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燃料小貨車氣瓶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小貨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雙燃料小貨車的氣瓶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小貨車既能搭人又能載物,是城鄉(xiāng)市場廣泛使用的交通工具。目前,國內(nèi)生產(chǎn)的小貨車均是以燃油作為動力源,污染大,油耗高。隨著石油價格的上漲和環(huán)保要求的提高,單燃料小貨車已經(jīng)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CNG為壓縮天然氣的簡稱。CNG為無毒、無味、無色氣體,具有價格低、不含苯、鉛、
硫等致癌物質(zhì)(排氣污染是汽油的1/3),及工作區(qū)域無積碳、不稀釋機油、發(fā)動機磨損小
(可節(jié)約50%的機油費和車輛維修費)、儲量豐富、便于儲存運輸?shù)忍攸c,是目前最為理想
的汽油替代品。單純以CNG作為燃料的汽車雖然能夠解決油耗和污染問題,但由于存在動
力性不佳和續(xù)行里程不長等突出問題,使其很難作為成熟的車型占領市場。 與此同時,市場上出現(xiàn)了 CNG/燃油雙燃料轎車,在行駛的時候根據(jù)需要可以有選
擇地采用CNG或燃油作為動力源。雙燃料轎車既解決了污染、油耗等問題,又能夠滿足動力
性和續(xù)行里程的要求。隨著雙燃料技術在小轎車應用上的成熟以及加氣網(wǎng)等基礎設施的完
善,使得將該技術移植于小貨車上成為可能。如何在不占用乘客和載貨空間的前提下布置
CNG氣瓶,是各小貨車生產(chǎn)廠家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布置合理、拆裝方便的雙燃料小貨車氣瓶安裝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雙燃料小貨車氣瓶安裝結構,在左縱梁與右縱梁的前部之間固定發(fā)動機安裝管梁,其關鍵在于所述發(fā)動機安裝管梁的后側依次設置有與之平行的氣瓶前固定橫梁和氣瓶后固定橫梁,氣瓶前、后固定橫梁的兩端固定于對應的縱梁上,在所述氣瓶前、后固定橫梁的下方設置氣瓶,該氣瓶的前部通過抱箍總成與氣瓶前固定橫梁連接,氣瓶的后部通過抱箍總成與氣瓶后固定橫梁連接。 本實用新型將氣瓶布置在小貨車車廂下方的車架左、右縱梁之間,并通過抱箍總成與縱梁上的橫梁固定,這樣一方面不會占用乘客和載貨的空間,對小貨車的功能不會造成影響;另一方面,在不拆卸車廂的前提下就能完成氣瓶的固定,安裝、維修方便,連接牢罪。 為了保障強度及承載力,上述氣瓶前、后固定橫梁均為角鋼,該角鋼的端部通過焊接固定在對應的縱梁上。 上述抱箍總成由吊耳、壓緊支架和"U "形抱箍組成,其中"U "形抱箍將氣瓶的瓶身兜住,該"U "形抱箍頂部的一端通過螺栓與橫梁連接,"U "形抱箍頂部的另一端通過螺栓與吊耳的下端連接,吊耳的上端焊接在對應的橫梁上;所述壓緊支架位于"U "形抱箍的正上方,該壓緊支架的頂部焊接在橫梁上,壓緊支架的底面為弧面,該弧面與氣瓶瓶身的圓周面貼合。以上結構簡單可靠、拆裝容易,能夠保證氣瓶安裝的穩(wěn)固性。 為了進一步提高拆裝效率,增加連接的可靠性,上述"U "形抱箍頂部的一端通過
焊接固定有套管,該套管通過螺栓與橫梁連接,"u "形抱箍頂部的另一端向外彎折,形成通
過圓柱,該通過圓柱通過螺栓與吊耳的下端連接。在上述壓緊支架與氣瓶之間以及"u "形抱箍與氣瓶之間均加裝有橡膠墊,橡膠墊
起增大摩擦及緩沖的作用。 在上述發(fā)動機安裝管梁上固定有前擋板,該前擋板對氣瓶前端的瓶口限位;所述氣瓶后固定橫梁上固定有后擋板,該后擋板對氣瓶后端的瓶底限位。前、后擋板保證了氣瓶安裝的穩(wěn)定性,前、后擋板與抱箍總成結合,既滿足了氣瓶在承受左右+/_8g加速度的情況下變形量的法規(guī)要求,又滿足了氣瓶在承受前后+/_20g加速度的情況下變形量的法規(guī)要求。 為了簡化結構,提高對氣瓶限位的可靠性,在上述前擋板的下部開設有"n "形卡口 ,該"n "形卡口與氣瓶前端的瓶口卡接配合。 同樣的道理,上述后擋板呈呈Z字型,由三根熱軋鋼板成型后焊接固定,該后擋板
