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尤其與緩沖器結(jié)合使用的可更換的能量吸收結(jié)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16224閱讀:22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尤其與緩沖器結(jié)合使用的可更換的能量吸收結(jié)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能量吸收單元,該能量吸收單元和用于傳遞力的部件一起特別適 于用作附加的不可逆減震臺。
      背景技術
      印刷出版物EP 0 926 381A1涉及一種具有變形管的碰撞吸收裝置。為了在起動 該裝置以后改善變形管的變形性能,以及為了能夠穿過變形路徑獲得最穩(wěn)定的減震性,變 形管設置在兩個對中元件(centering element)之間,該變形管的端部分別牢固支撐,而且 該對中元件相對于彼此保持為不能橫向于沖擊方向移動,因而變形管的端部也相對彼此不 能橫向于沖擊方向移動。在變形管的每個端部設置有軸向支座(axial abutment),該軸向 支座在變形管因碰撞沖擊而變形時用作軸向支撐。印刷出版物DE 297 03 351U1說明了一種用于吸收動能的元件,其中,該元件根 據(jù)塑性變形原理而機械地動作。具體來說,該現(xiàn)有技術提出了一種包括基板和連接板的能 量吸收結(jié)構,其中,在基板和連接板之間固定有能量吸收元件。所述能量吸收元件為厚壁塑 料管,該厚壁塑料管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初始彈性,另一方面進行近乎直角的塑性工作行程 (rectangular plasticworking stroke)。該能量吸收元件的初始彈性在較小沖擊時產(chǎn)生 變形保護。在工作行程中超過屈服強度會出現(xiàn)塑性變形區(qū)域,因而該區(qū)域呈現(xiàn)出長度減小而 外徑凸出增大。印刷出版物DE 747 330C涉及一種具有一體的能量吸收元件的柱塞緩沖器 (plunger buffer)。該現(xiàn)有的柱塞緩沖器包括緩沖桿,通過設置在所述緩沖桿內(nèi)的緩沖棒 和緩沖彈簧的幫助,所述緩沖桿連接到有軌車輛主體的前端,從而使緩沖桿能夠吸收適度 的碰撞。在進行了最大可能的減震行程之后,緩沖板碰到突出到變形管的前部中的凸緣。從印刷出版物U S3, 428,150可知一種緩沖器/牽引(drawgear)機構,該機構包 括伸縮結(jié)構的變形管,該變形管在大于緩沖器/牽引機構的操作載荷的載荷的作用下連續(xù) 地進行塑性變形。從印刷出版物GB 1 419 698A可知一種用于車輛的緩沖元件,該緩沖元件包括至 少一個變形管形式的不可逆能量吸收元件。印刷出版物EP 0 826 569A2說明了一種用于軌道車輛的碰撞保護裝置,該碰撞 保護裝置包括側(cè)緩沖器和位于該側(cè)緩沖器下游的能量吸收單元。具體地說,該能量吸收單 元基本上設計為“碰撞箱(crash box)”,該碰撞箱的一側(cè)可拆卸地連接在有軌車輛的前端, 而側(cè)緩沖器能夠同樣可拆卸地連接到碰撞箱的另一側(cè)。該現(xiàn)有技術明確地教導了使用朝向 側(cè)緩沖器漸縮的箱形碰撞箱作為能量吸收元件,從而使能量吸收元件在發(fā)生碰撞時能夠發(fā) 生最大限度可控的彎曲變形。因此,對于有軌車輛技術領域來說,眾所周知的是,當車體尚未通過轉(zhuǎn)向架 (bogie)連接在一起時,在例如多組件車輛(multi-member vehicle)的各個車體上裝配所謂的側(cè)緩沖器或Uic緩沖器,因而相連的兩個車體之間的距離能夠在車輛正常運行過程中 變化。因此,這些側(cè)緩沖器用于吸收和減弱在車輛的正常運行過程中產(chǎn)生的碰撞,例如在制 動或提速時。伸縮結(jié)構通常用于側(cè)緩沖器,該側(cè)緩沖器包括緩沖器殼體,容納在緩沖器殼體內(nèi)的傳力部件,以及彈簧或彈性體形式的阻尼元件。