溶劑,將0.5g偶氮二異丁腈和0.2g過氧化苯甲酰混入所述溶劑中,配成引發(fā)劑溶液。將550g溶劑、2.5g納米四氮化三鈦、87g丙烯酸酯單體和1g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80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升溫至82℃,持續(xù)攪拌并保溫1.8h,保溫1.8h后加入11g引發(fā)劑溶液,再繼續(xù)保溫0.75h,將13g含氟單體和剩余引發(fā)劑溶液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并將溫度升高至90℃,攪拌并保溫1.5h完成保溫后,冷卻至常溫,獲得防塵涂料。
將所述涂料用1mm噴嘴噴涂在激光影院熒光輪散熱器表面,在135℃烘干固化后在表面形成約30μm的涂層,對噴涂后的激光影院熒光輪散熱器表面進行防塵以及散熱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測試噴涂后的激光影院熒光輪散熱器表面達因值為33dyn/cm,接觸角為96°,相同的熱源條件下溫度較沒噴涂本申請涂料的激光影院熒光輪散熱器表面溫度降低4.5℃。如此,本實施例提供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散熱防塵性能。
實施例十
取乙酸丁酯800g為溶劑,1.5g平均粒徑為0.6μm的納米四氮化三鈦,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4.3混合的80g丙烯酸酯單體,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1:1混合的20g含氟單體,0.8g偶氮二異丁腈,以及2.5g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p-10)。取20g溶劑,將0.8g偶氮二異丁腈混入所述溶劑中,配成引發(fā)劑溶液。將800g溶劑、1.5g納米四氮化三鈦、80g丙烯酸酯單體和2.5g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op-10)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升溫至83℃,持續(xù)攪拌并保溫2h,保溫2h后加入11g引發(fā)劑溶液,再繼續(xù)保溫0.5h,將20g含氟單體和剩余引發(fā)劑溶液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并將溫度升高至95℃,攪拌并保溫1.5h完成保溫后,冷卻至常溫,獲得防塵涂料。
將所述涂料用1mm噴嘴噴涂在激光散熱器表面,在125℃烘干固化后在表面形成約10μm的涂層,對噴涂后的激光散熱器表面進行防塵以及散熱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測試噴涂后的激光散熱器表面達因值為34dyn/cm,接觸角為95°,相同的熱源條件下溫度較沒噴涂本申請涂料的激光散熱器表面溫度降低2℃。如此,本實施例提供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散熱防塵性能。
實施例十一
取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1:1.5混合的500g溶劑、1.5g平均粒徑為0.5μm的納米四氮化三鈦、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1混合的80g丙烯酸酯單體、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1:1:2混合的20g含氟單體、0.6g過氧化苯甲酰以及1.5g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10。取20g溶劑,將0.6g過氧化苯甲酰混入所述溶劑中,配成引發(fā)劑溶液。將500g溶劑、1.5g納米四氮化三鈦、80g丙烯酸酯單體和1.5g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10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升溫至78℃,持續(xù)攪拌并保溫1.5h,保溫1.5h后加入11.5g引發(fā)劑溶液,再繼續(xù)保溫0.5h,將20g含氟單體和剩余引發(fā)劑溶液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并將溫度升高至92℃,攪拌并保溫1.5h完成保溫后,冷卻至常溫,獲得防塵涂料。
將所述涂料用1mm噴嘴噴涂在激光影院光機機殼表面,在130℃烘干固化后在表面形成約25μm的涂層,對噴涂后的散熱器fin片表面進行防塵以及散熱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測試噴涂后的散熱器fin片表面達因值為31dyn/cm,接觸角為101°,相同的熱源條件下溫度較沒噴涂本申請涂料的散熱器表面溫度降低3℃。如此,本實施例提供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散熱防塵性能。
實施例十二
取乙酸乙酯400g為溶劑,2g平均粒徑為0.4μm的納米四氮化三鈦,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5:1混合的75g丙烯酸酯單體,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1:1.5混合的25g含氟單體,0.5g過氧化苯甲酰,以及2.5g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50。取20g溶劑,將0.7g過氧化苯甲?;烊胨鋈軇┲?,配成引發(fā)劑溶液。將400g溶劑、2g納米四氮化三鈦、75g丙烯酸酯單體和2.5g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50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升溫至80℃,持續(xù)攪拌并保溫1.9h,保溫1.9h后加入11.5g引發(fā)劑溶液,再繼續(xù)保溫0.75h,將25g含氟單體和剩余引發(fā)劑溶液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并將溫度升高至95℃,攪拌并保溫2h完成保溫后,冷卻至常溫,獲得防塵涂料。
將所述涂料用1mm噴嘴噴涂在激光影院dmd散熱器表面,在130℃烘干固化后在表面形成約20μm的涂層,對噴涂后的風口鋁防塵網罩表面進行防塵以及散熱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測試噴涂后的風口鋁防塵網罩表面達因值為30dyn/cm,接觸角為107°,相同的熱源條件下溫度較沒噴涂本申請涂料的風口鋁防塵網罩表面溫度降低3℃。如此,本實施例提供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散熱防塵性能。
實施例十三
取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2:1混合的600g溶劑,2g平均粒徑為0.4μm的納米四氮化三鈦,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1混合的80g丙烯酸酯單體,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1:1:2混合的20g含氟單體,0.8g過氧化苯甲酰,1.5g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10以及0.04g偶聯劑。將0.04g偶聯劑與5g酒精混合,并將2g納米四氮化三鈦加入其中攪拌均勻,蒸發(fā)酒精后獲得帶有偶聯劑的納米四氮化三鈦。取20g溶劑,將0.8g過氧化苯甲?;烊胨鋈軇┲?,配成引發(fā)劑溶液。將500g溶劑、帶有偶聯劑的納米四氮化三鈦、80g丙烯酸酯單體和1.5g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310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升溫至80℃,持續(xù)攪拌并保溫1.5h,保溫1.5h后加入11.5g引發(fā)劑溶液,再繼續(xù)保溫0.5h,將20g含氟單體和剩余引發(fā)劑溶液加入至反應器中,攪拌并將溫度升高至90℃,攪拌并保溫1.5h完成保溫后,冷卻至常溫,獲得防塵涂料。
將所述涂料用1mm噴嘴噴涂在激光散熱器表面,在135℃烘干固化后在表面形成約20μm的涂層,對噴涂后的激光散熱器表面進行防塵以及散熱性能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測試噴涂后的激光散熱器表面達因值為31dyn/cm,接觸角為103°,相同的熱源條件下溫度較沒噴涂本申請涂料的激光散熱器表面溫度降低3℃。如此,本實施例提供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散熱防塵性能。
以上所述的本發(fā)明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或實現本發(fā)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fā)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