前端的豎段形成支耳,該支耳通過螺栓與氣瓶后固定橫梁固定,后擋板后端的豎段位于氣瓶瓶底的后側,兩者之間留有間隙。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不拆卸車廂的前提下能夠完成氣瓶的固定,而且布置合理,安裝維修方便;氣瓶在抱箍總成以及前、后擋板的作用下連接牢靠,不會發(fā)生上下顛簸、左右橫移及前后竄動,同時滿足了氣瓶在承受前后+/-208,左右+/_8g加速度的情況下變形量的法規(guī)要求,安全性好,并節(jié)省了車廂和駕駛室內(nèi)部的空間尺寸。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壓緊支架和"U"形抱箍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氣瓶前固定橫梁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氣瓶后固定橫梁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前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后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左縱梁1、右縱梁2、發(fā)動機安裝管梁3、氣瓶前固定橫梁4、氣瓶后固定橫梁5、氣瓶6、吊耳7、壓緊支架8、" U "形抱箍9、套管10、前擋板11和后擋板12等部件構成,其中左縱梁1和右縱梁2呈左右對稱分布,在左、右縱梁1、2的前部之間設有橫向布置的發(fā)動機安裝管梁3,該發(fā)動機安裝管梁3的兩頭焊接固定在對應的縱梁上。在所述發(fā)動機安裝管梁3的后側設置氣瓶前固定橫梁4,氣瓶前固定橫梁4的后側設置氣瓶后固定橫梁5,氣瓶前、后固定橫梁4、5與發(fā)動機安裝管梁3相平行,并且氣瓶前、后固定橫梁4、5均為角鋼,該角鋼的端部通過焊接固定在對應的縱梁上。[0024] 從圖1、圖2、圖3、圖4中可知,氣瓶6位于氣瓶前、后固定橫梁4、5的下方,并靠近右縱梁2的內(nèi)側,且氣瓶6的軸線與橫梁相垂直。所述氣瓶6后部的瓶身由"U"形抱箍9兜住,"U "形抱箍9與氣瓶6的接觸部分加墊橡膠墊。所述"U "形抱箍9頂部的一端通過焊接固定有套管IO,該套管IO套裝在螺栓上,由上下兩個螺母鎖緊固定,而螺栓的頂端與氣瓶后固定橫梁5焊接,"U "形抱箍9頂部的另一端向外彎折,形成通過圓柱,該通過圓柱通過螺栓與吊耳7的下端連接,吊耳7的上端焊接在氣瓶后固定橫梁5上。在所述"U "形抱箍9的正上方設置壓緊支架8,該壓緊支架8呈"U "形,壓緊支架8頂部的兩端焊接在后橫梁5上,壓緊支架8的底面為弧頂在上的弧面,該弧面與氣瓶6瓶身的圓周面貼合,并且壓緊支架8的弧面與氣瓶6之間也加墊有橡膠墊。所述氣瓶6前部瓶身的安裝方式與其后部瓶身相同,即氣瓶6前部的瓶身通過吊耳7、壓緊支架8、" U "形抱箍9、套管10和螺栓與氣瓶前固定橫梁4連接,具體的連接關系在此不做贅述。 從圖1、圖5、圖6中進一步可知,在發(fā)動機安裝管梁3上對應氣瓶6前端瓶口的位置焊接有一塊前擋板11 ,該前擋板11的下部開設有"n "形卡口 , " n "形卡口與氣瓶6前端的瓶口卡接配合,對氣瓶6前端的瓶口限位。在所述氣瓶后固定橫梁5上對應氣瓶6尾部的位置設有后擋板12,該后擋板12呈Z字型,由三根熱軋鋼板成型后焊接固定,后擋板12前端的豎段形成支耳,該支耳通過螺栓與氣瓶后固定橫梁5固定,后擋板12后端的豎段位于氣瓶6瓶底的后側,兩者之間留有間隙,由后擋板12的豎段對氣瓶6后端的瓶底限位。