通過這種類型的結(jié)構,緩沖器殼體用作縱 向引導并用于支撐橫向力,而容納在緩沖器殼體內(nèi)的阻尼元件沿縱向方向傳遞力。歐洲標準(例如UIC 526和528標準)規(guī)定了一些類型的緩沖器的總長度和緩 沖器行程,即阻尼元件的彈簧行程。符合標準的UIC緩沖器的緩沖器行程的范圍為例如 100-110mm。在達到最大緩沖器行程后,側(cè)緩沖器的緩沖性能用盡,因而超出側(cè)緩沖器的特 征操作載荷的碰撞力會未經(jīng)緩沖地施加到車輛的底架。雖然在車輛的正常運行過程中產(chǎn)生的碰撞力(例如多組件車輛的各個車體之間 的碰撞力)能夠被例如與側(cè)緩沖器一體的可再生設計式阻尼元件吸收,但是,當超過側(cè)緩 沖器的操作載荷時,例如在車輛與障礙物相撞時或者在車輛突然制動時,與側(cè)緩沖器一體 的阻尼元件通常不能吸收產(chǎn)生的全部能量。因此,側(cè)緩沖器提供的減震性不再總體地集成 到車輛的能量吸收概念中,從而使產(chǎn)生的碰撞力直接傳遞到車輛的底架。這使得車輛的底 架承受極大的載荷,從而有損壞或甚至破壞該底架的可能性。為了防止這種損壞,已知現(xiàn)有技術中通常設計有柱塞緩沖器的引導部件,從而在 達到緩沖器行程的最大值以后,即在側(cè)緩沖器的引導部件(緩沖套筒和緩沖桿)撞擊限定 的制動器以后,還存在額外的變形可控的收縮可能性。例如,印刷出版物WO 2005/115818A1說明了一種柱塞緩沖器,其中,在由可再生 設計式阻尼元件提供的能量吸收已經(jīng)用盡后,預定的破裂接頭(break joint)破裂開,從而 增加緩沖器的收縮長度。該增加的收縮長度允許緩沖器殼體在過載作用下塑性變形,因而 該方案能夠允許碰撞能量破壞性地轉(zhuǎn)變?yōu)樽冃魏蜔?。因此,因過載導致的緩沖器殼體的變 形為側(cè)緩沖器的減震性提供額外的保護。雖然本領域已知的這種側(cè)緩沖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車輛的底架不因嚴重撞 擊而損壞,但因而不能使附加的減震器適用于特定的應用場合。為此,需要相應地設計緩沖 器殼體變形的傳力路徑(force-path)特征,從而能夠得到可預測的、限定的能量吸收。具 體來說,由于緩沖器殼體的變形所能夠?qū)崿F(xiàn)的最大能量吸收通常較少,所以現(xiàn)有的方案對 很多應用場合來說都不適用??梢钥吹降牧硪粋€缺點是,一旦起動附加的減震器,由于該減 震器與側(cè)緩沖器一體形成,所以需要更換整個側(cè)緩沖器,而且因為緩沖器殼體至少發(fā)生部 分變形,所以側(cè)緩沖器不能再用于正常的車輛運行中。

      發(fā)明內(nèi)容
      基于上述現(xiàn)存的問題,基于提供一種能量吸收單元的目的提出本發(fā)明,該能量吸 收單元用于傳遞在正常車輛操作過程中產(chǎn)生的力的部件,特別是用于側(cè)緩沖器。通過該部 件,一方面,當劇烈碰撞時通過所述側(cè)緩沖器傳遞的碰撞能量能夠可靠地消除,另一方面, 所述能量吸收單元的傳力路徑特征能夠盡可能精確地適于各種應用場合。另外,所述能量 吸收單元能夠適用于隨后安裝到或改進到不能提供破壞性減震的傳統(tǒng)的側(cè)緩沖器中。本發(fā)明所基于的目的通過一種能量吸收單元來實現(xiàn),該能量吸收單元能夠作為一個完整的、可更換的組件安裝在多組件車輛(尤其是有軌車輛)的車體的支架或底架上,其中,所述能量吸收單元包括基板,該基板用于將能量吸收結(jié)構優(yōu)選可拆卸地連接到支撐結(jié) 構,例如連接到有軌車輛的主體的支架或底架上;連接板,該連接板連接有用于傳遞在車輛 正常運行過程中和碰撞中所產(chǎn)生的力的部件;以及破壞性的能量吸收元件,該能量吸收元 件無活動范圍地支撐在所述基板和連接板之間。因此,所述能量吸收元件一體形成在所述 能量吸收單元中,從而使碰撞力能夠沿所述能量吸收單元的縱向方向傳遞,而且會通過由 于至少部分地通過所述能量吸收元件的力傳遞而產(chǎn)生的力流(force flow)來實現(xiàn)。