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有鎖止部件的燃油加注門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油加注門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帶有鎖止部件的燃油加注門裝置。
背景技術:
大型城間客車車體具有燃油加注門,用于隱藏和露出燃油加注口。燃油加注門具有鎖止部件以防止被隨意開啟。圖1所示為現(xiàn)有的城間客車車體上燃油加注門裝置的示意圖。圖1中燃油加注門200包含鎖止部件100。圖2為沿圖1中沿A-A線的剖視圖,顯示現(xiàn)有的帶有鎖止部件100的燃油加注門裝置10。如圖1和圖2所示,燃油加注門裝置10包括燃油加注門200、門框300和鎖止部件100。燃油加注門200安裝在門框300上,門框300 具有朝車體內部延伸的鎖擋件4,鎖擋件4具有端部41,鎖止部件100包括鎖體1和鎖片2, 鎖體1安裝在燃油加注門200上,并包含鎖殼11和裝設于鎖殼11內伸入車體并能夠相對于鎖殼11轉動的鎖芯12。鎖孔露出于車體之外,鎖孔中可以插設鑰匙轉動以帶動鎖片2旋轉于實現(xiàn)鎖止的第一位置和解除鎖止的第二位置之間。鎖片2連接于鎖芯12,鎖片2為片狀且具有彎折的結構,制作材料一般為鐵。鎖片2具有固定端21和鎖止端22,固定端21連接于鎖體1的鎖芯12。鎖片2的鎖止端22在鎖止狀態(tài)下干涉于門框300的鎖擋件4,以鎖止燃油加注門200。在鎖止狀態(tài)時,鎖片2的鎖止端22和鎖擋件4的端部41之間具有鎖止間隙a。鎖止部件100解除鎖止后,燃油加注門200可以通過鉸鏈軸9相對于門框300旋轉開合。現(xiàn)有技術中,由于鎖片和鎖擋件之間具有間隙,在車體有震動情況出現(xiàn)時,會導致鎖片與鎖擋件互相碰撞,不僅會造成異響,而且頻繁碰撞會使上述部件發(fā)生磨損或者損壞, 甚至導致鎖片脫落。有鑒于此,需要提出一種新型帶有鎖止部件的燃油加注門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帶有鎖止部件的燃油加注門裝置,能夠避免部件之間碰撞造成的異響和磨損、損壞等,以延長部件的使用壽命。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帶有鎖止部件的燃油加注門裝置,包括燃油加注門、具有鎖擋件的門框和安裝在所述燃油加注門上的鎖止部件。鎖擋件具有鎖擋端, 鎖擋端呈弧形,鎖止部件包括鎖體和鎖片,鎖體包括鎖芯,鎖芯上套設有彈性件和鎖片,彈性件與鎖芯緊配合,鎖片與鎖芯之間具有第一間隙,但無相對轉動。彈性件在所述鎖片沿著弧形的鎖擋端向下移動的過程中產生彈性形變,以其彈性回復力迫使鎖片壓緊鎖擋片。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鎖片和彈性件之間還具有墊片,墊片與鎖芯之間具有第二間隙。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鎖體還包括鎖殼和固定螺栓,固定螺栓沿軸向鎖合于鎖芯并將鎖片、墊片和彈性件壓合于鎖殼。[0009]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鎖片與鎖芯之間的第一間隙與墊片與鎖芯之間的第二間隙大小相同。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彈性件是由橡膠或塑料制成的彈性件。經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本實用新型帶有鎖止部件的燃油加注門裝置可以消除鎖片和鎖擋片之間的間隙,在燃油加注門震動的時候也不會產生鎖片和鎖擋片之間的碰撞產生異響的狀況,因此可以避免燃油加注門裝置中元件的損壞和磨損,延長使用壽命,達到消聲和保護車體的功效。
圖1為現(xiàn)有的城間客車車體上燃油加注門裝置的示意圖;圖2為沿圖1中沿A-A線的剖視圖,顯示現(xiàn)有的帶有鎖止部件的燃油加注門裝置;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車體中帶有鎖止部件的燃油加注門裝置的示意圖;圖4為沿圖3中B向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鎖片的運動方向示意圖;圖6為圖3中M處的放大示意圖,顯示本實用新型鎖片和鎖體的連接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車體中帶有鎖止部件的燃油加注門裝置的示意圖, 圖4為沿圖3中B向的局部示意圖。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燃油加注門裝置10 包括燃油加注門200、門框300和安裝在燃油加注門200上的鎖止部件100。燃油加注門 200裝設在門框300上并能夠與門框300蓋合,門框300包含向車體內部延伸的鎖擋件4, 如圖4所示,鎖擋件4為片狀,且其鎖擋端41呈弧形。鎖止部件100包括鎖體1和鎖片2, 鎖體1包含鎖殼11和裝設于鎖殼11向車體內部延伸并能夠相對于鎖殼11轉動的鎖芯12。 鎖片2的形狀為片狀且具有彎折的結構,包含固定端21和鎖止端22,鎖片2的制作材料一般為鐵。鎖片2的固定端21固定于鎖體1,鎖止端22在鎖合狀態(tài)下與具有與鎖擋件4相接觸的第一面221。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鎖片2的運動方向示意圖,如圖5所示,使用者在鎖孔111中插置鑰匙(圖未示),通過鑰匙的旋轉帶動鎖片2旋轉,使鎖片2的鎖止端22旋轉位于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間。鎖片2的鎖止端22位于第一位置A時與鎖止擋片400 產生干涉,使燃油加注門200處于鎖止狀態(tài);鎖片2的鎖止端22位于第二位置B時解除干涉,使燃油加注門200處于解鎖狀態(tài),在解鎖狀態(tài)下,燃油加注門200可以通過鉸鏈9相對于門框300實現(xiàn)旋轉開合。圖6為圖3中M處的放大示意圖,顯示本實用新型鎖片2和鎖體1的連接結構。如圖6所示,鎖片2的固定端21具有開孔211,鎖片2通過開孔211套設在鎖芯12上,且所述開孔211的直徑略大于鎖芯12,使得鎖片2與鎖芯12的配合為松配合,鎖片2與鎖芯12 之間具有徑向的第一間隙b。