權利要求一種雙燃料小貨車氣瓶安裝結構,在左縱梁(1)與右縱梁(2)的前部之間固定發(fā)動機安裝管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發(fā)動機安裝管梁(3)的后側依次設置有與之平行的氣瓶前固定橫梁(4)和氣瓶后固定橫梁(5),氣瓶前、后固定橫梁(4、5)的兩端固定于對應的縱梁上,在所述氣瓶前、后固定橫梁(4、5)的下方設置氣瓶(6),該氣瓶(6)的前部通過抱箍總成與氣瓶前固定橫梁(4)連接,氣瓶(6)的后部通過抱箍總成與氣瓶后固定橫梁(5)連接。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燃料小貨車氣瓶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瓶前、后固定橫梁(4、5)均為角鋼,該角鋼的端部通過焊接固定在對應的縱梁上。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燃料小貨車氣瓶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總成由吊耳(7)、壓緊支架(8)和"U"形抱箍(9)組成,其中"U"形抱箍(9)將氣瓶(6)的瓶身兜住,該"U"形抱箍(9)頂部的一端通過螺栓與橫梁連接,"U"形抱箍(9)頂部的另一端通過螺栓與吊耳(7)的下端連接,吊耳(7)的上端焊接在對應的橫梁上;所述壓緊支架(8) 位于"U"形抱箍(9)的正上方,該壓緊支架(8)的頂部焊接在橫梁上,壓緊支架(8)的底面為弧面,該弧面與氣瓶(6)瓶身的圓周面貼合。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燃料小貨車氣瓶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抱箍(9) 頂部的一端通過焊接固定有套管(IO),該套管(10)通過螺栓與橫梁連接,"U"形抱箍(9)頂部的另一端向外彎折,形成通過圓柱,該通過圓柱通過螺栓與吊耳(7)的下端連接。
5.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燃料小貨車氣瓶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壓緊支架(8)與氣瓶(6)之間以及"U"形抱箍(9)與氣瓶(6)之間均加裝有橡膠墊。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燃料小貨車氣瓶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發(fā)動機安裝管梁(3)上固定有前擋板(ll),該前擋板(11)對氣瓶(6)前端的瓶口限位;所述氣瓶后固定橫梁(5)上固定有后擋板(12),該后擋板(12)對氣瓶(6)后端的瓶底限位。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燃料小貨車氣瓶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擋板(ii)的下部開設有"n"形卡口,該"n"形卡口與氣瓶(6)前端的瓶口卡接配合。
8.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燃料小貨車氣瓶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擋板(12)呈Z字型,由三根熱軋鋼板成型后焊接固定,該后擋板(12)前端的豎段形成支耳,該支耳通過螺栓與氣瓶后固定橫梁(5)固定,后擋板(12)后端的豎段位于氣瓶(6)瓶底的后側,兩者之間留有間隙。
專利摘要一種雙燃料小貨車氣瓶安裝結構,在左、右縱梁的前部之間固定發(fā)動機安裝管梁,發(fā)動機安裝管梁的后側依次設置有與之平行的氣瓶前固定橫梁和氣瓶后固定橫梁,氣瓶前、后固定橫梁的兩端固定于對應的縱梁上,在所述氣瓶前、后固定橫梁的下方設置氣瓶,該氣瓶的前部通過抱箍總成與氣瓶前固定橫梁連接,氣瓶的后部通過抱箍總成與氣瓶后固定橫梁連接。本實用新型在不拆卸車廂的前提下能夠完成氣瓶的固定,而且布置合理,安裝維修方便;氣瓶在抱箍總成以及前、后擋板的作用下連接牢靠,不會發(fā)生上下顛簸、左右橫移及前后竄動,同時滿足了氣瓶在承受前后+/-20g,左右+/-8g加速度的情況下變形量的法規(guī)要求,安全性好,并節(jié)省了車廂和駕駛室內(nèi)部的空間尺寸。
文檔編號B60K15/07GK201457040SQ20092012797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7月9日
發(fā)明者范瑞強 申請人:重慶小康汽車產(chǎn)業(yè)(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