所述 能量吸收元件本身設計為在由通過所述能量吸收元件的力流所傳遞的能量達到可限定的 量之前,所述基板和連接板相對彼此沿所述能量吸收單元的縱向方向基本上保持剛性,而 且當由通過所述能量吸收元件的力流所傳遞的能量超過該可限定的量時,所述基板和連接 板通過所述能量吸收元件同時進行的塑性變形而沿所述能量吸收單元的縱向方向相對于 彼此移動。因此,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形成為組件(即作為一個完整的、可更換的功能組)的 能量吸收結(jié)構。因此,還可以對例如側(cè)緩沖器或其它用于傳遞力的部件改造地裝配 (retroactively equip)附加的減震器。為此所要做的只是將所述能量吸收單元安裝在所 述側(cè)緩沖器或傳力部件與例如有軌車輛主體的支架或底架之間。當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與側(cè) 緩沖器結(jié)合使用時,所述側(cè)緩沖器因而可以用作可再生設計式的減震器,該可再生設計式 減震器能夠吸收或緩沖在車輛正常運行過程中產(chǎn)生的碰撞力(例如在多組件車輛的各個 車體之間的碰撞力)。但是,當超過與所述側(cè)緩沖器一體的可再生設計式緩沖元件的操作載 荷時,會起動位于所述側(cè)緩沖器下游的能量吸收單元,從而碰撞能量會通過破壞性能量吸 收元件的限定的塑性變形轉(zhuǎn)換為變形和發(fā)熱過程。因此,能夠有效地保護所述側(cè)緩沖器的 可再生設計式緩沖元件(彈簧裝置)和所述側(cè)緩沖器的其它部件免受沖撞帶來的破壞或損 壞。實際上,在發(fā)生碰撞之后,只需要更換作為完整組件的所述能量吸收單元。通過使用無活動范圍地支撐在所述基板和連接板之間的所述破壞性能量吸收元 件,所述破壞性能量吸收元件需要特定(可限定)的量的能量才能起動,能夠使所述能量吸 收元件的行為精確地適用于各個應用場合。因此,尤其能夠通過所述能量吸收單元預先限 定起動力和可吸收的能量的最大值,并使所述能量吸收單元精確地用于特定的應用場合。 因此,可以預先限定的不僅是響應行為,還有能量吸收而導致的結(jié)果。這里使用的用語“基本上剛性”表示在理想情況下在所述基板和連接板之間沒有 活動范圍(play),包括分別在所述能量吸收元件或能量吸收單元起動之前。本發(fā)明的能量吸收單元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在權利要求中予以說明。因此,特別優(yōu)選地,因沿所述能量吸收裝置的縱向方向傳遞碰撞力而產(chǎn)生的全部 力流通過所述能量吸收元件。這使得能夠通過設計所述能量吸收元件來準確地預先限定所 述能量吸收單元的能量吸收,特別是用于能量吸收的特征起動力。但是,顯然可以理解的 是,因沿所述能量吸收裝置的縱向方向傳遞碰撞力而產(chǎn)生的力流的僅一部分通過所述能量 吸收元件,因而通過適當?shù)牟考龑隽α鞯氖S嗖糠滞ㄟ^所述能量吸收元件,從而使 該部分力流從所述連接板直接傳遞到所述基板。所述能量吸收單元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將所述能量吸收元件設置為變形管, 當由通過所述能量吸收元件的力流所傳遞的能量超過可限定的量時,所述變形管優(yōu)選通過橫截面擴大發(fā)生塑性變形,并允許所述基板和連接板相對彼此的相對移動。使用變形管 作為所述能量吸收元件的能量吸收單元的特征在于,具有的確定的起動力,而力沒有尖峰 值(spike)。因而在起動所述能量吸收單元以后,通過由基本上成直角方式(rectangular manner)帶來的該特征,能夠確保最大限度的能量吸收。特別優(yōu)選地,當起動所述能量吸收 單元時,所述變形管在塑性變形的同時橫截面擴大。但是,當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變形管 的橫截面減小的同時,也實現(xiàn)能量吸收;為此所需的是,通過設置在例如所述能量吸收單元 的基板上的管孔(nozzle opening)來擠壓所述變形管,從而使塑性變形的所述能量吸收元 件被擠出所述能量吸收單元。當起動所述能量吸收單元時通過擴大橫截面而發(fā)生塑性變形 的變形管,能夠避免這種擠出已變形的能量吸收元件的情況。因此,目前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是 使用橫截面可擴大的可變形能量吸收元件。