鎖體1還包括固定螺栓6、彈性件13和墊片14。鎖體1和鎖片2通過固定螺栓6連接,固定螺栓6沿軸向與鎖體1的鎖芯12鎖合,同時由下向上將鎖片2、墊片14和彈性件13壓緊到鎖殼11與彈性件13的配合部位.彈性件13和墊片14均套設在鎖芯12上,彈性件13與鎖芯12的配合為緊固配合,而墊片14和鎖芯12為松配合,在徑向具有第二間隙C。墊片14和鎖芯12之間的徑向間隙c與鎖片2與鎖芯12之間的第一間隙b優(yōu)選為相同,然而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當使用者轉動鑰匙以將鎖片從圖4中的B位置轉動到A位置時,鎖芯12旋轉能夠帶動與其緊配合的彈性件13旋轉,彈性件13的旋轉再通過墊片14帶動鎖片2旋轉,以實現(xiàn)鎖止。再參考圖3 到圖6所示,當鎖片2從解鎖位置B旋轉到鎖止位置A的過程中,鎖片2的鎖止端22沿著鎖擋片4的鎖擋端41的弧形輪廓向下滑動,鎖片2即沿著圖3中逆時針方向D產生小角度旋轉。旋轉的角度隨著鎖片2的開孔211與鎖芯12之間的徑向的第一間隙b的大小而改變。在鎖止端22沿著鎖擋端41的弧形輪廓向下滑動的過程中彈性件13不斷發(fā)生變形,直至鎖片2位于鎖擋件4的鎖擋端41的最低點,彈性件13產生最大形變,彈性回復力使得鎖片2的鎖止端22緊抵于鎖擋件4的鎖擋端41,鎖片2能夠在鎖止時壓合于鎖擋件4,使得鎖片2與鎖擋件4之間沒有間隙。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彈性件是由橡膠或塑料制成的彈性件。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本實用新型帶有鎖止部件的燃油加注門裝置可以消除鎖片和鎖擋片之間的間隙,在燃油加注門震動的時候也不會產生鎖片和鎖擋片之間的碰撞產生異響的狀況,因此可以避免燃油加注門裝置中元件的損壞和磨損,延長使用壽命,達到消聲和保護車體的功效。雖然已參照幾個典型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但應當理解,所用的術語是說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術語。由于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多種形式具體實施而不脫離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實質,所以應當理解,上述實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細節(jié),而應在隨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內廣泛地解釋,因此落入權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圍內的全部變化和改型都應為隨附權利要求所涵蓋。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鎖止部件的燃油加注門裝置(10),包括燃油加注門000)、具有鎖擋件(4) 的門框(300)和安裝在所述燃油加注門(200)上的鎖止部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擋件⑷的鎖擋端Gl)呈弧形,所述鎖止部件(100)包括鎖體⑴和鎖片O),所述鎖體⑴ 包括鎖芯(12),所述鎖芯(1 上套設有彈性件(1 和所述鎖片O),所述彈性件(13)與所述鎖芯(12)緊配合,所述鎖片(2)與所述鎖芯(12)之間具有第一間隙但無相對轉動,所述彈性件(1 在所述鎖片( 沿著所述鎖擋端Gl)向下移動的過程中產生彈性形變以其彈性回復迫使所述鎖片( 壓緊所述鎖擋片G)。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鎖止部件的燃油加注門裝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片 (2)和所述彈性件(1 之間還具有墊片(14),所述墊片(14)與所述鎖芯(1 之間具有第二間隙。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有鎖止部件的燃油加注門裝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鎖體 (1)還包括鎖殼(11)和固定螺栓(6),所述固定螺栓(6)沿軸向鎖合于所述鎖芯O)并將所述鎖片O)、所述墊片(1 和所述彈性件(1 壓合于所述鎖殼(11)。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有鎖止部件的燃油加注門裝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片 ⑵與所述鎖芯(12)之間的第一間隙與所述墊片(14)與所述鎖芯(12)之間的第二間隙大小相同。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帶有鎖止部件的燃油加注門裝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1 是由橡膠或塑料制成的彈性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帶有鎖止部件的燃油加注門裝置,包括燃油加注門、具有鎖擋件的門框和安裝在所述燃油加注門上的鎖止部件。鎖擋件具有鎖擋端,鎖擋端呈弧形,鎖止部件包括鎖體和鎖片,鎖體包括鎖芯,鎖芯上套設有彈性件和鎖片,彈性件與鎖芯緊配合,鎖片與鎖芯松配合,但無相對轉動。彈性件在所述鎖片沿著弧形的鎖擋端向下移動的過程中產生彈性形變,以其彈性回復力迫使鎖片壓緊鎖擋片。本實用新型在燃油加注門震動的時候不會產生鎖片和鎖擋片之間的碰撞及產生異響的狀況,達到消聲和保護車體的功效。
文檔編號B62D25/24GK202201064SQ201120255328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19日
發(fā)明者祃力 申請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