      隨后說明的所述能量吸收元件設置為變形管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變形管通過 將所述基板連接到所述連接板的至少一個拉緊元件而支撐在所述基板和連接板之間。這確 保了所述能量吸收元件無活動范圍(Play)地一體形成在所述能量吸收結(jié)構中,從而通過 適當?shù)某跏驾d荷,還可以分別影響、預先限定所述能量吸收元件的響應行為。例如,可以使 用柱頭螺栓作為這種拉緊元件,該拉緊元件一方面固定連接到所述基板,另一方面穿過所 述連接板延伸,并通過螺母或其它類似的螺紋安裝件鎖定在所述連接板上。這種柱頭螺栓 (各拉緊元件均為柱頭螺栓)不僅用于將所述變形管支撐在所述連接板和基板之間,而且 在起動所述能量吸收裝置且所述連接板朝向所述基板移動以后,所述變形管發(fā)生塑性變形 時,還具有縱向引導功能。由于所述拉緊元件還具有引導功能,這防止在能量吸收過程中所 述能量吸收單元的各個部件卡住或傾斜。因此,可以防止“咬住”或卡住,特別是在垂直或 傾斜(即非完全沿軸向)的載荷作用在所述變形管上的情況下,從而基本上提供了可靠的 破壞性的能量吸收功能。通過相應地選擇所述變形管的壁厚和材料,可以預先設定由通過所述能量吸收元 件的力流所傳遞的能量的用于起動所述能量吸收元件的特征量。這是在本發(fā)明的能量吸收 單元中使用變形管的另一個優(yōu)點。所述能量吸收單元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所述變形管通過所述變形管的基板側(cè) 端部材料配合連接(material fit connection)或鎖合鎖定(positivelylock)于所述基 板,而在所述變形管的連接板側(cè)端部設置有相比靠近所述基板的部分而言橫截面擴大的部 分。通過這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能量吸收裝置還具有與引導元件一體的錐形環(huán),所述引導 元件的連接板側(cè)端部連接到所述連接板,而且所述引導元件的基板側(cè)端部至少部分地延伸 到所述變形管的擴大部分內(nèi)并抵靠在該變形管部分的內(nèi)表面上。本實施方式可獲得的優(yōu)點顯而易見。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支撐在能量吸收單元的 基板和連接板之間的變形管,獲得一種所需空間盡可能小而能夠最大限度地進行能量吸收 的能量吸收裝置。使用通過擴大橫截面而進行塑性變形的變形管,基本不需要提供用于擠 出發(fā)生了塑性變形的變形管的額外空間。另一方面,通過設置所述引導元件,該優(yōu)選實施方 式還允許非常準確地預先限定能量吸收(例如在碰撞時)所導致的結(jié)果。所述引導元件與所述錐形環(huán)一體形成并通過所述引導元件的連接板側(cè)端部連接 到所述能量吸收單元的連接板,所述引導元件的基板側(cè)端部至少部分地延伸到變形管部分 內(nèi),在起動所述能量吸收裝置之前該變形管部分已經(jīng)具有比靠近所述基板的變形管的部分擴大的橫截面。因此,一方面,所述引導元件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所述變形管的擴大部分內(nèi), 并抵靠在該變形管部分的內(nèi)表面上,當起動所述能量吸收單元時,即帶有所述錐形環(huán)和引 導元件的所述連接板相對于所述基板和鎖合鎖定或材料配合連接到所述基板上的變形管 而朝向所述基板移動時,所述引導元件的基板側(cè)端部沿(此時還)沒有擴大的變形管部分 移動,并因而起到對能量吸收的軸向引導作用。該軸向引導防止所述連接板和錐形環(huán)因起 動所述能量吸收單元而分別在所述變形管內(nèi)傾斜,從而使所述變形管的塑性變形(即所述 變形管的塑性橫截面擴大)可以通過可精確預測的方式進行,而且可以將碰撞和碰撞過程 中的能量吸收導致的結(jié)果作為整體精確預測。后說明的實施方式中,優(yōu)選通過使所述錐形環(huán)和弓丨導元件與所述連接板一體形成 的方式制作能量吸收結(jié)構。然而,當然還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將具有所述引導元件的錐形環(huán) 通過鎖合配合或非鎖合連接的方式而相應地連接到所述連接板。
      最后說明的是,隨后說明的實施方式的另一個優(yōu)點在于,可以通過所述變形管的 壁厚、變形管的材料以及變形管的連接板側(cè)部分的擴大程度,來準確地預先限定用于起動 所述變形管的特征起動力。簡言之,需要注意的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能量吸收單元提供了一種減震器,利用該減 震器能夠預先限定響應行為和能量吸收過程所導致的結(jié)果。通過適當選擇各能量吸收元 件,還可以在整體尺寸更小的情況下使得能量吸收最大化。所述能量吸收單元尤其適用于 將側(cè)緩沖器或UIC緩沖器改裝為附加的不可逆減震臺,其中,所述側(cè)緩沖器或UIC緩沖器優(yōu) 選為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能量吸收單元的連接板上。


      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說明本發(fā)明的能量吸收單元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在附圖中圖1是作為用于UIC緩沖器的附加減震臺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能量吸收單元的優(yōu)選實 施方式;圖2是根據(jù)圖1的能量吸收單元的詳細視圖;以及圖3是根據(jù)圖2的能量吸收單元的橫截面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所示的能量吸收單元10與傳統(tǒng)的側(cè)緩沖器或UIC緩沖器100結(jié)合使用,其中, 所述緩沖器例如尚未裝配附加的減震器。UIC緩沖器100通過其連接凸緣102而連接于能 量吸收單元10的連接板1。在附圖所示的實施方式中,設置有用于緩沖器100的連接凸緣102的固定件103, 固定件103總共包括四個螺栓,該四個螺栓能夠擰入設置在連接板1上的相應的螺孔103’中。能量吸收單元10還包括基板2,能量吸收裝置10能夠通過該基板2連接到例如有 軌車輛主體101的支架或底架,或者還連接到其它固定或柔性的支撐結(jié)構。在圖示的實施 方式中,為實現(xiàn)該目的使用了總共四個固定螺栓104,該固定螺栓104延伸穿過相應地設置 在基板2上的通孔104’,并容納在適當?shù)穆菘變?nèi)(附圖中未明示)。
      一方面,由于能量吸收單元10能夠通過基板2可拆卸地固定到支撐結(jié)構101上, 另一方面,另一附加部件100(例如側(cè)緩沖器或UIC緩沖器)同樣能夠可拆卸地安裝到能量 吸收裝置10的連接板1上,所以能量吸收單元構成單個功能組,該單個功能組能夠整體更 換,這尤其適于接下來的安裝或更換,而無需改變支撐結(jié)構101或部件100。除了上述基板2和連接板1之外,附圖中顯示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能量吸收單元10 還包括作為破壞性能量吸收元件3的變形管,該破壞性能量吸收元件3無活動空間(play) 地支撐在基板2和連接板1之間。特別可以從圖3中看出,這里使用了以柱頭螺栓為形式 的拉緊元件4。該拉緊元件通過其基板側(cè)端部以鎖合配合(positive-fit)、非鎖合配合 (non-positive-fit)或材料配合(material-fit)的方式連接到基板2上,所述拉緊元件幾 乎延伸穿過變形管3的全長,并穿過相應地設置在連接板1上的通孔。拉緊元件4的前側(cè) 端部通過螺母9固定到連接板1上。為了確保連接板1的前端水平或平坦,連接板設置有 凹槽8,以容納各個螺母9。如上所述,拉緊元件4用于在基板2和連接板1之間支撐變形管3。在起動能量吸 收單元10以后,當連接板1相對于變形管3和基板2朝向所述基板2移動時,由于拉緊元 件4因其結(jié)構而能夠相應地引導連接板1,因而,拉緊元件4還具有引導功能。設置有引導元件6的錐形環(huán)7提供另一軸向引導導向。在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引 導元件6、錐形環(huán)7和連接板1為一體形成,但這不是必須的。具體地說,具體可以從圖3中看出,變形管3在其基板側(cè)端部3a以鎖合配合 (positive-fit)、非鎖合配合(non-positive-fit)或材料配合(material-fit)的連接方 式連接到基板2。另一方面,變形管3的連接板側(cè)端部3b具有部分5,該部分5的橫截面與 更靠近基板2的部分的橫截面相比擴大。該擴大的變形管部分5與引導元件6和錐形環(huán)7 相互作用。因此,引導元件6的基板側(cè)端部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擴大的變形管部分5內(nèi),并抵 靠在所述變形管部分5的內(nèi)表面上。當起動能量吸收單元10時,即當連接板1相對于基板 2和固定連接到所述基板2的變形管3而朝向所述基板2移動時,引導元件6的基板側(cè)端部 沿(此時還)沒有擴大的變形管部分的內(nèi)表面移動,并因而和拉緊元件4 一起對基板2起 到軸向引導作用。在能量吸收裝置10起動時,對基板2的所述軸向引導能夠分別防止所述 基板2、錐形環(huán)7和引導元件6在變形管5內(nèi)的傾斜,這還適于傳遞除了完全沿軸向的力以 外的其它力??傊蚨冃喂艿乃苄宰冃?即變形管5的塑性橫截面擴大)以可預測的 方式進行,在相撞情況下因能量吸收導致的結(jié)果可一并作為整體預測。本發(fā)明的實施不限于參照

      的實施方式。具體來說,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能 量吸收單元可以不與側(cè)緩沖器一起使用,而是用例如緩沖桿支架或其它類似的碰撞力傳遞 部件代替。附圖標記
      1連接板
      2基板
      3能量吸收元件/變形管
      3a變形管的基板側(cè)端部
      3b變形管的連接板側(cè)端部
      4拉緊元件
      5橫截面擴大的變形管部分6引導元件7錐形環(huán)8凹槽9螺母10能量吸收單元100UIC緩沖器/側(cè)緩沖器101支撐結(jié)構/有軌車輛主體102UIC緩沖器/側(cè)緩沖器的連接凸緣103固定件103,螺孔104固定件104,固定孔
      權利要求
      一種側(cè)緩沖器(100),特別是UIC緩沖器,該側(cè)緩沖器包括作為附加的不可逆的減震臺的能量吸收單元(10),其中,所述側(cè)緩沖器(100)可拆卸地安裝到所述能量吸收單元(10)的連接板(1)上,而且其中,所述能量吸收單元(10)能夠作為一個完整的可更換組件而安裝到支撐結(jié)構(101)上,而且其中,所述能量吸收單元(10)包括基板(2),該基板(2)用于將所述能量吸收單元(10)優(yōu)選地可拆卸地連接到支撐結(jié)構(101)上,例如連接到多組件車輛特別是有軌車輛的車體的支架或底架上;連接板(1),所述側(cè)緩沖器(100)安裝到所述連接板(1)上;以及破壞性設置的能量吸收元件(3),該能量吸收元件(3)為變形管的形式,所述變形管與所述能量吸收單元(10)成為一體,因而通過由于至少部分地通過所述能量吸收元件(3)的力傳遞而產(chǎn)生的力流,碰撞力能夠沿所述能量吸收單元(10)的縱向方向傳遞,而且所述變形管設計為在由通過所述能量吸收元件(3)的力流所傳遞的能量達到可限定的量之前,所述基板(2)和所述連接板(1)相對于彼此沿所述能量吸收單元(10)的縱向方向基本上為剛性的,而且當由通過所述能量吸收元件(3)的力流所傳遞的能量超過所述可限定的量時,通過所述能量吸收元件(3)同時進行的塑性變形,所述基板(2)和所述連接板(1)相對于彼此沿所述能量吸收單元(10)的縱向方向移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元件(3)通過將所述基板(2)連接到所述連接板(1)的至少一個拉緊元件(4)而支撐在所述基板(2)和所述連接板(1)之間。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cè)緩沖器(100),其中,因沿所述能量吸收單元(10)的縱向 方向傳遞碰撞和牽引力而產(chǎn)生的全部力流通過所述能量吸收元件(3)。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側(cè)緩沖器(100),其中,所述能量吸收元件(3)設置為變 形管,當由通過所述能量吸收元件(3)的力流所傳遞的能量超過所述限定的量時,所述變 形管通過橫截面擴大或橫截面減小而塑性變形,并允許所述基板(2)和所述連接板(1)彼 此的相對移動。
      4.根據(jù)上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側(cè)緩沖器(100),其中,所述變形管(3)通過至少 一個拉緊元件(4)支撐在所述基板(2)和所述連接板(1)之間,從而施加適當?shù)某跏驾d荷, 通過該初始載荷能夠預先限定所述能量吸收元件(3)的響應行為。
      5.根據(jù)上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側(cè)緩沖器(100),其中,根據(jù)所述變形管的壁厚 和材料,能夠預先設定由通過所述能量吸收元件(3)的力流所傳遞的能量的用于起動所述 能量吸收元件(3)的特征量。
      6.根據(jù)上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側(cè)緩沖器(100),其中,所述變形管(3)通過其基 板側(cè)端部(3a)材料配合連接或鎖合鎖定于所述基板(2),而且所述變形管(3)的連接板側(cè) 端部(3b)具有部分(5),該部分(5)比靠近所述基板(2)的部分的橫截面擴大,而且其中, 所述能量吸收單元(3)還包括與引導元件(6) —體形成的錐形環(huán)(7),所述引導元件(6)的 連接板側(cè)端部連接到所述連接板(1),而且所述引導元件(6)的基板側(cè)端部至少部分地延 伸到所述變形管(3)的擴大部分(5)內(nèi)并抵靠在所述變形管部分(5)的內(nèi)表面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側(cè)緩沖器(100),其中,具有所述引導元件(6)的所述錐形環(huán) (7)與所述連接板(1) 一體形成。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側(cè)緩沖器(100),其中,用于起動所述變形管(3)的特征 起動力能夠根據(jù)所述變形管(3)的壁厚、所述變形管(3)的材料以及所述變形管的變形管部分(5)的擴大程度而預先限定。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能量吸收單元(10),特別適于與UIC緩沖器或側(cè)緩沖器(100)結(jié)合使用。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與可改裝的如UIC緩沖器結(jié)合使用的附加不可逆減震元件。根據(jù)本發(fā)明,能量吸收單元(10)具有用于將能量吸收裝置(10)以優(yōu)選地可拆卸方式連接到鐵路結(jié)構的支架或轉(zhuǎn)向架(101)的基板(2),可以連接例如UIC緩沖器(100)的連接板(1),以及無活動范圍地拉緊在基板(2)和連接板(1)之間用于犧牲的能量吸收元件(3)。
      文檔編號B61G11/16GK101835669SQ200880102602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9月11日
      發(fā)明者M·甘斯文特 申請人:沃依特專利有限責任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